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6250U - 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96250U
CN212996250U CN202020918352.6U CN202020918352U CN212996250U CN 212996250 U CN212996250 U CN 212996250U CN 202020918352 U CN202020918352 U CN 202020918352U CN 212996250 U CN212996250 U CN 212996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blower
dust collecting
battery
dust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83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毅
大下悟
市野雄之
加藤真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96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96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吸引效率的同时取得重量平衡、实现小型化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VC)具备电动送风机(3)和集尘部(2)。集尘部(2)从通过电动送风机(3)的动作吸入的含尘空气中将尘埃的至少一部分离心分离。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和集尘部(2)的轴向相对于电动送风机(3)在集尘部(2)侧的位置处交叉。电动送风机(3)的吸入侧位于集尘部(2)侧。电动送风机(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

Description

电动吸尘器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101211号(申请日:05/30/2019)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具备电动送风机和集尘部的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以往,杆式(スティック型)的电动吸尘器由使用者把持设在吸尘器主体的把持部而使用。在吸尘器主体中,配置有电动送风机、电池、集尘部等重物。以往,有通过将集尘部和电动送风机上下排列配置、并将电动送风机的轴向相对于集尘部的轴向倾斜来取得重量平衡的结构。但是,在该配置的情况下,由于从集尘部向电动送风机的吸入风路复杂地弯曲,所以不容易提高吸引效率。在提高吸引效率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集尘部和电动送风机配置在同轴上,使风路接近于直线。但是,在该配置的情况下,由于重物沿着长度方向延伸配置,所以重量平衡较差,不容易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吸引效率的同时取得重量平衡、实现小型化的电动吸尘器。
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具备电动送风机和集尘部。集尘部从通过电动送风机的动作而吸入的含尘空气中将尘埃的至少一部分离心分离。电动送风机的轴向和集尘部的轴向相对于电动送风机在集尘部侧的位置处交叉。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位于集尘部侧。电动送风机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集尘部的轴向的投影内。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动吸尘器,能够不使从集尘部向电动送风机的吸引效率较大地下降,而在与电动送风机相对于集尘部倾斜的一侧相反侧形成空间,提高配置效率,能够实现电动吸尘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3中,VC是电动吸尘器。使用者把持电动吸尘器VC使其动作,清扫被清扫面上的尘埃。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动吸尘器VC,以杆式的无绳电动吸尘器为例进行说明。以下,为了使说明更明确,在使用者把持着电动吸尘器VC的状态下,将距使用者较远侧的端部设为一个端部,将距使用者较近侧的端部设为另一端部。杆式的电动吸尘器VC从一个端部到另一端部形成为细长状。以下,将两端方向或长度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此外,将相对于第一方向正交的两侧方向或宽度方向设为第二方向。进而,将相对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在图3等中,将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或一端侧用箭头D1a表示,将第一方向的另一方向或另一端侧用箭头D1b表示。此外,将第二方向的一个方向用箭头D2a表示,将第二方向的另一方向用箭头D2b表示。此外,将第三方向的一个方向用箭头D3a表示,将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用箭头D3b表示。
如图1所示,电动吸尘器VC具备吸尘器主体1。吸尘器主体1具备吸入部10。吸入部10是延长管或吸入口体等能够连接风路体的部分。吸入部10位于吸尘器主体1的一个端部。吸入部10形成为筒状。吸入部10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而向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倾斜。此外,在吸入部10的一个端部或前端部,形成有主体吸入口101。主体吸入口101位于吸尘器主体1的最前端。主体吸入口101在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而向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开口。在吸入部10的内部,与主体吸入口101连通而形成有吸入风路102。吸入风路102的上游端为主体吸入口101。此外,吸入风路102的下游端为连接开口部103。连接开口部103与集尘部2连接。
此外,吸尘器主体1具备箱体12。箱体12位于吸尘器主体1的另一端部。箱体12沿着第一方向形成。箱体12位于相对于吸入部10向第一方向的另一方向侧且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侧远离的位置。在箱体12的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侧且吸入部10的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侧安装集尘部2。此外,在箱体12配置电动送风机3、电池4及控制单元5。进而,在箱体12的一个端部或前端部,形成有连接口121。连接口121沿着第一方向开口。连接口121与集尘部2连接。在箱体12的内部,与连接口121连通而形成有风路部122。风路部122的上游端为连接口121。在风路部122配置有电动送风机3。此外,风路部122的下游端为图3所示的主体排气口123。
进而,如图1所示,吸尘器主体1具备清扫操作用的把持部14。把持部14从吸入部10跨越至箱体12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14的一端侧与吸入部10连接。此外,把持部14的另一端侧与箱体12连接。把持部14配置在骑跨电动送风机3和集尘部2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14配置在骑跨电动送风机3和集尘部2及电池4的位置。把持部14的一端侧与吸入部10相连。电动送风机3位于把持部14的另一端侧。把持部14夹着电动送风机3配置在与电池4相反侧。在第三方向上观察时,以把持部14、电动送风机3、电池4的顺序排列配置。此外,把持部14沿着第一方向以细长状延伸。在把持部14,配置有对电动送风机3等的动作进行设定的设定单元141。设定单元141对控制单元5送出与设定对应的信号。
在吸尘器主体1可拆装地安装集尘部2。集尘部2从通过电动送风机3的动作吸入的含尘空气中将尘埃分离并捕捉。集尘部2是重物。此外,集尘部2具备离心分离部,使被吸入的含尘空气回旋而将尘埃的至少一部分离心分离。集尘部2形成为圆筒状。集尘部2的轴向沿着第一方向配置。集尘部2在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的状态下,轴向的一端侧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侧,轴向的另一端侧位于第一方向的另一方向侧。此外,集尘部2在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的状态下,相对于吸尘器主体1的吸入部10位于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侧,相对于箱体12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侧。集尘部2的中心轴21为离心分离部的回旋的中心轴或以圆弧状配置多个的离心分离部的配置的中心轴。集尘部2在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的状态下,中心轴21与主体吸入口101的中心轴105交叉。集尘部2在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的状态下,中心轴21在与把持部14相反侧的位置处与主体吸入口101的中心轴105交叉。即,集尘部2的中心轴21在向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侧延伸的位置处与主体吸入口101的中心轴105交叉。
此外,集尘部2具备将含尘空气向集尘部2的内部吸入的导入口23。导入口23将含尘空气向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吸入。导入口23配置在集尘部2的一端侧。导入口23在集尘部2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的状态下沿着第三方向开口。导入口23与吸入风路102的下游侧连接。导入口23与连接开口部103连接。即,主体吸入口101与集尘部2的上游侧连通。
进而,集尘部2具备将已分离尘埃的排气从集尘部2排出的排气口24。排气口24沿着集尘部2的轴向将空气排出。排气口24配置在集尘部2的另一端侧。排气口24在集尘部2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的状态下沿着第一方向开口。排气口24与连接口121连接。即,风路部122与集尘部2的下游侧连通。集尘部2的下游侧与电动送风机3的吸入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尘部2具备作为积存尘埃的容器的杯部26。此外,集尘部2具备安装于杯部26的安装部27。杯部26和安装部27在集尘部2的轴向上相互拆装。杯部26构成集尘部2的一个端部。安装部27构成集尘部2的另一端部。在杯部26的侧面形成有导入口23。在安装部27的与杯部26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排气口24。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集尘部2在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的状态下,一个端部相对于主体吸入口101处于把持部14侧。
在吸尘器主体1中收容着电动送风机3。电动送风机3是重物。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送风机3比集尘部2轻。电动送风机3的吸入侧与连接口121连通,排气侧与图3所示的主体排气口123连通。此外,如图1所示,电动送风机3具备电动部31。进而,电动送风机3具备通过电动部31旋转的风扇32。电动送风机3将吸入的空气经由电动部31从图3所示的主体排气口123排出。图1所示的风扇32相对于电动部31既可以处于上游侧也可以处于下游侧。
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沿着第一方向配置。第一方向是图1的左右方向。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作为一例,将该倾斜角度设定为20°。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向第三方向倾斜。第三方向是图1的上下方向。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在电动送风机3的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侧交叉。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是图1的左方向。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在从电动送风机3观察时的集尘部2侧的位置交叉。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而向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倾斜。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是图1的下方向。此外,电动送风机3的吸入侧位于集尘部2侧。电动送风机3的吸入侧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配置。另外,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也可以相对于第一方向向图3所示的第二方向倾斜。
图1所示的电动送风机3的中心轴34是电动部31或风扇32的旋转轴的中心。电动送风机3的中心轴34相对于集尘部2的中心轴21交叉。此外,电动送风机3以至少一部分位于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的方式配置。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是指将沿轴向观察集尘部2的状态下的最外部的范围沿着集尘部2的轴向延伸的区域。电动送风机3的中心轴34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在集尘部2的排气口24的位置交叉。电动送风机3的吸入侧至少一部分位于集尘部2的排气口24的投影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送风机3的吸入侧的整***于集尘部2的排气口24的投影内。此外,电动送风机3相对于集尘部2的中心轴21向第三方向的一个方向侧偏倚而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电动送风机3与集尘部2的中心轴21部分重叠而配置。
在吸尘器主体1收容着电池4。电池4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集尘部2的中心轴21配置在与电动送风机3所处的一侧相反侧的位置。即,电池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与集尘部2的另一端部侧对置的位置处的在与电动送风机3的错开方向相反方向上产生的空间中。电池4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集尘部2的中心轴21向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侧错开而配置。
此外,电池4和电动送风机3配置于下述位置,即在与集尘部2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重叠的位置。即,在从与集尘部2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观察时,电池4和电动送风机3以规定范围相互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4和电动送风机3配置于下述位置,即在第三方向上相互重叠的位置。进而,电池4和电动送风机3配置在相对于把持部14在与集尘部2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三方向的一个方向朝向另一方向,以把持部14、电动送风机3、电池4的顺序排列配置。
此外,电池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电池4与风路部122的外壁相邻、或与风路部122的外壁接近而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4位于远离集尘部2的中心轴21的位置。电池4相对于集尘部2的中心轴21配置在与电动送风机3相反侧。在图示的例子中,电池4位于向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侧远离集尘部2的中心轴21的位置。
电池4的长度方向沿着第一方向配置。即,电池4的长度方向与集尘部2的轴向平行。另外,以下所述的“平行”,并不仅限于完全平行,也包括实质上平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电池4、电动送风机3及集尘部2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不错开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4是重量比集尘部2及电动送风机3大的重物。电池4是将多个电池电气地串联连接而构成的电池组。电池4优选使用可充电的二次电池。
如图1所示,在吸尘器主体1中收容着控制单元5。控制单元5可以配置在任意的位置,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电动送风机3配置在与集尘部2相反侧。即,控制单元5相对于电动送风机3配置在第一方向的另一方向侧。控制单元5配置在被从电动送风机3朝向图3所示的主体排气口123的排气风冷却的位置。
接着,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
如果如图1所示那样将集尘部2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则主体吸入口101与集尘部2的吸入侧连通、电动送风机3的吸入侧与集尘部2的排气侧连通,由此形成从主体吸入口101到集尘部2、电动送风机3、图3所示的主体排气口123的风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如果将集尘部2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则集尘部2的导入口23与吸尘器主体1的连接开口部103连接,集尘部2的吸入侧与吸入风路102连通,集尘部2的排气口24与吸尘器主体1的连接口121连接,集尘部2的排气侧与风路部122连通。
如果使用者把持着把持部14而操作设定单元141,则控制单元5根据设定单元141的操作使电动送风机3动作。由电动送风机3的动作产生的负压经由主体吸入口101起作用,由此从被清扫面将含尘空气向集尘部2吸入。
在清扫下方的被清扫面的情况下,在作为把持着把持部14的使用者观察时,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侧为前侧,另一方向侧为后侧,第二方向的一个方向侧为左侧,另一方向侧为右侧,第三方向的一个方向侧为上侧,另一方向侧为下侧。使用者一边通过把持部14使电动吸尘器VC前后移动,一边通过主体吸入口101或连接在主体吸入口101的风路体吸入被清扫面的尘埃。
在集尘部2经过尘埃的分离捕捉的空气被电动送风机3吸入,从图3所示的主体排气口123作为排气风排出。随着电动送风机3的排气,从电池4的整体吸引电池4的热量将其从主体排气口123向吸尘器主体1的外部与排气风一起排出,将电池4冷却。
此时,通过使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和集尘部2的轴向相对于电动送风机3在集尘部2侧的位置交叉,将电动送风机3的吸入侧设为集尘部2侧,且使电动送风机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无需使从集尘部2向电动送风机3的吸引效率大幅下降,就能在与电动送风机3相对于集尘部2倾斜的一侧相反侧形成空间,提高配置效率,能够实现电动吸尘器VC的小型化。
由于电动送风机3的中心轴34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在集尘部2的排气口24的位置处交叉,所以空气从集尘部2的排气口24向电动送风机3的吸入侧顺畅地流动,能够进一步抑制从集尘部2向电动送风机3的吸引效率的下降,维持性能。
通过将电动送风机3的至少一部分以位于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的方式配置,能够实现电动吸尘器VC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通过将电池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到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能够实现电动吸尘器VC的小型化。特别是,在将电动送风机3及电池4收容到吸尘器主体1的内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使用吸尘器主体1的内部的有限的空间,能够实现电动吸尘器VC的小型化。
通过将电动送风机3和电池4在与集尘部2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相互重叠的位置,能够不使吸尘器主体1在第一方向上变长而配置电动送风机3和电池4,能够实现电动吸尘器VC的小型化。
特别是,在把持着把持部14的状态下清扫下方的被清扫面的情况下,由于电动送风机3位于电池4的上方,所以由于电池4的发热而变暖的空气向电动送风机3的方向上升,所以电动送风机3能够与排气风一起将电池4的热量从吸尘器主体1排出。
通过将把持部14配置到骑跨电动送风机3和集尘部2及电池4的位置,在把持着把持部14的状态下,电动送风机3和集尘部2及电池4作为压载物作用,容易取得重量平衡,能够提高电动吸尘器VC的操作性。
通过将把持部14夹着电动送风机3配置在与电池4相反侧,在把持着把持部14的状态下,作为重物的电动送风机3及电池4位于下方,能够在取得重量平衡的状态下进行将下方的被清扫面清扫的操作,电动吸尘器VC的操作性变得良好。
此外,在把持着把持部14的状态下清扫下方的被清扫面的情况下,由于主体排气口123位于吸尘器主体1的上部侧而不与被清扫面直接对置,所以来自电动送风机3的排气风不去往吸尘器主体1的下方。因而,特别在不使用风路体而仅用吸尘器主体1进行清扫时,即使吸尘器主体1接近于被清扫面,也不易因排气风将被清扫面的尘埃吹飞。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及作用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4的长度方向与集尘部2的轴向交叉。电池4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倾斜。电池4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在第三方向上倾斜。电池4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向第三方向的另一方向倾斜。电池4的长度方向沿着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4的长度方向与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平行。电池4与集尘部2的中心轴21部分重叠而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4的整体配置在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
这样,通过使电池4的长度方向与集尘部2的轴向交叉而配置,能够将电池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到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能够实现电动吸尘器VC的小型化。
通过使电池4的长度方向沿着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能够将电动送风机3和电池4紧凑地配置,能够进一步实现电动吸尘器VC的小型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电池4的整体配置到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能够实现电动吸尘器VC的小型化。特别是,在将电动送风机3及电池4收容到吸尘器主体1的内部的情况下,能够将由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的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的倾斜产生的吸尘器主体1的内部的空间用于电池4的收容,能够实现电动吸尘器VC的小型化。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及作用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4的长度方向与集尘部2的轴向交叉。电池4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倾斜。电池4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集尘部2的轴向向第三方向倾斜。电池4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而向第三方向的一个方向倾斜。电池4的长度方向与电动送风机3的轴向交叉。电池4朝向第一方向的另一方向而逐渐向从电动送风机3远离的方向倾斜。电池4与集尘部2的中心轴21部分重叠而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4的一部分配置在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
这样,通过使电池4的长度方向与集尘部2的轴向交叉而配置,能够将电池4的一部分配置到集尘部2的轴向的投影PR内,能够实现电动吸尘器VC的小型化。
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不是要将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或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和其等价的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电动送风机;以及
集尘部,从通过该电动送风机的动作而吸入的含尘空气中将尘埃的至少一部分离心分离;
上述电动送风机的轴向和上述集尘部的轴向相对于上述电动送风机在上述集尘部侧的位置处交叉;
上述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位于上述集尘部侧;
上述电动送风机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集尘部的轴向的投影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动送风机的中心轴相对于上述集尘部的轴向在上述集尘部的排气口的位置处交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向上述电动送风机供电的电池;
上述电池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集尘部的轴向的投影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动送风机和上述电池配置于与上述集尘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相互重叠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清扫操作用的把持部;
上述把持部配置在骑跨上述集尘部和上述电动送风机及上述电池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把持部夹着上述电动送风机配置在与上述电池相反侧。
CN202020918352.6U 2019-05-30 2020-05-27 电动吸尘器 Active CN21299625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1211A JP7213145B2 (ja) 2019-05-30 2019-05-30 電気掃除機
JP2019-101211 2019-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6250U true CN212996250U (zh) 2021-04-20

Family

ID=73545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8352.6U Active CN212996250U (zh) 2019-05-30 2020-05-27 电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13145B2 (zh)
CN (1) CN212996250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45351U (zh) * 1988-03-25 1989-10-05
JP2012210289A (ja) * 2011-03-31 2012-11-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掃除機
MY182950A (en) * 2013-06-05 2021-02-05 Grey Technology Ltd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and extendable hose
JP6158119B2 (ja) * 2014-03-12 2017-07-0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6648618B2 (ja) * 2016-04-14 2020-02-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ごみ回収装置、電気掃除機及び掃除機システム
JP6796966B2 (ja) * 2016-07-29 2020-12-09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92245A (ja) 2020-12-03
JP7213145B2 (ja) 2023-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4141B (zh) 手提式电动吸尘器
CN109475259B (zh) 电动吸尘器
JP6419583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2037368U (zh) 手持吸尘器
JP6363026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799570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2996250U (zh) 电动吸尘器
CN212996249U (zh) 电动吸尘器
JP6416632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2165714U (zh) 手持吸尘器
JP7315398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419584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0433402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110123204B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112617656A (zh) 手持吸尘器
JP6692871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416636B2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6944566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754406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12438651A (zh) 电动吸尘器
CN215191243U (zh) 电动吸尘器
CN215838678U (zh) 电动吸尘器
CN215820758U (zh) 吸尘器
JP2021013866A (ja) 電気掃除機
CN113349672A (zh) 电动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