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0806U -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0806U
CN215370806U CN202121732958.1U CN202121732958U CN215370806U CN 215370806 U CN215370806 U CN 215370806U CN 202121732958 U CN202121732958 U CN 202121732958U CN 215370806 U CN215370806 U CN 215370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everse
idler
shaft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29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君祺
付超
白秀超
刘彦超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17329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0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0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0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输入轴,其上固设有五七挡主动齿轮、一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第二输入轴,与第一输入轴为同轴嵌套结构,其上固设有二挡主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和六八挡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其上可转动套设有二挡从动齿轮、六挡从动齿轮、五挡从动齿轮和一挡从动齿轮,固定套设有倒挡从动齿轮和第一输出齿轮;第二输出轴,其上可转动套设有四挡从动齿轮、八挡从动齿轮、七挡从动齿轮、三挡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倒挡惰轮轴,与第一输出轴平行间隔设置,倒挡惰轮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倒挡惰轮,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有限空间内增加变速器挡位。

Description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双离合变速器一般为七挡双离合变速器。
双离合变速器每个挡位对应一对啮合齿轮,由同步器和拨叉选挡。若要在现有七挡双离合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挡位,则每增加一个挡位,需要多加一对齿轮,还要考虑增加拨叉和同步器的布置,导致双离合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增加,而安装空间有限,不允许增加一对齿轮。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轴向布置空间内增加挡位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轴向空间有限无法增加变速器挡位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所述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包括:
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套设有五七挡主动齿轮、一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
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为同轴嵌套结构,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固定套设有二挡主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和六八挡主动齿轮;
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可转动套设有二挡从动齿轮、六挡从动齿轮、五挡从动齿轮和一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倒挡从动齿轮和第一输出齿轮;
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可转动套设有四挡从动齿轮、八挡从动齿轮、七挡从动齿轮、三挡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
倒挡惰轮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倒挡惰轮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倒挡惰轮,所述倒挡惰轮轴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带动所述倒挡惰轮沿所述倒挡惰轮轴的轴线方向移动至倒挡位,所述第二输入轴能够通过倒挡传动结构带动位于所述倒挡位的所述第一倒挡惰轮转动并使得所述第一倒挡惰轮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可选地,所述倒挡传动结构包括倒挡主动齿轮,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述倒挡惰轮轴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倒挡惰轮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和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同时结合或者同时分离。
可选地,所述倒挡传动结构包括第二倒挡惰轮,所述第二倒挡惰轮可转动套设于所述倒挡惰轮轴上,所述第二倒挡惰轮不随所述倒挡惰轮轴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倒挡惰轮能够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啮合传动且能够带动所述倒挡惰轮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倒挡惰轮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液压活塞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还设置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能够控制所述二挡从动齿轮或者所述六挡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还设置有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能够控制所述五挡从动齿轮或者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还设置有第三同步器,所述第三同步器能够控制所述四挡从动齿轮或者所述八挡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同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还设置有第四同步器,所述第四同步器能够控制所述七挡从动齿轮或者所述三挡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同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入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具有八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并增设倒挡惰轮轴来布置第一倒挡惰轮,充分利用变速器多余的径向空间而不占用轴向空间,倒挡从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固定套接,无需设置专门的倒挡齿轮来带动倒挡从动齿轮转动,从而节省八挡双离合变速器的轴向空间,第一倒挡惰轮固定连接在倒挡惰轮轴上,在不增加变速器轴向尺寸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前进挡,倒挡惰轮轴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带动倒挡惰轮沿倒挡惰轮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当第一倒挡惰轮移动至倒挡位置时,第二输入轴能够通过倒挡传动结构带动第一倒挡惰轮转动并使得第一倒挡惰轮与倒挡从动齿轮啮合传动,从而实现倒挡传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输入轴;2、第二输入轴;3、第一输出轴;4、第二输出轴;5、倒挡惰轮轴;
11、一挡主动齿轮;12、一挡从动齿轮;
21、二挡主动齿轮;22、二挡从动齿轮;
31、三挡主动齿轮;32、三挡从动齿轮;
41、四挡主动齿轮;42、四挡从动齿轮;
51、五七挡主动齿轮;52、五挡从动齿轮;
61、六八挡主动齿轮;62、六挡从动齿轮;
72、七挡从动齿轮;
82、八挡从动齿轮;
91、倒挡主动齿轮;92、倒挡从动齿轮;93、第一倒挡惰轮;94、第二倒挡惰轮;
301、第一输出齿轮;401、第二输出齿轮;
101、第一同步器;102、第二同步器;103、第三同步器;104、第四同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能够在不增加变速器轴向尺寸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前进挡。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第一输入轴1、第二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和倒挡惰轮轴5。
其中,第一输入轴1上固定套设有五七挡主动齿轮51、一挡主动齿轮11和三挡主动齿轮31。
第二输入轴2与第一输入轴1为同轴嵌套结构,第二输入轴2上固定套设有二挡主动齿轮21、四挡主动齿轮41和六八挡主动齿轮61。
第一输出轴3上可转动套设有二挡从动齿轮22、六挡从动齿轮62、五挡从动齿轮52和一挡从动齿轮12,第一输出轴3上固定套设有倒挡从动齿轮92和第一输出齿轮301。
第二输出轴4与第一输出轴3平行间隔设置,第二输出轴4上可转动套设有四挡从动齿轮42、八挡从动齿轮82、七挡从动齿轮72、三挡从动齿轮32和第二输出齿轮401。
倒挡惰轮轴5与第一输出轴3平行间隔设置,倒挡惰轮轴5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倒挡惰轮93,倒挡惰轮轴5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带动倒挡惰轮93沿倒挡惰轮轴5的轴线方向移动至倒挡位,第二输入轴2能够通过倒挡传动结构带动位于倒挡位的第一倒挡惰轮93转动并使得第一倒挡惰轮93与倒挡从动齿轮92啮合传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倒挡惰轮轴5通过轴承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具有八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并增设倒挡惰轮轴5来布置第一倒挡惰轮93,充分利用变速器多余的径向空间而不占用轴向空间,倒挡从动齿轮92与第一输出轴3固定套接,无需设置专门的倒挡齿轮来带动倒挡从动齿轮92转动,从而节省八挡双离合变速器的轴向空间,第一倒挡惰轮93固定连接在倒挡惰轮轴5上,在不增加变速器轴向尺寸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前进挡,倒挡惰轮轴5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带动倒挡惰轮93沿倒挡惰轮轴5的轴线方向移动,当第一倒挡惰轮93移动至倒挡位置时,第二输入轴2能够通过倒挡传动结构带动第一倒挡惰轮93转动并使得第一倒挡惰轮93与倒挡从动齿轮92啮合传动,从而实现倒挡传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一挡主动齿轮11与一挡从动齿轮12啮合传动形成一档传动;二挡主动齿轮21与二挡从动齿轮22啮合传动形成二挡传动;三挡主动齿轮31与三挡从动齿轮32啮合传动形成三挡传动;四挡主动齿轮41与四挡从动齿轮42啮合传动形成四挡传动;五七挡主动齿轮51与五挡从动齿轮52啮合传动形成五挡传动;六八挡主动齿轮61与六挡从动齿轮62啮合传动形成六挡传动;五七挡主动齿轮51与七挡从动齿轮72啮合传动形成七挡传动;六八挡主动齿轮61与八挡从动齿轮82啮合传动形成八挡传动;第一倒挡惰轮93与倒挡从动齿轮92啮合传动形成倒挡传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倒挡传动结构包括倒挡主动齿轮91,倒挡主动齿轮91固定套设于第二输入轴2上,倒挡惰轮轴5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控制第一倒挡惰轮93与倒挡从动齿轮92和倒挡主动齿轮91同时结合或者同时分离,从而形成倒挡传动。
具体地,需要倒挡时,倒挡惰轮轴5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控制第一倒挡惰轮93移动至倒挡位,第一倒挡惰轮93移动至倒挡位后与倒挡从动齿轮92和倒挡主动齿轮91同时结合。当不需要倒挡时,倒挡惰轮轴5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控制第一倒挡惰轮93离开倒挡位,第一倒挡惰轮93移动至倒挡位后与倒挡从动齿轮92和倒挡主动齿轮91同时分离,倒挡传动断开。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倒挡惰轮轴5的轴向移动,倒挡惰轮轴5的两端均设置有液压活塞腔,液压活塞腔内设置有液压活塞结构,用于推动倒挡惰轮轴5轴向滑动,从而实现倒挡的结合与分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轴3上还设置有第一同步器101,第一同步器101能够控制二挡从动齿轮22或者六挡从动齿轮62与第一输出轴3同步连接。具体地,对应第一同步器101设置有第一拨叉总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轴3上还设置有第二同步器102,第二同步器102能够控制五挡从动齿轮52或者一挡从动齿轮12与第一输出轴3同步连接。具体地,对应第二同步器102设置有第二拨叉总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输出轴4上还设置有第三同步器103,第三同步器103能够控制四挡从动齿轮42或者八挡从动齿轮82与第二输出轴4同步连接。具体地,对应第三同步器103设置有第三拨叉总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输出轴4上还设置有第四同步器104,第四同步器104能够控制七挡从动齿轮72或者三挡从动齿轮32与第二输出轴4同步连接。具体地,对应第四同步器104设置有第四拔叉总成。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轴1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第一输出轴3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
本实施例提供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采用四套同步器和四套拔叉总成,与现有技术中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采用的同步器数量和拔叉数量均相同,占用空间不会发生变化,且增加了一个前进挡位。且当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在使用前进挡工作时,由于倒挡传动采用滑移齿轮结构,倒挡齿轮组的运动传递线路被切断,第一倒挡惰轮93不会被拖动旋转,减少了摩擦或者拖曳损失。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倒挡从动齿轮92与第一同步器101的齿套固定连接,不用设置单独的倒挡齿轮,节省了八挡双离合变速器的轴向空间。
当本实施例提供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应用于汽车上时,其能够提升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时使得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内部的摩擦损失降低。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一挡动力传输路线为:第一输入轴1→一挡主动齿轮11→一挡从动齿轮12→第一输出轴3→第一输出齿轮301。
二挡动力传输路线为:第二输入轴2→二挡主动齿轮21→二挡从动齿轮22→第一输出轴3→第一输出齿轮301。
三挡动力传输路线为:第一输入轴1→三挡主动齿轮31→三挡从动齿轮32→第二输出轴4→第二输出齿轮401。
四挡动力传输路线为:第二输入轴2→四挡主动齿轮41→四挡从动齿轮42→第二输出齿轮401。
五挡动力传输路线为:第一输入轴1→五七挡主动齿轮51→五挡从动齿轮52→第一输出轴3→第一输出齿轮301。
六挡动力传输路线为:第二输入轴2→六八挡主动齿轮61→六挡从动齿轮62→第一输出轴3→第一输出齿轮301。
七挡动力传输路线为:第一输入轴1→五七挡主动齿轮51→七挡从动齿轮72→第二输出轴4→第二输出齿轮401。
八挡动力传输路线为:第二输入轴2→六八挡主动齿轮61→八挡从动齿轮82→第二输出轴4→第二输出齿轮401。
倒挡动力传输路线为:第二输入轴2→倒挡主动齿轮91-第一倒挡惰轮93→倒挡从动齿轮92→第一输出轴3→第一输出齿轮301。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倒挡传动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倒挡传动结构不同。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倒挡传动结构包括第二倒挡惰轮94,第二倒挡惰轮94可转动套设于倒挡惰轮轴5上,第二倒挡惰轮94不随倒挡惰轮轴5轴向移动,第二倒挡惰轮94能够与二挡主动齿轮21啮合传动且能够带动倒挡惰轮轴5转动。
具体地,需要倒挡时,倒挡惰轮轴5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控制第一倒挡惰轮93移动至倒挡位,且控制器控制第二倒挡惰轮94与倒挡惰轮轴5同轴转动,第二倒挡惰轮94与二挡主动齿轮21啮合传动,从而带动倒挡惰轮轴5转动,固设于倒挡惰轮轴5上的第一倒挡惰轮93也跟随倒挡惰轮轴5转动,此时第一倒挡惰轮93位于倒挡位并与倒挡从动齿轮92啮合传动,倒挡从动齿轮92带动第一输出轴3转动,从而带动固设于第一输出轴3上的第一输出齿轮301转动。
本实施例中,倒挡动力传输路线为:第二输入轴2→二挡主动齿轮21→第二倒挡惰轮94→倒挡惰轮轴5→第一倒挡惰轮93→倒挡从动齿轮92→第一输出轴3→第一输出齿轮301。
本实施例中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包括:
第一输入轴(1),所述第一输入轴(1)上固定套设有五七挡主动齿轮(51)、一挡主动齿轮(11)和三挡主动齿轮(31);
第二输入轴(2),与所述第一输入轴(1)为同轴嵌套结构,所述第二输入轴(2)上固定套设有二挡主动齿轮(21)、四挡主动齿轮(41)和六八挡主动齿轮(61);
第一输出轴(3),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可转动套设有二挡从动齿轮(22)、六挡从动齿轮(62)、五挡从动齿轮(52)和一挡从动齿轮(12),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固定套设有倒挡从动齿轮(92)和第一输出齿轮(301);
第二输出轴(4),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可转动套设有四挡从动齿轮(42)、八挡从动齿轮(82)、七挡从动齿轮(72)、三挡从动齿轮(32)和第二输出齿轮(401);
倒挡惰轮轴(5),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倒挡惰轮轴(5)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倒挡惰轮(93),所述倒挡惰轮轴(5)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带动所述倒挡惰轮(93)沿所述倒挡惰轮轴(5)的轴线方向移动至倒挡位,所述第二输入轴(2)能够通过倒挡传动结构带动位于所述倒挡位的所述第一倒挡惰轮(93)转动并使得所述第一倒挡惰轮(93)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92)啮合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传动结构包括倒挡主动齿轮(91),所述倒挡主动齿轮(91)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2)上,所述倒挡惰轮轴(5)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倒挡惰轮(93)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92)和所述倒挡主动齿轮(91)同时结合或者同时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传动结构包括第二倒挡惰轮(94),所述第二倒挡惰轮(94)可转动套设于所述倒挡惰轮轴(5)上,所述第二倒挡惰轮(94)不随所述倒挡惰轮轴(5)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倒挡惰轮(94)能够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21)啮合传动且能够带动所述倒挡惰轮轴(5)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惰轮轴(5)的两端均设置有液压活塞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还设置有第一同步器(101),所述第一同步器(101)能够控制所述二挡从动齿轮(22)或者所述六挡从动齿轮(62)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同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还设置有第二同步器(102),所述第二同步器(102)能够控制所述五挡从动齿轮(52)或者所述一挡从动齿轮(12)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同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还设置有第三同步器(103),所述第三同步器(103)能够控制所述四挡从动齿轮(42)或者所述八挡从动齿轮(82)与所述第二输出轴(4)同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还设置有第四同步器(104),所述第四同步器(104)能够控制所述七挡从动齿轮(72)或者所述三挡从动齿轮(32)与所述第二输出轴(4)同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八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
CN202121732958.1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Active CN215370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2958.1U CN215370806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2958.1U CN215370806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0806U true CN215370806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4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2958.1U Active CN215370806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0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5613B (zh) 一种多挡双离合变速器
CN210106496U (zh)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3711877A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14578738U (zh)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CN203395112U (zh) 电动汽车的自动四挡变速器结构
CN102278428A (zh) 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01502668U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12343976B (zh) 九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2709789A (zh)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CN102242796A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10106498U (zh)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215370806U (zh) 一种八挡双离合变速器
CN108180261B (zh) 一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变速***
JP5091514B2 (ja) 産業車両用変速機
CN112065935B (zh) 一种多挡双离合变速器
CN101446336B (zh)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CN210106497U (zh)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3389853B (zh) 一种十速双离合变速器、变速箱及汽车
CN201502667U (zh) 双离合器变速箱
CN112343980A (zh) 十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3389854B (zh) 一种八速双离合器变速器及汽车
CN111853170A (zh)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215444944U (zh) 一种双离合平行轴变速器
CN112343975B (zh) 九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2343983B (zh) 九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