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9230U -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9230U
CN215879230U CN202121891509.1U CN202121891509U CN215879230U CN 215879230 U CN215879230 U CN 215879230U CN 202121891509 U CN202121891509 U CN 202121891509U CN 215879230 U CN215879230 U CN 215879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s
backing
rollers
box body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915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荣波
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ji Ronghao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ji Ronghao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ji Ronghao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ji Ronghao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915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9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9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9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其箱体1内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辊2,所述箱体1的中部安装有一个传动辊3,所述箱体1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背衬辊4,所述传动辊3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4和两个支撑辊2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支撑辊2和两个第一背衬辊4外切,通过传动辊3摩擦传动两个第一背衬辊4转动;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工作辊8,且工作辊8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4的上方且与两个第一背衬辊4外切,通过两个第一背衬辊4摩擦传动工作辊8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使轧辊的传动、控制及调整机构得到了简化,进而使轧机***的体积和生产维护成本大幅度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带材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带材的轧制都是采用多辊轧机进行作业,为了提高精度和稳定性,现有轧机的辊系结构庞大,轧辊的传动、控制及调整机构非常复杂,导致产品原料和成品厚度覆盖面窄,生产功耗大。特别是轧制过程中辊系间存在扭动,使传动累计误差无法有效的消除,使得轧制出的带材薄厚不均,同一生产条件下,卷带的横向、纵向公差跳动幅度大,产品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机辊系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机辊系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辊,所述箱体的中部安装有一个传动辊,所述箱体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背衬辊,所述传动辊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和两个支撑辊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支撑辊和两个第一背衬辊外切,通过传动辊摩擦传动两个第一背衬辊转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工作辊,且工作辊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的上方且与两个第一背衬辊外切,通过两个第一背衬辊摩擦传动工作辊转动。
所述箱体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背衬辊,且两个第二背衬辊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的外侧上方;所述箱体的上部还设有三个第一中间辊和两个第二中间辊,且其中一个第一中间辊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的上方且与两个第一背衬辊外切,另外两个第一中间辊对称布置且分别位于第一背衬辊与第二背衬辊之间并与第一背衬辊和第二背衬辊外切;所述两个第二中间辊对称布置在三个第一中间辊的上方且分别与其中两个第一中间辊外切,所述工作辊位于两个第二中间辊的上方且与两个第二中间辊外切;通过两个第一背衬辊摩擦传动三个第一中间辊转动,三个第一中间辊摩擦传动两个第二中间辊转动,两个第二中间辊摩擦传动工作辊转动。
所述箱体由下箱体和上箱体构成,所述下箱体由U型底座和固定在U型底座两端的下端板构成;所述U型底座中对称固定有一对U型支座,两个支撑辊分别设置在一对U型支座中;所述支撑辊由第一支撑轴及套装在第一支撑轴上的第一套筒组成,所述第一支撑轴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第一支撑板间隔支撑在U型支座中,且第一支撑板与U型支座固定连接,并使第一套筒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所述传动辊安装在下端板上且与第一套筒外切;
所述上箱体由一对对称布置的L型支座及固定在L型支座两端的上端板构成,且所述上端板固定在下端板上,两个第一背衬辊分别设置在一对L型支座的下部,两个第二背衬辊分别设置在一对L型支座的上部;所述第一背衬辊由第二支撑轴及套装在第二支撑轴上的第二套筒组成,所述第二支撑轴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第二支撑板间隔支撑在L型支座下部,且第二支撑板与L型支座固定连接,并使第二套筒位于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并与传动辊外切;所述第二背衬辊由第三支撑轴及套装在第三支撑轴上的第三套筒组成;所述第三支撑轴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第三支撑板间隔支撑在L型支座上部,且第三支撑板与L型支座固定连接,并使第三套筒位于相邻两个第三支撑板之间。
所述上端板的上端具有沉槽,所述第一中间辊、第二中间辊的两端浮动安装在沉槽中,且位于中间的第一中间辊与所述第二套筒外切,位于两侧的第一中间辊分别与所述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外切;
所述上端板的上端对称固定有挡块,且挡块的内端均装有回转轴承,所述工作辊通过其两端套装的端面轴承安装在所述回转轴承之间。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沉槽中固定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呈U形,且所述U形底部中央向上拱起形成半圆形压板,并使半圆形压板扣压在位于中间的第一中间辊两端的轴承座的上端;所述U形的两端向内侧延伸且端部向下弯曲形成两个端部压板,并使两个端部压板分别扣压在位于两侧的第一中间辊两端的轴承座的上端;所述上端板的上端对称固定有第二钢板及第三钢板,且第二钢板、第三钢板的悬臂端向下弯曲分别形成两个上部压板,且两个上部压板位于沉槽的端口上,并分别扣压在两个第二中间辊两端的轴承座的上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将支撑辊模块、传动辊模块、背衬辊模块、中间辊模块及工作辊模块设置在箱体内构成模块化辊系,使轧辊的传动、控制及调整机构得到了简化,进而使轧机***的体积和生产维护成本大幅度降低。
2、本实用新型支撑辊、背衬辊结构独特,且均通过多点支撑结构提高了辊系的刚性,减少了辊系间的横向扭动和振动以及纵向串动,从而提高了辊系的工作精度。
3、本实用新型工作辊更换简单方便,可针对产品工艺和厚度进行调整,安装不同辊径的工作辊。适应热轧、温轧、冷轧等不同轧制工艺,适用范围广。
4、本实用新型传动辊夹持在支撑辊、背衬辊之间,刚性好,且采用自下而上的摩擦传动方式,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传动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端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辊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辊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背衬辊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辊2,所述箱体1的中部安装有一个传动辊3,所述箱体1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背衬辊4,所述传动辊3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4和两个支撑辊2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支撑辊2和两个第一背衬辊4外切,通过传动辊3摩擦传动两个第一背衬辊4转动。
所述箱体1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背衬辊5,且两个第二背衬辊5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4的外侧上方;所述箱体1的上部还设有三个第一中间辊6和两个第二中间辊7,且其中一个第一中间辊6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4的上方且与两个第一背衬辊4外切,另外两个第一中间辊6对称布置且分别位于第一背衬辊4与第二背衬辊5之间并与第一背衬辊4和第二背衬辊5外切;所述两个第二中间辊7对称布置在三个第一中间辊6的上方且分别与其中两个第一中间辊6外切,所述工作辊8位于两个第二中间辊7的上方且与两个第二中间辊7外切;通过两个第一背衬辊4摩擦传动三个第一中间辊6转动,三个第一中间辊6摩擦传动两个第二中间辊7转动。
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工作辊8,且工作辊8位于两个第二中间辊7的上方且与两个第二中间辊7外切,通过两个第二中间辊7摩擦传动工作辊8转动。
所述箱体1由下箱体1-1和上箱体1-2构成,所述下箱体1-1由U型底座1-1-1和固定在U型底座1-1-1两端的下端板1-1-2构成;所述U型底座1-1-1中对称固定有一对U型支座10,两个支撑辊2分别设置在一对U型支座10中;所述支撑辊2由第一支撑轴2-1及套装在第一支撑轴2-1上的第一套筒2-2组成,所述第一支撑轴2-1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第一支撑板2-3间隔支撑在U型支座10中,且第一支撑板2-3与U型支座10固定连接,并使第一套筒2-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板2-3之间;所述传动辊3安装在下端板1-1-2上且与第一套筒2-2外切;
所述上箱体1-2由一对对称布置的L型支座1-2-1及固定在L型支座1-2-1两端的上端板1-2-2构成,且所述上端板1-2-2固定在下端板1-1-2上,两个第一背衬辊4分别设置在一对L型支座1-2-1的下部,两个第二背衬辊5分别设置在一对L型支座1-2-1的上部;所述第一背衬辊4由第二支撑轴4-1及套装在第二支撑轴4-1上的第二套筒4-2组成,所述第二支撑轴4-1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第二支撑板4-3间隔支撑在L型支座1-2-1下部,且第二支撑板4-3与L型支座1-2-1固定连接,并使第二套筒4-2位于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板4-3之间并与传动辊3外切;所述第二背衬辊5由第三支撑轴5-1及套装在第三支撑轴5-1上的第三套筒5-2组成;所述第三支撑轴5-1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第三支撑板5-3间隔支撑在L型支座1-2-1上部,且第三支撑板5-3与L型支座1-2-1固定连接,并使第三套筒5-2位于相邻两个第三支撑板5-3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4-3与第三支撑板5-3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上端板1-2-2的上端具有沉槽1-2-3,所述第一中间辊6、第二中间辊7的两端浮动安装在沉槽1-2-3中,且位于中间的第一中间辊6与所述第二套筒4-2外切,位于两侧的第一中间辊6分别与所述第二套筒4-2、第三套筒5-2外切;
所述上端板1-2-2的上端对称固定有挡块11,且挡块11的内端均装有回转轴承11-1,所述工作辊8通过其两端套装的端面轴承8-1安装在所述回转轴承11-1之间。
所述沉槽1-2-3中固定有第一钢板12,所述第一钢板12呈U形,且所述U形底部中央向上拱起形成半圆形压板12-1,并使半圆形压板12-1扣压在位于中间的第一中间辊6两端的轴承座的上端;所述U形的两端向内侧延伸且端部向下弯曲形成两个端部压板12-2,并使两个端部压板12-2分别扣压在位于两侧的第一中间辊6两端的轴承座的上端;所述上端板1-2-2的上端对称固定有第二钢板13及第三钢板14,且第二钢板13、第三钢板14的悬臂端向下弯曲分别形成两个上部压板15,且两个上部压板15位于沉槽1-2-3的端口上,并分别扣压在两个第二中间辊7两端的轴承座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成后就成为一个辊系模块16,使用时,将两个辊系模块16上、下相对安装在轧机的门型支架23中,形成二十六辊系轧机,通过相对设置的上、下两个工作辊8实现轧制功能,且通过安装在门型支架23前后端面上的上挡板17、中挡板18及下挡板19对辊系模块16进行限位,并且要保证上部的辊系模块16可沿门型支架23两侧的内壁上下自由滑动。
工作时,通过上、下两个传动辊3与动力装置连接分别为上、下两个辊系模块16提供动力,通过门型支架23顶部设置的下压装置22为上部的辊系模块16提供下压力。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或其它动力机构,所述下压装置22为电动下压机构或液压下压机构。
工作原理:金属带材20自轧机的一端通过导卫装置21进入上、下两个工作辊8之间,通过下压装置22为上部的辊系模块16提供下压力,进而通过上、下两个工作辊8对金属带材20产生轧制力;轧制时,通过调整下压力控制轧制力,通过控制上、下两个传动辊3的转速控制轧制速度;通过控制轧制力和轧制速度控制金属带材20的轧制精度和厚度。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轧机辊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辊(2),所述箱体(1)的中部安装有一个传动辊(3),所述箱体(1)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背衬辊(4),所述传动辊(3)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4)和两个支撑辊(2)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支撑辊(2)和两个第一背衬辊(4)外切,通过传动辊(3)摩擦传动两个第一背衬辊(4)转动;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工作辊(8),且工作辊(8)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4)的上方且与两个第一背衬辊(4)外切,通过两个第一背衬辊(4)摩擦传动工作辊(8)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辊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背衬辊(5),且两个第二背衬辊(5)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4)的外侧上方;所述箱体(1)的上部还设有三个第一中间辊(6)和两个第二中间辊(7),且其中一个第一中间辊(6)位于两个第一背衬辊(4)的上方且与两个第一背衬辊(4)外切,另外两个第一中间辊(6)对称布置且分别位于第一背衬辊(4)与第二背衬辊(5)之间并与第一背衬辊(4)和第二背衬辊(5)外切;所述两个第二中间辊(7)对称布置在三个第一中间辊(6)的上方且分别与其中两个第一中间辊(6)外切,所述工作辊(8)位于两个第二中间辊(7)的上方且与两个第二中间辊(7)外切;通过两个第一背衬辊(4)摩擦传动三个第一中间辊(6)转动,三个第一中间辊(6)摩擦传动两个第二中间辊(7)转动,两个第二中间辊(7)摩擦传动工作辊(8)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机辊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由下箱体(1-1)和上箱体(1-2)构成,所述下箱体(1-1)由U型底座(1-1-1)和固定在U型底座(1-1-1)两端的下端板(1-1-2)构成;所述U型底座(1-1-1)中对称固定有一对U型支座(10),两个支撑辊(2)分别设置在一对U型支座(10)中;所述支撑辊(2)由第一支撑轴(2-1)及套装在第一支撑轴(2-1)上的第一套筒(2-2)组成,所述第一支撑轴(2-1)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第一支撑板(2-3)间隔支撑在U型支座(10)中,且第一支撑板(2-3)与U型支座(10)固定连接,并使第一套筒(2-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板(2-3)之间;所述传动辊(3)安装在下端板(1-1-2)上且与第一套筒(2-2)外切;
所述上箱体(1-2)由一对对称布置的L型支座(1-2-1)及固定在L型支座(1-2-1)两端的上端板(1-2-2)构成,且所述上端板(1-2-2)固定在下端板(1-1-2)上,两个第一背衬辊(4)分别设置在一对L型支座(1-2-1)的下部,两个第二背衬辊(5)分别设置在一对L型支座(1-2-1)的上部;所述第一背衬辊(4)由第二支撑轴(4-1)及套装在第二支撑轴(4-1)上的第二套筒(4-2)组成,所述第二支撑轴(4-1)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第二支撑板(4-3)间隔支撑在L型支座(1-2-1)下部,且第二支撑板(4-3)与L型支座(1-2-1)固定连接,并使第二套筒(4-2)位于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板(4-3)之间并与传动辊(3)外切;所述第二背衬辊(5)由第三支撑轴(5-1)及套装在第三支撑轴(5-1)上的第三套筒(5-2)组成;所述第三支撑轴(5-1)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第三支撑板(5-3)间隔支撑在L型支座(1-2-1)上部,且第三支撑板(5-3)与L型支座(1-2-1)固定连接,并使第三套筒(5-2)位于相邻两个第三支撑板(5-3)之间。
所述上端板(1-2-2)的上端具有沉槽(1-2-3),所述第一中间辊(6)、第二中间辊(7)的两端浮动安装在沉槽(1-2-3)中,且位于中间的第一中间辊(6)与所述第二套筒(4-2)外切,位于两侧的第一中间辊(6)分别与所述第二套筒(4-2)、第三套筒(5-2)外切;
所述上端板(1-2-2)的上端对称固定有挡块(11),且挡块(11)的内端均装有回转轴承(11-1),所述工作辊(8)通过其两端套装的端面轴承(8-1)安装在所述回转轴承(1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轧机辊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3)与第三支撑板(5-3)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轧机辊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1-2-3)中固定有第一钢板(12),所述第一钢板(12)呈U形,且所述U形底部中央向上拱起形成半圆形压板(12-1),并使半圆形压板(12-1)扣压在位于中间的第一中间辊(6)两端的轴承座的上端;所述U形的两端向内侧延伸且端部向下弯曲形成两个端部压板(12-2),并使两个端部压板(12-2)分别扣压在位于两侧的第一中间辊(6)两端的轴承座的上端;所述上端板(1-2-2)的上端对称固定有第二钢板(13)及第三钢板(14),且第二钢板(13)、第三钢板(14)的悬臂端向下弯曲分别形成两个上部压板(15),且两个上部压板(15)位于沉槽(1-2-3)的端口上,并分别扣压在两个第二中间辊(7)两端的轴承座的上端。
CN202121891509.1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Active CN215879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1509.1U CN215879230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1509.1U CN215879230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9230U true CN215879230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63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91509.1U Active CN215879230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92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4041A (zh) * 2021-08-13 2021-11-19 宝鸡市荣豪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4041A (zh) * 2021-08-13 2021-11-19 宝鸡市荣豪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5607B (zh) 一种超大直径比异步轧机以及板材轧制方法
CN215879230U (zh)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CN113664041A (zh) 一种轧机辊系结构
CN113664044A (zh) 一种轧机辊系的支撑辊结构
CN219985811U (zh) 一种槽钢轧件矫直机
CN201361634Y (zh) 立体磁浮无张力连轧机
CN215879238U (zh) 一种轧机辊系的背衬辊结构
CN103658191B (zh) 一种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
CN207138503U (zh) 一种十八辊轧机
CN216150745U (zh) 一种高效的三辊全液压卷板机
CN213613485U (zh) 卷圆机机架
CN113546965A (zh) 一种轧机辊系的背衬辊结构
CN201791802U (zh) 弧线下调式卷板机侧托架
CN1958181A (zh) 一种热轧板带轧机
CN2236906Y (zh) 22辊冷轧机
CN2740311Y (zh) 新型薄带4辊冷轧机
CN202933939U (zh) 一种十八辊轧机
CN201049364Y (zh) 六辊式卷板机
CN215879237U (zh) 一种轧机辊系的支撑辊结构
CN2205258Y (zh) 四辊全液压轧机
CN211247752U (zh) 用于金属精密冷轧的十辊轧机
CN217665583U (zh) 数控四辊卷圆机
CN216324181U (zh) 一种适用于极薄带轧机的bc支撑辊
CN215879323U (zh) 一种中厚板温矫直机
CN219703353U (zh) 一种接环的辊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