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8034U - 消隙机构 - Google Patents

消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8034U
CN214008034U CN202022649239.5U CN202022649239U CN214008034U CN 214008034 U CN214008034 U CN 214008034U CN 202022649239 U CN202022649239 U CN 202022649239U CN 214008034 U CN214008034 U CN 214008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mponent
adjusting
shaft sleeve
backlash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492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庆元
谢文洪
齐波
刘思远
陈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gong Cnc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6492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8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8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8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隙机构,包括:芯轴部件,其头部形成有第一齿轮;轴套部件,其套设于所述芯轴部件外,所述轴套部件的头部形成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且前后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用于同时与外部设备的齿部件啮合;受驱部件,其套设于所述轴套部件外并用于与所述轴套部件同轴转动;调整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芯轴部件以及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所述调整机构通过改变所述芯轴部件与所述轴套部件的相对转角而调整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齿之间的错位量。

Description

消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齿轮传动的消隙机构。
背景技术
公知地,两个齿轮通过啮合能够传动旋转运动和动力,如图1所述,该图1示出了齿轮与齿圈的内齿进行啮合时的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齿轮的外齿与齿圈的内齿在啮合时存在啮合间隙,该啮合间隙多数由加工误差等原则造成。在较低传动精度要求下,该啮合间隙允许存在,然而,在较高传动精度要求下,该啮合间隙会导致如下问题:
当对一个齿轮制动后,与该齿轮啮合的另一个齿轮仍能够产生较大的周向窜动量。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方式来尽量减小啮合间隙,然而,这种方式给齿轮加工成本带来显著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隙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隙机构,包括:
芯轴部件,其头部形成有第一齿轮;
轴套部件,其套设于所述芯轴部件外,所述轴套部件的头部形成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且前后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用于同时与外部设备的齿部件啮合;
受驱部件,其套设于所述轴套部件外并用于与所述轴套部件同轴转动;
调整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芯轴部件以及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所述调整机构通过改变所述芯轴部件与所述轴套部件的相对转角而调整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齿之间的错位量。
优选地,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第一调整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上形成有嵌设槽;
第二调整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芯轴部件的尾部并位于所述嵌设槽中,所述第二调整部件具有径向凸出部;
调整螺钉,其至少包括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调整螺钉从所述径向凸出部的两侧穿设所述第一调整部件而抵靠所述径向凸出部;通过协调旋拧至少两个所述调整螺钉而调整所述径向凸出部的转角,以改变所述芯轴部件与所述轴套部件的相对转角。
优选地,
所述第一调整部件套设于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且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与所述轴套部件借由键连接;
所述第二调整部件套设于所述芯轴部件的尾部,且所述第二调整部件与所述芯轴部件借由键连接。
优选地,所述消隙机构还包括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
止挡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整部件的外侧;
螺栓,其穿设所述止挡板并旋入至所述芯轴部件的尾部的端面,通过旋紧所述螺栓而使得所述止挡板限制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从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脱出。
优选地,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与所述芯轴部件的尾部之间设置有衬套;所述轴套部件的头部与所述芯轴部件的头部之间装设有轴承。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整部件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径向凸出部,每个所述径向凸出部均对应两个所述调整螺钉。
优选地,所述受驱部件为圆柱齿轮。
优选地,所述受驱部件为蜗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芯轴部件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轴套部件一体加工成型。
优选地,所述齿部件包括圆柱齿轮或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消隙机构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两个齿轮的齿所形成的当量齿的齿宽而消除或减小齿啮合间隙,进而能够提高与齿圈之类部件的传动精度。
2、通过设置相套接的芯轴部件和轴套部件,并在两者的尾部设置调整机构,借由调整机构调整两个齿轮所形成的当量齿的齿宽,进而使得调整过程简单。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齿轮与齿圈的啮合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隙机构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隙机构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隙机构的前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隙机构的立体剖切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隙机构的平面剖切视图。
附图标记:
10-芯轴部件;11-第一齿轮;20-轴套部件;21-第二齿轮;30-调整机构; 31-第一调整部件;311-嵌设槽;32-第二调整部件;321-径向凸出部;33- 调整螺钉;34-键;35-防脱组件;351-止挡板;352-螺栓;40-受驱部件;51- 衬套;52-轴承;60-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隙机构,该消隙机构用于消除和减小齿啮合传动中的啮合间隙,该消隙机构包括:芯轴部件 10、轴套部件20、受驱部件40、调整机构30以及防脱组件35。
芯轴部件10的头部形成有第一齿轮11(附图中仅展示了部分齿,实际上,第一齿轮11的齿布满一周),该第一齿轮11可以以装配的方式装设于芯轴部件10的头部,优选地,第一齿轮11与芯轴部件10一体加工成型。
轴套部件20套设于芯轴部件10外,并允许与芯轴部件10之间进行转角调整,该轴体部件的头部形成有第二齿轮21(附图中仅展示了部分齿,实际上,第二齿轮21的齿布满一周),该第二齿轮21可以以装配的方式装设于轴套部件20的头部,优选地,第二齿轮21与芯轴部件10一体加工成。
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同轴且并列排布,第一齿轮11位于第二齿轮21的前侧,第一齿轮11的齿与第二齿轮21的齿具有相同的模数,该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同时与齿圈60(附图中仅展示了部分齿,实际上,齿圈60的齿布满一周)啮合,如机床的铣刀装置或钻头装置固定在齿圈60 上。
在轴套部件20与芯轴部件10的头部之间安装有轴承52,在轴套部件 20与芯轴部件10的尾部之间装设有衬套51,衬套51、轴承52对轴套部件20和芯轴部件10具有支撑作用,以使得轴套部件20与芯轴部件10之间不会存在径向窜动。
受驱部件40套设在轴套部件20外,外部设备的板状件借由轴承也套设于轴套部件20外。外部设备,如齿轮箱,用于使整个消隙机构保持在装配位。受驱部件40如,齿轮或者蜗轮套设于轴套部件20外并与轴套部件20 固定连接,这使得轴套部件20能够随受驱部件40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21同步的与齿圈60啮合。
调整机构30包括:第一调整部件31、第二调整部件32以及调整螺钉 33。第一调整部件31大致呈盘状,该第一调整部件31借由键套设并连接于轴套部件20的尾部;第一调整部件31的外盘面上具有容纳第二调整部件 32并允许第二调整部件32具有一定转动调整量的嵌设槽311。第二调整部件32位于该嵌设槽311中,该第二调整部件32套设于芯轴部件10的尾部且借由键34连接;该第二调整部件32具有对称设置的径向凸出部321,该嵌设槽311允许径向凸出部321具有一定的转动调整量。每个径向凸出部 321的两侧均具有两个调整螺钉33,两个调整螺钉33穿设第一调整部件31 并抵靠于径向凸出部321的两侧面,该调整螺钉33与第一调整部件31螺纹配合。如此,通过协同旋拧每个径向凸出部321两侧的调整螺钉33而能够调整径向凸出部321的转角,例如,通过使上方的径向凸出部321的右侧的调整螺钉33退缩,而使左侧的调整螺钉33前进而使第二调整部件32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如此,调整机构30借由轴套部件20与芯轴部件10而能够调整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的相对转角。
防脱组件35包括:止挡板351和螺栓352,止挡板351设置于第一调整部件31的外侧;螺栓352穿设止挡板351并旋入至芯轴部件10的尾部的端面,通过旋紧螺栓352而使得止挡板351限制第一调整部件31和第二调整部件32从轴套部件20的尾部脱出。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隙机构的工作原理:
在外部驱动机构,如,蜗杆,驱动受驱部件40(蜗轮)前,利用调整机构30来调整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的齿的错位量,即,使第一齿轮 11的齿的一侧齿面(如左侧齿面)与齿圈60的齿的一侧齿面(右侧齿面) 尽量靠近或贴附,使第二齿轮21的齿的另一齿面(右侧齿面)与齿圈60的齿的另一侧齿面(左侧齿面)尽量靠近或贴附;或者说使第一齿轮11的齿与第二齿轮21的齿配合形成与齿轮的内齿拟合的当量齿,通过调节该当量齿的齿宽而消除或减小与齿圈60的内齿的啮合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隙机构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两个齿轮的齿所形成的当量齿的齿宽而消除或减小齿啮合间隙,进而能够提高与齿圈60之类部件的传动精度。
2、通过设置相套接的芯轴部件10和轴套部件20,并在两者的尾部设置调整机构30,借由调整机构30调整两个齿轮所形成的当量齿的齿宽,进而使得调整过程简单。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实用新型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实用新型。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轴部件,其头部形成有第一齿轮;
轴套部件,其套设于所述芯轴部件外,所述轴套部件的头部形成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且前后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用于同时与外部设备的齿部件啮合;
受驱部件,其套设于所述轴套部件外并用于与所述轴套部件同轴转动;
调整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芯轴部件以及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所述调整机构通过改变所述芯轴部件与所述轴套部件的相对转角而调整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齿之间的错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第一调整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上形成有嵌设槽;
第二调整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芯轴部件的尾部并位于所述嵌设槽中,所述第二调整部件具有径向凸出部;
调整螺钉,其至少包括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调整螺钉从所述径向凸出部的两侧穿设所述第一调整部件而抵靠所述径向凸出部;通过协调旋拧至少两个所述调整螺钉而调整所述径向凸出部的转角,以改变所述芯轴部件与所述轴套部件的相对转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整部件套设于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且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与所述轴套部件借由键连接;
所述第二调整部件套设于所述芯轴部件的尾部,且所述第二调整部件与所述芯轴部件借由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隙机构还包括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
止挡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整部件的外侧;
螺栓,其穿设所述止挡板并旋入至所述芯轴部件的尾部的端面,通过旋紧所述螺栓而使得所述止挡板限制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从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部件的尾部与所述芯轴部件的尾部之间设置有衬套;所述轴套部件的头部与所述芯轴部件的头部之间装设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部件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径向凸出部,每个所述径向凸出部均对应两个所述调整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驱部件为圆柱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驱部件为蜗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芯轴部件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轴套部件一体加工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件包括圆柱齿轮或齿圈。
CN202022649239.5U 2020-11-16 2020-11-16 消隙机构 Active CN214008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9239.5U CN214008034U (zh) 2020-11-16 2020-11-16 消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9239.5U CN214008034U (zh) 2020-11-16 2020-11-16 消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8034U true CN214008034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49239.5U Active CN214008034U (zh) 2020-11-16 2020-11-16 消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8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3333B (zh) 齿轮传动机构的消除齿侧间隙结构
CA2488578A1 (en) Crankshaft production machine
CN201405222Y (zh) 齿轮传动装置的消隙结构
KR100655923B1 (ko) 기어박스가 형성된 터렛공구대
CN214008034U (zh) 消隙机构
CN216758216U (zh) 一种可调式多轴组合钻及其所构成的双面镗床
CN204094480U (zh) 变导程蜗轮蜗杆传动的编码转台
CN208831595U (zh) 人字齿消隙分流减速机
CN114508586A (zh) 消隙机构
JP2011079085A (ja) 多軸ヘッド
CN209954330U (zh) 一种高精度回转分度头
CN201970133U (zh) 消隙减速箱
CN101963205B (zh) 镗铣床x轴减速箱
CN203696560U (zh) 齿轮传动机构的消除齿侧间隙结构
JPH0243619Y2 (zh)
CN211966651U (zh) 一种弧面蜗杆加工用数控机床的回旋工作台
CN211490741U (zh) 一种数控分度盘
CN104028846B (zh) 一种齿轮铣削机构
CN210587368U (zh) 一种可调式双轴铣削动力头
CN212350654U (zh) 一种设置在滚齿机上的转盘
US3808653A (en) Divided drive single spindle crankshaft machine
CN220600352U (zh) 直角减速机及刀塔
CN102773521B (zh) 数控车床尾座恒力自补式精密钻孔装置
CN217394434U (zh) 一种数控龙门镗铣加工中心用可调式丝杆螺母驱动结构
CN116748954B (zh) 一种数控机床蜗轮蜗杆双驱摆动轴同步调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1

Address after: No. 53, Shunren Road, Lin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Patentee after: Dagong CNC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2, unit 2, building 2, yard 2, middle Changyi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4

Patentee before: Han Qingyu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