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5528U -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 Google Patents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5528U
CN213665528U CN202022209677.XU CN202022209677U CN213665528U CN 213665528 U CN213665528 U CN 213665528U CN 202022209677 U CN202022209677 U CN 202022209677U CN 213665528 U CN213665528 U CN 213665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w assembly
jaw
sleeve
jaws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96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to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to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to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to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96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5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5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5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钳口组件及施夹钳,属于医疗手术器件。该钳口组件包括钳夹机构,钳夹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臂和一对一形成在两个弹性臂的前端上的钳夹,两个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以使位于钳夹机构内的结扎夹成夹,两个钳夹之间形成有对称轴线,至少一个弹性臂的外侧面上内凹形成有内凹槽,内凹槽具有大致沿对称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抵持壁,钳口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弹性臂外侧的套片,套片部分***在内凹槽内并抵持抵持壁,套片沿对称轴线的方向移动以推动抵持壁沿垂直于对称轴线的方向移动,致使两个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变动。该钳口组件可使施夹钳击发稳定且提高结扎夹的成夹效果,且可以减小击发力。

Description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钳口组件及施夹钳,属于医疗手术器件。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过程中为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需要对目标组织周围血管进行结扎,以阻止出血。止血技术已经成为了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核心之一,人体任何部位的外科操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与止血,一般使用施夹钳结扎夹闭合止血。现有技术中的施夹钳在使用时,由于钳夹的闭合通过外套管挤压钳夹的侧面以实现,而外套管位于钳夹的末端,从而导致结扎夹闭时会交叉、扭曲和异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击发稳定、提高成夹效果并减小击发力的钳口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钳口组件,包括钳夹机构,所述钳夹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臂和一对一形成在两个所述弹性臂的前端上的钳夹,两个所述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以使位于所述钳夹机构内的结扎夹成夹,两个所述钳夹之间形成有对称轴线,至少一个所述弹性臂的外侧面上内凹形成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具有大致沿所述对称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抵持壁,所述钳口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臂外侧的套片,所述套片部分***在所述内凹槽内并抵持所述抵持壁,所述套片沿所述对称轴线的方向移动以推动所述抵持壁沿垂直于所述对称轴线的方向移动,致使两个所述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变动。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内凹槽具有平行或大致平行设置的两组抵持壁。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内凹槽上的两组抵持壁于厚度方向上呈上下方向布置,每个所述内凹槽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抵持壁的连接壁,两组所述抵持壁与连接壁形成倒台阶状,所述套片具有与所述内凹槽配合的勾部。
进一步的,推动所述抵持壁沿垂直所述对称轴线的方向移动,以形成对应所述打开位置的第一位置和对应所述闭合位置的第二位置,所述套片在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两个所述钳夹在所述弹性臂的反弹力的作用下由所述闭合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抵持壁包括致使两个所述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的斜向延伸段,所述斜向延伸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钳夹机构的前端;所述斜向延伸段自所述第一端朝第二端沿所述钳夹机构的打开方向向外逐渐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抵持壁还包括自所述第二端向前延伸形成的稳固段,所述稳固段与对称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钳夹机构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弹性臂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弹性臂及钳夹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抵持壁靠近所述钳夹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钳夹上均设置有一个内凹槽,两个内凹槽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钳夹的内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
进一步的,所述钳夹的内侧壁上内凹形成有用以夹持所述结扎夹的夹持槽,所述凹部的深度大于所述夹持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施夹钳,包括工作头、安装在所述工作头上以供握持的手柄和装配在所述工作头的杆身装置,所述杆身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头装配的外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的杆体组件、以及装配在杆体组件上的上述钳口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钳口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与套片相对设置在钳口组件的两侧,所述延伸臂延伸至所述钳夹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钳口组件通过在弹性臂的外侧面上形成内凹槽,由套片与该内凹槽的抵持壁配合,使套片沿对称轴线方向移动时,可推动抵持壁垂直于对称轴线的方向移动,致使两个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变动,从而可使施夹钳击发稳定且提高结扎夹的成夹效果,而由于在弹性臂上形成与套片配合的内凹槽,所以,使钳口组件实现了局部掏料,减小应力截面,从而可以减小击发力。另外,通过将抵持壁设置在弹性臂上,使套件施加的力作用在弹性臂上,从而减小钳夹上应力的集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需要的击发力较小。
除此之外,通过在钳口的内侧壁上形成凹部,可在夹持血管时,使血管嵌入至凹部内,从而有助于增大加持力。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钳口组件与杆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杆身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圆圈的放大图,钳夹机构处于打开位置;
图4为钳夹机构处于闭合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为钳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钳夹结构的部分结构于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套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电动施夹钳的工作头和手柄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工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钳口组件的部分放大图,钳夹机构处于打开位置;
图12为现有技术中的钳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的钳口组件在使用时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 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施夹钳用以在结扎夹固定在血管上,以阻断血管内血液的流动,结扎夹闭合(即成夹)由施夹钳的钳口组件实现,施夹钳可以为手动施夹钳也可以为电动施夹钳,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以电动施夹钳为例进行说明,电动施夹钳包括用以设置结扎夹的钳口组件,钳口组件用以实现结扎夹的成夹。请结合图3和图4并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钳口组件4包括钳夹机构41和设置在钳夹机构41外侧的套片42。该结扎夹10设置在钳夹机构41内,钳夹机构41具有两个位置状态,为打开位置(图3所示)和闭合位置(图4所示),通过钳夹机构41在打开位置至闭合位置的运动可使钳夹机构41内的结扎夹10闭合成夹。该结扎夹10采用钛夹。该钳夹机构41通过与套片42的配合实现由打开位置至闭合位置的移动,在实际的施夹钳结构中,该钳夹机构41可以装配在外套管上或者夹持组件上或者杆体组件上,但该钳夹机构41通常仅可以实现打开或闭合,而无法沿外套管的纵长方向移动。
请参见图5,钳夹机构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臂413和第二弹性臂414、形成在第一弹性臂413上的前端上的第一钳夹411、形成在第二弹性臂414的前端上的第二钳夹412、以及连接第一弹性臂413和第二弹性臂414的连接部415。第一钳夹411和第二钳夹412可相对移动(图3中箭头a-a所指方向为钳夹机构打开方向),该第一钳夹411和第二钳夹412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以使位于钳夹机构41内的结扎夹10成夹。第一钳夹411和第二钳夹412之间形成有对称轴线X(该对称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外套管的纵长方向相同)。第一钳夹411和第二钳夹412的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下面以第一钳夹41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钳夹411包括夹持部4111和自夹持部4111向前延伸形成的延伸部4112,夹持部4111中远离延伸部4112的一端命名为第一钳夹411的末端(未标号),延伸部4112中远离夹持部4111的一端命名为前端4113,该前端4113即为钳夹机构41的前端4113。夹持部4111的内侧壁(未标号)内形成有用以夹持结扎夹10的夹持槽4114,该夹持槽4114自夹持部4111的末端延伸至延伸部4112并靠近延伸部4112的前端4113,但不贯穿延伸部4112的前端4113。
该第一钳夹411、第二钳夹412、第一弹性臂413、第二弹性臂414及连接部415一体式结构,即,该钳夹机构41一体成型。第一弹性臂413和第二弹性臂414在常规状态下大致平行设置(通常第一弹性臂413和第二弹性臂414会稍微向外扩展),两者之间具有活动间隙,两者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对移动,而在外力撤销后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相互反向移动,回复成相对平行的状态。第一弹性臂413与第二弹性臂414结构相同,并呈镜像设置,下面以第一弹性臂413为例,对第一弹性臂413的结构进行说明。该第一弹性臂413为直线型长条状,该第一弹性臂413的厚度小于其与衔接的第一钳夹411厚度,第一弹性臂413具有靠近第一钳夹411设置的第一衔接部4131,具体的,该第一衔接部4131与第一钳夹411对接,常规地,第一衔接部4131的宽度为自第一弹性臂413至第一钳夹411逐渐变宽(如图12),但,本实施例中,第一衔接部4131的外侧面上内凹形成有内凹槽416,该内凹槽416具有大致沿对称轴线X的方向延伸的抵持壁4161。除此之外,连接部415上进行了掏料设计(即形成掏料槽4152),具体的,连接部415具有用以与杆体组件连接的扁平部和形成在扁平部上的第二衔接部4151,第一弹性臂413、第二弹性臂414均与第二衔接部4151连接,该第二衔接部4151与第一弹性臂413、第二弹性臂414之间均形成有掏料槽4152。
请参见图3至图6,套片42沿对称轴线X的方向移动,该套片42于钳夹机构41的厚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弹性臂413和第二弹性臂414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套片42安装在杆体组件上,通过杆体组件驱动套片42沿对称轴线X移动,该套片42为弧形片状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套片42还可以设置在外套管上,由外套管驱动套片42沿对称轴线X的方向移动。套片42部分***在内凹槽416内并抵持抵持壁4161。套片42沿对称轴线X的方向移动以推动抵持壁4161沿垂直于对称轴线X的方向移动,致使第一钳夹411和第二钳夹412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变动。套片42推动抵持壁4161沿垂直于对称轴线X的方向移动,以形成对应打开位置的第一位置(见图3)和对应闭合位置的第二位置(见图4),套片42在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移动时,两个第一钳夹411、第二钳夹412在第一弹性臂413、第二弹性臂414的反弹力的作用下由闭合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通过此种设置使第一钳夹411、第二钳夹412自动张开,无需要另外的零件辅助。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413与第二弹性臂414上均形成有内凹槽416,两个内凹槽416对称设置。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在第一弹性臂413、第二弹性臂414中的一个上形成内凹槽416,当仅在第一弹性臂413、第二弹性臂414之一上形成内凹槽416,另一个被设置为固定不动的部件,如,在第一弹性臂413上形成内凹槽416,此时,第二弹性臂414为固定件,套片42沿对称轴线X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套片42与第一弹性臂413的抵持壁4161的配合,套片42将推动第一钳夹411朝第二钳夹412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钳夹411和第二钳夹412闭合(即第一钳夹411和第二钳夹412处于闭合位置)。
每个内凹槽416具有平行或大致平行设置的两组抵持壁4161,具体为:两组抵持壁4161分别命名为上抵持壁4162和下抵持壁4163。每个内凹槽416上的上抵持壁4162和下抵持壁4163于厚度方向上呈上下方向布置,其中,上抵持壁4162位于下抵持壁4163的上方,且上抵持壁4162和下抵持壁4163错位设置。每个内凹槽416还包括连接上抵持壁4162、下抵持壁4163的连接壁4164。两组抵持壁4161与连接壁4164形成倒台阶状。每个内凹槽416通过设置两个抵持壁4161以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推力。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7和图6,套片42具有与内凹槽416配合的勾部421,该勾部421具有对应上抵持壁4162和下抵持壁4163形成两个抵接面422和连接两个抵接面422的水平面423,该水平面423位于连接壁4164的下方,以与连接壁4164抵接,以防止套片42与内凹槽416分离。
每个抵持壁4161包括致使两个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的斜向延伸段4166、以及自斜向延伸段4166的一端竖直或者大致竖直延伸形成的稳固段4167,斜向延伸段4166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未标号)和第二端(未标号),第一端远离钳夹机构的前端;斜向延伸段4166自第一端朝第二端沿钳夹机构的打开方向向外逐渐偏移。稳固段4167自第二端向前延伸形成,稳固段4167与对称轴线平行或大致平行,通过设置稳固段4167以保证成夹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内凹槽416与套片42相对移动时两者分离,该斜向延伸段4166、抵接面422呈V字形,其中斜向延伸段4166的V字形的开口向外布置,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斜向延伸段4166包括第一斜面4168和第二斜面4169,该第一斜面4168与轴线X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4169与轴线X之间的夹角,详细的,该第一斜面4168大致平行于轴线X,通过该第二斜面4169可防止套片42从内凹槽416内移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斜面4168和第二斜面4169为直线型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斜面4168和第二斜面4169也可以为曲面。
请结合图8和图1,电动施夹钳通常包括工作头2、安装在工作头2上以供握持的手柄1和装配在工作头2的杆身装置3。钳口组件4设置在杆身装置3上。本实施例中,手柄1、工作头2及杆身装置3三者可拆卸连接设置,使得其中任一个损坏时可直接替换,而无需将外科手术器械整体替换以节约医用成本,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工作头2与手柄1、工作头2与杆身装置3可通过卡固、螺纹配合、插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头2与手柄1之间通过卡固方式连接,工作头2与杆身装置3通过插接方式连接。
请参见图8至图10,工作头2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内的驱动杆23、第一通信组件及安装在壳体21上的旋转头22。壳体21上开设由使第一通信组件(未图示)与外部连接的开口211,开口211位于旋转头22内,旋转头22内形成有第一导向件222。
该手柄1为电动手柄1,手柄1包括具有收容腔的手柄外壳13、设置在收容腔内的电机14、与电机14电连接的控制电路、设置在手柄外壳13上且耦合至控制电路的第一开关11及第二开关12,工作头2还设置有用以将电机14的径向力转换为轴向力的传动机构25,驱动杆23与传动机构25连接。其中,第一开关11用于驱动驱动杆23前移,第二开关12用于驱动驱动杆23后退。诚然,驱动组件、控制电路、第一开关11及第二开关12也可设置在工作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结合图1、图2和图9,杆身装置3包括与工作头2配接的对接部32、固定在对接部32上的外套管31、设置在对接部32和外套管31内的杆体组件及设置在杆体组件上的夹仓组件。本实施例中,外套管31固定在对接部32上,在对接部32固定在工作头2上后,该外套管31相对工作头2在轴线方向上不会移动。夹仓组件内设置有多个结扎夹10,其通过杆体组件实现出夹。对接部32包括用以***至旋转头22内的对接壳体321和设置在对接壳体321的前端以与第一通信组件插接的第二通信组件322。对接壳体321上形成有与第一导向件222配合以调整第二通信组件322与第一通信组件的对接位置的第二导向件323。杆身装置3***至旋转头22内时,第一导向件222与第二导向件323相互配合以使得第一通信组件与第二通信组件322对接,且驱动杆23(见图10)与杆体组件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组件与第二通信组件322存在不易对接的问题,其中,第二通信组件322包括安装在对接壳体321上的通信壳体3221及设置在通信壳体3221内的电性端子3222,通信壳体3221形成有用以暴露电性端子3222的矩形开口3225,第一通信组件包括与矩形开口3225插接的对接口,对接口与矩形开口3225在对接时需要完全对准。因此,第一导向件222与第二导向件323的设计尤为重要,以达到快捷方便且高效的效果。具体的,第一导向件222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台2221,第二导向件323至少包括卡合至少两个第一凸台2221之间的第二凸台3231,第一凸台2221及第二凸台3231呈箭头状结构。在准备插接时,第一凸台2221与第二凸台3231的箭头相对设置;插接完毕后,第一凸台2221与第二凸台3231的箭头错位且相背设置。
通信壳体3221呈柱形结构,通信壳体3221的外圆柱面上突伸形成环形的突出部3224,对接壳体321上设置有与突出部3224配合的第一凹槽3211,第二通信组件322可相对于对接壳体321转动。相应的,对接壳体321也呈柱形结构,对接壳体32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3212,旋转头22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3212卡合的球体221。杆身装置3与旋转头22的插接过程为:旋转通信壳体3221使其相较于对接壳体321转动以调整第二通信组件322的位置,使得第二通信组件322与第一通信组件的位置对应的同时,第二凸台3231与两个第一凸台2221之间的间隔位置大致对应。当杆身装置3***至旋转头22内,微调杆身装置3的位置以使得第二凸台3231与第一凸台2221相配合直至矩形开口3225与对接口完全对接,此时第二凹槽3212与球体221卡合。杆身装置3与旋转头22插接完成后,转动旋转头22调节杆身装置3的角度时,由于第二通信组件322与第一通信组件对接保持不动,则对接壳体321相较于第二通信组件322旋转,以完成杆身装置3的角度调节。
杆体组件包括设置在对接壳体321内的闭合推筒341、设置在闭合推筒341内的出夹推筒342、套设在闭合推筒341和对接壳体321之间的固定套筒343、以及设置在外套管31内的闭合杆33和推夹杆35。出夹推筒342内设置有第一弹簧361,该出夹推筒342穿过通信壳体3221与工作头2内的驱动杆抵接,以通过工作头2内的传动组件推动该出夹推筒342沿出夹方向移动。出夹推筒342内设置有第一弹簧361,该出夹推筒342内设置有内台阶部(未图示)。第一弹簧361的一端抵接在内台阶部上,另一端抵接推夹杆35,推夹杆35通过第一销钉362与出夹推筒342连接,推夹杆35上形成有沿出夹方向延伸的长槽351,该第一销钉362穿过长槽351。出夹推筒342与闭合推筒341套设有第二弹簧353,该第二弹簧353的一端抵持在出夹推筒342的外边缘上,另一端伸入至闭合推筒341和固定套筒343之间并抵持在固定套筒343内。闭合推筒341上还套设有第三弹簧354,该第三弹簧354的一端抵持在固定片355上,另一端抵持在闭合推筒341的外侧凸缘3411上,该闭合推筒341由外侧凸缘3411分割成前套管部3412和后套管部3413,第二弹簧353套设在后套管部3413上,第三弹簧354套设在前套管部3412上。该固定片355固定在对接壳体321的前端开口上。该对接壳体321的前端开口侧开卡固有第三销钉357,第三销钉357位于固定片355内侧,该第三销钉357穿过推夹杆35的长槽351和闭合杆33的条形槽331,第三销钉357与长槽351、条形槽331的配合以限制推夹杆35、闭合杆33后退(即复位)位置。闭合推筒341通过第二销钉356与闭合杆33连接,该第二销钉356同样穿过长槽351,第二销钉356相较第一销钉362更靠近钳夹机构41设置。外接壳体321内形成有用以卡固固定套筒343的卡固槽3214。在本实施例中,套片42的后端延伸形成有延伸板44,延伸板44与闭合杆33卡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套片42可以直接设置在闭合杆33上。钳夹机构41的连接部415部分叠加在闭合杆33的下方,连接部415、闭合杆33上均形成有叠加梳齿部40。
夹仓组件包括夹仓盒37、设置在夹仓盒37内的推夹板38、以及相对夹仓盒37设置的盖板39。该推夹板38和盖板39相对设置在连接部415、闭合杆33的上下两侧,即推夹板38和盖板39围设形成用以放置结扎夹10的存放空间(未图示),连接部415、闭合杆33部分位于存放空间内,结扎夹10相对连接部415、闭合杆33靠近盖板39设置。该夹仓盒37上形成有与梳齿部40配合的卡梳部(未标号)。盖板39上形成有若干倒退槽391,推夹板38上形成有与倒退槽391相配合的倒刺381。若干结扎夹10排列设置在夹仓盒37内。推夹杆35、夹仓盒37上均形成有长形槽352、371,盖板39上突伸形成有凸块392,凸块392伸入至长形槽352、371内,可在长形槽352、371内沿轴线方向移动。该夹仓组件还包括伸入在钳夹机构下侧以抵持位于钳口组件4内的结扎夹10的抵推杆30。
请参见图2和图5,并结合图3和图4,为了使成夹稳定,外套管31上延伸形成有延伸臂311,延伸臂311布置在钳口组件的一侧,该延伸臂311与套片42相对设置在钳口组件的两侧。具体,该延伸臂311延伸至夹持部4111的下方,并进一步朝延伸部4112延伸,延伸臂311与套片42相对设置在钳口组件的两侧,且延伸臂311将勾部432遮挡。在本实施例中,延伸臂311与外套管31为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延伸臂311与外套管31也可以为分体式设置,即,延伸臂311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外套管31上。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延伸臂311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不移动的部件上。通过将延伸臂311延伸至夹持部4111的下方,以减少第一钳夹411、第二钳夹412在外悬空的部分,从而避免第一钳夹411、第二钳夹在应力的作用下而发生扭曲,有助于使成夹稳定。
请参见图11和图13,钳口组件还可以为如下结构,至少一个第一钳夹411、第二钳夹412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一个凹部47。凹部47的深度大于夹持槽4114的深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在第一钳夹411或第二钳夹412之一上形成内部47,当然,该凹部47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个。通过在第一钳夹411、第二钳夹412至少之一的内侧壁上形成该凹部47,可在夹持血管20时,使血管20嵌入至凹部47内,从而有助于增大加持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钳口组件可用专门的结扎夹,该结扎夹上形成有与凹部47对应的弯曲部,具体的,结扎夹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臂、以及连接两个夹臂的弹性连接部,夹臂上向外***形成有弯曲部,当该结扎夹进入钳口组件内后,夹臂置于夹持槽内,弯曲部置于凹部47内。本实施例的结扎夹成夹时,结扎夹最远端先受力闭合到一定程度,半闭合的钛夹的近端部分再闭合,以防止血管水平向外滑移。该结扎夹的弯曲部的数量根据所配套的凹部47的数量设置。
综上,上述钳口组件通过在弹性臂的外侧面上形成内凹槽416,由套片42与该内凹槽416的抵持壁4161配合,使套片42沿对称轴线X方向移动时,可推动抵持壁4161垂直于对称轴线X的方向移动,致使两个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变动,从而可使施夹钳击发稳定且提高结扎夹的成夹效果,而由于在弹性臂上形成与套片42配合的内凹槽416,所以,使钳口组件实现了局部掏料,减小应力截面,从而可以减小击发力。本实施例中,内凹槽416靠近钳夹设置,从而在成夹时减小钳夹机构41的偏移,保证成夹效果。另外,通过将抵持壁4161设置在弹性臂上,使套件42施加的力作用在弹性臂上,从而减小钳夹上应力的集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需要的击发力较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钳口组件,包括钳夹机构,所述钳夹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臂和一对一形成在两个所述弹性臂的前端上的钳夹,两个所述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以使位于所述钳夹机构内的结扎夹成夹,两个所述钳夹之间形成有对称轴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弹性臂的外侧面上内凹形成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具有大致沿所述对称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抵持壁,所述钳口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臂外侧的套片,所述套片部分***在所述内凹槽内并抵持所述抵持壁,所述套片沿所述对称轴线的方向移动以推动所述抵持壁沿垂直于所述对称轴线的方向移动,致使两个所述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变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凹槽具有平行或大致平行设置的两组抵持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凹槽上的两组抵持壁于厚度方向上呈上下方向布置,每个所述内凹槽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抵持壁的连接壁,两组所述抵持壁与连接壁形成倒台阶状,所述套片具有与所述内凹槽配合的勾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片推动所述抵持壁沿垂直所述对称轴线的方向移动,以形成对应所述打开位置的第一位置和对应所述闭合位置的第二位置,所述套片在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两个所述钳夹在所述弹性臂的反弹力的作用下由所述闭合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壁包括致使两个所述钳夹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的斜向延伸段,所述斜向延伸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钳夹机构的前端;所述斜向延伸段自所述第一端朝第二端沿所述钳夹机构的打开方向向外逐渐偏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钳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壁还包括自所述第二端向前延伸形成的稳固段,所述稳固段与对称轴线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夹机构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弹性臂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弹性臂及钳夹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壁靠近所述钳夹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钳夹上均设置有一个内凹槽,两个内凹槽对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钳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钳夹的内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钳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夹的内侧壁上内凹形成有用以夹持所述结扎夹的夹持槽,所述凹部的深度大于所述夹持槽的深度。
12.一种施夹钳,包括工作头、安装在所述工作头上以供握持的手柄和装配在所述工作头的杆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头装配的外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的杆体组件、以及装配在杆体组件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钳口组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口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与套片相对设置在钳口组件的两侧,所述延伸臂延伸至所述钳夹的下方。
CN202022209677.XU 2020-09-30 2020-09-30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Active CN213665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9677.XU CN213665528U (zh) 2020-09-30 2020-09-30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9677.XU CN213665528U (zh) 2020-09-30 2020-09-30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5528U true CN213665528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5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9677.XU Active CN213665528U (zh) 2020-09-30 2020-09-30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55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3236A (zh) * 2024-01-08 2024-02-06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结器、断线夹及打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3236A (zh) * 2024-01-08 2024-02-06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结器、断线夹及打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44653B2 (ja) 外科用締付け機構
JP3970963B2 (ja) 手術器具
CA1191762A (en) Tip configuration for a ligating clip applier
WO1986000794A1 (e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surgical clips
JPS58138446A (ja) 結「あ」用挾子カ−トリツジ
JPS58138448A (ja) 多重挾子装填器
CN213665528U (zh)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CN211022895U (zh) 外科手术器械
CN214857062U (zh) 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钉仓组件
CN114305573A (zh)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CN212382696U (zh)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KR101063579B1 (ko) 지혈 클립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지혈 클립 조작 장치
CN110432946B (zh) 防止连发施夹钳自动退位装置
WO2020151345A1 (zh) 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钉仓及外科手术器械
CN113925559A (zh) 钳口组件及施夹钳
CN211131244U (zh) 防止连发施夹钳自动退位装置
CN112690852A (zh) 外科手术器械
CN211534630U (zh) 一次性组织闭合夹的夹子座和底座
CN211131238U (zh) 一次性组织闭合夹
CN216602980U (zh) 一种夹钳闭合组件和施夹器
CN217285938U (zh) 连发施夹钳***安装结构
CN219480229U (zh) 一种连发施夹钳推块
CN217987646U (zh) 施夹钳
CN216221543U (zh) 一种吻合器组件及吻合器
CN210095814U (zh) 一次性使用无菌皮肤缝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