CN215883497U - 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 Google Patents

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3497U
CN215883497U CN202120757597.XU CN202120757597U CN215883497U CN 215883497 U CN215883497 U CN 215883497U CN 202120757597 U CN202120757597 U CN 202120757597U CN 215883497 U CN215883497 U CN 215883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eat
base
locking mechanism
hol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75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俊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575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3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3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3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锁止机构包括:主机基座、支撑座和制动组件;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主机基座上;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止退部,所述止退部相对于所述主机基座具有往返的运动行程而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止退部抵接所述支撑座以防止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主机基座脱离,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止退部为所述支撑座从所述主机基座上脱离或为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主机基座上提供避让通道。通过主机基座可转动地与支撑座连接,不需额外的连接件,方便快捷。通过在主机基座上设置制动组件,在主机基座连接支撑座过程中,制动组件中的止退部相对于支撑座转动并在完成连接后与支撑座抵接防止受到外力时支撑座发生回退而导致与主机基座脱离,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中经常会将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实现所需要的功能,所采用的连接方式需要具有方便拆装的特点,以替换新的部件或者便于分组收纳等。比如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螺纹连接和卡扣式连接等。螺纹连接性能稳定,但是部件成本较高且效率相对较低;卡扣式连接所需元件较少,成本较低,但是连接性能不稳定,特别是在设备受到冲击力的情况下,不利于设备的使用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用于连接的结构所存在的连接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一种锁止机构,包括:主机基座、支撑座和制动组件;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主机基座上;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止退部,所述止退部相对于所述主机基座具有往返的运动行程而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止退部抵接所述支撑座以防止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主机基座脱离,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止退部为所述支撑座从所述主机基座上脱离或为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主机基座上提供避让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旋合部,所述主机基座上设有与旋合部旋转嵌合的插骨部;所述主机基座上还设有位移通孔,所述止退部可在所述位移通孔内往返运动,且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止退部抵接所述旋合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合部和插骨部均为至少两个,所述位移通孔位于两个插骨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主机基座的端面设有环形凸起部,所述旋合部设置在所述环形凸起部的圆周外表面;所述主机基座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的容置腔,所述插骨部容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位移通孔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封闭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起部的底部端面设有一连续的凸弧面和凹弧面;所述安装部的朝向所述环形凸起部的端面设有一弧状凸起;所述止退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弧状凸起与所述凹弧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的朝向所述环形凸起部的端面设有防呆部,所述环形凸起部上设有与所述防呆部配合的避让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组件还包括按键、弹性元件和限位板,所述止退部位于所述按键上,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按键和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主机基座设有用于装配所述按键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位移通孔连通;所述止退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止退部通过所述位移通孔伸入所述容置腔内并抵接所述旋合部;所述止退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止退部退出所述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在其位移方向上设有限位凸台或限位凹槽,所述安装通孔内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或限位凹槽配合的限位凹槽或限位凸台,以限制所述按键恢复原位时的运动行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台阶孔,所述主机基座上设有卡爪和止位部;所述按键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通孔配合,另一端位于所述台阶孔内,并可相对于所述台阶孔往返运动;所述限位板的垂直于所述按键运动方向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卡爪和所述止位部抵接。
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吸盘支架、电子摄像头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所述吸盘支架与所述锁止机构的支撑座连接,所述电子摄像头与所述锁止机构的主机基座连接,所述吸盘支架用于将所述行车记录仪固定。
上述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主机基座可转动地与支撑座连接,不需要额外的连接件,节约成本,方便快捷。通过在主机基座上设置制动组件,在主机基座连接支撑座过程中,制动组件中的止退部相对于支撑座转动并在完成连接后与支撑座抵接防止受到外力时支撑座发生回退而导致与主机基座脱离,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制动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另一角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处于自由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中制动组件和支撑座在制动状态下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中制动组件和支撑座在解除制动状态下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包括主机基座100、支撑座200和制动组件300。制动组件300设置在主机基座100上,主机基座100与支撑座200连接,制动组件300用于在锁止机构受到外力冲击时,阻止支撑座 200脱离主机基座100。
结合图2所示,主机基座100包括安装壳体110,安装壳体110上设有安装部120,安装部120包括基底130和周向壁140。基底130固连在周向壁140的一端,围设成一端开放的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容纳支撑座200的至少部分结构,以使安装壳体110与支撑座200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周向壁140上设有凸出于周向壁140内表面的第一插骨部150、第二插骨部160和第三插骨部170。第一插骨部150具有长边151和短边152,长边151和短边152相互垂直设置为“L”形。短边152远离长边151的一端的端面与基底130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插骨部150、周向壁140和基底130之间形成第一嵌合空间153,用于与支撑座200上的结构嵌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插骨部160和第三插骨部170与第一插骨部150的形状及尺寸大致相同,且三者以相同的朝向依次间隔设置在周向壁140内表面上。同样地,第二插骨部160、周向壁140和基底 130之间形成第二嵌合空间(图中未标号),第三插骨部170、周向壁140和基底130之间形成第三嵌合空间(图中未标号),均用于与支撑座200上的结构嵌合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插骨部160和第三插骨部170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配合需要做相应变更。
作为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20设置在安装壳体110的一侧,用一穿过安装部120的竖直截面截取安装壳体110,得到安装壳体110的横截面,该横截面的外轮廓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壳体110 的轮廓不局限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形状。
继续结合图2所示,安装壳体110上设有位移通孔180,位移通孔180用于给制动组件300上的部件提供位移空间。具体地,位移通孔180设置在安装部 120的基底130上,且位于第一插骨部150和第三插骨部170之间。位移通孔 180从基底130的边缘位置向其中心位置延伸设定长度,设定长度根据制动组件 300的具体行程设置。本实施例中,位移通孔180的形状为方形但不限于方形。
继续结合图2所示,安装部120的基底130上设有弧状凸起,用于与支撑座200的朝向基底130的端面配合,以在安装过程中辨识是否准确安装到位,同时也具有辅助防止支撑座200回退的作用。弧状凸起的横截面为凸弧面型。本实施例中,弧状凸起设置为两个,包括位于第一插骨部150和第二插骨部160 之间的第一弧状凸起141,以及第二插骨部160和第三插骨部170之间的第二弧状凸起142。弧状凸起从基底130的边缘位置向其中心位置延伸设定长度。
继续结合图2所示,安装部120的基底130上还设有防呆部132,防呆部 132与支撑座200配合,用于防止在安装时出现误操作。在本实施例中,防呆部 132位于第一插骨部150和第三插骨部170之间,但不与位移通孔180产生干涉。
继续结合图2所示,安装壳体110上与位移通孔180邻近的相对应位置设有安装通孔190,本实施例中,安装通孔190设置在安装壳体110的顶部。安装通孔190与位移通孔180连通,安装通孔190与位移通孔180共同用于安装制动组件300,制动组件300相对于安装通孔190和位移通孔180具有运动行程。结合图3所示,安装通孔190的底部设有沉槽191,即,沉槽191从安装通孔 190的底部端面向顶部延伸,沉槽191的槽深根据与其配合的制动组件300上的结构设置。沉槽191用于对制动组件300在安装通孔190内的行程进行限位。安装壳体110在安装通孔190的附近位置成型有卡爪192,卡爪192类似于“L”形。卡爪192的短边的上端面与制动组件300的底部的结构配合,以承载制动组件300。卡爪192的长边与安装通孔190的中心线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卡爪 192设置为两个,且关于安装通孔190的中心线对称。
继续结合图3所示,安装壳体110在卡爪192远离安装通孔190中心线的一侧,且与安装通孔190间隔设定距离的位置成型有止位部193,止位部193的底部端面位于卡爪192的短边的上端面的上方。止位部193与卡爪192共同作用以对制动组件300中的相对于主机基座100不产生位移的部分进行位置限制。
结合图2所示,制动组件300包括按键310、弹性元件320和限位板330。本实施例中,按键310为圆柱状,弹性元件320为弹簧。按键310包括中心线重合的一体成型的键帽311和键杆312,键杆312的一端位于键帽311的中空腔室内,另一端伸出于键帽311。键帽31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凸台314,凸台 314的顶部端面可与沉槽191的槽底表面配合,以使按键310的行程被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对按键310的行程进行限制,比如,在按键310上设置沉槽,在安装通孔190内设有与沉槽配合的凸台。结合图2所示,在凸台314的径向方向的延长线上设有止退部315,止退部315通过主机基座100上的位移通孔180与支撑座200配合,以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阻止支撑座200脱离主机基座100。结合图3所示,键帽311的内表面设有抵板 313,抵板313用于与套设在键杆312上的弹性元件320的顶部端面抵接,以限制弹性元件320的运动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止退部350呈直角梯形的结构,直角梯形的腰与下底边的夹角处为圆角结构。止退部350远离凸台314的一边可以看作直角梯形的腰(以下可以将止退部350远离凸台314的一边称作是止退部350的腰部)。
继续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板330为长方体结构,限位板330 的中心位置在厚度方向上设有台阶孔331。在主机基座100与制动组件300配合时,键杆312穿设于台阶孔331并可相对于台阶孔331运动。台阶孔331的台阶面与套设在键杆312上的弹性元件320的底部端面抵接,以限制弹性元件320 的运动行程。限位板330在厚度方向上设有方形孔332,在本实施例中,方形孔 332为两个,分别位于限位板330的左右两端,两个方形孔332关于限位板330 中心点对称设置。两个方形孔332之间的距离以与对称设置的卡爪192配合为适。可同时结合图3所示,在制动组件300与主机基座100处于装配状态时,卡爪192通过方形孔332与限位板330的底部端面配合,起到承载限位板330 的作用,使限位板330相对于主机基座100固定,在受到外力时不会脱离主机基座100。
可以理解的是,按键310和限位板33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可以是椭圆形等。
结合图3所示,以理解制动组件300和主机基座100装配状态下的配合关系,图3中键帽311未被施加外力。制动组件300位于主机基座100上。键帽 311穿入安装通孔190且外露于安装通孔190。键帽311上的凸台314的上端面与安装通孔190内设的沉槽191的槽底端面配合,限位板330的底部端面与卡爪192的短边的端面配合,限位板330的顶部端面与止位部193的底部端面相对配合。弹性元件320套设于键杆312,其底部端面与限位板330的台阶孔331 的台阶面抵接,顶部端面与键帽311内的抵板313的底部端面抵接。可同时结合图6所示,止退部315通过位移通孔180伸入安装部120内。当键帽311被施加外力时,可同时结合图7所示,弹性元件320被压缩,止退部315随按键 310向下运动从安装部120内退出。当撤去外力时,弹性元件320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按键310向上运动,止退部315随按键310向上运动并再次通过位移通孔180伸入安装部120内。当凸台314的上端面触碰到沉槽191的下端面时,按键310被限位,不能继续向上运动。
制动组件300和主机基座100的装配过程为:在图2所示方向,先将按键 310从下往上装入安装通孔190,此时,止退部315通过位移通孔180伸入安装部120内。再将弹性部件320套设于键杆312,最后将限位板330通过卡爪192 连接在主机基座100上。
结合图2所示,支撑座200包括连接杆210和连接板220,连接杆210用于与外部元件连接。连接杆210背离连接板220的一端设有球状结构211。在本实施例中,与连接杆210连接的外部元件为吸盘支架。吸盘支架上设有容纳球状结构211的球形内凹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20的圆周尺寸与安装壳体110 上的安装部120的圆周尺寸相适应,连接板220的朝向安装壳体110的端面221 上设有与主机基座100连接的结构。具体地,端面221上设有凸出于端面221 的环形凸起部230。环形凸起部230的外表面上依次设有第一旋合部231、第二旋合部232和第三旋合部233。第一旋合部231、第二旋合部232和第三旋合部 233分别用于与主机基座100上设置的第一插骨部150、第二插骨部160和第三插骨部170旋转连接。
在俯视投影视图上,环形凸起部230的投影面积位于连接板220的投影面积内,第一旋合部231、第二旋合部232和第三旋合部233的圆周面的投影与连接板220的圆周面的投影重合。
结合图4所示,第一旋合部231、第二旋合部232和第三旋合部233的形状均呈“L”形,在本实施例中,“L”的水平边的长度大于其竖直边的长度。第一旋合部231、第二旋合部232和第三旋合部233的竖直边分别与端面221连接,其水平边的底部端面均与环形凸起部230的底部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以第一旋合部231为例,结合图4所示,“L”形的第一旋合部231包括长边241和短边251。在主视投影图上,第一旋合部231与连接板220的端面221 之间形成第一旋合腔261,第一旋合腔261大致为“П”的形状,其中,“П”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位于圆周方向上。同理,第二旋合部232与连接板220的端面221之间形成第二旋合腔(图中未标注),第三旋合部233与连接板220的端面221之间形成第三旋合腔(图中未标注)。
在支撑座200与主机基座100发生相对转动过程中,第一插骨部150的长边151从“П”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与第一旋合部231逐步嵌合,第一旋合部231 的水平边与第一嵌合空间153逐步嵌合。第二旋合部232与第二插骨部160以及第三旋合部233与第三插骨部170的嵌合原理可参见上述第一旋合部231与第一插骨部150的嵌合原理。在支撑座200与主机基座100发生相对转动过程中,第二旋合部232总是与位移通孔180保持相对。
继续结合图4所示,第一旋合部231、第二旋合部232和第三旋合部233在环形凸起部230的圆周表面上间隔设定间距设置。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环形凸起部230可以看作被第一旋合部231、第二旋合部232和第三旋合部233间隔为三个弧段。其中,位于第一旋合部231和第二旋合部232之间的部分看作第一弧段234,位于第二旋合部232和第三旋合部233之间的部分看作第二弧段235,位于第一旋合部231和第三旋合部233之间的部分看作第三弧段236。以图4所示方向,第二旋合部232的左侧的端面与第一弧段234的外表面之间的区域形成一容纳部237。
如图8a和图8b所示,图8a示出了支撑座200与制动组件300在制动状态下的位置关系,图8b示出了支撑座200与制动组件300解除制动下的相对位置关系。具体的,制动状态下,止退部315的侧面与第二旋合部232的位于回退方向上的侧面抵接,以防止锁止机构受到外力冲击时,支撑座200发生回退从而脱离主机基座100。解除制动状态下,弹性元件320被压缩,止退部315与第二旋合部232的朝向主机基座100的端面所在的平面相对但没有相交的部分。
继续结合图4所示,支撑座200设有避让槽222,用于与主机基座100上的防呆部132配合,在装配主机基座100和支撑座200时,可以通过防呆部132 与避让槽222来辨别安装方位。具体地,避让槽222设置在第一弧段234上,其从第一弧段234的底部端面朝第一弧段234的顶部方向延伸设置。也即,从连接板220朝向环形凸起部230的方向上,第一弧段234的高度小于第二弧段235和第三弧段236的高度。
继续结合图4所示,第二弧段235的底部端面设有连续的第一凸弧面245 和第一凹弧面255,同样地,第三弧段236的底部端面设有连续的第二凸弧面 246和第二凹弧面256。在支撑座200与主机基座100发生相对转动过程中,安装部120上的第一弧状凸起141相对于第一凸弧面245滑动,第二弧状凸起142 相对于第二凸弧面246滑动。当主机基座100与支撑座200处于装配状态时,第一弧状凸起141与第一凹弧面255抵接,第二弧状凸起142与和第二凹弧面 256抵接。
结合图5所示,在安装主机基座100与支撑座200时,为防止第一弧状凸起141和第二弧状凸起142的高度影响基底130与环形凸起部230的底部端面配合,在第一旋合部231的底部端面设置有阶梯面271,在第三旋合部233的底部端面设置有阶梯面281,以使第一旋合部231的底部端面的和第三旋合部233 的底部端面具有高度差,起到避让第一弧状凸起141和第二弧状凸起142从而使装配面更好配合的作用。
继续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20朝向第一旋合部231的长边设有补偿筋223。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在安装壳体110上的第一插骨部150、第二插骨部160和第三插骨部170的顶部端面距安装壳体110的轮廓面的高度不一定相同,如当第一插骨部150的长边151与第一旋合部231配合时出现较大的配合间隙时,补偿筋223用于补偿其上述间隙。同理,连接板220朝向第二旋合部232的长边也可设置补偿筋。
结合图2所示,在第三旋合部233的靠近环形凸起部230中心线的一侧沿轴向设有余量槽253,余量槽253用于减小对应位置的壁厚,防止缩水变形。
本实施例的锁止机构的原理为:预进行安装时,先装配主机基座100和制动组件300。可同时参阅图7所示,按下按键310,弹性元件320被压缩,止退部315向下运动,直角梯形结构的止退部315的腰部容置在位移通孔180内。此时,直角梯形结构的止退部315不会对支撑座200与主机基座100的安装面产生干涉。将支撑座200上的避让槽222对应防呆部132,第二旋合部232的与安装部120基底130相对的端面对应位移通孔180,使支撑座200与主机基座 100相对旋转,第一旋合部231与第一插骨部150逐步嵌合,第二旋合部232与第二插骨部160逐步嵌合,第三旋合部233与第三插骨部170逐步嵌合。若在支撑座200与主机基座100相对转动过程中,撤去了施加在按键310上的力,则止退部315在弹性元件320的弹性作用力下会和第二旋合部232的与其相对的面贴合并与第二旋合部232的底部端面产生滑动摩擦;若转动过程中不撤去外力,则不会产生滑动摩擦,第二旋合部232仅相对位移通孔180转动。
同时参阅图6所示,当支撑座200旋转到位后,弹性元件320复位并推动按键310运动,止退部315在按键310的带动下相对于位移通孔180运动,并伸出位移通孔180进入到容纳部237与第二旋合部232抵接,也即止退部315 的腰部及靠近腰部的部分进入到安装部120内,干涉第二旋合部232的转动。其中,直角梯形状的止退部350的腰部在解除制动的时候可以避免与支撑座200 产生干涉。
当需要对锁止机构解除制动时,对按键310施加外力,止退部315运动使其腰部容置在位移通孔180内,支撑座200与主机基座100向相反方向相对旋转即可解锁。上述锁止机构不需要过多的零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连接性能稳定。
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吸盘支架、电子摄像头和上述任意一种锁止机构,吸盘支架用于固定在车身结构上并与锁止机构的支撑座200连接。吸盘支架具有球形内凹面,支撑座200上的球状结构211容纳于球形内凹面,支撑座200 可相对于吸盘支架转动。电子摄像头与锁止机构的主机基座100可拆卸连接,通过使支撑座200与吸盘支架发生相对转动可以调节电子摄像头的拍摄角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基座、支撑座和制动组件;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主机基座上;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止退部,所述止退部相对于所述主机基座具有往返的运动行程而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止退部抵接所述支撑座以防止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主机基座脱离,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止退部为所述支撑座从所述主机基座上脱离或为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主机基座上提供避让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旋合部,所述主机基座上设有与旋合部旋转嵌合的插骨部;所述主机基座上还设有位移通孔,所述止退部可在所述位移通孔内往返运动,且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止退部抵接所述旋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合部和插骨部均为至少两个,所述位移通孔位于两个插骨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主机基座的端面设有环形凸起部,所述旋合部设置在所述环形凸起部的圆周外表面;所述主机基座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的容置腔,所述插骨部容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位移通孔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封闭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部的底部端面设有一连续的凸弧面和凹弧面;所述安装部的朝向所述环形凸起部的端面设有一弧状凸起;所述止退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弧状凸起与所述凹弧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朝向所述环形凸起部的端面设有防呆部,所述环形凸起部上设有与所述防呆部配合的避让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还包括按键、弹性元件和限位板,所述止退部位于所述按键上,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按键和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主机基座设有用于装配所述按键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位移通孔连通;所述止退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止退部通过所述位移通孔伸入所述容置腔内并抵接所述旋合部;所述止退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止退部退出所述容置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在其位移方向上设有限位凸台或限位凹槽,所述安装通孔内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或限位凹槽配合的限位凹槽或限位凸台,以限制所述按键恢复原位时的运动行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台阶孔,所述主机基座上设有卡爪和止位部;所述按键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通孔配合,另一端位于所述台阶孔内,并可相对于所述台阶孔往返运动;所述限位板的垂直于所述按键运动方向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卡爪和所述止位部抵接。
10.一种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支架、电子摄像头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所述吸盘支架用于固定在车身结构上,并与所述锁止机构的支撑座连接,所述电子摄像头与所述锁止机构的主机基座连接。
CN202120757597.XU 2021-04-14 2021-04-14 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Active CN215883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7597.XU CN215883497U (zh) 2021-04-14 2021-04-14 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7597.XU CN215883497U (zh) 2021-04-14 2021-04-14 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3497U true CN215883497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496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7597.XU Active CN215883497U (zh) 2021-04-14 2021-04-14 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3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2550B (zh) 电子装置及其壳体结构及锁定模块
CN215883497U (zh) 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CN105518527B (zh) 镜头限位组件、相机的机身及相机
CN113119875A (zh) 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WO2023125459A1 (zh) 一种处理盒、处理盒组件及图像形成设备
CN219387534U (zh) 可换向锁体
CN218978236U (zh) 卡包
CN218226303U (zh) 一种锁定装置及快拆设备
JP3118676U (ja) 取付装置及び該取付装置を用いた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
CN212667286U (zh) 安装支架、摄像头组件及汽车
CN215883518U (zh) 摄像头转动机构和车载摄像头
CN212365887U (zh) 一种接线端子和断路器
CN115454212A (zh) 硬盘支架、硬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346809B (zh) 电子装置的电池装卸结构
CN110816241A (zh) 定位组件和电池包、换电平台、快换支架总成和电动车
CN111399159A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JP2003036921A (ja) シャッタ付きコネクタ
JPH0992406A (ja) 可動コネクタ
US8012649B2 (en) Fuel cell system having pressurizing system
CN220817138U (zh) 快装座及锁定结构
CN220692235U (zh) 电池盖组件及热成像仪
CN218257359U (zh) 一种耗材盒
CN212115453U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载体
CN216184529U (zh) 防护盖及电动汽车充电座
CN221012522U (zh) 抽屉前面板固定机构和抽屉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