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0973U -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0973U
CN213600973U CN202022795005.1U CN202022795005U CN213600973U CN 213600973 U CN213600973 U CN 213600973U CN 202022795005 U CN202022795005 U CN 202022795005U CN 213600973 U CN213600973 U CN 213600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element
image
imaging system
lens
optical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950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党绪文
刘彬彬
李明
邹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950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0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0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0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光学成像***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0.6<TTL/(IMGH*2)≤0.7;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光学成像***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上述光学成像***通过采用八片透镜,合理配置各个透镜的屈折力,并降低各个透镜的面型复杂度,使得光学总长较小,有助于提升光学成像***在中心视场和边缘视场的解像力。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成像主镜头通过以高像素或RYYB排列感光芯片为发展方向,来解决感光芯片底小导致像质难以提升的问题。极高像素是通过感光芯片配合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获得极高的分辨力,使得夜景拍摄像质提升一个层次;RYYB排列感光芯片是从芯片角度提升感光度,同时辅以增大的芯片尺寸,也可获得不错的夜景拍摄效果。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八片式光学镜头结构难以满足高像素感光芯片的高分辨力需求,使得有效区边缘的解像力下降较快,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并且现有的八片式光学镜头结构的体积较大,难以满足现有的小型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成像***,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五透镜;
具有屈折力的第六透镜;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与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0.6<TTL/(IMGH*2)≤0.7;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光学成像***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
上述光学成像***通过采用八片透镜,合理配置各个透镜的屈折力,并降低各个透镜的面型复杂度,使得光学总长较小,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的小型化;通过合理配置TTL/IMGH的值,有助于提升光学成像***在中心视场和边缘视场的解像力,使其具备高像素,尤其有助于边缘视场像质的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且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如此,通过调节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和非球面系数,有效减小光学成像***的整体尺寸,占用空间较小,且能够有效地修正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46.0mm<(|f2|+|f3|)/FNO<524.0mm;
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NO为所述光学成像***的光圈数。
如此,通过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提供的屈折力变化,同时压缩大口径光线,使得各视场的光束在后续透镜中较容易调节,且可避免光线偏移角度大而带来的光学性能敏感性差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SLOM52|/f<7.6°/mm;
其中,SOLM5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的切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f为所述光学成像***的有效焦距。
光学成像***的有效焦距满足以下关系式:4.6<f<5.7,配合八片式透镜,光学成像***的视场角可达到91度,有助于在运动视频拍摄时以较小的视场角牺牲获得不错的运动拍摄效果;第五透镜有效径边缘的切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保持在合理的加工范围内,未见明显反曲,配合面型变化,有助于边缘光线平滑过渡,杂光风险较小;此外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和中部厚度均匀,有利于成型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3.0mm<(R61/|R62|)*|f6|<148.0mm;
其中,R61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62为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f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
如此,通过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变化,可使第六透镜的面型发生变化,例如第六透镜的面型为W状和C状,其中W状的面型易使各视场的光线以合理的角度进行偏折,有助于降低光学性能敏感性和提升相对照度;C状的面型可较好地提升镜片间的紧凑性,降低光学成像***的整体厚度,同样具备良好的光学特性;并且通过第六透镜的屈折力改变,配合其他镜片,可平衡光学成像***的综合像差,提高整体解像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R71/|R72|)*|SLOM41|<9.2°;
其中,R71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72为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SLOM41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的切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如此,第七透镜呈W状的排列结构,非球面引入高次项较少,并未使得其面型产生剧烈的变化,倾角与厚度合理,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且光线的合理偏移,最终入射成像面的角度较小,有利于芯片的匹配;另外,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的切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变化,可引起物侧面的面型变化,相应增强了第四透镜与第三透镜的配合效果,有助于降低光线反射引起的杂光鬼像,提升了结构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0.52<(ET1+ET2+ET3+ET4)/(CT1+CT2+CT3+CT4)<0.68;
其中,E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其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CT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至其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CT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至其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CT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至其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如此,厚度和间隙的合理性与透镜的成型和制造的难度有关,满足上式时,可使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得厚度适当,且镜片之间的间距合理,可有效提升镜片结构的紧凑性,利于镜片的成型和组装;此外,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组合在一起类似正透镜,配合有效径边缘厚度的缩减和口径的压缩,可给大视场角的光线以合理的偏折,且引入初级像差均匀,有助于提升组装良率和整体像差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0.19<ET78/CT78<0.45;
其中,ET78为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至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T78为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交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
如此,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的间隙距离的合理保持,可避免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的角度过度弯曲,利于修正光学成像***在大光圈下产生的像差,使得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屈折力配置均匀,有助于提升整体像质,且易于成型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0.45<(ET5+ET6+ET7)/CT57<0.7;
其中,ET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T57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
如此,第五透镜至第七透镜的中部厚度与边缘厚度合理,面型变化不会过大,使得光学成像***具有良好的成型特性;且第五透镜至第七透镜引入初级像差量均匀,易于像差的整体平衡,通过合理的面型和屈折力的变化,可为大像面的像质提升提供支持;此外,高级像差量可控,光学成像***的光学性能敏感性可得到有效控制。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取像模组,包括:
光学成像***;及
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学成像***的像侧。
本申请实施例的取像模组包括光学成像***,该光学成像***通过采用八片透镜,合理配置各个透镜的屈折力,并降低各个透镜的面型复杂度,使得光学总长较小,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的小型化;通过合理配置TTL/IMGH的值,有助于提升光学成像***在中心视场和边缘视场的解像力,使其具备高像素,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的小型化。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实施例的取像模组,所述取像模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取像模组,该取像模组中的光学成像***通过采用八片透镜,合理配置各个透镜的屈折力,并降低各个透镜的面型复杂度,使得光学总长较小,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的小型化;通过合理配置TTL/IMGH的值,有助于提升光学成像***在中心视场和边缘视场的解像力,使其具备高像素,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可以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的球差、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的球差、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的球差、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7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的球差、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9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的球差、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11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的球差、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 1000
取像模组 100
光学成像*** 10
第一透镜 L1
第二透镜 L2
第三透镜 L3
第四透镜 L4
第五透镜 L5
第六透镜 L6
第七透镜 L7
第八透镜 L8
红外滤光片 L9
光阑 STO
物侧面 S2、S4、S6、S8、S10、S12、S14、S16、S18
像侧面 S3、S5、S7、S9、S11、S13、S15、S17、S19
成像面 S20
感光元件 20
壳体 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1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
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2及像侧面S3,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2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3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4及像侧面S5,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4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5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6及像侧面S7,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8及像侧面S9,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8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9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10及像侧面S11;第六透镜L6具有物侧面S12及像侧面S13;第七透镜L7具有物侧面S14及像侧面S15;第八透镜L8具有物侧面S16及像侧面S17,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6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6与像侧面S17均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S16与像侧面S17中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10满足以下关系式:
0.6<TTL/(IMGH*2)≤0.7;
其中,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2到光学成像***10的成像面S20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光学成像***10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
上述光学成像***10通过采用八片透镜,合理配置各个透镜的屈折力,并降低各个透镜的面型复杂度,使得光学总长较小,有助于提升光学成像***10的小型化;通过合理配置TTL/IMGH的值,有助于提升光学成像***10在中心视场和边缘视场的解像力,使其具备高像素,尤其有助于边缘视场像质的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6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7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10为凹面,且其物侧面S10和像侧面S11均为非球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2在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面S12与像侧面S13均为非球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4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4与像侧面S15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L5至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与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非球面的面型由以下公式决定: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071
其中,Z是非球面上任意一点与表面顶点的纵向距离,r是非球面上任意一点到光轴的距离,c的顶点曲率(曲率半径的倒数),k是圆锥常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
如此,通过调节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和非球面系数,有效减小光学成像***10的整体尺寸,占用空间较小,且能够有效地修正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10还包括光阑STO。光阑STO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L1之前、第六透镜L6之后、任意两个透镜之间或任意一个透镜的表面上。光阑STO用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质量。优选的,光阑STO设置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2。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10还包括红外滤光片L9,红外滤光片L9具有物侧面S18及像侧面S19。红外滤光片L9设置在第八透镜L8的像侧,红外滤光片L9用于过滤成像的光线,具体用于隔绝红外光,防止红外光被感光元件接收,从而防止红外光对正常影像的色彩与清晰度造成影响,进而提高成像镜头10的成像品质。优选地,红外滤光片L9为红外截止滤光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10满足以下关系式:
46.0mm<(|f2|+|f3|)/FNO<524.0mm;
其中,f2为第二透镜L2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透镜L3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成像***10的光圈数。
如此,通过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提供的屈折力变化,同时压缩大口径光线,使得各视场的光束在后续透镜中较容易调节,且可避免光线偏移角度大而带来的光学性能敏感性差的问题。
其中,光圈数决定了入射至成像面的光线的总能量,本申请的光圈数满足以下关系式:1.3≤FNO≤1.6,在此范围内时,可较好提高***设备的夜景拍摄能力,同时具备不错的生产可行性;并且光圈数的缩小会压缩艾利斑的尺寸,进而有更高的解像力极限。然而,当FNO>1.6时,在光线不足情况下,不利于解决成像面四周暗角问题,且增强拍摄能力的效果较差;当FNO<1.3时,光学入瞳较大,易沾染灰尘,且设计难度较大,不利于量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10满足以下关系式:
|SLOM52|/f<7.6°/mm;
其中,SOLM52为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1的有效径边缘的切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f为光学成像***10的有效焦距。
光学成像***10的有效焦距满足以下关系式:4.6<f<5.7,配合八片式透镜,光学成像***10的视场角可达到91度,有助于在运动视频拍摄时以较小的视场角牺牲获得不错的运动拍摄效果;第五透镜有效径边缘的切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保持在合理的加工范围内,未见明显反曲,配合面型变化,有助于边缘光线平滑过渡,杂光风险较小;此外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和中部厚度均匀,有利于成型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10满足以下关系式:
3.0mm<(R61/|R62|)*|f6|<148.0mm;
其中,R61为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2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62为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3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f6为第六透镜L6的有效焦距。
如此,通过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2与像侧面S13的曲率半径的变化,可使第六透镜L6的面型发生变化,例如第六透镜L6的面型为W状和C状,其中W状的面型易使各视场的光线以合理的角度进行偏折,有助于降低光学性能敏感性和提升相对照度;C状的面型可较好地提升镜片间的紧凑性,降低光学成像***10的整体厚度,同样具备良好的光学特性;并且通过第六透镜L6的屈折力改变,配合其他镜片,可平衡光学成像***10的综合像差,提高整体解像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10满足以下关系式:
(R71/|R72|)*|SLOM41|<9.2°;
其中,R71为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4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72为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5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SLOM41为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8的有效径边缘的切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如此,第七透镜L7呈W状的排列结构,非球面引入高次项较少,并未使得其面型产生剧烈的变化,倾角与厚度合理,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且光线的合理偏移,最终入射成像面的角度较小,有利于芯片的匹配;另外,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8的有效径边缘的切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变化,可引起物侧面的面型变化,相应增强了第四透镜L4与第三透镜L3的配合效果,有助于降低光线反射引起的杂光鬼像,提升了结构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0.52<(ET1+ET2+ET3+ET4)/(CT1+CT2+CT3+CT4)<0.68;
其中,ET1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2为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4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3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6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S7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4为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8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S9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T1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2至其像侧面S3在光轴上的距离,CT2为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4至其像侧面S5在光轴上的距离,CT3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6至其像侧面S7在光轴上的距离,CT4为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8至其像侧面S9在光轴上的距离。
如此,厚度和间隙的合理性与透镜的成型和制造的难度有关,满足上式时,可使第一透镜L1至第四透镜L4得厚度适当,且镜片之间的间距合理,可有效提升镜片结构的紧凑性,利于镜片的成型和组装;此外,第一透镜L1至第四透镜L4组合在一起类似正透镜,配合有效径边缘厚度的缩减和口径的压缩,可给大视场角的光线以合理的偏折,且引入初级像差均匀,有助于提升组装良率和整体像差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10满足以下关系式:
0.19<ET78/CT78<0.45;
其中,ET78为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4的有效径边缘至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T78为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4与光轴的交点至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6与光轴交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
如此,第七透镜L7与第八透镜L8的间隙距离的合理保持,可避免第七透镜L7与第八透镜L8的角度过度弯曲,利于修正光学成像***10在大光圈下产生的像差,使得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屈折力配置均匀,有助于提升整体像质,且易于成型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10满足以下关系式:
0.45<(ET5+ET6+ET7)/CT57<0.7;
其中,ET5为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10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6为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2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7为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4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T57为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10与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5与光轴的交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
如此,第五透镜L5至第七透镜L7的中部厚度与边缘厚度合理,面型变化不会过大,使得光学成像***具有良好的成型特性;且第五透镜L5至第七透镜L7引入初级像差量均匀,易于像差的整体平衡,通过合理的面型和屈折力的变化,可为大像面的像质提升提供支持;此外,高级像差量可控,光学成像***的光学性能敏感性可得到有效控制。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1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以及红外滤光片L9。
其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8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2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4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6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8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2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4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16在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实施例中焦距、折射率和阿贝数的参考波长均为587nm,且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
表1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01
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10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光学成像***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表2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02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11
图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10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10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了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2可知,第一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10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2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以及红外滤光片L9。
其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6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8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2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4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6在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8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2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4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6在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实施例中焦距、折射率和阿贝数的参考波长均为587nm,且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
表3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21
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10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光学成像***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表4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22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31
图4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10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10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了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4可知,第二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10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3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以及红外滤光片L9。
其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8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2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4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6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12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4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16在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实施例中焦距、折射率和阿贝数的参考波长均为587nm,且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
表5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41
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10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光学成像***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表6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42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51
图6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10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10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了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6可知,第三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10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7,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4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以及红外滤光片L9。
其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8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2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4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6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2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4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6在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实施例中焦距、折射率和阿贝数的参考波长均为587nm,且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
表7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61
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10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光学成像***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表8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62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71
图8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10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10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了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8可知,第四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10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9和图10,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5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以及红外滤光片L9。
其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8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2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4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6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2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4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6在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实施例中焦距、折射率和阿贝数的参考波长均为587nm,且第五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
表9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72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81
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10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光学成像***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表10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82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91
图10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10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10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了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10可知,第五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10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11,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6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以及红外滤光片L9。
其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8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12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4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6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2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在近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在近圆周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8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2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4在近圆周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在近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6在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六实施例中焦距、折射率和阿贝数的参考波长均为587nm,且第六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
表11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192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201
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10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光学成像***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表12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202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211
图12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10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10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了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12可知,第六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成像***10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表格13示出了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10中TTL/(IMGH*2),(|f2|+|f3|)/FNO,|SLOM52|/f,(R61/|R62|)*|f6|,(R71/|R72|)*|SLOM41|,(ET1+ET2+ET3+ET4)/(CT1+CT2+CT3+CT4),ET78/CT78和(ET5+ET6+ET7)/CT57的值。
表格15
Figure BDA0002803339250000212
请参照图13,本申请实施例的取像模组100包括光学成像***10和感光元件20,感光元件20设置在光学成像***10的像侧。
具体地,感光元件20可以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影像感测器或者电荷耦合元件(CCD,Charge-coupledDevice)。
本申请实施例的取像模组100中的光学成像***10通过采用八片透镜,合理配置各个透镜的屈折力,并降低各个透镜的面型复杂度,使得光学总长较小,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10的小型化;通过合理配置TTL/IMGH的值,有助于提升光学成像***10在中心视场和边缘视场的解像力,使其具备高像素,尤其有助于边缘视场像质的提升。
请继续参照图13,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0包括壳体200和取像模组100,取像模组100安装在壳体200上以用于获取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0包括但不限于为智能手机、汽车车载镜头、监控镜头、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书籍阅读器、便携多媒体播放器(PMP)、便携电话机、视频电话机、数码静物相机、移动医疗装置、可穿戴式设备等支持成像的电子装置。
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0中的光学成像***10通过采用八片透镜,合理配置各个透镜的屈折力,并降低各个透镜的面型复杂度,使得光学总长较小,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10的小型化;通过合理配置TTL/IMGH的值,有助于提升光学成像***10在中心视场和边缘视场的解像力,使其具备高像素,尤其有助于边缘视场像质的提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光学成像***,其特征在于,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五透镜;
具有屈折力的第六透镜;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与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0.6<TTL/(IMGH*2)≤0.7;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光学成像***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且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46.0mm<(|f2|+|f3|)/FNO<524.0mm;
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NO为所述光学成像***的光圈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SLOM52|/f<7.6°/mm;
其中,SOLM5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的切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f为所述光学成像***的有效焦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3.0mm<(R61/|R62|)*|f6|<148.0mm;
其中,R61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62为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f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R71/|R72|)*|SLOM41|<9.2°;
其中,R71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72为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处的曲率半径,SLOM41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的切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0.52<(ET1+ET2+ET3+ET4)/(CT1+CT2+CT3+CT4)<0.68;
其中,E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其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CT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至其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CT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至其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CT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至其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0.19<ET78/CT78<0.45;
其中,ET78为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至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T78为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交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满足以下关系式:
0.45<(ET5+ET6+ET7)/CT57<0.7;
其中,ET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ET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边缘与其像侧面的有效径边缘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T57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
10.一种取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及
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学成像***的像侧。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及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像模组,所述取像模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CN202022795005.1U 2020-11-27 2020-11-27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13600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5005.1U CN213600973U (zh) 2020-11-27 2020-11-27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5005.1U CN213600973U (zh) 2020-11-27 2020-11-27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0973U true CN213600973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9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95005.1U Active CN213600973U (zh) 2020-11-27 2020-11-27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09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4991A (zh) * 2021-07-28 2021-10-0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4690378A (zh) * 2022-06-02 2022-07-01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3113565A1 (ko) * 2021-12-16 2023-06-2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4991A (zh) * 2021-07-28 2021-10-0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WO2023113565A1 (ko) * 2021-12-16 2023-06-2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4690378A (zh) * 2022-06-02 2022-07-01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690378B (zh) * 2022-06-02 2022-10-21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1855B (zh) 光学摄像镜头组及取像装置
CN213600973U (zh)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4114654B (zh) 光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46038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741006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323891A (zh) 光学组件、取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156612B (zh) 光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00222A (zh) 光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826697U (zh)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3219628A (zh) 光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263926U (zh) 光学***、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4675407B (zh) 光学***、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27133A (zh)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4326052B (zh) 光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327459A (zh)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3866961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33652B (zh) 光学***、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4845993U (zh)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2543902U (zh) 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740596A (zh) 光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442271A (zh) 光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33969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866943A (zh) 光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764203A (zh)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376810A (zh) 光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