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6211U - 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6211U
CN214746211U CN202121056455.7U CN202121056455U CN214746211U CN 214746211 U CN214746211 U CN 214746211U CN 202121056455 U CN202121056455 U CN 202121056455U CN 214746211 U CN214746211 U CN 214746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g
water storage
channel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564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决源
吴国显
陈秋林
吴伟林
涂祥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Airpple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Airpple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Airpple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Airpple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564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6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6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6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其包括机身、加湿组件、风机组件及雾化组件;机身具有一气流通道;加湿组件设置于气流通道的下方;风机组件设置于气流通道中,用于产生负压,并使气流经过所述加湿组件后加湿;雾化组件包括储水箱、雾化器及风动件,储水箱中设置有出雾通道,出雾通道与气流通道相连通,雾化器将储水箱的水雾化成雾气,雾气经风动件由出雾通道排向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中雾化器将水雾化成雾气后,由风动件将雾气排向气流通道,再由位于气流通道中的风机组件产生负压,将雾气排出,通过这种方式,雾化后的水雾可以更快、更高地散出,提高了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
背景技术
加湿器能够增加空间中空气的湿度,解决因环境干燥引发的一些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加湿器,如超声波加湿器、电加热加湿器等,使得加湿器逐渐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必备品。
现有的加湿器中,水箱内的水通过雾化器被高频震荡或加热后雾化,然后通过设置于雾化器上方的导雾柱将雾化的水雾自然地扩散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达到加湿、清新空气的作用。这种结构的加湿器,不仅水雾散出的效率慢、出雾的高度不够理想,而且由于出雾慢,水雾容易在导雾柱内凝结,导致加湿器的加湿效果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其可以使雾化后的水雾更快、更高地散出,从而提高了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包括机身、加湿组件、风机组件及雾化组件;
所述机身具有一气流通道;
所述加湿组件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下方;
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中,用于产生负压,并使气流经过所述加湿组件后加湿;
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储水箱、雾化器及风动件,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与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雾化器将储水箱的水雾化成雾气,雾气经所述风动件由所述出雾通道排向所述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机身包括基座、上支座及侧支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所述上支座、侧边设置有所述侧支座,所述基座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出雾口,所述上支座中设置有所述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第一出雾口相连通,所述侧支座设有开口向上的储水腔,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水腔中。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所述出雾通道,所述出水口中设置有出水阀,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储水腔的底部,所述风动件设置于所述侧支座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出雾通道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向上延伸形成有一中空结构的导流柱,所述导流柱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导流柱伸入所述出雾通道中,所述风动件位于所述导流柱的下方,以将所述出雾通道中的雾气吹向所述第一出雾口。
优选地,所述出雾通道包括第一引流腔、第二引流腔及第二出雾口,所述第一引流腔与第二引流腔之间互相连通,所述第二引流腔位于所述雾化器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引流腔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出雾口,所述第二出雾口与第一出雾口相连通,所述导流柱伸入所述第一引流腔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引流腔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引流腔,所述第三引流腔与第一引流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流腔、第二引流腔及第三引流腔均为开口朝下的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采用轴流风机,所述风动件采用离心风机。
优选地,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蓄水箱和滤芯,所述蓄水箱设置于所述机身于气流通道的下方,所述滤芯可转动地安装于蓄水箱上,并均匀地与蓄水箱中的水接触以保持湿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雾化器将水雾化成雾气后,由风动件将雾气排向气流通道,再由位于气流通道中的风机组件产生负压,将雾气排出,通过这种方式,雾化后的水雾可以更快、更高地散出,提高了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储水箱中设置有出雾通道,风动件产生的风力经导流柱先进入第一引流腔和第三引流腔到储水腔,再折返进入第二引流腔,将雾化后的水雾由第二引流腔吹送至第二出雾口排向气流通道,相较于直接吹送水雾的方式,可以避免风力扰乱雾柱,使得出雾更加均匀,确保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雾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储水箱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身100、基座110、第一出雾口111、上支座120、侧支座130、储水腔131、导流柱132、排气口1321;
加湿组件200、蓄水箱210、滤芯220;
风机组件300;
雾化组件400、储水箱410、出水口411、第一引流腔4121、第二引流腔4122、第二出雾口4123、第三引流腔4124、雾化器420、风动件4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配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包括机身100、加湿组件200、风机组件300及雾化组件400。
机身100包括基座110、上支座120及侧支座130,基座110的顶部设置有上支座120、侧边设置有侧支座130,基座110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出雾口111,上支座120中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第一出雾口111相连通,侧支座130设有开口向上的储水腔131,雾化组件400设置于储水腔131中。
加湿组件200包括蓄水箱210和滤芯220,蓄水箱210设置于机身100于气流通道的下方,滤芯220可转动地安装于蓄水箱210上,并均匀地与蓄水箱210中的水接触以保持湿润。
风机组件300设置于气流通道中,用于产生负压,并使气流经过加湿组件200后加湿,在本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00采用轴流风机。
配合图2和图4所示,雾化组件400包括储水箱410、雾化器420及风动件430,储水箱410中设置有出雾通道,出雾通道与气流通道相连通,雾化器420将储水箱410的水雾化成雾气,雾气经风动件430由出雾通道排向气流通道。雾化器420将水雾化成雾气后,由风动件430将雾气排向气流通道,再由位于气流通道中的风机组件300产生负压,将雾气排出,通过这种方式,雾化后的水雾可以更快、更高地散出,提高了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配合图3至图6所示,储水箱41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口411和出雾通道,出水口411中设置有出水阀(图中未示出),通过控制出水阀,可以使储水箱410中的水流出至储水腔131,雾化器420设置于储水腔131的底部,风动件430设置于侧支座130的底部,并位于出雾通道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420可采购市面上的常用部件进行装配,风动件430采用离心风机。
储水腔131的底部向上延伸形成有一中空结构的导流柱132,导流柱132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1321,导流柱132伸入出雾通道中,风动件430位于导流柱132的下方,以将出雾通道中的雾气吹向第一出雾口111。
出雾通道包括第一引流腔4121、第二引流腔4122及第二出雾口4123,第一引流腔4121与第二引流腔4122之间互相连通,第二引流腔4122位于雾化器420的正上方,第二引流腔412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出雾口4123,第二出雾口4123与第一出雾口111相连通,导流柱132伸入第一引流腔4121中。
第二引流腔4122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引流腔4124,第三引流腔4124与第一引流腔4121相连通,第一引流腔4121、第二引流腔4122及第三引流腔4124均为开口朝下的中空结构。风动件430产生的风力经导流柱132先进入第一引流腔4121和第三引流腔4124到储水腔131,再折返进入第二引流腔4122,将雾化后的水雾由第二引流腔4122吹送至第二出雾口4123排向气流通道,相较于直接吹送水雾的方式,可以避免风力扰乱雾柱,使得出雾更加均匀,确保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加湿组件、风机组件及雾化组件;
所述机身具有一气流通道;
所述加湿组件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下方;
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中,用于产生负压,并使气流经过所述加湿组件后加湿;
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储水箱、雾化器及风动件,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与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雾化器将储水箱的水雾化成雾气,雾气经所述风动件由所述出雾通道排向所述气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基座、上支座及侧支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所述上支座、侧边设置有所述侧支座,所述基座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出雾口,所述上支座中设置有所述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第一出雾口相连通,所述侧支座设有开口向上的储水腔,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水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所述出雾通道,所述出水口中设置有出水阀,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储水腔的底部,所述风动件设置于所述侧支座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出雾通道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向上延伸形成有一中空结构的导流柱,所述导流柱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导流柱伸入所述出雾通道中,所述风动件位于所述导流柱的下方,以将所述出雾通道中的雾气吹向所述第一出雾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通道包括第一引流腔、第二引流腔及第二出雾口,所述第一引流腔与第二引流腔之间互相连通,所述第二引流腔位于所述雾化器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引流腔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出雾口,所述第二出雾口与第一出雾口相连通,所述导流柱伸入所述第一引流腔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腔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引流腔,所述第三引流腔与第一引流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流腔、第二引流腔及第三引流腔均为开口朝下的中空结构。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采用轴流风机,所述风动件采用离心风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蓄水箱和滤芯,所述蓄水箱设置于所述机身于气流通道的下方,所述滤芯可转动地安装于蓄水箱上,并均匀地与蓄水箱中的水接触以保持湿润。
CN202121056455.7U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 Active CN214746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6455.7U CN214746211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6455.7U CN214746211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6211U true CN214746211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3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56455.7U Active CN214746211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6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7868A1 (zh) * 2022-10-14 2024-04-18 程波 雾化加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7868A1 (zh) * 2022-10-14 2024-04-18 程波 雾化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5610A (zh) 空气加湿器
CN113154575A (zh) 一种雾化加湿器
CN214746211U (zh) 一种加湿器雾化结构
WO2019169677A1 (zh) 一种雾化加湿器
CN204902093U (zh) 一种内置手柄风道的把手加湿器
CN214746210U (zh) 一种雾化加湿器
CN210107665U (zh) 一种加湿器盖体及其超声波加湿装置
CN216814458U (zh) 一种空气加湿装置
CN214949515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1011766U (zh) 加湿风扇基座
CN212253015U (zh) 加湿装置
CN210292177U (zh) 一种吸射式加湿器
CN211372674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1254069Y (zh) 车用喷雾器
CN218565628U (zh) 一种可形成火焰喷雾效果的香薰加湿器
CN213090005U (zh) 一种氛围加湿灯
TWM615169U (zh) 加濕器
CN220103312U (zh) 一种能够均匀加湿的加湿器
CN209054721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0569001U (zh) 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
CN212481566U (zh) 加湿风扇
CN210740615U (zh) 一种空气加湿器
CN217178786U (zh) 一种加湿器的导雾结构
CN219889692U (zh) 一种香薰加湿器
CN214370692U (zh) 一种可加香薰的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