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2628U -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2628U
CN213262628U CN202022176173.2U CN202022176173U CN213262628U CN 213262628 U CN213262628 U CN 213262628U CN 202022176173 U CN202022176173 U CN 202022176173U CN 213262628 U CN213262628 U CN 213262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eat
floor
cross member
sea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61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雷
刘世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61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2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2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2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车辆的车身组件包括:地板,地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中通道,中通道设于地板;第一座椅横梁,第一座椅横梁设于地板的上表面且连接在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之间;第二座椅横梁,第二座椅横梁设于地板的上表面。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座椅横梁和第二座椅横梁,第一座椅横梁未被中通道分隔为两部分,当车辆发生侧碰时,能够提高车辆承受侧向碰撞的能力,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并且,在安装座椅时,不需要在地板上开孔,车辆外部的水不能从地板流入车辆内部,同时第二座椅横梁不容易被锈蚀,可以降低第二座椅横梁的防腐要求,从而降低车辆的成本。

Description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具有该车辆的车身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座椅横梁设置在地板上,用于安装车辆的座椅。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座椅横梁一般有两种安装方式。第一种方案是:第一座椅横梁和第二座椅横梁均布置在地板上部,第一座椅横梁和第二座椅横梁均被中通道分为两部分。这种结构的座椅横梁侧向传力通道不连贯,不利于车辆在宽度方向受力传导,中通道位置刚度较弱,承受侧向碰撞的能力较差。另一种方案是,第二座椅横梁设置在地板下表面,安装座椅时需要在地板上开孔,地板开孔处容易漏水,并且,第二座椅横梁位于驾驶室外侧,第二座椅横梁容易锈蚀,第二座椅横梁的防腐性能要求高,导致车辆的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该车辆的车身组件能够提高车辆承受侧向碰撞的能力,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并且,在安装座椅时,不需要在地板上开孔,可以降低第二座椅横梁的防腐要求,从而降低车辆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包括:地板,所述地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中通道,所述中通道设于所述地板;第一座椅横梁,所述第一座椅横梁设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且连接在所述左门槛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之间;第二座椅横梁,所述第二座椅横梁设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座椅横梁与所述中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座椅横梁的与所述中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避让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座椅横梁包括:左座椅横梁和右座椅横梁,所述左座椅横梁连接在所述左门槛梁和所述中通道之间,所述右座椅横梁连接在所述右门槛梁和所述中通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座椅横梁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所述中通道的上表面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还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设于所述中通道上方,且所述连接梁连接在所述左座椅横梁和所述右座椅横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梁与所述中通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连接在所述左座椅横梁和所述左门槛梁、所述右座椅横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还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均设于所述中通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座椅横梁对应;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座椅横梁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座椅横梁为座椅前横梁,所述第二座椅横梁为座椅后横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车身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座椅横梁和第二座椅横梁,第一座椅横梁未被中通道分隔为两部分,当车辆发生侧碰时,能够提高车辆承受侧向碰撞的能力,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并且,在安装座椅时,不需要在地板上开孔,车辆外部的水不能从地板流入车辆内部,同时第二座椅横梁不容易被锈蚀,可以降低第二座椅横梁的防腐要求,从而降低车辆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组件的仰视图;
图4为图3在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在C-C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车身组件1;左门槛梁11;右门槛梁12;
地板2;第一地板21;第二地板22;
中通道3;第一加强板31;第二加强板32;
第一座椅横梁4;避让槽41;
第二座椅横梁5;左座椅横梁51;右座椅横梁52;连接梁53;连接支架54。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组件1包括:地板2、中通道3、第一座椅横梁4和第二座椅横梁5。地板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门槛梁11和右门槛梁12,左门槛梁11和右门槛梁12在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车辆的左右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中通道3设置于地板2,第一座椅横梁4设置于地板2的上表面且连接在左门槛梁11和右门槛梁12之间,第二座椅横梁5,第二座椅横梁5设置于地板2的上表面。
其中,地板2可以包括第一地板21和第二地板22,第一地板21和第二地板22分别设置在中通道3的左右两侧,优选地,第一地板21设置在中通道3的左侧,第二地板22设置在中通道3的右侧,第一地板21和第二地板22均采用焊接的方式与中通道3连接,第一地板21连接在左门槛梁11和中通道3之间,第二地板22连接在右门槛梁12和中通道3之间。第一座椅横梁4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件,第一座椅横梁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门槛梁11、右门槛梁12连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如此设置可以在车辆的左门槛梁11和右门槛梁12之间形成一个完整并且连贯的传力路径,当车辆受到侧向碰撞时(例如车辆的左侧受到碰撞),撞击力可以从一侧的门槛梁(左门槛梁11)通过第一座椅横梁4传递至另一侧的门槛梁(右门槛梁12),能够分散撞击力,可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的一侧的形变,从而可以减轻侧向撞击对车辆的伤害,提高了车辆承受侧向碰撞的能力,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并且,第一座椅横梁4和第二座椅横梁5可以用于安装车辆的前座椅。第一座椅横梁4和第二座椅横梁5均设置在地板2的上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前座椅时,不需要在地板2上开孔,车辆外部的水不能从地板2流入车辆内部,并且,第一座椅横梁4和第二座椅横梁5未暴露在车辆外部,能够避免第一座椅横梁4和第二座椅横梁5在地板2下表面受到潮湿空气或者雨水等侵蚀,可以提高车身组件1的使用寿命,也可以降低第一座椅横梁4和第二座椅横梁5的防腐要求,从而可以降低车辆的成本。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座椅横梁4和第二座椅横梁5,第一座椅横梁4未被中通道3分隔为两部分,当车辆发生侧碰时,能够提高车辆承受侧向碰撞的能力,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并且,在安装座椅时,不需要在地板2上开孔,车辆外部的水不能从地板2流入车辆内部,同时第二座椅横梁5不容易被锈蚀,可以降低第二座椅横梁5的防腐要求,从而降低车辆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座椅横梁4可以与中通道3连接,第一座椅横梁4的与中通道3相对的位置可以设置有避让槽41,第一座椅横梁4与地板2装配时,中通道3位于避让槽41内,避让槽41可以避让中通道3,可以防止第一座椅横梁4与中通道3发生干涉,从而可以将第一座椅横梁4可靠地焊接在第一地板21和第二地板22上。并且,在第一座椅横梁4上设置避让槽41可以保持中通道3结构完整,如果在中通道3上设置避让槽,避让槽处可能发生渗漏,不利于车内保持干燥环境。第一座椅横梁4可以与中通道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如此设置可以使第一座椅横梁4与中通道3紧固连接在一起,可以在第一座椅横梁4与中通道3之间形成传力路径,当车辆受到侧向碰撞时,中通道3可以吸收部分撞击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座椅横梁5可以包括:左座椅横梁51和右座椅横梁52,左座椅横梁51可以连接在左门槛梁11和中通道3之间,右座椅横梁52可以连接在右门槛梁12和中通道3之间。其中,左座椅横梁51与右座椅横梁52均可以设置在地板2的上表面,可以避免左座椅横梁51和右座椅横梁52锈蚀,左座椅横梁51连接在左门槛梁11和中通道3之间,可以形成一条由左门槛梁11、左座椅横梁51和中通道3组成的传力路径,当车辆左侧受到碰撞时,撞击力从左门槛梁11沿着左座椅横梁51传递至中通道3。右座椅横梁52连接在右门槛梁12和中通道3之间,可以形成一条由右门槛梁12、右座椅横梁52和中通道3组成的传力路径,当车辆右侧受到碰撞时,撞击力从右门槛梁12沿着右座椅横梁52传递至中通道3,因此这两条传力路径都可以减少撞击力对乘客的伤害,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车辆的高度方向,第二座椅横梁5的上表面高度可以低于中通道3的上表面高度,车身组件1在安装完座椅后,如此设置可以增加后排乘客腿部活动空间,可以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也可以减少用户抱怨。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的高度方向是指图5中的上下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车身组件1还可以包括:连接梁53,连接梁53可以设置于中通道3上方,而且连接梁53可以连接在左座椅横梁51和右座椅横梁52之间,如此设置能够将左座椅横梁51和右座椅横梁52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使右门槛梁12、右座椅横梁52、连接梁53、左门槛梁11和左座椅横梁51形成一个完整的传力路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使车辆一侧(例如车辆左侧)受到的碰撞力沿这条传力路径传递至车辆的另一侧(例如车辆右侧),右门槛梁12、右座椅横梁52、左门槛梁11和左座椅横梁51均可以吸收碰撞的能量,从而可以降低车辆的形变量,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连接梁53可以与中通道3连接,其中,连接梁53可以与中通道3采用焊接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使连接梁53与中通道3连接紧固,能够将中通道3、左座椅横梁51和右座椅横梁52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可以在连接梁53与中通道3之间形成传力路径,也可以提高中通道3的结构强度,连接梁53的与中通道3相对的位置也可以设置有避让槽41,避让槽41与中通道3进行避让,如此设置可以避免连接梁53与中通道3发生干涉,从而可以降低连接梁53安装在中通道3上的高度,也可以方便座椅安装在车身组件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车身组件1还可以包括:连接支架54,连接支架54可以连接在左座椅横梁51和左门槛梁11、右座椅横梁52和右门槛梁12之间,连接支架54可以搭接在左门槛梁11的上表面、右门槛梁12的上表面,连接支架54可以对左门槛梁11和右门槛梁12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连接支架54的高度较高,连接支架54的高度方向是指车辆的高度方向,如此设置可以增大侧向碰撞面,从而可以提高车辆宽度方向的刚度,当车辆发生侧碰时,连接支架54可以减少左门槛梁11和右门槛梁12的变形,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车身组件1还可以包括: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均可以设置于中通道3的下表面,在车辆的高度方向,第一加强板31可以与第一座椅横梁4对应设置,第一加强板31和第一座椅横梁4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加强板32可以与第二座椅横梁5对应设置,第二加强板32和第二座椅横梁5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第一加强板3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中通道3的下表面,第二加强板32设置在中通道3的下表面,这样设置能够提高中通道3的刚度,可以提升中通道3抵抗变形的能力,并且,也能够使第一座椅横梁4和第二座椅横梁5在车辆的一侧向车辆的另一侧传力更通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座椅横梁4可以为座椅前横梁,第二座椅横梁5可以为座椅后横梁,第一座椅横梁4和第二座椅横梁5在车辆的前后方向间隔开设置,车辆的前后方向是指图1中的前后方向,第一座椅横梁4可以位于第二座椅横梁5的前侧,第一座椅横梁4和第二座椅横梁5同时用于安装车辆的前座椅。由于第一座椅横梁4为一体成型件,通过第一座椅横梁4定位安装前座椅前端,可以降低座椅横梁变形的风险,从而可以使前座椅可靠地安装在地板2上,可以避免前座椅松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身组件1,车身组件1设置在车辆上,第一座椅横梁4未被中通道3分隔为两部分,当车辆发生侧碰时,能够提高车辆承受侧向碰撞的能力,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并且,在安装座椅时,不需要在地板2上开孔,车辆外部的水不能从地板2流入车辆内部,同时第二座椅横梁5不容易被锈蚀,可以降低第二座椅横梁5的防腐要求,从而降低车辆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板(2),所述地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门槛梁(11)和右门槛梁(12);
中通道(3),所述中通道(3)设于所述地板(2);
第一座椅横梁(4),所述第一座椅横梁(4)设于所述地板(2)的上表面且连接在所述左门槛梁(11)和所述右门槛梁(12)之间;
第二座椅横梁(5),所述第二座椅横梁(5)设于所述地板(2)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椅横梁(4)与所述中通道(3)连接,所述第一座椅横梁(4)的与所述中通道(3)相对的位置设有避让槽(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椅横梁(5)包括:左座椅横梁(51)和右座椅横梁(52),所述左座椅横梁(51)连接在所述左门槛梁(11)和所述中通道(3)之间,所述右座椅横梁(52)连接在所述右门槛梁(12)和所述中通道(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座椅横梁(5)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所述中通道(3)的上表面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梁(53),所述连接梁(53)设于所述中通道(3)上方,且所述连接梁(53)连接在所述左座椅横梁(51)和所述右座椅横梁(5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53)与所述中通道(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架(54),所述连接支架(54)连接在所述左座椅横梁(51)和所述左门槛梁(11)、所述右座椅横梁(52)和所述右门槛梁(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所述第一加强板(31)和所述第二加强板(32)均设于所述中通道(3)的下表面;
所述第一加强板(31)与所述第一座椅横梁(4)对应;
所述第二加强板(32)与所述第二座椅横梁(5)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椅横梁(4)为座椅前横梁,所述第二座椅横梁(5)为座椅后横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1)。
CN202022176173.2U 2020-09-28 2020-09-28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Active CN213262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6173.2U CN213262628U (zh) 2020-09-28 2020-09-28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6173.2U CN213262628U (zh) 2020-09-28 2020-09-28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2628U true CN213262628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6173.2U Active CN213262628U (zh) 2020-09-28 2020-09-28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26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4632A (zh) * 2022-09-21 2022-11-25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前地板结构、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4632A (zh) * 2022-09-21 2022-11-25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前地板结构、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3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0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3262628U (zh)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CN109204525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85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6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0519310C (zh) 一种可伸缩顶汽车前底板的布置结构
CN10920451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3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3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8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8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9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9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7B (zh) 车身横梁和车辆
CN10920453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61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0941967U (zh) 一种车架梁总成
CN111717285A (zh) 副车架以及汽车
CN219154296U (zh) 一种新型的座椅安装横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