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7044U - 电动车防护结构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防护结构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7044U
CN214397044U CN202022830675.2U CN202022830675U CN214397044U CN 214397044 U CN214397044 U CN 214397044U CN 202022830675 U CN202022830675 U CN 202022830675U CN 214397044 U CN214397044 U CN 214397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groove
collision
bumper
electr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306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一新
章思远
张笑笑
翁秋晨
刘译元
徐巧中
陆卫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b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b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b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b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306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7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7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7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防护结构及电动车,该电动车防护结构包括挡风板和第一防撞条,所述挡风板的倾倒侧均设有第一防撞槽,所述第一防撞槽内均设有所述第一防撞条,所述第一防撞条凸出于所述挡风板的表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在电动车上设置第一防撞条,保护了电动车容易磕碰到的位置,减小了电动车倒地磕碰时车体的损伤。

Description

电动车防护结构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防护结构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为了出行方便,人们往往选择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电动车的车体结构较为简单,很多结构为塑料制品,电动车在行驶中或其他情况下摔倒会对车体造成较大损伤。一般的车体没有保护措施,加大了车体损伤的程度。还有一些车体的外部设有金属管件环绕,用于保护车体结构。这种方式造成车体过于笨重,人们不容易控制车辆,骑行不方便且更容易摔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防护结构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防护结构,该电动车防护结构包括挡风板和第一防撞条,所述挡风板的倾倒侧均设有第一防撞槽,所述第一防撞槽内均设有所述第一防撞条,所述第一防撞条凸出于所述挡风板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挡风板包括前挡风板和后挡风板,所述前挡风板与所述后挡风板连接,所述前挡风板上形成台阶结构,所述后挡风板与所述台阶结构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防撞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槽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防撞条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勾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槽为梯形槽,所述后挡风板形成所述梯形的底边所在的侧面,所述第一防撞条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嵌入所述梯形槽。
可选地,还包括后平叉保护盖和第二防撞条,所述后平叉保护盖设有第二防撞槽,所述第二防撞条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撞槽内,所述第二防撞条凸出于所述后平叉保护盖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防撞槽内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防撞条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二卡槽,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勾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在电动车上设置第一防撞条,保护了电动车容易磕碰到的位置,减小了电动车倒地磕碰时车体的损伤。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挡风板上设置第一防撞条的分解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撞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后平叉保护盖对称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后平叉保护盖上设置第二防撞条的分解图。
图6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防撞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挡风板,11-第一防撞槽,111-第一卡槽,13-后挡风板,14-前挡风板,2-第一防撞条,21-第一卡勾,3-后平叉保护盖,31-第二防撞槽,311-第二卡槽,4-第二防撞条,41-第二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动车防护结构,如图1-图3所示,该电动车防护结构包括挡风板1和第一防撞条2,所述挡风板1的倾倒侧均设有第一防撞槽11,所述第一防撞槽11内均设有所述第一防撞条2,所述第一防撞条2凸出于所述挡风板1的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防撞条2位于挡风板1的倾倒侧,在电动车倒地发生磕碰时,对应一侧的第一防撞条2承受了磕碰,避免车体直接磕碰。第一防撞条2保护挡风板1不受到磕碰,避免挡风板1受损。
挡风板1的倾倒侧指的是挡风板1的位于车体两侧的位置,设置在两侧的具***置为电动车倒地时严重的磕碰点所在区域。例如,通过实验模拟电动整车车倒地过程,得出一个磕碰点云图。根据云图得出挡风板1两侧的严重磕碰点,将第一防撞槽11设置在严重磕碰点所在的区域,并肩第一防撞条2设置在第一防撞槽11内,第一防撞条2在倾倒侧形成防护。
第一防撞条2凸出于挡风板1的表面,以在发生磕碰时,第一防撞条2先承受磕碰,从而保护了挡风板1的结构不会损坏。
可选地,第一防撞条2包括弹性体,以使第一防撞条2具有弹性,能够缓冲磕碰时受到的力,进一步减小损伤。
例如,第一防撞条2的材质包括PVC、TPE和TPU中的一种。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的其他弹性材料。
例如,第一防撞条2还可以是内外层两层的复合结构,外侧为弹性体,内侧的弹性小于外侧。内侧弹性更小,便于与第一防撞槽11安装,提高安装后的结构强度。外侧的弹性体承受磕碰,以减少损伤。
可选地,第一防撞条2与第一防撞槽11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使第一防撞条2更容易更换,在第一防撞条2受损时,可以更换第一防撞条2,以维持第一防撞条2的防撞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1包括前挡风板14和后挡风板13,所述前挡风板14与所述后挡风板13连接,所述前挡风板14上形成台阶结构,所述后挡风板13与所述台阶结构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防撞槽11。
前挡风板14与后挡风板13组合形成的挡风板1包围在电动车车头的外侧。后挡风板13位于后侧,前挡风板14从前侧延伸至两侧并与后挡风板13连接。在前挡风板14上设置台阶结构,后挡风板13的结构在该台阶结构一侧围合形成第一防撞槽11。
该实施例中,后挡风板13的结构不变,台阶结构设置在前挡风板14上,使加工成型更加简单。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前挡风板14上进行了改动,前挡风板14在装配后与后挡风板13配合形成第一防撞槽1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防撞槽1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防撞条2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防撞条2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一防撞槽11上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以使第一防撞条2在第一防撞槽11内与挡风板1形成连接。
例如,第一防撞条2在第一防撞槽11可拆卸连接,使第一防撞条2的拆卸更加方便。当第一防撞条2损坏或失效时,拆卸后更换新的第一防撞条2安装于第一防撞槽11内。第一防撞条2损坏或失效后更换第一防撞条2能够节省成本,不需要更换整个挡风板1。例如,磕碰使第一防撞条2磨损,第一防撞槽11的槽口所在面高于第一防撞条2的表面,则第一防撞条2失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槽111,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卡勾21,所述第一卡槽111与所述第一卡勾21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卡勾嵌入卡凑的连接方式将第一卡槽111与第一卡勾21连接在一起。卡勾与卡槽的连接结构简单,方便设置,使第一防撞条2与第一防撞槽11更容易连接和拆卸。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卡槽111,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多个第一卡勾21,所述第一卡槽111与所述第一卡勾21一一对应。
多个第一卡勾21和多个第一卡槽111一一对应连接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防撞条2连接到挡风板1的可靠性,使连接更加牢固。例如,其中部分第一卡勾21或第一卡槽111损坏时不会影响第一防撞条2在挡风板1上的连接。
例如,多个第一卡槽111均匀分布在第一防撞槽11的内壁上,多个第一卡勾21一一对应嵌入第一卡槽111内形成连接。均匀分布使连接部位均匀,磕碰时受力均匀,减小磕碰对第一防撞条2与第一防撞槽11形成的连接结构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防撞条2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防撞槽11内,另一部分凸出于挡风板1。第一连接部可以设置在台阶结构的底部,或者设置在台阶结构的侧壁上。
例如,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卡槽111,第一防撞条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勾21。将第一防撞条2嵌入第一防撞槽11内,使第一卡勾21与第一卡槽111卡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防撞槽11为梯形槽,所述后挡风板13形成梯形的底边所在的侧面,所述第一防撞条2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嵌入所述梯形槽。
在该实施例中,前挡风板14和后挡风板13拼接形成挡风板。后挡风板13作为梯形槽的底边与前挡风板14上的台阶结构围合形成梯形槽,在前挡风板14和后挡风板13拼接的位置形成梯形槽的底边。在前挡风板14上形成由边缘向内侧逐渐变窄的台阶结构的槽。
这样在前挡风板14上的台阶机构更容易成型,形成的第一防撞槽11的结构更牢固。第一防撞条2为梯形结构,第一防撞条2嵌入第一防撞槽11,梯形结构与梯形槽的底边对应匹配。这样使第一防撞条2能够更稳定地设置在第一防撞槽11内。
可选地,第一防撞条2的形状还可以为条形、柱形和球形等。
该实施例的第一防撞条2设置在挡风板1的两侧,保护了车辆倒地时最容易受到磕碰到的位置,保护了车辆不受损伤。集中保护容易磕碰的位置,相比于整车防护,减少了占用的车辆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该电动车防护结构还包括后平叉保护盖3和第二防撞条4,所述后平叉保护盖3设有第二防撞槽31,所述第二防撞条4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撞槽31内,所述第二防撞条4凸出于所述后平叉保护盖3。
后平叉保护盖3设置在电动车后平叉的外侧,后平叉保护盖3在电动车倒地磕碰使容易损坏。第二防撞条4能够减小后平叉保护盖3的结构在磕碰时受到的损伤。
例如,后平叉保护盖3整体结构向外侧凸出,第二防撞槽31设置在后平叉保护盖3凸出的最外侧的位置。可通过实验模拟电动整车车倒地过程,得出一个磕碰点云图。根据云图得出后平叉保护盖3的严重磕碰点,将第二防撞槽31设置在严重磕碰点所在的区域,第二防撞条4设置在第二防撞槽31。例如,第二防撞条4凸出于第二防撞槽31,倒地时第二防撞条4首先受到磕碰。
第二防撞条4能够在车辆倒地时,首先承受磕碰。相比于整车防护占用的空间更少。
可选地,第二防撞条4可拆卸地与第二防撞槽31连接。第二防撞条4可拆卸连接于第二防撞槽31内,使第二防撞条4更容易更换,在第二防撞条4受损无法起到防撞作用时,将第二防撞条4拆卸进行更换。
可选地,电动车上包括两个后平叉保护盖3,两个后平叉保护盖3位于电动车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第二防撞槽31内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防撞条4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使第二防撞条4与第二防撞槽31连接在一起,使第二防撞条4在第二防撞槽31内形成稳定连接。
例如,第二防撞条4在第二防撞槽31可拆卸连接,使第二防撞条4的拆卸更加方便。可以是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当第二防撞条4损坏或失效时,拆卸后更换新的第二防撞条4安装于第二防撞槽31内。第二防撞条4损坏或失效后更换第二防撞条4能够节省成本,不需要更换整个后平叉保护盖3。例如,磕碰使第二防撞条4磨损,第二防撞槽31的槽口所在面高于第二防撞条4的表面,则第二防撞条4失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二卡槽311,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第二卡勾41,所述第二卡槽311与所述第二卡勾41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卡槽311与第二卡勾41配合连接使第二防撞条4连接在第二防撞槽31内,使连接结构更加简单,拆卸安装更方便。
例如,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卡槽311和与多个第二卡槽311对应的多个第二卡勾41。多个第二卡槽311与多个第二卡勾41配合连接能够提高连接强度以及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例如,在其中一个第二卡槽311与第二卡勾41配合失效时,其他配合的第二卡槽311与第二卡勾41能够保持连接状态,维持第二防撞条4在第二防撞槽31内形成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
该电动车上设置的第一防撞条2以及第二防撞条4均能有效避免电动车在倒地情况下车辆受到磕碰时造成的损伤。在第一防撞条2或第二防撞条4受损时可以进行更换,以维持防护作用。
在电动车上设置第一防撞条2和第二防撞条4能够实现对易磕碰位置实现重点防护,并且第一防撞条2和第二防撞条4相对于整车防护的金属管更加美观且重量更小。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板和第一防撞条,所述挡风板的倾倒侧均设有第一防撞槽,所述第一防撞槽内均设有所述第一防撞条,所述第一防撞条凸出于所述挡风板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包括前挡风板和后挡风板,所述前挡风板与所述后挡风板连接,所述前挡风板上形成台阶结构,所述后挡风板与所述台阶结构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防撞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槽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防撞条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槽为梯形槽,所述后挡风板形成梯形的底边所在的侧面,所述第一防撞条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嵌入所述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平叉保护盖和第二防撞条,所述后平叉保护盖设有第二防撞槽,所述第二防撞条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撞槽内,所述第二防撞条凸出于所述后平叉保护盖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撞槽内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防撞条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二卡槽,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勾连接。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车防护结构。
CN202022830675.2U 2020-11-30 2020-11-30 电动车防护结构及电动车 Active CN214397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0675.2U CN214397044U (zh) 2020-11-30 2020-11-30 电动车防护结构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0675.2U CN214397044U (zh) 2020-11-30 2020-11-30 电动车防护结构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7044U true CN214397044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30675.2U Active CN214397044U (zh) 2020-11-30 2020-11-30 电动车防护结构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7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71983B2 (ja) 車体の後部に搭載される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の保護構造
KR100876601B1 (ko) 자동차 헤드레스트 후레임
EP1857327B1 (en) Vehicle bumper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vehicle comprising this bumper assembly
US20150137539A1 (en) Bumper beam assembly system
JP2017007368A (ja) 歩行者衝突検知センサを備えた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CN214397044U (zh) 电动车防护结构及电动车
KR101457995B1 (ko) 범퍼 백빔 성형 방법 및 이에 의한 범퍼 백빔
JP2005178682A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EP1264739B1 (en)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JP5499907B2 (ja) 歩行者衝突検知装置
CN210437262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动车的后纵梁
CN205131388U (zh) 车身前端的碰撞保护***
SE502962C2 (sv) Frontparti för fordon
KR19980068952U (ko) 완충성이 좋은 자동차 범퍼
JP2004338683A (ja) 車両における衝撃吸収構造
CN113103982A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CN220053964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9738997U (zh) 车辆
KR101700683B1 (ko) Rcar 충돌성능이 우수한 크래쉬 박스 조립체
CN220349416U (zh) 车轮结构及儿童推车
CN212709288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通风盖板结构
JP6667948B2 (ja)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
CN219969609U (zh) 车辆的防护装置以及车辆
KR102161436B1 (ko) 자동차 범퍼 케이스
CN220904901U (zh) 保险杠骨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