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7935U - 一种水路切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路切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7935U
CN214367935U CN202022987812.3U CN202022987812U CN214367935U CN 214367935 U CN214367935 U CN 214367935U CN 202022987812 U CN202022987812 U CN 202022987812U CN 214367935 U CN214367935 U CN 214367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driving
cavit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78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马明阳
刘宗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878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7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7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7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路切换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阀芯和驱动止水组件;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阀芯与壳体之间形成有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以及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出水腔,阀芯设有显露于壳体外的第二出水口,以及与进水腔连通的第一流出口和第二流出口,第一流出口还与出水腔连通,阀芯还设有连通第二流出口和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流道;驱动止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并设置为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将第一流出口封堵,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将第二流出口封堵;驱动止水组件上设有弹珠和弹性件,弹珠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抵接在阀芯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可实现两种出水方式的切换,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水路切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路切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成为家电领域最具潜力的产品,初滤微滤类的净水产品,比如龙头***,因安装简单,成本低,单品价格低廉,同时其过滤效果能够直观感受到,深受消费者青睐。龙头***的出水方式分为原水、净水两种,通过内部阀芯的切换可实现两种出水方式的转换。一些龙头***的阀芯结构可以分为三大类:1.陶瓷阀芯,利用陶瓷片来切换水路,成本高、结构复杂;2.弹簧配合止水阀结构,利用弹簧配合止水阀结构来切换水路,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路切换器,可实现两种出水方式的切换,有利于降低成本,简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路切换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阀芯和驱动止水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阀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出水腔,所述阀芯设有显露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二出水口,以及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第一流出口和第二流出口,所述第一流出口还与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阀芯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流出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流道;所述驱动止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设置为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流出口封堵,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第二流出口封堵;所述驱动止水组件包括驱动件,以及设于所述驱动件上的弹珠和弹性件,所述弹珠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抵接在所述阀芯上,所述驱动件包括伸出所述壳体外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被往复拨动,以使所述驱动止水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止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进水口的轴向平行的转轴,所述驱动止水组件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操作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在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平面内被往复拨动以使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弹珠和所述弹性件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驱动件内,或者,所述弹珠和所述弹性件沿垂直于所述转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驱动件内。
可选地,所述弹珠和所述弹性件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驱动件内,所述阀芯包括环套和设于所述环套内部的隔板,所述环套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并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进水腔,所述环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并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所述出水腔;
所述环套的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凸耳,所述驱动件还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驱动部,以及连接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操作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弹珠与所述弹性件连接并抵接在所述凸耳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设有中空柱体,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并安装在所述中空柱体内,所述中空柱体内部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弹珠包括具有弧面的头部和柱状的尾部,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中空柱体的底部,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弹珠的尾部,所述弹珠的头部抵接在所述凸耳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还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有滑动筋,所述滑动筋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滑动槽内,所述操作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弧形板上,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筒状主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筒状主体两端的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底盖上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筒状主体的靠近所述顶盖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沿,所述环形凸沿抵接在所述凸耳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底盖上设置的固定柱上。
可选地,所述顶盖包括环形板、设于所述环形板的周向边缘并朝向所述底盖延伸的翻边,以及设于所述环形板上的环形凸筋,所述翻边与所述筒状主体的端部抵接配合,所述环套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环形凸筋内并与所述环形凸筋螺纹连接,所述环形板的中心孔为所述进水口。
可选地,所述隔板上设有所述第一流出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所述隔板的朝向所述环套的第二端的侧面上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二流出口连通的流出管,所述流出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环套外并形成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流出管的内部形成所述出水流道。
可选地,所述隔板的朝向所述环套的第二端的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出水腔均隔离的安装腔,所述环套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为所述安装腔的出入口,所述隔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轴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孔内,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可选地,所述驱动止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摆臂和设于所述摆臂上的密封件,所述摆臂位于所述进水腔内;所述驱动止水组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第一流出口封堵,所述驱动止水组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第二流出口封堵。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通过阀芯与壳体的配合形成了进水腔和出水腔,在阀芯上设置了与进水腔均连通的第一流出口和第二流出口,第一流出口和第二流出口通过不同的水路分别连通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并通过驱动止水组件的转动可将第一流出口和第二流出口中的任一个封堵,由此实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中的任一个出水,从而实现了水路切换器的两种出水方式的切换,相较于一些采用陶瓷阀芯的水路切换器,有利于降低成本,简化结构。
2、驱动止水组件包括驱动件,且驱动件设置有操纵驱动止水组件转动的操作部,并在驱动件上设置弹珠和弹性件,弹珠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抵接在阀芯上,如此,在手动操纵驱动件的操作部使驱动止水组件转动过程中,由于设置有弹珠和弹性件,可使驱动止水组件转动更加平稳且有操纵的手感。
3、驱动止水组件的转轴与进水口的轴向平行,驱动止水组件的操作部伸出壳体外,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在垂直于转轴的平面内被往复拨动以使驱动止水组件进行转动位置的切换,进而实现了水路切换器不同出水方式的切换,如此,水路切换操作简便,且往复拨动方式操纵操作部来切换水路,配合不同出水口的位置,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出水方式。
4、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阀芯包括环套和设于环套内的隔板,环套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端之间形成进水腔和出水腔,阀芯上设置第二出水口,驱动止水组件的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阀芯的隔板上设置的轴孔内,如此,阀芯与壳体配合形成不同水路,并与驱动止水组件配合进行水路切换,并且驱动止水组件内部不设置过水流道,从而简化了水路切换器的内部结构及水路结构,且不易漏水。
5、阀芯的隔板上设置有与进水腔均连通的第一流出口和第二流出口,驱动止水组件设有与转轴连接且位于进水腔内的摆臂,并通过摆臂上设置的密封件将第一流出口或第二流出口封堵,如此,进水腔内的水不易从第一流出口或第二流出口泄露,可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一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的***图;
图2a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剖视图;
图2b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2c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壳体的筒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筒状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壳体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底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壳体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顶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阀芯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图6a的阀芯在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d为图6a的阀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转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a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的密封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a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第一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图9a的第一密封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驱动件(未示出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的驱动件(未示出操作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图10a的驱动件(未示出操作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a的驱动件(未示出操作部)的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弹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为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第二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4b为图14a的第二密封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筒状主体,101、环形凸沿,1011、第一固定柱,102、缺口,103、第二开口,104、卡槽,105、环形台阶,
2、底盖,201、第一出水口,202、第一环形凸筋,203、第二固定柱,204、卡扣,205、滑动槽,206、第三环形凸筋,
3、顶盖,301、环形板,3011、进水口,302、翻边,303、第二环形凸筋,3031、加强筋,
4、阀芯,401、环套,4011、第一开口,4012、凸耳,4013、第二密封槽,4014、卡点,4015、凹坑,402、隔板,4021、第一流出口,4022、第二流出口,4023、轴孔,4024、支撑筋,4025、环形限位筋,403、安装腔,404、流出管,4041、第二出水口,
5、转动件,501、转轴,5011、第一密封槽,5012、凸棱,502、摆臂,5021、第一环形筋,5022、限位柱,5023、流水孔,5024、环形卡筋,5025、第一凸点,
6、密封件,601、密封片,602、第二环形筋,6021、环形凸缘,
7、第一密封垫,701、通孔,702、凸缘,
8、第一弹性件,
9、驱动件,901、驱动部,9011、固定孔,9012、第二凸点,902、操作部,9021、延伸臂,9022、卡扣,903、连接部,9031、中空柱体,9032、弧形板,9033、滑动筋,9034、安装孔,9035、限位台,
10、弹珠,1001、头部,1002、尾部,
11、第二弹性件,
12、挡片,1201、第一过水孔,1202、环形筋,
13、第二密封垫,1301、第二过水孔,1302、环形台阶,
14、第一密封圈,
15、第二密封圈,
100、进水腔,200、出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路切换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阀芯和驱动止水组件,所述驱动止水组件包括止水组件和驱动组件。
如图1、图2a-图2c、图6d所示,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3011和第一出水口201;所述阀芯4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口3011连通的进水腔100,以及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01连通的出水腔200,所述阀芯4设有显露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二出水口4041(图2b示出),以及与所述进水腔100连通的第一流出口4021和第二流出口4022(图6d示出),所述第一流出口4021还与所述出水腔200连通,所述阀芯4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流出口4022和所述第二出水口4041的出水流道。
所述驱动止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设置为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流出口4021封堵,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第二流出口4022封堵。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9,所述驱动件9设置为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止水组件转动,从而使得所述驱动止水组件整体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第一流出口4021和第二流出口4022均与进水腔100连通,且两者分别连通不同的两个出水口。通过驱动止水组件转动位置的调节,可以将第一流出口4021和第二流出口4022两者中的任一个封堵,从而进水腔100内的水可以从两者中的另一个流出并最终从相应的一个出水口流出,由此可以实现水路的切换。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9包括与所述止水组件连接的驱动部901(图2a示出)和伸出所述壳体外的操作部902(图2c示出),所述操作部90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被往复拨动,以使所述驱动件9带动所述止水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即驱动止水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如图2a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止水组件包括转动件5和设于所述转动件5上的密封件6,所述转动件5包括与所述阀芯4转动配合的转轴501和与所述转轴501连接的摆臂502,所述摆臂502位于所述进水腔100内,所述密封件6设于所述摆臂502上。所述转轴501的轴向与所述进水口3011的轴向平行,所述驱动部901与所述转轴501连接并带动转轴501转动,转轴50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摆臂502转动。即驱动止水组件通过转轴501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操作部90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在垂直于转轴501的平面内被往复拨动,以使转轴501转动,转轴501的转动方向与操作部902的拨动方向一致。如图6b所示,所述转动件5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件6将所述第一流出口4021封堵,所述转动件5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件6将所述第二流出口4022封堵。
如图2b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有所述进水口3011,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201。如图6a-图6d所示,所述阀芯4包括环套401和设于所述环套401内部的隔板402,所述环套401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口3011连通并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进水腔100,所述环套4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01连通并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所述出水腔200,所述隔板402的朝向所述环套401的第二端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进水腔100和所述出水腔200均隔离的安装腔403,所述环套401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开口4011,所述第一开口4011为所述安装腔403的出入口。
如图6b、图6d所示,所述隔板402上设有所述第一流出口4021、所述第二流出口4022以及与所述安装腔403连通的轴孔4023,所述隔板402的朝向所述环套401的第二端的侧面上还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二流出口4022连通的流出管404,所述流出管404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环套401外并形成所述第二出水口4041,所述流出管404的内部形成所述出水流道。
如图2a、图6d、图7a、图7b所示,所述转轴50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孔4023(图6b示出)内,所述摆臂502与所述转轴5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转轴501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安装腔403内。所述驱动部901从第一开口4011伸入安装腔403内并与转轴50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其中,摆臂502的一端与转轴501的第一端连接,摆臂502的另一端可以沿转轴501的径向延伸。驱动件9与转轴501的第二端连接并可以沿转轴501的径向延伸。
操作部90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在垂直于转轴501的平面内被往复拨动,以使摆臂502的远离转轴501的一端在第一流出口4021和第二流出口4022之间往复移动。摆臂502的远离转轴501的一端移动至第一流出口4021处时,密封件6将第一流出口4021封堵;摆臂502的远离转轴501的一端移动至第二流出口4022处时,密封件6将第二流出口4022封堵。
如图2a、图6b所示,本示例中,所述轴孔4023可以设置在隔板402的中心位置,并与所述进水口3011同轴设置,相应地,转轴501与所述进水口3011同轴设置。所述轴孔4023具有向所述进水腔100内沿轴向延伸的凸缘,以增大轴孔4023与转轴501的接触面积,利于轴孔4023与转轴501的转动配合。如图2a所示,所述转轴501的外壁上可以设有第一密封圈14,第一密封圈14可以设置在转轴501外壁上设置的第一密封槽5011内,第一密封圈14与所述轴孔4023的内壁相配合形成密封,以防止进水腔100内的水从轴孔4023泄漏。为提高密封效果,所述转轴501的外壁上沿轴向可以设有多个第一密封圈14。
如图2a、图9a、图9b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水路切换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隔板402的朝向所述环套401的第一端的侧面上的第一密封垫7。所述第一密封垫7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流出口4021和所述第二流出口4022对应的通孔701,所述第一密封垫7的朝向所述隔板402的侧面上围绕每个所述通孔701均设有凸缘702,两个所述凸缘702分别卡入所述第一流出口4021和所述第二流出口4022内,所述密封件6抵接在所述第一密封垫7上。两个所述凸缘702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此外可起到密封作用。
如图2a、图6b所示,本示例中,隔板402的朝向所述环套401的第一端的侧面上可以设有包围第一流出口4021和第二流出口4022的环形限位筋4025,第一密封垫7可以设置在环形限位筋4025内部形成的限位槽内,以对第一密封垫7起到限位作用。转动件5转动过程中,密封件6在第一密封垫7的上表面滑动,转动件5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密封件6将第一密封垫7的与第一流出口4021对应的通孔701封堵;转动件5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密封件6将第一密封垫7的与第二流出口4022对应的通孔701封堵。密封件6与第一密封垫7配合可提高密封效果。第一密封垫7的两个所述凸缘702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此外可起到密封作用。
如图2a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筒状主体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筒状主体1两端的顶盖3和底盖2,所述顶盖3上设有所述进水口3011,所述底盖2上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201。如图2a、图6d所示,所述环套401的第一端与所述顶盖3之间形成所述进水腔100,所述环套401的第二端与所述底盖2之间形成所述出水腔200,所述流出管404从所述筒状主体1的下端设置的缺口102(图3a示出)伸出至所述筒状主体1外部。第一出水口201可以包括多个花洒型水孔,使得第一出水口201的出水方式为花洒型出水。
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底盖2固定在筒状主体1的下端,阀芯4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环套401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底盖2上,所述环套401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筒状主体1,所述顶盖3连接在所述环套401的第一端。示例性地,所述筒状主体1的靠近所述顶盖3的一端(即筒状主体1的上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沿101,所述环套401的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凸耳4012,所述环形凸沿101抵接在所述凸耳4012上并通过紧固件(比如螺钉)固定在所述底盖2上设置的第二固定柱203上。环形凸沿101的朝向底盖2的侧面上可以设有第一固定柱1011(图3b示出),第一固定柱1011通过所述紧固件与第二固定柱203连接。所述底盖2上围绕所述第一出水口201设有第一环形凸筋202,所述环套40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筋202内,所述环套401的第二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筋202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5,以防止出水腔200内的水泄漏到壳体内的其它区域。通过环形凸沿101与凸耳4012的抵接配合,阀芯4的轴向移动被限制,通过底盖2上的第一环形凸筋202,阀芯4的径向移动被限制,由此阀芯4的位置被固定。如图5a、图5b所示,所述顶盖3包括环形板301、设于所述环形板301的周向边缘并朝向所述底盖2延伸的翻边302,以及设于环形板301上的第二环形凸筋303,第二环形凸筋303的外侧面上可以设有多个加强筋3031,以提高顶盖3的强度。所述翻边302与所述筒状主体1的上端抵接配合,所述环套401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环形凸筋303内并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筋303螺纹连接,所述环套401的第一端的端面可以抵接在环形板301的内侧面上,第二环形凸筋303的端面可以抵接在筒状主体1的环形凸沿101上,所述环形板301的中心孔为所述进水口3011。
如图2a、图3b所示,所述筒状主体1的下端端面可以设有环形台阶105,底盖2的周向边缘可以抵接在该环形台阶105上,使得底盖2与筒状主体1之间的缝隙位于水路切换器的底面上,使其美观。如图3b所示,筒状主体1的周向侧壁上沿周向可以设有多个卡槽104,如图4a所示,底盖2上沿周向边缘设有多个卡扣204,多个卡扣204分别卡接在多个卡槽104内,可提高底盖2与筒状主体1的连接强度。如图2c、图3a所示,筒状主体1的周向侧壁上设有供驱动件9的操作部902伸出的第二开口103,第二开口103可以为条形开口,以配合操作部902的往复拨动动作。
如图2a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水路切换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环套401第一端内部的转接头(未示出)、第二密封垫13和挡片12,所述隔板402的朝向所述环套401的第一端的侧面上设有多个支撑筋4024,所述挡片12位于所述转动件5上方并支撑在所述多个支撑筋4024(图6b示出)上。如图2a、图13、图14a所示,所述挡片12设有与所述轴孔4023相对应的第一过水孔1201,所述第二密封垫13设置在所述挡片12上,所述第二密封垫13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水孔1201相对应的第二过水孔1301,所述转接头的一端从所述进水口3011伸出所述壳体外,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密封垫13上,所述转接头设置为与待安装件的出水口连接。
如图2a、图13、图14a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转接头上可以设置有环形台阶,该环形台阶与顶盖3的环形板301的内侧面抵接,从而顶盖3可将转接头压紧固定在壳体内,转接头的位于壳体内的端部抵接在第二密封垫13上,第二密封垫13压紧在挡片12上。进水口3011、转接头、第二过水孔1301、第一过水孔1201和轴孔4023可以同轴设置,第一过水孔1201与第二过水孔1301两者的孔径可以相同。阀芯4的环套401的内壁上沿周向可以设置有多个卡点4014(图6b示出),挡片12的周向侧面上可以设有环形筋1202,所述多个卡点4014可以卡持在该环形筋1202上,防止挡片12弹出,且便于产线中将挡片12装配在阀芯4上。挡片12自身的两侧结构相同,可起到防呆作用。如图2a、图7a所示,转动件5的摆臂50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点5025,多个第一凸点5025可以与挡片12的侧面接触,以减少摆臂502与挡片12的接触面积,降低转动件5转动过程中摆臂502与挡片12之间的摩擦力。如图14b所示,第二密封垫13的朝向转接头的侧面的周向边缘可以设有环形台阶1302,该环形台阶1302与转接头端面的环形台阶相抵接配合。如图2a所示,第二密封垫13的周向侧面与阀芯4的环套401的内侧面抵接配合形成密封,第二密封垫13的侧面压在挡片12上并起到密封作用。
如图2a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止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摆臂502上的第一弹性件8,所述第一弹性件8具有弹力并将所述密封件6压紧并封堵在所述第一流出口4021或者所述第二流出口4022上,如此可提高密封件6的密封效果。本示例中,挡片12可阻挡转动件5在第一弹性件8的弹力作用下向上弹出,使第一弹性件8施加给密封件6一定的弹力。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8为弹簧,如图7a、图7b所示,所述摆臂502的远离所述转轴501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一环形筋5021和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筋5021内部的限位柱5022,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并固定在所述限位柱5022上。如图8a、图8b所示,所述密封件6可以包括密封片601和设于所述密封片601一侧面上的第二环形筋602。如图2a所示,所述第二环形筋602卡入所述第一环形筋5021内并套设在所述弹簧外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密封片601上,所述密封片601压紧并封堵在所述第一流出口4021或者所述第二流出口4022上。
如图8b所示,所述第二环形筋602可以设于密封片601的第一侧面上,密封片601的第一侧面的周向边缘凸出于第二环形筋602形成凸沿,密封片601的第一侧面的周向边缘可以为斜面。进水腔100内的水具有一定压力,水压可以作用在密封片601的第一侧面的周向边缘上,起到密封作用。密封片601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侧面为密封面,所述密封片601的密封面可以呈自周向边缘向中心位置平滑凹陷形状,密封片601的密封面可为内凹弧形面,如此,密封面的中间凹陷区域与第一流出口4021或第二流出口4022避空,密封面的周向边缘抵接在隔板402(或第一密封垫7)上并将第一流出口4021或第二流出口4022包围形成良好密封。所述第二环形筋602的卡入第一环形筋5021内的一端的周向边缘可以设有环形凸缘6021,第一环形筋5021的内壁上可以设有环形卡筋5024(图7b示出)。密封件6在安装时第二环形筋602可强行卡入第一环形筋5021内,环形卡筋5024与环形凸缘6021配合可防止密封件6从第一环形筋5021内脱落,便于产线装配。
如图7b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摆臂502上还设有流水孔5023,所述流水孔5023连通所述进水腔100和所述第一环形筋5021内部。这样,如图2a所示,进水腔100内的水可通过流水孔5023流入第一环形筋5021内部,并进入密封件6的第二环形筋602内,水流的压力则作用在密封件6的密封片601上,可提高密封件6的密封效果。流水孔5023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本示例中示出了四个流水孔5023。
如图2a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件9上的弹珠10和第二弹性件11,所述弹珠10在所述第二弹性件11的弹力作用下抵接在所述阀芯4上。这样,在用手拨动驱动件9的操作部902以带动转动件5转动过程中,可以增加手感。弹珠10和第二弹性件11可以沿平行于转轴501的方向设置在驱动件9内,或者,弹珠10和第二弹性件11可以沿垂直于转轴501的方向设置在驱动件9内。
如图2a、图10a-图10c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驱动件9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部901和所述操作部902的连接部903。驱动部901位于阀芯4上设置的安装腔403(图6d示出)内,驱动部901的一端与连接部903连接,驱动部901的另一端可以设有固定孔9011,转轴501的第二端固定在该固定孔9011内。转轴501的第二端的圆周侧面上可以设有多个沿转轴501轴向延伸的凸棱5012,凸棱5012可以具有圆弧表面,多个凸棱5012的圆弧表面与固定孔9011的孔壁过盈配合。转轴501的第二端的圆周侧面还可以设有斜坡面,以便于安装时转轴501的第二端***固定孔9011内。如图10b所示,驱动部90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凸点9012,多个第二凸点9012可以与安装腔403的内壁(可以是隔板402的位于安装腔403内的部分的侧面)抵接,这样可以减小驱动部901与安装腔403内壁的接触面积,降低驱动件9转动过程中两者间的摩擦力。
如图2a所示,所述连接部903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弹性件11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弹珠10与所述第二弹性件11连接并抵接在阀芯4上。阀芯4的环套401的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凸耳4012,弹珠10可以抵接在凸耳4012的朝向底盖2的侧面上。
在一些示例中,弹珠10和第二弹性件11沿平行于转轴501的方向设置在驱动件9内。如图10c所示,所述连接部903可以设有中空柱体9031,中空柱体9031的轴向与转轴501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二弹性件11为弹簧并安装在所述中空柱体9031内,所述中空柱体9031内部形成所述容纳槽。如图12所示,所述弹珠10包括具有弧面的头部1001和柱状的尾部1002。如图2a所示,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中空柱体9031的底部,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弹珠10的尾部1002,所述弹珠10的头部1001抵接在所述凸耳4012上。弹簧套在弹珠10的柱状尾部1002上可防止弹珠10脱落,此外便于产线装配。在驱动件9带动转动件5转动过程中,弹珠10在凸耳4012上滑动。如图6a所示,凸耳4012的朝向底盖2的侧面上可以设有两个凹坑4015,在转动件5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弹珠10滑入其中一个凹坑4015内,在转动件5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弹珠10滑入另一个凹坑4015内。用手拨动驱动件9的操作部902使驱动件9带动转动件5转动过程中,两个凹坑4015的设置可以使得在转动件5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有转动到位的手感,并且可以对转动件5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在另一些示例中,弹珠和第二弹性件可以沿垂直于转轴501的方向设置在驱动件9内。驱动件9的连接部903可以设有垂直于转轴501的空心柱体,空心柱体的开口端朝向阀芯4的环套401,空心柱体的内部形成所述容纳槽。第二弹性件为弹簧并安装在空心柱体内,弹簧的一端抵接在空心柱体的底部,另一端套设在弹珠的尾部,弹珠的头部抵接在阀芯4的环套401的圆周外壁上。可以在阀芯4的环套40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两个凹坑,在转动件5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弹珠滑入其中一个凹坑内,在转动件5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弹珠滑入另一个凹坑内,使得在转动件5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有转动到位的手感,并且可以对转动件5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如图10a、图10b所示,所述连接部903还可以设有弧形板9032,弧形板9032可以与壳体的筒状主体1的形状相适配。如图2a所示,所述弧形板9032上可以设有滑动筋9033,滑动筋9033滑动设置在壳体的底盖2上设置的滑动槽205(图4a示出)内。滑动筋9033可以起到滑动支撑的作用,滑动筋903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示例中示出了两个)。如图4a、图4b所示,底盖2上可以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筋202同轴设置并位于第一环形凸筋202外侧的第三环形凸筋206,第一环形凸筋202与第三环形凸筋206之间形成滑动槽205。所述操作部902可以为杆状手柄,杆状手柄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弧形板9032上设置的安装孔9034内,杆状手柄的第二端从筒状主体1上设置的第二开口103伸出壳体外部。示例性地,如图10a、图10b所示,安装孔9034的内壁上可以设有相对的两个限位台9035,两个限位台9035的一端均延伸至安装孔9034的端部。如图11所示,杆状手柄的第一端可以设有相对的两个延伸臂9021,两个延伸臂9021上均设有一个卡扣9022,两个延伸臂9021***安装孔9034内且两个卡扣9022分别卡持在两个限位台9035的端面上。
如图1-图2c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水路切换器的组装过程可以为:将第二弹性件11(第二弹性件11为弹簧)的一端套在弹珠10的柱状尾部1002上,并将第二弹性件11放置于驱动件9的中空柱体9031内;将驱动件9的驱动部901从阀芯4上的第一开口4011***阀芯4的安装腔403内;将第一密封垫7安装在阀芯4上的限位槽内;将第一弹性件8和密封件6安装在转动件5的摆臂502上设置的第一环形筋5021内,将第一密封圈14安装在转动件5的转轴501上的第一密封槽5011内;将转动件5的转轴501的第二端通过阀芯4的轴孔4023***并固定在驱动件9的驱动部901上设置的固定孔9011内;将挡片12卡入阀芯4的卡点4014和支撑筋4024之间并压住转动件5;将第二密封圈15安装在阀芯4的环套401的第二端外壁上设置的第二密封槽4013内;将阀芯4的环套401的第一端从筒状主体1的下端向上卡入筒状主体1内;将底盖2扣合在筒状主体1的下端,并从底盖2的底面穿入一颗螺钉将底盖2上的第二固定柱203与筒状主体1上的第一固定柱1011连接;将第二密封垫13放置在挡片12上,将转接头放置在第二密封垫13上;将顶盖3螺纹连接在阀芯4的环套401的第一端;将驱动件9的操作部902(可为杆状手柄)的一端从筒状主体1的第二开口103***到驱动件9的弧形板9032上设置的安装孔9034内,即完成水路切换器的组装过程。
如图1-图2c所示,将操作部902拨动至筒状主体1的第二开口103的第一端,则驱动件9带动转动件5的转轴501沿第一方向转动,转动件5的摆臂502转动至第一位置,摆臂502上的密封件6将第一流出口4021封堵,此时,第一出水口201不出水,第二出水口4041出水;将操作部902拨动至筒状主体1的第二开口103的第二端,则驱动件9带动转动件5的转轴501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转动件5的摆臂502转动至第二位置,摆臂502上的密封件6将第二流出口4022封堵,此时,第二出水口4041不出水,第一出水口201出水,由此,实现水路的切换。
如图2a-图2c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可以用于龙头***。龙头***可以安装在水龙头上,龙头***包括水路切换部分和过滤部分,水路切换部分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水路切换器的第二出水口4041与过滤部分的进水口连通,过滤部分设置有净水出口,水路切换器的第一出水口201为龙头***的原水出口。水路切换器通过其进水口3011内设置的转接头与水龙头的出水口连接,水龙头流出的原水依次经过转接头、第二密封垫13的第二过水孔1301、挡片12的第一过水孔1201进入进水腔100。通过往复拨动驱动件9的操作部902来切换水路切换器内部的水路,使水路切换器的第一出水口201(也即龙头***的原水出口)流出原水或者使过滤部分的净水出口流出净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阀芯和驱动止水组件;
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所述阀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出水腔,所述阀芯设有显露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二出水口,以及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第一流出口和第二流出口,所述第一流出口还与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阀芯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流出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流道;
所述驱动止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设置为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流出口封堵,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第二流出口封堵;
所述驱动止水组件包括驱动件,以及设于所述驱动件上的弹珠和弹性件,所述弹珠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抵接在所述阀芯上,所述驱动件包括伸出所述壳体外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被往复拨动,以使所述驱动止水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止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进水口的轴向平行的转轴,所述驱动止水组件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操作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在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平面内被往复拨动以使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弹珠和所述弹性件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驱动件内,或者,所述弹珠和所述弹性件沿垂直于所述转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驱动件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珠和所述弹性件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驱动件内,所述阀芯包括环套和设于所述环套内部的隔板,所述环套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并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进水腔,所述环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并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所述出水腔;
所述环套的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凸耳,所述驱动件还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驱动部,以及连接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操作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弹珠与所述弹性件连接并抵接在所述凸耳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中空柱体,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并安装在所述中空柱体内,所述中空柱体内部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弹珠包括具有弧面的头部和柱状的尾部,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中空柱体的底部,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弹珠的尾部,所述弹珠的头部抵接在所述凸耳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有滑动筋,所述滑动筋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滑动槽内,所述操作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弧形板上,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筒状主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筒状主体两端的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底盖上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筒状主体的靠近所述顶盖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沿,所述环形凸沿抵接在所述凸耳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底盖上设置的固定柱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环形板、设于所述环形板的周向边缘并朝向所述底盖延伸的翻边,以及设于所述环形板上的环形凸筋,所述翻边与所述筒状主体的端部抵接配合,所述环套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环形凸筋内并与所述环形凸筋螺纹连接,所述环形板的中心孔为所述进水口。
8.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有所述第一流出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所述隔板的朝向所述环套的第二端的侧面上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二流出口连通的流出管,所述流出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环套外并形成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流出管的内部形成所述出水流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朝向所述环套的第二端的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出水腔均隔离的安装腔,所述环套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为所述安装腔的出入口,所述隔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轴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孔内,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10.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止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摆臂和设于所述摆臂上的密封件,所述摆臂位于所述进水腔内;
所述驱动止水组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第一流出口封堵,所述驱动止水组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第二流出口封堵。
CN202022987812.3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水路切换器 Active CN214367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7812.3U CN214367935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水路切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7812.3U CN214367935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水路切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7935U true CN214367935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3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7812.3U Active CN214367935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水路切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79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7648A (zh) * 2022-04-02 2022-07-12 厦门尖刀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起泡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7648A (zh) * 2022-04-02 2022-07-12 厦门尖刀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起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4302B1 (ko) 정수기용 필터카트리지 결합구조
CN214367935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14367936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14367934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12429848U (zh) 与恒温阀芯配套使用的集成阀芯
CN216430584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109099186B (zh) 双水路水龙头阀芯
CN212959987U (zh) 一种混水分水一体式水龙头阀芯
CN215568120U (zh) 一种滤芯通用的龙头出水管
CN211951534U (zh) 一种可调温切换阀
CN114623261A (zh) 一种龙头***
CN111677911A (zh) 一种混水分水一体式水龙头阀芯
CN213629027U (zh) 一种龙头净水机
CN214662236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14662222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108036079B (zh) 水龙头阀芯及净化水和原水双水路水龙头
CN216867593U (zh) 切换阀芯、龙头及淋浴柱组件
CN213629026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EP1759135B1 (en) In-line valve cartridge
CN213853446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20133036U (zh) 喷枪
CN214319384U (zh) 一种龙头***的控制阀
CN213871228U (zh) 一种水路切换主体
CN212203229U (zh) 一种多功能淋浴花洒用陶瓷阀芯
CN114738518B (zh) 一种阀组及厨卫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