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0701U - 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0701U
CN215220701U CN202121340197.5U CN202121340197U CN215220701U CN 215220701 U CN215220701 U CN 215220701U CN 202121340197 U CN202121340197 U CN 202121340197U CN 215220701 U CN215220701 U CN 215220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bottom plate
fixing
limiting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401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佑
陈羿彣
林昀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hong Guang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hong Guang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hong Guang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hong Guang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0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0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2Holders for supporting the complete device in operation, i.e. detachable f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底板、柱状件以及扭力件,底板设有自其侧边向上延伸的侧板以及自该侧板的边缘处向内弯折的卡持部;柱状件垂直设于该底板上且邻近该卡持部;扭力件包括两个端部及主体部,该两个端部的一个固定于该柱状件中并受该卡持部限位,且该主体部受该侧板限位。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可有效地减小底板翘曲变形。

Description

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微处理器的散热装置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处理器上所设置的散热装置,通常是通过多个螺钉同时贯穿微处理器所安装的底座及散热装置来加以固定,且一般是将螺钉固定于微处理器的四个角落处的底座及散热装置上。然而,在进行螺钉固定作业时,作用力易集中于四个角落处上,而导致底座翘曲变形,进而造成微处理器有电性连接不良的问题。
因此,确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撑结构,以进一步改进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可有效地减小底板翘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包括:底板,设有自其侧边向上延伸的侧板以及自该侧板的边缘处向内弯折的卡持部;柱状件,垂直设于该底板上且邻近该卡持部;以及扭力件,包括一主体部及设于该主体部两端的两个端部,其中,该主体部受该侧板限位,且该两个端部的一个固定于该柱状件中并受该卡持部限位。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中,该侧板设有限位孔,且该主体部具有弯折形成的限位部,且该限位部内嵌于该限位孔中以受其限位。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中,该底板邻近该侧板处设有固定孔,以令该扭力件的两个端部的另一个固定于该固定孔中。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中,该底板还包括自该侧板的边缘处向内弯折并与该卡持部分离设置的另一卡持部,以限位该扭力件的两个端部的另一个。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中,该限位孔设于该卡持部及该另一卡持部之间。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还包括设于该底板上且邻近该限位孔的扣件,该扣件用以抵接该限位部并将该限位部维持在该限位孔中。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中,该限位部未凸出该侧板。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中,该底板中间设有开口,且该底板在邻近该开口的边缘处还具有向上延伸并弯折延伸至该侧板的固定件,且该固定件固定于自该侧板的边缘处凹陷的凹部中,以使该扭力件受该固定件限位。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中,该底板中间设有开口,且该底板在邻近该开口的边缘处向上延伸有固定部,以令该固定部与该侧板共同限位该主体部。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中,该主体部具有弯折形成的限位部,该限位部抵接该固定部且该主体部抵接该侧板,以使该主体部通过该限位部而限位于该固定部与该侧板之间。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中,该扭力件的两个端部的另一个固定于该固定部的固定孔中。
如前述的支撑结构中,该底板中间设有开口,且该底板在邻近该开口的边缘处向上延伸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的边缘处还具有向该侧板延伸并固定于自该侧板的边缘处凹陷的凹部中的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通过扭力件与其限位部,以及所对应的侧板与其限位孔或固定部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不需要其他限位元件,而可减少设计与制造成本的同时不会造成整体强度下降的问题,更可使底板受力均匀而能稳固散热装置,具备有效地减小底板翘曲变形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的分解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B为图2A的分解图。
图2C为图2A的俯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B为图3A的分解图。
图3C为图3A的俯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B为图4A的分解图。
图4C为图4A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如下:
1,2,3:支撑结构
10,20,30:底板
101,201,301:侧板
1011,3011:限位孔
1012,2012:凹部
102,202,302,302’:卡持部
104,2031:固定孔
105,205,305:开口
11,21,31,31’:柱状件
111,211,311,311’:孔
12,22,32:扭力件
121,122,221,222,321,322:端部
123,223,323:主体部
1231,2231,3231:限位部
13,33:扣件
14,34:螺丝件
15,2032:固定件
203,303,303’: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和功效,也可借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
请同时参阅图1A及图1B,其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1的第一实施例,该支撑结构1包括底板10、柱状件11及扭力件12。底板10上设有侧板101及卡持部102,侧板101自底板10的侧边(如两侧边)向上延伸所形成者(例如垂直于底板10并呈现纵长状),而卡持部102则是自侧板101的边缘处(例如邻近底板10的角落处)向内弯折所形成者,并使卡持部102约平行于底板10。于一实施例中,底板10可为矩形,且底板10、侧板101及卡持部102可一体成形,例如可由金属板冲压成型,并固定于一电路板(图未示)上,底板10中间所设有的开口105可用于容置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图未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柱状件11垂直设于底板10上且邻近卡持部102。具体而言,柱状件11可通过其底部的凸块(图未示)定位于底板10上的孔(图未示),用以导引散热装置向下安装,例如柱状件11可为螺柱,并于散热装置安装于柱状件11上之后,通过螺帽锁固于柱状件11的顶端,以固定散热装置。另外,柱状件11的底部具有沿径向方向(沿侧板设置方向)贯通的孔111。
扭力件12包括有两个端部121、122及主体部123,端部121可固定于柱状件11的孔111中,而端部122可固定于底板10上。具体而言,底板10邻近侧板101与整个底板10的约中间之处设有固定孔104,端部122可弯折形成L型并可固定于固定孔104中。另外,可于主体部123部分抵接侧板101之后,令主体部123继续向外延伸形成端部121并卡合于卡持部102,端部121接着弯折成U型并穿设进入孔111内。当扭力件12的端部121、122分别固定于孔111及固定孔104中,且扭力件12的端部121同时卡合于卡持部102内之时,扭力件12的端部121可受卡持部102限位,且扭力件12的主体部123将受侧板101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的扭力件12的主体部123受侧板101限位,是指扭力件12的主体部123部分抵接侧板101而受侧板101限位而言。另外,也可于该主体部123形成具有弯折状的限位部1231,并于该侧板101形成限位孔1011,以使该主体部123的限位部1231内嵌于侧板101的限位孔1011,而受其限位。于一实施例中,弯折形成的限位部1231是指扭力件12的主体部123整体非直线形而言,主体部123的一部分可弯折形成波浪状、弧状、矩形状等等来构成限位部1231,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限位部1231的具体实施例。
于一实施例中,限位部1231内嵌于侧板101的限位孔1011之后可未凸出侧板101,例如可与侧板101齐平或略为凹陷于侧板101,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于一实施例中,扭力件12可由直线金属线体来弯折形成端部121、122与限位部1231,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柱状件11及扭力件12可各为四个,以分别设置在底板10的四个角落,即一个柱状件11对应一个扭力件12。而侧板101可为二个,分别设置在底板10的相对侧,每一侧板101可分别具有分离设置的二卡持部102,以对应不同的扭力件12。在位于同一侧的侧板101处的二扭力件12,其端部122之间可再通过扣件13来加强固定,并通过螺丝件14将扣件13设置于底板10上,使得扣件13也可对扭力件12的端部122提供一定程度的限位作用。于一实施例中,扣件13可为塑胶材质所制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当各柱状件11及扭力件12皆设于底板10上之后,扭力件12的端部121将受卡持部102限位,主体部123及限位部1231则分别受侧板101及限位孔1011限位。如此一来,通过扭力件12的限位部1231内嵌于侧板101的限位孔1011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1的扭力件12不需要其他的限位元件,扭力件12可有效地受侧板101及卡持部102限位。另外,当扭力件12均匀受到螺钉固定作业时的作用力时,散热装置反作用于扭力件12,带动扭力件12向上移动,使扭力件12的端部121倾斜而增加扭力(例如以端部121受卡持部102限位之处为支点进行旋转),造成散热装置的重力减小,使得底板10的受力可相对均匀,故本实用新型不仅能稳固散热装置,且可有效地减小底板翘曲变形。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1不需要其他限位元件,故可减少设计与制造成本且具备整体强度不会下降的优点。
请同时参阅图2A、图2B及图2C,其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2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扭力件22受限位的实施例,以下仅说明不同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技术内容于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0在邻近开口205的边缘处向上延伸有固定部203,该固定部203设有固定孔2031,且该固定部203与侧板201可共同限位扭力件22。具体而言,扭力件22的主体部223可具有弯折形成的限位部2231,此处所称的弯折是指主体部223原本为直线形而抵接侧板201,但主体部223的一部分是弯折形成波浪状、弧状、矩形状等等来构成限位部2231,且限位部2231抵接固定部203,使得主体部223整体通过限位部2231而被限位于固定部203与侧板201之间。此时,扭力件22的端部221可弯折形成U型并穿设进入柱状件21的孔211内,而扭力件22的端部222则可弯折形成L型并固定于固定部203的固定孔2031内。
于一实施例中,限位部2231的弯折高度可略为大于固定部203与侧板201之间的距离,在安装扭力件22时,施加一定程度的作用力可使扭力件22卡合在固定部203与侧板201之间,进一步受到固定部203与侧板201所提供的夹固力,而可达到稳固扭力件22以及限制扭力件22位移的功效。
请再参阅图3A至图3C,其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3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扭力件32受限位的方式及扭力件32个数变化的实施例,以下仅说明不同处,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同技术内容于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侧板301可分别具有分离设置的两卡持部302、302’,以共同限位单一扭力件32。具体而言,扭力件32的端部321卡合于卡持部302并受其限位,接着弯折成U型并穿设进入柱状件31的孔311内。扭力件32的端部322则卡合于卡持部302’并受其限位,接着弯折成U型并穿设进入另一柱状件31’的孔311’内。侧板301上设有位于卡持部302、302’之间的限位孔3011,而扭力件32的主体部323的一部分可弯折成波浪状、弧状、矩形状等等来构成限位部3231。限位部3231可内嵌于侧板301的限位孔3011内以受其限位。
于一实施例中,于邻近限位孔3011的底板30上可设有扣件33,扣件33用以抵接限位部3231并将限位部3231维持在限位孔3011中,并通过螺丝件34来将扣件33设置于底板30上,使得扣件33也可对扭力件32提供一定程度的限位作用。
请再参阅图4A至图4C,其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3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扣件33与固定部303、303’的实施例,以下仅说明不同处,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同技术内容于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30在邻近开口305的边缘处向上延伸有多个固定部303、303’,而固定部303、303’之间可设置扣件33以对扣件33限位。而扣件33同样可用以抵接限位部3231并将限位部3231维持在限位孔3011中,并通过螺丝件34来将扣件33设置于底板30上,使得扣件33与固定部303、303’也可对扭力件32提供一定程度的限位作用。
请再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1的第五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扭力件12受限位的实施例,以下仅说明不同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技术内容于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0在邻近开口105的边缘处具有向上延伸并弯折延伸至侧板101的固定件15,侧板101自其边缘处凹陷有凹部1012,而固定件15可固定于凹部1012中,以使扭力件12受固定件15限位。于一实施例中,固定件15可在形成底板10时一并冲压成型,并通过铆合工艺将固定件15铆合于侧板101的凹部1012中,以达到强化底板10强度并具备提供支撑力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01省略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限位孔1011,扭力件12省略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限位部1231,且扭力件12的主体部123向端部122延伸进而连接端部122。本实施例的侧板101与扭力件12也可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一样的配置方式,但不限于此。
请再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2的第六实施例。第六实施例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固定部203的实施例,以下仅说明不同处,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的相同技术内容于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0在邻近开口205的边缘处向上延伸有固定部203,而固定部203的边缘处还具有向侧板201延伸的固定件2032。侧板201自其边缘处凹陷有凹部2012,而固定件2032可固定于凹部2012中,以使扭力件22受固定件2032限位。于一实施例中,固定件2032可在形成底板20与固定部203时一并冲压成型,并通过铆合工艺将固定件2032铆合于侧板201的凹部2012中,以达到强化底板20强度并具备提供支撑力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扭力件22省略前述第二实施例中的限位部2231,且扭力件22的主体部223向端部222延伸进而连接端部222。本实施例的扭力件22也可与前述第二实施例一样的配置方式,但不限于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通过扭力件与其限位部,以及所对应的侧板与其限位孔或固定部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不需要其他限位元件,而可减少设计与制造成本的同时不会造成整体强度下降的问题,更可使底板受力均匀而能稳固散热装置,具备有效地减小底板翘曲变形的优点。
上述实施形态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特点及其功效,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范畴,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下,对上述实施形态进行修饰与改变。然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所教示内容而完成的等效修饰及改变,均仍应为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而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12)

1.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设有自其侧边向上延伸的侧板以及自该侧板的边缘处向内弯折的卡持部;
柱状件,垂直设于该底板上且邻近该卡持部;以及
扭力件,包含一主体部及设于该主体部两端的两个端部,其中,该主体部受该侧板限位,且该两个端部的一个固定于该柱状件中并受该卡持部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板设有限位孔,且该主体部具有弯折形成的限位部,且该限位部内嵌于该限位孔中以受其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邻近该侧板处设有固定孔,以令该扭力件的两个端部的另一个固定于该固定孔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还包括自该侧板的边缘处向内弯折并与该卡持部分离设置的另一卡持部,以限位该扭力件的两个端部的另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孔设于该卡持部及该另一卡持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还包括设于该底板上且邻近该限位孔的扣件,该扣件用以抵接该限位部并将该限位部维持在该限位孔中。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部未凸出该侧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中间设有开口,且该底板在邻近该开口的边缘处还具有向上延伸并弯折延伸至该侧板的固定件,且该固定件固定于自该侧板的边缘处凹陷的凹部中,以使该扭力件受该固定件限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中间设有开口,且该底板在邻近该开口的边缘处向上延伸有固定部,以令该固定部与该侧板共同限位该主体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具有弯折形成的限位部,该限位部抵接该固定部且该主体部抵接该侧板,以使该主体部通过该限位部而限位于该固定部与该侧板之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扭力件的两个端部的另一个固定于该固定部的固定孔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中间设有开口,且该底板在邻近该开口的边缘处向上延伸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的边缘处还具有向该侧板延伸并固定于自该侧板的边缘处凹陷的凹部中的固定件。
CN202121340197.5U 2020-11-30 2021-06-16 支撑结构 Active CN2152207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119049P 2020-11-30 2020-11-30
US63/119,049 2020-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0701U true CN215220701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60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4935.XA Pending CN114582814A (zh) 2020-11-30 2021-06-16 支撑结构
CN202121340197.5U Active CN215220701U (zh) 2020-11-30 2021-06-16 支撑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4935.XA Pending CN114582814A (zh) 2020-11-30 2021-06-16 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4582814A (zh)
TW (1) TWI78668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14257B (en) * 2006-12-08 2009-09-01 Foxconn Tech Co Ltd Locking device for heat sink
AU2010310041B2 (en) * 2009-10-21 2013-08-15 Dolby International Ab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high frequency audio signal using adaptive oversamp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6683B (zh) 2022-12-11
TW202224548A (zh) 2022-06-16
CN114582814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27760A (en) Plate holder
US7292447B2 (en) Back plate assembly for a board
US7746646B2 (en) Securing device for assembling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onto electronic component
US7056140B1 (en) Zero-insertion-force connector structure
JP2008542645A (ja) シート状金属ファスナー・クリップ
US823574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0126140Y2 (zh)
US20140004734A1 (en) Insertion tool for memory modules
US20070149006A1 (en)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einforcing elements
US11109477B2 (en) Heat sink fastening mechanism for use with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433194B2 (en) Heat sink fastening assembly
US7613005B2 (en) Mounting device for mounting heat sink onto electronic component
US7639504B2 (en) Mounting device for mounting heat sink onto electronic component
US7396247B2 (en) Device for retain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10128583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limiter structure of wire connection terminal
CN215220701U (zh) 支撑结构
US20090074534A1 (en)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 apparatus
KR20150001206U (ko) 전력 변환 장치
TWI305484B (zh)
US20060002089A1 (en) Attaching heat sinks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ing preloaded spring assemblies
US7881061B2 (en) Mounting device for mounting heat sink onto electronic component
JPH081993B2 (ja) 差込み可能なプリント基板用の組立部品収納ケース
US20220174833A1 (en) Bolster
US8784125B2 (en) Side retainer assembly for heat sink and memory modules
CN214757448U (zh) 固定支架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