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1180U -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与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与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1180U
CN215771180U CN202121039814.8U CN202121039814U CN215771180U CN 215771180 U CN215771180 U CN 215771180U CN 202121039814 U CN202121039814 U CN 202121039814U CN 215771180 U CN215771180 U CN 215771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solar cell
pad
mark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398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欣
陈伟林
盛健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Aiko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Aiko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Aiko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398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1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1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1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其包括焊盘主体以及多个焊接标记,多个焊接标记按设定分布方式分布于焊盘主体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本实用新型中,在焊盘主体内设置呈设定分布方式分布的焊接标记,使得焊盘与焊带之间具备更精确的可焊接点,增加了太阳能电池对焊带偏移的容忍度,可根据焊盘来准确地将不同太阳能电池焊接、串联在一起,无需增大焊盘的个数与尺寸,因而不会导致背银腐蚀的背钝化膜面积增加,在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不增加背银湿重以及不增加背银印刷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背电极的焊接窗口,提升了背电极的焊接性能,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与发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与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与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当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P-N Junction)上时,会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V-Epbir),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由于是利用各种势垒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固体半导体器件,故又称太阳能电池或光伏电池,是太阳能电池阵电源***的重要组件。
太阳能电池组件逐渐成为光伏市场的主流产品,其市场价值已经得到全球客户的广泛认可,未来的市场占有率还将进一步提升。为了促进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其发电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而随着市场上对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太阳能电池的尺寸不断变大,太阳能电池的硅片的尺寸也不断变大,对太阳能电池的焊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在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上焊接焊带,再通过焊带将各个太阳能电池片焊接、串连在一起以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焊盘可提升太阳能电池片与焊带之间的焊接拉力,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可靠性。一般地,可通过增加背电极上焊盘的个数和尺寸来提高背电极的焊接性能,而焊盘个数和尺寸的增加会导致背电极本身的面积减小,会导致背电极上背银腐蚀的背钝化膜面积增加,不但造成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上升,同时也会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通过增加太阳能电池背电极上的焊盘个数和尺寸来提高背电极的焊接性能,而导致背电极上的背银腐蚀的背钝化膜面积增加,造成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上升,发电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包括:
焊盘主体;以及
多个焊接标记,多个所述焊接标记按设定分布方式分布于所述焊盘主体内。
更进一步地,第一设定数量的所述焊接标记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焊接标记单元,多个所述焊接标记单元按设定分布方式分布于所述焊盘主体内。
更进一步地,第二设定数量的所述焊接标记单元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第一标记组,第二设定数量的所述焊接标记单元按第二排列方式构成第二标记组,所述第一排列方式与所述第二排列方式不同,且所述第一标记组与所述第二标记组在第二方向上间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列方式为在第一方向上等距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排列方式为在第一方向上连续排列。
更进一步地,所述焊盘主体呈矩形,所述焊接标记呈空心圆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记组内的所述焊接标记与所述第二标记组内的所述焊接标记在第二方向上错排分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记组与所述第二标记组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2mm。
更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标记的直径为0.1mm-0.3mm。
更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焊盘主体两侧边缘的所述焊接标记,距离所述焊盘主体两侧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0.1mm。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其包括:
背电极;以及
上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多个所述焊盘间隔设置于所述背电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焊盘主体内设置呈设定分布方式分布的焊接标记,使得焊盘与焊带之间具备更精确的可焊接点,减少了背电极的印刷面积,增加了太阳能电池对焊带偏移的容忍度,当将多个太阳能电池焊接在一起时,可根据不同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内的多个焊接标记,来准确、稳固地将不同太阳能电池焊接、串联在一起,无需通过现有增大焊盘的个数与尺寸的方式,因而不会导致背银腐蚀的背钝化膜面积增加,在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不增加背银湿重以及不增加背银印刷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背电极的焊接窗口,提升了背电极的焊接性能,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与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现有技术中,在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上焊接焊带,再通过焊带将各个太阳能电池片焊接、串连在一起以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焊盘可提升太阳能电池片与焊带之间的焊接拉力,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可靠性。一般地,可通过增加背电极上焊盘的个数和尺寸来提高背电极的焊接性能,而焊盘个数和尺寸的增加会导致背电极本身的面积减小,会导致背电极上背银腐蚀的背钝化膜面积增加,不但造成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上升,同时也会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背电极设计,在保证转换效率、不增加背银湿重、不增加背银印刷面积的前提下,增加焊接窗口,提升背电极的焊接性能。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10包括焊盘主体11以及多个焊接标记12,多个焊接标记12按设定分布方式分布于焊盘主体1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10中,通过在焊盘主体11内设置呈设定分布方式分布的焊接标记12,减少了背电极的印刷面积,并且使得焊盘10与焊带之间具备更精确的可焊接点,增加了太阳能电池对焊带偏移的容忍度。当将多个太阳能电池焊接在一起时,可根据不同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10内的多个焊接标记12,来准确、稳固地将不同的太阳能电池焊接、串联在一起,无需通过现有增大焊盘10的个数与尺寸的方式,因而不会导致背银腐蚀的背钝化膜面积增加,在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不增加背银湿重以及不增加背银印刷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背电极的焊接窗口,提升了背电极的焊接性能,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与发电效率。
具体地,太阳能电池可以为PERC电池、SE电池或SE-PERC电池。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为PERC电池,其具备PERC电池的基本结构如正面电极、减反射膜、n型硅、p-n结、p型硅、钝化膜层、背电场、背电极等,并且太阳能电池也能实现PERC电池的基本功能,在此不对太阳能电池的具体结构与具体功能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焊盘10间隔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上,焊盘10结构中,焊盘主体11为与背电极固定设置的部位,焊盘主体11可使得焊盘10较为稳固地设置于背电极上,并且焊盘主体11可与背电极的本身结构形成一定的区别,便于焊盘10的识别。
而多个焊盘10间隔设置,可保证背电极通过焊盘10与焊带稳固、有效地焊接的前提下,减少焊盘10覆盖背电极的面积,保证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设定分布方式可以为具备一定规律的分布方式,也可为不具备规律的分布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定分布方式为具备一定规律的分布方式,以使焊接标记12在焊盘主体11内构成具备一定规律与特征的结构,并且使得焊盘10也形成具备一定规律与特征的结构,便于焊盘10的生产制作与识别。同时,在将焊带对准焊接标记12焊接于焊盘10上时,焊带与焊盘10之间的拉力也更为均匀,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固连接。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设定分布方式也可以为不具备规律的分布方式,在此不对设定分布方式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的需求具体设置即可
更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与图2,第一设定数量的焊接标记12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焊接标记单元13,多个焊接标记单元13按设定分布方式分布于焊盘主体11内。
具体地,由第一设定数量的焊接标记12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的焊接标记单元13具备一定排列规律与特征,相比于多个焊接标记12在焊盘主体11内的排列,以多个焊接标记12所构成的焊接标记单元13在焊盘主体11内的排列更易于设置,而将多个焊接标记单元13按设定分布方式分布于焊盘主体11内,也更容易形成具备更明显排列规律与特征的焊盘10结构,提高焊盘10在背电极的辨识度,同时焊带也更易于按照规律进行焊接。
第一设定数量与第一排列方式可以根据焊盘10结构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示例性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数量为4个,第一排列方式为在图1所示的焊盘10横向(即x轴方向)上等距间隔排列,设定分布方式为在焊盘主体11内按“行”分布,即4个焊接标记12在横向上等距间隔排列构成1个焊接标记单元13,多个焊接标记单元13在焊盘主体11内按“行”分布形成焊盘10。
4个焊接标记12数量适中,以等距间隔排列构成的焊接标记单元13的结构较为简单,具备明显的规律与特征。同时,在焊盘主体11内按“行”分布形成焊盘10也较为简单方便,所得到的焊盘10结构也具备明显的规律与特征。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量(如小于4个或大于4个的数量等),第一排列方式可以为其他排列方式(如连续排列等),设定分布方式(如按“列”分布等)也可以为其他分布方式,在此不对第一设定数量、第一排列方式以及设定分布方式的形式做具体限制,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具体选择即可。
更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至图3,第二设定数量的焊接标记单元13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第一标记组14,第二设定数量的焊接标记单元13按第二排列方式构成第二标记组15,第一排列方式与第二排列方式不同,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在第二方向上间隔。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使焊盘10具备更明显的结构特征,在将第一设定数量的焊接标记12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焊接标记单元13之后,将第二设定数量的焊接标记单元13继续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第一标记组14,以及同时将第二设定数量的焊接标记单元13按第二排列方式构成第二标记组15,即以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来组成焊盘10的内部结构,并且第一排列方式与第二排列方式不同,即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的结构构成不同,且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涵盖了焊盘主体11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横向与纵向)。
如此,焊盘主体11的内部结构具备更明显的特征与规律,可有效提升焊盘10的辨识度,并且在焊接焊盘10与焊带时,可按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的结构分布来进行规律性地焊接,简单有效,省时省力。同时,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涵盖了焊盘10在横向与纵向的分布,使得焊盘10与焊带之间的焊接也更为稳固。
示例性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设定数量为2个,第二方向为纵向,即图示的y轴方向,即2个焊接标记单元13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第一标记组14,2个焊接标记单元13按第二排列方式构成第二标记组15,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在纵轴方向上间隔,而第一设定数量为4个,因此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中包括8个焊接标记12。
2个焊接标记单元13(8个焊接标记12)可较为均匀规则地分布于焊盘主体11内,并且涵盖了焊盘主体11的横轴与纵轴方向,使得焊带与焊盘10之间的焊接较为紧密与稳固,不会因为可焊接点较少而降低焊带与焊盘10之间的拉力,也不会因为可焊接点过多而造成过多的焊接流程花费。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焊接标记单元13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并不限于上述提到的2个,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具体选择即可。
在图1至图3所示中,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的组数各为6组,即焊盘主体11内总共分布有12组标记组,一组第一标记组14与一组第二标记组15的组合构成一个具备规律与特征的结构,每组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之间交叉间隔设置,使得焊盘10具备紧密的结构构成,以更为稳固、紧密地与焊带焊接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继续结合图1至图3,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排列方式为在第一方向上等距间隔排列,第二排列方式为在第一方向上连续排列。
具体地,第一方向为横向,即x轴方向,第二设定数量的焊接标记单元13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第一标记组14即为,2个焊接标记单元13在x轴方向等距间隔排列构成第一标记组14,第二设定数量的焊接标记单元13按第二排列方式构成第二标记组15即为,2个焊接标记单元13在x轴方向连续排列构成第二标记组15,使得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有效地覆盖了焊盘10的x轴方向,保证了焊带在x轴方向上的焊接。
并且,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在y轴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不会因为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的距离过近而影响两者之间的设置,并且焊接焊带时也更为易于实现。以上对第一排列方式与第二排列方式的叙述仅为示例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排列方式与第二排列方式还可以为其他。
值得说明的是,每个焊接标记12之间的间距可根据焊盘10的尺寸以及具体的焊接需求设置,即等距间隔设置的焊接标记12之间的距离根据焊盘10的尺寸以及具体的焊接需求设置即可。
更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焊盘主体11呈矩形,焊接标记12呈空心圆形。
具体地,焊盘主体11呈矩形的外观更为规则平整,既可以更规则美观地与背电极适配,也可更便利地与焊带进行焊接。而焊接标记12呈空心圆形,则可以与焊盘主体11形成明确的区分,并且空心圆形焊接后与焊带之间产生的拉力也更为均匀。并且,通过在呈矩形的焊盘主体11内设置密排的空心圆,满足了焊接稳定性得同时,减少了背电极的印刷面积,控制了背电极以及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焊盘主体11也可以呈圆形、正方形、菱形、椭圆形等,焊接标记12则可呈与焊盘主体11不同的图形,以与焊盘主体11形成明确的区分,避免产生混淆。
更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至图3,第一标记组14内的焊接标记12与第二标记组15内的焊接标记12在第二方向上错排分布。
具体地,第二方向为在图1所示的焊盘10的纵向,即y轴方向,第一标记组14内的焊接标记12与第二标记组15内的焊接标记12之间呈错排的形式,即第一标记组14内的每个焊接标记12与第二标记组15内的每个焊接标记12在y轴方向上不在同一直线上,但焊盘10为均匀的、轴对称的结构。如此,当将焊带焊接至焊盘10时,可使焊带与焊盘10之间的拉力分布更为均匀,提升太阳能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2mm。
如图1至图3所示,在y轴方向上,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2mm,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之间的距离在上述距离范围内时,可避免第一标记组14与第二标记组15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焊盘10与焊带焊接后的拉力过于集中而影响焊盘10与焊带之间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焊接标记12的直径为0.1mm-0.3mm。
具体地,当焊接标记12的直径在上述范围时,所形成的焊接标记12的尺寸较为适中,焊接标记12的设置较为容易,不易因为焊接标记12的尺寸过小而影响焊接效果,也不易因为焊接标记12的尺寸过大而影响焊接标记12的数量与位置分布。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焊接标记12的直径范围也可以为其他,并不限于上述提到的直径范围,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具体设置即可。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近焊盘主体11两侧边缘的焊接标记12,距离焊盘主体11两侧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0.1mm。
也即是说,位于焊盘主体11两侧边缘的焊接标记12(第一标记组14内的焊接标记12)与边缘的距离至少在0.1mm以上,如此,可避免焊接标记12与焊盘主体11的边缘过为接近,导致焊接难度增大,以及可避免焊接焊带时焊接的范围过大甚至超过焊盘主体11的边缘,而影响焊带与焊盘10的焊接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焊盘主体;以及
多个焊接标记,多个所述焊接标记按设定分布方式分布于所述焊盘主体内;
其中,第一设定数量的所述焊接标记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焊接标记单元,多个所述焊接标记单元按设定分布方式分布于所述焊盘主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定数量的所述焊接标记单元按第一排列方式构成第一标记组,第二设定数量的所述焊接标记单元按第二排列方式构成第二标记组,所述第一排列方式与所述第二排列方式不同,且所述第一标记组与所述第二标记组在第二方向上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列方式为在第一方向上等距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排列方式为在第一方向上连续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主体呈矩形,所述焊接标记呈空心圆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记组内的所述焊接标记与所述第二标记组内的所述焊接标记在第二方向上错排分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记组与所述第二标记组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2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标记的直径为0.1mm-0.3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焊盘主体两侧边缘的所述焊接标记,距离所述焊盘主体两侧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0.1mm。
9.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电极;以及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焊盘,多个所述焊盘间隔设置于所述背电极上。
CN202121039814.8U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与太阳能电池 Active CN215771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9814.8U CN215771180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与太阳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9814.8U CN215771180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与太阳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1180U true CN215771180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7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39814.8U Active CN215771180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与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11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2485A (zh) * 2022-07-06 2022-10-11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2485A (zh) * 2022-07-06 2022-10-11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
CN115172485B (zh) * 2022-07-06 2024-02-06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9373B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
CN215600379U (zh) 一种光伏电池及光伏组件
CN112420853B (zh) 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组件
JP2007273857A (ja) 太陽電池セル接続用配線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装置
WO2017128670A1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
WO2017128658A1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
WO2017128667A1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
CN21577118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焊盘与太阳能电池
WO2018157822A1 (zh)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和制备方法
CN115732577A (zh) 一种光伏电池及光伏组件
WO2017128669A1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
CN105529374A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
CN109119497B (zh) 一种硅基太阳能电池结构
CN105552145A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
KR20240001688A (ko) 태양광 모듈 구조
CN108987510A (zh) 网格状单面直连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
CN210123741U (zh) 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组件
CN210123736U (zh) 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组件
CN105552144B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
CN115101617B (zh) 太阳能组件
KR20180090510A (ko) 태양 전지
KR102427904B1 (ko) 슁글드 태양광 패널용 태양전지 셀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양광 패널
CN208753341U (zh) 网格状单面直连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690296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及其太阳能电池
TWI509816B (zh) 具有寬窄電極區塊之太陽能電池及使用其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