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0354U - 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0354U
CN215070354U CN202120686552.8U CN202120686552U CN215070354U CN 215070354 U CN215070354 U CN 215070354U CN 202120686552 U CN202120686552 U CN 202120686552U CN 215070354 U CN215070354 U CN 215070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microstrip
linear
metal
dielectric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865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仕杰
胡罗林
张华彬
易祖军
严秦
谢兵
范宏
杨翊铭
廖翎谕
李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Phase Lo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Phase Lo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Phase Lo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Phase Lo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865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0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0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0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提供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包括金属探针、介质基板、直线型微带线、微带地和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具有空气腔,介质基板设于金属壳体内;直线型微带线设于介质基板顶层,微带地设于介质基板底层;金属探针穿过空气腔***的金属壳体,末端延伸至直线型微带线并与微带线连接,其中金属探针与微带线的连接位置位于微带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金属探针穿过金属壳体的一端,其上表面切向与微带线表面平行。金属探针为电缆针,电缆针***包裹有绝缘套,绝缘套抵接至金属壳体外侧;电缆针穿过金属壳体,与微带线之间形成相对高度差。本实用具体工艺可行性强,能够实现高性能的超宽频带传输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微波有源模块电路的集成度及小型化程度,电路内部通常采用易于与MMIC(微波单片集成电路)互联的微带电路形式,而***接口通常为射频同轴电缆或波导形式,因此一般情况下模块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均需要设计射频同轴电缆-微带转换电路。
而现有技术中的射频同轴电缆-微带转换电路引线延伸部分将引入寄生电感,会严重限制该转换电路在高频段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包括:金属探针、介质基板、直线型微带馈电线、微带地和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具有空气腔,
所述介质基板设于所述空气腔内;
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设于所述介质基板顶层,所述微带地设于所述介质基板底层;
所述金属探针穿过所述金属壳体,且末端延伸至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并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连接,其中,
所述金属探针与直线型微带馈电线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
所述金属探针穿过所述金属壳体的一端,其上表面切向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表面平行。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金属探针为电缆针,所述电缆针***包裹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抵接至所述金属壳体外侧;
所述电缆针穿过所述金属壳体,且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之间形成相对高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针与直线型微带馈电线的连接位置尽可能的靠近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靠近电缆针的边沿。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针连接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靠近所述电缆针的端口处。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金属探针为绝缘子针,所述绝缘子针下表面切向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壳体靠近所述介质基板的内侧壁与所述介质基板之间形成一空气间隙。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气间隙的范围为:0.001mm~1mm。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气腔的尺寸为:15mm*3.5mm*1.5mm。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介质基板的型号为ROGERS 4350B。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介质基板的厚度为0.508mm,介电常数为3.4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具体工艺可行性强,焊点位置在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靠近所述电缆针的端口处,能够实现高性能的超宽频带及传输效果;(2)本实用通过在金属壳体与介质基板间设置尽可能小的间隙,能够提高转换电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介质基板,200-直线型微带馈电线,300-空气腔,400-金属壳体,500-绝缘套,600-电缆针,700-绝缘子针,800-空气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包括:金属探针、介质基板100、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微带地和金属壳体400,
所述介质基板100设于所述空气腔300内,可选的,本实施例采用的介质基板100为ROGERS 4350B,厚度为0.508mm,介电常数为3.48;可选的,所述空气腔300的尺寸为:15mm*3.5mm*1.5mm。
具体的,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设于所述介质基板100顶层,所述微带地设于所述介质基板100底层。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探针穿过所述金属壳体400,且末端延伸至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并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连接;其中,所述金属探针与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金属探针穿过所述金属壳体400的一端,其上表面切向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表面平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金属探针为电缆针600,所述电缆针600***包裹有绝缘套500,所述绝缘套500抵接至所述金属壳体400外侧;所述电缆针600穿过所述金属壳体400,且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之间形成相对高度差。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缆针600从绝缘套500中剥出来的裸露部分应尽可能的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结构仿真软件对金属探针使用到电缆针600,以及电缆针600与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之间形成相对高度差的情况进行建模仿真,通过对各参数的调谐和仿真优化,得出结论:所述电缆针600与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的连接位置即焊点越靠近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靠近电缆针600的边沿越好;具体的,焊点位置在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靠近所述电缆针600的端口处为最佳,能够实现高性能的超宽频带。
实施例2
参阅图2所示,区别于实施例1,本实施提供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所采用的金属探针为绝缘子针700;具体的,所述绝缘子针700下表面切向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壳体400靠近所述介质基板100的内侧壁与所述介质基板100之间形成一空气间隙8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间隙800的范围为:0.001mm~1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结构仿真软件对空气间隙800变化进行建模仿真,通过对各参数的调谐和仿真优化,得出结论:在微带地连续的情况下,仿真曲线较好,在频段0-40GHz优化前驻波VSWR小于1.35,优化后驻波小于1.18;
另外,从仿真曲线的变化趋势中可知,间隙越大,匹配效果越差,对其优化仿真结果没有明显改善;在间隙小于0.7mm时,在频段0~20GHz,仿真驻波VSWR小于2,所以在设计时,间隙越小越好,从曲线上可以看出,间隙小于等于0.2mm能到40GHz。
实施例3
区别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本实施提供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金属探针通过螺装或粘接的方式与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在0.5GHz~20GHz时,介质基板100使用4350B粘接较螺装方式更优;在20GHz~40GHz时,介质基板100使用3003粘接较螺装方式更优;在0GHz~40GHz时介质基板100使用3003较4350B方式更优。即,优选的,在0.5GHz~20GHz时,介质基板100使用4350B粘接;在20GHz~40GHz时,介质基板100使用3003粘接,以此能够实现更优的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探针、介质基板(100)、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微带地和金属壳体(400),所述金属壳体(400)具有空气腔(300),
所述介质基板(100)设于所述金属壳体(400)内;
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设于所述介质基板(100)顶层,所述微带地设于所述介质基板(100)底层;
所述金属探针穿过所述金属壳体(400),且末端延伸至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并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连接,其中,
所述金属探针与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
所述金属探针穿过所述金属壳体(400)的一端,其上表面切向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表面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针为电缆针(600),所述电缆针(600)***包裹有绝缘套(500),所述绝缘套(500)抵接至所述金属壳体(400)外侧;
所述电缆针(600)穿过所述金属壳体(400),且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之间形成相对高度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针(600)与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的连接位置尽可能的靠近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靠近电缆针(600)的边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针(600)连接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靠近所述电缆针(600)的端口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针为绝缘子针(700),所述绝缘子针(700)下表面切向与所述直线型微带馈电线(200)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400)靠近所述介质基板(100)的内侧壁与所述介质基板(100)之间形成一空气间隙(8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间隙(800)的范围为:0.001mm~1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300)的尺寸为:15mm*3.5mm*1.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100)的型号为ROGERS 4350B。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100)的厚度为0.508mm,介电常数为3.48。
CN202120686552.8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 Active CN215070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6552.8U CN215070354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6552.8U CN215070354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0354U true CN21507035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49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86552.8U Active CN215070354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0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31433B2 (ja) 高周波線路−導波管変換器
CN112382837B (zh) 一种端接电容圆弧探针形式的波导-微带转换结构
KR20090092706A (ko) 각각 적어도 하나의 전송 라인을 포함하는 2개의 기판을 상호 연결하기 위한 시스템
CN113904076B (zh) 一种w波段具有镜频抑制特性的h面探针过渡结构
CN107275735B (zh) 一种新型的同轴微带转换器
CN105743533A (zh) 一种基于高温无压无缝烧结技术的小型化毫米波收发组件
CN109148243B (zh) 适用于螺旋线行波管的宽带大功率输能结构
US20100097158A1 (en)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Transition
CN117219999A (zh) 一种基于悬置微带线的微带-同轴过渡器
CN215070354U (zh) 一种电缆与微带转换电路
CN216698694U (zh) 一种毫米波波导同轴微带转换结构
CN112397864A (zh) 一体化波导微带探针过渡结构
US7295084B2 (e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for coaxial line to slab line structure including a bead ring
KR100531631B1 (ko) 에스엠에이 커넥터
CN115241621A (zh) 一种w波段密封型波导微带转换装置及雷达设备
CN105530026B (zh) 一种小型化毫米波收发组件
CN111755921A (zh) 带空气环同轴连接器
CN220272721U (zh) 一种同轴转微带电路的互连结构
CN214254693U (zh) 一种微带与同轴互联转换电路
JP7117409B1 (ja) 伝送線結合構造
KR102251907B1 (ko) 기판 실장형 동축 커넥터
CN117133721B (zh) 一种具有导热体腔的多层陶瓷封装管壳结构及组件
CN117728138B (zh) 一种同轴连接器与平面微带的免焊连接机构
CN220873815U (zh) 一种微带-同轴-波导转换结构及w频段射频前端组件
US20240213185A1 (en)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package with vertical to horizontal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transition and horizontal grounded coplanar waveguide tran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