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6607U -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 Google Patents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6607U
CN214546607U CN202120432241.9U CN202120432241U CN214546607U CN 214546607 U CN214546607 U CN 214546607U CN 202120432241 U CN202120432241 U CN 202120432241U CN 214546607 U CN214546607 U CN 214546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land
flow wetland
pond
layer
sub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322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清靖
吴彦飞
杨浩辰
曲疆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reshwater Fisheries)
Beiji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reshwater Fishe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reshwater Fisherie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reshwater Fisheries)
Priority to CN2021204322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6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6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6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包括:池塘和人工湿地;至少所述池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包括: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和生态浮床;所述潜流湿地和所述表面流湿地沿所述池塘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生态浮床设置于所述表面流湿地之上;其中,所述池塘内养殖第一类水产动物;所述表面流湿地内养殖第二类水产动物;所述潜流湿地内种植第一类蔬菜;所述生态浮床内种植第二类蔬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通过开发和构建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一方面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实现增产创收,为解决池塘养殖凸显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案。

Description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池塘养殖业在渔业发展中逐渐占据核心地位,也成为大量个体养殖户的首要选择。然而,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以及养殖产量的增加,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也越发尖锐,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环境污染与水资源浪费等越发尖锐的问题,以及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越发凸显的矛盾,通过开发和构建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一方面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实现增产创收,为解决池塘养殖凸显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包括:池塘和人工湿地;
至少所述池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人工湿地;
所述人工湿地包括: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和生态浮床;
所述潜流湿地和所述表面流湿地沿所述池塘的延伸方向设置;
所述生态浮床设置于所述表面流湿地之上;
其中,所述池塘内养殖第一类水产动物;
所述表面流湿地内养殖第二类水产动物;
所述潜流湿地内种植第一类蔬菜;
所述生态浮床内种植第二类蔬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进水管道、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和出水管道;
所述进水管道分别与所述池塘和所述潜流湿地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阀分别与所述潜流湿地和所述表面流湿地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
所述出水管道分别与所述表面流湿地和所述池塘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菜共生***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进水管道、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和出水管道,实现了水在池塘、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之间的循环,通过出水管道和第二调节阀控制表面流湿地水位高度,表面流湿地生态浮床上种植水生蔬菜,同时在表面流湿地中养殖第二类水产动物,例如泥鳅等小型水生经济动物,充分发挥***生态协调性。人工湿地内的蔬菜将使池塘内的水得到了净化,表面流湿地内养殖的动物残饵粪便又可以为浮床植物提供营养。通过该***能达到一种新型鱼菜共生,池塘水体循环利用的目的,解决了池塘内水体的循环利用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隔断墙,所述隔断墙设置于所述潜流湿地和所述表面流湿地之间;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于所述隔断墙之上。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鱼菜共生***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隔断墙和第一调节阀,实现了对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之间水位落差的形成,并通过第一调节阀实现对水流的调节。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在潜流湿地最上层覆土种植水生蔬菜,循环水经过第一调节阀进入表面流湿地,并通过***不同高度的水管来调控潜流湿地水位高度,最后通过表面流湿地末端的出水管道返回池塘,表面流湿地用于储存大量的循环水,给浮床植物即第二类蔬菜和第二类水产动物提供生长空间,利用植物根系及茎叶对循环水进行生物过滤与吸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储水区和过滤网;
所述储水区与所述进水管道连接;
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储水区和所述潜流湿地之间。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鱼菜共生***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储水区和过滤网,实现了对池塘内即将进入潜流湿地的循环水进行过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走廊,所述走廊设置于所述池塘和所述人工湿地之间。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鱼塘和人工湿地之间设置走廊的实施方式,通过在鱼塘和人工湿地之间设置走廊,实现了供行人参观游览和通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潜流湿地包括:覆土层和土壤层,所述覆土层设置于所述土壤层的上部,用于种植所述第一类蔬菜。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流湿地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土壤层实现了潜流湿地基础层的设置,通过覆土层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一类蔬菜种植提供基础。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土壤层的厚度为15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火山岩层,所述火山岩层设置于所述土壤层的底部。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潜流湿地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火山岩层实现了对循环水中部分悬浮颗粒物的吸附和部分水溶性污染物的吸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铺设于所述火山岩层和所述土壤层之间。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潜流湿地的实施方式,通过在火山岩层和土壤层之间设置无纺布层,一方面便于水的渗透,另一方面防止土壤层内的土壤下沉到火山岩层或者砾石层引起潜流湿地堵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砾石层和疏通管道;
所述砾石层设置于所述火山岩层的底部;
多个所述疏通管道间隔铺设于所述砾石层内;
其中,至少所述疏通管道朝向所述砾石层底部一侧设置有多个通过孔。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再一种潜流湿地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砾石层实现了对水中藻类的附着,从而实现对水中N、P等营养元素吸收与分解等,疏通管道则将水和杂质等排出,防止潜流湿地堵塞。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砾石层的厚度为10cm,砾石的粒径为4cm。
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至少两根所述疏通管道间隔设置于砾石层内,疏通管道的长度为30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细沙层,所述细沙层设置于所述砾石层的底部。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还一种潜流湿地的实施方式,设置细沙层实现了对潜流湿地底层防尘膜的保护,并且能够缓冲水压。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细沙层的厚度为10cm。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通过开发和构建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一方面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实现增产创收,为解决池塘养殖凸显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的布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中,潜流湿地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池塘; 20、表面流湿地; 30、潜流湿地;
31、覆土层; 32、土壤层; 33、火山岩层;
34、无纺布层; 35、砾石层; 36、疏通管道;
37、细沙层; 40、生态浮床; 50、进水管道;
60、第一调节阀; 70、出水管道; 80、隔断墙;
90、储水区; 91、过滤网; 100、走廊;
110、第二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包括:池塘10和人工湿地;至少池塘10的一侧设置有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包括:潜流湿地30、表面流湿地20和生态浮床40;潜流湿地30和表面流湿地20沿池塘10的延伸方向设置;生态浮床40设置于表面流湿地20之上;其中,池塘10内养殖第一类水产动物;表面流湿地20内养殖第二类水产动物;潜流湿地30内种植第一类蔬菜;生态浮床40内种植第二类蔬菜。
详细来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环境污染与水资源浪费等越发尖锐的问题,以及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越发凸显的矛盾,通过开发和构建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一方面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实现增产创收,为解决池塘10养殖凸显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进水管道5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池塘10内的水送入人工湿地的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水管道50、第一调节阀60和出水管道70;进水管道50分别与池塘10和潜流湿地30连接;第一调节阀60分别与潜流湿地30和表面流湿地20连接;第二调节阀110与出水管道70连接;出水管道70分别与表面流湿地20和池塘10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菜共生***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进水管道50、第一调节阀60、第二调节阀110和出水管道70,实现了水在池塘10、潜流湿地30和表面流湿地20之间的循环,通过出水管道70和第二调节阀110控制表面流湿地20水位高度,表面流湿地20生态浮床40上种植水生蔬菜,同时在表面流湿地20中养殖第二类水产动物,例如泥鳅等小型水生经济动物,充分发挥***生态协调性。人工湿地内的蔬菜将使池塘10内的水得到了净化,表面流湿地20内养殖的动物残饵粪便又可以为浮床植物提供营养。通过该***能达到一种新型鱼菜共生,池塘10水体循环利用的目的,解决了池塘10内水体的循环利用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隔断墙80,隔断墙80设置于潜流湿地30和表面流湿地20之间;第一调节阀60设置于隔断墙80之上。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鱼菜共生***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隔断墙80和第一调节阀60,实现了对潜流湿地30和表面流湿地20之间水位落差的形成,并通过第一调节阀60实现对水流的调节。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在潜流湿地30最上层覆土种植水生蔬菜,循环水经过第一调节阀60进入表面流湿地,并通过***不同高度的水管来调控潜流湿地30水位高度,最后通过表面流湿地20末端的出水管道70返回池塘10,表面流湿地20用于储存大量的循环水,给浮床植物即第二类蔬菜和第二类水产动物提供生长空间,利用植物根系及茎叶对循环水进行生物过滤与吸收。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储水区90和过滤网91;储水区90与进水管道50连接;过滤网91设置于储水区90和潜流湿地30之间。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鱼菜共生***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储水区90和过滤网91,实现了对池塘10内即将进入潜流湿地30的循环水进行过滤。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走廊100,走廊100设置于池塘10和人工湿地之间。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鱼塘和人工湿地之间设置走廊100的实施方式,通过在鱼塘和人工湿地之间设置走廊100,实现了供行人参观游览和通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潜流湿地30包括:覆土层31和土壤层32,覆土层31设置于土壤层32的上部,用于种植第一类蔬菜。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流湿地30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土壤层32实现了潜流湿地30基础层的设置,通过覆土层31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一类蔬菜种植提供基础。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土壤层32的厚度为15cm。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火山岩层33,火山岩层33设置于土壤层32的底部。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潜流湿地30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火山岩层33实现了对循环水中部分悬浮颗粒物的吸附和部分水溶性污染物的吸收。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无纺布层34,无纺布层34铺设于火山岩层33和土壤层32之间。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潜流湿地30的实施方式,通过在火山岩层33和土壤层32之间设置无纺布层34,一方面便于水的渗透,另一方面防止土壤层32内的土壤下沉到火山岩层33或者砾石层35引起潜流湿地30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砾石层35和疏通管道36;砾石层35设置于火山岩层33的底部;多个疏通管道36间隔铺设于砾石层35内;其中,至少疏通管道36朝向砾石层35底部一侧设置有多个通过孔。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再一种潜流湿地30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砾石层35实现了对水中藻类的附着,从而实现对水中N、P等营养元素吸收与分解等,疏通管道36则将水和杂质等排出,防止潜流湿地30堵塞。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砾石层35的厚度为10cm,砾石的粒径为4cm。
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至少两根疏通管道36间隔设置于砾石层35内,疏通管道36的长度为30m。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细沙层37,细沙层37设置于砾石层35的底部。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还一种潜流湿地30的实施方式,设置细沙层37实现了对潜流湿地30底层防尘膜的保护,并且能够缓冲水压。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细沙层37的厚度为10c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塘和人工湿地;
至少所述池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人工湿地;
所述人工湿地包括: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和生态浮床;
所述潜流湿地和所述表面流湿地沿所述池塘的延伸方向设置;
所述生态浮床设置于所述表面流湿地之上;
其中,所述池塘内养殖第一类水产动物;
所述表面流湿地内养殖第二类水产动物;
所述潜流湿地内种植第一类蔬菜;
所述生态浮床内种植第二类蔬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道、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和出水管道;
所述进水管道分别与所述池塘和所述潜流湿地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阀分别与所述潜流湿地和所述表面流湿地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
所述出水管道分别与所述表面流湿地和所述池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断墙,所述隔断墙设置于所述潜流湿地和所述表面流湿地之间;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于所述隔断墙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其特征在于,储水区和过滤网;
所述储水区与所述进水管道连接;
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储水区和所述潜流湿地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廊,所述走廊设置于所述池塘和所述人工湿地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湿地包括:覆土层和土壤层,所述覆土层设置于所述土壤层的上部,用于种植所述第一类蔬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火山岩层,所述火山岩层设置于所述土壤层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铺设于所述火山岩层和所述土壤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砾石层和疏通管道;
所述砾石层设置于所述火山岩层的底部;
多个所述疏通管道间隔铺设于所述砾石层内;
其中,至少所述疏通管道朝向所述砾石层底部一侧设置有多个通过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细沙层,所述细沙层设置于所述砾石层的底部。
CN202120432241.9U 2021-02-25 2021-02-25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Active CN214546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2241.9U CN214546607U (zh) 2021-02-25 2021-02-25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2241.9U CN214546607U (zh) 2021-02-25 2021-02-25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6607U true CN214546607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7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32241.9U Active CN214546607U (zh) 2021-02-25 2021-02-25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66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1113A (zh) * 2021-02-25 2021-05-28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1113A (zh) * 2021-02-25 2021-05-28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8411C (zh) 一种兼具节水和安全功能的池塘养殖复合***
CN101720690B (zh) 分体式自然水生生态水族箱的构建
CN210492208U (zh) 一种循环利用流水的稻田养鱼生态***
CN107018941B (zh) 一种循环生态养殖***及浮箱
CN101828538A (zh) 一种箱式生物浮床及其使用方法
CN203897034U (zh) 一种高效循环养殖***
CN103883138B (zh) 农渔立体生产自动化工程***
CN102976494A (zh) 一种多生境生态塘***
CN205170504U (zh) 立体生态浮床
CN211510258U (zh) 一种重碳酸盐盐碱地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
CN214546607U (zh)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CN210642010U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工厂化养殖***
KR101711969B1 (ko) 해저면 복합 양식용 케이지
CN105198170B (zh) 一种池塘高氨氮养殖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
CN109197691A (zh) 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
CN106745759A (zh) 一种立体生态浮床
CN108218131A (zh) 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CN103566635B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陆两用净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7574030U (zh) 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
CN214758659U (zh) 一种鱼菜共生水循环养殖***
CN112841113A (zh) 新型生态循环鱼菜共生***
CN109678304A (zh) 一种用于养殖鲥鱼的铁含量超标浅井水的***化处理***
CN107751081A (zh) 具有自净化功能的水产品养殖池
CN205444301U (zh) 一种池塘底排污***
CN210017498U (zh) 一种立体循环综合种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