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7484U - 一种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7484U
CN213587484U CN202021397694.4U CN202021397694U CN213587484U CN 213587484 U CN213587484 U CN 213587484U CN 202021397694 U CN202021397694 U CN 202021397694U CN 213587484 U CN213587484 U CN 213587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fastening element
wearing
fastening
st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76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riority to CN2020213976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7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7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7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口罩,该口罩适于采用头戴式和耳挂式中任意一种的佩戴方式,该口罩包括: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分别附接至罩体的第一佩戴侧和第二佩戴侧;第一扣接元件和第二扣接元件,分别设置在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的末端,并且适于在头戴式的佩戴方式下彼此扣接在一起;以及第三扣接元件和第四扣接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罩体的所述第一佩戴侧和第二佩戴侧,第三扣接元件与第一扣接元件两者以及第四扣接元件和第二扣接元件两者适于在所述耳挂式的佩戴方式下分别在第一佩戴侧和第二佩戴侧彼此扣接在一起。利用本公开的口罩,佩戴者可以任选耳挂式和头戴式中的一种来进行佩戴,这可以适应用户的不同佩戴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口罩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涉及一种口罩,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耳挂式和头戴式两用的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作为一种卫生用品,其可以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粉尘、气体、飞沫、病毒等物质进入身体的作用。特别是在雾霾、花粉传播、传染疫情期间或者在诸如医院、矿山等特殊场合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口罩的常见佩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耳挂式,即通过两条系带张挂在左右两个耳朵上;另一种是头戴式,其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系带绕过头部或颈部以保持口罩。通常,市售的口罩仅能实现耳挂式和头戴式中之一的佩戴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耳挂式和头戴式两用的口罩,其可以适应用户的不同佩戴需求。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其提供了一种口罩。该口罩包括用于至少覆盖用户的口部的罩体,所述罩体包括第一佩戴侧和第二佩戴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适于采用头戴式和耳挂式中任意一种的佩戴方式,所述口罩还包括: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分别附接至所述罩体的所述第一佩戴侧和第二佩戴侧;彼此结构不同的第一扣接元件和第二扣接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系带和所述第二系带的末端,并且适于在所述头戴式的佩戴方式下彼此扣接在一起;以及第三扣接元件和第四扣接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罩体的所述第一佩戴侧和第二佩戴侧,并且分别位于距所述第一系带和所述第二系带所附接至所述罩体的位置一定距离的位置处,所述第三扣接元件与所述第一扣接元件两者以及所述第四扣接元件和所述第二扣接元件两者适于在所述耳挂式的佩戴方式下分别在所述第一佩戴侧和第二佩戴侧彼此扣接在一起。
将会理解,利用本公开的口罩,佩戴者可以任选耳挂式和头戴式中的一种来进行佩戴,这可以适应用户的不同佩戴需求。同时,本公开的口罩的结构简单、佩戴方便,这也提高了用户的佩戴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扣接元件和第四扣接元件的结构相同,并且是公插扣元件和母插扣元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扣接元件和所述第三扣接元件的结构相同,并且是所述公插扣元件和母插扣元件中的另一者。以这种方式,可以简单地实现耳挂式和头戴式中任意一种的佩戴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扣接元件和第四扣接元件均是所述罩体上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一扣接元件和所述第二扣接元件的整体分别适于从所述罩体的外侧面穿过所述通孔而抵达所述罩体的内侧面,并且适于分别可操作性地卡在所述通孔的周围的所述罩体的内侧面上。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三扣接元件和第四扣接元件可以以类似于纽扣孔的形式存在,从而使得第三扣接元件和第四扣接元件的实现更为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扣接元件是孔型件和勾型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扣接元件是孔型件和勾型件中的另一者,其中所述孔型件中的孔和所述勾型件中的勾适于在所述头戴式的佩戴方式下彼此勾连在一起。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一扣接元件和第二扣接元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与作为通孔的第三扣接元件和第四扣接元件相扣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扣接元件是孔型件和带弹性臂的卡扣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扣接元件是孔型件和带弹性臂的卡扣件中的另一者,其中所述孔型件中的孔的环形边缘适于与所述带弹性臂的卡扣件卡扣在一起。在该些实施例中,这提供了第一扣接元件和第二扣接元件的变型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口罩的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一系带和所述第二系带附接至所述罩体的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扣接元件和所述第四扣接元件的上方。在该些实施例中,这使得在仅依靠第一系带和所述第二系带的彼此扣接就可以实现稳固的头戴式的佩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口罩还包括第三系带,所述第三系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五扣接元件,另一端设置有第六扣接元件,所述第五扣接元件与所述第三扣接元件两者以及所述第六扣接元件与所述第四扣接元件两者适于在所述头戴式的佩戴方式下扣接在一起,以辅助地形成所述头戴式的佩戴结构。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作为辅助系带的第三系带来更为牢靠地实现头戴式的佩戴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扣接元件是公插扣元件和母插扣元件中的一者,所述第六扣接元件是所述公插扣元件和母插扣元件中的另一者。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第五扣接元件和第六扣接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扣接元件和所述第六扣接元件均是框型件,所述框型件的整体适于从所述罩体的外侧面穿过所述通孔而抵达所述罩体的内侧面,并且适于分别可操作性地卡在所述孔的周围的所述罩体的内侧面上。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以以另一种简单的方式实现第五扣接元件和第六扣接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系带、所述第二系带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系带长度的调节器。以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地调节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的长度,使得用户的佩戴更为舒适。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口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口罩采用耳挂式的佩戴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口罩采用头戴式的佩戴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口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口罩中的第一扣接元件和第二扣接元件进行连接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口罩中的第一扣接元件和第二扣接元件进行连接的变型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口罩采用耳挂式的操作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口罩采用耳挂式的另一操作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口罩采用耳挂式的佩戴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口罩采用头戴式的操作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口罩采用头戴式进行佩戴时仅使用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的佩戴示意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口罩采用头戴式进行佩戴时使用第一系带、第二系带和第三系带的佩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如前所述,常见的口罩通常仅提供耳挂式和头戴式中一种的佩戴方式。这对于期望任选耳挂式或头戴式的佩戴者而言,显然这不令人满意。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挂式和头戴式两用的口罩,即佩戴者可以任意地选择耳挂式和头戴式中的一种来进行佩戴。为此,本公开的构思在于提供附接至口罩的罩体的左右两个佩戴侧的左右两条系带,并且使得该左右两条系带既可以彼此联接以形成头戴式的佩戴方式,又可以在左右两个佩戴侧各自操作以形成耳挂式的佩戴方式。特别地,可以在左右两条系带的末端设置彼此结构不同的第一扣接元件和第二扣接元件;以及在第一佩戴侧和第二佩戴侧距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所附接至罩体的位置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第三扣接元件和第四扣接元件,其中第一扣接元件和第二扣接元件适于在头戴式的佩戴方式下彼此扣接在一起;而第三扣接元件与第一扣接元件两者以及第四扣接元件和所述第二扣接元件两者适于在所述耳挂式的佩戴方式下分别扣接在一起。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口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佩戴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口罩10。该口罩10具有典型的罩体1,其适于至少覆盖用户的口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所示形状的罩体1仅仅是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罩体1的外形和/或功能可以多种多样。譬如,罩体1上可以设置有呼吸阀;又譬如,罩体1上可以是由防雾霾、花粉和/或病菌传播等功能的材料制成的罩体,等等。
口罩10具有第一佩戴侧2和第二佩戴侧3。在佩戴在用户的嘴部上时,第一佩戴侧2例如可以是在用户的左侧,而第二佩戴侧3可以是在用户的右侧。
为了配合实现耳挂式和头戴式两种佩戴方式,口罩10可以进一步具有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它们可以分别附接至第一佩戴侧2和第二佩戴侧3。
在该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第一扣接元件13可以设置在第一系带11的末端,而第二扣接元件14可以设置在第二系带12的末端,其中第一扣接元件13和第二扣接元件14可以彼此扣接在一起,以便形成头戴式的佩戴方式。在该示例实施例中,第一扣接元件13和第二扣接元件14的结构不同,它们以插扣的形式呈现,其中第一扣接元件13为公插扣元件和母插扣元件中的一者,而第二扣接元件14为公插扣元件和母插扣元件中的另一者。仅作为示例,图1示出了第一扣接元件13为公插扣元件,而第二扣接元件14为母插扣元件。然而,将会理解,在其他变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扣接元件13也可以为母插扣元件,而第二扣接元件14则可以为公插扣元件。在又一些其他的示例中,第一扣接元件13和第二扣接元件14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形成,只要两者能够彼此扣接在一起。
除了上述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以及第一扣接元件13和第二扣接元件14之外,口罩10还可以包括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四扣接元件16,其分别设置在罩体的第一佩戴侧和第二佩戴侧,并且两者位于距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所附接至罩体1的位置一定距离的位置处。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佩戴的状态下,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四扣接元件16分别位于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所附接的位置的下侧,这可以使得仅在使用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的彼此扣接就可以实现绕过用户头部或后脑勺的头戴式的佩戴方式。然而,这仅仅是示例,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四扣接元件16附接至罩体的位置与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附接的位置可以是互换的,也即,在佩戴的状态下,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四扣接元件16可以位于相对于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所附接的位置的上侧。
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四扣接元件16的作用有二:一是可以与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末端的第一扣接元件13和第二扣接元件14分别扣接,以在用户的左右分别形成耳挂式的佩戴方式;另一是可以与作为辅助系带的第三系带17配合以更为牢靠的实现头戴式的佩戴。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四扣接元件16的作用,第三扣接元件15被设计成适于与第一扣接元件13进行扣接,以及适于与第三系带17的一个末端的第五扣接元件18进行扣接;而第四扣接元件16被设计成适于与第二扣接元件14进行扣接,以及适于与第三系带17的另一个末端的第六扣接元件19进行扣接。在该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六扣接元件19被示出为母插扣元件,而第四扣接元件16和第五扣接元件18被示出为公插扣元件。
然而,将会理解,图1中所示的第三扣接元件15、第四扣接元件16、第五扣接元件18和第六扣接元件19的结构类型均仅仅是示例。在其他变型的实施例中,第三扣接元件15、第四扣接元件16可以随第一扣接元件13和第二扣接元件14的结构类型的变化而适应性的变化,而第五扣接元件18和第六扣接元件19可以随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四扣接元件16的结构类型的变化而适应性的变化,只要第一扣接元件13和第二扣接元件14、第一扣接元件13和第三扣接元件15、第二扣接元件14和第四扣接元件16、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五扣接元件18、第四扣接元件16和第六扣接元件19这各个配对之间能够扣接即可。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以及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四扣接元件16分别到第一佩戴侧2和第二佩戴侧3的牢固附接,第一佩戴侧2和第二佩戴侧3的罩体1边缘可以加强材料形成或被加工地更结实。仅作为示例,第一佩戴侧2的罩体边缘可以形成有加强材料4,第一佩戴侧3的罩体边缘可以形成有加强材料6。作为示例,该加强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橡胶。将会理解,在这种加强材料的加持下,该罩体1的边缘可以耐受更强的拉拽而不损坏。
下面参照图2和图3来描述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口罩在耳挂式和头戴式下是如何佩戴的,其中图2示出了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如何在左右两个佩戴侧2和3分别形成耳挂式的佩戴结构;以及图3示出了如何形成头戴式的佩戴结构。
将会理解,在图2所示的佩戴结构下,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将通过分别张挂在用户的左右两个耳朵来保持罩体1。此时,第一系带11末端的第一扣接元件13将与第三扣接元件15彼此将插扣在一起,而第二系带12末端的第二扣接元件14将与第四扣接元件16彼此插扣在一起。
而在图3所示的佩戴结构下,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将通过绕过用户的头部(例如,头顶或后脑勺)来保持罩体1。此时,第一系带11末端的第一扣接元件13将与第二系带12末端的第二扣接元件14彼此插扣在一起。
同时,图3中还示出了通过第三系带17来辅助实现头戴式的佩戴。此时,第三系带17两端的第五扣接元件18和第六扣接元件19分别与口罩10左右两个佩戴侧的第三扣接元件15和第四扣接元件16连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第三系带17辅助进行头戴式佩戴是任选的,在使用第三系带17进行佩戴时,第三系带17可以绕过用户的颈部来辅助地实现该头戴式佩戴。由于第三系带17是可选的,因此,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仅选择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而不选择第三系带17来实现头戴式佩戴,这提供了用户佩戴的更多自由度。
为了进一步方便佩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系带11、第二系带12和第三系带17的长度是可以调节的。作为示例,图1至图3所示第一系带11、第二系带12和第三系带17被示出为具有系带调节器5,通过该系带调节器5可以方便地调节这三个系带中任一系带的长度,从而方便客户的佩戴。
以下将结合图4至图1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口罩结构以及佩戴方式。将会理解,该第二示例实施例和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的不同仅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扣接元件的实施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有所不同。为了避免重复,下面将仅对该第二示例实施例和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的该不同之处作重点描述。应当理解,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对部件或佩戴方式的描述在不互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可以适用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4所示,与第一示例实施例不同,第一扣接元件23、第二扣接元件24以孔型件和勾型件的结构示出,第三扣接元件25和第四扣接元件26以罩体1两侧的通孔示出;而第五扣接元件28和第六扣接元件29以框型件的结构示出。
具体地,在该第二示例实施例中,第一扣接元件23可以是孔型件和勾型件中的一者,而第二扣接元件24可以是孔型件和勾型件中的另一者,两者适于彼此勾连在一起。为了方便起见,在图4中,第一扣接元件23以孔型件示出,而第二扣接元件24以勾型件示出。然而,将会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扣接元件23也可以是勾型件,而第二扣接元件24可以是孔型件。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孔型件和勾型件的实施方式,图5示出了孔型件和勾型件的形状和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勾连在一起的。
不管是孔型件还是勾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孔型件和勾型件可以是纵横比大于1(例如,大于1.5)的纵型件,这可以便于第一扣接元件23、第二扣接元件24分别穿过在罩体1上的作为通孔的第三扣接元件25和第四扣接元件26。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作为孔型件或勾型件的第一扣接元件23或第二扣接元件24的一端可以被附接在第一系带11或第二系带12的末端,而另一端形成有孔或勾。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孔型件或勾型件均是以松散的方式被附接在第一系带11或第二系带12的末端,这使得孔型件或勾型件本身可以相对于第一系带11或第二系带12的末端进行自由的转动,这对于后面将要描述的与作为通孔的第三扣接元件25和第四扣接元件26的连接是有利的。作为以松散方式进行附接的示例,孔型件或勾型件的与第一系带11或第二系带12的末端相附接一端例如可以是套孔,第一系带11或第二系带12的末端例如可以形成为套环,可以将该套孔和套环彼此接在一起,以形成该附接。将会理解,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孔型件或勾型件与第一系带11或第二系带12的末端之间的附接变得简单。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出的孔型件或勾型件的形状和结构均仅仅是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孔型件或勾型件的形状和结构有所不同,只要孔型件上面有孔,勾型件上面有勾即可。
此外,在一些变型实施例中,与孔型件进行扣接的甚至可以不是勾型件,而可以例如是带弹性臂的卡扣件24’。图6示出了这种带弹性臂的卡扣件的示例。如图6所示,该带弹性臂的卡扣件例如可以由一个固定臂和一个弹性臂(或者两个弹性臂)抵接在一起形成。作为进一步的示例,带弹性臂的卡扣件例如可以通过逐渐向抵接处并拢,然后逐渐从抵接处疏远的两个臂来形成。将会理解,以这种方式,两个臂的末端可以形成适于接收外部部件***的X型插口。在该示例中,孔型件中的孔的环形边缘可以经由该X型插口和抵接处***到带弹性臂的卡扣件限定的区域内,由此实现孔型件和带弹性臂的卡扣件之间的连接。使用这种带弹性臂的卡扣件的有利之处还在于当用力拉动该孔型件时,该孔型件可以容易地挤开弹性臂,而从带弹性臂的卡扣件中脱离出来。
在该第二示例实施例中,第三扣接元件25和第四扣接元件26是设置在罩体1两侧(即,第一佩戴侧2和第二佩戴侧3)上的通孔,该通孔将被设计成允许第一扣接元件25和第二扣接元件26从其穿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罩体1的在第一佩戴侧2和第二佩戴侧3的边缘例如可以由加强材料4、6(例如橡胶)制成,而上述通孔可以在该加强材料上形成。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得通孔的结构更加牢固。在又一些实施例中,通孔是狭长的通孔(有些类似于纽扣孔)。将会理解,狭长的通孔将会便于第一扣接元件25和第二扣接元件26卡在通孔的另一侧,而不至于从其脱落。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该口罩1同样可以有耳挂式和两者佩戴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耳挂式的佩戴方式是如何实现的,图7示出了第一扣接元件25和第二扣接元件26从作为通孔的第三扣接元件25和第四扣接元件26穿过的操作示意图;图8示出了第一扣接元件25和第二扣接元件26从作为通孔的第三扣接元件25和第四扣接元件26穿过之后如何卡在通孔上的操作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形成耳挂式的佩戴方式时,可以首先使得第一扣接元件25和第二扣接元件26的整体分别从作为通孔的第三扣接元件25和第四扣接元件26穿过。例如,可以使得第一扣接元件25和第二扣接元件26的整体从罩体1的外侧面7穿过通孔而抵达罩体的内侧面8。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穿过的方式仅仅是示例,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穿过的方式可以反向地进行,例如可以使得第一扣接元件25和第二扣接元件26的整体从罩体1的内侧面8穿过通孔而抵达罩体的外侧面7。因此,对于第一扣接元件25和第二扣接元件26的穿过方式,本公开不作任何的限制。
接着,如图8所示,可以调整第一扣接元件25和第二扣接元件26相对于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的末端的方位,以便使得第一扣接元件25和第二扣接元件26可以卡在通孔的周围的罩体1上(例如,在第一扣接元件25或第二扣接元件26从外向内穿过通孔的情况下是卡在内侧面8上,而在从内向外穿过通孔的情况下是卡在外侧面7上)。
将会理解,以这种方式,可以类似于纽扣一样而将第一扣接元件25或第二扣接元件26卡在罩体1上而不会脱落。
图9示出了以这种耳挂式的方式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上的示意图。
除了上述耳挂式的佩戴方式之外,本公开的第二示例实施例还可以以头戴式的方式进行佩戴。
在头戴式的佩戴方式下,第一系带11的末端的第一扣接元件23和第二系带12的末端的第二扣接元件24可以彼此勾连在一起。图11示出了这种头戴式的佩戴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其中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两者可以从用户的头部(例如,头顶或后脑勺)绕过去,从而保持住口罩10的罩体1。
另外,在头戴式的佩戴方式下,还可以使用第三系带17来辅助实现该头戴式的佩戴方式。图12示出了使用第三系带17的佩戴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使用第三系带17的情况下,第三系带17可以绕过用户的颈部来辅助地实现该头戴式佩戴。
以上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公开的口罩的结构和佩戴方式。将会理解,使用本公开的口罩,可以选择耳挂式和头戴式两种佩戴方式中的任一种佩戴方式,这可以适应用户的不同佩戴需要,这提高了用户的佩戴体验。同时,本公开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虽然已经在附图和前述描述中详细说明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说明和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或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请求保护的发明中,通过研究附图、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可以理解并且实践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它变体。
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并不排除其它元件,并且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单个元件或其它单元可以满足在权利要求中阐述的多个项目的功能。仅在互不相同的实施例或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某些特征的仅有事实,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特征的组合。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涵盖在各个实施例或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各个特征任何可能组合。
在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标记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口罩(10),包括用于至少覆盖用户的口部的罩体(1),所述罩体(1)包括第一佩戴侧(2)和第二佩戴侧(3),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10)适于采用头戴式和耳挂式中任意一种的佩戴方式,所述口罩(10)还包括:
第一系带(11)和第二系带(12),分别附接至所述罩体(1)的所述第一佩戴侧(2)和第二佩戴侧(3);
彼此结构不同的第一扣接元件(13、23)和第二扣接元件(14、2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系带(11)和所述第二系带(12)的末端,并且适于在所述头戴式的佩戴方式下彼此扣接在一起;以及
第三扣接元件(15、25)和第四扣接元件(16、26),分别设置在所述罩体(1)的所述第一佩戴侧(2)和第二佩戴侧(3),并且分别位于距所述第一系带(11)和所述第二系带(12)所附接至所述罩体(1)的位置一定距离的位置处,所述第三扣接元件(15、25)与所述第一扣接元件(13、23)两者以及所述第四扣接元件(16、26)和所述第二扣接元件(14、24)两者适于在所述耳挂式的佩戴方式下分别在所述第一佩戴侧(2)和第二佩戴侧(3)彼此扣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接元件(13、23)和第四扣接元件(16、26)的结构相同,并且是公插扣元件和母插扣元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扣接元件(14、24)和所述第三扣接元件(15、25)的结构相同,并且是所述公插扣元件和母插扣元件中的另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扣接元件(15、25)和所述第四扣接元件(16、26)均是所述罩体(1)上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一扣接元件(13、23)和所述第二扣接元件(14、24)的整体分别适于从所述罩体(1)的外侧面(7)穿过所述通孔而抵达所述罩体(1)的内侧面(8),并且适于分别可操作性地卡在所述通孔的周围的所述罩体(1)的内侧面(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接元件(13、23)是孔型件和勾型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扣接元件(14、24)是孔型件和勾型件中的另一者,其中所述孔型件中的孔和所述勾型件中的勾适于在所述头戴式的佩戴方式下彼此勾连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接元件(13、23)是孔型件和带弹性臂的卡扣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扣接元件(14、24)是孔型件和带弹性臂的卡扣件中的另一者,其中所述孔型件中的孔的环形边缘适于与所述带弹性臂的卡扣件扣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口罩(10)的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一系带(11)和所述第二系带(12)附接至所述罩体(1)的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扣接元件(15、25)和所述第四扣接元件(16、26)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10)还包括第三系带(17),所述第三系带(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五扣接元件(18、28),另一端设置有第六扣接元件(19、29),所述第五扣接元件(18、28)与所述第三扣接元件(15、25)两者以及所述第六扣接元件(19、29)与所述第四扣接元件(16、26)两者适于在所述头戴式的佩戴方式下扣接在一起,以辅助地形成所述头戴式的佩戴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扣接元件(18、28)是公插扣元件和母插扣元件中的一者,所述第六扣接元件(19、29)是所述公插扣元件和母插扣元件中的另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扣接元件(18、28)和所述第六扣接元件(19、29)均是框型件,所述框型件的整体适于从所述罩体(1)的外侧面(7)穿过所述罩体(1)上设置的通孔而抵达所述罩体(1)的内侧面(8),并且适于分别可操作性地卡在所述孔的周围的所述罩体(1)的内侧面(8)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6、8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10),其特征在于,第一系带(11)和所述第二系带(12)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系带长度的调节器(5)。
CN202021397694.4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口罩 Active CN213587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7694.4U CN21358748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7694.4U CN21358748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7484U true CN213587484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4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7694.4U Active CN21358748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7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85363Y1 (ko) 걸이 밴드 길이 조절구가 구비된 호흡기용 보건 마스크
US11246359B1 (en) Face mask with adjustable straps and quick release fastener
EP2950893B1 (en)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harness assembly
US20210361016A1 (en) Headgear Attachment for Protective Mask
US12016406B2 (en) Respiratory mask
KR20180115660A (ko) 끈 조절고리부를 포함하는 마스크
KR101457095B1 (ko) 목 고정형 다기능 마스크
JP3125147U (ja) マスク
US20230292858A1 (en) Face mask with tension adjusters and integral head strap
CN213587484U (zh) 一种口罩
KR102232316B1 (ko) 마스크용 걸이밴드 결속부재
KR200472872Y1 (ko) 마스크가 부착된 차양모자
JP2017075411A (ja) 日焼け防止用マスク
US20220256950A1 (en) Eyewear facemask
KR20080004323U (ko) 안면 보호 마스크
JP2005152229A (ja) マスク用クリップ
JP5240638B1 (ja) 耳掛け不要のマスク
KR20230023805A (ko) 안면 커버 시스템
JP2020193394A (ja) 保護衣料
KR100973995B1 (ko) 마스크용 후두부 커버
JP2022053861A (ja) マスク
JP3227778U (ja) マスク保持部材付き耳飾り
JP3232542U (ja) マスクの掛止を可能とする頭部装着具
JP3229017U (ja) マスク
JP6890915B1 (ja) 猫用装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