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5797U - 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5797U
CN213425797U CN202021388005.3U CN202021388005U CN213425797U CN 213425797 U CN213425797 U CN 213425797U CN 202021388005 U CN202021388005 U CN 202021388005U CN 213425797 U CN213425797 U CN 213425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ircuit
relay
power supply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80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海洲
古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ihuida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ihuida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ihuida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ihuida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880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5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5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5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码充电电源,涉及充电电源技术领域;包括供电电路、MCU主控电路、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控制键电路、MODULE模块电路以及SIM卡电路;所述的供电电路分别连接至MCU主控电路和MODULE模块电路,用于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的控制键电路连接在MCU主控电路和MODULE模块电路之间;所述的SIM卡电路电性连接在MODULE模块电路上;所述的MCU主控电路包括有具有运算处理能力的芯片U1,所述的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在MCU主控电路的芯片U1上,该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端、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扫码充电电源可以对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共享经济得以越来越多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出现,共享汽车、共享自行车、共享充电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共享经济没有创造新的价值,但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共享经济更好的调配了社会闲置资源,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间接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
当前移动电子产品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出现很多种类,因产品自带电池容量有限就会经常需求充电,于是公共场所就出现了一种扫二维码提供充电功能,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当前的输入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在移动设备上显示,使用者只能够看到移动设备的剩余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码充电电源,该扫码充电电源可以对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供电电路、MCU主控电路、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控制键电路、MODULE模块电路以及SIM卡电路;
所述的供电电路分别连接至MCU主控电路和MODULE模块电路,用于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的控制键电路连接在MCU主控电路和MODULE模块电路之间;所述的SIM卡电路电性连接在MODULE模块电路上;
所述的MCU主控电路包括有具有运算处理能力的芯片U1,所述的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在MCU主控电路的芯片U1上,该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端、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所述的供电端分别同继电器、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流电压检测端和继电器检测电路均电性连接在继电器上;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均电性连接在芯片U1上,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连接在继电器上,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继电器检测电路和电流电压检测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电流电压检测端包括锰铜电阻MT1、电阻R6、电阻R7、电容C11、电容C12以及两个检测输出端口;
所述的锰铜电阻MT1并联在供电端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两个检测输出端口用于对锰铜电阻MT1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
其中一个检测输出接端口与供电端设置有电阻R7,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2;
另一个检测输出端口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设置有电阻R6,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1。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8、电阻R17、NPN型三极管Q1、二极管D1、电阻R16、电容C20以及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阻R18连接在控制信号输入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7连接在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
所述的继电器上具有第一控制端口RA1和第二控制端口RB1,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设置在第一控制端口RA1与第二控制端口RB1之间,且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
所述电阻R16设置在供电端VDD与第一控制端口RA1之间,供电端VDD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20。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NPN型三极管Q1的型号为LMBTA06LT1G。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4、二极管D4、电容C33、电阻R33以及检测信号端口;
所述的光电耦合器U4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至继电器,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端,所述二极管D4连接在两个输入端之间;
所述光电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接地,电容C33连接在两个输出端之间,另一个输出端连接至检测信号端口,且电阻R33设置于光电耦合器U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供电端VCPU之间。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ORPC-817SC。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QS1211B。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MODULE模块电路包括有芯片J3-A,该芯片J3-A的型号为L501。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扫码充电电源还包括指示灯电路,且指示灯电路由网络指示灯电路、电能脉冲指示灯电路以及状态指示灯电路组成。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网络指示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1、电阻R52、电阻R63以及NPN型三极管Q6;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1和电阻R52串联在供电端VCPU与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之间,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为NETLIGHT端口,该端口与MODULE模块电路相连接,电阻R63设置在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与接地端之间,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的电能脉冲指示灯电路包括电阻R50、发光二极管L2、电阻R51以及发光二极管L3,所述电阻R50和发光二极管L2串联在芯片U1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51和发光二极管L3串联在芯片U1与接地端之间;
所述的状态指示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4、电阻R53、电阻R59、电阻R61、NPN型三极管Q7、发光二极管L5、电阻R54、电阻R60、电阻R62以及NPN型三极管Q8;所述发光二极管L4和电阻R53串联在供电端VCPU与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之间,芯片U1具有LED-STATUS1端口,该LED-STATUS1端口与NPN型三极管Q7的基极之间设置有电阻R59,NPN型三极管Q7的基极与NPN型三极管Q7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1,且NPN型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5和电阻R54串联在供电端VCPU与NPN型三极管Q8的集电极之间,芯片U1具有LED-STATUS2端口,该LED-STATUS2端口与NPN型三极管Q8的基极之间设置有电阻R60,NPN型三极管Q8的基极与NPN型三极管Q8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2,且NPN型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用户扫描提供特定二维码后会联络上APP软件进行数据通讯后,MCU主控电路会根据用户的操作进行指令响应,当用户提供需要打开充电设备指令时,MCU主控电路会提供信号控制继电器打开充电设备,并指示电路LED提供指示,当用户使用充电设备时,MCU主控电路会根据检测锰铜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进行自动计算出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后在移动设备APP软件上显示。因此,该扫码充电电源可以对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进行检测,并在移动设备上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的MCU主控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的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的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的供电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6为本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的SIM卡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的MODULE模块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8图9以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的指示灯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扫码充电电源,该扫码充电电源在用户扫描提供的二维码后,通过继电器自动打开电源供电设备,提供给用户充电供能,并且能够在在软件上自动显示电压、电压、功率以及时间等。具体的,该扫码充电电源包括供电电路10、MCU主控电路50、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20、控制键电路60、MODULE模块电路70以及SIM卡电路80;所述的供电电路10分别连接至MCU主控电路50和MODULE模块电路70,用于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的控制键电路60连接在MCU主控电路50和MODULE模块电路70之间;所述的SIM卡电路80电性连接在MODULE模块电路70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MCU主控电路50包括有具有运算处理能力的芯片U1,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QS1211B,为一种电能芯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现有技术中非常的成熟,本实施例中则不再详细的说明,并且,可以理解的是,芯片U1需配合周边电路以实现其具体的功能,但这部分结构也属于现有技术中非常成熟的技术,本实施例中也不会详细的说明。所述的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20电性连接在MCU主控电路50的芯片U1上,供电电路10用于提供给各部分电路工作时的电能,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20用于对继电器工作的电流、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MCU主控电路50的芯片U1内,通过芯片U1的逻辑运送,再将信号发送至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20中,实现对继电器通断的控制。在此过程中,MODULE模块电路70会通过SIM电路与移动网络供应商进行通讯,进而在制定的移动设备APP软件上显示无线网络联络状态和充电数据。另外,所述的控制键电路60用于实现对扫码充电电源的控制,例如实现电路复位等功能,其实现方式属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案,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为所述的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20的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20包括供电端201、继电器202、继电器控制电路203、电流电压检测端204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205,其中供电端201包括交流进线和插座等装置,本实施例中不详细说明;所述的供电端201分别同继电器202、电流电压检测端204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205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流电压检测端204和继电器检测电路205均电性连接在继电器202上;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203连接在继电器上,继电器控制电路203用于根据继电器检测电路205和电流电压检测端204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需要说明的是,继电器检测电路205用于对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继电器控制电路203和继电器检测电路205连接在芯片U1上,其具体的实施例将在下文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电路203、电流电压检测端204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205均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为第一继电器301、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302、第一电流电压检测端303以及第一继电器检测电路304,另一组为第二继电器401、第二继电器控制电路402、第二电流电压检测端403以及第二继电器检测电路404,由于两组电路结构基本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仅以一组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流电压检测端303包括锰铜电阻MT1、电阻R6、电阻R7、电容C11、电容C12以及两个检测输出端口;所述的锰铜电阻MT1并联在供电端201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两个检测输出端口用于对锰铜电阻MT1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其中一个检测输出接端口与供电端201设置有电阻R7,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2;另一个检测输出端口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设置有电阻R6,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1,本实施例中,两个检测输出端口分别为I1P和I1N。
继续参照图4所示,针对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30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8、电阻R17、NPN型三极管Q1、二极管D1、电阻R16、电容C20以及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电阻R18连接在控制信号输入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7连接在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所述的继电器上具有第一控制端口RA1和第二控制端口RB1,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设置在第一控制端口RA1与第二控制端口RB1之间,且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所述电阻R16设置在供电端VDD与第一控制端口RA1之间,供电端VDD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2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NPN型三极管Q1的型号为LMBTA06LT1G,另外,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为RLY-OPEN1。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第一继电器301和第二继电器401的型号为HF115F-I,属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其结构和相应的功能在本行业内属于公知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所述的第一继电器检测电路304,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4、二极管D4、电容C33、电阻R33以及检测信号端口;所述的光电耦合器U4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至继电器,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端201,所述二极管D4连接在两个输入端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接地,电容C33连接在两个输出端之间,另一个输出端连接至检测信号端口,且电阻R33设置于光电耦合器U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供电端VCPU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供电端201与光电耦合器U4的另一个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串联的电阻;所述的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ORPC-817SC。另外,检测信号端口为RLY-CHK1。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302、第一电流电压检测端303以及第一继电器检测电路304均需要连接至同一个具有输出处理的芯片上,如图2所示,芯片U1上具有与检测输出端口I1P、检测输出端口I1N、控制信号输入端RLY-OPEN1以及检测信号端口RLY-CHK1分别连接的引脚。
通过上述的结构,第一继电器检测电路304用于对继电器的工作电压电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芯片U1内,芯片U1根据检测结果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302,对继电器进行控制;当用户使用充电设备时,芯片U1会根据检测锰铜电阻MT1两端电压电流进行自动计算出当前输入电压、电流以及功率,还可以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因此能够对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进行检测和计算,方便于实现对继电器的控制。
如图5所示,对于所述的供电电路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包括有稳压器MC7805K、电容C18、电容C19、电阻R8、电阻R15、电容C16以及电容C17,其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其电压输出端VBAT的范围为3.3V至5V,一般情况下直接使用5V输出。如图6所示,对于所述的SIM卡电路8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其包括有SIM卡芯片J1,在SIM卡芯片J1上形成VCC接口、USIM_RST接口、USIM_CLK接口、USIM_DATA接口以及USIM_DET接口,且这些接口均电性连接至MODULE模块电路70上。对于所述的供电电路10和SIM卡电路80,在本领域中已经属于非常成熟的技术,本实施例中则不再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对于上述的MODULE模块电路7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MODULE模块电路70包括有芯片J3-A,其型号为L501,L501是一款封装小,性能稳定可靠,LCC+LGA的Cat1模块,能很好满足客户对高性价比、低功耗的应用要求。L501的尺寸仅为30*30*2.9mm,可以满足客户对小尺寸模块产品的需求,同时方便客户减小产品尺寸并优化产品成本;采用的LCC+LGA封装可通过标准的SMT设备实现模块的快速生产,使其在IOT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公网对讲、移动支付、安防、车载、DTU、资产追踪以及共享经济等。该芯片J3-A上具有与上述SIM卡芯片J1连接的USIM_RST引脚、USIM_CLK引脚、USIM_DET引脚以及USIM_DATA引脚,芯片J3-A上还具有与控制键电路60电性连接的UART1_RX引脚、UART1_TX引脚、PWRKEY引脚、RESET引脚、VBUS引脚以及VDD_1V8引脚;另外,芯片J3-A上还具有与指示灯电路电性连接的NETLIGHT引脚。由于芯片J3-A属于现有技术中已经非常成熟的产品,本实用新型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扫码充电电源还包括指示灯电路90,指示灯电路90与MCU主控电路50和MODULE模块电路70电性连接,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指示灯电路90由网络指示灯电路、电能脉冲指示灯电路以及状态指示灯电路组成,其中,如图8所示,所述的网络指示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1、电阻R52、电阻R63以及NPN型三极管Q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1和电阻R52串联在供电端VCPU与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之间,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为NETLIGHT端口,该端口与MODULE模块电路70的NETLIGHT引脚相连接,电阻R63设置在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与接地端之间,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通过发光二极管L1实现对网络状态的指示。
如图9所示,所述的电能脉冲指示灯电路包括电阻R50、发光二极管L2、电阻R51以及发光二极管L3,所述电阻R50和发光二极管L2串联在芯片U1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51和发光二极管L3串联在芯片U1与接地端之间;发光二极管L2和发光二极管L3即为电能脉冲指示灯。
如图10所示,所述的状态指示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4、电阻R53、电阻R59、电阻R61、NPN型三极管Q7、发光二极管L5、电阻R54、电阻R60、电阻R62以及NPN型三极管Q8;所述发光二极管L4和电阻R53串联在供电端VCPU与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之间,芯片U1具有LED-STATUS1端口,该LED-STATUS1端口与NPN型三极管Q7的基极之间设置有电阻R59,NPN型三极管Q7的基极与NPN型三极管Q7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1,且NPN型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5和电阻R54串联在供电端VCPU与NPN型三极管Q8的集电极之间,芯片U1具有LED-STATUS2端口,该LED-STATUS2端口与NPN型三极管Q8的基极之间设置有电阻R60,NPN型三极管Q8的基极与NPN型三极管Q8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2,且NPN型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发光二极管L4和发光二极管L5即为状态指示灯,当发光二极管L4和发光二极管L5闪烁时,则表示出现故障,该故障包括过流和继电器出现异常。
通过上述的电路结构,首先外接电源输入后,通过供电电路10的稳压器MC7805K降压后,给MCU主控电路50和MODULE模块电路70供电,MCU主控电路50和MODULE模块电路70开始复位工作,指示灯电路提供指示,MODULE模块电路70会根据SIM卡芯片与移动网络供应商进行通讯在制定的移动设备APP软件上显示无线网络联络状态和其它数据。当用户扫描提供特定二维码后会联络上APP软件进行数据通讯后,MCU主控电路50会根据用户的操作进行指令响应,当用户提供需要打开充电设备指令时,MCU主控电路50会提供信号控制继电器打开充电设备,并指示电路LED提供指示,当用户使用充电设备时,MCU主控电路50会根据检测锰铜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进行自动计算出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后在移动设备APP软件上显示。因此,该扫码充电电源可以对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进行检测,并在移动设备上显示。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MCU主控电路、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控制键电路、MODULE模块电路以及SIM卡电路;
所述的供电电路分别连接至MCU主控电路和MODULE模块电路,用于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的控制键电路连接在MCU主控电路和MODULE模块电路之间;所述的SIM卡电路电性连接在MODULE模块电路上;
所述的MCU主控电路包括有具有运算处理能力的芯片U1,所述的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在MCU主控电路的芯片U1上,该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端、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所述的供电端分别同继电器、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流电压检测端和继电器检测电路均电性连接在继电器上;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均电性连接在芯片U1上,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连接在继电器上,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继电器检测电路和电流电压检测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电压检测端包括锰铜电阻MT1、电阻R6、电阻R7、电容C11、电容C12以及两个检测输出端口;
所述的锰铜电阻MT1并联在供电端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两个检测输出端口用于对锰铜电阻MT1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
其中一个检测输出接端口与供电端设置有电阻R7,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2;
另一个检测输出端口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设置有电阻R6,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8、电阻R17、NPN型三极管Q1、二极管D1、电阻R16、电容C20以及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阻R18连接在控制信号输入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7连接在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
所述的继电器上具有第一控制端口RA1和第二控制端口RB1,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设置在第一控制端口RA1与第二控制端口RB1之间,且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
所述电阻R16设置在供电端VDD与第一控制端口RA1之间,供电端VDD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PN型三极管Q1的型号为LMBTA06LT1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4、二极管D4、电容C33、电阻R33以及检测信号端口;
所述的光电耦合器U4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至继电器,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端,所述二极管D4连接在两个输入端之间;
所述光电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接地,电容C33连接在两个输出端之间,另一个输出端连接至检测信号端口,且电阻R33设置于光电耦合器U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供电端VCPU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ORPC-817S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QS1211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ODULE模块电路包括有芯片J3-A,该芯片J3-A的型号为L5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充电电源还包括指示灯电路,且指示灯电路由网络指示灯电路、电能脉冲指示灯电路以及状态指示灯电路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扫码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指示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1、电阻R52、电阻R63以及NPN型三极管Q6;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1和电阻R52串联在供电端VCPU与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之间,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为NETLIGHT端口,该端口与MODULE模块电路相连接,电阻R63设置在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与接地端之间,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的电能脉冲指示灯电路包括电阻R50、发光二极管L2、电阻R51以及发光二极管L3,所述电阻R50和发光二极管L2串联在芯片U1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51和发光二极管L3串联在芯片U1与接地端之间;
所述的状态指示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4、电阻R53、电阻R59、电阻R61、NPN型三极管Q7、发光二极管L5、电阻R54、电阻R60、电阻R62以及NPN型三极管Q8;所述发光二极管L4和电阻R53串联在供电端VCPU与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之间,芯片U1具有LED-STATUS1端口,该LED-STATUS1端口与NPN型三极管Q7的基极之间设置有电阻R59,NPN型三极管Q7的基极与NPN型三极管Q7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1,且NPN型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5和电阻R54串联在供电端VCPU与NPN型三极管Q8的集电极之间,芯片U1具有LED-STATUS2端口,该LED-STATUS2端口与NPN型三极管Q8的基极之间设置有电阻R60,NPN型三极管Q8的基极与NPN型三极管Q8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2,且NPN型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
CN202021388005.3U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Active CN213425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8005.3U CN213425797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8005.3U CN213425797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5797U true CN213425797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4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8005.3U Active CN213425797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5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1224U (zh) 一种m‑bus主机选择器
CN205484454U (zh) 一种ble蓝牙低功耗智能电能表
CN105681050A (zh) 多功能poe检测仪及其网络检测方法、poe检测方法
CN103901269A (zh) 便于切换接线方式的电量测量装置
CN213425797U (zh) 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CN102355053A (zh) 变压器风冷控制ied
CN107632198A (zh) 一种双电源电量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003339A (zh) 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CN201638358U (zh) 智能射频无线防丢器
CN109256865A (zh) 一种带自检功能的配电网自动化终端
CN211044508U (zh) 一种mbus信号转换通讯终端
CN206610285U (zh) 一种具有供电接口的usb扩展电路及其集线器
CN205920141U (zh) 智能电能表检查装置和检查***
CN211377233U (zh) 一种智能电力配电柜
CN210694443U (zh) 一种用于智慧路灯控制的多功能网关
CN206370678U (zh) 一种计算机usb接口输出电压检测保护电路
CN203455388U (zh) 一种应用于工业环境的电流及温度监测***
CN207069208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206727707U (zh) 一种分布式无线手机充电装置
CN212965379U (zh) 一种用于智能电表调试供电的智能控制电路
CN205407841U (zh) 具有电池充放电智能管理的数据链终端
CN220896334U (zh) 电池的充电识别电路和电池
CN104331010A (zh) 基于Zigbee的电力设备在线监测***
CN111243252B (zh) 一种超低功耗无线开关信号监视***
CN203981807U (zh) 新型航空近地告警***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