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6366U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36366U
CN213636366U CN202023265589.8U CN202023265589U CN213636366U CN 213636366 U CN213636366 U CN 213636366U CN 202023265589 U CN202023265589 U CN 202023265589U CN 213636366 U CN213636366 U CN 213636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positioning
groove
sidewall
guide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55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交平
黄国钦
冯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655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36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36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363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壳体、充电连接器和无线耳机,壳体具有第一表面、耳机容置槽和让位槽,耳机容置槽和让位槽位于第一表面且往壳体内延伸,耳机容置槽具有第二表面,让位槽具有第三表面;充电连接器,设置于壳体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充电连接器具有充电端子,充电端子穿过第二表面且从第二表面凸出;无线耳机,具有耳机本体,耳机本体设置于耳机容置槽和让位槽,位于让位槽中的耳机本体与第三表面之间具有间距,耳机本体具有充电接点,充电接点与充电端子接触;从壳体取出无线耳机时,位于让位槽中的耳机本体相对于充电端子翻转且往第三表面靠近,位于耳机容置槽的耳机本体从第一表面凸出。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无线耳机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耳机通常使用独立的耳机充电盒进行存放和充电,在使用上,使用者需要从耳机充电盒取出无线耳机,耳机充电盒与无线耳机呈分离状态,使用者容易忘记携带耳机充电盒,导致无线耳机须充电时因无耳机充电盒而无法充电,或者无线耳机须存放时因无耳机充电盒而无法存放,进而导致无线耳机容易遗失,如此造成使用上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解决目前无线耳机须使用独立的耳机充电盒进行存放和充电而导致使用上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壳体,具有第一表面、耳机容置槽和让位槽,耳机容置槽和让位槽位于第一表面且往壳体内延伸,耳机容置槽和让位槽相连通,耳机容置槽具有第二表面,让位槽具有第三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分别与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间距,第二表面较第三表面靠近第一表面;充电连接器,设置于壳体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充电连接器具有充电端子,充电端子穿过第二表面且从第二表面凸出;无线耳机,具有耳机本体,耳机本体设置于耳机容置槽和让位槽,位于让位槽中的耳机本体与第三表面之间具有间距,耳机本体具有充电接点,充电接点与充电端子接触;从壳体取出无线耳机时,位于让位槽中的耳机本体相对于充电端子翻转且往第三表面靠近,位于耳机容置槽的耳机本体从第一表面凸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无线耳机收纳于常用和常携带的电子装置的壳体中,电子装置直接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以充电端子为支点且以翘翘板的方式从电子装置的壳体取出无线耳机,如此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另一分解图;
图4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图;以及
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图1的分解图和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这边的电子装置1是指多媒体播放装置(例如是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显示屏等)或输入装置(例如是鼠标、键盘、触控板等),本实施例着重说明电子装置1的壳体与无线耳机之间的配置,各图式中仅绘制电子装置1含有无线耳机的部分。电子装置1包括壳体10、充电连接器12和无线耳机13,壳体10具有第一表面100、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位于第一表面100上且往壳体10内延伸,耳机容置槽101具有第二表面1011和耳塞容置凹部1012,耳塞容置凹部1012位于第二表面1011上且往远离第一表面100的方向延伸,让位槽102具有第三表面1021,第二表面1011和第三表面1021分别与第一表面100之间具有间距,第二表面1011较第三表面1021靠近第一表面100。本实施例的第三表面1021为斜面,第三表面1021的一侧与第二表面1011连接,第三表面1021与第一表面100之间的间距从第三表面1021与第二表面1011连接的一侧往远离第二表面1011的方向渐增。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具有主电路板(图中未示),主电路板用以执行电子装置1原本功能,且与外部电源连接,主电路板容置于壳体10中。
充电连接器12设置于壳体10中,充电连接器12具有充电端子121,充电端子121穿过第二表面1011且从第二表面1011往耳机容置槽101内凸出,充电端子121与主电路板电性连接。充电连接器12还具有绝缘座体122,充电端子121设置于绝缘座体122上,壳体10相对于第二表面1011的表面还具有连接器容置槽1013和穿孔1014,连接器容置槽1013位于耳塞容置凹部1012的一侧,穿孔1014位于连接器容置槽1013中且贯穿第二表面1011。充电连接器12的绝缘座体122设置于连接器容置槽1013中,充电端子121穿过穿孔1014且从第二表面1011凸出。本实施例的充电端子12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充电端子121间隔设置于绝缘座体122上,所以穿孔1014的数量与充电端子121的数量对应,本实施例的穿孔1014的数量为三个,当然充电端子121的数量不应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充电端子121为POGO端子。
无线耳机13设置于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中,无线耳机13具有耳机本体131、耳塞柱132和耳塞套133,耳塞柱132的一端与耳机本体131连接,耳机本体131的延伸方向与耳塞柱132的延伸方向正交。耳塞套133设置于耳塞柱132远离耳机本体131的一端。耳机本体131具有充电接点1311,充电接点1311位于耳塞柱132的一侧。充电接点1311的数量与充电端子121的数量对应,所以本实施例的充电接点1311的数量为三个。本实施例的耳机本体131中至少具有扬声器、无线传输器和电池,扬声器和无线传输器与电池连接,电池与充电接点1311电连接。其中无线传输器通常为蓝牙,但不应以此为限。
当无线耳机13设置于耳机容置槽101中时,耳塞柱132和耳塞套133***耳塞容置凹部1012中,耳机本体131位于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耳机本体1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表面100相互平行,耳机本体131与让位槽102的第三表面1021之间具有间距,也表示位于让位槽102的耳机本体131呈悬空状态。同时充电端子121与充电接点1311接触,外部电源通过主电路板传输电力至相接触的充电端子121和充电接点1311,进而将电力传输至无线耳机13的电池,以对无线耳机13进行充电。
欲从耳机容置槽101中取出无线耳机13时,按压位于让位槽102中的耳机本体131,以充电端子121为支点,或是以第三表面1021与第二表面1011连接的转折处为支点,使位于让位槽102中的耳机本体131相对于充电端子121翻转且往靠近让位槽102的第三表面1021的方向移动,位于耳机容置槽101中的耳机本体131相对于充电端子121翻转且往远离耳机容置槽101的第二表面1011的方向移动,耳塞柱132和耳塞套133脱离耳塞容置凹部1012,位于耳机容置槽101中的耳机本体131从第一表面100凸出,使用者可以直接将无线耳机13取出。因本实施例的第三表面1021为斜面,第二表面1011与第三表面1021连接,如此增加第二表面1011邻接让位槽102的一侧的结构强度,而且第二表面1011与第三表面1021之间的角度为钝角,避免耳机本体131与第二表面1011之间产生磨损,同时第三表面1021也限制位于让位槽102中的耳机本体131的移动行程。当按压位于让位槽102中的耳机本体131时,位于让位槽102中的耳机本体131相对于充电端子121翻转且往让位槽102中移动,第三表面1021支撑位于让位槽102中的耳机本体131,以利于使用者单手取出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耳机本体131从第一表面100露出的表面为平面且与第一表面100位于同一平面上,当无线耳机13收纳于耳机容置槽101时,无线耳机13不会从第一表面100凸出,维持壳体10的表面平整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10中设有第一磁性体104,第一磁性体104设置于壳体10与第三表面1021相对的表面上,换句话说,第一磁性体104位于第三表面1021的下方。本实施例的壳体10与第三表面1021相对的表面上还具有磁性体容置槽10211,第一磁性体104设置于磁性体容置槽10211,以定位第一磁性体104位于壳体10与第三表面1021相对的表面上。耳机本体131内设有第二磁性体1312,第二磁性体1312与第一磁性体104相吸。当按压位于让位槽102中的耳机本体131时,第一磁性体104与第二磁性体1312彼此靠近且相吸,如此不继续按压耳机本体131时,耳机容置槽101中的耳机本体131仍保持从第一表面100凸出的状态,使用者用单手操作即可直接将无线耳机13取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耳机容置槽101具有第一侧壁1015,让位槽102具有与第一侧壁1015相对的第二侧壁1022,第一侧壁1015还设有第一开口10151和位于第一开口10151的第一定位弹片10152,第一定位弹片10152具有第一固定端10152a和第一活动端10152b,第一固定端10152a与第一开口10151的侧壁连接,第一活动端10152b活动于第一开口10151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端10152a与第一开口10151远离第一表面100的侧壁连接。第一定位弹片10152的第一活动端10152b还具有第一定位块10152c,第一定位块10152c往耳机容置槽101中凸出。
同样的,第二侧壁1022还设有第二开口10221和位于第二开口10221的第二定位弹片10222,第二定位弹片10222具有第二固定端10222a和第二活动端10222b,第二固定端10222a与第二开口10221的侧壁连接,第二活动端10222b活动于第二开口10221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端10222a与第二开口10221远离第一表面100的侧壁连接。第二定位弹片10222的第二活动端10222b还具有第二定位块10222c,第二定位块10222c往让位槽102中凸出。
本实施例的耳机本体13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定位槽134a和第二定位槽134b,无线耳机13的耳机本体131欲设置于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中时,耳机本体131的两端将第一定位块10152c和第二定位块10222c分别往壳体10中移动,第一定位弹片10152的第一活动端10152b和第二定位弹片10222的第二活动端10222b分别往壳体10中移动,使无线耳机13的耳机本体131进入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中。待无线耳机13的耳机本体131进入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之后,第一定位块10152c进入第一定位槽134a,第二定位块10222c进入第二定位槽134b,以定位耳机本体131于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中,能避免耳机本体131于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中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和图4中B区域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槽134a在与第一表面100和第一侧壁1015正交的方向上且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具有第一导引斜面1341和第二导引斜面1342,同样的,第二定位槽134b在与第一表面100和第二侧壁1022正交的方向上且相对的两个侧壁亦分别具有第一导引斜面1341和第二导引斜面1342,第一定位槽134a的第一导引斜面1341与第二定位槽134b的第一导引斜面1341相对,第二定位槽134b的第二导引斜面1342与第二定位槽134b的第二导引斜面1342相对,第一定位槽134a的第一导引斜面1341和第二导引斜面1342靠近第一侧壁1015的一端之间的宽度大于第一定位槽134a的第一导引斜面1341和第二导引斜面1342远离第一侧壁1015的一端之间的宽度。第二定位槽134b的第一导引斜面1341和第二导引斜面1342靠近第二侧壁1022的一端之间的宽度大于第二定位槽134b的第一导引斜面1341和第二导引斜面1342远离第二侧壁1022的一端之间的宽度。
第一定位块10152c在与第一表面100和第一侧壁1015正交的方向上且相对的两个侧壁具有第三导引斜面10153a和第四导引斜面10153b,第二定位块10222c在与第一表面100和第二侧壁1022正交的方向上且相对的两个侧壁亦具有第三导引斜面10223a和第四导引斜面10223b。当第一定位块10152c设置于第一定位槽134a时,第三导引斜面10153a与第一导引斜面1341对应,第四导引斜面10153b与第二导引斜面1342对应。同样的,当第二定位块10222c设置于第二定位槽134b时,第三导引斜面10223a与第一导引斜面1341对应,第四导引斜面10223b与第二导引斜面1342对应。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槽134a与第一表面100和第一侧壁1015正交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一定位块10152c的形状与第一定位槽134a的形状相符,第一定位块10152c与第一表面100和第一侧壁1015正交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同样的,本实施例的第二定位槽134b与第一表面100和第二侧壁1022正交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二定位块10222c的形状与第二定位槽134b的形状相符,第二定位块10222c与第一表面100和第二侧壁1022正交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省略第一定位槽134a和第一定位块10152c的设置,当耳机本体131设置于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中时,第二定位块10222c进入耳机本体131的第二定位槽134b,耳机本体131远离第二定位槽134b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015抵接,如此亦能达到上述作用。当然也可省略第二定位槽134b和第二定位块10222c的设置,于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省略第一定位槽134a和第二定位槽134b的设置,直接通过第一定位弹片10152的第一定位块10152c和第二定位弹片10222的第二定位块10222c抵接无线耳机13的耳机本体131的两端,以夹持无线耳机13的耳机本体131。当然也能省略第一定位块10152c和第二定位块10222c的设置,通过呈片状的第一定位弹片10152和第二定位弹片10222抵接于无线耳机13的耳机本体131的两端,以夹持无线耳机13的耳机本体131,同样也能达到定位耳机本体131于耳机容置槽101和让位槽102。
请参阅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不同在于让位槽102的第三表面1021为平面,第三表面1021不与耳机容置槽101的第二表面1011连接,第三表面1021与第二表面1011相互平行,第三表面1021与第二表面1011之间具有间距,如此也能达到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所能达到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通过将无线耳机收纳于常用和常携带的电子装置的壳体中,电子装置直接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以充电端子为支点且以翘翘板的方式从电子装置的壳体取出无线耳机,如此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此外本申请无线耳机与壳体之间通过定位弹片、定位块、定位槽来定位无线耳机于壳体中。同时本申请无线耳机与壳体之间通过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来确保充电端子与充电接点之间的接触,使电子装置能有效地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最后本申请的无线耳机从第一表面露出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如此能维持壳体的表面平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表面、耳机容置槽和让位槽,所述耳机容置槽和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往所述壳体内延伸,所述耳机容置槽和所述让位槽相连通,所述耳机容置槽具有第二表面,所述让位槽具有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二表面较所述第三表面靠近所述第一表面;
充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上,所述充电连接器具有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穿过所述第二表面且从所述第二表面凸出;以及
无线耳机,具有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设置于所述耳机容置槽和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让位槽中的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第三表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耳机本体具有充电接点,所述充电接点与所述充电端子接触;从所述壳体取出所述无线耳机时,位于所述让位槽中的所述耳机本体相对于所述充电端子翻转且往所述第三表面靠近,位于所述耳机容置槽的所述耳机本体从所述第一表面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还具有耳塞柱和耳塞套,所述耳塞柱的一端与所述耳机本体连接,所述耳机本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耳塞柱的延伸方向正交,所述耳塞套设置于所述耳塞柱远离所述耳机本体的一端,所述耳机容置槽具有耳塞容置凹部,所述耳塞容置凹部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且往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耳塞柱和所述耳塞套位于所述耳塞容置凹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连接器还具有绝缘座体,所述充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绝缘座体上,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具有连接器容置槽和穿孔,所述穿孔贯穿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绝缘座体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容置槽中,所述充电端子穿过所述穿孔且从所述第二表面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一磁性体,所述耳机本体中具有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二磁性体与所述第一磁性体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还具有磁性体容置槽,所述第一磁性体设置于所述磁性体容置槽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容置槽具有第一侧壁,所述让位槽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一定位弹片,所述第一定位弹片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端活动于所述第一开口中,所述第一定位弹片的所述第一活动端抵接于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侧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容置槽具有第一侧壁,所述让位槽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开口和第二定位弹片,所述第二定位弹片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端活动于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第二定位弹片的所述第二活动端抵接于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容置槽具有第一侧壁,所述让位槽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一定位弹片,所述第一定位弹片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端活动于所述第一开口中;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开口和第二定位弹片,所述第二定位弹片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端活动于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第一定位弹片的所述第一活动端和所述第二定位弹片的所述第二活动端抵接于所述耳机本体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弹片还具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活动端且往所述耳机容置槽中凸出,所述第一定位块抵接于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还具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侧壁正交的方向上且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具有第一导引斜面和第二导引斜面,所述第一导引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引斜面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引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引斜面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之间的宽度,所述第一定位块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侧壁正交的方向上且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具有第三导引斜面和第四导引斜面,所述第三导引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引斜面对应,所述第四导引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引斜面对应。
12.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弹片还具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二活动端且往所述让位槽中凸出,所述第二定位块抵接于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还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壁正交的方向上且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具有第一导引斜面和第二导引斜面,所述第一导引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引斜面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引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引斜面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之间的宽度,所述第二定位槽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壁正交的方向上且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具有第三导引斜面和第四导引斜面,所述第三导引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引斜面对应,所述第四导引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引斜面对应。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从所述第一表面露出的表面为平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三表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从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的一侧往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渐增。
CN202023265589.8U 2020-12-29 2020-12-29 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636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5589.8U CN213636366U (zh) 2020-12-29 2020-12-29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5589.8U CN213636366U (zh) 2020-12-29 2020-12-29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6366U true CN213636366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1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558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636366U (zh) 2020-12-29 2020-12-29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6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7216B1 (en) Vehicle charger
US7226319B2 (en) Earphone jack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AU2004311028B2 (en) Portable device connec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020160728A1 (en) Handheld mobile phone with a detachable battery pack
TW201633041A (zh) 電子組件
US20090111008A1 (en) Batter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same
US6424842B1 (en) Dual function connector for cellular phones
US20190204866A1 (en) Computer including jack with cylindrical housing
KR19990037388A (ko) 축적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화통신 장치 및 이와 같은 전화통신 장치에 적합한 축적 장치
US10439326B2 (en) Button structure and terminal applying same
CN213636366U (zh) 电子装置
US20060166561A1 (en) Audio jack connector
KR20140113853A (ko) 단말기 케이스
CN210183362U (zh) 移动终端
US11507207B2 (en) Multifunctional stylus and touch device
TWM584993U (zh) 第一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CN112770304B (zh) 配对方法、无线适配器和无线耳机
WO2024114319A1 (zh) 笔尖组件、电容笔以及电子设备组件
KR20150034913A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장치
CN214708037U (zh) 可以连接3.5音频设备的真无线蓝牙对耳
CN210723438U (zh) 外挂式电子装置
CN210723444U (zh) 连接器组合及其弹性连接器
CN214625449U (zh) 一种多触点两极充电插座
KR20070078338A (ko) 커넥팅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US7203528B2 (en) Mobile phone with a connector capable of assembling both a microphone and a coin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