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5295U -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5295U
CN212675295U CN201921195857.8U CN201921195857U CN212675295U CN 212675295 U CN212675295 U CN 212675295U CN 201921195857 U CN201921195857 U CN 201921195857U CN 212675295 U CN212675295 U CN 212675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image
array
sub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58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Yimin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Priority to CN2019211958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5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5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5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包括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微透镜阵列,偏振眼镜I和偏振眼镜II;子微图像阵列I与子偏振片I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I与子偏振片II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均通过对应的针孔和对应的多个微透镜重建出多个3D图像I,并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均匀分辨率3D图像I,且只能通过偏振眼镜I看到;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均通过对应的针孔和对应的多个微透镜重建出多个3D图像II,并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均匀分辨率3D图像II,且只能通过偏振眼镜II看到。

Description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显示,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是双视显示技术和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的融合。它可以使得观看者在不同的观看方向上看到不同的3D画面。但是,3D分辨率不足的瓶颈问题严重影响了观看者的体验,从而制约了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的广泛应用。
此外,在传统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中:
(1)两组图像元均为正方形,两组图像元的水平节距均等于垂直节距。
(2)与两组图像元对应的针孔均为正方形,针孔的水平节距均等于垂直节距。
对于手机而言,手机的水平宽度与垂直宽度之比为3:4、10:16或者9:16。其缺点在于:两组3D图像的3D像素总量较低,因此水平方向上的3D像素过少,从而影响了观看效果。
对于电视和显示器而言,电视和显示器的水平宽度与垂直宽度之比为4:3、16:10或者16:9。其缺点在于:两组3D图像的3D像素总量较低,因此垂直方向上的3D像素过少,从而影响了观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如附图1、2和3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微透镜阵列,偏振眼镜I和偏振眼镜II;偏振片与显示屏贴合,针孔阵列与微透镜阵列贴合;偏振片位于显示屏与针孔阵列之间,针孔阵列位于显示屏与微透镜阵列之间;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微透镜阵列平行放置且对应对齐;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和微透镜阵列的水平宽度均相同;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和微透镜阵列的垂直宽度均相同;显示屏位于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如附图4所示,微图像阵列由子微图像阵列I和子微图像阵列II组成;子微图像阵列I由图像元I连续排列组成,子微图像阵列II由图像元II连续排列组成;如附图5所示,偏振片由子偏振片I和子偏振片II组成,子偏振片I与子偏振片II的偏振方向正交;偏振眼镜I的偏振方向与子偏振片I相同,偏振眼镜II的偏振方向与子偏振片II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与子偏振片I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I与子偏振片II对应对齐;如附图6所示,在针孔阵列中,所有针孔的水平节距均相同,所有针孔的垂直节距均相同,所有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均相同,所有针孔的垂直孔径宽度均相同,且针孔的水平节距和垂直节距的比值与水平孔径宽度和垂直孔径宽度的比值的乘积等于针孔阵列的水平宽度和垂直宽度的比值的一半;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的中心均与对应针孔的中心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的中心均与对应针孔的中心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的水平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水平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的垂直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垂直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的水平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水平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的垂直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垂直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均通过对应的针孔和对应的多个微透镜重建出多个3D图像I,并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均匀分辨率3D图像I,且只能通过偏振眼镜I看到;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均通过对应的针孔和对应的多个微透镜重建出多个3D图像II,并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均匀分辨率3D图像II,且只能通过偏振眼镜II看到。
优选的,针孔的水平节距和垂直节距均是微透镜的节距的倍数;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和垂直孔径宽度均是微透镜的节距的倍数。
优选的,子偏振片I与子偏振片II的水平宽度相同。
优选的,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水平分辨率相同,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垂直分辨率相同。
优选的, 3D图像I的水平分辨率R 1、垂直分辨率R 2为:
Figure 412686DEST_PATH_IMAGE002
(1)
其中,p是微透镜的节距,w是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m是子微图像阵列I中水平方向上图像元I的数目。
优选的,针孔的水平节距与垂直节距的比值等于针孔阵列的水平宽度与垂直宽度的比值;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等于垂直孔径宽度。
优选的,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水平观看视角相同,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垂直观看视角相同。
优选的,3D图像I的水平观看视角θ 1、垂直观看视角θ 2分别为:
Figure 227058DEST_PATH_IMAGE004
(2)
Figure 607443DEST_PATH_IMAGE006
(3)
其中,q是针孔的水平节距,p是微透镜的节距,w是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m是子微图像阵列I中水平方向上图像元I的数目,l是观看距离,f是微透镜的焦距,a是针孔阵列的垂直宽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值。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水平方向参数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3D图像I的垂直参数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3D图像II的垂直参数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图像阵列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偏振片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针孔阵列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图示标号为:
1. 显示屏,2. 偏振片,3. 针孔阵列,4. 微透镜阵列,5. 偏振眼镜I,6. 偏振眼镜II,7. 子偏振片I,8. 子偏振片II,9. 图像元I, 10. 图像元II, 11. 子微图像阵列I,12. 子微图像阵列II。
应该理解上述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没有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的一个典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内容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如附图1、2和3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微透镜阵列,偏振眼镜I和偏振眼镜II;偏振片与显示屏贴合,针孔阵列与微透镜阵列贴合;偏振片位于显示屏与针孔阵列之间,针孔阵列位于显示屏与微透镜阵列之间;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微透镜阵列平行放置且对应对齐;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和微透镜阵列的水平宽度均相同;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和微透镜阵列的垂直宽度均相同;显示屏位于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如附图4所示,微图像阵列由子微图像阵列I和子微图像阵列II组成;子微图像阵列I由图像元I连续排列组成,子微图像阵列II由图像元II连续排列组成;如附图5所示,偏振片由子偏振片I和子偏振片II组成,子偏振片I与子偏振片II的偏振方向正交;偏振眼镜I的偏振方向与子偏振片I相同,偏振眼镜II的偏振方向与子偏振片II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与子偏振片I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I与子偏振片II对应对齐;如附图6所示,在针孔阵列中,所有针孔的水平节距均相同,所有针孔的垂直节距均相同,所有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均相同,所有针孔的垂直孔径宽度均相同,且针孔的水平节距和垂直节距的比值与水平孔径宽度和垂直孔径宽度的比值的乘积等于针孔阵列的水平宽度和垂直宽度的比值的一半;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的中心均与对应针孔的中心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的中心均与对应针孔的中心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的水平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水平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的垂直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垂直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的水平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水平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的垂直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垂直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均通过对应的针孔和对应的多个微透镜重建出多个3D图像I,并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均匀分辨率3D图像I,且只能通过偏振眼镜I看到;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均通过对应的针孔和对应的多个微透镜重建出多个3D图像II,并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均匀分辨率3D图像II,且只能通过偏振眼镜II看到。
优选的,针孔的水平节距和垂直节距均是微透镜的节距的倍数;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和垂直孔径宽度均是微透镜的节距的倍数。
优选的,子偏振片I与子偏振片II的水平宽度相同。
优选的,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水平分辨率相同,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垂直分辨率相同。
优选的, 3D图像I的水平分辨率R 1、垂直分辨率R 2为:
Figure 936793DEST_PATH_IMAGE002
(1)
其中,p是微透镜的节距,w是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m是子微图像阵列I中水平方向上图像元I的数目。
优选的,针孔的水平节距与垂直节距的比值等于针孔阵列的水平宽度与垂直宽度的比值;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等于垂直孔径宽度。
优选的,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水平观看视角相同,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垂直观看视角相同。
优选的,3D图像I的水平观看视角θ 1、垂直观看视角θ 2分别为:
Figure 135693DEST_PATH_IMAGE004
(2)
Figure 804572DEST_PATH_IMAGE006
(3)
其中,q是针孔的水平节距,p是微透镜的节距,w是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m是子微图像阵列I中水平方向上图像元I的数目,l是观看距离,f是微透镜的焦距,a是针孔阵列的垂直宽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值。
针孔阵列的水平宽度与垂直宽度的比值为16:10,子微图像阵列I中水平方向上图像元I的数目为50,针孔的水平节距为8mm,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为2mm,微透镜的节距为1mm,微透镜的焦距为5mm,观看距离为1000mm,则由式(1)、(2)和(3)计算得到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水平分辨率均为100,垂直分辨率均为100,水平观看视角均为54°,垂直观看视角均为66°。

Claims (8)

1.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微透镜阵列,偏振眼镜I和偏振眼镜II;偏振片与显示屏贴合,针孔阵列与微透镜阵列贴合;偏振片位于显示屏与针孔阵列之间,针孔阵列位于显示屏与微透镜阵列之间;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微透镜阵列平行放置且对应对齐;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和微透镜阵列的水平宽度均相同;显示屏,偏振片,针孔阵列和微透镜阵列的垂直宽度均相同;显示屏位于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微图像阵列由子微图像阵列I和子微图像阵列II组成;子微图像阵列I由图像元I连续排列组成,子微图像阵列II由图像元II连续排列组成;偏振片由子偏振片I和子偏振片II组成,子偏振片I与子偏振片II的偏振方向正交;偏振眼镜I的偏振方向与子偏振片I相同,偏振眼镜II的偏振方向与子偏振片II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与子偏振片I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I与子偏振片II对应对齐;在针孔阵列中,所有针孔的水平节距均相同,所有针孔的垂直节距均相同,所有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均相同,所有针孔的垂直孔径宽度均相同,且针孔的水平节距和垂直节距的比值与水平孔径宽度和垂直孔径宽度的比值的乘积等于针孔阵列的水平宽度和垂直宽度的比值的一半;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的中心均与对应针孔的中心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的中心均与对应针孔的中心对应对齐;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的水平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水平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的垂直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垂直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的水平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水平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的垂直节距与其对应针孔的垂直节距相同;子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I均通过对应的针孔和对应的多个微透镜重建出多个3D图像I,并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均匀分辨率3D图像I,且只能通过偏振眼镜I看到;子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II均通过对应的针孔和对应的多个微透镜重建出多个3D图像II,并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均匀分辨率3D图像II,且只能通过偏振眼镜II看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孔的水平节距和垂直节距均是微透镜的节距的倍数;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和垂直孔径宽度均是微透镜的节距的倍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子偏振片I与子偏振片II的水平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水平分辨率相同,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垂直分辨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3D图像I的水平分辨率R 1、垂直分辨率R 2为:
Figure 703961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p是微透镜的节距,w是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m是子微图像阵列I中水平方向上图像元I的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孔的水平节距与垂直节距的比值等于针孔阵列的水平宽度与垂直宽度的比值;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等于垂直孔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水平观看视角相同,3D图像I与3D图像II的垂直观看视角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3D图像I的水平观看视角θ 1、垂直观看视角θ 2分别为:
Figure 621101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400838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q是针孔的水平节距,p是微透镜的节距,w是针孔的水平孔径宽度,m是子微图像阵列I中水平方向上图像元I的数目,l是观看距离,f是微透镜的焦距,a是针孔阵列的垂直宽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值。
CN201921195857.8U 2019-07-28 2019-07-28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675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5857.8U CN212675295U (zh) 2019-07-28 2019-07-28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5857.8U CN212675295U (zh) 2019-07-28 2019-07-28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5295U true CN212675295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0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5857.8U Active CN212675295U (zh) 2019-07-28 2019-07-28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52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2771A (zh) * 2019-07-28 2019-11-05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2771A (zh) * 2019-07-28 2019-11-05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0412771B (zh) * 2019-07-28 2024-03-15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4448B (zh) 高光学效率和均匀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209746283U (zh) 基于狭缝光栅和偏振光栅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8432807U (zh) 一种宽视角和高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0412771B (zh)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2276124U (zh) 基于偏振阵列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8569201U (zh) 宽视角和均匀分辨率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1781737A (zh) 一种高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211180442U (zh) 基于渐变孔径针孔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2540918U (zh) 均匀分辨率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4795442U (zh) 基于偏振片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0361871B (zh)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2276123U (zh) 一种高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2694184U (zh) 基于矩形偏振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9707832U (zh) 基于狭缝光栅和偏振片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0072222U (zh) 基于微透镜阵列和偏振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2675295U (zh)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0389454B (zh) 基于矩形偏振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2060771U (zh) 基于渐变节距矩形偏振阵列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9707824U (zh) 高分辨率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1236475U (zh) 基于偏振片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9946543U (zh) 高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9707825U (zh) 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2675293U (zh)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212675292U (zh) 基于微透镜阵列和偏振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1025678A (zh) 基于渐变孔径针孔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7

Address after: 230000 b-1018, Woye Garden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 81 Ganquan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WISDOM DRAGON MACHINERY DESIG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10031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City Street No. 2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24

Address after: No. 22-3 Yong'an Road, Caoshi Town, Qingqua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Fushu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3000

Patentee after: Zhang Yimi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30000 b-1018, Woye Garden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 81 Ganquan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FEI WISDOM DRAGON MACHINERY DESIG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