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5463U - 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 - Google Patents

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5463U
CN213395463U CN202022220012.9U CN202022220012U CN213395463U CN 213395463 U CN213395463 U CN 213395463U CN 202022220012 U CN202022220012 U CN 202022220012U CN 213395463 U CN213395463 U CN 213395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frame
temperature measuring
temperature
water outlet
measur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00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00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5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5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5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其中,采温装置包括:外架,外架的底壁具有中心孔;测温组件,被配置成从外架的内侧向外穿出于中心孔;内架,位于外架的内部;弹性件,位于测温组件和内架之间、且用于提供将至少部分测温组件保持穿出于外架的弹性复位力;弹性件的直径沿远离测温组件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通过将弹性件的大径端与测温壳体连接,将弹性件的小径端与内架连接,避免了弹性件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外斜。

Description

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烹饪器具。由于电磁炉具有无油烟、可移动以及方便简洁的特点,已成为家庭厨房的必备品。
电磁炉一般都会在与锅具接触的位置设置一个感温组件,对锅具底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防止电磁炉出现安全隐患。
然而,现有的感温组件在升降过程中易发生倾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用以解决现有的感温组件在升降过程中易发生倾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采温装置,包括:外架,所述外架的底壁具有中心孔;测温组件,被配置成从外架的内侧向外穿出于所述中心孔;内架,位于所述外架的内部;弹性件,位于所述测温组件和所述内架之间、且用于提供将至少部分所述测温组件保持穿出于所述外架的弹性复位力;所述弹性件的直径沿远离所述测温组件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得测温壳体保持穿出于外架的弹性复位力。并通过将弹性件的大径端与测温壳体连接,将弹性件的小径端与内架连接,在弹性件被压缩时,弹性件上的力从大径端向小径端传递,使得力逐渐向弹性件的轴线集中,避免了弹性件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外斜;在弹性件恢复变形时,弹性件上的力由小径端向大径端传递,弹性件与测温壳体之间的接触面大,使得测温壳体受到来自弹性件的力能够均衡分配。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穿设于所述中心孔,所述第二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外架的内部;所述弹性件具有大径端以及小径端,所述大径端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孔的直径。
通过上述方案,当物品置于测温组件时,测温组件向弹性件传递力,弹性件受力而被压缩。由于大径端的直径大于中心孔的直径,而测温组件穿出中心孔。故测温组件给弹性件的力分布在中心孔的外侧,以便于测温组件的外周随弹性件平稳移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小径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的直径。
通过上述方案,由于小径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测温组件的第一端的直径,故测温组件给弹性件的力分布在测温组件的第一端的外侧或测温组件的第一端的外周,以便于测温组件的第一端的稳定移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件的长度大于所述测温组件穿出所述中心孔的最长距离。
通过上述方案,当物品置于测温组件时,弹性件被压缩,直至物品的底面于外架的底壁抵接,此为弹性件被压缩的最大长度。当物品离开外架的底壁时,测温组件在弹性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穿出中心孔的状态,故弹性件的长度要大于测温组件穿出所述中心孔的最长距离。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温组件具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具有朝向所述内架的开口、且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被配置成抵接于所述外架的底壁;所述弹性件的大径端内嵌于所述安装凹槽。
通过上述方案,弹性件的大径端设置在安装凹槽的内部,以便安装凹槽的槽壁能够限制弹性件的两侧的位移,安装凹槽的槽底与弹性件的大径端的端部抵接,以便限制弹性件轴向的位移;如此,不仅为弹性件的大径端提供安装位,也限制了弹性件的大径端的移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架包括支撑平台,用于抵接于所述弹性件的小径端;第一安装凸起,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且朝向所述测温组件方向延伸,所述弹性件的小径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凸起的外侧。
通过上述方案,弹性件的小径端套设在第一安装凸起的外侧,以便第一安装凸起的侧壁能够限制弹性件的两侧的位移;支撑平台和弹性件抵接,以便支撑平台限制弹性件的轴向的位移。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温组件与控制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内架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穿过的通孔。
通过上述方案,测温组件连接的导线,经过内架的通孔穿出。如此,内架能够对导线起限位作用,使得外架的内部空间保持整洁。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平台均布设有多个旋入块,所述外架具有旋入槽,所述旋入块旋入于所述旋入槽。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旋入块和旋入槽,可以实现外架与内架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装置的装配,进一步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架远离所述测温组件的一端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测温组件与所述外架之间限定出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
通过上述方案,液体通过外架与测温壳体之间的第一导流通道流入外架内,并从外架的第一出水口流出。通过相互套设的外架与测温壳体来限定出第一导流通道,在实现对液体进行导流作用的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导流架,能够简化导流结构,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一种烹饪厨具,包括置物板以及壳体,所述置物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合围成一容置空间,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采温装置,所述外架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且至少部分所述测温壳体穿出于所述置物板。
通过上述方案,安装有该采温装置的烹饪厨具,在测量置于置物板上的锅具的温度时,锅具的底面与测温壳体接触,测温壳体稳定下降,压缩弹性件以使得测温壳体的端面与置物板齐平,使得置于置物板上的锅具的底部平整,利于测温体测温,使得测量数据准确。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烹饪厨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加热件,所述外架穿设于所述加热件、且所述外架的外侧设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加热件以及所述置物板的内侧。
通过上述方案,连接凸台的两侧分别与加热件和置物板抵接,就能够限制外架在容置空间中的位置,以便外架的定位和安装。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架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置物板,所述外架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壳体具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水口。
通过上述方案,从第一出水口出来的水经第二出水口流出壳体,如此以将外架和测温壳体之间的水导出。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外侧围设有集液壳体、且所述集液壳体朝向所述外架延伸,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投影位于所述集液壳体内。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出水口的投影位于集液壳体内,使得从外架内被导出的水能够全部进入集液壳体,并经被集液壳体圈设的第二出水口导出壳体。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液壳体用于支撑所述内架、且用于限制所述内架沿所述外架的径向的位移。
通过上述方案,集液壳体对内架的外周进行限制,以便限制内架和外架之间的间距,进而限定第二导流通道。集液壳体对内架进行支撑,弹性件设置在内架和测温壳体之间,以便实现对内架在外架的轴线方向的定位。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设有防倒流件,所述防倒流件包括支撑凸起以及盖体,所述支撑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内侧、且朝向所述容置空间内延伸并穿出于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支撑凸起、且盖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
通过上述方案,在将烹饪厨具倒置时,第二进水口处的液体进入盖体,并在盖体上汇聚,避免了液体进入外架内。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体的截面直径从置物板到壳体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上述方案,在将烹饪厨具倒置时,盖体呈碗状,以便能够承载更多的液体。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温装置的剖视图;
图1A为图1的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的弹性件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外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厨具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架;11、第一出水口;12、旋入槽;13、密封件;14、连接凸台;141、水平段;142、竖直段;
2、测温组件;21、测温壳体;211、安装凹槽;212、安装凸缘;22、测温体;
3、内架;31、支撑平台;311、旋入块;32、第一安装凸起;33、第二安装凸起;
4、弹性件;
5、导线;
6、置物板;
7、壳体;71、第二出水口;72、集液壳体;73、支撑凸起;74、盖体;75、支撑架;
8、加热件。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温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采温装置包括外架1、测温组件2、内架3以及弹性件4。外架1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测温组件2穿设于外架1的第一端,至少部分内架3位于外架1的第二端的内部。弹性件4位于测温组件2和内架3之间,并且弹性件4能够提供将测温壳体21保持穿出于外架1的弹性复位力。
需要说明的是,测温组件2用于测量物品的温度,示例性地,物品置于测温组件2上,物品的底面与测温组件2伸出外架1的一端接触,测温组件2受到物品的重力作用而下降,并压缩弹性件4,直至测温组件2完全进入外架1内,或者测温组件2与用于支撑物品的置物板6齐平。如此物品的底面与测温组件2抵紧,以便于测温组件2测量物品的温度。
下面来描述外架1与测温组件2之间的连接。
继续如图1所示,外架1的第一端套设于测温组件2的外侧,外架1的第二端具有第一出水口11。外架1和测温组件2之间限定出第一导流通道,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一出水口11连通,以便于液体的经第一导流通道流入外架1内,并从外架1的第一出水口11流出。也就是说,通过相互套设的外架1与测温壳体21来限定出第一导流通道,不仅实现对液体进行导流作用,还能够简化导流结构,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可选地,至少部分测温组件2和外架1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以形成第一导流通道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温组件2的直径可等于外架1的开孔直径(测温组件2穿设外架1处的外架1的开孔直径)。至少部分测温组件2可滑设于外架1的内壁,以便提高测温组件2升降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测温组件2的外壁可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可具有朝向外筒的开口,第一凹槽和外架1之间可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或者外架1的内壁可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可具有朝向测温之间的开口,第二凹槽和测温组件2之间可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或者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也可同时存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或者错位设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温组件2的直径可小于外架1的开孔直径,测温组件2和外架1之间形成环槽,该环槽可形成第一导流通道。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部分测温组件2的直径可等于外架1的开孔直径,一部分测温组件2的直径可小于外架1的开孔直径。
可选地,外架1的一端被配置成抵接于测温组件2,以限制测温组件2穿出外架1的长度。也就是说,测温组件2穿出外架1的长度被外架1的一端限制,以使得弹性件4的弹性变性长度可控,使得测温组件2不易从外架1出来。
可选地,外架1可具有相连通的第一中心孔以及第二中心孔,第一中心孔的直径可小于第二中心孔的直径,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之间可设有支撑凸台,以便将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相连接。测温组件2可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至少部分测温组件2的第二端的径向长度,长于测温组件2的第一端的径向长度。其中,测温组件2的第一端可穿设于第一中心孔,测温组件2的第二端可位于第二中心孔内。
如此,当物体未置于测温组件2上时,测温组件2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测温组件2的第一端穿出外架1的第一中心孔,但是位于第二中心孔内的测温组件2的第二端与支撑凸台的内侧抵接,如此能够限制测温组件2穿出外架1的长度。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外架1可包括底壁以及侧壁,侧壁连接于底壁的外周且朝向一侧延伸,底壁和侧壁可限定出一个收容空间。上文提到的第一中心孔可设于外架1的底壁,外架1的侧壁可形成第二中心孔。测温组件2从收容空间内部向外穿设于外架1的底壁(即穿设于第一中心孔)。外架1的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可呈开口设置,以便形成第一出水口11。需要说明的是,外架1还可有其他的设置方式,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对于外架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考图1,测温组件2包括测温壳体21以及测温体22,测温体22内嵌于测温壳体21内。也就是说,测温壳体21包裹于测温体22,以避免测温壳体21与液体或杂质接触,起保护测温体22的作用。其中,测温壳体21可选用如金属等耐高温且导热的材料。测温体22即为温度传感器,其可选用NTC热敏电阻器或其它。
其中,测温体22与控制器通过导线5连接,控制器可用于接收测温体22所测得的温度信号,并对该温度信号进行处理而得到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可用于控制供电模块的启闭、温控模块的调节、报警模块的启闭、显示模块的显示或者其它。
可选地,测温壳体21设置安装凹槽211,安装凹槽211具有朝向内架3的开口,弹性件4的一端内嵌于安装凹槽211。也就是说,弹性件4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凹槽211的内部,以便安装凹槽211的槽壁能够限制弹性件4的两侧的位移,安装凹槽211的槽底与弹性件4的一端部抵接,以便限制弹性件4轴向的位移;如此,不仅为弹性件4的一端提供安装位,也限制了弹性件4的一端的移动。
可选地,安装凹槽211的槽底设有安装凸缘212,安装凸缘212与安装凹槽211的槽壁之间设有预设间距、且安装凸缘212套设于测温体22的外侧。也就是说,液体从测温壳体21与外架1的内壁之间的第一导流通道流过,而测温体22以及导线5位于测温壳体21的安装凹槽211内,以使得安装凹槽211能够将液体与测温体22、导线5隔开。另外,测温体22内嵌在安装凹槽211内的安装凸缘212的内部,能够进一步将测温体22、导线5与第一导流通道的液体隔离。
图1A为图1的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的弹性件的纵向截面示意图;继续如图1、图1A以及图1B所示,弹性件4呈锥形设置,且弹性件4的直径从沿远离测温组件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弹性件4的大径端与与测温壳体21连接,弹性件4的小径端与内架3连接。在弹性件4被压缩时,弹性件4上的力从大径端向小径端传递,使得力逐渐向弹性件4的轴线集中,避免了弹性件4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外斜;在弹性件4恢复变形时,弹性件4上的力由小径端向大径端传递,弹性件4与测温壳体21之间的接触面大,使得测温壳体21受到来自弹性件4的力能够均衡分配。
下面来描述内架3的结构。
可选地,内架3包括支撑平台31,支撑平台31用于抵接于弹性件4的一端;测温组件2通过导线5与控制器连接,支撑平台31用于供导线5穿过。也就是说,从测温组件2穿出的导线5,经过支撑平台31后,从外架1穿出。支撑平台31可对导线5起限位作用,使得外架1的内部空间保持整洁。
可选地,图2为图1的外架1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的内架3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可选地,支撑平台31均布设有多个旋入块311,外架1具有旋入槽12,旋入块311旋入于旋入槽12。也就是说,设置旋入块311和旋入槽12,可以实现外架1与内架3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装置的装配,进一步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其中,旋入槽12可包括沿外架1的轴向设置的轴向段、沿外架1的周向设置的周向段,周向段相对于轴向段呈弯折设置,轴向段远离周向段的一端呈开口设置。安装时,旋入块311可从轴向段的开口处,沿外架1的轴线方向进入轴向段内。当旋入块311移动到轴向段与周向段交界处,转动支撑平台31,使得旋入块311进入周向段内,直至旋入块311的一侧与周向段的槽壁抵接。
可选地,外架1还具有卡槽,卡槽连通于旋入槽12,旋入块311设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耦合于卡槽。也就是说,设置卡接凸起和卡槽,可以实现旋入块311的快速定位和安装,便于装置的装配。
可选地,继续如图1-图3所示,内架3还包括第一安装凸起32,第一安装凸起32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31、且朝向所述测温壳体21方向延伸,弹性件4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凸起32的外侧。也就是说,弹性件4远离测温组件2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安装凸起32的外侧,以便第一安装凸起32的侧壁能够限制弹性件4的两侧的位移;支撑平台31和弹性件4抵接,以便支撑平台31限制弹性件4的轴向的位移。
可选地,内架3还包括第二安装凸起33,所述第二安装凸起33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31、且朝向所述第一出水口11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凸起32、所述支撑平台31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凸起33用于供所述导线5穿过。也就是说,从测温壳体21穿出的导线5,经过第一安装凸起32、支撑平台31以及第二安装凸起33后,从外架1穿出。如此,第一安装凸起32、支撑平台31以及第二安装凸起33能够将其内部的导线5与外侧的第二导流通道隔离,以避免导线5受潮。另外,也对导线5起限位作用,使得外架1的内部空间保持整洁。
如图1-图3所示,内架3与外架1的内壁限定出第二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分别与第一导流通道以及第一出水口11连通。也就是说,第一导流通道是通过外架1与测温壳体21之间的间隙形成的,第二导流通道是通过外架1与内架3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故第一导流通道以及第二导流通道内的液体都是顺着外架1的内壁流动,如此,液体的流动具有连续性。另外,流经第一导流通道的液体经第二导流通道引导,从第一出水口11流出,以便形成完整的导流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内架3和外架1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的方式,可参考测温组件2和外架1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的方式。
示例性地,图1-图3以支撑平台31(第一安装凸起32或第二安装凸起33)的直径小于外架1的直径为例示出,即支撑平台31与外架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一部分,第一安装凸起32与外架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二部分,第二安装凸起33与外架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三部分,则第二导流通道可呈环状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提到的采温装置能够用于例如电磁炉、电饭煲等需要测量物品的表面温度的烹饪厨具中。图4和图5以烹饪厨具为电磁炉来举例描述采温装置在烹饪厨具中的应用,对于其它形式的烹饪厨具可以参考下文进行设置,在此就不再赘述。
图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厨具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部分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烹饪厨具包括壳体7和置物板6,其中,基置物板6和壳体7合围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加热件8和控制器,加热件8和控制器电性相连,控制器根据用户的操作对加热件8的加热功率进行调整。加热件8例如可以为线圈盘,也可以为电热丝、电热盘或电热膜等电加热器件。置物板6例如可以为电磁炉的面板,也可以为电饭锅或电压力锅等的盖体。
其中,烹饪厨具启动运行时,加热件8和控制器上的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壳体7内的温度升高,若壳体7内的热量没有及时向外散发出去,这样壳体7内的高温环境对加热件8和控制器上的元器件的运行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加热件8和控制器上的元器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为此,壳体7内还设有风机,且为了将壳体7外的空气吸入壳体7内,以及将壳体7内热空气向壳体7外排出。
另外,烹饪厨具能够对置于置物板6上的锅具进行加热,而为了对锅具底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防止烹饪厨具出现安全隐患,置物板6可设置有上文提到的采温装置。采温装置的外架1穿设于容置空间,且至少部分测温组件2穿出于置物板6。在测量置于置物板6上的锅具的温度时,锅具的底面与测温壳体21接触,测温壳体21下降,压缩弹性件4以使得测温壳体21的端面与置物板6齐平,使得置于置物板6上的锅具的底部平整,利于测温体22测温,使得测量数据准确。
可选地,外架1可穿设于加热件8、且外架1的外侧设有连接凸台14,连接凸台1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加热件8以及置物板6的内侧。也就是说,连接凸台14的两侧分别与加热件8和置物板6抵接,就能够限制外架1在容置空间中的位置,以便外架1的定位和安装。
其中,连接凸台14可包括水平段141以及竖直段142,水平段141可朝向外架1的外侧延伸,且水平段141可与置物板6的内侧抵接;竖直段142可相对于水平段141弯折,且可沿外架1的轴线方向延伸。加热件8可具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可设有用于支撑竖直段142的支撑板。也就是说,连接凸台14的在外架1的轴线方向被置物板6和支撑板限制,连接凸台14在外架1的径向被安装孔限制,如此,能够实现外架1的定位和安装。
另外,连接凸台14可具有凹槽,凹槽和置物板6的第二侧之间设有密封件13,以实现外架1与置物板6之间的密封。密封件13包括但不限于密封圈。
可选地,外架1的一端密封连接于置物板6,外架1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出水口11,壳体7具有第二出水口71,第一出水口11连通于第二出水口71。也就是说,从第一出水口11出来的水经第二出水口71流出壳体7,如此以将外架1和测温壳体21之间的水导出。
可选地,第二出水口71的外侧围设有集液壳体72、且集液壳体72朝向外架1延伸,第一出水口11的投影位于集液壳体72内。也就是说,第一出水口11的投影位于集液壳体72内,使得从外架1内被导出的水能够全部进入集液壳体72,并经被集液壳体72圈设的第二出水口71导出壳体7。
可选地,集液壳体72用于支撑内架3、且用于限制内架3沿外架1的径向的位移。也就是说,集液壳体72对内架3的外周进行限制,以便限制内架3和外架1之间的间距,进而限定第二导流通道。集液壳体72对内架3进行支撑,弹性件4设置在内架3和测温壳体21之间,以便实现对内架3在外架1的轴线方向的定位。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集液壳体72的内壁设有支撑架75,支撑架75具有凹槽,第二安装凸起33背离支撑平台31的一端内嵌于该凹槽内。
可选地,集液壳体72具有用于供导线5穿过的过孔。
可选地,如图5所示,壳体7设有防倒流件,防倒流件包括支撑凸起73以及盖体74,支撑凸起73连接于第二出水口71的内侧、且朝向容置空间内延伸并穿出于第二出水口71,盖体74连接于支撑凸起73、且盖设于第二出水口71。也就是说,在将烹饪厨具倒置时,第二进水口处的液体进入盖体74,并在盖体74上汇聚,避免了液体进入外架1内。
可选地,盖体74的截面直径从置物板6到壳体7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在将烹饪厨具倒置时,盖体74呈碗状,以便能够承载更多的液体。

Claims (16)

1.一种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架(1),所述外架(1)的底壁具有中心孔;
测温组件(2),被配置成从外架(1)的内侧向外穿出于所述中心孔;
内架(3),位于所述外架(1)的内部;
弹性件(4),位于所述测温组件(2)和所述内架(3)之间、且用于提供将至少部分所述测温组件(2)保持穿出于所述外架(1)的弹性复位力;所述弹性件(4)的直径沿远离所述测温组件(2)的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2)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穿设于所述中心孔,所述第二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外架(1)的内部;
所述弹性件(4)具有大径端以及小径端,所述大径端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的长度大于所述测温组件(2)穿出所述中心孔的最长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2)具有安装凹槽(211),所述安装凹槽(211)具有朝向所述内架(3)的开口、且所述安装凹槽(211)的槽底被配置成抵接于所述外架(1)的底壁;
所述弹性件(4)的大径端内嵌于所述安装凹槽(211)。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3)包括支撑平台(31),用于抵接于所述弹性件(4)的小径端;
第一安装凸起(32),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31)、且朝向所述测温组件(2)方向延伸,所述弹性件(4)的小径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凸起(32)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2)与控制器通过导线(5)电连接,所述内架(3)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5)穿过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31)均布设有多个旋入块(311),所述外架(1)具有旋入槽(12),所述旋入块(311)旋入于所述旋入槽(1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架(1)远离所述测温组件(2)的一端具有第一出水口(11),所述测温组件(2)与所述外架(1)之间限定出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1)连通。
10.一种烹饪厨具,包括置物板(6)以及壳体(7),所述置物板(6)盖设于所述壳体(7)、且与所述壳体(7)合围成一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采温装置,所述外架(1)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且至少部分所述测温组件(2)被配置成穿出于所述置物板(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厨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加热件(8),所述外架(1)穿设于所述加热件(8)、且所述外架(1)的外侧设有连接凸台(14),所述连接凸台(1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加热件(8)以及所述置物板(6)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烹饪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架(1)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置物板(6),所述外架(1)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出水口(11),所述壳体(7)具有第二出水口(71),所述第一出水口(11)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水口(7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口(71)的外侧围设有集液壳体(72)、且所述集液壳体(72)朝向所述外架(1)延伸,所述第一出水口(11)的投影位于所述集液壳体(72)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壳体(72)用于支撑所述内架(3)、且用于限制所述内架(3)沿所述外架(1)的径向的位移。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设有防倒流件,所述防倒流件包括支撑凸起(73)以及盖体(74),所述支撑凸起(73)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水口(71)的内侧、且朝向所述容置空间内延伸并穿出于所述第二出水口(71),所述盖体(74)连接于所述支撑凸起(73)、且盖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7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74)的截面直径从置物板(6)到壳体(7)方向逐渐增大。
CN202022220012.9U 2020-09-30 2020-09-30 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 Active CN213395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0012.9U CN213395463U (zh) 2020-09-30 2020-09-30 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0012.9U CN213395463U (zh) 2020-09-30 2020-09-30 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5463U true CN213395463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85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0012.9U Active CN213395463U (zh) 2020-09-30 2020-09-30 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54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80797A1 (en) Cooking appliance accessory and method of use
CN213395463U (zh) 采温装置以及烹饪厨具
WO2023039818A1 (zh) 温度探针及具有其的智能厨具
CN213514006U (zh) 用于防干烧的装置及灶具
CN108113452B (zh) 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烹饪装置
CN208551353U (zh) 烹饪器具
CN213395467U (zh) 烹煮灶具
CN216797355U (zh) 检测装置、锅具构件及烹饪器具
CN211720764U (zh) 电加热装置
US12007798B2 (en) Fluid top-off de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CN112450712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智能锅及燃气烹饪***
CN214128190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4595564U (zh) 烹饪器具
CN208463876U (zh) 烹饪锅具及烹调器
CN217843968U (zh) 燃气灶
CN211704269U (zh) 具有被加热物感温的远红外加热炉及电热水壶、多功能锅
CN217696100U (zh) 烹饪器具
CN218009296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及其烹饪装置
CN211476022U (zh) 具有排水功能的远红外加热炉及电热水壶、多功能锅
CN219264370U (zh) 烹调器
CN212066445U (zh) 具有隔热保护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15723409U (zh) 烹饪器具
CN117330202B (zh) 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
CN213345315U (zh) 一种温显定时器、锅盖及智能锅
CN220369865U (zh) 加热机构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