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3270U - 成像组件和镜头 - Google Patents

成像组件和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3270U
CN214623270U CN202120117026.XU CN202120117026U CN214623270U CN 214623270 U CN214623270 U CN 214623270U CN 202120117026 U CN202120117026 U CN 202120117026U CN 214623270 U CN214623270 U CN 214623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heating element
imaging assembly
conductive adhesiv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70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170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3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3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3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成像组件和镜头。成像组件包括镜片组、加热元件和电连接件,镜片组包括镜片;加热元件对应镜片设置;电连接件包括软性电路板和导电胶,软性电路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通过导电胶与加热元件电连接,软性电路板用于通过导电胶向加热元件供电,以控制加热元件对镜片进行加热。由于加热元件可以对镜片进行加热,使得所述成像组件和采用所述成像组件的镜头可以适用于低温环境或者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避免因低温导致的镜片起雾等影响成像效果的情形,使得所述成像组件和镜头的适用性较广,成像效果较佳。

Description

成像组件和镜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组件和镜头。
背景技术
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便利,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交通设备等都安装有镜头,镜头是用于拍摄图像的各项元件的总成,一般包含具有镜片的成像组件等,镜头根据其所安装的设备的应用场景的不同,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如,车载拍摄、户外监控等,当镜头应用于低温环境或者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时,镜头的成像组件的镜片可能因环境温度的变化产生结霜、起雾等现象,轻者阻挡到一部分的成像组件的镜片的视野,导致部分或者全部的拍摄图像受到遮蔽,更严重者可能造成镜片破裂、内部元件故障、或者整机损坏等。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加热除雾功能且组装结构较为简单的成像组件和镜头。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组件,其包括镜片组、加热元件和电连接件。所述镜片组包括镜片;所述加热元件对应所述镜片设置;所述电连接件包括软性电路板和导电胶,所述软性电路板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所述软性电路板用于通过所述导电胶向所述加热元件供电,以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对所述镜片进行加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组件中,软性电路板通过导电胶向加热元件供电,从而控制加热元件对镜片进行加热以对镜片进行升温、除雾,使得所述成像组件和采用所述成像组件的镜头可以适用于低温环境或者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避免因低温导致的镜片起雾等影响成像效果的情形,使得所述成像组件的适用性较广,且可保障拍摄图像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成像效果较佳。同时,通过导电胶向加热元件供电,在对电连接件的进行胶粘固定的同时,达到导电的目的,不需要或减少使用另外设置的导电元件,使得成像组件整体结构和组装方式均较为简单,在节省整体空间的同时,也便于组装和批量生产,节约成本。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形成于所述镜片上的导电加热层。可以理解,加热元件形成在镜片上,使得加热元件可以直接对镜片加热,而不经过其他元件进行热量传导,从而热量损失较小,且加热效率更高。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形成于所述镜片上的透明导电加热层。可以理解,通过使用透明导电加热层作为加热元件,可以在对成像组件进行加热除雾的同时,不影响成像组件的通光率,从而不对成像组件的拍摄功能产生影响。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胶包括异方性导电胶。可以理解,异方性导电胶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可减小胶接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不会对热敏感元器件产生影响,同时,在对成像组件进行胶粘固定的同时,还能达到导电的目的,不需要另外设置导电元件,组装结构简单,节省整体空间,便于成像组件的组装和批量生产。进一步地,加热元件包括形成于镜片上的透明导电加热层,且导电胶包括异方性导电胶时,将镜片通过导电胶与软性电路板结合于一体,可以使得成像组件的组装方便,有利于降低组装成本,同时也可以使得元件紧凑组装、有利于降低成像组件的体积。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片包括镜片主体、设置于所述镜片主体一侧的防反射层、和设置于所述防反射层远离所述镜片主体一侧的防杂散光层,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防杂散光层远离所述防反射层一侧。可以理解,通过在镜片一侧设置防反射层和防杂散光层可以提升镜片的滤光质量,进而保障成像质量,同时,加热元件设置于防杂散光层远离防反射层一侧,可不影响所述镜片主体、防反射层与防杂散光层的功能,保障了成像组件的功能完整,且对整体镜片的结构改动较小,便于将加热元件制作、设置于镜片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片包括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理解,通过加热元件设置位置的按需设计,可以实现对镜片的加热位置进行自由调控,适配不同类型的成像组件和/或不同的应用场景,使加热除雾、升温更加精准。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像侧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及/或所述第二表面包括通光表面和连接所述通光表面与所述侧面之间的连接表面,所述加热元件至少设置于所述连接表面或所述侧面。可以理解,通过在连接表面或侧面设置加热元件,可以在基本不影响成像组件的透光率的同时,达到对成像组件加热除雾、升温的目的。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导电胶与位于所述连接表面或所述侧面的部分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可以理解,软性电路板的第一连接部通过导电胶与连接表面或侧面的部分加热元件电连接,使得软性电路板可不影响通光表面的通过,进而可以避免软性电路板影响成像组件的通光率,且实现导电连通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小成像组件的整体体积,也不需要复杂的组装工艺,易于成像组件的组装,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通光表面;或者,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连接表面、所述通光表面和所述侧面;或者,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侧面;或者,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侧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可以理解,通过在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通光表面设置所述加热元件可以增大加热面积,并且使所述成像组件加热均匀,能达到快速加热除雾的目的。通过在连接表面、通光表面和侧面或者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侧面设置所述加热元件,可以增大加热面积,并且使成像组件加热均匀、快速,能达到快速加热除雾、升温的目的,同时保护成像组件在加热过程中不易因受热不均导致损坏。通过在侧面和第二表面设置加热元件可以减小加热面和除雾面的传热距离,提高加热效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面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围成收纳部,所述成像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收纳部。可以理解,通过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围成收纳部中设置密封件,可以保护加热元件、软性电路板等不受水汽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提升成像组件的防水性与可靠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导电胶与位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可以理解,软性电路板的第一连接部通过导电胶与位于第三部分的加热元件电连接,可以避免密封件与软性电路板的位置重叠产生的干涉,且组装也较为方便。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所述导电胶包括第一胶体部和第二胶体部,所述加热元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接表面或所述侧面的条形部,所述条形部沿所述连接表面或所述侧面设置且围成未封闭的第一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胶体部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端,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胶体部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端。可以理解,通过第一胶体部连接正极连接端,第二胶体部连接负极连接端,且配合第一环形结构的加热元件,可以使得镜片***的大部分区域均设置有加热元件,使得加热面积较大,且对镜片的加热也可以更加均匀。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胶还包括第三胶体部,所述第三胶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胶体部与所述第二胶体部之间,且所述第三胶体部与所述第一胶体部、所述第二胶体部围成与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对应的第二环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对应的第三环形结构,所述正极连接端和所述负极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环形结构上,所述第一环形结构通过所述第二环形结构与所述第三环形结构连接。可以理解,通过第二环形结构将第一环形结构与第三环形结构连接,加固了所述软性电路板与所述加热元件的连接,增加了加热面积,在提高加热除雾效率的同时,使成像组件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提高了成像组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组件还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包括内表面和位于所述内表面相反一侧的外表面,所述镜片组的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内表面,所述镜筒还包括贯穿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通孔,所述软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镜筒内且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出至所述镜筒外且用于与其他元件电连接。可以理解,通过将软性电路板的第一连接部设于镜筒内,且通过导电胶与加热元件电连接,中间部分通过镜筒的通孔后,第二连接部伸出至镜筒外且用于与其他元件电连接,不仅实现整个成像组件的安装固定和与其他元件的电连接,保障了成像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使得成像组件的整体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成像组件的轻量化和小型化。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温度感测元件,所述温度感测元件设置于所述中间部分上;所述内表面还形成有收纳槽,所述温度感测元件位于所述收纳槽中。可以理解,通过温度感测元件侦测温度,从而可以依据侦测温度控制是否对镜片进行加热以及何时可以停止加热,进而可以精确控制镜片的温度,保护成像组件各元件处于安全的温度,且可达到精确加热除雾的目的。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片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用于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像侧,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的至少一个上;所述内表面包括第一内壁面、第二内壁面和连接于第一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内壁面的连接面,所述第一内壁面与所述连接面形成台阶状,所述连接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二内壁面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镜片。可以理解,通过设置第二镜片,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加热元件设置于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的至少一个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需要的镜片进行加热除雾,实现对加热位置进行自由调控,适配不同类型的成像组件和/或不同的应用场景。另外,内表面的第一内壁面与连接面形成台阶状,连接面用于支撑第一镜片,第二内壁面用于安装第二镜片可以为第一镜片、第二镜片提供支撑,便于镜片的安装,同时提升成像组件的整体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镜头,所述镜头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成像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成像组件像侧的感光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具有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成像组件,其中,软性电路板通过导电胶向加热元件供电,从而控制加热元件对镜片进行加热以对镜片进行升温、除雾,使得所述成像组件和采用所述成像组件的镜头可以适用于低温环境或者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避免因低温导致的镜片起雾等影响成像效果的情形,使得所述成像组件的适用性较广,且可保障拍摄图像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成像效果较佳。同时,通过导电胶向加热元件供电,在对电连接件的进行胶粘固定的同时,达到导电的目的,不需要或减少使用另外设置的导电元件,使得成像组件和镜头的整体结构和组装方式均较为简单,在节省整体空间的同时,也便于组装和批量生产,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成像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成像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成像组件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成像组件的一镜片的反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成像组件的一镜片的剖面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的成像组件的剖面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的成像组件的剖面图;
图8是本申请再一种实施例的成像组件的剖面图;
图9是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的成像组件的剖面图;
图10是本申请再一种实施例的成像组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些相关技术中,具有加热除雾功能的镜头的成像组件(如车载成像组件)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是:在成像组件外置软板和加热线圈以将热能传导到镜片上,使其温度上升而达到除雾效果,然而,上述成像组件可能具有如下缺点:1)需在成像组件外多加外罩和加热线圈,其零件较多,导致体积较大、组装较复杂,故成本较高;2)加热线圈距离镜片(玻璃等被加热物)较远,导致热能的传导路径较长,因此所需要之热能(温度)与加热功率较高,并且需要较长之加热时间,使得较长加热时间导致的局部较高的加热温度影响周围材料;3)相关技术中的加热方案电气连接方式大部份皆使用高温焊接电线方式连接,这对加热元件采用的材料有所限制,如(一些透明导电层,如氧化铟锡(ITO)等一般无法通过焊锡连接)。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组件和镜头,所述成像组件包括镜片组、加热元件和电连接件。所述镜片组包括镜片;所述电连接件包括软性电路板和导电胶,所述软性电路板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所述软性电路板用于通过所述导电胶向所述加热元件供电,以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对所述镜片进行加热。
相较于上述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组件和镜头中,软性电路板通过导电胶向加热元件供电,从而控制加热元件对镜片进行加热以对镜片进行升温、除雾,使得所述成像组件和采用所述成像组件的镜头可以适用于低温环境或者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避免因低温导致的镜片起雾等影响成像效果的情形,使得所述成像组件的适用性较广,且可保障拍摄图像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成像效果较佳。同时,通过导电胶向加热元件供电,在对电连接件的进行胶粘固定的同时,达到导电的目的,不需要或减少使用另外设置的导电元件,使得成像组件和镜头的整体结构和组装方式均较为简单,在节省整体空间的同时,也便于组装和批量生产,节约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组件和镜头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100指用于图像拍摄的各项元件的总成,如图1-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100包括成像组件1和设置于成像组件1像侧的感光元件2,外界光线通过成像组件1在感光元件2上成像,镜头100还通过与外部电路的电连接,将感光元件2形成的图像信号输出到外部电路。其中,成像组件1和镜头100可以应用于但不限于手机、户外监控设备、拍摄设备(摄像机等)、各种交通工具、车载设备(如行车记录仪)等终端。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因感光元件2为成像元件,所述像侧为感光元件2所在的一侧。
具体地,镜头100和成像组件1中,成像组件1可以包括镜片组20、加热元件30和电连接件40。镜片组20包括镜片21;电连接件40包括软性电路板41和导电胶42,软性电路板41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411,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加热元件30电连接,软性电路板41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以控制加热元件30对镜片21进行加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100和成像组件1中,软性电路板41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从而控制加热元件30对镜片21进行加热以对镜片21进行升温、除雾,使得成像组件1和采用成像组件1的镜头100可以适用于低温环境或者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避免因低温导致的镜片起雾等影响成像效果的情形,使得成像组件1的适用性较广,且可保障拍摄图像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成像效果较佳。同时,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在对电连接件40的进行胶粘固定的同时,达到导电的目的,不需要或减少使用另外设置的导电元件,使得成像组件1和镜头100的整体结构和组装方式均较为简单,在节省整体空间的同时,也便于组装和批量生产,节约成本。
具体地,加热元件30可以对应镜片21设置,实现对镜片21高效加热。并且,可以理解,加热元件30可以为设置于镜片21通光区域和/或不通光区域的透明加热元件,也可以为设置于镜片21不通光区域的不透明加热元件,同时,电连接件40可以通过软性电路板41连接外部电路为加热元件30供电,也可以进一步包括硬质印刷电路板,使得软性电路板41与硬质印刷电路板形成软硬结合板的电连接件40,进而通过软硬结合板连接外部电路为加热元件30供电。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组件1可以使用软性电路板41电连接外部电路,也可以使用具有软性电路板41的软硬结合板电连接外部电路,可见,成像组件1的适用性较高。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成像组件1一般还包括镜筒10,镜片组20收纳于镜筒10内,其中,镜片组20包括镜片21,镜片21与镜筒10同轴设置,镜片21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块,本实施例中,镜片21的数量为多片,且多片镜片21可以沿成像组件的光轴从镜筒10底部向上依次设置。加热元件30包括形成于镜片21上的导电加热层,电连接件40中的软性电路板41的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加热元件30电连接,通过对加热元件30通电从而对镜片21进行加热,达到除雾的效果,可以理解,加热元件30形成在镜片1上,使得加热元件30可以直接对镜片1加热,而不经过其他元件进行热量传导,从而热量损失较小,且加热效率更高。
具体地,加热元件30可以包括透明导电加热层,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加热层可以包括氧化铟锡材料和/或氧化铟锌(IZO)材料等透明导电材料,如包括氧化铟锡镀膜或氧化铟锌镀膜等,氧化铟锡镀膜等具有较好的电学传导和光学透明性。通过使用氧化铟锡镀膜等作为透明导电加热层,可以在对成像组件1进行加热除雾的同时,不影响成像组件1的通光率,从而不对成像组件1的拍摄功能产生影响。
导电胶42可以为异方性导电胶(ACF),异方性导电胶是指在Z方向导电,而在X和Y方向则不导电的胶粘剂。一般地,异方性导电胶通过使用相对较低容量的导电填充材料晶粒填充到胶合剂中,导电填充材料晶粒间接触不充分,使得导电胶42在X-Y平面内导电性变差,而Z方向的粘胶,无论是以薄膜形式还是以粘胶形式,在待连接表面之间穿插进行导电,异方性导电胶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大大减小了胶接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不会对热敏感元器件产生影响,同时,互连工艺过程非常简单,具有较少的工艺步骤,因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异方性导电胶还具有较高的柔性和更好的热膨胀系数匹配,改善了互连点的环境适应性,减少失效,另外,异方性导电胶属于绿色电子封装材料,不含铅以及其他有毒金属,有利于绿色生产。因此,可以理解,异方性导电胶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可减小胶接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不会对热敏感元器件产生影响,进而使用异方性导电胶在对成像组件1的软性电路板41进行胶粘固定的同时,还能达到导电的目的,不需要另外设置导电元件,组装结构简单,节省整体空间,便于成像组件1的组装和批量生产。
进一步地,加热元件30包括形成于镜片21上的透明导电加热层,且导电胶42包括异方性导电胶时,将镜片21通过导电胶42与软性电路板41结合于一体,可以使得成像组件1的组装方便,有利于降低组装成本,同时也可以使得元件紧凑组装、有利于降低成像组件1的体积。
更进一步地,镜片21包括第一表面214、位于第一表面214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215、和连接于第一表面214和第二表面215之间的侧面216,加热元件30可以设置于第一表面214、第二表面215和侧面21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理解,通过加热元件30设置位置的按需设计,可以实现对镜片21的加热位置进行自由调控,适配不同类型的成像组件1和/或不同的应用场景,使加热除雾、升温更加精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14为像侧表面(即邻近感光元件一侧的表面),且第一表面214包括通光表面214a和连接通光表面214a与侧面216之间的连接表面214b。第二表面215为物侧表面(即邻近被拍摄物体一侧的表面,其也可以包括通光表面215a和连接通光表面215a与侧面216之间的连接表面215b。可以理解,连接表面214b、连接表面215b、侧面216为镜片21上的不通光区域,通光表面214a、第二表面215为镜片21上的通光区域,加热元件30可以设置于连接表面214b、连接表面215b和/或侧面216,将加热元件30设置在镜片21的不通光区域可以在基本不影响成像组件1的透光率的同时,达到对成像组件1加热除雾、升温的目的。加热元件30也可以设置于通光表面214a、连接表面215b和/或第二表面215,此时,加热元件30可以为通光导电材料(如透明导电材料),可以理解,采用将加热元件30设置在镜片21的通光区域可以增大加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且可基本保证成像组件1的通光不受影响。此外,可以理解,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根据镜头100的应用环境,在通光区域、不通光区域中选择一种或同时选择通光区域和不通光区域设置加热元件30。
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加热元件30可以设置于连接表面214b和通光表面214a,即设置于第一表面214上。通过在连接表面214b和通光表面214a上均设置加热元件30可以具有较大的加热面积,并且使成像组件1加热均匀、快速,能达到快速加热除雾、升温的目的,同时保护成像组件1在加热过程中不易因受热不均导致损坏。
同时,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连接表面214b的部分加热元件30电连接,用于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以控制加热元件30对镜片21进行加热。软性电路板41的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连接表面214b的部分加热元件30电连接,使得软性电路板41可不影响通光表面214a的通过,进而可以避免软性电路板41影响成像组件1的通光率,且实现导电连通,结构简单,可以减小成像组件1的整体体积,不需要复杂的组装工艺,易于成像组件1的生产加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提升成像组件1的滤光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片21还可以包括镜片主体211、设置于镜片主体211一侧的防反射层212、和设置于防反射层212远离镜片主体211一侧的防杂散光层213,具体地,如图5所示,其中,加热元件30设置于防杂散光层213远离防反射层212一侧。通过在镜片21一侧设置防反射层212和防杂散光层213,可以提升整体光学穿透率与降低反射率,防止除通光孔外的杂散光,进而保障成像质量,加热元件30设置于防杂散光层213远离防反射层212一侧不影响镜片21和防反射层212、防杂散光层213的功能,保障了成像组件1的整体光学性能。
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加热元件30可以设置于连接表面214b,通过在连接表面214b设置加热元件30可以在不影响镜片21透光性的同时,对成像组件1均匀加热,能达到快速加热除雾的目的。同时,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连接表面214b的部分加热元件30电连接,用于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以控制加热元件30对镜片21进行加热。软性电路板41的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连接表面214b的部分加热元件30电连接,由于一些镜片21的连接表面214b的至少部分可能无需通光,因此上述设计可以避免软性电路板41影响成像组件1的通光率,且实现导电连通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小成像组件1的整体体积,也不需要复杂的组装工艺,易于成像组件1的组装,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加热元件30可以设置于连接表面214b、通光表面214a和侧面216,或者,在变更实施例中,加热元件30可以设置在连接表面214b和侧面216即可。通过在连接表面214b、通光表面214a和侧面216或者连接表面214b和侧面216设置加热元件30,可以增大加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能达到快速加热除雾的目的,同时保护成像组件1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因受热不均导致损坏。此时,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连接表面214b的部分加热元件30电连接,用于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以控制加热元件30对镜片21进行加热。同理,由于一些镜片21的连接表面214b的至少部分可能无需通光,因此上述设计可以避免软性电路板41影响成像组件1的通光率,且实现导电连通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小成像组件1的整体体积,也不需要复杂的组装工艺,易于成像组件1的组装,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加热元件30可以设置于连接表面214b、通光表面214a和侧面216,或者连接表面214b和侧面216。通过在连接表面214b、通光表面214a和侧面216或者连接表面214b和侧面216设置加热元件30可以增大加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能达到快速加热除雾的目的,同时保护成像组件1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因受热不均导致损坏。同理,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侧面216的部分加热元件30电连接,用于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以控制加热元件30对镜片21进行加热。由于一些镜片21的侧面216一般无需通光,因此上述设计可以避免软性电路板41影响成像组件1的通光率,且实现导电连通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小成像组件1的整体体积,也不需要复杂的组装工艺,易于成像组件1的组装,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加热元件30可以设置于侧面216。通过在侧面216设置加热元件30,可以在不影响成像组件1通光性能的同时,对成像组件1进行加热,能达到快速加热除雾的目的,同时保护成像组件1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因受热不均导致损坏。此时,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侧面216的部分加热元件30电连接,用于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以控制加热元件30对镜片21进行加热。同理,由于一些镜片21的侧面216一般无需通光,因此上述设计可以避免软性电路板41影响成像组件1的通光率,且实现导电连通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小成像组件1的整体体积,也不需要复杂的组装工艺,易于成像组件1的组装,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加热元件30设置于侧面216和第二表面215。通过在侧面216和第二表面215设置加热元件30可以减小加热面和除雾面的传热距离,且在侧面216和第二表面215设置加热元件30易于工艺操作,降低生产成本。此时,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侧面216的部分加热元件30电连接,用于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以控制加热元件30对镜片21进行加热。同理,由于一些镜片21的侧面216一般无需通光,因此上述设计可以避免软性电路板41影响成像组件1的通光率,且实现导电连通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小成像组件1的整体体积,也不需要复杂的组装工艺,易于成像组件1的组装,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提高镜头100的密封性,从而提高镜头100的防水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10所示,侧面216可以包括与第一表面214连接的第一部分216a、连接第一部分216a远离第一表面214的第二部分216b、和连接第二部分216b与第二表面215之间的第三部分216c,第一部分216a和第二部分216b围成收纳部216d,成像组件1还包括密封件217,密封件217设置于收纳部216d。可以理解,密封件217可以使一体成型的密封圈,也可以是涂抹于收纳部216d的密封胶,通过在第一部分216a和第二部分216b围成的收纳部216d中设置密封件217可以保护加热元件30、软性电路板41等加热部件不受水汽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提升成像组件1的防水性与可靠性。
如图10所示,当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侧面216的部分加热元件30电连接时,可以理解,即为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第三部分216c的加热元件30电连接。软性电路板41的第一连接部411通过导电胶42与位于第三部分216c的加热元件30电连接,可以避免密封件217与软性电路板41的位置重叠产生的干涉,且组装也较为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11包括正极连接端411a和负极连接端411b,导电胶42包括第一胶体部421和第二胶体部422,加热元件30包括位于连接表面214b或侧面216的条形部31,条形部31沿连接表面214b或侧面216设置且围成未封闭的第一环形结构32,第一环形结构32的一端通过第一胶体部421连接正极连接端411a,第一环形结构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胶体部422连接负极连接端411b。通过第一胶体部421连接正极连接端411a,第二胶体部422连接负极连接端411b,且配合第一环形结构的加热元件30,可以使得镜片1***的大部分区域均设置有加热元件30,使得加热面积较大,且对镜片1的加热也可以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胶42还包括第三胶体部423,第三胶体部423连接于第一胶体部421与第二胶体部422之间,且第三胶体部423与第一胶体部421、第二胶体部422围成与第一环形结构32对应的第二环形结构424,第一连接部411包括与第一环形结构32对应的第三环形结构411c,正极连接端411a和负极连接端411b设置于第三环形结构411c上,第一环形结构32通过第二环形结构424与第三环形结构411c连接。通过第二环形结构424将第一环形结构32与第三环形结构411c连接,加固了软性电路板41与加热元件30的连接,增加了加热面积,在提高加热除雾效率的同时,使成像组件1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提高了成像组件1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筒10包括内表面11和位于内表面11相反一侧的外表面12,镜片组20的至少部分安装于内表面11,镜筒10还包括贯穿内表面11和外表面12的通孔13,软性电路板41还包括第二连接部412和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11与第二连接部412之间的中间部分413,第一连接部411位于镜筒10内且通过导电胶42与加热元件30电连接,中间部分413位于通孔13中,第二连接部412伸出至镜筒10外且用于与其他元件电连接。通过镜筒10将软性电路板41的第一连接部411设于镜筒10内,且通过导电胶42与加热元件30电连接,中间部分413通过镜筒10的通孔13后,第二连接部412伸出至镜筒10外且用于与其他元件电连接,不仅实现整个成像组件1的安装固定和与其他元件的电连接,保障了成像组件1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使得成像组件1的整体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成像组件1的轻量化和小型化。此外,可以理解,通孔13的延伸方向可以依据实际需要选择,且软性电路板41的设置方向与通孔13的延伸方向一致,本实施例中,主要以通孔13以与镜筒1、成像组件2与镜头100的光轴相同的方向贯穿镜筒1进行示例性说明,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13也可以沿与镜筒1、成像组件2与镜头100的光轴垂直的方向贯穿镜筒1。
可以理解,电连接件40还可以包括温度感测元件43,温度感测元件43设置于中间部分413上;内表面11还形成有收纳槽111,温度感测元件43位于收纳槽111中。可以理解,通过温度感测元件43侦测温度,从而可以依据侦测温度控制是否对镜片21进行加热以及何时可以停止加热,进而可以精确控制镜片21的温度,保护成像组件1各元件处于安全的温度,且可达到精确加热除雾的目的。软性电路板41上或者与电连接件40电连接的外部电路上可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接收温度感测元件43侦测的温度信号,依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是否控制加热元件对镜片21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镜片21可以包括第一镜片22和第二镜片23,第二镜片23用于位于第一镜片22的像侧,加热元件30设置于第一镜片22和第二镜片23的至少一个上,可以理解,根据镜头100应用的环境,可以选择在第一镜片22和第二镜片23的至少一个或者多个上设置加热元件30;进一步地,内表面11包括第一内壁面112、第二内壁面113和连接于第一内壁面112与第二内壁面113的连接面114,第一内壁面112与连接面114形成台阶状,连接面114用于支撑第一镜片22,第二内壁面113用于安装第二镜片23。具体地,收纳温度感测元件43的收纳槽111可以位于连接面114上,使得温度感测元件43可以靠近第一镜片22,从而精确获取第一镜片22的温度。通过设置第二镜片23,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加热元件30设置于第一镜片22和第二镜片23的至少一个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镜片21进行加热除雾,实现对加热位置进行自由调控,适配不同类型的成像组件和/或不同的应用场景。另外,内表面11的第一内壁面112与连接面114形成台阶状,连接面114用于支撑第一镜片22,第二内壁面113用于安装第二镜片23可以为第一镜片22、第二镜片23提供支撑,便于镜片21的安装,同时提升成像组件1的整体稳定性。
下面对镜头100的组装过程进行简单说明,首先,将导电胶42与软性电路板41进行压合,同时,完成在镜片21上镀设加热元件30,然后,将压合后的导电胶42与软性电路板41粘接在镜片21上的加热元件30上,并将粘接完成后的软性电路板41的第二连接部413***镜筒10的通孔13中,并将第二连接部413焊接至镜头100外的控制电路上,最后,将镜片21放入镜筒10中,并使用密封件217进行密封。可以理解,通过压胶、焊接等简单组装工艺即可以完成整个组装过程,组装工艺简单,便于安装和批量生产,进而节约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组件1和镜头100中,软性电路板41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从而控制加热元件30对镜片21进行加热以对镜片21进行升温、除雾,使得成像组件1和采用成像组件1的镜头100可以适用于低温环境或者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避免因低温导致的镜片起雾等影响成像效果的情形,使得成像组件1的适用性较广,且可保障拍摄图像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成像效果较佳。同时,通过导电胶42向加热元件30供电,在对电连接件40的进行胶粘固定的同时,达到导电的目的,不需要或减少使用另外设置的导电元件,使得成像组件1和镜头100的整体结构和组装方式均较为简单,在节省整体空间的同时,也便于组装和批量生产,节约成本。关于成像组件1和镜头100的其他具体结构和相关技术效果,已在上述进行详细说明与介绍,此处就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包括:
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镜片;
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对应所述镜片设置;和
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包括软性电路板和导电胶,所述软性电路板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所述软性电路板用于通过所述导电胶向所述加热元件供电,以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对所述镜片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形成于所述镜片上的透明导电加热层;所述导电胶包括异方性导电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包括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像侧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及/或所述第二表面均包括通光表面和连接所述通光表面与所述侧面之间的连接表面,所述加热元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连接表面或所述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导电胶与位于所述连接表面或所述侧面的部分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通光表面;或者,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连接表面、所述通光表面和所述侧面,或者,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侧面,或者,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侧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围成收纳部,所述成像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收纳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导电胶与位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所述导电胶包括第一胶体部和第二胶体部,所述加热元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接表面或所述侧面的条形部,所述条形部沿所述连接表面或所述侧面设置且围成未封闭的第一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胶体部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端,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胶体部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还包括第三胶体部,所述第三胶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胶体部与所述第二胶体部之间,且所述第三胶体部与所述第一胶体部、所述第二胶体部围成与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对应的第二环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对应的第三环形结构,所述正极连接端和所述负极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环形结构上,所述第一环形结构通过所述第二环形结构与所述第三环形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还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包括内表面和位于所述内表面相反一侧的外表面,所述镜片组的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内表面,所述镜筒还包括贯穿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通孔,所述软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镜筒内且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出至所述镜筒外且用于与元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温度感测元件,所述温度感测元件设置于所述中间部分上;所述内表面还形成有收纳槽,所述温度感测元件位于所述收纳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用于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像侧,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的至少一个上;所述内表面包括第一内壁面、第二内壁面和连接于第一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内壁面的连接面,所述第一内壁面与所述连接面形成台阶状,所述连接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二内壁面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镜片。
11.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包括如权利要求1-10项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成像组件像侧的感光元件。
CN202120117026.XU 2021-01-15 2021-01-15 成像组件和镜头 Active CN214623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7026.XU CN214623270U (zh) 2021-01-15 2021-01-15 成像组件和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7026.XU CN214623270U (zh) 2021-01-15 2021-01-15 成像组件和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3270U true CN214623270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7026.XU Active CN214623270U (zh) 2021-01-15 2021-01-15 成像组件和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32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617A (zh) * 2021-12-17 2022-03-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防雾镜头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617A (zh) * 2021-12-17 2022-03-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防雾镜头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7547B (zh) 摄像机模块
KR100744925B1 (ko) 카메라 모듈 패키지
CN111983766A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模组
TWI657306B (zh) 陣列攝像模組及其模塑感光組件、線路板組件和製造方法以及電子設備
CN109588061A (zh) 摄像装置模块
CN214151342U (zh) 镜筒、成像组件和镜头
CN214375759U (zh) 镜筒、镜头、摄像模组和车辆
KR102389884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2433450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1919169B (zh) 透镜模块和相机模块
CN214623270U (zh) 成像组件和镜头
US20200379206A1 (en) Optical device with heating element
CN112711162A (zh) 成像组件和镜头
CN114173042B (zh) 冷柜摄像机
KR20180006045A (ko)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US20230244128A1 (en) Camera system with lens heater
KR102447477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2770019B (zh) 感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摄像模组
JP2000331577A (ja) 光電センサ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215219399U (zh) 车载摄像头
KR101036427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2711161A (zh) 镜筒、成像组件和镜头
KR20080005733A (ko) 이미지 센서 모듈과 카메라 모듈
CN210573117U (zh) 一种电致变色滤光模块及摄像头
CN113906342B (zh) 相机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