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4564U - 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4564U
CN215184564U CN202120544154.2U CN202120544154U CN215184564U CN 215184564 U CN215184564 U CN 215184564U CN 202120544154 U CN202120544154 U CN 202120544154U CN 215184564 U CN215184564 U CN 215184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wiring
row
elastic
assemb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41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高松
曹利彬
蓝贵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egso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egso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egso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egso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41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4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4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4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绝缘壳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绝缘壳体,第一盖板组装在第一绝缘壳体上,第一盖板具有至少一个供导电线***的第一接线孔。通过在第一盖板的内侧设置导电体和弹性夹紧件,并且在第一盖板上设置可以转动的操作件,使得在将外部的导线经盖板的接线孔接入到接线端子内时,用户只需要扳动操作件,使得操作件顶压弹性夹紧件,直到弹性自由部与电导体之间形成供穿过接线孔的导电线通过的间隙时,就可以在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方便地完成接线端子的接线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双排栅栏式接线端子是电力领域经常用到的一种接线端子。现有的双排栅栏式接线端子具有上排盖板塑件和下排盖板塑件,上排盖板塑件和下排盖板塑件均平行于端子内的PCB板,而且上、下排盖板塑件均是采用螺钉式锁线结构来锁紧接入的导线。
但是,现有的双排栅栏式接线端子存在一些问题:用户在使用这种双排栅栏式接线端子时,需要使用螺丝刀工具将端子内的螺丝拆卸出来或者旋松后,才可以将导线接入到该端子内。另外,上排盖板塑件和下排盖板塑件不能互换使用,导致不能够灵活地维修双排栅栏式接线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包括:
第一绝缘壳体;
第一盖板,组装在第一绝缘壳体上,该第一盖板具有至少一个供导电线***的第一接线孔;
第二绝缘壳体,与第一绝缘壳体连接,第二绝缘壳体与第一绝缘壳体上下设置;
其特征在于,第一盖板上设置有接线结构;其中,该接线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操作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上;
至少一个电导体,位于该盖板与该盖板相对应的绝缘壳体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该电导体与该盖板上的接线孔相对应;
以及,至少一个弹性夹紧件,位于该盖板与该盖板相对应的绝缘壳体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该弹性夹紧件具有衔接在一起的固定部和弹性自由部,固定部固定在电导体上;
其中,该操作件在受向上的扳动力发生转动时,操作件顶压弹性夹紧件的弹性自由部,使得弹性自由部与电导体之间形成供穿过接线孔的导电线通过的间隙。
为了满足从上下不同方向接入到接线端子内部的实际需要,改进地,该实用新型中改进的接线端子,还包括组装在第二绝缘壳体上第二盖板,该第二盖板具有至少一个供导电线***的第二接线孔,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相对前后设置,第二盖板上亦设置有所述的接线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改进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第一盖板上具有多个第一接线孔成排设置所形成的第一进线排,所述第二盖板上具有多个第二接线孔成排设置所形成的第二进线排,第一进线排的第一接线孔与第二进线排的第二接线孔之间相互上下交错设置。
为了满足上述两个盖板在绝缘壳体上组装时的位置交换需要,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具有配合第二盖板组装在该第一绝缘壳体上的第一组装配合结构,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具有配合第一盖板组装在该第二绝缘壳体上的第二组装配合结构。
改进地,在所述改进的接线端子中,所述操作件包括:
受力部,位于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的外侧;
转动部,转动地设置在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上;
顶压部,位于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的内侧,且在操作件未受操作力时抵触到弹性夹紧件的弹性自由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改进的接线端子中,所述受力部的一端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施力臂,所述施力臂的末端具有所述的顶压部,该施力臂上具有运动轴,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上形成有供运动轴放置以做移动和转动的轨迹槽;其中,所述运动轴即为所述的转动部。
改进地,在所述改进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电导体包括:
电导体本体,竖直地设置在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与该盖板相对应的绝缘壳体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
电性接触部,形成于电导体本体的上端,该电性接触部位于弹性夹紧件的弹性自由部的上端;
对插装配部,形成于电导体本体上且位于电性接触部的下方,该对插装配部设置在与盖板相对应的绝缘壳体内;其中,所述弹性夹紧件的固定部固定在该对插装配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首先,通过在接线端子的内侧设置导电体和弹性夹紧件,并且在盖板上设置可以转动的操作件,使得在将外部的导线经盖板的接线孔接入到接线端子内时,用户只需要扳动操作件,使得操作件顶压弹性夹紧件,直到弹性自由部与电导体之间形成供穿过接线孔的导电线通过的间隙时,就可以在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方便地完成接线端子的接线操作;
其次,在该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中,两个盖板在不同绝缘壳体上的组装位置可以互换,即第一盖板还可以组装到第二绝缘壳体上,以及第二盖板也可以组装到第一绝缘壳体上,从而满足了两个盖板在不同情况下的位置互换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接线端子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接线端子的主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设置有接线结构的第一盖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接线端子在另一个视角的剖视图;
图6为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操作件在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电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弹性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导线接入到该实施例中接线端子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具体是一种双排接线端子。具体地,该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绝缘壳体11、第一盖板12、第二绝缘壳体21和第二盖板22,第一绝缘壳体11和第二绝缘壳体21通过螺丝结构5紧固连接在一起。其中:
第一盖板12组装在第一绝缘壳体11上,该第一盖板12具有多个供导电线***的第一接线孔120,这些第一接线孔120成排设置形成第一进线排;第二绝缘壳体21与第一绝缘壳体11连接,第二绝缘壳体21与第一绝缘壳体11上下设置;第二盖板22组装在第二绝缘壳体21上,该第二盖板22具有多个供导电线***的第二接线孔220,这些第二接线孔220成排设置形成第二进线排,第二进线排与第一进线排平行设置,并且第一进线排的第一接线孔120与第二进线排的第二接线孔220之间相互上下交错设置;其中,第一盖板12和第二盖板12上均设置有相同结构的接线结构,第一盖板12与第二盖板22相对前后设置,并且,第一绝缘壳体11具有配合第二盖板22组装在该第一绝缘壳体11上的第一组装配合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二绝缘壳体21具有配合第一盖板 12组装在该第二绝缘壳体21上的第二组装配合结构(图中未示出)。
由于第一进线排的第一接线孔120与第二进线排的第二接线孔220之间相互上下交错设置,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接线端子的布局空间,提高接线端子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地,针对接线结构的形式,以设置在第一盖板12上的接线结构做出说明。参见图3和图4所示,该接线结构包括五个操作件31、五个电导体32以及五个弹性夹紧件33,每一个操作件均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第一盖板12上,电导体32 位于第一盖板12与该第一盖板12相对应的第一绝缘壳体11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该电导体32与该第一盖板12上的接线孔120相对应;弹性夹紧件33位于第一盖板12与该第一盖板12相对应的第一绝缘壳体11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弹性夹紧件33与电导体32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根据实际的产品生产需要,可以令该接线结构具有多个操作件、多个电导体以及多个弹性夹紧件,操作件、电导体和弹性夹紧件这三个部件的数量等值,并且弹性夹紧件与电导体之间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参见图6和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操作件31包括受力部311、转动部和顶压部313,受力部311位于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的外侧,转动部312转动地设置在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上,顶压部313位于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的内侧,且在操作件31 未受操作力时抵触到弹性夹紧件33的弹性自由部332。其中,在该实施例中,受力部 311的一端延伸形成有两个施力臂3111,施力臂3111的末端具有所述的顶压部313,该施力臂3111上具有运动轴312,该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第一盖板12上形成有供运动轴312 放置以做移动和转动的轨迹槽(图中未示出);其中,该运动轴312即为所述的转动部。实施例中的受力部311设置成供用户施加扳动力的扳动件结构形式。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操作件31具有两个对称的顶压部313,通过这两个顶压部313去顶压弹性夹紧件33的弹性自由部332,可以确保操作件能够更稳定地打开弹性自由部与电导体4 的电性接触部之间的间隙,不必像传统接线端子那样借助工具把操作件顶在操作部上以打开弹性自由部与电导体之间的间隙,如此可以确保该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在操作时更加方便。
参见图8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电导体32包括电导体本体321、电性接触部322和对插装配部323,电导体本体321竖直地设置在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第一盖板12与该第一盖板12相对应的第一绝缘壳体11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电性接触部322形成于电导体本体321的上端,该电性接触部322位于弹性夹紧件33的弹性自由部332的上端,对插装配部323形成于电导体本体321上且位于电性接触部322的下方,该对插装配部323 设置在与第一盖板12相对应的第一绝缘壳体11内,其中,弹性夹紧件33的固定部331 固定在该对插装配部323上。
参见图9所示,该弹性夹紧件33具有衔接在一起的固定部331和弹性自由部332,固定部331固定在电导体32上。
其中,该操作件31在受向上的扳动力发生转动时,操作件31顶压弹性夹紧件33 的弹性自由部332,使得弹性自由部332与电导体32之间形成供穿过接线孔的导电线通过的间隙。
以下对该实施例中接线端子的接线操作做出说明:
需要对该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做接线操作时,用户手动对操作件31的受力部311施加扳动力时,操作件31逐渐发生相对于第一盖板12的转动,受力部311逐渐被扳起,参见图10所示,操作件31的顶压部313不断给弹性夹紧件33的弹性自由部332施加顶压力,使得弹性自由部332发生形变后下移,随着持续给受力部311施加扳动力,弹性自由部332也继续在顶压部313的顶压力作用下进行下移,此时的弹性自由部332与电导体32的电性接触部322之间形成有间隙,此时的接线端子处于打开状态,外部的导电线6可以接入到该电连接器的内部,以使导电线6与电导体32的电性接触部322 电性接触。
然后,用户手动给操作件31的受力部311施加反向的扳动力,操作件31的顶压部313不会继续给弹性夹紧件33的弹性自由部332施加向下的顶压力,弹性自由部332 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再次发生形变且挤压导电线6,从而确保接入的导电线与电导体之间保持良好地电性接触。
当然,如果需要取出已经接入到接线端子内部的导电线时,则需要再次给操作件31 的受力部311施加扳动力,以令操作件31顶压弹性夹紧件33的弹性自由部332,直到接线端子再次处于打开状态,从而把该导线从接线端子的对应的接线孔中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实施例的第一盖板12可以组装到第二绝缘壳体21上,以及第二盖板22也可以组装到第一绝缘壳体11上,这样,第一盖板12和第二盖板22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在两个绝缘壳体上的互换。例如,在第一盖板12出现问题无法使用,并且第二盖板22正常时,就可以把正常的第二盖板22组装到第一绝缘壳体11上,以替换掉出现问题的第一盖板12,从而使得此时的接线端子变成单排接线端子。当然,两个盖板均正常时,该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则是双排接线端子,可以满足双排的导线接入需要。

Claims (7)

1.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包括:
第一绝缘壳体(11);
第一盖板(12),组装在第一绝缘壳体(11)上,该第一盖板(12)具有至少一个供导电线***的第一接线孔(120);
第二绝缘壳体(21),与第一绝缘壳体(11)连接,第二绝缘壳体(21)与第一绝缘壳体(11)上下设置;
其特征在于,第一盖板(12)上设置有接线结构;其中,该接线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操作件(31),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上;
至少一个电导体(32),位于该盖板与该盖板相对应的绝缘壳体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该电导体(32)与该盖板上的接线孔相对应;
以及,至少一个弹性夹紧件(33),位于该盖板与该盖板相对应的绝缘壳体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该弹性夹紧件(33)具有衔接在一起的固定部(331)和弹性自由部(332),固定部(331)固定在电导体(32)上;
其中,该操作件(31)在受向上的扳动力发生转动时,操作件(31)顶压弹性夹紧件(33)的弹性自由部(332),使得弹性自由部(332)与电导体(32)之间形成供穿过接线孔的导电线通过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装在第二绝缘壳体(21)上第二盖板(22),该第二盖板(22)具有至少一个供导电线***的第二接线孔(220),第一盖板(12)与第二盖板(22)相对前后设置,第二盖板(22)上亦设置有所述的接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2)上具有多个第一接线孔(120)成排设置所形成的第一进线排,所述第二盖板(22)上具有多个第二接线孔(220)成排设置所形成的第二进线排,第一进线排的第一接线孔(120)与第二进线排的第二接线孔(220)之间相互上下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11)具有配合第二盖板(22)组装在该第一绝缘壳体(11)上的第一组装配合结构,所述第二绝缘壳体(21)具有配合第一盖板(12)组装在该第二绝缘壳体(21)上的第二组装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31)包括:
受力部(311),位于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的外侧;
转动部(312),转动地设置在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上;
顶压部(313),位于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的内侧,且在操作件(31)未受操作力时抵触到弹性夹紧件(33)的弹性自由部(3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311)的一端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施力臂(3111),所述施力臂的末端具有所述的顶压部(313),该施力臂(3111)上具有运动轴,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上形成有供运动轴放置以做移动和转动的轨迹槽;其中,所述运动轴即为所述的转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体(32)包括:
电导体本体(321),竖直地设置在接线结构所设置的盖板与该盖板相对应的绝缘壳体组装后形成的空间内;
电性接触部(322),形成于电导体本体(321)的上端,该电性接触部(322)位于弹性夹紧件(33)的弹性自由部(332)的上端;
对插装配部(323),形成于电导体本体(321)上且位于电性接触部(322)的下方,该对插装配部(323)设置在与盖板相对应的绝缘壳体内;其中,所述弹性夹紧件(33)的固定部(331)固定在该对插装配部(323)上。
CN202120544154.2U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Active CN215184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4154.2U CN215184564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4154.2U CN215184564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4564U true CN215184564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5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4154.2U Active CN215184564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4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79650Y (zh) 电连接器
CN215184564U (zh) 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CN212011317U (zh) 一种导线连接器件
CN201004522Y (zh) 电连接器
CN114447669A (zh) 一种垂直压合连接器插头
CN210074218U (zh) 互联连接器
CN109586058B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设备箱
KR200297068Y1 (ko) 케이블 코넥터
CN215070761U (zh) 一种防护型电气连接件
CN107369973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19304113U (zh) 一种卡侬接头
JP448690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0797690A (zh) 柔性线路板电连接器
CN218548946U (zh) Led显示装置的连接器及led显示装置
CN215869862U (zh) Fpc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US20240222920A1 (en) Power adapter
CN219040769U (zh) 一种新型ffc连接器
CN209963277U (zh) 地插端子
CN219833075U (zh) 卧式连接器
CN219591686U (zh) 一种用于导线连接的连接装置
CN216214382U (zh) 一种利用弹性导电体良好接触的充电插头
CN218827905U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接线端子
CN203801101U (zh) 一种具有接地保护的led电源
CN212304085U (zh) 电连接器插头结构、电连接器插座结构及电连接器
CN116316364B (zh) 一种末端母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