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5029U - 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5029U
CN214505029U CN202120451954.XU CN202120451954U CN214505029U CN 214505029 U CN214505029 U CN 214505029U CN 202120451954 U CN202120451954 U CN 202120451954U CN 214505029 U CN214505029 U CN 214505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layer
resistant composite
pairs
woven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519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林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lder Cable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lder Cable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der Cable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lder Cable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519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5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5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5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对电缆结构上进行改进,把原来分开的编码器线缆、动力线缆和控制线缆合并成一条电缆,三对编码器线缆用编织层屏蔽隔开,防止传输信号被***动力线缆干扰,而且每对的绞距数据错开,防止信号串扰,编织层外面的动力线缆用于电机动力,控制线缆用于控制设备,再一起合并成缆,再通过第三无纺布层包紧,最后保护层保护,合并一条电缆后方便使用,缩小了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随着时代的发展,拖链电缆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机器人本体电缆、伺服动力电缆、直线电机电缆、工业以太网等等,这些电缆也有很多用途,如用于信号传输电缆,用于电源动力电缆,用于控制方面的电缆,目前这市场上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使用基本上是分开使用的,如用于信号传输的只用编码器线,用于带动电机的电缆就用动力电缆,用于控制机器的就用控制电缆,这些电缆都没有一起做成一条电缆,这样使用起来就不是很方便,而且也占了很大的空间,而且也能增加拖链次数。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将编码器电缆、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合并成一条电缆,极大的节省了空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包括:
三对编码器线缆,每对所述编码器线缆包括两条对绞的第一芯线;
第一填充条,其与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一起成绞,所述第一填充条和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外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外周设置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外周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
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外周设置有动力线缆、控制线缆和第二填充条,所述动力线缆、所述控制线缆和所述第二填充条外侧设置有第三无纺布层,所述第三无纺布层的外周设置有保护层;
其中,所述动力线缆包括四条第二芯线,所述控制线缆包括六条第三芯线,所述第二填充条设置有五支,分别填充于所述第二芯线和所述第三芯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填充条设置有四支,四支所述第一填充条形成“人”字形,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分别位于所述“人”字形的左上方、右上方和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芯线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束和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导体束包括28支直径为0.08mm的镀锡铜导体,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为PVC,且厚度为1.0mm。
其中,所述编织层由144支直径为0.10mm的镀锡铜导体编织而成。
其中,所述第二芯线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束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导体束包括60支直径为0.08mm的镀锡铜导体,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PVC,且厚度为1.2mm。
其中,所述第三芯线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三导体束和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导体束包括28支直径为0.08mm的镀锡铜导体,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PVC,且厚度为1.0mm。
其中,所述第一填充条和所述第二填充条均为棉纱。
其中,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TPU,且外径为8.5mm。
其中,所述第三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025mm。
其中,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的绞距分别为18.5mm、10.58mm和22.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在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对电缆结构上进行改进,把原来分开的编码器线缆、动力线缆和控制线缆合并成一条电缆,三对编码器线缆用编织层屏蔽隔开,防止传输信号被***动力线缆干扰,而且每对的绞距数据错开,防止信号串扰,编织层外面的动力线缆用于电机动力,控制线缆用于控制设备,再一起合并成缆,再通过第三无纺布层包紧,最后保护层保护,合并一条电缆后方便使用,缩小了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芯线;11、第一导体束;12、第一绝缘层;13、第一填充条;2、第三无纺布层;3、第一无纺布层;4、编织层;5、第二无纺布层;6、第二芯线;61、第二导体束;62、第二绝缘层;7、第三芯线;71、第三导体束;72、第三绝缘层;8、第二填充条;9、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包括:
三对编码器线缆,每对所述编码器线缆包括两条对绞的第一芯线1;优选地,所述第一芯线1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束11和第一绝缘层12,所述第一导体束11包括28支直径为0.08mm的镀锡铜导体,所述第一绝缘层12的材料为PVC,且厚度为1.0mm;
第一填充条13,所述第一填充条13设置有四支,四支所述第一填充条13形成“人”字形,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分别位于所述“人”字形的左上方、右上方和下方,其与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一起成绞,这样能够使得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更加圆整,所述第一填充条13和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外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3,所述第一无纺布层3的外周设置有编织层4,编织层4主要用于屏蔽信号,防止干扰,所述编织层4的外周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5;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3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5的厚度均为0.025mm;为了使得屏蔽效果更好,所述编织层4由144支直径为0.10mm的镀锡铜导体编织而成;
优选地,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的绞距分别为18.5mm、10.58mm和22.2mm,能够防止信号串扰;
所述第二无纺布层5的外周设置有动力线缆、控制线缆和第二填充条8,所述动力线缆、所述控制线缆和所述第二填充条8外侧设置有第三无纺布层2,所述第三无纺布层2的外周设置有保护层9;
其中,所述动力线缆包括四条第二芯线6,所述控制线缆包括六条第三芯线7,所述第二填充条8设置有五支,分别填充于所述第二芯线6和所述第三芯线7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芯线6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束61和第二绝缘层62,所述第二导体束61包括60支直径为0.08mm的镀锡铜导体,所述第二绝缘层62的材料为PVC,且厚度为1.2mm。其中,所述第三芯线7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三导体束71和第三绝缘层72,所述第三导体束71包括28支直径为0.08mm的镀锡铜导体,所述第二绝缘层62的材料为PVC,且厚度为1.0mm。优选地,所述第一填充条13和所述第二填充条8均为棉纱。优选地,所述保护层9的材料为TPU,且外径为8.5mm。优选地,所述第三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02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在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对电缆结构上进行改进,把原来分开的编码器线缆、动力线缆和控制线缆合并成一条电缆,三对编码器线缆用编织层4屏蔽隔开,防止传输信号被***动力线缆干扰,而且每对编码器线缆的绞距数据错开,防止信号串扰,编织层4外面的动力线缆用于电机动力,控制线缆用于控制设备,再一起合并成缆,再通过第三无纺布层2包紧,最后保护层9保护,合并一条电缆后方便使用,缩小了空间。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对编码器线缆,每对所述编码器线缆包括两条对绞的第一芯线(1);
第一填充条(13),其与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一起成绞,所述第一填充条(13)和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外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3),所述第一无纺布层(3)的外周设置有编织层(4),所述编织层(4)的外周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5);
所述第二无纺布层(5)的外周设置有动力线缆、控制线缆和第二填充条(8),所述动力线缆、所述控制线缆和所述第二填充条(8)外侧设置有第三无纺布层(2),所述第三无纺布层(2)的外周设置有保护层(9);
其中,所述动力线缆包括四条第二芯线(6),所述控制线缆包括六条第三芯线(7),所述第二填充条(8)设置有五支,分别填充于所述第二芯线(6)和所述第三芯线(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条(13)设置有四支,四支所述第一填充条(13)形成“人”字形,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分别位于所述“人”字形的左上方、右上方和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线(1)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束(11)和第一绝缘层(12),所述第一导体束(11)包括28支直径为0.08mm的镀锡铜导体,所述第一绝缘层(12)的材料为PVC,且厚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4)由144支直径为0.10mm的镀锡铜导体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线(6)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束(61)和第二绝缘层(62),所述第二导体束(61)包括60支直径为0.08mm的镀锡铜导体,所述第二绝缘层(62)的材料为PVC,且厚度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条(13)和所述第二填充条(8)均为棉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9)的材料为TPU,且外径为8.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纺布层(2)的厚度为0.0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三对所述编码器线缆的绞距分别为18.5mm、10.58mm和22.2mm。
CN202120451954.XU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 Active CN214505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1954.XU CN214505029U (zh)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1954.XU CN214505029U (zh)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5029U true CN214505029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26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51954.XU Active CN214505029U (zh)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50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8951B (zh) 柔性机器人手臂控制电缆
CN214505029U (zh) 一种高柔性耐折弯复合拖链电缆
CN217427189U (zh) 一种显示器电缆线
CN202976989U (zh) 屏蔽复合通信电缆
CN212113276U (zh) 一种高频传输用阻水通信电缆
CN202677870U (zh) 柔性机器人手臂控制电缆
CN201904142U (zh) 港机用中压卷盘电缆
CN212967228U (zh) 一种含动力、通讯、控制、照明的多功能复合橡套软电缆
CN214203251U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高柔性耐折弯拖链电缆
CN211654376U (zh) 一种编码器拖链电缆
CN213025457U (zh) 一种新型极细编码器电缆
CN220627483U (zh) 一种机器人机械手臂的示教器电缆
CN201749698U (zh) 一种抗干扰的船用特种仪表回路电缆
CN205789159U (zh) 用于道路机械设备的高弹性屏蔽控制复合缆
CN219180271U (zh) 一种超高速网线带控制的拖链电缆
CN220933789U (zh) 一种机车车辆用屏蔽抗干扰电缆
CN204991187U (zh) 一种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屏蔽电力电缆
CN215911210U (zh) 线缆
CN214505048U (zh) 一种多芯屏蔽结构拖链电缆
CN217214213U (zh) 一种直线电机电源、感温复合电缆
CN210182131U (zh) 一种控制线缆
CN215815233U (zh) 一种新能源设备用氧化镁矿物绝缘电缆
CN215680150U (zh) 一种数据线缆
CN215342000U (zh) 电磁路由数据传输电缆
CN215007589U (zh) 一种卫星导航开关量用屏蔽控制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