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8308U - 应急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急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8308U
CN213368308U CN202022302714.1U CN202022302714U CN213368308U CN 213368308 U CN213368308 U CN 213368308U CN 202022302714 U CN202022302714 U CN 202022302714U CN 213368308 U CN213368308 U CN 213368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bottom plate
emergency power
supply device
soft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27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海权
陈隆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neng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neng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neng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neng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27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8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8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8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供电装置,其电源壳体包括上壳及软胶底板,上壳的一侧开口,软胶底板安装于上壳并覆盖上壳的开口,应急供电装置还包括固定磁铁,固定磁铁收容电源壳体内并设于软胶底板上。使用时,将软胶底板贴于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固定磁铁的吸附作用,便可使电源壳体吸附于用电设备上,从而实现应急供电装置的固定。软胶底板的质地柔软,能够避免对用电设备的外壳造成磨损。另外,软胶底板表面的摩擦因数较大,能够增加电源壳体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摩擦力。即使在使用环境中存在较大的振动,也不会造成应急供电装置从用电设备上滑落。而且,通过固定磁铁进行吸附固定解放了操作者的双手。因此,上述应急供电装置使用更方便。

Description

应急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急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电接入不便的情况下,常需要采用应急供电装置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譬如,汽车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应急供电装置为车载吸尘器、车载充气泵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普通的应急电源在使用时一般通过手持或者直接放置在地面或用电设备上。手持使用时,操作者至少一只手被占用,故无法进行其他操作。而直接放置使用时,环境中一旦产生振动时,便会造成应急电源跌落。因此,现有的应急电源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应急电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应急供电装置。
一种应急供电装置,包括电源壳体、导电件、储能元件及电路板,所述电源壳体包括上壳及软胶底板,所述上壳的一侧开口,所述软胶底板安装于所述上壳并覆盖所述上壳的开口,所述应急供电装置还包括固定磁铁,所述固定磁铁***述电源壳体内并设于所述软胶底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侧壁设有防滑筋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底板的外表面为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底板上开设有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磁铁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磁铁在所述软胶底板上的位置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底板的内壁形成有多个弹性卡槽,每个所述固定磁铁可收容并卡持于任一个所述弹性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底板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软胶底板通过所述多个卡扣与所述上壳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磁铁为永磁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磁铁为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包括电芯及线圈,所述线圈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储能元件电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所述线圈通断电的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底板开设有避位孔,所述导电件位于所述电源壳体内并与所述避位孔相对设置。
上述应急供电装置,在使用时将软胶底板贴于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固定磁铁的吸附作用,便可使电源壳体吸附于用电设备上,从而实现应急供电装置的固定。软胶底板的质地柔软,能够避免对用电设备的外壳造成磨损。另外,软胶底板表面的摩擦因数较大,能够增加电源壳体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摩擦力。即使在使用环境中存在较大的振动,也不会造成应急供电装置从用电设备上滑落。而且,通过固定磁铁进行吸附固定解放了操作者的双手。因此,上述应急供电装置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应急供电装置的***图;
图2为图1所示应急供电装置另一角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应急供电装置100包括电源壳体110、导电件120、储能元件(图未示)固定磁铁130及电路板140。
电源壳体110起收容作用,一般由树脂、塑料等材料成型。导电件120、储能元件(图未示)固定磁铁130及电路板140均可收容于电源壳体110内。其中,电源壳体110包括上壳111及软胶底板112。上壳111的一侧开口,软胶底板112安装于上壳111并覆盖上壳111的开口。
上壳111一般为塑料或树脂成型的硬壳结构。为了便于取放应急电源10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上壳111的侧壁设有防滑筋条1111。防滑筋条1111能够增大操作者握持电源壳体110时的摩擦力。同时,防滑筋条1111能够增大上壳111的表面积,从而提升电源壳体110的散热效率。
软胶底板112可由普通橡胶、硅胶或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软胶成型。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软胶底板112由TPU软胶成型。由于软胶底板112具有较好的可挠性。因此,在保证不易破损的前提下,相较于传统的硬质板体结构,软胶底板112的厚度可显著减小。一般情况下,普通硬质壳体结构的壁厚需要达到2毫米以上,才能保证所需的强度;而软胶底板112可以做到厚度0.8毫米,且不易损坏。
储能元件可以是锂电芯、铅酸电芯等储能结构,可将电能以化学能的方式存储并能够将化学能再次转化为电能。电路板140与储能元件电连接,可起到开关、变压、限流控制等作用,从而使储能元件能够顺利实现充放电。
导电件120设于电源壳体110。导电件120的作用是将储能元件所存储的电能导出,故导电件120一般由铜、铝等良导体或其合金成型。导电件120可以是板状、片状或柱状结构。由应急供电装置100进行供电的用电设备上,通常设有与导电件120相适配的受电结构(图未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件120为柱状结构。
固定磁铁130收容电源壳体110内并设于软胶底板112上。固定磁铁130可以是永磁铁,也可以是电磁铁。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磁铁130为永磁铁。如,钕铁硼磁铁、钐钴磁铁及氧化磁铁等。永磁铁具有安装方便,成本较低等优势,能够降低应急供电装置100的成本。
使用上述应急供电装置100时,可将电源壳体110贴于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通常,由软胶底板112与用电设备相接触。通过固定磁铁130的吸附作用,便可使电源壳体110吸附于用电设备上,从而实现应急供电装置100的吸附固定。因此,应急供电装置100的使用过程中可解放操作者的双手,使用更方便。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软胶底板112开设有避位孔1121,导电件120位于电源壳体110内并与避位孔1121相对设置。如此,当软胶底板112与用电设备的外壁贴合时,导电件120便可经避位孔1121与用电设备实现电连接。而且,由于导电件120夹于软胶底板112与用电设备之间而不被暴露,故导电件120被误触的风险降低,从而提升应急供电装置100与用电设备电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软胶底板112质地柔软,故能够避免对用电设备的外壳造成磨损。而且,软胶材质的底板112表面的摩擦因数较大,能够增加电源壳体110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即使在使用环境中存在较大的振动,也不会造成应急电源100从用电设备上滑落。
如前所述,由于软胶底板112具有较好的可挠性,故相较于传统的硬质板体结构,在保证不易破损的前提下,软胶底板112的厚度可显著减小。如此,固定磁铁130的磁场更易穿透电源壳体110,故选择磁通量较小的固定磁铁130即可起到吸附固定的作用,从而避免因使用更大磁通量磁铁而增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软胶底板112的外表面为平面。
应急供电装置100在与用电设备电连接时,软胶底板112的外表面与用电设备的外壁抵接。因此,将软胶底板112的外表面设置为平面结构,并配合用电设备外壁的平面结构,能够使得应急供电装置100与用电设备之间实现平面支撑,故支撑稳定性更好,进而有效地防止了电连接时应急供电装置100发生晃动、翘曲、偏转等动作,保证了电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磁铁130为多个,且多个固定磁铁130在软胶底板112上的位置可调。
用电设备因种类或型号的不同,其尺寸及形状也千差万别。通过调整固定磁铁130在软胶底板112上的分布位置,可针对不同的用电设备调整磁吸附力的作用位点,从而使得应急供电装置100与用电设备之间吸附更牢固。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软胶底板112的内壁形成有多个弹性卡槽1122,每个固定磁铁130可收容并卡持于任一个弹性卡槽1122内。
弹性卡槽1122可由软胶底板112内壁纵横交错的筋条(图未标)围设而成。筋条与软胶底板112一体成型,同样为柔性材质,故由筋条围设而成的卡槽结构便具有弹性,其长宽可在一定范围内弹性变化。弹性卡槽1122能够对固定磁铁130起到较好的限位及固定作用。而在需要对固定磁铁130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先打开软胶底板112,将固定磁铁130从其中一个弹性卡槽1122内扣出,再卡进另一个弹性卡槽1122内即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软胶底板112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扣1124,软胶底板112通过多个卡扣1124与上壳111卡接。因此,在需要对固定磁铁130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只需将软胶底板112从上壳111上扯下,完成位置调整后再将软胶底板112重新卡入即可,拆装更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软胶底板112上开设有定位孔1123。
具体的,用电设备上可配置对应的定位凸起(图未示)。当应急供电装置100与用电设备电连接时,定位凸起能够与定位孔1123配合,从而进一步地防止应急供电装置100相对于用电设备发生横移或摆动,进而进一步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磁铁130为永磁铁。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磁铁130还可以是电磁铁。其中,电磁铁包括电芯及线圈,线圈通过电路板140与储能元件电连接,且电路板140上设有控制线圈通断电的开关。
线圈通电时,固定磁铁130即可产生磁力,而线圈断电则固定磁铁130的磁力消失。在应急供电装置100进行供电时,打开开关使线圈同样通电,从而与用电设备之间实现吸附。而应急电源200使用完毕后,则切换开关使线圈断电。此时,固定磁铁130的磁力消失,应急供电装置100将无法于用电设备实现磁吸附,故取走应急供电装置100将无需克服磁吸附力,操作更方便。
上述应急供电装置100,在使用时,先将软胶底板112贴于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固定磁铁130的吸附作用,便可使电源壳体110吸附于用电设备上,从而实现应急供电装置100的吸附固定。软胶底板112的质地柔软,能够避免对用电设备的外壳造成磨损。另外,软胶底板112表面的摩擦因数较大,能够增加电源壳体110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摩擦力。即使在使用环境中存在较大的振动,也不会造成应急供电装置100从用电设备上滑落。而且,通过固定磁铁130进行吸附固定解放了操作者的双手。因此,上述应急供电装置100使用更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应急供电装置,包括电源壳体、导电件、储能元件及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体包括上壳及软胶底板,所述上壳的一侧开口,所述软胶底板安装于所述上壳并覆盖所述上壳的开口,所述应急供电装置还包括固定磁铁,所述固定磁铁***述电源壳体内并设于所述软胶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侧壁设有防滑筋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底板的外表面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底板上开设有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磁铁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磁铁在所述软胶底板上的位置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底板的内壁形成有多个弹性卡槽,每个所述固定磁铁可收容并卡持于任一个所述弹性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底板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软胶底板通过所述多个卡扣与所述上壳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磁铁为永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磁铁为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包括电芯及线圈,所述线圈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储能元件电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所述线圈通断电的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底板开设有避位孔,所述导电件位于所述电源壳体内并与所述避位孔相对设置。
CN202022302714.1U 2020-10-15 2020-10-15 应急供电装置 Active CN213368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2714.1U CN213368308U (zh) 2020-10-15 2020-10-15 应急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2714.1U CN213368308U (zh) 2020-10-15 2020-10-15 应急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8308U true CN213368308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8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2714.1U Active CN213368308U (zh) 2020-10-15 2020-10-15 应急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8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84575B1 (en) Battery charger capable of charging different size of batteries
US8248025B2 (en) Charging system capable of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by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US10229784B2 (en) Rechargeable hand tool battery
US3070748A (en) Portable radio receive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means for using single-use and rechargeable batteries
US7986059B2 (en) Device cover with embedded power receiver
KR100877646B1 (ko) 복수의 코일 패드를 구비한 무 접점 충전기 및 이를 구비한배터리 충전 세트
US20100055928A1 (en) Connector for providing power to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367284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US8501336B2 (en) Battery box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3696070B2 (ja) 弾性接点を備える機器
US20070273326A1 (en) Charger with internal battery for charging portable batteries
US20080143294A1 (en) Universal battery charger with adjustable pocket
EP1781074A2 (en) Diode assembly for a cordless power tool
US5192904A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onversion kit
US20080179078A1 (en) Remote diodes in a cordless tool
EP1826841A2 (en) Charging apparatus
CN213368308U (zh) 应急供电装置
JP2005317454A (ja) パック電池
CN213546670U (zh) 应急电源及车载用电设备
CN209786059U (zh) 电池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US9966788B2 (en) Switch with magnetic prongs for docking
JP4596357B2 (ja) 蓄電池およびこの蓄電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12038831A (zh) 电连接装置、应急电源及车载用电设备
EP1158645A1 (en) A compact charg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15377493U (zh) 一种电池包及其充电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