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8145U - 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及初雨调蓄池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及初雨调蓄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8145U
CN215858145U CN202121131856.4U CN202121131856U CN215858145U CN 215858145 U CN215858145 U CN 215858145U CN 202121131856 U CN202121131856 U CN 202121131856U CN 215858145 U CN215858145 U CN 215858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
septic tank
initial
rainwater
branch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318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习洪
周超
胡德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engyu Smar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318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8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8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8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初雨调蓄池,由化粪池改进而成,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连通雨水支管,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连通初雨汇集口,在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开关,在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开关;在所述第一开关开启时,所述雨水支管中的初雨流入由所述化粪池改进而成的所述初雨调蓄池中存储,在所述第二开关开启时,由所述化粪池改进而成的所述初雨调蓄池中的初雨流入所述初雨汇集口,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输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废弃的化粪池进行改造利用的,具有改造成本低、实施简单及适应性广的特点。

Description

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及初雨调蓄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及用于该设备的初雨调蓄池。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小区开始实施雨污分流改造,而改造中发现小区内的化粪池其存在诸多弊端,例如:1、化粪池在进行化粪时(也即正常工作时),其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其沼气含量能够达到二氧化碳的30倍,进而引发的温室效应,也极易发生中毒、***等事故;2、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后BOD可降低20%,再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时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减少了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所需要的碳源和氮、磷物质。
可见,对于改造后的化粪池极有可能需要废弃,也即取消化粪池。但是由于化粪池是已经存在的,并且具有一定空间及设施,将其废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若是通过填埋等措施也极大地增加了改造成本。
也即,在小区实施的雨污分流改造过程中,如何对废弃的化粪池进行改造处理,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化粪池进行改造,以达到改造成本低、实施简单及适应性广的技术效果。
具体来说,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用于分流制排水***,所述分流制排水***包括雨水支管、污水支管和化粪池,所述污水支管或者所述雨水支管连通所述化粪池,所述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包括:初雨调蓄池,由所述化粪池改进而成,所述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雨水支管,用于初雨的输入;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连通初雨汇集口,用于初雨的输出;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开关,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开关;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开启时,所述雨水支管中的初雨流入由所述化粪池改进而成的所述初雨调蓄池中存储,在所述第二开关开启时,由所述化粪池改进而成的所述初雨调蓄池中的初雨流入所述初雨汇集口,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输出。
在第一方面中,对所述化粪池进行如下方式改进形成所述初雨调蓄池:在所述污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所述污水支管在所述化粪池的进水管处通过第一管道穿越所述化粪池,并通过该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的出水管相连通。在所述雨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所述雨水支管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相连通;在所述化粪池上开设出水口,以通过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初雨汇集口。
在第一方面中,对所述化粪池进行如下方式改进形成所述初雨调蓄池:拆除所述化粪池内的隔墙。
在第一方面中,所述初雨汇集口开设在所述污水支管上,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污水支管中。
在第一方面中,所述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处理设施,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处理设施中,所述初雨处理设施是下述中的一种:生物植草沟、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花园。
在第一方面中,所述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回收管,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回收管进行回收。
在第一方面中,所述处理设备还包括:传送器,用于接收当前时期的识别指令,所述识别指令包括下述指令中的一种: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初雨的第一识别指令、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中后期雨的第二识别指令以及用于表征非降雨时期的第三识别指令;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以下步骤: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一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开启,使由所述雨水支管输入的初雨流入所述初雨调蓄池进行存储;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二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关闭,使由所述雨水支管输入的中后期雨流入依次经所述雨水支管、市政雨水管、分流设施分流至下游管道或者自然水体;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三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开启,使由所述初雨调蓄池存储的初雨输入至初雨汇集口,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输出。
在第一方面中,所述处理设备还包括:传送器,用于接收当前时期的识别指令,所述识别指令包括下述指令中的一种: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初雨的第一识别指令、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中后期雨的第二识别指令以及用于表征非降雨时期的第三识别指令;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以下步骤: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一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开启,使由所述雨水支管输入的初雨流入所述初雨调蓄池进行存储;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三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开启,使由所述初雨调蓄池存储的初雨输入至初雨汇集口,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输出。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初雨调蓄池,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所述初雨调蓄池由化粪池改进而成,所述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连通雨水支管,用于初雨的输入;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连通初雨汇集口,用于初雨的输出;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开关,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开关;对所述化粪池进行如下方式改进形成所述初雨调蓄池:在所述污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所述污水支管在所述化粪池的进水管处通过第一管道穿越所述化粪池,并通过该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的出水管相连通;在所述雨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所述雨水支管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相连通;在所述化粪池上开设出水口,以通过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初雨汇集口;拆除所述化粪池内的隔墙。
在第二方面中,所述初雨汇集口开设在所述污水支管上,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污水支管中;或者,所述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处理设施,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处理设施中,所述初雨处理设施是下述中的一种:生物植草沟、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花园;或者,所述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回收管,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回收管进行回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该设备中的初雨调蓄池直接由现有的化粪池改进而成,在用于排水***时,通过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连通雨水支管,并在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处设置第一开关,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连通初雨汇集口,用于初雨的输出,这样使得在第一开关开启时,雨水支管中的初雨流入由化粪池改进而成的初雨调蓄池中存储,在第二开关开启时,由化粪池改进而成的初雨调蓄池中的初雨流入初雨汇集口进行排出;可以理解,在该处理过程中,将现有的化粪池直接改造为对初雨进行调蓄的初雨调蓄池,相比于直接将化粪池废弃或者填埋而言,避免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由于填埋等措施而导致改造成本增加,具有实施简单改造成本低、实施简单、适应性广的特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的又一示意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的再一示意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的另一示意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的信号流程意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102-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103-初雨汇集口, 201-第一开关,202-第二开关,301-第一管道,302-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 与B。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为清楚、明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而支持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对应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特在介绍本实用新型之前,针对其所涉及的术语名词作出如下解释:
雨水支管,是在单元区域管道中用于输送雨水的管道;污水支管,是在单元区域管道中用于输送污水的管道;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均是用于控制水流通断的控制开关,可以是闸门、堰门、阀门、闸阀、气囊、气枕、管夹阀或柔性截流装置等;市政雨水管,是在市政管道中用于输送雨水的管道。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雨水”、“污水”并非是对“支管”功能进行的限定,以及“市政雨水”也并非是对“管”功能进行的限定,而仅仅只是起区分作用。换句话说,雨水支管、污水支管、市政雨水管、市政污水管均可使用同一种管道,或者不同种管道,或者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管道,对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液体输送的管道,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也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按照是否发生降雨行为,可将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时期分为降雨时期和非降雨时期,其中降雨时期是指发生降雨行为的时期,可以理解为是下雨天;非降雨时期是与降雨时期相对立的一个时期,是指没有发生降雨行为的时期,可以理解为晴天。或者按照降雨量的大小,也可将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时期分为降雨时期和非降雨时期,其中降雨时期是指降雨量达到某一雨量阈值时的时期,可以理解为是降雨稍大时的时期;非降雨时期是与降雨时期相对立的一个时期,是指降雨量小于该雨量阈值时的时期,可以理解为是未降雨或者降雨量较小时的时期。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对降雨时期和非降雨时期具体是属于上述哪一种方式进行确定并不在限定,可根据实际作业需求选择确定即可;换句话说,上述任一种确定降雨时期和非降雨时期的方式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而如何针对是否发生降雨进行判断,以及如何针对降雨量是否达到某一雨量阈值进行判断,采用现有技术的判断方式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再针对是否发生降雨的判断方式,以及针对降雨量是否达到某一雨量阈值的判断方式作出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获得是否发生降雨、或者降雨量是否达到某一雨量阈值的判断结果的判断方式,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的,针对降雨时期而言,针对其雨水可分为初雨和中后期雨,其划分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时长法、水质法或者液位法,例如当采用时长法时,则在降雨时期时对应的雨水为初雨,在降雨中后期时所对应的雨水为中后期雨;再如采用水质法时,则当雨水浓度高于某一浓度阈值时,该雨水为初雨,当雨水浓度低于某一浓度阈值时,该雨水为中后期雨;再如采用液位法时,则当雨水液位低于某一液位阈值时,该雨水为初雨,当雨水液位高于某一液位阈值时,该雨水为中后期雨。
同样的,其对初雨或者中后期雨具体是属于上述哪一种方式进行确定并不在限定,可根据实际作业需求选择确定即可;换句话说,上述任一种确定初雨或者中后期雨的方式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由于实际作业过程中针对雨水和/或污水的排放过程中也是允许存在一定误差的,因此,各时期的具体划分可以存在一定的误差,如初雨和中后期雨中间存在划分节点不严谨,而导致初雨中混杂有中后期雨,或者初雨/中后期雨混杂有少量污水等;而因该误差导致的作业影响由于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整个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可以忽略不计,不应以此认为不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范围内。
在介绍具体的实施例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面源污染的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分流制市政管道中的排水***,也可以用于合流制市政管道中的排水***,以实现对初雨进行调蓄的效果,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选择适用即可,而针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述具体实施例而言,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分流制市政管为例进行详细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其直接应用于合流制市政管道时,同样可以实现下述具体实施例中应用于分流制市政管道时的初雨调蓄的技术效果,对此针对本实用新型用于合流制市政管道的应用场景而言不在赘述,其适用原理参阅下述分流制市政管的具体应用即可。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示意框图,用于分流制市政管道中的排水***,该所述分流制排水***包括雨水支管、污水支管及化粪池。该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包括:初雨调蓄池、分流设施及处理设施。
具体而来,现有小区中的化粪池可以是如图1所示设置在污水支管上的化粪池(即污水支管连通化粪池),此时将现有的化粪池改进成初雨调蓄池,实现化粪池的二次利用,避免将其废弃或者直接填埋。由化粪池改进而成的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101连通雨水支管,并在该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开关201,将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102连通初雨汇集口103,用于初雨的输出,并在该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开关202。
实际作业过程中,在降雨初期时,可以开启第一开关,此时雨水支管中的初雨流入由化粪池改进而成的初雨调蓄池中存储,在非降雨时期时,可以开启第二开关,此时由化粪池改进而成的初雨调蓄池中的初雨流入初雨汇集口,以通过初雨汇集口输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该处理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现有的化粪池直接改造为对初雨进行调蓄的初雨调蓄池,相比于直接将化粪池废弃或者填埋而言,避免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由于填埋等措施而导致改造成本增加,具有实施简单改造成本低、实施简单、适应性广的特点。
而对于化粪池的一种改进方式而言,为了达到实施简单、改造成本低廉等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通过如下方式对化粪池进行改造继而形成初雨调蓄池:
在污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污水支管在化粪池的进水管处通过第一管道301 穿越化粪池,并通过该管道与化粪池的出水管相连通。
在雨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雨水支管通过第二管道302与化粪池相连通;
在化粪池上开设出水口,以通过出水口连通所述初雨汇集口。
详细而言,在现有的排水***中,污水支管是与化粪池的进水管相连通,使得由污水支管输入的污水流入化粪池中,并由化粪池的出水管流入下游管道,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该结构特点,污水支管在化粪池的进水管处通过第一管道穿越化粪池,并通过该管道与化粪池的出水管相连通,以此实现污水支管内的污水穿越化粪池流入下游管道,也即与化粪池相隔离;同时雨水支管通过第二管道与化粪池相连通,以实现雨水支管中的初雨可以通过第二管道流入化粪池,以此实现化粪池的二次利用,将其直接改造成能够实现对初雨进行调蓄的初雨调蓄池,也极大的减轻了额外增设初雨调蓄池的改造成本。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对化粪池改造成初雨调蓄池而言,还可以拆除现有化粪池内的一个或者多个用于拦渣的隔墙,进而使得改造后的化粪池(也即初雨调蓄池)内部水流通畅,避免因存在隔墙而导致初雨在改造后的化粪池中流通时受阻继而影响初雨的进水效率,达到高效进水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初雨调蓄池中的初雨的输出可以有几种方法,具体为:
方式一,请参阅图1,当初雨汇集口开设在(就近的)污水支管上,此时初雨调蓄池中的初雨可以通过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污水支管中,以此通过污水支管输送至下游管道。
方式二,请参阅图2,当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处理设施时,此时初雨调蓄池中的初雨可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处理设施中,所述初雨处理设施是下述中的一种:生物植草沟、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花园。可以理解,该种方式的初雨,通过利用现场的自然设施就近排放,达到对初雨就近处理的目的,例如雨水花园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少维护、低成本的雨水径流处理***,在初雨输出至雨水花园中时,能通过雨水花园针对性地去除雨水中的颗粒物、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处理后的雨水可渗透到地下、排放到自然水体或市政管网或者回收利用。由于生物植草沟、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花园等均属于现有技术成熟的绿化设施,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在一一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生物植草沟、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花园等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初雨处理设施的几种示例,并非局限,换句话说,针对其他能够实现对初雨进行就近处理利用的绿化设施,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也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方式三,请参阅图3,当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回收管时,此时初雨调蓄池中的初雨可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一般指较清澈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回收管进行回收,以达到对初雨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效果。
更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还包括:传送器和控制器。
具体而言,该传送器用于接收当前时期的识别指令,所述识别指令包括下述指令中的一种: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初雨的第一识别指令、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中后期雨的第二识别指令以及用于表征非降雨时期的第三识别指令;该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以下步骤: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一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开启,使由所述雨水支管输入的初雨流入所述初雨调蓄池进行存储;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三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开启,使由所述初雨调蓄池存储的初雨输入至初雨汇集口,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输出。
可以理解,在接收到当前指令为第一识别指令时,此时则表示当前时期为降雨初期,可以理解为是刚开始下雨的时期,此时雨水较混浊,污染程度大,而若将该阶段的初雨直接排放至自然水体,则对水体极易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而如果将初雨截流至初雨管,则需要在城市里新建一套初雨管,对城市里的初雨进行截流,但城市已经有雨污两套管网了,在新建一套初雨管网,施工难度很大、周期也很长、投资成本也很高。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接收到当前指令为第一识别指令时,此时控制第一开关开启,可以使得由雨水支管中输入的初雨流入就近连通的初雨调蓄池中进行存储,避免直接排放至污水管或是自然水体或是污水处理厂。而为了大面积的减少区域污染,也即面源污染,在本实用新型的排水***中设置有若干个初雨调蓄池,以通过该若干个初雨调蓄池来对多个分散区域的初雨进行对应存储,以此达到减小面源污染的目的。
当然,在接收到当前指令为第二识别指令时,此时则表示当前时期为降雨中后期,此时雨水较清澈,污染程度小,针对该时间的中后期雨水,是可以直接经所述雨水支管、市政雨水管排放至下游管道或者自然水体即可,不会对自然水体造成面源污染。
于此同时,在接收到当前指令为第三识别指令时,此时则表示当前时期为非降雨时期,可以理解为是晴天,或者小雨天,此时控制第二开关开启,可以使得由初雨调蓄池存储的初雨输入初雨汇集口,由初雨汇集口按照上述的三种方式任选其一对初雨进行排放,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实施例当中,传送器用于对当前时期的识别指令进行接收和传送,也即是直接获得用于控制控制器的识别指令,该指令可以是直接由人工输入,也可以有另一终端设备或远程终端传送该识别指令,并在接收到该识别指令后传输至控制器,并不对如何得到这一识别指令进行动作,换句换说,如何针对是否发生降雨进行判断,以及如何针对降雨时期的雨水是初雨或是中后期雨进行判断,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下述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来进行判断,如液位法、水质法、雨量法、总量法、时间法等方法,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获得对应指令的获得方式或者判断方式,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化粪池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设置在雨水支管上的化粪池(即雨水支管连通化粪池)。也就是说,由现有小区(或其他建筑物例如学校、办公楼等区域)中的化粪池改进而成的初雨调蓄池,可以是位于污水支管上的化粪池,也可以是位于雨水支管上的化粪池,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做限定,只要是针对现有小区化粪池改进为初雨调蓄池的方案,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也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现有的位于雨水支管上的化粪池,将其改进为初雨调蓄池的方案,与上述所描述的在现有的位于污水支管上的化粪池的改进方案是完全相同的,对此针对雨水支管上的化粪池将其改进为初雨调蓄池的方案、原理不在赘述,可直接参阅上述位于污水支管上的化粪池的改进方案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该设备中的初雨调蓄池直接由现有的化粪池改进而成,在用于排水***时,通过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连通雨水支管,并在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处设置第一开关,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连通初雨汇集口,用于初雨的输出,这样使得在第一开关开启时,雨水支管中的初雨流入由化粪池改进而成的初雨调蓄池中存储,在第二开关开启时,由化粪池改进而成的初雨调蓄池中的初雨流入初雨汇集口进行排出;可以理解,在该处理过程中,将现有的化粪池直接改造为对初雨进行调蓄的初雨调蓄池,相比于直接将化粪池废弃或者填埋而言,避免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由于填埋等措施而导致改造成本增加,具有实施简单改造成本低、实施简单、适应性广的特点。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相同的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初雨调蓄池,应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所述初雨调蓄池由化粪池改进而成,所述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连通雨水支管,用于初雨的输入;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连通初雨汇集口,用于初雨的输出;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开关,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开关;
对所述化粪池进行如下方式改进形成所述初雨调蓄池:在所述污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所述污水支管在所述化粪池的进水管处通过第一管道穿越所述化粪池,并通过该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的出水管相连通;在所述雨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所述雨水支管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相连通;在所述化粪池上开设出水口,以通过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初雨汇集口;拆除所述化粪池内的隔墙。
所述初雨汇集口开设在所述污水支管上,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污水支管中;
或者,
所述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处理设施,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处理设施中,所述初雨处理设施是下述中的一种:生物植草沟、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花园;
或者,
所述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回收管,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回收管进行回收。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二将现有的化粪池直接改造为对初雨进行调蓄的初雨调蓄池,相比于直接将化粪池废弃或者填埋而言,避免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由于填埋等措施而导致改造成本增加,具有实施简单改造成本低、实施简单、适应性广的特点。由于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为同一实用新型构思下的一个实施例,且该实施例二构成该实施例一中的初雨调蓄池,其创新逻辑与实施例一中的逻辑相同,此处对该实施例二的初雨调蓄池不再赘述,未详述部分请参阅实施例一。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用于分流制排水***,所述分流制排水***包括雨水支管、污水支管和化粪池,所述污水支管或者所述雨水支管连通所述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包括:
初雨调蓄池,由所述化粪池改进而成,所述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雨水支管,用于初雨的输入;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连通初雨汇集口,用于初雨的输出;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开关,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开关;
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开启时,所述雨水支管中的初雨流入由所述化粪池改进而成的所述初雨调蓄池中存储,在所述第二开关开启时,由所述化粪池改进而成的所述初雨调蓄池中的初雨流入所述初雨汇集口,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化粪池进行如下方式改进形成所述初雨调蓄池:
在所述污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所述污水支管在所述化粪池的进水管处通过第一管道穿越所述化粪池,并通过该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的出水管相连通;
在所述雨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所述雨水支管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相连通;
在所述化粪池上开设出水口,以通过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初雨汇集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化粪池进行如下方式改进形成所述初雨调蓄池:
拆除所述化粪池内的隔墙。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雨汇集口开设在所述污水支管上,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污水支管中。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处理设施,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处理设施中,所述初雨处理设施是下述中的一种:生物植草沟、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花园。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回收管,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回收管进行回收。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还包括:
传送器,用于接收当前时期的识别指令,所述识别指令包括下述指令中的一种: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初雨的第一识别指令、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中后期雨的第二识别指令以及用于表征非降雨时期的第三识别指令;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一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开启,使由所述雨水支管输入的初雨流入所述初雨调蓄池进行存储;
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二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关闭,使由所述雨水支管输入的中后期雨流入依次经所述雨水支管、市政雨水管、分流设施分流至下游管道或者自然水体;
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三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开启,使由所述初雨调蓄池存储的初雨输入至初雨汇集口,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输出。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还包括:
传送器,用于接收当前时期的识别指令,所述识别指令包括下述指令中的一种: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初雨的第一识别指令、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中后期雨的第二识别指令以及用于表征非降雨时期的第三识别指令;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一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开启,使由所述雨水支管输入的初雨流入所述初雨调蓄池进行存储;
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三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开启,使由所述初雨调蓄池存储的初雨输入至初雨汇集口,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输出。
9.一种初雨调蓄池,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雨调蓄池由化粪池改进而成,所述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连通雨水支管,用于初雨的输入;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连通初雨汇集口,用于初雨的输出;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开关,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开关;
对所述化粪池进行如下方式改进形成所述初雨调蓄池:
在所述污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所述污水支管在所述化粪池的进水管处通过第一管道穿越所述化粪池,并通过该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的出水管相连通;
在所述雨水支管的流通方向上,所述雨水支管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相连通;
在所述化粪池上开设出水口,以通过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初雨汇集口;拆除所述化粪池内的隔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初雨调蓄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雨汇集口开设在所述污水支管上,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污水支管中;
或者,
所述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处理设施,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处理设施中,所述初雨处理设施是下述中的一种:生物植草沟、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花园;
或者,
所述初雨汇集口连通初雨回收管,以通过所述初雨汇集口将输出的初雨输送至所述初雨回收管进行回收。
CN202121131856.4U 2021-05-25 2021-05-25 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及初雨调蓄池 Active CN215858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1856.4U CN215858145U (zh) 2021-05-25 2021-05-25 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及初雨调蓄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1856.4U CN215858145U (zh) 2021-05-25 2021-05-25 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及初雨调蓄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8145U true CN215858145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7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31856.4U Active CN215858145U (zh) 2021-05-25 2021-05-25 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及初雨调蓄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8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2753U (zh) 一种截污调蓄排水***
CN107761896B (zh) 一种用于分流制排水管网***的面污染控制***与方法
CN215858145U (zh) 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及初雨调蓄池
CN113338425A (zh) 面源污染的处理设备及用于该设备的初雨调蓄池
CN111424791B (zh) 具有雨污分流及调蓄机构的设备
CN113338424A (zh) 基于化粪池进行改造的雨水处理设备及初雨调蓄池
CN216552332U (zh) 面源污染的处理设备及用于该设备的初雨调蓄池
CN212612878U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排水***及设备
CN111364568A (zh) 一种截污调蓄***及其控制方法
CN212612879U (zh) 具有雨污分流及调蓄机构的设备
CN205420076U (zh) 多户生活污水水解槽与净化槽组合处理设备
CN212561794U (zh) 一种具有截流及缓冲机构的排水***
CN212896712U (zh) 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分流制管网的排水***
CN212534410U (zh) 一种排水管网截流调蓄***
CN105481171B (zh) 一种多户生活污水水解槽与多台处理装置联用的组合设备
CN111424788A (zh) 基于雨污分流的管网***
CN215483410U (zh) 一种基于现有合流制管网改造的排水***
CN205347109U (zh) 多户生活污水水解槽与多台处理装置串并联组合装置
CN111364579A (zh) 一种基于现有管网的清污分流***的改造方法
CN216142159U (zh) 一种基于现有化粪池改造的缓存池及排水***
CN212956826U (zh) 具有截流和缓冲设施的可调蓄设备及装置
CN111364580A (zh) 一种基于现有管网的清污分流***的改造方法
CN212896689U (zh) 基于雨污分流的管网***
CN212896687U (zh) 具有截流设施的处理***及设备
CN212896688U (zh) 用于雨水调蓄的处理***、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509 Weihu Road, Shamao Street,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90

Patentee after: Wuhan Shengyu Smar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56 3rd floor, workshop 1, No. 189, North Qianli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