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43966U - 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43966U
CN213643966U CN202020692827.4U CN202020692827U CN213643966U CN 213643966 U CN213643966 U CN 213643966U CN 202020692827 U CN202020692827 U CN 202020692827U CN 213643966 U CN213643966 U CN 213643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as
mixer
liqui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28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灿
季光明
周欢
余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28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43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43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43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泥浆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包括:用于气液初步混合的文丘里管道混合器以及用于气液进一步混合的盘管混合器。气源及液体源分别与文丘里管道混合器对应的输入端连接,文丘里管道混合器的输出端与盘管混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盘管混合器的输出端输出气液混合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通过文丘里管道混合器进行气液的初步混合,再通过盘管混合器对气液进行进一步混合,可将气体和水进行充分有效的气液混合,提高了气体的吸收利用率,防止气体大量溢出。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泥浆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泥浆包括建筑泥浆等,目前主要通过泥浆脱水固结治理工程泥浆。泥浆脱水固结工艺需要添加大量的石灰,导致工艺尾水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Ca(OH)2,该强碱性尾水若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液混合装备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与清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碳酸投加至尾水进行中和。二氧化碳气体与强碱性尾水中和技术,目前已在工程应用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现有的气液混合装备多采用静态的混合器,如SH型静态混合器。SH型静态混合器由金属圆截面上加工两个孔,孔里组装两个左旋和右旋的SK型单元的“双通道”结构,圆截面两端配以小型混合室,它对流体起到切割和旋转作用。由于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难溶于水,静态混合器内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与清水进行混合不均匀,水力停留时间短,导致形成的碳酸效果极差,从导致尾水处理的pH不稳定;且二氧化碳气体溢出较多,造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浪费,大大降低了其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泥浆脱水固结工艺尾水处理的过程中,难以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进行有效的气液混合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包括:用于气液初步混合的文丘里管道混合器以及用于气液进一步混合的盘管混合器;
气源及液体源分别与所述文丘里管道混合器对应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文丘里管道混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盘管混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盘管混合器的输出端输出气液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文丘里管道混合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贯穿两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贯穿两端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连接部开设有贯穿两端的第三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连接液体源,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与连接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盘管混合器;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的孔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一端的孔径;
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
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及进气管;
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与第三连接部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盘管混合器,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通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气体流量计和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盘管混合器包括:多个直管部及多个弯管部;所述直管部和所述弯管部交替连接形成连续折流式布置的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的孔径是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的孔径的2~3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对称设置的直角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气源及液体源分别与文丘里管道混合器对应的输入端连接,文丘里管道混合器的输出端与盘管混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盘管混合器的输出端输出气液混合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通过文丘里管道混合器进行气液的初步混合,再通过盘管混合器对气液进行进一步混合,可将气体和水进行充分有效的气液混合,提高了气体的吸收利用率,防止气体大量溢出。
其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第一端的孔径。当进水管道内水流泵入第一连接部的第一通孔内时,由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同,水流的压力和流速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接处发生突变,流速增大,造成第二通孔内的压力幅度减小,真空度增大,在第二通孔产生吸力,将气源提供的气体吸入进行混合后输出,调高了气液混合效果。
第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第一通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第三通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进一步增加了水流的压力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接处的突变幅度,使水流的流速急剧增大,造成第二通孔内的压力幅度大幅减小,真空度增大,在第二通孔产生更强的吸力,将气源提供的气体充分吸入并进行混合,进一步调高了气液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文丘里管道混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文丘里管道混合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文丘里管道混合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管混合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液体源,2-进水管,3-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5-进气管,6-第三连接部,7-出水管,8-直管部,9-弯管部,10-文丘里管道混合器,11-盘管混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泥浆脱水固结工艺尾水处理的过程中,难以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进行有效的气液混合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包括:用于气液初步混合的文丘里管道混合器10以及用于气液进一步混合的盘管混合器11。本实施例中,气液混合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的混合物(碳酸),气源输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液体源1输出的液体为水。气源及液体源1分别与文丘里管道混合器10对应的输入端连接,文丘里管道混合器10的输出端与盘管混合器11的输入端连接;盘管混合器11的输出端输出气液混合物。具体的:
参见图2及图3,文丘里管道混合器10包括: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第三连接部6、进水管2、出水管7及进气管5。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6一体化制造。进水管2、出水管7和进气管5为常用的不锈钢管件。本实施例中,进水管2、第二连接部4、进气管5和出水管7为粗细均匀的直管,进水管2和出水管7的管径相同,且其管径是第二通孔管径的2~3倍。
第一连接部3开设有贯穿两端的第一通孔,第二连接部4开设有贯穿两端的第二通孔,第三连接部6开设有贯穿两端的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的第一端通过进水管2连接液体源1,第一通孔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通孔的第一端,第二通孔的第二端与连接第三通孔的第一端,第三通孔的第二端通过出水管7连接盘管混合器。第二连接部4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一端通过进气管5连接气源,另一端连接第二通孔。气源提供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进气管5进入第四通孔,经第四通孔进入第二通孔;液体源1提供的水经进水管2进入第一通孔,经第一通孔进入第二通孔;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在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内进行气液混合,气液混合物从第三通孔输出至盘管混合器11。
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第一端的孔径,第二通孔的第二端的孔径小于第三通孔的第一端的孔径;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的直径是第二通孔的第一端的直径的2~3倍。当进水管2道内水流泵入第一连接部3的第一通孔内时,由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同,水流的压力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接处发生突变,流速增大,造成第二通孔内的压力幅度减小,真空度增大,在第二通孔产生吸力,将气源提供的二氧化碳气体吸入第二通孔与水进行混合后输出,气液混合发生的位置集中在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第三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一通孔的长度,以保证气液充分混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和第三连接部6为对称设置的同心异径管结构,即第一通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第三通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具体的,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为圆台形状;第一连接部3内开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三连接部6内开设的第三通孔为圆台形状。该同心异径管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水流的压力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接处的突变幅度,使水流的流速急剧增大,造成第二通孔内的压力幅度大幅减小,真空度增大,在第二通孔产生更强的吸力,将气源提供的气体充分吸入并进行混合。
参见图5,盘管混合器11包括:多个直管部8及多个弯管部9;直管部8和弯管部9粗细均匀,直管部8和弯管部9交替连接形成呈连续折流式布置的管路。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流体混合后形成的气液混合物在盘管混合器11内做折流式运动,增加气液混合物在盘管混合器11内的停留时间。盘管混合器11的总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加长,以保证气液混合物停留时间及混合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未采用进水管2和出水管7。参见图4,第一通孔的第一端连接液体源1,第一通孔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通孔的第一端,第二通孔的第二端与连接第三通孔的第一端,第三通孔的第二端连接盘管混合器。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为对称设置的直角梯形形状;第一连接部3内开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三连接部6内开设的第三通孔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开启气源和液体源1,气源提供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第四通孔,经第四通孔进入第二通孔;液体源1提供的水进入第一通孔,经第一通孔进入第二通孔。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在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内进行气液的初步混合,气液混合物从第三通孔输出至盘管混合器11。气液混合物在盘管混合器11内呈折流式流动,气液混合物进一步混合以提高混合效果,随后经盘管混合器11输出至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气源及液体源分别与文丘里管道混合器对应的输入端连接,文丘里管道混合器的输出端与盘管混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盘管混合器的输出端输出气液混合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通过文丘里管道混合器进行气液的初步混合,再通过盘管混合器对气液进行进一步混合,可将气体和水进行充分有效的气液混合,提高了气体的吸收利用率,防止气体大量溢出。
其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第一端的孔径。当进水管道内水流泵入第一连接部的第一通孔内时,由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同,水流的压力和流速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接处发生突变,流速增大,造成第二通孔内的压力幅度减小,真空度增大,在第二通孔产生吸力,将气源提供的气体吸入进行混合后输出,调高了气液混合效果。
第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第一通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第三通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进一步增加了水流的压力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接处的突变幅度,使水流的流速急剧增大,造成第二通孔内的压力幅度大幅减小,真空度增大,在第二通孔产生更强的吸力,将气源提供的气体充分吸入并进行混合,进一步调高了气液混合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气液初步混合的文丘里管道混合器(10)以及用于气液进一步混合的盘管混合器(11);
气源及液体源(1)分别与所述文丘里管道混合器(10)对应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文丘里管道混合器(10)的输出端与所述盘管混合器(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盘管混合器(11)的输出端输出气液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道混合器(10)包括: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及第三连接部(6);
所述第一连接部(3)开设有贯穿两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4)开设有贯穿两端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连接部(6)开设有贯穿两端的第三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连接液体源(1),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与连接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盘管混合器;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的孔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一端的孔径;
所述第二连接部(4)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
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2)、出水管(7)及进气管(5);
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第一端,所述进水管(2)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所述出水管(7)的一端连接与第三连接部(6)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盘管混合器,所述出水管(7)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所述进气管(5)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所述进气管(5)的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通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上设置有气体流量计和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混合器(11)包括:多个直管部(8)及多个弯管部(9);所述直管部(8)和所述弯管部(9)交替连接形成连续折流式布置的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的孔径是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的孔径的2~3倍。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为对称设置的直角梯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
CN202020692827.4U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Active CN213643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2827.4U CN213643966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2827.4U CN213643966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43966U true CN213643966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81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2827.4U Active CN213643966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439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8454A (zh) * 2021-08-25 2021-11-30 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布面pH值调节***及使用方法
CN114804442A (zh) * 2022-05-27 2022-07-29 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碱渣废水处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8454A (zh) * 2021-08-25 2021-11-30 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布面pH值调节***及使用方法
CN114804442A (zh) * 2022-05-27 2022-07-29 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碱渣废水处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43966U (zh) 一种气液混合投加装置
CA2364735C (en) Air aspirator-mixer
CN202490711U (zh) 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
CN205803105U (zh) 一种两级双喷头自激脉冲水射流曝气器
CN204417203U (zh) 一种射流曝气装置
CN201050511Y (zh) 湿法脱硫强制氧化中应用的射流泵
CN111804217A (zh) 一种增强型二氧化碳气水混合器
CN205575786U (zh) 微纳米曝气***
CN208586118U (zh) 一种尾端加强吸气射流曝气装置
CN207371376U (zh) 微纳米射流曝气机
CN209065514U (zh) 一种射流曝气器
CN209934498U (zh) 加速药剂溶解的扩散装置
CN208829383U (zh) 一种高效射流曝气头
CN207451748U (zh) 一种射流曝气器
CN211189790U (zh) 一种管道混合装置
CN201380036Y (zh) 一种海水烟气脱硫装置
CN202519081U (zh) 一种fenton试剂反应器
CN205187968U (zh) 臭氧催化装置
CN1981908A (zh) 用于混凝过程的二次流混合方法与设备
CN211813852U (zh) 强化除磷装置
CN208603849U (zh) 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射流曝气器
CN208545148U (zh) 一种气浮工艺液固分离***
CN2629817Y (zh) 一种气液混合射流器
CN216038819U (zh) 一种多级喷混的供气式射流曝气器
CN213854141U (zh) 一种水力机械旋流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