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7435U - 一种潜式浮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潜式浮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7435U
CN213057435U CN202021799216.6U CN202021799216U CN213057435U CN 213057435 U CN213057435 U CN 213057435U CN 202021799216 U CN202021799216 U CN 202021799216U CN 213057435 U CN213057435 U CN 213057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ensor
floating
fixedly connecte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92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春光
李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Grantley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Grantley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Grantley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Grantley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92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7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7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7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式浮体,包括防撞支架、浮动装置、传感装置、气震装置、电缆装置以及气管装置,所述浮动装置位于所述防撞支架内侧,所述传感装置位于所述防撞支架下方,所述气震装置位于所述传感装置下方,所述电缆装置以及所述气管装置均位于所述防撞支架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控制,可全天候工作,工作可靠,全自动运行,通过浮动装置与气管装置配合,可在水下特定深度进行工作,避免与浮冰相撞,通过传感装置与浮动装置配合,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远程控制浮体工作,并可根据环境与设定自动调节工作深度,通过电缆装置以及气震装置与防撞支架配合,适用于任何水域勘测,不受水面浮冰、海浪等因素的影响,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潜式浮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潜式浮体。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浮体在海洋勘探工作中,只能在水面拖行,而在南北极等极端气候条件下,浮冰会将浮体撞坏,导致无法工作。
申请号为:201720358897.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箱式下浮体半潜式平台,包括箱式下浮体及上平台,所述上平台通过多组立柱组件固定于箱式下浮体的上方,所述上平台上安装有上层建筑并设有直升机起降区;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心立柱、内层立柱及***立柱,所述中心立柱为上下贯通的空心柱体,内层立柱、***立柱及中心立柱的外径逐渐增大。然而,该种平台中的下浮体无法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工作,并且无法自动化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式浮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潜式浮体,包括防撞支架、浮动装置、传感装置、气震装置、电缆装置以及气管装置,所述浮动装置位于所述防撞支架内侧,所述传感装置位于所述防撞支架下方,所述气震装置位于所述传感装置下方,所述电缆装置以及所述气管装置均位于所述防撞支架上方。
所述浮动装置包括浮体以及浮球,所述浮体有两个,两个所述浮体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内部两侧且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浮球设置在两个所述浮体之间且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传感装置包括传感器吊链、传感器护管以及深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吊链有两条,两条所述传感器吊链并排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下端且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护管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吊链下方且与所述传感器吊链固定连接,所述深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护管内部且与所述传感器护管固定连接。
所述气震装置包括***吊链以及高压气震枪,所述***吊链有两条,两条所述***吊链并排设置在传感器护管下端且与传感器护管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气震枪设置在所述***吊链下端且与所述***吊链固定连接。
所述电缆装置包括电缆汇集管、电缆束、传感器电缆以及***电缆,所述电缆汇集管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上端且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束设置在所述电缆汇集管内侧且其一端凸出于所述电缆汇集管,所述传感器电缆设置在深度传感器一侧且其一端与深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电缆束固定连接,所述***电缆对应所述传感器电缆设置在高压气震枪一端且与高压气震枪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深度传感器固定连接。
所述气管装置包括气管,所述气管设置在电缆汇集管内侧且其一端与浮球连通,所述气管另一端对应电缆束凸出于电缆汇集管。
还包括气球室,所述气球室对应所述浮体设置在所述浮球外侧且与所述浮体固定连接。
还包括电缆防护管,所述电缆防护管设置在所述传感器电缆与所述电缆束连接处的外侧且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
还包括真空泵以及充气泵,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均设置在船体上,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均与气管凸出于电缆汇集管的一端连通。
还包括上位机,上位机设置在船体上,上位机与电缆束凸出于电缆汇集管的一端连接,且上位机通过电缆束与深度传感器、高压气震枪、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自动化控制,可全天候工作,工作可靠,全自动运行,通过浮动装置与气管装置配合,可在水下特定深度进行工作,避免与浮冰相撞,通过传感装置与浮动装置配合,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远程控制浮体工作,并可根据环境与设定自动调节工作深度,通过电缆装置以及气震装置与防撞支架配合,适用于任何水域勘测,不受水面浮冰、海浪等因素的影响,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球室与浮体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性连接图。
图中:1、防撞支架;2、浮动装置;3、传感装置;4、气震装置;5、电缆装置;6、气管装置;7、浮体;8、浮球;9、传感器吊链;10、传感器护管;11、深度传感器;12、***吊链;13、高压气震枪;14、电缆汇集管;15、电缆束;16、传感器电缆;17、***电缆;18、气管;19、气球室;20、电缆防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潜式浮体,包括防撞支架、浮动装置、传感装置、气震装置、电缆装置以及气管装置,浮动装置位于防撞支架内侧,传感装置位于防撞支架下方,气震装置位于传感装置下方,电缆装置以及气管装置均位于防撞支架上方,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浮动装置包括浮体以及浮球,浮体有两个,两个浮体分别设置在防撞支架内部两侧且与防撞支架固定连接,浮球设置在两个浮体之间且与防撞支架固定连接,浮动装置通过并排设置在防撞支架内部两侧的浮体配合浮球以实现潜式浮体整体在水中升降到不同高度的目的,其中,可通过上位机控制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对浮球进行抽空操作以及充气操作以实现潜式浮体整体浮力的改变,从而达到控制其在水中的深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正视图如图2所示。
传感装置包括传感器吊链、传感器护管以及深度传感器,传感器吊链有两条,两条传感器吊链并排设置在防撞支架下端且与防撞支架固定连接,传感器护管设置在传感器吊链下方且与传感器吊链固定连接,深度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护管内部且与传感器护管固定连接,传感装置通过传感器吊链、传感器护管以及深度传感器配合,实时监测潜式浮体在水中的深度,并将其回传至上位机,其中,传感器吊链用于吊接传感器护管以及深度传感器,传感器护管用于对深度传感器进行防护,深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潜式浮体的深度数据。
气震装置包括***吊链以及高压气震枪,***吊链有两条,两条***吊链并排设置在传感器护管下端且与传感器护管固定连接,高压气震枪设置在***吊链下端且与***吊链固定连接,气震装置通过***吊链以及高压气震枪配合,用以检测海洋地震数据,其中,***吊链用以吊接高压气震枪,高压气震枪用于检测海洋地震数据并回传给上位机。
电缆装置包括电缆汇集管、电缆束、传感器电缆以及***电缆,电缆汇集管设置在防撞支架上端且与防撞支架固定连接,电缆束设置在电缆汇集管内侧且其一端凸出于电缆汇集管,传感器电缆设置在深度传感器一侧且其一端与深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电缆束固定连接,***电缆对应传感器电缆设置在高压气震枪一端且与高压气震枪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深度传感器固定连接,电缆装置通过电缆汇集管、电缆束、传感器电缆以及***电缆配合,将传感器以及高压气震枪采集到的数据回传给上位机,即进行信号的传输,其中,电缆汇集管用于将电缆束进行汇集整合,电缆束用于连接上位机与传感器电缆,传感器电缆用于连接电缆束与传感器,***电缆用于连接传感器与高压气震枪。
气管装置包括气管,气管设置在电缆汇集管内侧且其一端与浮球连通,气管另一端对应电缆束凸出于电缆汇集管,气管装置通过气管将浮球与真空泵以及充气泵连通。
还包括气球室,气球室对应浮体设置在浮球外侧且与浮体固定连接,其中,气球室用于容纳浮球并对浮球进行防护,本实用新型气球室与浮体配合示意图如图3所示。
还包括电缆防护管,电缆防护管设置在传感器电缆与电缆束连接处的外侧且与防撞支架固定连接,其中,电缆防护管用于对传感器电缆与电缆束连接处进行防护。
还包括真空泵以及充气泵,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均设置在船体上,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均与气管凸出于电缆汇集管的一端连通,其中,真空泵用于对浮球进行抽真空操作,充气泵用于对浮球进行充气操作,进行抽真空操作时,潜式浮体整体浮力减小,潜式浮体下沉,进行充气操作时,潜式浮体整体浮力增大,潜式浮体悬停或上升。
还包括上位机,上位机设置在船体上,上位机与电缆束凸出于电缆汇集管的一端连接,且上位机通过电缆束与深度传感器、高压气震枪、真空泵以及充气泵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电性连接图如图4所示。
其中,电缆束与气管均穿过电缆汇集管。
工作过程:
潜式浮体入水后,深度传感器即时传送当前的深度数据给上位机机,根据设定的深度要求,控制船上的真空泵向潜式浮体的浮球进行抽真空操作,当抽到一定程度时,整个潜式浮体浮力减小,潜式浮体下沉,真空泵停止工作;当深度到达设定要求时,上位机控制船上的充气泵向浮球进行充气操作,浮力增大,使潜式浮体停止下沉,悬停于水里设定的深度中;当船体开始运动,高压气震枪开始连续放炮,深度传感器实时反馈深度位置,上位机轮流控制真空泵和充气泵工作,保持潜式浮体一直处于设定工作深度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控制,可全天候工作,工作可靠,全自动运行,通过浮动装置与气管装置配合,可在水下特定深度进行工作,避免与浮冰相撞,通过传感装置与浮动装置配合,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远程控制浮体工作,并可根据环境与设定自动调节工作深度,通过电缆装置以及气震装置与防撞支架配合,适用于任何水域勘测,不受水面浮冰、海浪等因素的影响,实用性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支架(1)、浮动装置(2)、传感装置(3)、气震装置(4)、电缆装置(5)以及气管装置(6),所述浮动装置(2)位于所述防撞支架(1)内侧,所述传感装置(3)位于所述防撞支架(1)下方,所述气震装置(4)位于所述传感装置(3)下方,所述电缆装置(5)以及所述气管装置(6)均位于所述防撞支架(1)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装置(2)包括浮体(7)以及浮球(8),所述浮体(7)有两个,两个所述浮体(7)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1)内部两侧且与所述防撞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浮球(8)设置在两个所述浮体(7)之间且与所述防撞支架(1)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3)包括传感器吊链(9)、传感器护管(10)以及深度传感器(11),所述传感器吊链(9)有两条,两条所述传感器吊链(9)并排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1)下端且与所述防撞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护管(10)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吊链(9)下方且与所述传感器吊链(9)固定连接,所述深度传感器(11)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护管(10)内部且与所述传感器护管(10)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震装置(4)包括***吊链(12)以及高压气震枪(13),所述***吊链(12)有两条,两条所述***吊链(12)并排设置在传感器护管(10)下端且与传感器护管(10)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气震枪(13)设置在所述***吊链(12)下端且与所述***吊链(12)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装置(5)包括电缆汇集管(14)、电缆束(15)、传感器电缆(16)以及***电缆(17),所述电缆汇集管(14)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架(1)上端且与所述防撞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束(15)设置在所述电缆汇集管(14)内侧且其一端凸出于所述电缆汇集管(14),所述传感器电缆(16)设置在深度传感器(11)一侧且其一端与深度传感器(1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电缆束(15)固定连接,所述***电缆(17)对应所述传感器电缆(16)设置在高压气震枪(13)一端且与高压气震枪(1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深度传感器(11)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装置(6)包括气管(18),所述气管(18)设置在电缆汇集管(14)内侧且其一端与浮球(8)连通,所述气管(18)另一端对应电缆束(15)凸出于电缆汇集管(14)。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球室(19),所述气球室(19)对应所述浮体(7)设置在所述浮球(8)外侧且与所述浮体(7)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缆防护管(20),所述电缆防护管(20)设置在所述传感器电缆(16)与所述电缆束(15)连接处的外侧且与所述防撞支架(1)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气泵以及充气泵,抽气泵以及充气泵均设置在船体上,抽气泵以及充气泵均与气管(18)凸出于电缆汇集管(14)的一端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浮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位机,上位机设置在船体上,上位机与电缆束(15)凸出于电缆汇集管的一端连接,且上位机通过电缆束(15)与深度传感器(11)、高压气震枪(13)、抽气泵以及充气泵均电性连接。
CN202021799216.6U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潜式浮体 Active CN213057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9216.6U CN213057435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潜式浮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9216.6U CN213057435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潜式浮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7435U true CN213057435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53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9216.6U Active CN213057435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潜式浮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74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8913A (zh) * 2023-12-13 2024-01-12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潜式***震源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8913A (zh) * 2023-12-13 2024-01-12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潜式***震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88913B (zh) * 2023-12-13 2024-02-23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潜式***震源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85782B1 (ja) フルデプスに適した海底堆積物の力学的性質測定システム
US1011032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data from an underwater station
CN110116794B (zh) 可供水质监测的mini水下机器人以及水样采集方法
CN109278962A (zh) 一种适用于全海深的无缆式海底观测平台
EP4276008A2 (en) An autonomou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CN213057435U (zh) 一种潜式浮体
US5449307A (en) Sea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apparatus
CN209037812U (zh) 适用于全海深的无缆式海底观测平台
CN113148083B (zh) 一种多旋翼跨介质海洋环境探测平台及其探测方法
CN113085461B (zh) 一种具有深潜功能的海洋环境探测平台及其探测方法
CN107390293A (zh) 一种用于浅水岛礁区的海洋探测***和控制方法
CN201006757Y (zh) 舰船失事定位浮标
CN114910978B (zh) 海上自主升沉式探杆贯入综合监测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109204747A (zh) 适用于全海深的无缆式海底观测***
CN113895580B (zh) 一种无缆自主水下机器人通信定位装置及方法
EP3427086A1 (en)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a seismic source array
JP4046154B2 (ja) 水中航走体
CN113998081A (zh) 一种水上水下搜救机器人
CN208172607U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海洋养殖***
CN113799948A (zh) 一种便携式海底电缆巡视无人潜航器
CA2883011C (en) Transmitter coil system for airborne surveys
CN211374717U (zh)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
CN210083511U (zh) 一种可供水质监测的mini水下机器人
CN108569387B (zh) 一种密度自适应的水用多功能载具
CN106032164A (zh) 一种多功能高速型智能模块化平台***测绘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