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7274U - 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7274U
CN215647274U CN202121750759.3U CN202121750759U CN215647274U CN 215647274 U CN215647274 U CN 215647274U CN 202121750759 U CN202121750759 U CN 202121750759U CN 215647274 U CN215647274 U CN 215647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over
state
damping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07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Xi Xi A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Xi Xi 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Xi Xi A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Xi Xi 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07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7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7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7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盒体包括底盒、盒盖以及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转动连接盒盖,第二端部转动连接底盒,以使连接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连接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盒盖能够相对底盒转动,以使盒盖打开。当连接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底盒能够限制处于盖合状态的盒盖相对底盒转动。耳机充电盒包括上述的盒体及耳机。当用户使用包括上述盒体的耳机充电盒时,可以推动盒盖,使盒盖带动连接件转动至第一状态,底盒限制处于盖合状态的盒盖相对底盒转动而使盒盖打开,耳机充电盒在意外摔落时,盒盖不会打开,避免了耳机充电盒内的耳机落出。

Description

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在距离发射音频的终端十米以内的距离均能接收到音频信息,其使用户在看视、听音乐的过程中摆脱了线束的束缚,从而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一般地,无线耳机均具有配套的耳机收纳盒,该耳机收纳盒一方面起到收纳耳机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是耳机的移动式充电仓,其能够为耳机充电。耳机收纳盒由转动连接的盒身与盒盖组成,可以通过将盒盖相对盒身转动而取出耳机或者将耳机放入盒身内。然而,耳机收纳盒没有任何限位结构,耳机收纳盒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意外摔落或者由于其它意外因素而导致盒盖容易自然打开,使得内部的耳机落出而损坏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耳机收纳盒的盒盖容易自然打开而使得内部的耳机落出而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盒体,包括:
底盒;
盒盖;以及
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盒盖,所述第二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盒,以使所述连接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底盒能够限制处于盖合状态的所述盒盖相对所述底盒转动;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盒盖能够相对所述底盒转动,以使所述盒盖打开。
上述盒体的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底盒与盒盖,使得盒盖能够通过连接件相对底盒转动,以打开或者盖合底盒。连接件通过相对底盒转动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用户使用包括上述盒体的耳机充电盒时,可以推动盒盖,使盒盖带动连接件转动至第一状态,底盒限制处于盖合状态的盒盖相对底盒转动而使盒盖打开,耳机充电盒在意外摔落时,盒盖不会打开,避免了耳机充电盒内的耳机落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盒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连接件隐藏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盒盖的外侧面与所述底盒的外侧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盖包括盖体以及与所述盖体边缘连接的第一侧边部,所述底盒靠近所述盖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内侧并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凹陷而形成收容槽;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侧边部抵持于所述第一表面,以限制所述盒盖相对所述底盒转动;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侧边部与所述第一表面错动,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盒盖的转动路径上,以使所述盒盖能够相对所述底盒转动,所述第一侧边部能够转动至所述收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连接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底盒;当沿所述盖体的开合端与连接端所在直线方向推动所述盖体时,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连接件以所述第二转轴为旋转轴而转动,以使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包括圆弧状的外阻尼面,所述外阻尼面的延伸路径与所述盖体在第二状态时的转动路径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第一阻尼面,所述连接本体还包括内限位面,所述内限位面朝向所述外阻尼面的方向凹陷,形成限位槽;当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底盒转动时,所述第一侧边部能够转动至所述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侧边部转动至所述收容槽时,所述盖体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部阻尼抵接,所述第二表面抵持于所述第一侧边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盒包括第二阻尼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部包括第三阻尼面,所述第二阻尼件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阻尼面,所述第三阻尼面与所述第四阻尼面阻尼抵接,以限制所述连接件相对所述底盒自然转动而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盖包括靠近所述连接件设置的第一定位部,所述底盒还包括靠近所述连接件设置的第二定位部,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所述连接件;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定位部抵接所述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耳机充电盒,该耳机充电盒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盒体,盒体的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盒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盒体,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充电盒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盒体的全部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充电盒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充电盒的另外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充电盒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充电盒在打开状态下的全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结构耳机充电盒的全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结构耳机充电盒的全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盒盖停留在转动路径上的某一位置时耳机充电盒的全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盒体;10、底盒;11、前端;12、后端;100、储放槽;110、电量指示灯;120、充电孔;130、收容槽;140、操作槽;150、第一表面;160、第二表面;170、容置槽;180、第二定位部;
20、盒盖;200、活动槽;210、第一侧边部;220、第二侧边部;230、第一定位部;
30、连接件;31、第一端部;32、第二端部;300、连接本体;310、第一转轴;320、第二转轴;330、限位槽;340、第二阻尼面;350、第三阻尼面;360、外阻尼面;370、内限位面;
400、第一阻尼件;410、第一阻尼面;420、第二阻尼件;430、第四阻尼面;440、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盒体1,该盒体1用于收纳物件,例如收纳衣物或玩具等家常用品,或者收纳相机或无线耳机等电子产品。用户可以推动盒盖20使盒盖20在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切换,当盒盖20处于解锁状态时,盒盖20能够转动打开,取出盒体1内收纳的物件或者将物件放回盒体1内收纳。当盒盖20处于锁定状态时,盒盖20无法打开,从而防止盒体1内部的物件落出。下面以盒体1收纳无线耳机为例进一步叙述。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上述的盒体1及设于盒体1内的充电组件。盒体1用于收纳无线耳机,充电组件用于对盒体1收纳的无线耳机进行充电,用户在不使用无线耳机时,可以将盒体1打开,将无线耳机放入盒体1内,同时充电组件可以对无线耳机充电,以备用户下次使用。盒体1上还设置有电量指示灯110和充电孔120,充电孔120用于连接充电线,充电线接入外部电源能够为盒体1充电,电量指示灯110用于显示盒体1内的剩余电量,以提示用户及时为盒体1充电,盒体1内的电量用于为无线耳机充电。底盒10靠近盒盖20的边缘还开设有操作槽140,操作槽140朝向底盒10的内侧凹陷,由于盒盖20与底盒10盖合时,盒盖20的外侧面与底盒10的外侧面平齐,用户在打开盒盖20时,可以通过操作槽140打开盒盖20,打开盒盖20方便。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盒体1包括底盒10、盒盖20及连接件30,底盒10通过连接件30转动连接于盒盖20,使得盒盖20能够相对底盒10转动而打开或者盖合于底盒10。底盒10内开设有两个储放槽100,用于储放左右两个无线耳机。当需要使用无线耳机时,可以将盒盖20相对底盒10转动而打开,将无线耳机取出。当不需要使用无线耳机时,可以先将盒盖20打开,将无线耳机放入底盒10的储放槽100,再将盒盖20相对底盒10转动而盖合。
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定义底盒10与盒盖20闭合或分离的一端为前端11,底盒10与盒盖20转动连接的另一端为后端12,由前端11至后端12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由后端12至前端11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盒盖20靠近后端12的一侧为第一侧边部210,盒盖20靠近前端11的一侧为第二侧边部220。当用户需要打开盒盖20时,可以手动朝向第二方向推动盒盖20,盒盖20在第二方向上位移一小段距离,直至盒盖20无法再移动时,此时盒盖20处于解锁状态,可以将盒盖20相对底盒10转动而打开。当用户需要盖合且锁紧盒盖20时,可以先转动盒盖20使盒盖20的一端与底盒10的前端11闭合,再手动朝向第一方向推动盒盖20,盒盖20在第一方向上位移一小段距离,直至盒盖20无法再移动时,此时盒盖20相对的另一端与底盒10的后端12闭合,盒盖20处于锁定状态,底盒10限制盒盖20转动。盒体1在意外摔落撞击地面时,底盒10能够对盒盖20限位,防止盒盖20相对底盒10转动而打开,导致底盒10内的耳机落出。
用户在推动盒盖20,使盒盖20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是通过连接件30的状态变换来实现,下面对连接件30做进一步叙述。
如图6及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30包括连接本体300、第一转轴310与第二转轴320,连接本体30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31与第二端部32。第一端部31通过第一转轴310与盒盖20转动连接,第二端部32通过第二转轴320与盖体转动连接。当推动盖体时,盖体通过第一转轴310带动连接本体300以第二转轴320为旋转轴而相对底盒10转动,以使连接件3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5及图6所示,当盒盖20完全盖合于底盒10时,连接件30隐藏于盒体1内,盒盖20的外侧面与底盒10的外侧面平齐。底盒10靠近盖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表面150和第二表面160,第二表面160位于第一表面150内侧并相对第一表面150凹陷而形成上述的收容槽130。第一表面150抵持于盒盖20的第一侧边部210,当盒体1由于意外而摔落时,盒体1受到撞击使得盒盖20会有打开的趋势,通过第一表面150抵持盒盖20的第一侧边部210而限制盒盖20被打开,盒体1内的无线耳机不会落出。
如图7所示,当用户需要使用无线耳机时,可以朝向第二方向推动图6中的盒盖20,使盒盖20处于解锁状态。在推动过程中,盒盖20通过第一转轴310带动连接本体300相对底盒10转动,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盒盖20的第一侧边部210朝向第二方向移动至完全脱离第一表面150,第一侧边部210与第一表面150错动,第一表面150解除对第一侧边部210的限制。收容槽130位于盒盖20的转动路径盖上,此时可以将盒盖20相对底盒10转动,第一侧边部210转动至收容槽130内,收容槽130为盒盖20提供了可转动的空间,盒盖20打开后即可将盒体1内的无线耳机取出使用。
如图7及图8所示,当用户不使用无线耳机时,可以将无线耳机放入处于打开状态的盒体1内的储放槽100,推动盒盖20,使盒盖20以第二转轴320为旋转轴而转动,直至盒盖20的第二侧边部220盖合于底盒10的前端11,此时连接本体300还是处于第二状态。再朝向第一方向推动盒盖20,盒盖20通过第一转轴310带动连接件30相对底盒10转动,连接本体300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此时,收容槽130不在盒盖20的转动路径上,盒盖20的第一侧边部210抵持于第一表面150,第一表面150对第一侧边部210限制,防止盒盖20转动。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盒盖20包括盖体以及与盖体边缘连接的上述的第一侧边部210与第二侧边部220,第一侧边部210与第二侧边部220分别设于盖体的相对两侧,第一侧边部210靠近底盒10的后端12,第二侧边部220靠近底盒10的前端11。
如图8及图9所示,上述的连接本体300可以为直线状或者半月牙状,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本体包括外阻尼面360与内限位面370,外阻尼面360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本体在第二状态时的转动路径一致,使得连接本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本体一直贴于外阻尼面360。内限位面370用于限制盖体在打开过程中转动过渡,内限位面370可以呈直线状,也可以呈弧面状。本实施例的内限位面370朝向外阻尼面360的方向凹陷,形成弧面状的限位槽330。当盖体相对底盒10转动时,盖体的第一侧边部210能够转动至限位槽330内,甚至抵接于连接本体300,使得盒体1在打开状态时,盖体的打开角度更大,用户能够有更大的空间取出或者放入无线耳机,使用方便。
如图7、图8及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第一阻尼面410,第一阻尼面410设于盖体在盖合于底盒10时面向底盒10的一侧,连接本体300的第一端部31包括第二阻尼面340,第二阻尼面34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本体300的外阻尼面360和内限位面370衔接。当盖体在相对底盒1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侧边部210转动至收容槽130,第二表面160抵持于第一侧边部210,以使第一侧边部210驱使第一阻尼面410阻尼抵接第二阻尼面340或外限位面,使得盖体通过阻尼力能够停留在转动路径上的任意位置,用户在转动盖体时,显得更有转动质感,体验感好。
如图5所示,上一实施例的第一阻尼面410可以与盖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与盖体为可拆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盖体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阻尼件400,第一阻尼件400面向连接件30的一侧设置第一阻尼面410。第一阻尼件400能够从盖体上拆卸而更换其它第一阻尼面410或者不使用第一阻尼面410。当不使用第一阻尼面410时,盖体在转动路径上无法停留,打开盖体后直接转动至极限位置。由于不同的第一阻尼面410的摩擦系数不一致,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而选择性地在盖体上安装第一阻尼件400,使转动盖体时能够达到想要的转动质感。
如图5及图9所示,盖体与第一阻尼件40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许多种,在一实施例中,盖体对应连接本体300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200及卡槽,第一阻尼件400设于活动槽200内,第一阻尼件400的第一阻尼面410朝向远离连接本体300的方向凹陷,一是可以节省盖体的转动空间,二是可以增大第一阻尼面410与第二阻尼面340的接触面积,使得盖体更容易停留在转动路径的任意位置。第一阻尼件400设置有卡接件440,通过卡接件440与卡槽配合卡接使得第一阻尼件400卡接于盖体上,卡接件440能够从卡槽抽出从而使第一阻尼件400从盖体上拆卸。第一转轴310的两端与活动槽200的相对侧壁转动连接,连接本体300的第一端部31套设于第一转轴310上,从而盖体能够以第一转轴310为旋转轴而转动。
如图5、图8及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底盒10面向盖体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70,第二转轴320的两端与容置槽170的相对侧壁转动连接,连接本体300的第二端部32套设于第二转轴320上,从而连接本体300能够以第二转轴320为旋转轴而转动。容置槽170底部设置有第二阻尼件420,第二阻尼件420面向连接件30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阻尼面430,连接本体300的第二端部32包括第三阻尼面350,第三阻尼面350与第四阻尼面430阻尼抵接,以限制连接本体300相对底盒10自然转动而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可以避免盖体自然打开而使盒体1内的无线耳机落出,或者避免盒体1在摔落时盖体受到撞击容易带动连接本体300转动至第二状态而打开盖体。连接本体300在相对底盒10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本体300一直与第四阻尼面430阻尼抵接,使得连接本体300不易发生自然转动。
上述的第一阻尼件400与第二阻尼面340皆可以使用硅胶或者橡胶等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使得盖体容易停留在转动路径上的任意位置,也可以更好地防止连接本体300在容易相对底盒10转动而自动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
如图5及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靠近连接本体300设置的第一定位部230,第一定位部230设于活动槽200的侧部。当朝向第一方向推动盖体时,盖体带动连接本体300相对底盒10转动,直至第一定位部230抵接连接本体300,此时的连接本体300处于第一状态,盖体的第一侧边部210与底盒10的第一表面150抵持。通过第一定位部230,可以防止盖体过渡朝向第一方向移动而使第一侧边部210脱离第一表面150,第一表面150无法对第一侧边部210限位。
如图7所示,底盒10还包括靠近连接本体300设置的第二定位部180,第二定位部180设于容置槽170的侧部。当朝向第二方向推动盖体时,盖体带动连接本体300相对底盒10转动,直至第二定位部180抵接连接本体300,此时的连接本体300处于第二状态,用户可以将盖体相对底盒10转动而打开盒体1,便于提示用户此时可以打开盒体1。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盒;
盒盖;以及
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盒盖,所述第二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盒,以使所述连接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底盒能够限制处于盖合状态的所述盒盖相对所述底盒转动;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盒盖能够相对所述底盒转动,以使所述盒盖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连接件隐藏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盒盖的外侧面与所述底盒的外侧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包括盖体以及与所述盖体边缘连接的第一侧边部,所述底盒靠近所述盖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内侧并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凹陷而形成收容槽;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侧边部抵持于所述第一表面,以限制所述盒盖相对所述底盒转动;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侧边部与所述第一表面错动,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盒盖的转动路径上,以使所述盒盖能够相对所述底盒转动,所述第一侧边部能够转动至所述收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连接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底盒;当沿所述盖体的开合端与连接端所在直线方向推动所述盖体时,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连接件以所述第二转轴为旋转轴而转动,以使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包括圆弧状的外阻尼面,所述外阻尼面的延伸路径与所述盖体在第二状态时的转动路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还包括内限位面,所述内限位面朝向所述外阻尼面的方向凹陷,形成限位槽;当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底盒转动时,所述第一侧边部能够转动至所述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侧边部转动至所述收容槽时,所述盖体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部阻尼抵接,所述第二表面抵持于所述第一侧边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包括第二阻尼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部包括第三阻尼面,所述第二阻尼件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阻尼面,所述第三阻尼面与所述第四阻尼面阻尼抵接,以限制所述连接件相对所述底盒自然转动而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包括靠近所述连接件设置的第一定位部,所述底盒还包括靠近所述连接件设置的第二定位部,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所述连接件;当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定位部抵接所述连接件。
10.一种耳机充电盒,用于收纳耳机并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盒体。
CN202121750759.3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Active CN215647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0759.3U CN215647274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0759.3U CN215647274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7274U true CN215647274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4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0759.3U Active CN215647274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7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83233U (zh) 收纳盒
EP1162711B1 (en) Combination holder and battery charger
KR100360841B1 (ko) 배터리장치및이배터리장치가장착된전자기기
JPH02158195A (ja) 収納装置
WO2019065276A1 (ja) 可搬型充電給電装置
CN215647274U (zh) 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CN215956062U (zh) 一种充电装置
EP2541814B1 (en) Portable radio sets
US6203363B1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 removable battery terminal
CN210381249U (zh) 一种侧开无线耳机收纳盒
JPH03227158A (ja) 車載・携帯兼用電話機の車載収納装置
JP4624740B2 (ja) 電動工具の収納ケース
CN108683430B (zh) 卡托、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EP2075197A1 (en) Packing box with power charging arrangement
JP2005028463A (ja) 電動工具の収納ケース
CN221394559U (zh) 包装盒
CN216877811U (zh) 一种面盖与卡盒的一体式组合结构
CN221531847U (zh) 壳体组件及储能设备
KR101048181B1 (ko) 배터리 커버장치
KR200474127Y1 (ko)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케이스
CN215181700U (zh) 电子设备
CN217063954U (zh) 一种耳机仓
JP2012199102A (ja) 電子機器
CN215871792U (zh) 铰接结构、充电盒和充电盒组件
CN216565567U (zh) 容纳装置和耳机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