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6157U - 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6157U
CN212626157U CN202020557865.9U CN202020557865U CN212626157U CN 212626157 U CN212626157 U CN 212626157U CN 202020557865 U CN202020557865 U CN 202020557865U CN 212626157 U CN212626157 U CN 212626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bending
extending
terminal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78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毅
肖扬龙
张倩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578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6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6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6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多个固设于壳体的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尾部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竖直部、弯曲部、第一固持部和第二固持部;所述弯曲部上具有沿着该弯曲部开设的开口。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连接器包括装有一个或更多端子的壳体。壳体可由绝缘材料制成比如模压塑料等,端子可由导电材料制成比如冲压形成的金属片材制成。该壳体包括多个端子槽,其中端子装入端子槽中。端子可分别***其相应端子槽内,或者多个端子可“成组”同时***多个端子槽内。壳体和端子可用于配合一互补的对接连接器或其他连接装置,且端子可端接于各种导体比如电线、印刷电路板等上的电路。
在制造上述电连接器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问题。在高密度连接器上,即当端子非常紧密地间隔开时,某些问题尤其苛刻。例如,当端子***连接器壳体内紧密间隔开的端子槽中,在这样的高密度连接器中,紧密地间隔开的端子在连接器中存在信号干扰问题。同时,高密度端子成组***壳体中也是困难的,必须将端子的单个***,而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更进一步的是,尤其是当端子***壳体中的端子槽中,很难确定端子何时完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能调整高频差分信号特性的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通过在导电端子的弯曲部开设开口实现前述目的。
一种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尾部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竖直部、弯曲部、第一固持部和第二固持部;
所述竖直部沿上下方向竖直延伸;
所述弯曲部由所述竖直部的上端向该竖直部的第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弯曲部上具有沿着该弯曲部开设的开口;
所述第一固持部由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固持部的末端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
所述第二固持部由所述竖直部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固持部的末端向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尾部。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贯通所述弯曲部,所述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弯曲部的边缘界定形成第一弯曲臂和第二弯曲臂。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弯曲臂和第二弯曲臂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固持部上具有若干凸刺。
进一步地,所述凸刺由所述第一固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固持部沿着宽度方向凸出形成。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第一端子组,所述壳体具有顶壁、底壁、前端面、后壁以及侧壁,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固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若干导电端子中至少部分包括:
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尾部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竖直部、弯曲部、第一固持部和第二固持部;
所述竖直部沿上下方向竖直延伸;
所述弯曲部由所述竖直部的上端向该竖直部的第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弯曲部上具有沿着该弯曲部开设的开口;
所述第一固持部由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固持部的末端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
所述第二固持部由所述竖直部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固持部的末端向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尾部。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面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两侧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设有第一端子槽,所述下端部设有第二端子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槽从所述前端面延伸至所述后壁,并贯通所述后壁。
进一步地,所述后壁邻近所述底壁处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由所述后壁向后凸出形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端子折弯处开口,一方面增加了端子的散热性能,除此之外,还能有效的起到端子之间的防串扰能力,提升了端子工作状态时的稳定性以及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另一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另一视图;
图4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分解视图;
图5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部分透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电端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导电端子的侧视图;
图9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10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分解剖视图。
附图标记:10、导电端子;11、主体部;12、接触部;13、尾部; 111、竖直部;112、弯曲部;113、第一固持部;114、第二固持部;1121、开口;1122、第一弯曲臂;1123、第二弯曲臂;1131、第一凸刺;1141、第二凸刺;20、壳体;21、顶壁;22、底壁;23、前端面;24、后壁;25、侧壁;26、上端部;27、下端部;28、夹持部;29、安装部;241、凹槽; 261、第一端子组;262、第一端子槽;271、第二端子组;272、第二端子槽;30、配合端子;31、平板部;32、触头;33、弯折部;34、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方向表示即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是相对的,用于解释本申请中不同部件的结构和运动是相对的。当部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表示是恰当的。但是,如果元件位置的说明发生变化,那么认为这些表示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方案限定的端子其可以为应用了本技术的连机器的部分端子的限定,也可以为全部端子形态的限定。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壳体20、第一端子组261和第二端子组271。所述壳体20由绝缘材料制成,并且整个壳体20大体上呈长方体状;其中,所述壳体20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顶壁21和底壁2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侧壁25,以及位于前方的前端面23和位于后方的后壁24。一插槽从所述前端面向后延伸,所述插槽用于接收对接连接器,在所述插槽的两侧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部26和下端部27。所述上端部26上设有若干横向排列的第一端子槽262,所述第一端子槽262从所述前端面23向后延伸至所述后壁24,并贯通所述后壁24,相邻的第一端子槽262 之间具有一间隔壁,用于将第一端子槽262间隔开。所述下端部27上设有若干横向排列的第二端子槽272,所述第二端子槽272从前端面23向后延伸一段距离,但不贯通后壁24,相邻的第二端子槽272之间具有一间隔壁,用于将第二端子槽272间隔开。
在所述后壁24邻近所述底壁22处设有若干夹持部28,所述夹持部28由所述后壁24向后凸出形成,在相邻的夹持部28之间具有一凹槽241,凹槽241 由后壁24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底壁22上具有安装部29,所述安装部29呈柱状,所述安装部29邻近侧壁25设置,并由底壁22向下延伸凸出形成。
参照图4至图10所示,所述第一端子组261收容于所述壳体20中,其包括若干横向排列且大体上对齐的导电端子10,每个导电端子10分别固定于壳体 20的上端部26的一个第一端子槽262中。所述导电端子10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弯折而成,其具有接触部12、尾部13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主体部11,主体部11大体上呈L型。其中,主体部11具有竖直部111、弯曲部112、第一固持部113和第二固持部114。
所述竖直部111大体上呈矩形平板状,并且在上下方向上竖直延伸。所述弯曲部112由竖直部111的上端向竖直部111的第一侧弯折一预定角度延伸形成,在弯曲部112上具有一沿着弯曲部112开设的开口1121,并贯穿所述弯曲部112。所述开口1121和弯曲部的边缘界定形成第一弯曲臂1122和第二弯曲臂 1123;其中,开口1121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弯曲臂1122的宽度和第二弯曲臂1123 的宽度。所述第一固持部113由弯曲部112向所述第一侧水平延伸形成,在第一固持部113上还设有若干第一凸刺1131,通常情况下第一凸刺1131是成对设置的,由第一固持部113在其宽度方向上向两侧凸出延伸形成,根据实际情况所需可以设置多对第一凸刺1131,以使导电端子10能更牢固的固定于第一端子槽262中。
所述接触部12由第一固持部113的末端,先朝第一侧斜向下延伸一端距离后,再斜向上弯折延伸一段距离后形成,从而使接触部12外形呈钩状。所述第二固持部114由竖直部111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其具有略小于竖直部111的宽度,在第二固持部114上还设有若干第二凸刺1141,通常情况下第二凸刺1141 是成对设置的,由第二固持部114在其宽度方向上向两侧凸出延伸形成,根据实际情况所需可以设置多对第二凸刺1141,以使其能更牢固的固定于夹持部28 之间。所述尾部13由第二固持部114的末端向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水平延伸形成。
所述第二端子组271收容于所述壳体20中,其包括若干横向排列且大体上对齐的配合端子30,每个配合端子30分别固定于壳体20的下端部27的一个第二端子槽272中。所述配合端子30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弯折而成,其具有平板部31、触头32、弯折部33和脚部34。所述平板部31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延伸,平板部31上还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向两侧凸出延伸的凸刺。所述触头32由平板部31的后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其具有类似于接触部12的钩状外形。所述弯折部33由平板部31的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其具有类似于弯曲部112的结构和外形。所述弯折部33的末端向下延伸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凸刺,所述尾部34由所述固定部向前水平延伸形成。
当所述第一端子组261和第二端子组271,分别安装于第一端子槽262和第二端子槽272中时,各个导电端子10的接触部12和配合端子30的触头32相对设置。其中,导电端子10的接触部12、第一固持部113和部分弯曲部112收容于第一端子槽262中,竖直部111紧贴后壁24的外侧向下延伸,所述尾部13 延伸超出所述底壁22,第一固持部113上的第一凸刺1131与第一端子槽262两侧的间隔壁过盈配合固定,第二固持部114上的第二凸刺1141与夹持部28过盈配合固定。配合端子30的触头32、平板部31和部分弯曲部33收容于第二端子槽272中,平板部31上的凸刺与第二端子槽272两侧的间隔壁过盈配合固定,所述脚部34延伸超出所述底壁22。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大致如下:将导电端子10从壳体20的后方***到第一端子槽262中,将配合端子30从壳体20的前方***到第二端子槽272中。
总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尾部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竖直部、弯曲部、第一固持部和第二固持部;
所述竖直部沿上下方向竖直延伸;
所述弯曲部由所述竖直部的上端向该竖直部的第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弯曲部上具有沿着该弯曲部开设的开口;
所述第一固持部由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固持部的末端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
所述第二固持部由所述竖直部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固持部的末端向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贯通所述弯曲部,所述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弯曲部的边缘界定形成第一弯曲臂和第二弯曲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弯曲臂和第二弯曲臂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固持部上具有若干凸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刺由所述第一固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固持部沿着宽度方向凸出形成。
6.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第一端子组,所述壳体具有顶壁、底壁、前端面、后壁以及侧壁,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固设于所述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导电端子中至少部分包括:
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尾部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竖直部、弯曲部、第一固持部和第二固持部;
所述竖直部沿上下方向竖直延伸;
所述弯曲部由所述竖直部的上端向该竖直部的第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弯曲部上具有沿着该弯曲部开设的开口;
所述第一固持部由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固持部的末端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
所述第二固持部由所述竖直部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固持部的末端向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尾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两侧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设有第一端子槽,所述下端部设有第二端子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从所述前端面延伸至所述后壁,并贯通所述后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邻近所述底壁处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由所述后壁向后凸出形成。
CN202020557865.9U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Active CN212626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7865.9U CN212626157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7865.9U CN212626157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6157U true CN21262615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7865.9U Active CN212626157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6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2368B (zh) 背板连接器
US984760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structure
US926383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better anti-EMI performance
US7074085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824187B1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810979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ounting portion
US2009002960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uppressed crosstalk
US97487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serted insula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6159040A (en) Insulator for retaining contacts of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06006984A1 (en) Power connector for mounting on a circuit board
TWM628001U (zh) 卡緣連接器
CN215184602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11952747A (zh) 卡缘连接器
US2008015335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separated shields
JPH11502053A (ja) 電気リセプタクル組立体及びそのためのばねコンタクト
US870874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212626157U (zh) 一种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US820211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witching terminal
CN111786155A (zh) 一种导电端子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的连接器
CN111952748B (zh) 卡缘连接器
US930006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combination interface
CN111952749B (zh) 卡缘连接器
CN213878630U (zh) 电连接器
US20060134960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CN212751197U (zh) 卡缘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2000 First Floor, Building A, Anzhiyuan Standard Factory Building, Fuyuan Industrial Park, Rucheng Town, Ruy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Shao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South 53, Guomao Avenue,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