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8849U -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8849U
CN212518849U CN202021670137.5U CN202021670137U CN212518849U CN 212518849 U CN212518849 U CN 212518849U CN 202021670137 U CN202021670137 U CN 202021670137U CN 212518849 U CN212518849 U CN 212518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witch
diode
switch tube
phase
bridg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01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叶昌
周镇
李伦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Du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Du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Du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Du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701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8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8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8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电路。涉及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和电机领域。电网驱动电机时使用的普通变频器大都采用二极管整流桥将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然后采用IGBT逆变模块将直流转化成电压频率皆可调整的交流电控制交流电机,该变频器只能工作在电动状态,没有办法将电机回馈***的能量送回电网。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电网、PFC电路、DC模块、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传统的变频装置相比,不需要母线电容,能够实现PFC,且可以实现对更高电压电机的驱动,电机既可电动运行,又可再生制动,实现能量双向流通,达到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和电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ower Factor Correction Technique)是电力电子学界和工业领域的一项基础技术,用于抑制谐波污染以降低高次电流谐波对电网及各用电设备造成的危害。随着用电设备的增加,对电能变换器也提出了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功率因数的要求,因此,各种新型的PFC变换拓扑也应运而生。
目前,单相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比较多,在电路拓扑和控制方面都相当成熟,而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的研究则相对较晚较少。近年来随着PFC技术的研究不断的深入,三相PFC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分为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两种。无源功率因数校正采用无源器件,例如LC滤波,虽然电路结构简单、效率高,但是功率因数受电感取值影响,最高只能达到0.95,且输出电压不可控,所以多数情况下不被采用。传统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常具有Boost电路特性,三相单开关Boost型PFC电路,为了实现三相之间的解耦,三个电感放在交流测,并工作于电流断续模式,其特点是电流控制简单,但是该电路的输入、输出电流纹波较大,对滤波电流要求较高,输出电压过高,这给功率管的选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该电路一般应用于输出功率小于10kw以及对电流总谐波失真(THD)要求不严格的场合。三相多开关虽然能以较高的精度控制输入电流,获得优异的性能,但驱动和控制策略复杂,成本较高。
在电网驱动电机时使用的普通变频器大都采用二极管整流桥将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然后采用IGBT逆变模块将直流转化成电压频率皆可调整的交流电控制交流电机。这种变频器只能工作在电动状态,所以没有办法将电机回馈***的能量送回电网,在一些电机要回馈能量的应用中,比如电梯,提升机,离心机***,只能在这种两象限变频器上增加电阻制动单元,将电机回馈的能量消耗掉。另外,在一些大功率的应用中,二极管整流桥对电网产生严重的谐波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电机驱动,***输入的PFC功率因数校正以及谐波抑制,电路不需要大容量母线电容,***能实现双向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电网、PFC电路、DC模块、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
优选的,电网为***正向运行时提供能量,反向运行时吸收能量,由a、b、c三相互成120°的三个正弦电压源组成,a、b、c三相电压源一端连在一起。
优选的,PFC电路包括功率开关管Q1~Q6以及二极管D1~D6,二极管D1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1的集电极相连构成a相上桥臂,二极管D4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4的集电极相连构成a相下桥臂,a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1的阳极和a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4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一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2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2的集电极相连构成b相上桥臂,二极管D5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5的集电极相连构成b相下桥臂,b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2的阳极和b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5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二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3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3的集电极相连构成c相上桥臂,二极管D6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6的集电极相连构成c相下桥臂,c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3的阳极和c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6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三条串联通路,三条串联通路中功率开关管Q1、Q2、Q3的发射极连在一起,二极管D4、D5、D6的阳极连在一起。
优选的,DC模块作为***中间级连接PFC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
优选的,电机驱动电路在***正向工作时作为输出端通过Q7~Q12实现电机控制,***反向工作时实现特定整流作用,它由功率开关管Q7、Q8、Q9、Q10、Q11、Q12以及二极管D7、D8、D9、D10、D11、D12组成,二极管D7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7的集电极相连构成U相上桥臂,二极管D10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10的集电极相连构成U相下桥臂,U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7的阳极和U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10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四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8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8的集电极相连构成V相上桥臂,二极管D11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11的集电极相连构成V相下桥臂,V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8的阳极和V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11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五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9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9的集电极相连构成W相上桥臂,二极管D12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12的集电极相连构成W相下桥臂,W相上桥臂中D12的阳极和W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12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六条串联通路,三条串联通路的功率开关管Q7、Q8、Q9的发射极连在一起,二极管D10、D11、D12的阳极连在一起。
优选的,电网的a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PFC电路的第一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电网的b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PFC电路第二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电网的c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PFC电路第三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
优选的,PFC电路中功率开关管Q1、功率开关管Q2、功率开关管Q3的发射极,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接入DC模块;电机驱动电路中功率开关管Q7、功率开关管Q8、功率开关管Q9的发射极,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的阳极也分别接入DC模块。
优选的,电机的U相与电机驱动电路的第四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7的阳极相连,V相与第五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8的阳极相连,W相与第六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9的阳极相连。
优选的,功率开关管Q1~Q12可以是MOSFET或IGBT,且均内含反并联二极管。
优选的,介于电网与PFC电路之间或者电机驱动电路与电机之间设置有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与传统的变频装置相比,不需要母线电容,也不需要软启动电路,不需要并联在母线电容上的能耗电阻及开关,能够提升***功率密度,减小体积;
2.与传统的变频装置比,能够实现PFC;
3.传统的变频装置所能输出的最高驱动电压为电网电压,本专利电机驱动电压可以不受制于电网电压的大小,可以实现对更高电压电机的驱动,扩展了电机驱动的应用场合;
4.与传统的变频装置比,电机既可电动运行,又可再生制动,实现能量双向流通,达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电机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可控整流型双向电机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电机驱动电路正向工作时,以Ua>0>Ub>Uc典型控制方式为例的PFC电路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电机驱动电路正向工作时,以Ua<0<Ub<Uc典型控制方式为例的PFC电路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电机驱动电路PFC阶段开关动作完成后,以U相为电机电流绝对值最大相为例的电机控制电路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1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反向工作时,以Ua>0>Ub>Uc典型控制方式为例的逆变电路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13~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反向工作时,以Ua<0<Ub<Uc典型控制方式为例的逆变电路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15~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电机驱动电路正向工作时,以Ua>0>Ub>Uc典型控制方式为例的PFC电路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17~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电机驱动电路正向工作时,以Ua<0<Ub<Uc典型控制方式为例的PFC电路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19~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电机驱动电路正向工作时,以U相为电机电流绝对值最大相为例的电机控制电路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23~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电机驱动电路反向工作时,以Ua>0>Ub>Uc典型控制方式为例的逆变电路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25~图2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电机驱动电路反向工作时,以Ua<0<Ub<Uc典型控制方式为例的逆变电路电流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网100、PFC电路200、DC模块300、电机驱动电路400、电机500、功率开关管Q1~Q14、二极管D1~D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3-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本文提出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电网100、PFC电路200、储能续流电路300、电机驱动电路400和电机500;
电网100由a、b、c三相互成120°的三个正弦电压源组成,a、b、c三相电压源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PFC电路200相连;
PFC电路200由功率开关管Q1、Q2、Q3、Q4、Q5、Q6以及二极管D1、D2、D3、D4、D5、D6组成,其中,二极管D1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1的集电极相连构成a相上桥臂,二极管D4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4的集电极相连构成a相下桥臂,a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1的阳极和a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4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一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2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2的集电极相连构成b相上桥臂,二极管D5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5的集电极相连构成b相下桥臂,b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2的阳极和b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5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二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3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3的集电极相连构成c相上桥臂,二极管D6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6的集电极相连构成c相下桥臂,c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3的阳极和c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6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三条串联通路,以上三条串联通路的功率开关管Q1、Q2、Q3共发射极分别相连,二极管D4、D5、D6共阳极分别相连构成PFC电路200,具体的,PFC电路200在***正向工作时实现PFC功能,反向运行时起逆变作用。
DC模块300作为***中间级连接PFC电路200和电机驱动电路400,具体的,DC模块300可以由电感L1构成储能续流电路,电感L1一端与PFC电路200中功率开关管Q1、Q2、Q3的发射极以及电机驱动电路400中功率开关管Q7、Q8、Q9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与PFC电路200中二极管D4、D5、D6的阳极以及电机驱动电路400中二极管D10、D11、D12的阳极相连。
电机驱动电路400由功率开关管Q7、Q8、Q9、Q10、Q11、Q12以及二极管二极管D7、D8、D9、D10、D11、D12组成,二极管D7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7的集电极相连构成U相上桥臂,二极管D10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10的集电极相连构成U相下桥臂,U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7的阳极和U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10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四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8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8的集电极相连构成V相上桥臂,二极管D11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11的集电极相连构成V相下桥臂,V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8的阳极和V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11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五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9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9的集电极相连构成W相上桥臂,二极管D12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12的集电极相连构成W相下桥臂,W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12的阳极和W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12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六条串联通路,以上三条串联通路的功率开关管Q7、Q8、Q9共发射极分别相连,二极管D10、D11、D12共阳极分别相连构成电机驱动电路400;
电网100a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一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b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二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c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三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
PFC电路200中功率开关管Q1、功率开关管Q2、功率开关管Q3的发射极,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接入DC模块300;电机驱动电路400中功率开关管Q7、功率开关管Q8、功率开关管Q9的发射极,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的阳极也分别接入DC模块300,具体的,储能续流电路由电感L1组成,电感L1一端与PFC电路中功率开关管Q1、Q2、Q3的发射极以及电机驱动电路中功率开关管Q7、Q8、Q9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与PFC电路中二极管D4、D5、D6的阳极以及电机驱动电路中二极管D10、D11、D12的阳极相连;
电机500的U相与电机驱动电路400的第四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7的阳极相连,V相与第五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8的阳极相连,W相与第六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9的阳极相连;
功率开关管Q1~Q12是IGBT,且均内含反并联二极管;
介于电网100与PFC电路200之间或者电机驱动电路400与电机500之间设置有滤波器。具体的,滤波器设置在PFC电路200前端和电机500前端,接何种滤波器都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其他变通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加入滤波器,其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质。
为了简化分析,认为三相电网电压对称,则对于其他电网电压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实施例中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的一种控制方式。三相电压实际值最大、最小相对应的功率开关管进行PWM调制,其中三相电压实际值中间相对应的功率开关管处于常通状态。由于三相对称,则ia+ib+ic=0,且异号相电流绝对值等于同号相电流绝对值之和。
正向工作时,电感L1储能。利用Q1~Q6来实现PFC,以Ua>0>Ub>Uc和Ua<0<Ub<Uc为例分析,当Ua>0>Ub>Uc时,此时a相电流流出电网,b相和c相电流流入电网,则Q1高频,Q6高频PWM调制,Q5常通,Q2,Q3,Q4关断,此时电路工作状态如图3、图4;当Ua<0<Ub<Uc时,此时a相电流流入电网,b相和c相电流流出电网,则Q4高频,Q3高频PWM调制,Q2常通,Q1,Q5,Q6关断,此时电路工作状态如图5、图6所示。其余情况同理分析。
PFC阶段开关动作完成后,电感L1释放能量。电机侧Q7~Q12实现电机控制,若U相为电机电流绝对值最大相且电流方向为流入电机,则Q10高频,Q7,Q11,Q12关断,Q8、Q9中,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大相者进行PWM调制,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小者常通,此时电路工作状态如图7、图8所示;若U相为电机电流绝对值最大相且电流为流出电机,则Q7高频,Q8,Q9,Q10关断,Q11、Q12中,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大相者常通,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小相者进行PWM调制,此时电路工作状态如图9、图10所示。驱动电路中其余情况时Q7~Q12各管调制办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反向工作时,电机侧Q7~Q12实现电机控制,若U相为电机电流绝对值最大相且电流方向为流入电机,则Q10高频,Q7,Q11,Q12关断,Q8、Q9中,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大相者进行PWM调制,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小者常通;若U相为电机电流绝对值最大相且电流为流出电机,则Q7高频,Q8,Q9,Q10关断,Q11、Q12中,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大相者常通,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小相者进行PWM调制。驱动电路中其余情况时Q7~Q12各管调制办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反向工作时,电机侧功率开关管Q7~Q12开关动作完成后,电感L1释放能量,利用功率开关管Q1~Q6来实现逆变,将能量送入电网,以Ua>0>Ub>Uc和Ua<0<Ub<Uc为例分析,当Ua>0>Ub>Uc时,此时a相电流流入电网,b相和c相电流流出电网,则功率开关管Q4常通,功率开关管Q2进行PWM调制,功率开关管Q3常通,功率开关管Q1,Q5,Q6关断,此时逆变电路电流流向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Ua<0<Ub<Uc时,此时a相电流流出电网,b相和c相电流流入电网,则功率开关管Q1常通,功率开关管Q5高频PWM调制,功率开关管Q6常通,功率开关管Q2,Q3,Q4关断,此时逆变电路电流流向如图13和图14所示。其余情况同理分析。
参照图2、和图15-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DC模块300亦可以为一种双向Cuk电路,它由功率开关管Q13、Q14、二极管D13、D14、电感L1、L2和电容C1组成,功率开关管Q13~Q14是IGBT,且均内含反并联二极管,电感L1的一端和电容C1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感L2一端相连,功率开关管Q1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3的阴极相连,功率开关管Q1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4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13的阳极与电感L1和C1的连接点相连,二极管D14的阳极与电容C1和电感L2的连接点相连,功率开关管Q13的发射极与功率开关管Q14的发射极相连,PFC电路200中功率开关管Q1、功率开关管Q2、功率开关管Q3的发射极与双向Cuk电路中的电感L1一端相连,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阳极与双向Cuk电路中功率开关管Q13及功率开关管Q14的发射极相连;电机驱动电路400中功率开关管Q7、功率开关管Q8、功率开关管Q9的发射极与双向Cuk电路中的电感L2一端相连,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的阳极与双向Cuk电路中功率开关管Q13和功率开关管Q14的发射极相连。
正向工作时,功率开关管Q13进行PWM调制,控制电感L1及L2上的电流,Q14常通。
正向工作时,利用功率开关管Q1~Q6来实现PFC,以Ua>0>Ub>Uc和Ua<0<Ub<Uc为例分析,当Ua>0>Ub>Uc时,此时a相电流流出电网,b相和c相电流流入电网,则功率开关管Q1常通,功率开关管Q6高频PWM调制,功率开关管Q5常通,功率开关管Q2,Q3,Q4关断,此时PFC电路电流流向如图15和16所示;当Ua<0<Ub<Uc时,此时a相电流流入电网,b相和c相电流流出电网,则功率开关管Q4常通,功率开关管Q3高频PWM调制,功率开关管Q2常通,功率开关管Q1,Q5,Q6关断,此时PFC电路电流流向如图17和图18所示。其余情况同理分析。
正向工作时,电机侧功率开关管Q7~Q12实现电机控制,若U相为电机电流绝对值最大相且电流方向为流入电机,则功率开关管Q10常通,功率开关管Q7,Q11,Q12关断,功率开关管Q8、Q9中,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大相者进行PWM调制,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小者常通,此时电机控制电路电流流向如图19和图20所示;若U相为电机电流绝对值最大相且电流为流出电机,则功率开关管Q7常通,功率开关管Q8,Q9,Q10关断,功率开关管Q11、Q12中,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大相者常通,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小相者进行PWM调制,此时电机控制电路电流流向如图21和图22所示。驱动电路中其余情况时功率开关管Q7~Q12各管调制办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反向工作时,功率开关管Q14进行PWM调制,控制L2、L1电流,功率开关管Q13常通。
反向工作时,电机侧功率开关管Q7~Q12实现电机控制,若U相为电机电流绝对值最大相且电流方向为流入电机时,则功率开关管Q10常通,功率开关管Q7,Q11,Q12关断,功率开关管Q8、Q9中,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大相者进行PWM调制,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小者常通;若U相为电机电流绝对值最大相且电流为流出电机,则功率开关管Q7常通,功率开关管Q8,Q9,Q10关断,功率开关管Q11、Q12中,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大相者常通,对应电机反电势更小相者进行PWM调制。驱动电路中其余情况时功率开关管Q7~Q12各管调制办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反向工作时,利用功率开关管Q1~Q6来实现逆变,将电机能量送入电网,以Ua>0>Ub>Uc和Ua<0<Ub<Uc为例分析,当Ua>0>Ub>Uc时,此时a相电流流入电网,b相和c相电流流出电网,则功率开关管Q4常通,功率开关管Q2进行PWM调制,功率开关管Q3常通,功率开关管Q1,Q5,Q6关断,此时逆变电路电流流向如图23和图24所示;当Ua<0<Ub<Uc时,此时a相电流流出电网,b相和c相电流流入电网,则功率开关管Q1常通,功率开关管Q5高频PWM调制,功率开关管Q6常通,功率开关管Q2,Q3,Q4关断,此时逆变电路电流流向如图25和图26所示。其余情况同理分析。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对以上描述做出众多变通是可能的,所以实施例仅是用来描述一个或多个特定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网(100),用于为***正向运行时提供能量,反向运行时吸收能量;
PFC电路(200),用于***正向工作时实现PFC功能,反向运行时起逆变作用;
DC模块(300),用于***储能续流或者切换工作模式;
电机驱动电路(400),用于***正向工作时作为输出端通过功率开关管Q7~Q12实现电机控制,***反向工作时实现整流作用;
电机(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100)包括a、b、c三相互成120°的三个正弦电压源,a、b、c三相电压源一端连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FC电路(200)包括功率开关管Q1~Q6以及二极管D1~D6,二极管D1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1的集电极相连构成a相上桥臂,二极管D4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4的集电极相连构成a相下桥臂,a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1的阳极和a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4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一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2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2的集电极相连构成b相上桥臂,二极管D5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5的集电极相连构成b相下桥臂,b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2的阳极和b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5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二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3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3的集电极相连构成c相上桥臂,二极管D6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6的集电极相连构成c相下桥臂,c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3的阳极和c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6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三条串联通路,三条串联通路中功率开关管Q1、功率开关管Q2、功率开关管Q3的发射极连在一起,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阳极连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模块(300)作为***中间级连接PFC电路(200)和电机驱动电路(4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400)包括功率开关管Q7~Q12以及二极管D7~D12,二极管D7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7的集电极相连构成U相上桥臂,二极管D10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10的集电极相连构成U相下桥臂,U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7的阳极和U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10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四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8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8的集电极相连构成V相上桥臂,二极管D11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11的集电极相连构成V相下桥臂,V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8的阳极和V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11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五条串联通路;二极管D9的阴极与功率开关管Q9的集电极相连构成W相上桥臂,二极管D12的阴极和功率开关管Q12的集电极相连构成W相下桥臂,W相上桥臂中二极管D12的阳极和W相下桥臂中功率开关管Q12的发射极相连构成第六条串联通路,三条串联通路的功率开关管Q7、功率开关管Q8、功率开关管Q9的发射极连在一起,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的阳极连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100)的a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所述PFC电路(200)的第一条串联通路中D1的阳极相连,所述电网(100)的b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所述PFC电路(200)第二条串联通路中D2的阳极相连,所述电网(100)的c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所述PFC电路(200)第三条串联通路中D3的阳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FC电路(200)中功率开关管Q1、功率开关管Q2、功率开关管Q3的发射极,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接入所述DC模块(300);所述电机驱动电路(400)中功率开关管Q7、功率开关管Q8、功率开关管Q9的发射极,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的阳极也分别接入所述DC模块(30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00)的U相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400)的第四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7的阳极相连,V相与第五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8的阳极相连,W相与第六条串联通路中二极管D9的阳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3或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功率开关管Q1~Q12为N型MOSFET或IGBT,且均内含反并联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介于电网(100)与PFC电路(200)之间或者电机驱动电路(400)与电机(500)之间设置有滤波器。
CN202021670137.5U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Active CN212518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0137.5U CN212518849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0137.5U CN212518849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8849U true CN212518849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4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0137.5U Active CN212518849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8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7055B (zh) 中壓變頻驅動系統
Peng Z-source inverter
CN102185514B (zh) 一种单相三电平逆变器
CN104682736A (zh) 五电平整流器
TWI539737B (zh) 五電平變換裝置
CN212969479U (zh) 一种Heric逆变电路和Heric逆变器
CN111416535A (zh) 一种三模态混合单相五电平整流器
CN105099249A (zh) 高可靠性双输入逆变器
TWI539736B (zh) 五電平變換裝置
CN108141147A (zh) 高电压增益的五电平逆变器拓扑电路
CN102055354B (zh) 一种交流直流转换器以及一种变频器
EP3550713B1 (en) Converter
CN111327222B (zh) 一种变流电路
US20230299690A1 (en) Neutral point clamped inverter and photovoltaic power supply system
Zhang et al. Evaluation of hybrid si/sic three-level active neutral-point-clamped inverters
CN102437761B (zh) 一种单相全桥三电平逆变器及一种三相三电平逆变器
CN212518849U (zh)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CN114665735B (zh) Anpc三电平逆变拓扑电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WO2014086083A1 (zh) 双向变流拓扑
CN113437882B (zh) 基于并联式多二极管串联双向开关的三电平整流器
CN209767411U (zh) 一种变流电路
CN112072983A (zh)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CN215871225U (zh) 一种五电平电压源型变换装置
CN109861573B (zh) 一种低开关损耗功率逆变器
CN102427307B (zh) 一种三相四线制三电平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