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1874U - 提高光效的灯具 - Google Patents

提高光效的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1874U
CN215061874U CN202120738326.XU CN202120738326U CN215061874U CN 215061874 U CN215061874 U CN 215061874U CN 202120738326 U CN202120738326 U CN 202120738326U CN 215061874 U CN215061874 U CN 215061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plate
source board
back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83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福星
廖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PV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Pv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Pv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Pv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83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1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1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1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光效的灯具,包括背板、光源板、反光板、扩散板及框体。背板包括多个侧壁及其内部的容置槽,反光板位于容置槽且位于光源板上,光源板位于背板的底壁与反光板底部之间,光源板包括多个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密集的分布光源板上,扩散板屏蔽反光板。由于光源板为整板形式、发光组件密集的排列分布,搭配整板贴附、高反光率反光板,以及使用高透光度的扩散板,因此能够大幅度提升面板灯的光效。

Description

提高光效的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特别指一种提高光效的面板灯。
背景技术
LED面板灯是采用类似液晶电视背光源技术的一种新型面光源,是一款高档、简约的室内外照明灯具,光源均为SMD LED灯珠,整个灯具设计给人美观简洁,既有良好的照明效果,又能给人带来美感。LED面板灯设计独特,光经过高透光率的导光板后,形成一种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舒适明亮,可以有效的缓解眼疲劳。
面板灯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照明设备,其通常包括底座、发光源、电源、反光板及扩散板等组件。现有的面板灯存在发光效率不佳、拆装不容易及外观复杂等问题,影响面板灯的使用率。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通过整版贴的光源、反光板、高透扩散板的组合来提高光效。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提高光效的灯具,灯具包括背板、反光板、光源板及扩散板,背板包括多个侧壁及所述多个侧壁内部的容置槽,反光板位于所述容置槽且位于所述光源板上,光源板位于所述容置槽,光源板位于所述背板的底壁与所述反光板底部之间,所述光源板的相对面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容置槽的底壁,所述光源板包括多个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密集的分布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扩散板屏蔽所述反光板,框体包括窗口,所述框体卡接所述反光板及扩散板而与所述背板结合。
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壁与所述反光板底部之间具有夹角,夹角大于90度。
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背板侧边具有压线板,所述背板底部结合一电源件,所述电源件线固定于所述压线板。
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分布,且所述发光组件沿第二方向排列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
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间隔范围为30mm以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间隔范围为30mm以下。
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光组件不包括透镜。
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光板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开设有多个孔洞,各所述发光组件对应位于所述孔洞内。
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光板为一槽体,包含基板与多个侧壁,所述槽体的形状对应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多个孔洞于所述基板上。
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为22mm至40。
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背板还包括多个支撑部,位于所述底壁上而面向所述光源板。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高光效的灯具,提高光效为通过:整版的光源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灯珠颗数、降低单颗灯珠的功率来提高光效;或反光板使灯具内部反射出去的光增加,从而提高光效;或高透过率的扩散板是通过降低光损来提高整灯的光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高光效的灯具,由于光源板为整板形式,且发光组件密集的排列分布,搭配整板贴附、高反光率的反光板,以及使用高透光度的扩散板,因此能够大幅度提升面板灯的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高光效的灯具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高光效的灯具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4的A部分的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底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提高光效的灯具100、背板11、侧壁111、容置槽110、底壁1111、支撑部112、光源板12、第一表面121、第二表面122、发光组件123、反光板13、槽体13’、孔洞131、延伸部132、基板133、侧壁134、扩散板14、卡嵌部141、框体15、相嵌部151、窗口152、电源件2、压线板3、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间隔距离H、间隔W1、间隔W2、夹角θ。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创作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高光效的灯具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高光效的灯具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4的A部分的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底部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具100包括背板11、光源板12、反光板13、扩散板14及框体15。背板11侧边具有压线板3,所述背板11底部结合一电源件2,所述电源件2的线固定于所述压线板3。
背板11包括多个侧壁111及所述多个侧壁内部的容置槽110。
光源板12位于所述容置槽110内,光源板12位于所述背板11的底壁1111与所述反光板13底部之间,光源板12可以是两片拼接或1片。
光源板12的相对面为第一表面121与第二表面122,所述第一表面121朝向所述容置槽110的底壁1111,所述光源板12包括多个发光组件123,例如为LED灯,所述发光组件123密集的分布于所述第二表面12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123沿第一方向D1排列分布,且所述发光组件123沿第二方向D2排列分布,所述第一方向D1与所述第二方向D2不平行。也就是说,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为相交状态,相交的夹角在一实施例中,为直角(90°),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123具有间隔W1,其范围为30mm以下。优选的,间隔W1范围为13mm至16mm。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123具有间隔W2,其范围为30mm以下,优选的,间隔W2范围为13mm至16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光板13为PET材质制成,反光板13位于所述容置槽110,且位于所述光源板12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板13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123,开设有多个孔洞131,各所述发光组件123对应位于所述孔洞13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板13为一槽体13’,所述槽体13’包含基板133与多个侧壁134,所述槽体13’的形状对应于所述容置槽110,所述多个孔洞131于所述基板133上。侧壁134与反光板13底部(所述基板133)之间具有一夹角θ,夹角θ大于90度,增加反射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11为冷轧钢板材质制成,背板11还包括多个支撑部112,位于所述底壁1111上而面向所述光源板12。所述框体15卡接所述反光板13及扩散板14而与所述背板11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板13的侧壁134上具有延伸部132,所述扩散板14的外缘具有卡嵌部141,所述的框体15具有相嵌部151,如此可将所述反光板13及所述扩散板14嵌入并与盖体结合。
然而,上述仅表示一种实现所述框体15卡接所述反光板13及扩散板14而与所述背板11结合的一种方案,本实用新型并无此限制。其框体15外边框由铝合金阳极氧化、铝压铸或塑料注塑成型而成,可为AL 6063型号的铝制材质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板14为PC或PS材质制成,扩散板14屏蔽于所述反光板13。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14与所述基板133之间具有间隔距离H,所述间隔距离H范围为22mm至40mm,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间隔距离H为38mm。
此外,需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光源板12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发光组件123位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发光组件123不包括透镜(光学封装体),以不使用透镜的方式以达到减少光损的目的,发挥高光效能。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在发光组件123上不设置如同常规直下式面板灯所设置的透镜(光学封装体)。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高光效的灯具,提高光效为通过:整版的光源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灯珠颗数、降低单颗灯珠的功率来提高光效;或者是反光板使灯具内部反射出去的光增加,从而提高光效;或者是高透过率的扩散板是通过降低光损来提高整灯的光效,可为上述任一方案或其组合的方案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光效的灯具,由于光源板为整板形式、发光组件密集的排列分布,搭配整板贴附、高反光率反光板,以及使用高透光度的扩散板,因此能够大幅度提升面板灯的光效,改善背景技术所遭遇到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光效的灯具,包括一背板、一反光板、一光源板及一扩散板,其特征在于,背板包括多个侧壁及所述多个侧壁内部的容置槽,反光板位于所述容置槽且位于所述光源板上,光源板位于所述容置槽,光源板位于所述背板的底壁与所述反光板底部之间,所述光源板的相对面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容置槽的底壁,所述光源板包括多个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密集的分布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扩散板屏蔽所述反光板,框体包括窗口,所述框体卡接所述反光板及扩散板而与所述背板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反光板底部之间具有一夹角,夹角大于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侧边具有压线板,所述背板底部结合一电源件,所述电源件线固定于所述压线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还包括多个支撑部,位于所述底壁上而面向所述光源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开设有多个孔洞,各所述发光组件对应位于所述孔洞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为一槽体,包含基板与多个侧壁,所述槽体的形状对应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多个孔洞于所述基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为22mm至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分布,且所述发光组件沿第二方向排列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间隔范围为30mm以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间隔范围为30m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不包括透镜。
CN202120738326.XU 2021-04-12 2021-04-12 提高光效的灯具 Active CN215061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8326.XU CN215061874U (zh) 2021-04-12 2021-04-12 提高光效的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8326.XU CN215061874U (zh) 2021-04-12 2021-04-12 提高光效的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1874U true CN21506187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48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8326.XU Active CN215061874U (zh) 2021-04-12 2021-04-12 提高光效的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1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1535B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JP2004206916A (ja) 面状光源
US20120057097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10146006B2 (en) Reflective sheet having receiving slot for receiving light sourc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screen using the same
KR20150092392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420202B (zh) 側面入光式背光模組
US20220136680A1 (en) Direct-type panel lamp
US20120154691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8944622B2 (en) Lighting system having reflector suppor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141219A (zh) 背光单元及使用该单元的显示装置
CN209327742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416195U (zh) 一种反射罩及直下式背光结构
KR20130063773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시스템
KR20110124882A (ko) 렌즈블록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 장치
WO2017124608A1 (zh) 双面显示器框架及双面显示器
KR101708393B1 (ko) 빛샘방지 led 면발광 등기구
CN215061874U (zh) 提高光效的灯具
CN202266945U (zh) 侧光式背光模组
CN214375717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US20080259609A1 (en) Led lamp assembly
CN210835512U (zh) 显示设备及其背光模组
CN209839723U (zh) 一种面板灯及其底盘
CN209839827U (zh) 一种洁净灯
CN210775996U (zh) 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透镜组结构
CN219105306U (zh) 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