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4623U - 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4623U
CN215054623U CN202120051527.2U CN202120051527U CN215054623U CN 215054623 U CN215054623 U CN 215054623U CN 202120051527 U CN202120051527 U CN 202120051527U CN 215054623 U CN215054623 U CN 215054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le
photovoltaic
bottom plate
roofing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15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斌
尹学明
刘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Nengy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Baoye Meta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Baoye Meta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Baoye Meta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15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4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4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4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所述光伏屋面包括:底板瓦以及光伏瓦;所述底板瓦与屋面檩条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瓦设置在所述底板瓦的上方,并对所述底板瓦全方位覆盖,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底板瓦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底板瓦与所述光伏瓦为一体化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屋面在增加屋面发电功能的前提下,还具备汇水、排水等屋面原本的围护功能,且底板具有二次防渗功能,从而大大提高屋面的使用寿命,且屋面是可上人屋面。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瓦与底板瓦之间形成一通风散热空间,保证了所述光伏瓦的发电效率,延长了光伏瓦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
背景技术
在屋面光伏项目中,通常光伏组件是后期通过一系列连接件连接到屋面体系上,光伏除了增加屋面的发电功能外,并没有兼顾屋面本身的功能,屋面的维护功能仍然依靠原来的屋面体系承担,这种传统做法,存在一些弊端:第一,光伏组件不能全屋面铺设,需要留出供检修用的通道,降低了屋面的利用率;第二,由于光伏组件是后期增加的,因此在原屋面上直接增加光伏组件的同时,也增加了屋面的恒荷载,一些老厂房改造项目如原设计未留有足够的荷载余量,屋面将无法进行光伏的安装,或者需要投入一定成本进行主体结构的加固。而对于新建项目,由于房屋在建造时事先没有进行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增加光伏同样要增加屋面荷载,增加主体结构的荷载及成本;第三,通常金属屋面板的使用寿命仅为10年左右,而光伏组件的寿命为25年,在金属屋面达到使用年限更换的时候,将直接影响光伏的正常使用,需要先拆除光伏板更换屋面板后再重新安装光伏板,来回拆装将大大增加屋面的综合使用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通过后期在原房屋的屋面上增加光伏组件具有降低屋面使用效率、载荷过大,成本大且不便维护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中,所述光伏屋面包括:
底板瓦,所述底板瓦与屋面檩条固定连接;
光伏瓦,所述光伏瓦设置在所述底板瓦的上方,并对所述底板瓦全方位覆盖;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底板瓦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底板瓦与所述光伏瓦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底板瓦之间形成一通风散热空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瓦包括:
面板层,所述面板层与所述屋面檩条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
接缝附件,所述接缝附件设置在所述面板层的纵向接缝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面板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面板层包括高波峰部和低波峰部,所述高波峰部与所述低波峰部交替设置,所述高波峰部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瓦,所述低波峰部用于设置所述自攻螺钉与所述屋面檩条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高波峰部、所述低波峰部与所述光伏瓦之间形成所述通风散热空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瓦还包括:
底板层,所述底板层设置在所述屋面檩条上方,且所述面板层上设置的所述自攻螺钉穿过所述底板层与所述屋面檩条固定连接;
夹芯层,所述夹芯层设置在所底板层与所述面板层之间,用于形成所述底板瓦的保温隔热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伏瓦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为铝合金底板或者彩钢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面板层的高波峰部的上方;
晶硅电池,所述晶硅电池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实现发电功能;
面层玻璃,所述面层玻璃覆盖在所述晶硅电池上,用于对所述晶硅电池进行保护;
所述底板、所述晶硅电池以及所述面层玻璃为一体化结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伏瓦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底板瓦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面板层的高波峰部与所述底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垫。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伏屋面还包括泛水件,所述泛水件设置在所述光伏瓦的纵向接缝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泛水件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布设电缆。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包括:底板瓦以及光伏瓦;所述底板瓦与屋面檩条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瓦设置在所述底板瓦的上方,并对所述底板瓦全方位覆盖,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底板瓦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底板瓦与所述光伏瓦为一体化结构。可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瓦与所述光伏瓦为一体化结构,因此就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屋面在增加屋面发电功能的前提下,还具备汇水、排水等屋面原本的围护功能,且底板具有二次防渗功能,从而大大提高屋面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光伏瓦对底板瓦是全面覆盖的,提高屋面利用率,且形成一体化结构有效增加了光伏屋面的刚度和强度,且有利于清扫。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瓦与底板瓦之间形成一通风散热空间,保证了所述光伏瓦的发电效率,延长了光伏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的第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的第二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
底板瓦 1 光伏瓦 2
屋面檩条 10 底板层 11
夹芯层 12 面板层 13
接缝附件 14 高波峰部 110
低波峰部 120 底板 21
晶硅电池 22 面层玻璃 23
连接件 24 防水件 3
缓冲垫 4 电缆 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现有的屋面光伏项目中,通常光伏组件是后期通过一系列连接件连接到屋面体系上,光伏除了增加屋面的发电功能外,并没有兼顾屋面本身的功能,屋面的维护功能仍然依靠原来的屋面体系承担,这种传统做法,存在一些弊端:第一,光伏组件不能全屋面铺设,需要留出供检修用的通道,降低了屋面的利用率;第二,由于光伏组件是后期增加的,因此在原屋面上直接增加光伏组件的同时,也增加了屋面的恒荷载,一些老厂房改造项目如原设计未留有足够的荷载余量,屋面将无法进行光伏的安装,或者需要投入一定成本进行主体结构的加固。而对于新建项目,由于房屋在建造时事先没有进行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增加光伏同样要增加屋面荷载,增加主体结构的荷载及成本;第三,通常金属屋面板的使用寿命仅为10年左右,而光伏组件的寿命为25年,在金属屋面达到使用年限更换的时候,将直接影响光伏的正常使用,需要先拆除光伏板更换屋面板后再重新安装光伏板,来回拆装将大大增加屋面的综合使用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具体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光伏屋面包括:底板瓦1以及光伏瓦2。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底板瓦1与屋面檩条10固定连接。该底板瓦1即用于形成屋面。所述光伏瓦2设置在所述底板瓦1的上方,并对所述底板瓦1全方位覆盖,即所述光伏瓦2将所述底板瓦1全部覆盖住,这样有利于提高屋面的利用率。由于所述光伏瓦2是用于实现发电功能的,本实施例在所述底板瓦1的上方全面覆盖设置所述光伏瓦2,使得整个屋面都可以实现发电功能。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光伏瓦2的稳定性与强度,本实施例将所述光伏瓦2与所述底板瓦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底板瓦1 与所述光伏瓦2为一体化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瓦1与所述光伏瓦2 为一体化结构,因此就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屋面在增加屋面发电功能的前提下,还具备屋面原本的维护功能,从而大大提高屋面的使用寿命。由于光伏瓦2对底板瓦1是全面覆盖的,提高屋面利用率,且形成了一体化结构,因此有效增加了光伏屋面的刚度和强度,且有利于清扫。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瓦2与底板瓦1之间形成一通风散热空间,保证了所述光伏瓦2的发电效率,延长了光伏瓦2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底板瓦1包括有面板层13、接缝附件14、夹芯层 12以及底板层11。在设置时,所述面板层13、所述接缝附件14、所述夹芯层12以及所述底板层1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面板层13位于所述光伏瓦2的下方,所述底板层11固定在所述屋面檩条10上。其中,所述接缝附件14是设置在面板层13的接缝位置处,由于在设置屋面结构时,面板层13有时需要拼接设置,即需要将多块面板层13拼接在一起。因此,所述接缝附件14就是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面板层13的,如图4中所示,所述接缝附件14是通过螺栓或者螺钉与两侧的面板层13连接的,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两侧的面板层13进行固定。为了保证所述接缝附件14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可使用自攻螺钉将所述接缝附件14与屋面檩条10固定在一起,这样使得接缝附件14、两侧的面板层13以及屋面檩条10三者固定连接,提高面板层13接缝处的结构稳定性。并且本实施例中的接缝附件14可防止面板层13上的接缝位置处发生渗漏,起到防水效果。
在具体应用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底板瓦1即用于形成屋面结构,而对于不同气候环境以及不同的需求,屋面结构的设置也存在区别。比如,对于有保温隔热要求的屋面结构,底板瓦1即包括上述的面板层13、接缝附件14、夹芯层12以及底板层11。而对于无保温隔热要求的屋面结构,所述底板瓦1即只包括上述的面板层13与接缝附件14,无需设置夹芯层12与底板层11。在安装时,所述面板层13与所述屋面檩条10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接缝附件14设置在所述面板层13的纵向接缝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面板层13;当设置所述夹芯层12与所述底板层11时,所述底板层11设置在所述屋面檩条10上方,且所述面板层13上设置的所述自攻螺钉穿过所述底板层11与所述屋面檩条10固定连接,所述夹芯层12设置在所底板层11与所述面板层13之间,即用于形成所述底板瓦1的保温隔热层,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面板层13采用专用板型,并且所述面板层13包括高波峰部110和低波峰部120,从图2中的可以看出,所述面板层13的断面上的高波峰部110与所述低波峰部交替设置。所述面板层13上的高波峰部110主要用于承担光伏瓦2的载荷,即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瓦2,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高波峰部110与所述低波峰部交替设置,因此高波峰部110就设置有多个,因此就可以增加所述光伏瓦2的支撑点,有利于对上部的光伏瓦2进行稳定支撑,提高了光伏瓦2的刚度,满足光伏瓦2的上人要求,以便对屋面进行维护。所述面板层13的低波峰部120主要用于设置所述自攻螺钉与所述屋面檩条10连接,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自攻螺钉是安装在低波峰部120上,并依次贯穿夹芯层12、底板层11,最终固定在屋面檩条10上。本实施例将自攻螺钉安装在低波峰部120上,可以避免将自攻螺钉设置在面板层13的波谷位置处,由于波谷位置处为所述面板层13上最薄的区域,极易发生渗漏,因此本实施例将将自攻螺钉安装在低波峰部120上,大大减低了渗漏的风险。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面板层13设置所述高波峰部110与低波峰部120,而低波峰部120的高度是低于所述高波峰部110的,因此就导致低波峰部120与上部的光伏瓦2之间存在一定的预留空间,该预留空间即形成了所述通风散热空间,空气可以实现从面板层13的低波峰部120吸入,高波峰部110排出的主动循环,可以很好的保证光伏瓦2的散热,降低光伏瓦2的温度,确保发电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屋面的综合性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瓦2包括底板21、晶硅电池22以及面层玻璃23。本实施例中的底板21可为铝合金底板,也可以为彩钢板,在设置时,所述底板21是设置在所述底板瓦1的面板层13的上方,具***于面板层13的高波峰部110的上方,如图2中所示。所述晶硅电池22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用于实现发电功能。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由于笨实施例中的光伏瓦2是全覆盖所述底板瓦1的,即实现去屋面光伏的效果,因此底板21同样是覆盖住整个底板瓦1的,对应的,本实施例中的晶硅电池22 也是全面覆盖整个底板瓦1的,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屋面结构都可以实现光伏功能。接着,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面层玻璃23覆盖在所述晶硅电池22 上,不但保证了所述晶硅电池22可以正常工作,而且还对所述晶硅电池22进行保护,延长了所述光伏瓦2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1、所述晶硅电池22以及所述面层玻璃23形成一个整体,即为一体化结构。本实施例将所述光伏瓦2设置成一体化结构,有利于在对所述光伏瓦2进行安装与拆卸时,可以整个一起安装与拆卸,方便操作。并且一体化的光伏瓦2相对于传统的光伏瓦2,其刚度与强度均有所增强,有效提高了光伏瓦2的结构强度。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瓦2还包括连接件24,所述连接件24用于将所述光伏瓦2与所述底板瓦1固定连接。为了实现一体化光伏屋面结构,本实施例使用连接件24来将所述光伏瓦2与所述底板瓦1连接固定件,从而实现所述光伏瓦2与所述底板瓦1形成一体化结构。具体地,如图4中所示,所述连接件24的一侧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瓦1的接缝附件14 上,另一侧是通过螺钉与所述光伏瓦2的底板21固定的,这样所述光伏瓦 2与所述底板瓦1就通过所述连接件24固定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由于面板层13上的高波峰部110是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瓦2,其高波峰部110支撑的是所述光伏瓦2的底板21,为了减少高波峰部110对所述光伏瓦2的损伤,本实施例在所述面板层13的高波峰部110与所述底板2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垫4,该缓冲垫4可减轻所述高波峰部110对光伏瓦2的损伤。所述光伏屋面还包括泛水件3,如图4中所示,所述泛水件3设置在所述光伏瓦2的纵向接缝处,该泛水件3可有效地防止所述光伏瓦2的纵向接缝处出现渗漏。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泛水件3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布设电缆5,该电缆5与所述光伏瓦2 连接,以保证所述光伏瓦2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在安装时,对于新建的屋面,可直接在屋面檩条10上先铺设底板瓦1,底板瓦1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到屋面檩条10上,然后再铺设光伏瓦2。光伏瓦2的长度方向通过底板21搭接连接。最后进行泛水件3安装,形成整个一体化光伏屋面。而对于老厂房改造屋面,需首先拆除原屋面瓦,只保留屋面檩条10部分,然后进行上述一体化光伏屋面的安装。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瓦2为一个整体产品,其中的底板21在冷弯成型后将晶硅电池22和面层玻璃23粘接在底板21上,形成一个一体化结构,然后在现场通过连接件24,并使用自攻螺钉与底板瓦 1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重量轻,不增加传统屋面的荷载,并且整体采用双层防排水、保温设计,防水、排水、隔热保温性能更好,降低了屋面***的造价。此外,本实施例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减少了传统复合屋面的层间副檩条支架结构,减少了屋面重量、节省了成本、降低了结构高度,增强了屋面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包括:底板瓦以及光伏瓦;所述底板瓦与屋面檩条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瓦设置在所述底板瓦的上方,并对所述底板瓦全方位覆盖,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底板瓦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底板瓦与所述光伏瓦为一体化结构。可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瓦与所述光伏瓦为一体化结构,因此就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屋面在增加屋面发电功能的前提下,还具备屋面原本的维护功能,从而大大提高屋面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光伏瓦对底板瓦是全面覆盖的,提高屋面利用率,且形成一体化结构有效增加了光伏屋面的刚度和强度,且有利于清扫。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瓦与底板瓦之间形成一通风散热空间,保证了所述光伏瓦的发电效率,延长了光伏瓦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散热方式、底板、面板的板型及连接方式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屋面包括:
底板瓦,所述底板瓦与屋面檩条固定连接;
光伏瓦,所述光伏瓦设置在所述底板瓦的上方,并对所述底板瓦全方位覆盖;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底板瓦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底板瓦与所述光伏瓦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底板瓦之间形成一通风散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瓦包括:
面板层,所述面板层与所述屋面檩条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
接缝附件,所述接缝附件设置在所述面板层的纵向接缝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面板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包括高波峰部和低波峰部,所述高波峰部与所述低波峰部交替设置,所述高波峰部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瓦,所述低波峰部用于设置所述自攻螺钉与所述屋面檩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波峰部、所述低波峰部与所述光伏瓦之间形成所述通风散热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瓦还包括:
底板层,所述底板层设置在所述屋面檩条上方,且所述面板层上设置的所述自攻螺钉穿过所述底板层与所述屋面檩条固定连接;
夹芯层,所述夹芯层设置在所底板层与所述面板层之间,用于形成所述底板瓦的保温隔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瓦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为铝合金底板或者彩钢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面板层的高波峰部的上方;
晶硅电池,所述晶硅电池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实现发电功能;
面层玻璃,所述面层玻璃覆盖在所述晶硅电池上,用于对所述晶硅电池进行保护;
所述底板、所述晶硅电池以及所述面层玻璃为一体化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瓦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光伏瓦与所述底板瓦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的高波峰部与所述底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垫。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屋面还包括泛水件,所述泛水件设置在所述光伏瓦的纵向接缝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水件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布设电缆。
CN202120051527.2U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 Active CN215054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1527.2U CN215054623U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1527.2U CN215054623U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4623U true CN215054623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50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1527.2U Active CN215054623U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46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2892A (zh) * 2021-12-13 2022-03-15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2892A (zh) * 2021-12-13 2022-03-15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31899C (en) Roof with solar battery
JP3240653U (ja) 屋根型太陽電池の基板、屋根型太陽電池、及び太陽光発電屋根
KR102433542B1 (ko) 다중 방수 구조를 겸비한 지붕일체형 태양광발전 시스템
CN215054623U (zh) 一种复合散热型一体化光伏屋面
KR20180040161A (ko) 지붕설치용 태양광 발전기
CN114045986A (zh) 屋面光伏***
CN110748098A (zh) 一种光伏屋顶的安装结构
CN216196054U (zh) 屋面光伏***
CN213602584U (zh) 光伏瓦和光伏屋顶
JP200420453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設置構造
CN215167266U (zh) 一种一体装配式光伏复合屋面
CN210405221U (zh) 太阳能装置
JP2007120237A (ja) 発電システム
CN211499503U (zh) 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结构
JP2565611B2 (ja) 太陽電池付き屋根
JPH1031762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等の屋上設備機器を設置した屋根の換気構造
CN216239426U (zh) Bipv光伏屋顶
CN218783755U (zh) 一种适合于屋面外布线和检修的通用光伏发电瓦结构
CN219627614U (zh) 一种光伏组件安装***
CN216616587U (zh) 屋面板
JP200503660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付き屋根材及び屋根
JP200627853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固定構造
CN213484788U (zh) 一种新型的bipv光伏瓦
CN216564991U (zh) 微电网综合能源***预制舱
CN114622691B (zh) 一种节能坡屋面构造及其施工做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504, Building 61, Xingdu Headquarters Base, New Asia Sports City Community, Yiliu Sub district Office, Guandu District, Kunming, China (Yunn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Yunnan 650206

Patentee after: Yunnan nengye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650200 4th floor, building 38, Xingdu headquarters base, Yiliu sub district office, Guandu District, Kunming, China (Yunn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Kunming, Yunnan

Patentee before: Yunnan Baoye Meta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