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7982U - 管筒式手持风扇 - Google Patents

管筒式手持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7982U
CN212867982U CN202021571365.7U CN202021571365U CN212867982U CN 212867982 U CN212867982 U CN 212867982U CN 202021571365 U CN202021571365 U CN 202021571365U CN 212867982 U CN212867982 U CN 212867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inlet
inlet grid
barre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13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飞
谢志尧
陈武冰
龙金明
莫红
高乙禾
黄路生
黄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Yanling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13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7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7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7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筒式手持风扇,包括外壳体及设于外壳体内的扇叶、电机、控制电路板及电源,电机连接于扇叶并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外壳体包括手柄及设于手柄一端的风扇体,风扇体呈筒状结构且其一端设有进风栅格盘,风扇体的另一端形成与进风栅格盘相对的出风口,进风栅格盘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阵列管孔,且进风栅格盘所在平面低于风扇体的侧壁端面,进风栅格盘与风扇体的侧壁之间还设有过渡斜面。进风栅格盘起到很好的整流作用,可避免形成扰流而产生气动噪音,过渡斜面可避免侧向高速气流通过边口而产生的噪音,从而使手持风扇具有较小的噪音;进风栅格盘还使出风聚拢,提高风速,增大送风距离,且不会卷到长发,使用更安全。

Description

管筒式手持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筒式手持风扇。
背景技术
便携式风扇由于小巧精致、方便携带且便于近距离使用,因此得到较多人的喜爱。现有的便携式风扇普遍使用电机驱动轴流风叶,空气从叶片的后端流入,通过叶片被升压后由叶片的前缘流出,轴流风叶与气流配合的好坏,对风扇的能效比、噪音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现有的便携式风扇,由扁平的全开放式前后网罩组成,利用了侧面进风,因此容易卷到长发,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在离心力作用下空气流出叶片时呈散射状扩散,从而导致排出叶片的气流流速降低,出风发散,送风距离较短,气流不能针对小面积进行对流换热,电风扇的能效比降低;再者,现有便携式风扇的扇头部分尺寸大,不方便包装及携带,并且功能单一。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送风距离远、噪音小、功能多样且便携、使用安全的管筒式手持风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距离远、噪音小、功能多样且便携、使用安全的管筒式手持风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管筒式手持风扇,包括外壳体及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扇叶、电机、控制电路板及电源,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扇叶,且所述电机、所述电源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外壳体包括手柄及设于所述手柄一端的风扇体,所述风扇体呈筒状结构且其一端设有进风栅格盘,所述风扇体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进风栅格盘相对的出风口,所述进风栅格盘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阵列管孔,且所述进风栅格盘所在平面低于所述风扇体的侧壁端面,所述进风栅格盘与所述风扇体的侧壁之间还设有过渡斜面。
较佳地,所述进风栅格盘呈蜂窝结构。
较佳地,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进风栅格盘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15°~75°度之间,从而避免侧向高速气流通过边口而产生的噪音。
较佳地,所述风扇体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风扇体的内壁同心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内筒的一端并正对所述进风栅格盘,所述电机容置于所述内筒内并凸伸出所述内筒而连接所述扇叶。
较佳地,所述管筒式手持风扇还包括设于所述内筒与所述风扇体的内壁之间的多个静叶片,各所述静叶片均呈弧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扇叶包括相间隔设置的多个叶片,各所述叶片均呈弧形结构,且所述叶片的弯曲方向与所述静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
较佳地,所述扇叶还包括轮毂,各所述叶片间隔地设于所述轮毂上,所述轮毂的临近所述进风栅格盘的一端呈曲面结构,所述轮毂的临近所述内筒的一端间隔地设有多个锥形面。
较佳地,所述轮毂的临近所述进风栅格盘的一端为球形面,所述锥形面对应设于所述叶片的下方。
较佳地,所述管筒式手持风扇还包括发香体及美妆镜,所述发香体、所述美妆镜依次安装于所述内筒。
较佳地,所述外壳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筒的后盖,所述发香体、所述美妆镜依次安装于所述后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风扇体呈筒状结构且其一端设有进风栅格盘,该进风栅格盘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阵列管孔,因此进风栅格盘起到很好的整流作用,从而避免形成扰流而产生气动噪音,而进风栅格盘所在平面低于风扇体的侧壁端面,进风栅格盘与风扇体的侧壁之间还设有过渡斜面,从而避免侧向高速气流通过边口而产生的噪音,使本申请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具有较小的噪音;另外,呈筒状结构的风扇体通过其一端的进风栅格盘进风,即不需要侧面进风,相较于现有的侧面进风形式,一方面使出风聚拢,提高风速,从而增大送风距离,另一方面使本申请的管筒式手持风扇不会卷到长发,使用更安全;再者,风扇体的体积较小,便于包装及携带,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筒式手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分解图。
图7是图6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扇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扇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外壳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下壳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首先结合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筒式手持风扇1,包括外壳体10及设于外壳体10内的扇叶20、电机30、控制电路板40及电源50,控制电路板40上电连接有操作按钮41,该操作按钮41凸出于外壳体10,电机30、电源50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40,同时电机30还连接于扇叶20,操作按钮41***作时,控制电路板40根据操作信号控制电机30按照用户选定模式驱动扇叶20旋转。其中,电源50为充电电池,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采用其他电源为电机30及控制电路板40供电。
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体10包括风扇体11及手柄12,风扇体11设于手柄12的一端。其中,风扇体11呈筒状结构,且风扇体11的一端设有进风栅格盘111,风扇体11的另一端形成出风口112,出风口112与进风栅格盘111相对设置;另外,进风栅格盘111所在平面低于风扇体11的侧壁端面,进风栅格盘111与风扇体11的侧壁之间设有过渡斜面113,该进风栅格盘111上设有具有一定深度的阵列管孔1111。扇叶20、电机30均安装于风扇体11内,且扇叶20正对进风栅格盘111;电源50及控制电路板40均容置于手柄12内,操作按钮41凸出于手柄12并位于出风口112一侧。用户握住手柄12并对操作按钮41进行操作后,控制电路板40控制电机30按照用户选定的模式运行,电机30驱动扇叶20转动,使高速气流通过进风栅格盘111上的管孔1111进入风扇体11内,并由扇叶20直径方向所形成的环形面通过,最后通过出风口112流出。
结合图1、图4-5及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进风栅格盘111优选呈蜂窝结构,其上设有多个具有一定深度的管孔1111,即,进风栅格盘111具有一定的厚度,如图4-5所示,蜂窝结构的进风栅格盘111对气流起到很好的整流作用,从而避免形成扰流而产生气动噪音。另外,过渡斜面113与进风栅格盘1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a优选介于15°~75°度之间(见图5),由此可避免侧向高速气流通过边口而产生的噪音。当然,过渡斜面113的倾斜角度并不以本实施例中的为限。
再结合图4-7所示,风扇体11内还设有内筒13,内筒13设于靠近出风口112一端并具有一个底壁,且内筒13与风扇体11的内壁同心设置,内筒13与风扇体11的内壁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内筒13的内壁设有多个定位肋131,电机30容置于内筒13内并由定位肋131对其进行定位,电机30的输出轴凸伸出内筒13的底壁之外,扇叶20安装于内筒13的底壁并连接于电机30的输出轴,同时扇叶20正对进风栅格盘111。
更具体地,内筒13与风扇体11的内壁之间还设有多个静叶片14,各静叶片14均呈弧形结构,内筒13、风扇体11的内壁、静叶片14相配合组成导向引流结构,使出风聚拢,提高风速,从而使送风距离更远,也能带动周边气流一起流动。
下面结合图4-9所示,扇叶20包括轮毂21及间隔地设于轮毂21上的多个叶片22,各叶片22均呈弧形结构。更具体地,轮毂21的两端分别形成进风端211及出风端212,各叶片22间隔地连接于出风端212,且进风端211优选呈曲面结构,出风端212间隔地设有多个锥形面213,锥形面213对应设于叶片22的下方,如图8-9所示。安装后,轮毂21安装于内筒13的底壁并与电机30相连接,轮毂21的进风端211正对进风栅格盘111,同时,各叶片22的端部与风扇体11的内壁之间相间隔从而形成环形面以供气流通过,如图4所示,并且叶片22的弯曲方向与静叶片2214的弯曲方向相反。轮毂21的进风端211呈曲面结构有利于增压,从而提高风速,使送风距离更远,而锥形面213的设置便于扇叶20成型时的开模处理;叶片22与静叶片14的配合,使出风聚拢,进一步提高风速,从而使送风距离更远。
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轮毂21的进风端211为球形面,但并不以此为限。
下面结合图1-4、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体10的风扇体11及手柄12由相互配合的上壳体10a、下壳体10b扣合形成。更具体地,上壳体10a、下壳体10b的结构大致对称,其中,上壳体10a包括第一筒体11a及第一握把12a,第一筒体11a设于第一握把12a的一端,进风栅格盘111设于第一筒体11a,并且,进风栅格盘111与第一筒体11a、第一握把12a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分别成型后再固定为一体。对应地,下壳体10b包括与第一筒体11a相对应的第二筒体11b以及与第一握把12a相对应的第二握把12b,第二筒体11b的一端开口形成出风口112,且上述内筒13、静叶片14均设于第二筒体11b内,内筒13、静叶片14与第二筒体11b、第二握把12b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但并不限于此,同样可以分别成型后再固定为一体。
参看图10-11所示,上壳体10a、下壳体10b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卡扣及卡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0a的内壁凹设有多个第一卡槽13a,在每个第一卡槽13a内设有第一卡块14a,下壳体10b的侧壁的边缘处设有与第一卡槽13a相对应的卡合片13b,卡合片13b上开设有第一卡孔14b,上壳体10a、下壳体10b配合连接时,卡合片13b插接于上壳体10a的第一卡槽13a内,并使第一卡块14a卡合于第一卡孔14b内实现卡接,上壳体10a、下壳体10b的组装方便。
继续结合图10-13所示,所述外壳体10还包括中壳体15以及后盖16,中壳体15连接于手柄12的端部,后盖16连接内筒13。具体地,上壳体10a的端部还凸设有第一凸肋15a,第一凸肋15a上设有第一卡凸16a,下壳体10b的端部凸设有与第一凸肋15a相对应的第二凸肋15b,第二凸肋15b上设有第二卡凸16b。上壳体10a、下壳体10b对应卡合后,第一凸肋15a、第二凸肋15b围成圆环状,第一卡凸16a、第二卡凸16b沿所述环状结构的径向凸伸。对应地,中壳体15的内壁设有卡合缺口151,连接时,中壳体15卡接于第一凸肋15a、第二凸肋15b外,并使第一卡凸16a、第二卡凸16b卡合于所述卡合缺口口151内实现连接,同样具有组装方便的特点。
更进一步地,中壳体15的内壁还凸设有定位凸152,第一凸肋15a或/和第二凸肋15b上开设有与定位凸152相对应的定位缺口,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于第二凸肋15b上开设定位缺口17b(见图11),中壳体15安装后,定位凸152卡合于定位缺口17b内,从而防止中壳体15转动。
继续参看图10-11所示,后盖16的内侧面凸设有与内筒13的内径相对应的第一凸缘161,该第一凸缘161上开设有第二卡孔162,对应地,内筒13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卡块133,后盖16安装时,其第一凸缘161装入内筒13内并使第二卡孔162与第二卡块132相卡合。另外,后盖16的外侧面还凸设有第二凸缘163(见图11),用于安装美妆镜60(详见后述)。
再次结合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筒式手持风扇1还包括美妆镜60及发香体70,美妆镜60安装于后盖16的外侧面,具体为卡接于后盖16的第二凸缘163,发香体70装设于后盖16与美妆镜60之间,该管筒式手持风扇1使用过程中,出风可将发香体70的香味带出,同时可直接使用美妆镜60,美妆镜60及发香体70的设置,使管筒式手持风扇1的功能更多样,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管筒式手持风扇1,其风扇体11呈筒状结构且其一端设有进风栅格盘111,该进风栅格盘111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阵列管孔1111,因此进风栅格盘111起到很好的整流作用,从而避免形成扰流而产生气动噪音,而进风栅格盘111所在平面低于风扇体11的侧壁端面,进风栅格盘111与风扇体11的侧壁之间还设有过渡斜面113,从而避免侧向高速气流通过边口而产生的噪音,使本申请的管筒式手持风扇1具有较小的噪音;另外,呈筒状结构的风扇体11通过其一端的进风栅格盘111进风,即不需要侧面进风,相较于现有的侧面进风形式,一方面使出风聚拢,提高风速,从而增大送风距离,另一方面使本申请的管筒式手持风扇1不会卷到长发,使用更安全;再者,风扇体11的体积较小,便于包装及携带,使用更方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筒式手持风扇,包括外壳体及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扇叶、电机、控制电路板及电源,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扇叶,且所述电机、所述电源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包括手柄及设于所述手柄一端的风扇体,所述风扇体呈筒状结构且其一端设有进风栅格盘,所述风扇体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进风栅格盘相对的出风口,所述进风栅格盘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阵列管孔,且所述进风栅格盘所在平面低于所述风扇体的侧壁端面,所述进风栅格盘与所述风扇体的侧壁之间还设有过渡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栅格盘呈蜂窝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进风栅格盘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15°~75°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体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风扇体的内壁同心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内筒的一端并正对所述进风栅格盘,所述电机容置于所述内筒内并凸伸出所述内筒而连接所述扇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内筒与所述风扇体的内壁之间的多个静叶片,各所述静叶片均呈弧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包括相间隔设置的多个叶片,各所述叶片均呈弧形结构,且所述叶片的弯曲方向与所述静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还包括轮毂,各所述叶片间隔地设于所述轮毂上,所述轮毂的临近所述进风栅格盘的一端呈曲面结构,所述轮毂的临近所述内筒的一端间隔地设有多个锥形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临近所述进风栅格盘的一端为球形面,所述锥形面对应设于所述叶片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香体及美妆镜,所述发香体、所述美妆镜依次安装于所述内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筒的后盖,所述发香体、所述美妆镜依次安装于所述后盖。
CN202021571365.7U 2020-07-31 2020-07-31 管筒式手持风扇 Active CN212867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1365.7U CN212867982U (zh) 2020-07-31 2020-07-31 管筒式手持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1365.7U CN212867982U (zh) 2020-07-31 2020-07-31 管筒式手持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7982U true CN212867982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8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1365.7U Active CN212867982U (zh) 2020-07-31 2020-07-31 管筒式手持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79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7218A (zh) * 2021-09-27 2022-02-25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加压混流产生器及配置其的手持式无叶风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7218A (zh) * 2021-09-27 2022-02-25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加压混流产生器及配置其的手持式无叶风扇
CN114183385A (zh) * 2021-09-27 2022-03-15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加压混流产生器及配置其的便携式无叶风扇
CN114183386A (zh) * 2021-09-27 2022-03-15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加压混流产生器及配置其的便携式无叶风扇
WO2023046145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叶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1045B2 (en) Hand-held high velocity air blower
US4120616A (en) Vacuum cleaner-blower assembly with sound absorbing arrangement
CN212867982U (zh) 管筒式手持风扇
CN216742068U (zh) 混流风扇、加压混流产生器及配置其的便携式无叶风扇
CN111441970B (zh) 手持无叶风扇
CN212615505U (zh) 一种基于风道的双出风口的挂脖风扇
CN212615499U (zh) 一种基于风道的三出风口的挂脖风扇
US6045341A (en) Levitation blower
CN216742071U (zh) 加压混流产生器及配置其的便携式无叶风扇
CN214788109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12272589U (zh) 手提鼓风机
CN209800328U (zh) 风扇
CN109236703B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无叶风扇结构
CN216665972U (zh) 一种可以导风的手持或吊脖风扇
CN211852215U (zh) 带化妆镜的多功能风扇
CN216199154U (zh) 一种手持无叶风扇
CN218712512U (zh) 吹风机
CN217161287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吹风机
CN220452286U (zh) 扇叶及风扇
CN217771709U (zh) 风道组件及热风梳
CN212479644U (zh) 一种挂脖式风扇
CN214509934U (zh) 一种便携式双层风道吹风机
CN215333486U (zh) 一种轴流式电动工具
CN217152407U (zh) 一种半圆弧形导流风机
CN212702549U (zh) 一种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2

Address after: 33rd Floor, Shenzhen Special Zone Newspaper Building, No. 6008 Shennan Avenue, Zijing Community, Lianhua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Chen Yanling

Address before: 523000 3rd floor, 32 Xinxing East Road, huangcaolang community,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