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5273U - 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5273U
CN215805273U CN202120675817.4U CN202120675817U CN215805273U CN 215805273 U CN215805273 U CN 215805273U CN 202120675817 U CN202120675817 U CN 202120675817U CN 215805273 U CN215805273 U CN 215805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all bearing
oil
bearing seat
lubri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58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峥
封金虎
闫海东
曹刚
胡奇
凌泓
王星
周贵平
许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Tiany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Tiany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Tiany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Tiany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58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5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5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5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系润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涡轮增压器包括轴承座、压气机蜗壳、封油盖、涡轮箱、转子轴、叶轮和背盘组件,背盘组件包括与压气机蜗壳配合的背盘,涡轮箱与压气机蜗壳相接,轴承座外周嵌入压气机蜗壳进气口,封油盖、轴承座和压气机蜗壳三者形成一个储油腔,储油腔内压力与环境压力平衡;轴系结构包括设于轴承座中心轴处的套筒部,转子轴与叶轮装配好***套筒部并与套筒部内壁之间形成轴承座腔体,转子轴在***套筒部的轴段上设有轴承组件,轴承座腔体与储油腔之间具有可供润滑油输送的通道。设置储油腔并开设通道,利用轴承座腔体的微负压环境,确保润滑油沿通道自动输送,对轴系结构进行润滑。

Description

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系润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涡轮增压技术产品的轴承润滑***基本采用的是外供油润滑技术,双浮动轴承、半浮动轴承和球轴承等涡轮增压器轴系运用发动机润滑对其轴系轴承润滑散热。涡轮增压器润滑油进口与发动机主油道联接形成进油管路;涡轮增压器润滑油回油与发动机油底壳联接形成回油管路。涡轮增压器进回油管路为专用零件,发动机需要专门设计要求密封、耐高压、耐腐蚀等;在发动机整体布置中需要留有空间安装位置,方便涡轮增压器进、回油管的安装及正常使用。
如涡轮端发动机废气超过800℃,涡轮增压器轴承体会采用冷却水道结构阻碍发动机废气高温向轴承体内部辐射、传导,保证轴承所需工作温度。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因冷却水道的布置造成增压器整体体积加大。另外,发动机结构布置中需增设给涡轮增压器专用进、回水水管路。
涡轮增压器因采用发动机润滑油,会因发动机润滑油老化含有活塞磨损金属颗粒、发动机微颗粒碳渣、润滑油管道内壁腐蚀物等造成涡轮增压器轴承拉花、异常磨损致使轴承卡滞、烧结或密封***失效,最终造成涡轮增压器润滑油大量外泄,严重影响发动机安全使用。目前涡轮增压器泄漏发动机润滑油是现阶段涡轮增压器的主要故障模式,也是涡轮增压器行业的主要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用到发动机润滑油且可确保涡轮增压器轴系工作可靠性的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涡轮增压器包括轴承座、压气机蜗壳、封油盖、涡轮箱、转子轴、叶轮和背盘组件,背盘组件包括与压气机蜗壳配合的背盘,涡轮箱与压气机蜗壳相接,轴承座外周嵌入压气机蜗壳进气口,封油盖、轴承座和压气机蜗壳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储油腔,储油腔内压力与环境压力平衡;轴系结构包括包括设于轴承座中心轴处的套筒部,转子轴与叶轮装配好***套筒部并与套筒部内壁之间形成轴承座腔体,转子轴在***套筒部的轴段上设有轴承组件,轴承座腔体与储油腔之间具有可供润滑油输送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轴承组件包括分布在套筒部两端的第一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第一滚珠轴承靠近叶轮设置,转子轴上套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游隙的轴承外圈弹簧,套筒部内设有止口供轴承外圈弹簧安装,轴承外圈弹簧与第二滚珠轴承外圈抵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轴承座腔体在第二滚珠轴承外圈处还设有轴承外圈套,轴承外圈套与第二滚珠轴承外圈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通道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供应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通道为油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封油盖上设有透气型注油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设置在背盘组件和涡轮箱之间的隔热罩组件,隔热罩组件包括覆盖背盘端面的隔热罩,隔热罩与涡轮箱之间夹设有隔热垫。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背盘与隔热罩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储油腔,同时在轴承座腔体和储油腔之间开设通道,利用轴承座腔体内形成的微负压环境,确保润滑油从通道处自动顺利输送,实现轴系结构的优良润滑效果,摒弃传统采用发动机润滑油来润滑的方案,规避了老化油对轴系结构产生磨损、卡阻、破坏等风险;
2)润滑油因负压被抽吸进入轴承座腔体后,在轴承、轴的高速旋转带动下会形成油雾,持续充满轴承座腔体,在对轴承充分润滑的同时还能发挥优良的散热作用;
3)套筒部内转子轴上为双轴承支撑结构,轴承外圈弹簧能提供合适的轴向预紧力,解决涡轮增压器轴系结构轴承径向和轴向承载的问题,使轴系结构运行更加平稳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带自润滑球轴承轴系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包括轴承座11、压气机蜗壳12、封油盖13、涡轮箱14、转子轴15、叶轮16和背盘组件,压气机蜗壳12和涡轮箱14通过卡箍17联接成整体,轴承座11外周压铆(或镶嵌)在压气机蜗壳12进气口,封油盖13套设在轴承座11端部外周上,封油盖13、轴承座11和压气机蜗壳12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储油腔2,其中封油盖13与压气机蜗壳12接触面处、封油盖13与轴承座11接触面处均安装O形密封圈以确保储油腔2的封闭效果,封油盖13上设有透气型注油嘴3,可通过该处向储油腔2注入润滑油,该透气型注油嘴3可保证储油腔2内压力与环境压力平衡;轴系结构包括设置在轴承座中心轴处的套筒部111,转子轴15与叶轮16装配好***套筒部111后转子轴15与套筒部111内壁之间形成一轴承座腔体,套筒部111靠近封油盖13的端部设置油腔堵头4形成封闭端,套筒部111在轴承座腔体另一端处与叶轮16形成迷宫气路配合结构,该结构可使套筒部111和叶轮16之间形成一个气道,转子轴15在***套筒部的轴段上设有轴承组件,轴承座腔体与储油腔2之间具有可供润滑油输送的通道5,叶轮16工作时在会在叶轮进口产生负压,该处气道会使轴承座腔体内产生微负压环境,进而使得储油腔2内润滑油自动进入通道5被吸入轴承座腔体中,该通道5优选为油管(也可为油芯),油管与轴承座的壁面密封连接,确保储油腔内润滑油快捷顺利输送。
通过自设储油腔,利用轴承座腔体的微负压环境使润滑油在涡轮增压器轴系结构工作时被抽吸至轴承座腔体内进行轴承润滑,摒弃传统采用发动机润滑油来润滑的方案,规避了老化油对轴系结构产生磨损、卡阻、破坏等风险,这种自给润滑油的轴系结构充分保证了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可靠性。
轴承组件包括分布在套筒部111两端的第一滚珠轴承61和第二滚珠轴承62,第一滚珠轴承61靠近叶轮16设置,转子轴15上套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游隙的轴承外圈弹簧63,套筒部111内设有止口供轴承外圈弹簧63安装,轴承外圈弹簧63与第二滚珠轴承62外圈抵接,轴承座腔体在第二滚珠轴承62外圈处还设有轴承外圈套64,轴承外圈套64与第二滚珠轴承62外圈间隙配合,此外,轴承座腔体内还嵌设有橡胶材质的外圈套阻尼圈65,外圈套阻尼圈65位于轴承外圈套64外周,外圈套阻尼圈65可通过橡胶弹力对轴承外圈套64限位并吸收轴承外圈套传递的轴承工作激振力,防止振动激励叠加,确保轴系结构整体工作可靠稳定。
轴承外圈弹簧63一端定位在套筒部111内止口处,另一端推动第二滚珠轴承62外圈,使第一滚珠轴承61、第二滚珠轴承62、及转子轴15一起移动,把第一滚珠轴承61和第二滚珠轴承62预压到装配位置,两轴承保持零游隙工作状态;轴承滚珠工作时发热,体积会膨胀,但因轴向限位是弹簧弹力止推,而非常规技术状态的刚性定位中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的内外圈和滚珠之间须保留0.015mm(优选0.015mm)的配合间隙,此时轴承可克服弹力自动调整间隙为零状态,不会过盈造成轴承出现卡滞问题,同时降低轴承工作噪声。
本实施例中轴系结构为双轴承推力止推结构,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采用连轴式角接触滚珠球轴承(滚珠体可陶瓷或其它耐温耐磨材料),轴承的内圈与转子轴连接成一体,第一滚珠轴承61的外圈固定在轴承座腔内起轴向定位作用,第二滚珠轴承62的外圈在轴向力弹力的作用下通过滚珠体带动转子轴组件向叶轮进口方向移动到轴系装配位置,两端轴承进行双向自锁定位和限位,解决了轴系结构中轴承径向和轴向承载问题,使轴系运行平稳可靠,且轴承游隙在任何工作状态都会自动修正归零,可有效降低轴承的运转噪声。因轴承数量为两个,为实现对轴系结构的快速充分润滑,油管也设置为两个,一个伸入油腔堵头4与第二滚珠轴承62之间形成的空间,另一个伸入靠近第一滚珠轴承的轴承座腔体空间内,两根油管分别主要为第一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供应润滑油。
背盘组件包括与压气机蜗壳12配合的背盘181,背盘中心压入背盘套182,背盘组件与涡轮箱14之间还设置有隔热罩组件,隔热罩组件包括覆盖背盘181端面的隔热罩191,隔热罩191在转子轴15贯穿的部位设有密封套192,背盘181与隔热罩191之间设置隔热垫193,背盘套与隔热罩之间也布置有隔热垫,此外,隔热罩与涡轮箱之间也夹设有隔热垫。
叶轮通过花键螺母固定在转子轴上,与涡轮同轴旋转做功,花键螺母的螺纹旋向与叶轮工作方向相反,花键螺母旋紧把叶轮压紧在转子轴的轴肩面上。叶轮的固定方式也可为:将花键螺母内壁与转子轴过盈配合成一体,花键螺母端面凸花键与叶轮端面花键槽配合。
转子轴受发动机废气能的推动带动同轴叶轮高速旋转,叶轮泵入空气在其进气口处产生负压带,对轴承座腔体产生压差,使轴承座腔体发生虹吸现象,油管位于轴承座腔体内的端部的气压会低于大气压,而油管位于储油腔的端部压力与环境气压相同,此时润滑油在负压带泵吸的作用下进入轴承座腔体中,由于转子轴和轴承高速旋转对润滑油滴有蒸腾雾化作用,润滑油从油管进入轴承座腔体后会变成油雾状充满轴承座腔体,油雾可以全周附着在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各处,对工作配合零件表面润滑,降低轴承工作摩擦阻力,同时把轴承工作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套筒部壁面,套筒部外壁采用主动风冷散热的方式冷却,通过可系列化的轴承座套布置在叶轮进口处,利用叶轮吸入的低温环境空气给轴系结构降温,叶轮工作负荷越大,轴承产生的热量越多,同时流经套筒部的空气流量越大,带走的热量越多,冷却效果即越显著;通过套筒部处流动的空气带走热量,达到轴承所需的润滑、散热工作要求,且轴系结构散热不会造成进气空气的明显温升,不会造成压气机性能损失。轴承座腔体的油雾浓度需求可以通过调整轴承座与叶轮鼻头配合间隙及结构达到设计需求。
上述轴系结构简化了涡轮增压器的整体结构,减小了轴承对整体结构的限制,同时该轴系结构还可有效防止涡端废气向压气机端窜气,隔绝涡轮机的热量向压气机辐射传递。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结构或连接方式,只要是具有与本技术方案思路相同或相近的轴系结构就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其特征是:涡轮增压器包括轴承座(11)、压气机蜗壳(12)、封油盖(13)、涡轮箱(14)、转子轴(15)、叶轮(16)和背盘组件,背盘组件包括与压气机蜗壳(12)配合的背盘(181),涡轮箱(14)与压气机蜗壳(12)相接,轴承座(11)外周嵌入压气机蜗壳(12)进气口,封油盖(13)、轴承座(11)和压气机蜗壳(12)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储油腔(2),储油腔内压力与环境压力平衡;轴系结构包括设于轴承座(11)中心轴处的套筒部(111),转子轴(15)与叶轮(16)装配好***套筒部(111)并与套筒部内壁之间形成轴承座腔体,转子轴(15)在***套筒部的轴段上设有轴承组件,轴承座腔体与储油腔(2)之间具有可供润滑油输送的通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其特征是:轴承组件包括分布在套筒部(111)两端的第一滚珠轴承(61)和第二滚珠轴承(62),第一滚珠轴承(61)靠近叶轮(16)设置,转子轴(15)上套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游隙的轴承外圈弹簧(63),套筒部(111)内设有止口供轴承外圈弹簧安装,轴承外圈弹簧(63)与第二滚珠轴承(62)外圈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其特征是:轴承座腔体在第二滚珠轴承(62)外圈处还设有轴承外圈套(64),轴承外圈套与第二滚珠轴承外圈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其特征是:通道(5)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供应润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其特征是:通道(5)为油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其特征是:封油盖(13)上设有透气型注油嘴(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背盘组件和涡轮箱之间的隔热罩组件,隔热罩组件包括覆盖背盘(181)端面的隔热罩(191),隔热罩(191)与涡轮箱(14)之间夹设有隔热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其特征是:背盘与隔热罩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CN202120675817.4U 2021-04-02 2021-04-02 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Active CN215805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5817.4U CN215805273U (zh) 2021-04-02 2021-04-02 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5817.4U CN215805273U (zh) 2021-04-02 2021-04-02 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5273U true CN215805273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62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5817.4U Active CN215805273U (zh) 2021-04-02 2021-04-02 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52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1884A (zh) * 2022-04-27 2022-08-30 萍乡德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油机涡轮增压可变截面喷嘴环的叶片组件、喷嘴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1884A (zh) * 2022-04-27 2022-08-30 萍乡德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油机涡轮增压可变截面喷嘴环的叶片组件、喷嘴环
CN114961884B (zh) * 2022-04-27 2024-04-05 萍乡德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油机涡轮增压可变截面喷嘴环的叶片组件、喷嘴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7787A (zh) 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US6739845B2 (en) Compact turbocharger
CA2352021C (en) Turbocharger shaft dual phase seal
US9879689B2 (en) Turbocharger rotating assembly
US8740465B2 (en) Bearing system
US10330147B1 (en) Sleeve bearing for turbocharging device
CN103206271B (zh) 涡轮机轴密封装置
US9695708B2 (en) Turbocharger spring assembly
US9234542B2 (en) Bearing system
CN101644185A (zh) 无内圈混合陶瓷球轴承涡轮增压器
CN215805273U (zh) 自润滑涡轮增压器球轴承的轴系结构
US20160298535A1 (en) Turbocharger bearing assembly
CN203906018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端密封结构
CN104594961A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端密封结构
CN107044434A (zh) 一种小型高压离心鼓风机
CN111306185A (zh) 一种轴流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结构
US8539936B2 (en) Supercharger rotor shaft seal pressure equalization
CN206860479U (zh) 一种高速离心式蒸汽压缩机
CN115030784A (zh) 一种空气轴承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冷却装置
USH2289H1 (en) Actuator pivot shaft rolling bearing with seal
CN108005733A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压工质的超高速涡轮机
CN202273714U (zh) 滚动轴承涡轮增压器
CN111396197A (zh) 一种燃气轮机空气分离器
CN219888275U (zh) 单级悬臂中心支撑离心泵
CN215170344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结构及其中间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