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8258U - 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8258U
CN214478258U CN202023349898.3U CN202023349898U CN214478258U CN 214478258 U CN214478258 U CN 214478258U CN 202023349898 U CN202023349898 U CN 202023349898U CN 214478258 U CN214478258 U CN 214478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head
male
butt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98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列
薛春花
刘志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Yanxiang Asia Pacific Electronic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Yanxiang Asia Pacific Electronic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Yanxiang Asia Pacific Electronic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Yanxiang Asia Pacific Electronic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98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8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8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8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该信号对接装置包括:支撑板、对接公头、对接母头和推动件;支撑板与推动件固定连接,推动件用于推动对接公头和对接母头相互靠近,以实现对接公头与对接母头的对接;对接公头包括:第一固定块和弹性顶针;对接母头包括:第二固定块和接触点;第一固定块的一表面开设有凹槽,弹性顶针固定设置于凹槽内,接触点位于第二固定块的一表面;在对接公头与对接母头对接时,第二固定块通过凹槽与对接公头插接,接触点与弹性顶针相抵触。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检验是现代电子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质量监测手段。在电子产品检测时,信号需要从信号发生源传输到待检测的电子产品,然后根据电子产品对信号的响应状态,确定该电子产品对该信号接收能够以及处理能力的好坏。
现有的一些信号对接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待检测的电子产品的信号接口与信号发生源的信号接口的对接,但是,其基本都是使用两个PCB板,并在两个PCB板相对表面设置相应的连接器和焊盘,并在两个PCB板相背的两个表面设置相应的功能接口,分别与电子产品上的功能接口和信号发生源信号上的功能接口通过线缆进行通信连接,其中,功能接口包括:HDMI接口、USB接口、 DP接口和TYPE-C接口等。当两个PCB板上的功能接口进行对接后,相应的电测产品即可与信号发生器进行通信。
但是,采用上述的信号对接装置需要信号经过两个PCB板两个、两个PCB 板上的连接器和两个PCB板两侧的线材,如此需要信号经过多重转接,从而使得信号衰减严重,造成HDMi等高频信号的传输不稳定,且上述对接装置的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防护等级比较低,在传送信号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其中,对接公头和对接母头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减少信号对接公头和对接母头之间转接次数,从而能够提高信号对接装置的EMI防护等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公头,包括:第一固定块和弹性顶针;
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弹性顶针固定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对接公头通过所述弹性顶针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或者,所述对接公头通过所述弹性顶针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
可选地,对接公头还包括:第一胶膜连接件和第一信号传输线;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第一胶膜连接件与所述弹性顶针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胶膜连接件包括:第一外胶膜层和第一内胶模层;
所述第一外胶膜层位于所述第一内胶模层的外侧;
所述第一内胶模层粘结第一信号传输线内部的芯部和弹性顶针;或者,所述第一内胶模层粘结传输线的芯部和位于对接公头内部的PCB板,并通过PCB 板与弹性顶针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胶膜连接件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屏蔽罩。
可选地,所述对接公头还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安装所述对接公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母头,包括:第二固定块和接触点;
所述接触点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表面;
所述对接母头通过所述接触点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或者,所述对接母头通过所述接触点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对接母头还包括:第二胶膜连接件和第二信号传输线;
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第二胶膜连接件与所述接触点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胶膜连接件包括:第二外胶膜层和第二内胶模层;
所述第二外胶膜层位于所述第二内胶模层的外侧;
所述第二内胶模层粘结第二信号传输线内部的芯部和接触点;或者,所述第二内胶模层粘结传输线的芯部和位于对接母头内部的PCB板,并通过PCB 板与接触点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胶膜连接件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屏蔽罩。
可选地,所述对接母头还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安装所述对接母头。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对接装置,包括:支撑板、如上所述的对接公头、如上所述的对接母头和推动件;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推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对接公头和所述对接母头相互靠近,以实现所述对接公头与所述对接母头的对接;
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适配;
在所述对接公头与所述对接母头对接时,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对接公头插接,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弹性顶针相抵触;
所述对接公头通过所述弹性顶针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且所述对接母头通过所述接触点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或者,所述对接公头通过所述弹性顶针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且所述对接母头通过所述接触点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信号对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有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适配;
当所述对接公头向所述对接母头靠近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相互耦合;
当所述对接公头和所述对接母头完成耦合时,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弹性顶针相抵触。
可选地,所述信号对接装置还包括:推动架;
所述推动件包括:机壳和推动轴;
所述机壳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机壳活动连接,所述推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架连接,所述推动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连接;
所述推动架设置有导线腔,所述导线腔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第一方向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连通,所述第二开口朝向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开设有第一过线口,所述第一过线口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第一前面板和固定板;
所述第一前面板位于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前面板开设有第一对接口,所述对接公头贯穿所述第一前面板,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安装口远离所述第一前面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对接公头还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弹性顶针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所述对接公头与所述第一前面板插接,所述凹槽朝向所述第一前面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过线口。
可选地,所述信号对接装置还包括:校位机构和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对接公头和/或对接母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对接公头和/或对接母头连接;
所述校位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进行耦合时,调节所述对接公头和/或对接母头相对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弹性顶针相抵触。
可选地,所述校位机构包括:竖向校位组件;
所述竖向校位组件包括:竖向导向杆、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竖向滑块、第一竖向弹性伸缩件和第二竖向弹性伸缩件;
所述竖向导向杆沿第三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所述竖向导向杆贯穿所述竖向滑块,所述竖向滑块与所述竖向导向杆沿第三方向滑移连接,所述竖向滑块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均与所述推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对接公头移动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校位机构包括:横向校位组件;
所述横向校位组件包括:横向导向杆、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横向滑块、第一横向弹性伸缩件和第二横向弹性伸缩件;
所述横向导向杆沿第四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块和所述第四支撑块之间,所述横向导向杆贯穿所述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沿第四方向与所述横向导向杆滑移连接,所述横向滑块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块和所述第四支撑块均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对接公头移动的方向,且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其中,对接公头和对接母头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减少信号对接公头和对接母头之间转接次数,从而能够提高信号对接装置的EMI防护等级信号;同时将对接公头和对接母头以凹槽和凸块的方式进行对接,不但能够提高对接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提高该信号对接装置的EMI防护等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对接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对接公头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对接公头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对接母头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对接母头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对接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对接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附图标记
11、支撑板;111、第一过线口;112、导向滑条;12、支撑架;121、第二穿线口;13、定位板;14、第一安装板;141、第一前面板;1411、第一对接口; 142、固定板;143、第一导向件;15、第二安装板;151、第二前面板;1511、第二对接口;152、底座;153、第二导向件;154、弹性导向套;6、推动架; 161、第一推板;162、肋板;163、导线腔;164、连接板;165、导向滑块;2、对接公头;21、第一固定块;22、凹槽;23、弹性顶针;24、第一胶膜连接件; 25、第一信号传输线;26、第一连接件;3、对接母头;31、第二固定块;32、接触点;33、第二胶膜连接件;34、第二信号传输线;35、第二连接件;41、推动件;42、第二推板;43、导向钉;44、弹性件;5、校位机构;51、竖向校位组件;511、竖向导向杆;512、第一支撑块;513、第二支撑块;514、竖向滑块;515、第一竖向弹性伸缩件;516、第二竖向弹性伸缩件;52、横向校位组件;521、横向导向杆;522、第三支撑块;523、第四支撑块;524、横向滑块;525、第一横向弹性伸缩件;526、第二横向弹性伸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对接装置,结合图1和图7,该信号对接装置包括:支撑板11、对接公头2、对接母头3、推动件41、第一安装板14、第二安装板15、推动架6、校位机构5和支撑架12。
结合图2至图5,其中,所述对接公头2包括:第一固定块21和弹性顶针 23;所述对接母头3包括:第二固定块31和接触点32;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一表面开设有凹槽22,所述弹性顶针23固定设置于所述凹槽22内,所述接触点3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1的一表面,所述凹槽22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1适配;所述推动件41位于水平放置的支撑板11的上方,所述推动件41包括:机壳和推动轴。所述机壳与所述支撑板1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机壳活动连接,所述推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架6连接,所述推动架6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4或第二安装板15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4与所述第一固定块 2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15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1连接;所述支撑板11与所述推动件4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件41用于推动所述对接公头2和所述对接母头3相互靠近,以实现所述对接公头2与所述对接母头3的对接。
该信号对接装置通过将对接公头2和对接母头3以凹槽22和凸块的方式进行对接,不但能够提高对接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提高该信号对接装置的EMI防护等级。
在所述对接公头2与所述对接母头3对接时,所述第二固定块31通过所述凹槽22与所述对接公头2插接,所述接触点32与所述弹性顶针23相抵触。所述对接公头2通过所述弹性顶针23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且所述对接母头 3通过所述接触点32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或者,所述对接公头2通过所述弹性顶针23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且所述对接母头3通过所述接触点32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
结合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41为气缸,且所述推动架6 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4连接;所述对接公头2通过所述弹性顶针23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且所述对接母头3通过所述接触点32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对接公头2还包括:第一胶膜连接件24和第一信号传输线25。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25与所述弹性顶针23通信连接;所述第一胶膜连接件24 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21远离所述凹槽22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胶膜连接件24包括:第一外胶膜层和第一内胶模层。所述第一内胶模层粘结第一信号传输线内部的芯部和弹性顶针23;或者,所述第一内胶模层粘结传输线的芯部和位于对接公头2内部的PCB板,并通过PCB板与弹性顶针23通信连接。如此能够增加第一信号传输线25和弹性顶针23的连接稳定性,并保证信号稳定的传输,进一步提高信号对接装置的EMI防护等级。
对接母头3还包括:第二胶膜连接件33和第二信号传输线34。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34与所述接触点32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胶膜连接件33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块3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胶膜连接件 33包括:第二外胶膜层和第二内胶模层。所述第二外胶膜层位于所述第二内胶模层的外侧。所述第二内胶模层粘结第二信号传输线内部的芯部和接触点32;或者,所述第二内胶模层粘结传输线的芯部和位于对接母头3内部的PCB板,并通过PCB板与接触点32通信连接。如此能够增加第二信号传输线34和接触点32的连接稳定性,并保证信号稳定的传输,进一步提高信号对接装置的EMI 防护等级。
除此之外,所述第一内胶模层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屏蔽罩。所述第二内胶模层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屏蔽罩。对于第一胶膜连接件24和第二胶膜连接件33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胶膜料层和所述第二外胶膜料层的材料为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或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所述第一内胶膜料层和所述第二内胶膜料层的材料均为透明的PE(polyethylene,聚乙烯)。通过设置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能够为信号对接装置的信号转接和连接提供屏蔽和接地端。
所述推动架6设置有导线腔163,所述导线腔163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4或第二安装板 15连通,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支撑板11沿第二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板11的第一过线口111,所述第一过线口111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支撑板1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两条沿左右方向放置的导向滑条112,该两条导向滑条112分为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口 111的前后两侧,所述推动架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滑块165,每个导向滑块165与对应的导向滑条112滑移连接。通过设置导线腔163和第一过线口111能够有效的对第一信号传输线25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推动件41在推动对接公头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信号传输线25发生缠绕,影响对接效果,同时通过改变第一信号传输线25的方向能够减少第一信号传输线25整体在左右方向的位移,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信号传输线25与弹性顶针23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架6位于所述支撑板11的上方;所述第一方向为朝向右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朝向下的方向。所述推动架6包括:一个竖直放置的第一推板161和两个竖直放置的肋板162。两个肋板162均位于所述第一推板161的右侧,且两个肋板16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推板161前后两端,并与第一推板161垂直固定连接,两个肋板162远离第一推板1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4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14包括:第一前面板141和固定板142。所述第一前面板141位于所述固定板142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前面板141开设有第一对接口1411,所述第一对接口1411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前面板141;所述固定板142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142,所述第一安装口远离所述第一前面板141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第一前面板141和固定板142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口1411能够同时装载七个第一固定块21,七根第一信号输送线均通过第一安装口穿过导线腔163和第一过线口111。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21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件26,且两个第一连接件26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1远离凹槽22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块21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4的固定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固定方式一:七个第一固定块21与第一对接口1411适配,在将七个第一固定块21的一端插接在第一对接口1411内时,前面板通过第一对接口1411能够对七个第一固定块21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进行定位,在第一前面板141 与固定板142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6夹持在第一前面板141和固定板142 之间,从而对七个第一固定块21在左右方向上进行定位。
固定方式二:每个第一连接件26开设有一个连接通孔,固定板142朝向前面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两排定位柱,每排包括七个定位柱;所述第一固定块21 通过连接通孔和定位柱,沿左右方向与固定板142插接;如此能够对七个第一固定块21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进行定位,在第一前面板141与固定板142 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6夹持在第一前面板141和固定板142之间,从而对七个第一固定块21在左右方向上进行定位。
固定方式三:每个第一连接件26开设有一个连接通孔,固定板142朝向前面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两排定位螺孔,每排包括七个定位螺孔;所述第一固定块21通过定位螺孔、定位柱和相应的螺钉沿左右方向与固定板142可拆卸固定连接;如此固定板142能够对七个第一固定块21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进行定位,在第一前面板141与固定板142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6 夹持在第一前面板141和固定板142之间,从而进一步对七个第一固定块21 在左右方向上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以固定方式一对对接公头2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前面板141 和固定板142能够便于所述对接公头2的拆卸。
结合图7,所述第二安装板15包括:第二前面板151和底座152。所述第二前面板151位于所述底座152朝向所述第一前面板141的一侧,所述第二前面板151开设有第二对接口1511,所述第二对接口1511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前面板151;所述底座152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底座152;第二前面板151和底座152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接口1511能够同时装载七个第二固定块31。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块31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件35,且两个第二连接件35均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连远离第一固定块2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对接母头3的固定方式与对接公头2的固定方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过多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14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件143,所述第二安装板15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件153,且所述第一导向件143与所述第二导向件153 适配。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向件143为为锥形导向柱,两个第一导向件14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前面板141朝向第二前面板151的一侧,且第一导向件143 垂直于所述第一前面板141,所述第一导向件143远离所述第一前面板141的端部为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导向件153为导向孔,该导向孔内设置有弹性导向套154。在推动件41推动对接公头2与对接母头3对接的过程中,在对接公头 2与对接母头3对接之前,第一导向件143在第二导向件153的导向作用下,使得第一导向件143的轴心与第二导向件153的孔心重合,此时七个对接公头 2与七个对接母头3一一正向对应;在推动件41继续推动推动对接公头2向对接母头3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对接公头2与对接母头3完成对接,所述接触点 32与所述弹性顶针23相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2为一底板,且所述支撑架12位于所述支撑板11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撑板11连接。所述支撑架12开设有第二穿线口121,所述第二穿线口121与所述第一穿线口正下方,且所述第二穿线口121与所述第一穿线口适配,在第一信号传输线25穿过第一穿线口时,随即穿过第二穿线口121。所述支撑架12朝向对接母头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直放置定位板13,所述定位板13用于将所述支撑架12固定在相应的工作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校位机构5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件143与所述第二导向件 153进行耦合时,调节所述对接公头2和/或对接母头3相对所述支撑架12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接触点32与所述弹性顶针23相抵触。
所述校位机构5包括:两个竖向校位组件51和两个横向校位组件52。其中,两个竖向校位组件51均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4和推动架6之间,且两个竖向校位组件51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的前后两侧;每个竖向校位组件51均包括:一个竖向导向杆511、一个第一支撑块512、一个第二支撑块513、一个竖向滑块514、一个第一竖向弹性伸缩件515和一个第二竖向弹性伸缩件516。
所述竖向导向杆511沿第三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512和所述第二支撑块513之间,所述竖向导向杆511贯穿所述竖向滑块514,所述竖向滑块514与所述竖向导向杆511沿第三方向滑移连接,所述竖向滑块514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512和所述第二支撑块513均与所述推动架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对接公头2移动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方向为上下方向,第一竖向弹性伸缩件515和第二竖向弹性伸缩件516均为伸缩弹簧;两个肋板162远离第一推板16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64,每个连接板164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第一支撑块512和第二支撑块513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竖向校位组件51能够在第一导向件143和第二导向件153对接的过程中,调整第一导向件143相对第二导向件153的上下位置,以使第一导向件143的轴心在第二导向件153的导向作用下与第二导向件153的孔心重合,从而保证对接公头2与对接母头3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精准的进行耦合,避免了安装误差造成的对接公头2无法与对接母头3进行对接的问题。在推动件41 带动对接公头2远离对接母头3时,所述竖向滑块514通过所述第一竖向弹性伸缩件515和第二竖向弹性伸缩件516带动所述第一导向件143回到初始位置,以等待下一次的对接耦合。
两个横向导向组件均位于所述支撑架12和支撑板11之间,且两个横向导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11的左右两端。具体的,每个横向校位组件52均包括:一个横向导向杆521、一个第三支撑块522、一个第四支撑块523、一个横向滑块524、一个第一横向弹性伸缩件525和一个第二横向弹性伸缩件526。其中,所述横向导向杆521沿第四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块522和所述第四支撑块523之间,所述横向导向杆521贯穿所述横向滑块524,所述横向滑块524沿第四方向与所述横向导向杆521滑移连接,所述横向滑块524与所述支撑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块522和所述第四支撑块523均与所述支撑架1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对接公头2移动的方向,且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一横向弹性伸缩件525和第二横向弹性伸缩件526也均为伸缩弹簧。
通过设置横向校位组件52能够在第一导向件143和第二导向件153对接的过程中,调整第一导向件143相对第二导向件153的前后位置,以使第一导向件143的轴心在第二导向件153的导向作用下与第二导向件153的孔心重合,从而保证对接公头2与对接母头3在前后方向上能够精准的进行耦合,避免了安装误差造成的对接公头2无法与对接母头3进行对接的问题。在推动件41 带动对接公头2远离对接母头3时,所述横向滑块524通过所述第一横向弹性伸缩件525和第二横向弹性伸缩件526带动所述第一导向件143回到初始位置,以等待下一次的对接耦合。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架6朝向推动件4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二推板42和四个导向钉43。四个导向钉43中每两个导向钉43为一组分别设置于第二推板 42先后两端。具体的,每个导向钉43均包括一个钉头和一个钉杆;其中,钉头位于所述第二推板42远离第一推板161的一侧,所述钉杆的一端与所述钉头固定连接,所述钉杆的另一端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推板42并与第一推板 16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推板42与所述钉杆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推板161和第二推板42之间设置有四个弹性件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4为伸缩弹簧,且四个弹性件44分别套接在相应的钉杆的***周侧。通过设置弹性件44 能够在对接公头2和对接母头3对接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对接公头 2的冲击力过大对推动架6、对接公头2和对接母头3造成损坏,同时还能够扩大对接公头2和对接母头3在准备对接耦合时其需要保持的相对距离的范围,使得对接公头2和对接母头3在对接耦合前其相对距离无需保持在某一指定的距离上,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信号检测的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对接装置,采用弹性顶针23和接触点32的方式实现高信号对接装置的信号对接,能够有效减少信号转接次数,提高该信号对接装置的EMI防护等级;同时将对接公头2和对接母头3以凹槽22和凸块的方式进行对接,不但能够提高对接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提高该信号对接装置的EMI防护等级。除此之外,该信号对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快速完成对接公头2和对接母头3的对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信号检测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对接公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块和弹性顶针;
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弹性顶针固定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对接公头通过所述弹性顶针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或者,所述对接公头通过所述弹性顶针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公头,其特征在于,对接公头还包括:第一胶膜连接件和第一信号传输线;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第一胶膜连接件与所述弹性顶针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膜连接件包括:第一外胶膜层和第一内胶模层;
所述第一外胶膜层位于所述第一内胶模层的外侧;
所述第一内胶模层粘结第一信号传输线内部的芯部和弹性顶针;或者,所述第一内胶模层粘结传输线的芯部和位于对接公头内部的PCB板,并通过PCB板与弹性顶针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膜连接件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屏蔽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接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公头还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安装所述对接公头。
6.一种对接母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固定块和接触点;
所述接触点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表面;
所述对接母头通过所述接触点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或者,所述对接母头通过所述接触点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接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母头还包括:第二胶膜连接件和第二信号传输线;
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第二胶膜连接件与所述接触点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接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膜连接件包括:第二外胶膜层和第二内胶模层;
所述第二外胶膜层位于所述第二内胶模层的外侧;
所述第二内胶模层粘结第二信号传输线内部的芯部和接触点;或者,所述第二内胶模层粘结传输线的芯部和位于对接母头内部的PCB板,并通过PCB板与接触点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接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膜连接件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屏蔽罩。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对接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母头还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安装所述对接母头。
11.一种信号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对接公头、如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对接母头和推动件;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推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对接公头和所述对接母头相互靠近,以实现所述对接公头与所述对接母头的对接;
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适配;
在所述对接公头与所述对接母头对接时,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对接公头插接,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弹性顶针相抵触;
所述对接公头通过所述弹性顶针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且所述对接母头通过所述接触点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或者,所述对接公头通过所述弹性顶针与信号发生源通信连接,且所述对接母头通过所述接触点与待测电子产品通信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号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对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有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适配;
当所述对接公头向所述对接母头靠近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相互耦合;
当所述对接公头和所述对接母头完成耦合时,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弹性顶针相抵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号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对接装置还包括:推动架;
所述推动件包括:机壳和推动轴;
所述机壳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机壳活动连接,所述推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架连接,所述推动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连接;
所述推动架设置有导线腔,所述导线腔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第一方向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连通,所述第二开口朝向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号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开设有第一过线口,所述第一过线口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第一前面板和固定板;
所述第一前面板位于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前面板开设有第一对接口,所述对接公头贯穿所述第一前面板,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安装口远离所述第一前面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对接公头还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弹性顶针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所述对接公头与所述第一前面板插接,所述凹槽朝向所述第一前面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过线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号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对接装置还包括:校位机构和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对接公头和/或对接母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对接公头和/或对接母头连接;
所述校位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进行耦合时,调节所述对接公头和/或对接母头相对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弹性顶针相抵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号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位机构包括:竖向校位组件;
所述竖向校位组件包括:竖向导向杆、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竖向滑块、第一竖向弹性伸缩件和第二竖向弹性伸缩件;
所述竖向导向杆沿第三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所述竖向导向杆贯穿所述竖向滑块,所述竖向滑块与所述竖向导向杆沿第三方向滑移连接,所述竖向滑块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均与所述推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对接公头移动的方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位机构包括:横向校位组件;
所述横向校位组件包括:横向导向杆、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横向滑块、第一横向弹性伸缩件和第二横向弹性伸缩件;
所述横向导向杆沿第四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块和所述第四支撑块之间,所述横向导向杆贯穿所述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沿第四方向与所述横向导向杆滑移连接,所述横向滑块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块和所述第四支撑块均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对接公头移动的方向,且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
CN202023349898.3U 2020-12-31 2020-12-31 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 Active CN214478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9898.3U CN214478258U (zh) 2020-12-31 2020-12-31 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9898.3U CN214478258U (zh) 2020-12-31 2020-12-31 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8258U true CN214478258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09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9898.3U Active CN214478258U (zh) 2020-12-31 2020-12-31 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8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2809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9298386U (zh) 高速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及接地板
CN109841981B (zh) 高速背板连接器及其底盖
CN107589796B (zh) 一种可自动定位浮动安装的转接板装置
TWM623536U (zh) 端子模組以及背板連接器
CN203786157U (zh) 一种pcb板连接器测试用转换装置
CN214478258U (zh) 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
CN215678715U (zh) 一种立体式频射测试机构
CN212569053U (zh) 一种信号转接传输结构及测试设备
CN111370933A (zh) 一种压入连接印制板式电力通信重载连接器
CN105021852B (zh) 邮票孔封装模块测试夹具
CN112736587A (zh) 对接头及信号对接装置
CN219016369U (zh) 一种侧位测试针模模组及测试设备
CN201773197U (zh) 连接器
CN207731261U (zh) 电脑主板测试载具
CN216957971U (zh) 一种用于光发射器件双层软板的单面压接夹具
CN106329174A (zh) 壁挂架组件及其夹线型连接器
CN214374901U (zh) 一种板卡测试装置及***
CN212540448U (zh) 一种自摆动供电端子
CN211014376U (zh) 自适应浮动插接测试机构
CN101609122B (zh) 激光拾音器性能检测装置
CN211014606U (zh) 浮动式电源接口测试模组
CN204720592U (zh) 壁挂架组件及其夹线型连接器
JP2013505538A (ja) ゼロ挿入ワイピング力コネクタを使用して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を接続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201666962U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