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8569U - 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 Google Patents

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8569U
CN214898569U CN202023231996.7U CN202023231996U CN214898569U CN 214898569 U CN214898569 U CN 214898569U CN 202023231996 U CN202023231996 U CN 202023231996U CN 214898569 U CN214898569 U CN 214898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battery
battery package
battery pack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319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
邹瑞
朱明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8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8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温度自动控制***包括多个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用于对放置于所述充电仓内的电池包进行充电,每个所述充电仓均设有电池包冷却***,所述电池包冷却***包括制冷部,所述制冷部设于所述充电仓内所述电池包对应位置或包括对电池包内部输入冷却介质的接口。该温度自动控制***通过在充电仓内设置电池包冷却***,以利用电池包冷却***的制冷部吸收电池包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尾气的排放仍然是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因素,为了治理汽车尾气,人们研制出了天然汽车、氢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和电动汽车以替代燃油型汽车。而其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是电动汽车。目前的电动汽车主要包括直充式和快换式两种。然而,受制于充电时间的限制,目前很多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步采用快速更换电池的模式进行能源补给。
对于温度自动控制***的散热***而言,电池包充电所产生的热量为其主要散热对象,由于电池包在完成充电后要从充电仓内取出,直接对电池包内部进行液冷冷却较为困难。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风冷方式对电池包进行降温,但风冷的降温效果十分有限,无法适应现今越来越高的充电功率。因此,需要对电池包实施更有效的降温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电池包在充电时进行冷却的降温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其包括多个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用于对放置于所述充电仓内的电池包进行充电,每个所述充电仓均设有电池包冷却***,所述电池包冷却***包括制冷部,所述制冷部设于包括对电池包内部输入冷却介质的接口。
该温度自动控制***在充电仓内设置电池包冷却***,以通过制冷部对电池包输入冷却介质,以吸收电池包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寿命。
较佳地,所述电池包冷却***还包括冷却源,所述冷却源连接于所述制冷部,所述冷却源用于对所述电池包提供冷却介质,所述制冷部具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对接于所述冷却源,所述冷却源中的冷却介质通过所述接口流经所述冷却管道,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实现对电池包进行降温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冷却管道直接设置于所述电池包的内部,所述接口设置于所述电池包的表面。
通过将冷却管道直接设置在电池包内部,使冷却介质能够尽可能地流经电池包内部的热源,提高散热能力。
较佳地,所述电池包具有热源,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热源直接接触,以进一步提高散热能力。
较佳地,所述冷却源具有与所述接口对接的液冷接头,所述液冷接头设置于所述充电仓内。
上述结构使得可移动的电池包在被放入充电仓之后,能够与充电仓实现管道的连通。同时,利用液冷接头进行连接还具有方便接插的功效,以便于电池包在完成充电后相对充电仓实现快速脱离。
较佳地,所述充电仓包括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
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用于连接所述电池包,并向所述电池包供电;
接插机构,所述接插机构驱动所述充电插头接插于所述电池包;
所述液冷接头设置于所述接插机构,所述接插机构驱动所述液冷接头与位于所述电池包表面的所述接口对接,以解决电池包与充电仓之间的流体连接如何快速连接或分离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冷却源具有冷却控制单元,所述冷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流经所述冷却管道的冷却介质的流量,以通过对流量的定量控制,实现对电池包精确制冷的目的,以避免能源的过度浪费。
较佳地,所述冷却源还具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冷却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包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电池包处于充电状态,则向所述冷却控制单元发送启动信号。
通过设置检测单元,使得冷却源输送冷却介质的状态能够同步于电池包的充电状态,避免在电池包未处于充电状态时,冷却源仍持续向电池包输送冷却介质而产生的能源浪费。
较佳地,所述充电仓包括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
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用于连接所述电池包,并向所述电池包供电;
接插机构,所述接插机构驱动所述充电插头接插于所述电池包;
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接插机构上,以通过接插机构的接插状态判断电池包是否处于充电状态,降低检测单元产生误判的可能性。
较佳地,所述检测单元为光电开关,以通过测量与电池包距离的非接触式检测方式,判断电池包与充电仓之间是否对接到位。
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其包括多个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用于对放置于所述充电仓内的电池包进行充电,每个所述充电仓均设有电池包冷却***,所述电池包冷却***包括制冷部,所述制冷部设于所述充电仓内所述电池包对应位置。
在本方案中,将制冷部设置在充电仓上设置电池包的位置处,以通过间接冷却的方式,利用制冷部吸收从电池包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寿命。
较佳地,所述制冷部为自循环散热***,所述自循环散热***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加热部和冷凝部,所述加热部用于吸收所述电池包热量形成蒸汽,所述冷凝部用于冷却蒸汽形成液体返回至所述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电池包的外壁导热接触,所述冷凝部远离所述电池包的表面设置。
上述结构,通过利用利用散热管的加热部吸收电池包的热量并形成蒸汽,并利用冷却部冷却蒸汽并形成液体,从而高效地完成对电池包的冷却,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处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以提高电池包使用寿命。
该自循环散热***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电池包进行冷却,而无需外部冷却***的介入,使得冷却对象本身就可以实现温度调节。较佳地,所述散热管还包括回流部,所述回流部用于将冷却后的液体返回至加热部。
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回流部将液体回流至加热部,使得冷却后的液体能够继续吸收热量而蒸发,从而再次进入冷却部冷却为液体,有利于提高液体蒸发为气体的循环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以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较佳地,所述充电仓还包括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用于承载所述电池包,所述制冷部设于所述电池托盘上。
在本方案中,将制冷部设置在用于承载电池包的电池托盘上,以通过间接冷却的方式,利用制冷部吸收从电池包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寿命。
较佳地,所述制冷部包括制冷管,所述制冷管直接设于所述电池托盘上。
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制冷管直接设置在电池托盘上,减少了制冷管与电池托盘之间的连接部件,以利于简化电池托盘的结构形式。
较佳地,所述制冷管连续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电池托盘上。
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将制冷管连续均匀间隔的设置在电池托盘上,有利于提高制冷部的温度的均匀性,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温度的均匀性。
较佳地,所述制冷部包括制冷管,所述制冷管通过制冷板设于所述电池托盘上,所述制冷板包括板体及设于所述板体内的管道,所述制冷管设于所述管道内。
将制冷管通过制冷板间接设置在电池托盘上,以利用制冷板固定制冷管,有利于防止制冷管被意外损伤,有利于提高制冷部的寿命,同时也方便对制冷管进行整体加工制造。
较佳地,所述板体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铜、钢或石墨的一种;所述制冷管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铜或钢中的一种;和/或,所述制冷管的结构为圆管或矩形管的一种。由于铝合金、铜、钢或石墨具有相对较高的导热系数,可进一步提高制冷部的换热效率。
较佳地,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托盘冷却接头,所述托盘冷却接头连接在所述制冷管的两端,所述冷却接头用于与所述温度自动控制***的冷却源对接。
通过在电池托盘上设置托盘冷却接头以与充电仓的冷却源进行对接,可方便拆装维护。
一种换电站,包括如上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
该换电站通过冷却***对放置在充电仓内的电池包进行冷却,有效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以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一种储能站,包括如上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
该储能站通过冷却***对放置在充电仓内的电池包进行冷却,有效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以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通过在充电仓内设置电池包冷却***,以利用电池包冷却***的制冷部吸收电池包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温度自动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充电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池包冷却***与电池包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充电插头和液冷接插件的布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充电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充电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电池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制冷部的制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充电仓10
制冷部1,加热部1a,冷凝部1b
接口11
冷却管道12
散热管
制冷管14
制冷板15
冷却源2
管路21
液冷接头22
连接器组件3
充电插头31
接插机构32
电池托盘4,托盘冷却接头41
电池包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其包括多个充电仓10,充电仓10用于对放置在充电仓10内的电池包20进行充电,每个充电仓10内均设置有电池包冷却***,该电池包冷却***包括制冷部1,所述制冷部1包括对电池包20内部输入冷却介质的接口11。
该温度自动控制***在充电仓10内设置电池包冷却***,以通过制冷部1对电池包20输入冷却介质,以吸收电池包20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池包20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20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包20的充电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包20的寿命。
该电池包冷却***还包括冷却源2,冷却源2通过管路21连接于制冷部1,该冷却源2用于生产并向电池包20提供冷却介质,制冷部1具有冷却管道12,以通过冷却管道12对接冷却源2,使冷却源2中的冷却介质经由接口11流入冷却管道12,实现对电池包20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管道12直接设置在电池包20的内部,而接口11则对应设置在电池包20的表面上。以通过将冷却管道12直接设置在电池包20内部,使冷却介质能够尽可能地流经电池包20内部的热源。优选地,冷却管道12可与热源直接接触,以进一步提高散热能力。
在冷却源2与接口11通过液冷接头22实现对接,该液冷接头22设置在充电仓10内,使得可移动的电池包20在被放入充电仓10之后,能够与充电仓10实现管道的连通。同时,利用液冷接头22进行连接还具有方便接插的功效,以便于电池包20在完成充电后相对充电仓10实现快速脱离。
如图3和图4所示,充电仓10包括连接器组件3,该连接器组件3包括充电插头31以及接插机构32。其中,充电插头31用于连接电池包20,并向电池包20供电,接插机构32包括直线导轨及运动机构,充电插头31设置在直线导轨的上方,运动机构驱动充电插头31沿直线导轨的延伸方向运动,并接插在电池包20的表面,实现自动化插拔充电插头31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冷却源2的液冷接头22也同样设置在接插机构32上,以使得接插机构32同样能够驱动液冷接头22与位于电池包20表面的接口11对接,以解决电池包20与充电仓10之间的流体连接如何快速连接或分离的问题。
在该冷却源2中还具有冷却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冷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流经冷却管道12的冷却介质的流量,以通过对流量的定量控制,实现对电池包20精确制冷的目的,避免能源的过度浪费。
此外,充电仓10内还具有充电检测单元(图中未示出),充电检测单元与冷却控制单元之间电连接,该充电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包20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充电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池包20处于充电状态时,充电检测单元向冷却控制单元发送启动信号,以使冷却源2开始输送冷却介质。通过设置充电检测单元,以使得冷却源2输送冷却介质的状态能够同步于电池包20的充电状态,避免在电池包20未处于充电状态时,冷却源2仍持续向电池包20输送冷却介质而产生的能源浪费。
该充电检测单元也可以设置在接插机构32上,以通过接插机构32的接插状态判断电池包20是否处于充电状态,降低充电检测单元产生误判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检测单元为光电开关,以通过测量与电池包20距离的非接触式检测方式,判断电池包20与连接器组件3之间是否对接到位。
充电仓内还设有电池包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包的温度,温度检测单元与冷却控制单元电连接,根据检测到的电池包温度控制冷却介质的开闭以及流量。
另外,冷却源2还包括水泵。水泵可以是活塞泵、齿轮泵、叶片泵、离心泵、轴流泵等等,以驱动冷却介质流动。检测单元也可与水泵进行电连接,以根据电池包20的情况控制水泵的运行状态。
该温度自动控制***,通过冷却***对放置在充电仓内的电池包进行冷却,有效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以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该温度自动控制***可设置在换电站或储能站中,以通过电池包冷却***对放置在充电仓内的电池进行冷却,吸收电池包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并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其结构与实施例1提供的温度自动控制***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冷却***的制冷部1并不设置在电池包20内,而是设置在充电仓10表面对应于电池包20的位置处。通过将制冷部1设置在充电仓10上设置电池包20的位置处,以通过间接冷却的方式,利用制冷部1吸收从电池包20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池包20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20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包20的充电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包20的寿命。
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的制冷部1的设置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制冷部1并非对接于冷却源2,而是为自循环散热***,该自循环散热***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加热部1a、冷凝部1b,其中,加热部1a用于吸收电池包20热量以形成蒸汽,冷凝部1b用于冷却蒸汽形成液体返回至加热部1a,加热部1a与电池包20的外壁导热接触,冷凝部1b远离电池包20表面设置。
本实施例利用自循环散热***的散热管的加热部1a吸收电池包20的热量并形成蒸汽,并利用冷却部冷却蒸汽并形成液体,从而高效地完成电池包20的冷却,避免热量在电池包20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20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该自循环散热***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电池包20进行冷却,而无需外部冷却***的介入,使得冷却对象本身就可以实现温度调节。相较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制冷部1通过自循环的方式转移热量,因此无需再设置从充电仓10连通至电池包20的流体管路,以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前提下,使整个充电仓10的结构能够进一步简化。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自循环散热***还包括回流部,所述回流部用于将冷却后的液体从冷凝部1b返回至加热部1a。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回流部将液体回流至加热部1a,使得冷却后的液体能够继续吸收热量而蒸发,从而再次进入冷却部冷却为液体,有利于提高液体蒸发为气体的循环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以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回流部可以为设于散热管内壁的多孔结构。本实施例利用液体在多孔结构中发生毛细现象,进而有利于液体快速地到达加热部1a,从而有利于提高液体蒸发为气体的循环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有利于将电池包20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该自循环散热***为热管。
在其他实施例中,回流部还可以为吸液芯或散热管壁面的毛细结构。本实施例利用吸液芯或散热管壁面的毛细结构,从而有利于发生毛细现象,进而有利于液体快速地到达加热部1a,从而有利于提高液体蒸发为气体的循环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有利于将电池包20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的温度自动控制***也可设置在换电站或储能站中,以通过电池包冷却***将电池包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转移至外部,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并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其结构与实施例2提供的温度自动控制***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制冷部1并非是自循环散热***,而是设置在电池托盘4表面的制冷管14,以使得冷却介质能够流经电池托盘4。在将制冷部1设置在电池托盘4后,通过间接冷却的方式,利用制冷部1吸收从电池包20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池包20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20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包20的充电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包20的寿命。
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制冷管14是通过制冷板15设置在电池托盘4上的,该制冷板15包括板体及设在板体内的管道,而制冷管14设于管道内,通过将制冷管14通过制冷板15间接设置在电池托盘4上,以利用制冷板15固定制冷管14,有利于防止制冷管14被意外损伤,有利于提高制冷部1的寿命,同时也方便对制冷管14进行整体加工制造。其中,为提高制冷部1的温度的均匀性,制冷管14应当连续均匀地间隔排布于制冷板15上。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板体的材料可以包括铝合金、铜、钢或石墨的一种。制冷管14的材料可以包括铝合金、铜或钢中的一种。在其他实施例中,制冷管14的结构为圆管或矩形管的一种。
同时,在其他实施例中,制冷管14也可以不通过设于制冷板15的方式与电池托盘4间接连接,而是直接间隔排布在电池托盘4的表面。
另外,在电池托盘4上还设有托盘冷却接头41,该托盘冷却接头41连接于制冷管14的两端,且托盘冷却接头41用于与温度自动控制***的冷却源2对接,以在电池托盘4需要拆卸维护时能够快速地切断管路连接,提高电池包冷却***与充电仓10的电池托盘4的连接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装置或元件被正常使用时的放置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在任何时刻都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除非文中另有说明。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其包括多个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用于对放置于所述充电仓内的电池包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仓均设有电池包冷却***,所述电池包冷却***包括制冷部,所述制冷部包括对电池包内部输入冷却介质的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冷却***还包括冷却源,所述冷却源连接于所述制冷部,所述冷却源用于对所述电池包提供冷却介质,所述制冷部具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对接于所述冷却源,所述冷却源中的冷却介质通过所述接口流经所述冷却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直接设置于所述电池包的内部,所述接口设置于所述电池包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具有热源,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热源直接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源具有与所述接口对接的液冷接头,所述液冷接头设置于所述充电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仓包括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
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用于连接所述电池包,并向所述电池包供电;
接插机构,所述接插机构驱动所述充电插头接插于所述电池包;
所述液冷接头设置于所述接插机构,所述接插机构驱动所述液冷接头与位于所述电池包表面的所述接口对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源具有冷却控制单元,所述冷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流经所述冷却管道的开闭以及冷却介质的流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仓内还具有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冷却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包的温度,所述冷却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电池包温度控制冷却管道的开闭以及冷却介质的流量。
9.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其包括多个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用于对放置于所述充电仓内的电池包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仓均设有电池包冷却***,所述电池包冷却***包括制冷部,所述制冷部设于所述充电仓内所述电池包对应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为自循环散热***,所述自循环散热***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加热部和冷凝部,所述加热部用于吸收电池包热量形成蒸汽,所述冷凝部用于冷却蒸汽形成液体返回至所述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电池包的外壁导热接触,所述冷凝部远离所述电池包的表面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还包括回流部,所述回流部用于将冷却后的液体返回至加热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仓还包括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用于承载所述电池包,所述制冷部设于所述电池托盘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包括制冷管,所述制冷管直接设于所述电池托盘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连续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电池托盘上。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包括制冷管,所述制冷管通过制冷板设于所述电池托盘上,所述制冷板包括板体及设于所述板体内的管道,所述制冷管设于所述管道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铜、钢或石墨的一种;所述制冷管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铜或钢中的一种;和/或,所述制冷管的结构为圆管或矩形管的一种。
17.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托盘冷却接头,所述托盘冷却接头连接在所述制冷管的两端,所述冷却接头用于与所述温度自动控制***的冷却源对接。
18.一种换电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
19.一种储能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自动控制***。
CN202023231996.7U 2019-12-26 2020-12-28 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Active CN21489856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5300 2019-12-26
CN2019224153007 2019-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8569U true CN214898569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2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31996.7U Active CN214898569U (zh) 2019-12-26 2020-12-28 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8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31032A (zh) 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CN105958155A (zh)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储能的动力电池降温方法和装置
CN207338673U (zh) 车辆的充电连接件以及车辆
CN109149009B (zh) 高效低温差集成液冷电池***
CN202217748U (zh)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及电池组
CN102859782A (zh) 熔盐电池装置和用于控制熔盐电池温度的方法
CN102324591A (zh) 恒温控制电池组
WO2021129875A1 (zh) 充电单元温度调节***、充电箱、换电站及储能站
CN113043872A (zh) 温度自动控制托盘、充电仓、换电站及储能站
EP410507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CN214898569U (zh) 温度自动控制***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CN113745693B (zh) 一种分级散热且具有保护功能的电摩电池
CN112582703B (zh) 一种基于热管与液冷板耦合的新型电池冷却结构
CN112297951B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车用冷却***
CN117080187A (zh) 一种bms电池管理***热电冷却结构
CN218731269U (zh) 一种电池温控装置
CN21645072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换电池箱散热结构
CN107154522A (zh) 电池组充电保温箱
CN213845357U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的冷却***
CN211789368U (zh) 一种车载电池冷却装置
CN210110990U (zh) 一种直流快充液冷电池***
CN112993438A (zh) 一种叉车锂电池半导体热管理***
CN113258639A (zh) 移动充电机器人
CN214898568U (zh) 温度自动控制组件、换电站及储能站
CN215042141U (zh) 温度自动控制托盘、充电仓、换电站及储能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