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445U - 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7445U
CN215097445U CN202120911408.XU CN202120911408U CN215097445U CN 215097445 U CN215097445 U CN 215097445U CN 202120911408 U CN202120911408 U CN 202120911408U CN 215097445 U CN215097445 U CN 215097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ruck
support rod
energy absorbing
bea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14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雷
孟云龙
储友杨
黄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uma Auto Part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uma Auto Part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uma Auto Part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Fuma Auto Part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114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7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7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7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属于卡车后方防护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梁总成、加强总成以及连接总成,所述横梁总成固定安装在连接总成上,所述加强总成固定安装在连接总成和横梁总成之间,所述连接总成安装在车架本体上,还包括安装在连接总成上且用于抑制后侧碰撞物进入车底的防吞机构。设置有横梁总成和连接总成以及加强总成,通过连接总成将横梁总成安装在车架本体上,利用连接总成上防吞机构可以将从卡车后方来的碰撞物进行防吞处理,进而减少后方碰撞物的损坏,大幅度降低碰撞损伤或伤亡。

Description

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车后防护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
背景技术
卡车的底盘较一般汽车的底盘高,当后侧有碰撞物与卡车发生追尾时,往往碰撞物(特别是小型汽车)会直接钻进卡车的车底,造成重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为此,国家专门出台了卡车后防护栏国家标准,要求所有出厂的卡车都要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后防护栏;目前一般汽车厂生产的卡车的后防护栏都是固定地安装在卡车的尾部,这种刚性较好,但缺点是卡车一旦追尾卡车,巨大的撞击能量全部作用在汽车车头和卡车车尾,撞击的能量没有被卡车的后防护栏吸收并大部分侵入到卡车车底极大程度地损坏后侧碰撞物,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防止卡车后侧底部碰撞物侵入,极大保护卡车自身以及后侧碰撞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包括横梁总成、加强总成以及连接总成,所述横梁总成固定安装在连接总成上,所述加强总成固定安装在连接总成和横梁总成之间,所述连接总成安装在车架本体上,还包括安装在连接总成上且用于抑制后侧碰撞物进入车底的防吞机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总成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板以及连接在两个连接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横梁总成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靠近横梁总成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吞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连接板上的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支撑杆底部的防吞梁、固定安装在支撑杆顶部的连接件以及两端分别与连接件和连接板连接的复位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支撑杆旋转角度的两组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支撑杆的上侧和下侧。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一个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两侧分别与横梁总成和防吞梁转动安装,当所述支撑杆与上侧的限位块抵接时缓冲板处于竖直状态,当所述支撑杆与下侧的限位块抵接时缓冲板靠近横梁总成的一侧高于靠近防吞梁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梁总成和防吞梁均包括固定部、移动部和吸能部,所述固定部与移动部相对设置且吸能部设置在固定部和移动部之间,所述固定部与移动部相对滑动,两个所述固定部分别与支撑杆和连接板固定安装,两个所述移动部分别与缓冲板转动安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吸能部包括连接体一、连接体二、内吸能体、外吸能体以及连接内吸能体和外吸能体的侧吸能体,所述连接体一和连接体二分别与移动部和固定部螺栓连接,所述内吸能体和外吸能体的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吸能体、外吸能体以及侧吸能体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横梁总成和连接总成以及加强总成,通过连接总成将横梁总成安装在车架本体上,利用连接总成上防吞机构可以将从卡车后方来的碰撞物进行防吞处理,进而减少后方碰撞物的损坏,大幅度降低碰撞损伤或伤亡。
2.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总成由连接板和支撑件组成,利用连接板上的安装槽可以利于安装横梁总成,保证安装精度和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防吞机构包括支撑杆、防吞梁和复位件,当防吞梁在接触后侧碰撞物时,会向下翻转进而会带动复位件发生拉伸效果,对后侧碰撞物进行施压进而达到相应的缓冲效果,也能阻止后侧碰撞物进入车底,降低后侧碰撞物的损伤及人员伤亡。
4.本实用新型的横梁总成和防吞梁均包括固定部、移动部以及吸能部,通过移动部和固定部相对滑动,利用内侧特殊结构的吸能部进行吸能防止刚性碰撞对自身和碰撞物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然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况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梁总成的端头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吞梁的端头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梁总成和防吞梁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吸能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吸能部的断面图。
图中:1、连接总成;11、缓冲板;12、连接板;13、支撑件;14、支撑杆;15、防吞梁;16、复位件;17、限位块;2、横梁总成;3、加强总成;4、固定部;5、移动部;6、吸能部;61、连接体一;62、连接体二;63、内吸能体;64、外吸能体;65、侧吸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包括横梁总成2、加强总成3以及连接总成1,所述横梁总成2固定安装在连接总成1上,所述加强总成3固定安装在连接总成1和横梁总成2之间,所述连接总成1安装在车架本体上,还包括安装在连接总成1上且用于抑制后侧碰撞物进入车底的防吞机构。
其中,所述连接总成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板12以及连接在两个连接板12之间的支撑件13,所述支撑件13与横梁总成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2靠近横梁总成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通过安装槽与横梁总成2适配,通过支撑件13对连接板12进行加强支撑,可以提高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也能便于焊接完成。
其中,所述防吞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连接板12上的支撑杆14、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4底部的防吞梁15、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4顶部的连接件以及两端分别与连接件和连接板12连接的复位件16(弹簧,其材料首选GH4145)。所述连接板1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支撑杆14旋转角度的两组限位块17,两组所述限位块17分别设置在支撑杆14的上侧和下侧,两组限位块17分别限制支撑杆14的顶部向上或向下翻转的角度,当后侧有碰撞物来袭时,首先接触防吞梁15,防吞梁15受力会向下翻转,同时支撑杆14发生旋转,使得复位件16被拉开,防吞梁15会通过自身向下翻转使得后侧碰撞物无法进入到卡车后侧底部,进而保证了车辆自身以及后侧碰撞物的损伤和或人员的伤亡。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一个缓冲板11,所述缓冲板11的两侧分别与横梁总成2和防吞梁15转动安装,当所述支撑杆14与上侧限位块17抵接时缓冲板11处于竖直状态,当所述支撑杆14与上侧限位块17抵接时缓冲板11靠近横梁总成2的一侧高于靠近防吞梁15的一侧。通过缓冲板11可以提高横梁总成2和防吞梁15与后侧碰撞物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更大程度降低后侧碰撞物的速率,减少卡车自身后侧损伤以及后侧碰撞物的损伤以及人员伤亡。
实施例3: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横梁总成2和防吞梁15均包括固定部4、移动部5和吸能部6,所述固定部4与移动部5相对设置且吸能部6设置在固定部4和移动部5之间,所述固定部4与移动部5相对滑动,两个所述固定部4分别与支撑杆14和连接板12固定安装,两个所述移动部5分别与缓冲板11转动安装。在缓冲板11呈竖直状态后,移动部5会随缓冲板11一同移动,随之在吸能部6的作用下对其进行缓冲吸能,保证其整体进一步被缓冲消能处理,极大地降低后侧碰撞物的冲量。
其中,所述吸能部6包括连接体一61、连接体二62、内吸能体63、外吸能体64以及连接内吸能体63和外吸能体64的侧吸能体65,所述连接体一61和连接体二62分别与移动部5和固定部4螺栓连接,所述内吸能体63和外吸能体64的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利用内侧和外侧吸能体的六边形的特殊结构首先对缓冲板11的缓冲消能处理,极大地改善力学性能,拥有更大程度地分散冲击力,也能保证在收到冲击力时不会发生扭转偏移现象,大大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中,所述内吸能体63、外吸能体64以及侧吸能体65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利用弹性材料可以更大力度地消能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述替代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总成(2)、加强总成(3)以及连接总成(1),所述横梁总成(2)固定安装在连接总成(1)上,所述加强总成(3)固定安装在连接总成(1)和横梁总成(2)之间,所述连接总成(1)安装在车架本体上,还包括安装在连接总成(1)上且用于抑制后侧碰撞物进入车底的防吞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总成(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板(12)以及连接在两个连接板(12)之间的支撑件(13),所述支撑件(13)与横梁总成(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2)靠近横梁总成(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吞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连接板(12)上的支撑杆(14)、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4)底部的防吞梁(15)、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4)顶部的连接件以及两端分别与连接件和连接板(12)连接的复位件(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总成(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支撑杆(14)旋转角度的两组限位块(17),两组所述限位块(17)分别设置在支撑杆(14)的上侧和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缓冲板(11),所述缓冲板(11)的两侧分别与横梁总成(2)和防吞梁(15)转动安装,当所述支撑杆(14)与上侧的限位块(17)抵接时缓冲板(11)处于竖直状态,当所述支撑杆(14)与下侧的限位块(17)抵接时缓冲板(11)靠近横梁总成(2)的一侧高于靠近防吞梁(15)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总成(2)和防吞梁(15)均包括固定部(4)、移动部(5)和吸能部(6),所述固定部(4)与移动部(5)相对设置且吸能部(6)设置在固定部(4)和移动部(5)之间,所述固定部(4)与移动部(5)相对滑动,两个所述固定部(4)分别与支撑杆(14)和连接板(12)固定安装,两个所述移动部(5)分别与缓冲板(11)转动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6)包括连接体一(61)、连接体二(62)、内吸能体(63)、外吸能体(64)以及连接内吸能体(63)和外吸能体(64)的侧吸能体(65),所述连接体一(61)和连接体二(62)分别与移动部(5)和固定部(4)螺栓连接,所述内吸能体(63)和外吸能体(64)的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吸能体(63)、外吸能体(64)以及侧吸能体(65)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CN202120911408.X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 Active CN215097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1408.XU CN215097445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1408.XU CN215097445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7445U true CN215097445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0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1408.XU Active CN215097445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7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61105B2 (en) Rail vehicle having a driver's cab provided with an energy-absorbing structure adapted to cope with a collision above the frame of the vehicle
CN205168397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
CN212148391U (zh) 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
CN210437125U (zh) 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
CN202879407U (zh) 一种具有x型支架的汽车保险杠
CN209479608U (zh) 一种防撞吸能汽车保险杠
CN205220517U (zh) 防撞汽车
CN20857652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用防撞梁
CN101306699A (zh) 一种车辆碰撞缓冲吸能车架结构
CN215097445U (zh) 一种卡车下防护栏装置
CN105946983A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CN109969112B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
CN206633952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CN209955926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
CN111231874A (zh) 一种应用于轿车的前防撞梁总成
CN106985776B (zh) 一种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
CN111516632B (zh) 一种驾驶室防冲击装置、驾驶室及工程车辆
CN201136499Y (zh) 轨道车辆的驾驶室车体
CN110606036B (zh)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CN203047122U (zh) 一种平头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CN113771788A (zh) 一种汽车后支撑架
CN208602563U (zh) 一种具有碰撞缓冲功能的车架前端装置
CN112977312A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及其汽车
CN2769124Y (zh) 组合式汽车冲撞保护装置
CN112677910A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汽车车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