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35859U - 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35859U
CN214435859U CN202022988830.3U CN202022988830U CN214435859U CN 214435859 U CN214435859 U CN 214435859U CN 202022988830 U CN202022988830 U CN 202022988830U CN 214435859 U CN214435859 U CN 214435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piece
pivot
disposed
ear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88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博
韩旭
张熙
潘志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Leading Network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Leading Network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Leading Network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Leading Network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888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35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35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35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耳夹电极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第一夹体的中部和第二夹体的中部弹性枢接,第一夹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夹持端和第一按压端,第二夹体具有相对的第二夹持端和第二按压端,第一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导电线电连接的导电片,导电片上设置有电极凸起,第二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片,夹持片与导电片相对设置,用于配合导电片夹持在耳垂部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单电极结构,避免了两个导电线实现连接,从而简化了耳夹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单电极结构,相较于双电极结构,夹持片夹持舒适性较好,对人耳的针刺感较弱,佩戴舒适性高。

Description

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
背景技术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简称CES),是一种与传统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焦虑、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由于与药物治疗相比,该治疗方法不存在任何副作用,且疗效稳固,因而在欧美等其它国家已被普遍使用,作为治疗焦虑、抑郁、失眠及儿童相关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电脉冲刺激治疗仪对人体的耳部进行电脉冲刺激,利用夹在人耳上的耳夹,使电脉冲信号刺激人耳上的多个穴位,从而达到电脉冲刺激治疗的效果。但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电刺激耳夹通常采用双电极进行刺激,存在以下缺点:对人耳的针刺感太强,佩戴时十分不舒适,同时需要两条导电线实现电连接,导致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其采用单电极进行电刺激,对人耳的针刺感较弱,佩戴舒适性高,同时无需两条导电线进行电连接,使得结构大大简化。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夹电极,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夹体的中部枢接,所述第一夹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夹持端和第一按压端,所述第二夹体具有相对的第二夹持端和第二按压端,所述第一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导电线电连接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电极凸起,所述第二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片,所述夹持片与所述导电片相对设置,用于配合所述导电片夹持在耳垂部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枢接片,所述第二夹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枢接片,所述第一枢接片上设置有枢接轴,所述第二枢接片上开设有枢接孔,所述枢接轴转动装配在所述枢接孔中,以使所述第一枢接片和所述第二枢接片相枢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枢接轴上设置有扭簧,且所述扭簧夹持在所述第一枢接片和所述第二枢接片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枢接片和所述第二枢接片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枢接片分别与两个所述枢接片相枢接,且每个所述第二枢接片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枢接片的外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枢接片与所述第一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枢接片与所述第一按压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枢接片与所述第二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枢接片与所述第二按压端之间的距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按压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滑纹路,所述第二按压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防滑纹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滑纹路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防滑块,所述第二防滑纹路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防滑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按压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抵持凸块,所述第二按压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抵持凸块,所述第一抵持凸块和所述第二抵持凸块相对设置,用于相互抵持,以使所述第一按压端和所述第二按压端之间间隔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端的内侧具有相对所述第一夹体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一安装斜面,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斜面上;所述第二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相对所述第二夹体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二安装斜面,所述夹持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斜面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流刺激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导电线和前述的耳夹电极,所述导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治疗仪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体连接,并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施例提供的耳夹电极,通过将第一夹体的中部和第二夹体的中部弹性枢接,且第一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导电线电连接的导电片,导电片上设置有电极凸起,第二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片,夹持片与导电片相对设置,用于配合导电片夹持在耳垂部位。通过采用单电极结构,避免了两个导电线实现连接,从而简化了耳夹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单电极结构,相较于双电极结构,夹持片夹持舒适性较好,对人耳的针刺感较弱,佩戴舒适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夹电极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夹电极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夹电极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夹电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夹电极在第一视角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夹电极在第二视角下的使用状态图。
图标:
100-耳夹电极;110-第一夹体;111-第一夹持端;113-第一按压端;115-第一枢接片;1151-枢接轴;1153-扭簧;117-第一防滑纹路;1171-第一防滑块;119-第一抵持凸块;130-第二夹体;131-第二夹持端;133-第二按压端;135-第二枢接片;1351-枢接孔;137-第二防滑纹路;1371-第二防滑块;139-第二抵持凸块;150-导电片;151-电极凸起;170-夹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现有的电流刺激治疗仪,其通常是采用双电极结构,即两个耳夹上均设置有电极凸起结构,这种设置方式虽然能够提高电刺激的效率,但是由于双凸起结构作用在耳垂上的受力面积小,使得耳垂的针刺感较强,佩戴舒适性较差,同时双电极则意味着双电源线,需要在两个耳夹上均预留用于连接导电线的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复杂,也不利于用手打开或者关闭耳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耳夹电极,其采用单电极凸起的结构,并结合夹持片夹持在耳垂上,从而减缓了针刺感,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同时只需采用单根导电线实现电连接,简化了耳夹结构,降低了制造难度。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耳夹电极100,减缓了针刺感,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同时只需采用单根导电线实现电连接,简化了耳夹结构,降低了制造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耳夹电极100,包括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30,第一夹体110的中部和第二夹体130的中部弹性枢接,第一夹体110具有相对的第一夹持端111和第一按压端113,第二夹体130具有相对的第二夹持端131和第二按压端133,第一夹持端11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导电线电连接的导电片150,导电片150上设置有电极凸起151,第二夹持端131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片170,夹持片170与导电片150相对设置,用于配合导电片150夹持在耳垂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30对称设置,且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30弹性枢接在一起,此处弹性枢接指的是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30具有使得第一夹持端111和第二夹持端131相互靠拢的弹力或者具有防止第一夹持端111和第二夹持端131相互远离的阻力,从而使得夹持片170能配合导电片150夹持在人体的耳垂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夹体110上还开设有供导电线穿入的导线孔,导电线与导电片150电接触,并在导电片150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电极凸起151,在夹持时,导电片150和夹持片170分别夹持在耳垂的两侧,其中电极凸起151抵持在耳垂上,实现放电刺激。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片150和夹持片170均呈圆盘状,电极凸起151呈金属半球型,且其直径为导电片150直径的1/5-1/4,从而保证良好的接触佩戴感,进一步减缓针刺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体11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枢接片115,第二夹体13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枢接片135,第一枢接片115上设置有枢接轴1151,第二枢接片135上开设有枢接孔1351,枢接轴1151转动装配在枢接孔1351中,以使第一枢接片115和第二枢接片135相枢接。具体地,第一枢接片115一体设置在第一夹体110的中部,第二枢接片135一体设置在第二夹体130的中部,第一枢接片115和第二枢接片135的端部均呈圆弧状,从而方便第一枢接片115和第二枢接片135相对转动和让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夹体110的内侧,指的是第一夹体110靠近第二夹体130的一侧,第二夹体130的内侧,指的是靠近第一夹体11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枢接轴1151上设置有扭簧1153,且扭簧1153夹持在第一枢接片115和第二枢接片135之间。具体地,第一枢接片115上设置有第一止挡块,第二枢接片135上设置有第二止挡块,扭簧1153的两端分别抵持在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上,从而使得第一枢接片115和第二枢接片135之间存在弹力,使得第一夹持端111和第二夹持端131相互靠拢,实现夹持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枢接片115和第二枢接片135也可以通过枢接轴1151阻尼连接,具体地,枢接轴1151上套设有阻尼套,阻尼套装配在枢接孔1351中,使得枢接轴1151有阻尼地装配在枢接孔1351中,在实际使用时,用于掰开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30,夹持时用手按压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30,其同样能够实现夹持在耳垂上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片115和第二枢接片135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枢接片135分别与两个第一枢接片115相枢接,且每个第二枢接片135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枢接片115的外侧。具体地,两个第一枢接片115相对设置,两个第二枢接片135相对设置,每个第一枢接片115上均设置有枢接轴1151,每个第二枢接片135上均设置有枢接孔1351,枢接轴1151向外延伸,并装配在对应的枢接孔1351中。通过将第二枢接片135设置在第一枢接片115的外侧,使得枢接轴1151装配在枢接孔1351中时由内向外装配,方便枢接轴1151装入枢接孔135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片115的外侧,指的是其中一个第一枢接片115远离另一个第一枢接片115的一侧,即靠近外部空间的一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枢接片135也可以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枢接片115的内侧,其同样能够实现枢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片115与第一夹持端1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枢接片115与第一按压端113之间的距离;第二枢接片135与第二夹持端13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枢接片135与第二按压端133之间的距离。具体地,第一枢接片115设置在第一夹体110的中部并靠近第一按压端113,第二枢接片135设置在第二夹体130的中部并靠近第二按压端133,从而使得第一夹持端111和第二夹持端131的力臂更长,使得在夹持时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30之间的夹角更小,夹持片170和导电片150之间的平齐度更高,进一步保证了佩戴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压端11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滑纹路117,第二按压端13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防滑纹路137。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防滑纹路117和第二防滑纹路137,从而使得用手按压第一按压端113和第二按压端133时不易打滑,方便打开该耳夹电极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滑纹路117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防滑块1171,第二防滑纹路137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防滑块1371。具体地,多个第一防滑块1171和多个第二防滑块1371均呈渐变式条状,且第一防滑块117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夹体11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二防滑块137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夹体13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从而进一步保证防滑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压端11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抵持凸块119,第二按压端13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抵持凸块139,第一抵持凸块119和第二抵持凸块139相对设置,用于相互抵持,以使第一按压端113和第二按压端133之间间隔设置。具体地,第一抵持凸块119和第二抵持凸块139在耳夹电极100打开时相互抵持,从而防止第一按压端113和第二按压端133进一步靠拢,从而实现了对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30张开角度的限定,并且保证了按压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端111的内侧具有相对第一夹体110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一安装斜面,导电片150设置在第一安装斜面上;第二夹持端131的内侧设置有相对第二夹体130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二安装斜面,夹持片170设置在第二安装斜面上。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使得第一夹持端111和第二夹持端131相互靠拢时,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能够接***行,从而保证了夹持片170和导向片的夹持固定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夹电极100,通过将第一夹体110的中部和第二夹体130的中部弹性枢接,且第一夹持端11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导电线电连接的导电片150,导电片150上设置有电极凸起151,第二夹持端131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片170,夹持片170与导电片150相对设置,用于配合导电片150夹持在耳垂部位。通过采用单电极结构,避免了两个导电线实现连接,从而简化了耳夹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单电极结构,相较于双电极结构,夹持片170夹持舒适性较好,对人耳的针刺感较弱,佩戴舒适性高。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刺激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导电线和耳夹电极100,其中耳夹电极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刺激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导电线和耳夹电极100,耳夹电极100,包括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30,所述第一夹体110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夹体130的中部弹性枢接,所述第一夹体110具有相对的第一夹持端111和第一按压端113,所述第二夹体130具有相对的第二夹持端131和第二按压端133,所述第一夹持端11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导电线电连接的导电片150,所述导电片150上设置有电极凸起151,所述第二夹持端131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片170,所述夹持片170与所述导电片150相对设置,用于配合所述导电片150夹持在耳垂部位。导电线的一端与治疗仪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体110连接,并与导电片150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耳夹电极100为两个,两个耳夹电极100分别用于夹持在两个耳垂上,从而实现双耳的电刺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夹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夹体的中部枢接,所述第一夹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夹持端和第一按压端,所述第二夹体具有相对的第二夹持端和第二按压端,所述第一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导电线电连接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电极凸起,所述第二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片,所述夹持片与所述导电片相对设置,用于配合所述导电片夹持在耳垂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枢接片,所述第二夹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枢接片,所述第一枢接片上设置有枢接轴,所述第二枢接片上开设有枢接孔,所述枢接轴转动装配在所述枢接孔中,以使所述第一枢接片和所述第二枢接片相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轴上设置有扭簧,且所述扭簧夹持在所述第一枢接片和所述第二枢接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片和所述第二枢接片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枢接片分别与两个所述枢接片相枢接,且每个所述第二枢接片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枢接片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片与所述第一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枢接片与所述第一按压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枢接片与所述第二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枢接片与所述第二按压端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耳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滑纹路,所述第二按压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防滑纹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纹路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防滑块,所述第二防滑纹路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防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耳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抵持凸块,所述第二按压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抵持凸块,所述第一抵持凸块和所述第二抵持凸块相对设置,用于相互抵持,以使所述第一按压端和所述第二按压端之间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端的内侧具有相对所述第一夹体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一安装斜面,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斜面上;所述第二夹持端的内侧设置有相对所述第二夹体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二安装斜面,所述夹持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斜面上。
10.一种电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仪本体、导电线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耳夹电极,所述导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治疗仪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体连接,并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
CN202022988830.3U 2020-12-11 2020-12-11 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 Active CN214435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8830.3U CN214435859U (zh) 2020-12-11 2020-12-11 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8830.3U CN214435859U (zh) 2020-12-11 2020-12-11 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35859U true CN21443585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8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8830.3U Active CN214435859U (zh) 2020-12-11 2020-12-11 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35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59127U (ja) 顔面刺激装置
EP2651504B1 (en) Headband for external occipital neurostimulation
US6907299B2 (en) Electrodes for a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KR101907511B1 (ko) 근육 및 관절의 통증 완화를 위한 가변형 저주파 기기
US20210137775A1 (en) Massager
US20200238097A1 (en) Head-Worn Mobile Neurostimulation Device
CN214435859U (zh) 耳夹电极和电流刺激治疗仪
CA2343273A1 (en) Electrode positioner for a splint to be used for muscle stimulation
US2110392A (en) Self-supporting electrotherapy electrode
CN112121303B (zh) 用于智能按摩仪的按摩装置和智能按摩仪
KR101854305B1 (ko) 전기 자극용 기능성 의복
JP2004275750A (ja) 治療用器具
US20220040480A1 (en) Compact auricular stimulation device
CN219375885U (zh) 耳部迷走神经刺激电极
CN211634898U (zh) 脉冲按摩器
KR200398568Y1 (ko) 저주파 치료기용 패드
CN216676713U (zh) 可更换耳道电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CN111558139B (zh) 颈部按摩器
CN212466838U (zh) 一种新型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JP2003325636A (ja) 健康器具
CN214232420U (zh) 一种耳部迷走神经刺激电极
CN215608794U (zh) 一种微曲面电极片
CN211634895U (zh) 脉冲理疗仪
CN215025270U (zh) 一种兼顾检测和电刺激的患者肢体神经治疗仪
CN211097027U (zh) 颈部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