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0024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0024U
CN212720024U CN202021562748.8U CN202021562748U CN212720024U CN 212720024 U CN212720024 U CN 212720024U CN 202021562748 U CN202021562748 U CN 202021562748U CN 212720024 U CN212720024 U CN 212720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an
air
plat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627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张良
李世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627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0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0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0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隔板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隔板组件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二腔体中,第一风机包括风机出风口,风机出风口朝向第一腔体;密封件,密封连接隔板组件和壳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器,隔板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设置密封件密封连接隔板组件和壳体,使得壳体和隔板组件之间没有缝隙,避免第一腔体内积聚的水经由壳体和隔板之间的缝隙被吸入到第二腔体中,避免风机遇水发生短路等问题,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屋顶式空调器由于需要安装在室外,屋顶式空调器内容易进入一些雨水,屋顶式空调器包括风机和风机腔,风机一般设置在风机腔内,由于风机的运转,风机腔形成负压腔,而风机由于需要通电,雨水进入风机内容易造成短路等问题,相关技术中,并没有对风机腔设置防水结构,在风机运转的过程中,由于风机腔内形成负压,会将雨水逐渐吸入到风机腔内,容易导致风机进水等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隔板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隔板组件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二腔体中,第一风机包括风机出风口,风机出风口朝向第一腔体;密封件,密封连接隔板组件和壳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壳体、隔板组件、第一风机和密封件,其中,隔板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二腔体中,第一风机的风机出风口朝向第一腔体,使得第一风机在转动过程中,朝向第一腔体内吹出气流,使得第一腔体形成正压腔,由于第一风机在转动过程中会吸入空气,容纳第一风机的第二腔体在第一风机转动的过程中会形成负压腔,使得第二腔体外部的气流、水等会被逐渐吸入到第二腔体中。通过设置密封件密封连接隔板组件和壳体,使得壳体和隔板组件之间没有缝隙,避免第一腔体内积聚的水经由壳体和隔板之间的缝隙被吸入到第二腔体中,避免风机遇水发生短路等问题,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密封件包括:分隔板,连接隔板组件和第二腔体的腔体侧壁;密封条,设置在分隔板与隔板组件、分隔板和第二腔体的腔体侧壁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件包括分隔板和密封条,分隔板起到连接壳体和隔板组件的作用,密封条密封分隔板和壳体的连接处的间隙,以及分隔板和隔板组件的连接处的间隙,起到密封连接隔板组件和壳体的作用,从而使得壳体和隔板组件之间没有缝隙,避免第一腔体内积聚的水经由壳体和隔板之间的缝隙被吸入到第二腔体中,避免风机遇水发生短路等问题,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密封条设置在分隔板与隔板组件之间,密封隔板组件与分隔板之间的间隙,密封条还设置在分隔板与壳体之间,密封隔板组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实现隔板组件和壳体之间的密封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组件包括:风道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风道盖板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部;第一侧板的顶面与风道盖板的底面相抵接,以支撑风道盖板;第二侧板和风道盖板密封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风道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风道盖板的下方以支撑风道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风道盖板围设形成第一腔体。进一步地,第一侧板的顶面与风道盖板的底面相抵接,使得第一侧板能够起到支撑风道盖板的作用,在风道盖板上安装有零部件的情况下,风道盖板的重量大,通过设置第一侧板由下方支撑风道盖板,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防止风道盖板掉落、变形等。进一步地,第二侧板与风道盖板密封连接,进一步地确保第二腔体的相对密封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一换热器将第二腔体分隔成风机腔和回风腔,第一风机设置在风机腔内,回风腔与第一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将第二腔体分隔成风机腔和回风腔。第一风机能够通过回风腔进行回风,具体地,设置第一风机的入风口与回风腔相连通,使得第一风机运转过程中能够经由回风腔从外部吸入气流,气流经过第一换热器后进入到风机腔内,第一风机设置在风机腔内,从而将经过第一换热器后的气流吹入第一腔体内,经由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空调器的出风口排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腔体和风机腔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分布,风机腔位于第一腔体的上方;空调器还包括燃气组件,燃气组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腔体和风机腔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分布,也即第一腔体和风机腔上下分布,其中风机腔位于第一腔体的上方,由于第一风机设置在风机腔中,也即,第一风机位于第一腔体的上方,使得第一风机的设置位置位于壳体中较高的位置,使得第一风机不易遇水,通过合理地对第一风机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更好地避免第一风机出现遇水短路的问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包括:风道侧面板,风道侧面板位于第一侧板的外侧,密封件连接风道侧面板和风道盖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风道侧面板,风道侧面板位于第一侧板的外侧,密封件连接风道盖板和风道侧面板,实现风道侧面板与风道盖板之间密封连接,从而避免风道侧面板与风道盖板之间形成缝隙,避免水经由风道盖板与风道侧面板之间进入到第二腔体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的底板、风道侧面板和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积水区,密封件密封隔离积水区和风机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底板,壳体的底板、隔板组件的第一侧板和风道侧面板之间形成积水区。具体地,风道侧面板形成壳体的侧壁,也即,风道侧面板为外露的侧壁,由于壳体不会做到完全密封,在下雨等情况下,壳体的底板、隔板组件的第一侧板和风道侧面板之间形成积水区,积水会积聚在积水区内,为了避免积水区内的积水被第二腔体内的负压吸入到第二腔体中,设置密封件密封隔离积水区和风机腔,从而避免设置在风机腔内的第一风机产生遇水短路等问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侧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前板上,侧出风口与第一腔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前板,在壳体的前板上设置有侧出风口,侧出风口与第一腔体相连通,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流能够经由侧出风口排出到室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底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底板上,侧出风口与第一腔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底板,在壳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底出风口,底出风口与第一腔体相连通,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流能够经由底出风口排出到室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机壳;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机壳内,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相连接;第二风机,设置在机壳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机壳、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机,机壳位于壳体的一侧,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机设置在机壳内,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接,使得冷媒能够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流通,从而通过冷媒实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热交换。第二风机用于增大第二换热器周围空间的空气的流动性,从而提升第二换热器对冷媒的换热功能。
进一步地,可以对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排量进行调整,从而以实现空调器的不同制冷能力,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型号的蒸发器和/或冷凝器得到具有不同的制冷能力的空调器,从而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同时也能够提升物料的标准化程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风道盖板上设置有开口,风机出风口由开口与第一腔体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道盖板上设置有开口,风机出风口由设置在风道盖板上的开口与第一腔体连通,也就是说,将第一风机的风机出风口直接设置于开口中,通过开口穿过盖板组件,使得第一风机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开口实现将气流直接吹入第一腔体中,有利于第一腔体中的空气的吹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一个***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空调器,110壳体,111风道侧面板,112底板,113前板,114顶板,115右侧板,120隔板组件,122风道盖板,124第一侧板,126第二侧板,130密封件,140第一换热器,142燃气组件,144第一风机,150第一腔体,152风机腔,154回风腔,156积水区,160侧出风口,162底出风口,170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提出的空调器100。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0,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10、隔板组件120、第一风机144和密封件130,隔板组件120设置在壳体110内将壳体110分隔为第一腔体150和第二腔体;第一风机144设置在第二腔体中,第一风机144包括风机出风口,风机出风口朝向第一腔体150;密封件130密封连接隔板组件120和壳体11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10、隔板组件120、第一风机144和密封件130,其中,隔板组件120设置在壳体110内并将壳体110分隔为第一腔体150和第二腔体,第一风机144设置在第二腔体中,第一风机144的风机出风口朝向第一腔体150,使得第一风机144在转动过程中,朝向第一腔体150内吹出气流,使得第一腔体150形成正压腔,由于第一风机144在转动过程中会吸入空气,容纳第一风机144的第二腔体在第一风机144转动的过程中会形成负压腔,使得第二腔体外部的气流、水等会被逐渐吸入到第二腔体中。通过设置密封件130密封连接隔板组件120和壳体110,使得壳体110和隔板组件120之间没有缝隙,避免第一腔体150内积聚的水经由壳体110和隔板之间的缝隙被吸入到第二腔体中,避免风机遇水发生短路等问题,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隔板组件120设置在壳体110内,隔板组件120在壳体110所围成的空间内围设形成了第一腔体150,也即,隔板组件120将壳体110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腔体150和第二腔体,隔板组件120与壳体110的侧壁之间由于没有固定连接因而必然会具有缝隙,通过设置密封件130连接隔板组件120和壳体110,使得隔板组件120与壳体110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使得壳体110和隔板组件120之间没有缝隙,此种结构下,仅需要合理地设置第一风机144的位置即可实现避免风机遇水发生短路等问题,例如,设置第二腔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腔体150的上方,将第一风机144设置在第一腔体150的上方的位置,能够进一步地避免风机遇水发生短路等问题,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壳体110具体包括底板112、顶板114、风道侧面板111、前板113和右侧板115,风道侧面板111、前板113和右侧板115形成壳体110的侧壁,顶板114形成壳体110的顶壁,底板112形成壳体110的底壁,其中,由于壳体110位于机壳170的一侧,机壳170的外壁可以形成壳体110的后壁,当然,也可以为壳体110设置独立的后壁。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密封件130包括分隔板和密封条,分隔板起到连接壳体110和隔板组件120的作用,密封条密封分隔板和壳体110的连接处的间隙,以及分隔板和隔板组件120的连接处的间隙,起到密封连接隔板组件120和壳体110的作用,从而使得壳体110和隔板组件120之间没有缝隙,避免第一腔体150内积聚的水经由壳体110和隔板之间的缝隙被吸入到第二腔体中,避免风机遇水发生短路等问题,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密封条设置在分隔板与隔板组件120之间,密封隔板组件120与分隔板之间的间隙,密封条还设置在分隔板与壳体110之间,密封隔板组件120与壳体110之间的间隙,实现隔板组件120和壳体110之间的密封连接。
具体地,密封条与分隔板相连接,具体可采用如粘接、卡扣扣合连接、螺钉连接等连接方式,使得密封条与分隔板形成一个整体的零部件,提高了空调器100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空调器100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具体地,密封条可以为海绵条。
进一步地,风道盖板122上设置有开口,风机出风口由设置在风道盖板122上的开口与第一腔体150连通,也就是说,将第一风机144的风机出风口直接设置于开口中,通过开口穿过盖板组件,使得第一风机144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开口实现将气流直接吹入第一腔体150中,有利于第一腔体150中的空气的吹出。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隔板组件120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隔板组件120包括第一侧板124、第二侧板126和风道盖板122,第一侧板124和第二侧板126位于风道盖板122的下方以支撑风道盖板122,第一侧板124、第二侧板126和风道盖板122围设形成第一腔体150。进一步地,第一侧板124的顶面与风道盖板122的底面相抵接,使得第一侧板124能够起到支撑风道盖板122的作用,在风道盖板122上安装有零部件的情况下,风道盖板122的重量大,通过设置第一侧板124由下方支撑风道盖板122,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防止风道盖板122掉落、变形等。进一步地,第二侧板126与风道盖板122密封连接,进一步地确保第二腔体的相对密封性。
具体地,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零件连接并锁紧第二侧板126与风道盖板122,使得第二侧板126与风道盖板122紧密贴合,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连接。
具体地,第二侧板126倾斜设置,第二侧板126设置在靠近第一换热器140的一侧,通过将第二侧板126倾斜设置,使得经由第一换热器140进入到风机腔152内的气流更加顺畅,降低产品的噪音,并且,通过将第二侧板126倾斜设置,也为安装第一换热器140预留的更多的空间,便于第一换热器140的安装。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侧板124、第二侧板126、风道盖板122、底板112和前板113围设形成第一腔体150。
进一步地,空调器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第一换热器140。具体地,在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140,第一换热器140将第二腔体分隔成风机腔152和回风腔154。第一风机144能够通过回风腔154进行回风,具体地,设置第一风机144的入风口与回风腔154相连通,使得第一风机144运转过程中能够经由回风腔154从外部吸入气流,气流经过第一换热器140后进入到风机腔152内,第一风机144设置在风机腔152内,从而将经过第一换热器140后的气流吹入第一腔体150内,经由与第一腔体150相连通的空调器100的出风口排出。
具体地,风机腔152由顶板114,前板113,风道侧面板111,风道盖板122,第二侧板126,分隔板和第一换热器140组成。
值得说明的是,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40执行蒸发器功能,气流经过第一换热器140处理后变成冷风,再由设置在壳体110的底板112上的底出风口162或设置在壳体110的前板113上的侧出风口160排向室内,实现气流的制冷过程。在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的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40不开启,燃气组件142启动,气流被第一风机144经由设置在风道盖板122上的开口吹入到第一腔体150内,并经过燃气组件142加热变成热风,然后再由设置在壳体110的底板112上的底出风口162或设置在壳体110的前板113上的侧出风口160排向室内。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150和风机腔152沿壳体110的高度方向分布,也即第一腔体150和风机腔152上下分布,其中风机腔152位于第一腔体150的上方,由于第一风机144设置在风机腔152中,也即,第一风机144位于第一腔体150的上方,使得第一风机144的设置位置位于壳体110中较高的位置,使得第一风机144不易遇水,通过合理地对第一风机144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更好地避免第一风机144出现遇水短路的问题。
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图1和图3中上下箭头所示方向为壳体110的高度方向。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壳体110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10包括风道侧面板111,风道侧面板111位于第一侧板124的外侧,密封件130连接风道盖板122和风道侧面板111,实现风道侧面板111与风道盖板122之间密封连接,从而避免风道侧面板111与风道盖板122之间形成缝隙,避免水经由风道盖板122与风道侧面板111之间进入到第二腔体内。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侧面板111形成壳体110的侧壁,也即,风道侧面板111为外露的侧壁,由于壳体110不会做到完全密封,在下雨等情况下,风道侧面板111内部可能会有一部分积水,为了避免这部分积水被第二腔体内的负压吸入到第二腔体中,设置密封件130密封连接风道盖板122和风道侧面板111,即可实现风道侧面板111与风道盖板122之间密封连接,从而避免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第一风机144产生遇水短路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机144位于风机腔152中,由于第一风机144在转动过程中会吸入空气,风机腔152在第一风机144转动的过程中会形成负压腔,使得风机腔152外部的气流、水等会被逐渐吸入到风机腔152中。通过在风道盖板122和风道侧面板111之间设置密封件130,使得风机腔152与风道盖板122的下方的空间不再连通,从而使得风机腔152的高度被升高,积水无法进入到风机腔152中,从而使得空调器100实现高负压防水的目的。
值得说明的是,在空调器100的实际应用中,风道侧面板111为可以拆卸的侧壁,通过拆卸风道侧面板111可以对空调器100的内部结构进行检查及维修。
进一步地,壳体110的底板112、风道侧面板111和第一侧板124之间形成积水区156,密封件130密封隔离积水区156和风机腔152。具体地,壳体110还包括底板112,壳体110的底板112、隔板组件120的第一侧板124和风道侧面板111之间形成积水区156。具体地,风道侧面板111形成壳体110的侧壁,也即,风道侧面板111为外露的侧壁,由于壳体110不会做到完全密封,在下雨等情况下,壳体110的底板112、隔板组件120的第一侧板124和风道侧面板111之间形成积水区156,积水会积聚在积水区156内,为了避免积水区156内的积水被第二腔体内的负压吸入到第二腔体中,设置密封件130密封隔离积水区156和风机腔152,从而避免设置在风机腔152内的第一风机144产生遇水短路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底板112位于空调器100的底部,底板112用于支撑第一换热器140、隔板组件120、燃气组件142等零部件,底板112是整个空调器100的承重部件。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壳体110还包括前板113,在壳体110的前板113上设置有侧出风口160,侧出风口160与第一腔体150相连通,使得第一腔体150内的气流能够经由侧出风口160排出到室内。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壳体110还包括底板112,在壳体110的底板112上设置有底出风口162,底出风口162与第一腔体150相连通,使得第一腔体150内的气流能够经由底出风口162排出到室内。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机壳170、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机,机壳170位于壳体110的一侧,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机设置在机壳170内,第一换热器140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接,使得冷媒能够在第一换热器140和第二换热器之间流通,从而通过冷媒实现第一换热器140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热交换。第二风机用于增大第二换热器周围空间的空气的流动性,从而提升第二换热器对冷媒的换热功能。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机壳170与壳体110可以为左右分布,机壳170位于壳体110的一侧,使得位于壳体110内部的第一换热器140能够通过简单的连接结构与位于机壳170内部的第二换热器相连接,具体地,如通过设置冷媒管道连接第一换热器140和第二换热器,使得冷媒能够在冷媒管道中流通,进而实现空调器100的换热。
进一步地,空调器100还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140、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相连,从而实现冷媒的流通。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换热器140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蒸发器用于对流经蒸发器的空气进行换热,冷凝器用于对流经冷凝器的空气进行换热。压缩机用于压缩冷媒气体,关于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的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进一步地,可以对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排量进行调整,从而以实现空调器100的不同制冷能力,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型号的蒸发器和/或冷凝器得到具有不同的制冷能力的空调器100,从而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同时也能够提升物料的标准化程度。
进一步地,空调器100可以具有制冷、制热、空气净化、通风和加湿等功能,可应用于商场、医院和会场等区域。具体地,空调器100可以为屋顶式空调器100。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可以防止水从下部被吸入风机腔152内的空调器100。具体地,通过增加密封件130(密封件130具体包括分隔板和密封条),使得风机腔152(负压腔)位置变高,远离底部积水区156,达到防止水从下部被吸入风机腔152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100,包括有装设在空调器100上的顶板114,前板113,底板112,第一换热器140,风道侧面板111,风道盖板122,第一侧板124,第二侧板126,分隔板和燃气组件142。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风机腔152由顶板114,前板113,风道侧面板111,风道盖板122,第二侧板126,分隔板和第一换热器140组成。第一风机144设置在风机腔152内,空调器100在运转时风机腔152为负压腔。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腔体150由前板113,底板112,风道盖板122,第一侧板124,第二侧板126,组成。燃气组件142设置在第一腔体150中,空调器100在运转时第一腔体150为正压腔。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如果没有密封件130,风机腔152会扩大到风道侧面板111、底板112和第一侧板124所围成的区域。风道侧面板111和底板112交汇处为积水区156,而风机腔152在空调运转时为负压腔,使得风机腔152无法达到高负压防水目的,满足不了设计需求。新增密封件130后,风机腔152的高度提升,远离了积水区156,达到了高负压时防水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隔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隔板组件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一风机包括风机出风口,所述风机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腔体;
密封件,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组件和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
分隔板,连接所述隔板组件和所述第二腔体的腔体侧壁;
密封条,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与所述隔板组件、所述分隔板和所述第二腔体的腔体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包括:
风道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风道盖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
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面与所述风道盖板的底面相抵接,以支撑所述风道盖板;
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风道盖板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将所述第二腔体分隔成风机腔和回风腔,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腔内,所述回风腔与所述第一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风机腔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风机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燃气组件,所述燃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风道侧面板,所述风道侧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密封件连接所述风道侧面板和所述风道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底板、所述风道侧面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积水区,所述密封件密封隔离所述积水区和所述风机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侧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板上,所述侧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和/或
底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上,所述底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机壳;
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接;
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盖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风机出风口由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CN202021562748.8U 2020-07-31 2020-07-31 空调器 Active CN212720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2748.8U CN212720024U (zh) 2020-07-31 2020-07-31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2748.8U CN212720024U (zh) 2020-07-31 2020-07-31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0024U true CN212720024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11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62748.8U Active CN212720024U (zh) 2020-07-31 2020-07-3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0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0526728C (zh) 内镶式空调室外机
CN215982930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112665043B (zh) 一种新风***、集装箱建筑群和降温方法
CN212720024U (zh) 空调器
CN219624176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8716726A (zh) 空调机组
JP200511427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3955471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0532990C (zh) 空调器室外机的散热结构
CN213395616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12781113A (zh) 一种舱体用空调通风结构及舱体
CN112503644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12503643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816644Y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19433393U (zh) 一种布置于室外的新风机组
CN102252376B (zh) 窗式空调器
CN215723723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785318U (zh) 室内空调机
CN212673391U (zh) 一种室外空调器
CN219572081U (zh) 空调器
CN217785317U (zh) 室内空调机
CN214370604U (zh) 一种舱体用空调通风结构及舱体
CN21708271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627080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