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2378U - 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2378U
CN214542378U CN202120601717.7U CN202120601717U CN214542378U CN 214542378 U CN214542378 U CN 214542378U CN 202120601717 U CN202120601717 U CN 202120601717U CN 214542378 U CN214542378 U CN 214542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ket
assembly
conductive terminal
rive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17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员嘉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17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2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2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2378U/zh
Priority to US17/695,302 priority patent/US20220311077A1/en
Priority to EP22162593.2A priority patent/EP4064428A1/en
Priority to KR1020220035755A priority patent/KR20220044690A/ko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the sealing members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lid and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01M50/557Plate-shape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8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out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terminals or busba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电池单元包括壳组件、电极组件、导电片与馈通组件。馈通组件包括第一、第二垫圈、导电端子及铆钉。壳组件设有通口,第一垫圈设于壳组件外表面;第二垫圈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垫圈主体与环形套,第二垫圈主体设于壳组件内表面,环形套至少部分位于通口。导电端子设于第二垫圈背离第一垫圈的一侧。铆钉穿过第一垫圈、通口、环形套、第二垫圈主体及导电端子,并与导电端子电连接,该铆钉抵压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以在通口处形成密封。该电池单元通过铆钉铆合形变后对第一、第二垫圈及导电端子的夹持力,将该馈通组件本身安装于壳组件,其可避免壳组件对应馈通组件处因热效应而局部应力发生明显变化的弊端。

Description

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
【背景技术】
电池单元是一种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其内部,以在需要的时刻对外部设备(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供电的装置。一般地,电池单元包括壳组件以及设置于壳组件内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通常包括循环交替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于两者之间并用于分隔两者的隔离膜。通常地,壳组件为导体;上述正极片与负极片中的一个通过导电元件电连接至壳组件;另一个则需要通过导电片间接地与一穿过壳组件的馈通组件电连接,同时保持与壳组件绝缘以避免电池单元短路。
现有技术中,上述馈通组件焊接固定于壳组件,但焊接工艺的热效应会使得壳组件在对应馈通组件处的局部应力发生较大变化,进而降低该电池单元的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以解决目前电池单元通过将馈通组件焊接于壳组件,而使壳组件在对应馈通组件处因热效应而局部应力发生较大变化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单元,包括壳组件、电极组件、导电片以及馈通组件。其中,所述壳组件***述电极组件与所述导电片,所述壳组件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馈通组件的通口。所述馈通组件包括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导电端子以及铆钉。第一垫圈设于所述壳组件的外表面。第二垫圈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垫圈主体与环形套,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设于所述壳组件的内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垫圈相对设置,所述环形套固定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面向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所述环形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口。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壳组件,并设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铆钉包括轴部、端部与限位部,所述轴部穿过所述第一垫圈、所述通口、所述环形套、所述第二垫圈主体以及导电端子,所述端部设于所述轴部伸出所述壳组件的一端,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轴部收容于所述壳组件的一端且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端部与所述限位部抵压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以密封所述通口。所述导电片分别电连接所述电极组件及所述导电端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垫圈包括第一垫圈主体与环形凸起。所述第一垫圈主体设有供所述铆钉穿过的通孔。所述环形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垫圈主体的端面,并环绕所述通孔的端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限位部由所述铆钉的铆合过程压缩变形形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二垫圈主体的侧壁至少部分与所述壳组件的内表面贴合,以阻止所述第二垫圈绕所述铆钉相对所述壳组件转动;或者,所述第二垫圈固定于所述壳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设有用于***述导电端子的至少部分的收纳槽。所述导电端子的侧壁与所述收纳槽的槽壁之间至少部分贴合,以阻止所述导电端子相对所述第二垫圈转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导电端子的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壁单元,所述收纳槽的槽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壁单元,每一所述第一侧壁单元对应贴合一所述第二侧壁单元。所述第一侧壁单元为平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于***述限位部的容置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限位部的侧壁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之间至少部分贴合,以阻止所述铆钉相对所述导电端子转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设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电极组件之间。所述绝缘隔板设有通槽,所述导电片穿过所述通槽并与所述铆钉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绝缘隔板粘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馈通组件,该馈通组件包括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导电端子以及铆钉。第二垫圈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垫圈主体与环形套,所述第二垫圈主体与所述第一垫圈相对设置,所述环形套固定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面向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导电端子设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铆钉包括轴部与端部,所述轴部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环形套、所述第二垫圈主体以及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端部设于所述轴部的第一端,所述轴部的第二端用于在铆合过程中压缩形成限位部,以使所述端部和所述限位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导电端子连接,且所述端部和所述限位部抵压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垫圈包括第一垫圈主体与环形凸起。所述第一垫圈主体设有供所述铆钉穿过的通孔;所述环形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垫圈主体的端面,并环绕所述通孔的端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设有用于***述导电端子的至少部分的收纳槽。所述导电端子的侧壁与所述收纳槽的槽壁之间至少部分贴合,以阻止所述导电端子相对所述第二垫圈转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导电端子的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壁单元,所述收纳槽的槽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壁单元,每一所述第一侧壁单元对应贴合一所述第二侧壁单元。所述第一侧壁单元为平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端部设于所述第一垫圈背离所述第二垫圈的一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供所述轴部穿过的过孔,所述导电端子背离所述第二垫圈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过孔连通的容置槽。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元包括壳组件、电极组件、导电片与馈通组件。其中,馈通组件包括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导电端子以及铆钉。壳组件设有安装馈通组件的通口,第一垫圈设于壳组件的外表面;第二垫圈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垫圈主体与环形套,第二垫圈主体设于壳组件内表面,环形套至少部分位于通口。导电端子收容于壳组件,并设于第二垫圈背离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铆钉穿过第一垫圈、上述通口、环形套、第二垫圈主体以及导电端子,并与导电端子电连接,该铆钉还抵压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以在上述通口处形成密封。电极组件中的正极片或负极片通过导电片与导电端子电连接,进而使铆钉形成电池单元的外部端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元并非通过焊接等热加工工艺将馈通组件固定在壳组件上;而是通过铆钉铆合形变后对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及导电端子的夹持力,以及壳组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将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导电端子以及铆钉本身安装于壳组件,其能够有效避免壳组件对应上述馈通组件处因热效应而局部应力发生明显变化的弊端,即是:该电池单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单元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元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池单元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电池单元于分解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电池单元沿A-A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第一垫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第一垫圈的剖切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的第二垫圈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3中的第二垫圈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的导电端子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的铆钉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3中的绝缘隔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馈通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电池单元;
100、壳组件;110、壳体;120、盖;101、收容腔;102、通口;
200、电极组件;
300、导电片;
400、馈通组件;410、第一垫圈;420、第二垫圈;430、导电端子;440、铆钉;411、第一垫圈主体;412、环形凸起;421、第二垫圈主体;422、环形套;4211、定位壁面;4212、第二侧壁单元;431、第一侧壁单元;441、轴部;442、端部;443、限位部;401、通孔;402、过孔;403、收纳槽;404、过孔;
500、绝缘隔板;501、通槽;
400′、馈通组件;410′、第一垫圈;420′、第二垫圈;430′、导电端子;440′、铆钉;441′、轴部;442′、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其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元1的两个方向的示意图,以及该电池单元1于分解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该电池单元1包括壳组件100、电极组件200、导电片300以及馈通组件400。其中,壳组件100收容电极组件200及导电片300,该壳组件100还设有用于安装馈通组件400的通口102。馈通组件400包括第一垫圈410、第二垫圈420、导电端子430以及铆钉440。第一垫圈410设于壳组件100的外表面。第二垫圈42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垫圈主体421与环形套422;第二垫圈主体421设于壳组件100的内表面并与第一垫圈410相对设置,环形套422固定于第二垫圈主体421面向第一垫圈410的一侧,该环形套422至少部分位于上述通口102。导电端子430收容于壳组件100,并设于第二垫圈主体421背离第一垫圈410的一侧;上述导电片300分别与电极组件200及该导电端子430电连接。请结合图11,铆钉440包括轴部441、端部442与限位部443;轴部441穿过第一垫圈410、通口102、环形套422、第二垫圈主体421以及导电端子430,端部442设于轴部441伸出壳组件100的一端,限位部443设于轴部441收容于壳组件100的一端且与导电端子430电连接。该端部442与限位部443抵压第一垫圈410与第二垫圈420,以密封上述通口102。
对于上述壳组件100,请参阅图4与图5,其分别示出了该电池单元1沿A-A线的剖切示意图以及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同时结合图1至图3,该壳组件100整体呈扁平的长方体状,其包括壳体110及盖体120。其中,壳体110整体呈一端敞开的盒状结构,盖体120盖罩并固定于壳体110敞开的一端,该壳体110与盖体120共同围成收容腔101。此外,壳体110上还设有用于安装馈通组件400的通口102,该通口102与上述收容腔101连通。根据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壳组件100还可以呈非扁平的长方体状、圆柱状,或者其他由底、壁、盖组成的立体结构。
对于上述电极组件200,请继续参阅图3,并结合其他附图,该电极组件200收容于壳组件100的收容腔101,其包括交替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于两者之间并用于分隔两者的隔离膜。该电极组件200呈近似长方体状,以便于收容于上述收容腔101。该电极组件200为电池单元1进行充放电的核心部件,正极片与负极片中的一个通过未示出的导电元件与壳组件100电连接,另一个则通过导电片300而与馈通组件400电连接,从而使馈通组件400形成该电池单元1的外部端子。壳组件100内还填充有电解液,该电极组件200浸泡于电解液中,电解液用于提供锂离子传导的环境,使锂离子可适时地嵌入正极片或负极片,从而实现电池单元1的充放电过程。
对于上述馈通组件400,请先参阅图3,其具体包括第一垫圈410、第二垫圈420、导电端子430以及铆钉440,以下依次对上述各部件的具体结构作详细说明。
对于前述第一垫圈410,请参阅图6至图7,其分别示出了第一垫圈410的立体示意图与剖切示意图,同时结合其他附图,该第一垫圈410为绝缘件且具有较佳的弹性。具体地,第一垫圈410整体呈板状结构,其设于壳组件100的外表面并对应上述通口102设置,该第一垫圈410上设有与上述通口102连通的通孔401,以供铆钉440穿过。
对于前述第二垫圈420,请参阅图8至图9,其分别示出了第二垫圈420的两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同时结合其他附图,该第二垫圈420为绝缘件且具有较佳的弹性,其包括第二垫圈主体421与环形套422。其中,第二垫圈主体421整体呈板状结构,其收容于上述收容腔101并贴靠壳组件100的内表面设置,该第二垫圈主体421与上述第一垫圈410相对设置。第二垫圈主体421设有过孔402,该过孔402与上述通口102位置对应,以供铆钉440穿过。环形套422整体呈筒状结构,其固定于第二垫圈主体421面向第一垫圈410的一侧,该环形套422穿过上述通口102并伸入上述通孔401;同时,该环形套422环设于铆钉440的轴部441的外周,以将该轴部441与通口102的内壁隔绝开,从而避免因铆钉的轴部441与通口102内壁物理接触,进而导致电池单元1短路的弊端。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环形套422还可以全部位于通口102内,只要保证其至少部分伸入通口102,以将铆钉440的轴部及通孔102内壁隔绝开即可。
较优地,为避免第二垫圈主体421相对壳组件100绕铆钉440转动,进而干扰到壳组件100内的其他元件,或造成其他意外情况,第二垫圈主体421相对上述通口102的周向是固定的,即是,第二垫圈主体421不会绕铆钉440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二垫圈主体421侧壁的至少部分与壳组件100内表面贴合,以阻止第二垫圈主体421相对壳组件100绕铆钉440发生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垫圈主体421的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定位壁面4211,一定位壁面4211与上述盖体120的内表面接触,另一定位壁面4211与壳体110的内表面接触,则第二垫圈主体421相对上述通口102周向固定,而不能发生转动。同时,第二垫圈主体421在铆钉440的压缩作用下,其相对壳组件100在沿铆钉440的轴向是固定的,即是,第二垫圈主体421相对壳组件100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垫圈主体421还可以通过粘接、卡接、螺接等方式直接固定于壳组件100,以实现上述目的。
对于前述导电端子430,请参阅图10,其示出了导电端子430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同时结合其他附图,上述第二垫圈420背离第一垫圈410的一侧设有收纳槽403,导电端子430至少部分收容于该收纳槽403,并与上述导电片300远离电极组件200的一端电连接。导电端子430整体呈扁平的板状结构,并设有供铆钉440穿过的过孔404。收纳槽403的设置一方面可避免导电端子430外露于第二垫圈420而占用过多的空间,另一方面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导电端子430相对壳组件100绕铆钉440意外转动时,导电端子430侧面与壳组件100接触的弊端,进而降低导电端子430与壳组件100电接触的隐患。
进一步地,为避免因导电端子430于壳组件100内转动,而导致导电端子430对壳组件100内的其他部件,如导电片300等,造成干扰,该导电端子430的侧壁与上述收纳槽403的侧壁至少部分贴合,以阻止导电端子430相对于第二垫圈420转动。具体地,请同时结合图9与图10,导电端子430的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壁单元431;收纳槽403沿第二垫圈420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两端分别贯通第二垫圈420,收纳槽403的槽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壁单元4212,一上述每第一侧壁单元431对应贴合一第二侧壁单元4212。则导电端子430相对铆钉440周向固定,其不能相对第二垫圈420及壳组件100发生转动;同时结合导电端子430在铆钉440的作用下,沿铆钉440的轴向固定,则导电端子430相对壳组件100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单元431为平面,第二侧壁单元4212亦为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侧壁单元431与第二侧壁单元4212还可以是柱面、弧面等其他形状,只要保证第一侧壁单元431与第二侧壁单元4212贴合后,导电端子430相对铆钉440周向固定即可。此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端子430的形状与收纳槽403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保证导电端子430收容于或至少部分收容于收纳槽403之后,导电端子430的侧壁与收纳槽403的槽壁至少部分贴合,且导电端子430不会相对第二垫圈420发生转动即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收纳槽403的槽壁的截面轮廓为封闭的多边形,导电端子430的形状与收纳槽403相适配,导电端子430的侧壁与收纳槽403的槽壁完全贴合。
对于前述铆钉440,请参阅图11,其示出了铆钉440的立体示意图,该铆钉440整体呈“工”字形,其包括轴部441、端部442以及限位部443。其中,轴部441呈柱状机构,其穿过第一垫圈410、环形套422、通口102、第二垫圈主体421以及导电端子430。端部442自轴部441伸出壳组件100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其整体呈扁平的板状结构,端部442的截面轮廓大于轴部441的截面轮廓。限位部443由轴部441收容于壳组件100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其截面轮廓略大于轴部441的截面轮廓。上述第一垫圈410、第二垫圈420及导电端子430均位于该端部442与限位部443之间;该端部442与第一垫圈410抵接,该限位部443与导电端子430抵接并电连接,该端部442与限位部443共同配合以抵压第一垫圈410与第二垫圈420,以密封上述通口102。与此同时,第一垫圈410将壳组件100与端部412分隔开,第二垫圈主体421将壳组件100与限位部413分隔开,环形套422将壳组件100与轴部411分隔开,从而避免铆钉440与壳组件100电接触。较优地,导电端子430面向限位部443的一端设有与上述过孔404连通且用于收容该限位部443的容置槽(图中未示出),以避免限位部443凸出于导电端子430,或减少限位部443凸出导电端子430的高度。更优地,限位部443的侧壁与上述容置槽的侧壁之间至少部分贴合,以阻止铆钉440相对导电端子430发生转动;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443的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限位壁面,相应地,容置槽的槽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二限位壁面,每一第一限位壁面对应贴合一第二限位壁面。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43由铆钉440的铆合过程压缩变形形成,容置槽的形状可引导限位部443变形形成的形状;而在铆合过程之前,限位部443的形状与轴部441的形状一致,两者均为柱状结构。
进一步地,为强化第一垫圈410被铆钉440抵压时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圈410具体包括第一垫圈主体411与环形凸起412。具体地,请返回参阅图6及图7,同时结合其他附图,第一垫圈主体411整体呈薄板状结构,并对应上述通口102设置,其设有上述通孔401。环形凸起412呈封闭的环状,其设于第一垫圈主体411的端面。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环形凸起412可以环设于上述通孔401端部的边缘;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环形凸起412可以在环设于第一垫圈主体411的端面的任意中间位置;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环形凸起412可以呈不规则环状,闭环设于第一垫圈主体411的端面。因环形凸起312凸出于第一垫圈主体411的端面,因此在铆钉440抵压第一垫圈410的过程中,环形凸起412所受的压强大于第一垫圈主体411的端面的其他位置,因此其相对于端面的其他位置而言更容易形变,从而可实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较佳地,环形凸起412位于上述通孔401的边缘,从而使得该环形凸起412变形后的部分还可与上述环形套422(或轴部441)过盈配合,以进一步强化第一垫圈410、环形套422以及铆钉440之间的密封效果。可选地,第一垫圈主体411的两个端面均设有上述环形凸起412。值得注意的是,本段落中所述的“端面”是指第一垫圈主体411上垂直于铆钉轴部441延伸方向的表面,其可指第一垫圈主体411面向壳组件100一侧的表面,亦可以是指背向壳组件100的一侧的表面。
进一步地,为避免电极组件200中与壳组件100电连接的一个极片与铆钉440(或导电端子430)发生物理接触,而造成电池单元1短路,该电池单元1还包括绝缘隔板500。具体地,请参阅图12,其示出了绝缘隔板500的立体示意图,同时结合其他附图,绝缘隔板500收容于壳组件100内,并设于铆钉440的限位部443和电极组件200之间,以分隔铆钉440与电极组件200,进而避免上述电极组件200与铆钉440(或导电端子430)物理接触。绝缘隔板500通过粘接剂固定于上述第二垫圈主体421背离第一垫圈410的一侧,其设有通槽501,该通槽501沿电极组件200指向铆钉440的方向贯通绝缘隔板500,上述导电片300一端与电极组件200中的一个极片连接,另一端穿过该通槽501并与铆钉440连接。值得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导电片300与电极组件200之间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导电片300与导电端子430之间亦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片300与电极组件200之间还可以通过电阻焊等其他方式固定,导电片300与导电端子430之间还可以通过电阻焊等其他方式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元1包括壳组件100、电极组件200、导电片300和馈通组件400。其中,馈通组件400包括第一垫圈410、第二垫圈420、导电端子430以及铆钉440。第一垫圈410设于壳组件100的外表面。第二垫圈420包括第二垫圈主体421与环形套422,第二垫圈主体421设于壳组件100的内表面并与第一垫圈410相对设置,环形套422至少部分伸入壳组件100的通口。导电端子430设于第二垫圈420背离第一垫圈410的一侧。铆钉440的轴部441穿过第一垫圈410、环形套422、通口102、第二垫圈主体421以及导电端子430;铆钉440的端部442设于轴部441伸出壳组件100的一端,铆钉440的限位部443设于轴部收容于壳组件100的一端且与导电端子430电连接。该端部442与限位部443抵压第一垫圈410与第二垫圈420,以密封上述通口102。电极组件200中的正极片或负极片中的一个通过上述导电片300与导电端子430电连接,进而使铆钉440形成电池单元1的外部端子。
与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单元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元1并非通过焊接等热加工工艺将馈通组件400固定在壳组件100上;而是通过铆钉440铆合形变后对第一垫圈410、第二垫圈420及导电端子430的夹持力,以及壳组件100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将第一垫圈410、第二垫圈420、导电端子430以及铆钉440本身安装于壳组件100,其能够有效避免壳组件100对应上述馈通组件400处因热效应而局部应力发生明显变化的弊端,即是,该电池单元1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单元的密封性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馈通组件400′,请具体参阅图13,其示出了该馈通组件400′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结合图1至图12,该馈通组件40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馈通组件4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为便于说明,以下将上述实施例中的馈通组件400称为第一馈通组件400,本实施例中的馈通组件400′称为第二馈通组件400′。
具体地,第二馈通组件400′包括第一垫圈410′、第二垫圈420′、导电端子430′以及铆钉440′。其中,第一垫圈410′、第二垫圈420′及导电端子430′的形状结构、位置关系分别与第一馈通组件400中的第一垫圈410、第二垫圈420及导电端子430对应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对该第一垫圈410′、第二垫圈420′及导电端子430′不作赘述。第二馈通组件400′与第一馈通组件400的主要不同在于铆钉440′,具体如下:
第一馈通组件400中的铆钉440包括轴部441、端部442以及限位部443。
而第二馈通组件400′中的铆钉440′包括轴部441′与端部442′,该轴部441′用于穿过第一垫圈410′、环形套、第二垫圈主体与导电端子430′。端部442′设于轴部441′的第一端,其由轴部441′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轴部441′的第二端用于在铆合过程中压缩形成限位部(可参考第一馈通组件中的限位部443),以使端部442′和该限位部中的一个与导电端子430′连接,且该端部442′和限位部抵压第一垫圈410′与第二垫圈420′。本实施例中,端部442′固定于轴部441′靠近第一垫圈410′的一端,即第一垫圈410′背离第二垫圈420′的一侧;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端部442′亦可以固定于轴部441′远离第一垫圈410′的一端。
该第二馈通组件400′可应用于电池单元,其固定方式与第一馈通组件400的固定方式基本相同。由于该第二馈通组件400′通过铆钉440′的铆合过程即可固定于壳组件,而不必通过焊接等热加工工艺固定于壳组件,故该第二馈通组件400′可有效避免壳组件对应馈通组件处因热效应而局部应力发生明显变化的弊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组件、电极组件、导电片以及馈通组件;
所述壳组件***述电极组件与所述导电片,所述壳组件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馈通组件的通口;
所述馈通组件包括:
第一垫圈,设于所述壳组件的外表面;
第二垫圈,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垫圈主体与环形套,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设于所述壳组件的内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垫圈相对设置,所述环形套固定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面向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所述环形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口;
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壳组件,并设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以及
铆钉,包括轴部、端部与限位部,所述轴部穿过所述第一垫圈、所述通口、所述环形套、所述第二垫圈主体以及导电端子,所述端部设于所述轴部伸出所述壳组件的一端,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轴部收容于所述壳组件的一端且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端部与所述限位部抵压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以密封所述通口;
所述导电片分别电连接所述电极组件及所述导电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包括第一垫圈主体与环形凸起;
所述第一垫圈主体设有供所述铆钉穿过的通孔;
所述环形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垫圈主体的端面,并环绕所述通孔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由所述铆钉的铆合过程压缩变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的侧壁至少部分与所述壳组件的内表面贴合,以阻止所述第二垫圈绕所述铆钉相对所述壳组件转动;或者,
所述第二垫圈固定于所述壳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设有用于***述导电端子的至少部分的收纳槽;
所述导电端子的侧壁与所述收纳槽的槽壁之间至少部分贴合,以阻止所述导电端子相对所述第二垫圈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壁单元,所述收纳槽的槽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壁单元,每一所述第一侧壁单元对应贴合一所述第二侧壁单元;
所述第一侧壁单元为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于***述限位部的容置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侧壁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之间至少部分贴合,以阻止所述铆钉相对所述导电端子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设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电极组件之间;
所述绝缘隔板设有通槽,所述导电片穿过所述通槽并与所述铆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板粘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
11.一种馈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垫圈;
第二垫圈,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垫圈主体与环形套,所述第二垫圈主体与所述第一垫圈相对设置,所述环形套固定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面向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
导电端子,设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以及
铆钉,包括轴部与端部,所述轴部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环形套、所述第二垫圈主体以及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端部设于所述轴部的第一端,所述轴部的第二端用于在铆合过程中压缩形成限位部,以使所述端部和所述限位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导电端子连接,且所述端部和所述限位部抵压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包括第一垫圈主体与环形凸起;
所述第一垫圈主体设有供所述铆钉穿过的通孔;
所述环形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垫圈主体的端面,并环绕所述通孔的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圈主体设有用于***述导电端子的至少部分的收纳槽;
所述导电端子的侧壁与所述收纳槽的槽壁之间至少部分贴合,以阻止所述导电端子相对所述第二垫圈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馈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壁单元,所述收纳槽的槽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壁单元,每一所述第一侧壁单元对应贴合一所述第二侧壁单元;
所述第一侧壁单元为平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设于所述第一垫圈背离所述第二垫圈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馈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供所述轴部穿过的过孔,所述导电端子背离所述第二垫圈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过孔连通的容置槽。
CN202120601717.7U 2021-03-24 2021-03-24 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 Active CN214542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1717.7U CN214542378U (zh) 2021-03-24 2021-03-24 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
US17/695,302 US20220311077A1 (en) 2021-03-24 2022-03-15 Battery cell, feed-through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2162593.2A EP4064428A1 (en) 2021-03-24 2022-03-16 Battery cell, feed-through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220035755A KR20220044690A (ko) 2021-03-24 2022-03-23 배터리 유닛, 피드스루 어셈블리 및 전자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1717.7U CN214542378U (zh) 2021-03-24 2021-03-24 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2378U true CN214542378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5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1717.7U Active CN214542378U (zh) 2021-03-24 2021-03-24 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1077A1 (zh)
EP (1) EP4064428A1 (zh)
KR (1) KR20220044690A (zh)
CN (1) CN2145423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6188A1 (zh) * 2022-05-12 2023-11-1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8284A (en) * 2009-11-18 2011-06-01 Nan Ya Printed Circuit Board Battery
EP2613377B1 (en) * 2010-08-30 2019-01-09 Eliiy Power Co., Ltd. Battery cover with attached electrode terminal, method for producing battery cover with attached electrode terminal, and airtight battery
KR102273643B1 (ko) * 2014-10-07 2021-07-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2408823B1 (ko) * 2015-08-27 2022-06-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2017059508A (ja) * 2015-09-18 2017-03-23 リチウム エナジー アンド パワー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ッ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トゲゼルシャフトLithium Energy and Power GmbH & Co. KG 蓄電素子
KR102422513B1 (ko) * 2016-10-24 2022-07-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2013490B1 (ko) * 2017-08-23 2019-08-22 삼육구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조립체의 전극단자 조립방법 및 이의 조립방법으로 조립된 이차전지의 전극단자
US11431047B2 (en) * 2018-05-07 2022-08-30 Apple Inc. Feedthrough with integrated insulator
US11417926B2 (en) * 2018-11-29 2022-08-16 Apple Inc. Feedthroughs for thin battery cell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6188A1 (zh) * 2022-05-12 2023-11-1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4428A1 (en) 2022-09-28
US20220311077A1 (en) 2022-09-29
KR20220044690A (ko) 202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46736B1 (ko) 이차 전지
CN102412381B (zh) 可再充电电池
JP2010520580A (ja) 電池及び組み立てやすい電池封口アセンブリ
CN102376931A (zh) 可再充电电池、电池模块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组件
CN109755422B (zh)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214542378U (zh) 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
CN112310691A (zh) 位置保证装置、连接器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US20230231280A1 (en) Battery unit and feedthrough assembly
JP2010520579A (ja) 改良する電池封口アセンブリ及び電池
CN109585717A (zh)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CN216773359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6773468U (zh) 电极结构、电池及电池组
CN216698533U (zh) 电池
CN109314196B (zh) 可再充电电池
JP2002343316A (ja)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36337A (zh) 盖板组件及应用所述盖板组件的电池
WO2022067787A1 (zh) 电池单元与馈通组件
KR101201815B1 (ko) 이차 전지
CN113782918A (zh) 电芯及用电装置
CN219066985U (zh)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N217589351U (zh) 顶盖组件及锂电池
CN220021345U (zh) 电池单体的盖板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CN220895643U (zh) 顶盖组件和电池单体
CN112736338B (zh) 盖板组件及应用所述盖板组件的电池
CN115498332B (zh) 盖板总成及储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