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7274U -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7274U
CN212517274U CN202021584365.0U CN202021584365U CN212517274U CN 212517274 U CN212517274 U CN 212517274U CN 202021584365 U CN202021584365 U CN 202021584365U CN 212517274 U CN212517274 U CN 212517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ab
bent
battery according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843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天华
曹轶芳
张静
刘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843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7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7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7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电池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主体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密封部以及从所述密封部伸出的多个极耳;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各极耳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

Description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众多特点,在手机市场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电池快充技术成为趋势,中高端手机均采用快充设计,而且旗舰版手机快充功率也都在40W以上。由于手机各项功能的不断提升,电池容量不断增加,如何实现快速充电就成了用户追求的重点。
随着各种快充技术的发展,电池保护电路承载的电流越来越大。在传统快充保护方案设计中,电池热量集中在一些高发热电子元器件上,如MOS、精密电阻、连接器、FPC等,从而增加功耗损失、加速电池性能变差,甚至可能发生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其能降低保护板的温升,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主体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密封部以及从所述密封部伸出的多个极耳。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各极耳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所述第一保护板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极耳。所述第二保护板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极耳。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所述第一本***于所述密封部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过渡部弯折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密封部和所述第一本体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本体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一凹槽中穿过。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所述极耳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于所述密封部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朝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极耳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凹槽中穿过。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和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渡部弯折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并固定于所述第四连接部。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和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极耳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过渡部弯折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四连接部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二凹槽中穿过。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密封部和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密封部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位于所述密封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所述第一保护板还包括从所述第一本体延伸的第一延伸段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第一连接器,且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硬度。所述第二保护板还包括从所述第二本体延伸的第二延伸段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第二连接器,且所述第二延伸段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硬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使用电池的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为所述装置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申请的电池中,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处于并联状态,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本申请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中的电流,减小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降低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的温升,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使用电池的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电芯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电芯的剖视图。
图5为图2的电池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图5沿线A-A作出的剖视图。
图7为图6在方框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第一保护板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第二保护板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和电芯。
图1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和电芯。
图12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图11的第二保护板弯折后的状态。
图13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电池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沿线B-B作出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在方框部分的放大图。
图17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和电芯。
图18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和电芯。
图19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电池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1为图20沿线C-C作出的剖视图。
图22为图21在方框部分的放大图。
图23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和电芯。
图24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和电芯。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芯 22第一连接件
11主体部 221第一连接部
111第一表面 222第二连接部
112第二表面 223第一过渡部
12密封部 23第一延伸段
121顶封部 24第一连接器
122侧封部 3第二保护板
13极耳 31第二本体
131第一弯折部 311第二凹槽
132第二弯折部 32第二连接件
133基体部 321第三连接部
14包装袋 322第四连接部
15电极组件 323第二过渡部
16密封件 33第二延伸段
2第一保护板 34第二连接器
21第一本体 35柔性电路板
211第一凹槽 36补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电池适用于各种使用电池的装置,例如,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电池为所述装置提供电源。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电池不仅仅局限适用于上述所描述的设备,还可以适用于所有使用电池的设备,但为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图1示出了一种手机1000的结构,所述手机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2000,电池2000为手机1000提供电源,满足使用手机时的用电需求。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电芯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电芯的剖视图。
参照图2至图4,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2000包括电芯1。电芯1包括主体部11、连接于主体部11的密封部12以及从密封部12伸出的多个极耳13。电芯1可为锂电芯。
具体地,电芯1包括包装袋14和收容于包装袋14内的电极组件15。电极组件15是电芯1实现重复充放电功能的核心构件。电极组件15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隔开的隔膜,在本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5可通过卷绕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及隔膜而形成。电极组件15可被平坦地挤压以形成扁平状。在一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5可为多个并层叠设置。
包装袋14可为铝塑膜或钢塑膜。包装袋14可由一张铝塑膜或一张钢塑膜对折连接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先通过冲压在铝塑膜(或钢塑膜)上形成两个凹腔,然后将铝塑膜对折为两层(以下将所述两层称之为第一包装膜和第二包装膜)以使两个凹腔相对。其中,两个凹腔分别形成于第一包装膜和第二包装膜。第一包装膜的凹腔和第二包装膜的凹腔围成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5的容纳腔。第一包装膜的环绕凹腔的边缘与第二包装膜的环绕凹腔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将所述容纳腔密封。电芯1的主体部11包括电极组件15和包装袋14的围成所述容纳腔的部分,而密封部12则包括第一包装膜和第二包装膜密封连接的部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袋14可由两张铝塑膜热压连接而成。
密封部12包括顶封部121和侧封部122,顶封部121位于主体部11的一端,极耳13从顶封部121中伸出,侧封部12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主体部11的两侧。为了减小电芯1占用的空间,侧封部122弯折并粘接到主体部11上。
电芯1的所述多个极耳13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极耳电连接于正极极片,负极极耳电连接于负极极片。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为一个。在一些替代的实施例中,正极极耳可为多个,负极极耳可为多个。各极耳13穿过顶封部121并延伸到包装袋14的内部,以便于与极片电连接。
电芯1还包括密封件16,密封件16环绕在极耳13的外侧,并将极耳13与顶封部121隔开,避免极耳13与顶封部121中的金属(例如铝塑膜中的铝层)接触。
沿电芯1的厚度方向,主体部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沿电芯1的厚度方向,顶封部121的一侧形成相对第一表面111凹陷的第一凹坑,顶封部121的另一侧形成相对第二表面112凹陷的第二凹坑。第一凹坑的深度大于第二凹坑的深度。此时,沿电芯1的厚度方向,顶封部121和第一表面111的距离大于顶封部121和第二表面112的距离。在弯折侧封部122之前,侧封部122和第一表面111的距离大于侧封部122和第二表面112的距离
由于锂电池的化学特性,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其内部进行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化学正反应,但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其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将会导致电芯内部发生化学负反应,该副反应加剧后,会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并可能产生大量的气体,使电池内部压力迅速增大后***而导致安全问题,因此,锂电池通常需要一个保护电路,用于对电池的充、放电状态进行有效监测,并在某些条件下关断充、放电回路以防止对电池发生损害。电池包括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板,保护板是由电子电路组成,时刻准确的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电回路中的电流。保护板通常包括MOS开关、精密电阻、电容及辅助器件FUSE、PTC、NTC、存储器、连接器、FPC等电子元器件元件。
图5为图2的电池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6为图5沿线A-A作出的剖视图。图7为图6在方框部分的放大图。
参照图5至图7,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2000还包括第一保护板2和第二保护板3,各极耳13均电连接于第一保护板2和第二保护板3。第一保护板2和第二保护板3均能够独立地通过极耳13实现对电芯1的充放电,并时刻准确的监视电芯1的电压和充放电回路中的电流。
在本申请的电池2000中,第一保护板2和第二保护板3处于并联状态,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本申请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一保护板2和第二保护板3中的电流,减小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降低第一保护板2和第二保护板3的温升,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另外,由于申请的电池2000可以降低保护板的温升,所以可以支持大功率的快充。
第一保护板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一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2连接于第一本体21和极耳13。第二保护板3包括第二本体31和第二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2连接于第二本体31和极耳13。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31可用于设置电子元器件。第一连接件22用于将第一本体21和极耳13电连接,第二连接件32用于将第二本体31和极耳13电连接。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32可为金属片,优选为镍片。第一连接件22的数量、第二连接件32的数量以及极耳13的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电芯1的厚度方向,第一保护板2、第二保护板3以及密封部12至少部分地重叠。顶封部121的厚度小于主体部11的厚度,所以顶封部121的两侧会存在一定的空间,此时,第一保护板2和第二保护板3可以利用所述空间,从而减小电池的尺寸,提高能量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坑的深度大于第二凹坑的深度,所以密封部12的靠近第一表面111的一侧的空间较大,此时,优选地,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31均位于密封部12的靠近第一表面111的一侧。进一步地,第一本体21位于密封部12和第二本体31之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坑的深度等于或近似等于第二凹坑的深度,此时,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31可分别设置于密封部12的两侧。
参照图7,第一连接件22包括第一连接部221、第二连接部222和第一过渡部223,第一连接部221连接于第一本体21,极耳13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22,第一过渡部223弯折并连接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第二连接部222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到极耳13。
第一连接部221位于密封部12和第一本体21之间,第二连接部222位于第一本体21的远离主体部11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本体21设有第一凹槽211,第二连接部222至少部分从第一凹槽211中穿过。第一凹槽211可以为第二连接部222预留空间,降低第二连接部222与第一本体21接触的风险。
极耳13包括第一弯折部131、第二弯折部132和基体部133,基体部133穿过密封部12,基体部133的内端电连接于极片,外端伸出到密封部12外部。第一弯折部131相对于密封部12弯折,第二弯折部132相对于第一弯折部131朝靠近主体部11的方向弯折。第一弯折部131、第二弯折部132和基体部133形成U形结构。第一弯折部131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22,第二弯折部132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2。
第二弯折部132位于第二本体31的远离第一本体21的一侧。此时,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31位于密封部12和第二弯折部13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本体31设有第二凹槽311,极耳13的一部分从第二凹槽311中穿过。第二凹槽311可以为极耳13预留空间,降低极耳13与第二本体31接触的风险。
第二连接件32包括第三连接部321、第四连接部322和第二过渡部323,第三连接部321固定于第二本体31,第四连接部322位于第三连接部321的远离第二本体31的一侧,第二过渡部323弯折并连接第三连接部321和第四连接部322。第三连接部321、第四连接部322和第二过渡部323近似形成U形结构。第二弯折部13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连接部321和第四连接部322之间并固定于第四连接部322。
图8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第一保护板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第二保护板的示意图。
参照图8,第一保护板2还包括从第一本体21延伸的第一延伸段23和设置于第一延伸段23的第一连接器24,且第一延伸段23的硬度低于第一本体21的硬度。第一连接器24用于与主机端(例如手机、笔记本)相连。第一延伸段23较为柔软,易于弯折,便于第一连接器24与主机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板2可为软硬结合板,第一本体21为硬质的印制电路板,第一延伸段23为柔性电路板。硬质的印制电路板硬度较高,能够有效地支撑MOS开关、精密电阻等电子元器件。柔性电路板便于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段23设置为两个且分别从第一本体21的两端延伸,第一连接器24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延伸段23上。两个第一连接器24可以使第一保护板2以更高的功率来对电芯1充电。
参照图9,第二保护板3还包括从第二本体31延伸的第二延伸段33和设置于第二延伸段33的第二连接器34,且第二延伸段33的硬度低于第二本体31的硬度。第二连接器34用于与主机端(例如手机、笔记本)相连。第二延伸段33较为柔软,易于弯折,便于第二连接器34与主机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板3包括柔性电路板35和补强板36,补强板36固定于柔性电路板35。补强板36以及柔性电路板35与补强板36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本体31,柔性电路板35的不与补强板36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延伸段33。通过设置补强板36,可以提高第二本体31的强度,从而有效地支撑MOS开关、精密电阻等电子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板3的第二延伸段33设置为一个;此时,第一保护板2以较高功率来对电芯1充电,第二保护板3以较低功率来对电芯1充电。当然,第二保护板3的第二延伸段33也可设置为多个。
下面参照图10-12,简要说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的成型过程。图10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和电芯。图1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和电芯。图12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图11的第二保护板弯折后的状态。
参照图10,在装配第一保护板2和电芯1前,第一连接件22大体为平板状且第二连接部222伸出第一主体21。在装配时,将第一保护板2放置到密封部12的上侧,并使第二连接部222贴合到极耳13上,然后焊接第二连接部222和极耳13。
参照图11,在装配第二保护板3和电芯1前,第二连接件32大体为L状。在装配时,将极耳13的端部贴合到第二连接件32的第四连接部322,然后再焊接第四连接部322和极耳13。
参照图12,然后弯折第二连接件32,以将第二连接件32弯折为U形。此时,极耳13的一部分夹持在第三连接部321和第四连接部322之间。
然后,朝向主体部11回折极耳13,以将极耳13弯折为U形结构;随着极耳13的弯折,第一连接件22大体弯折为L形结构,第二主体31也翻折到第一主体21的远离密封部12的一侧,进而形成图2所示的电池2000。
在将极耳13弯折为U形结构的过程中,为了给极耳13和第一连接件22预留弯折空间,第一本体21设置了第一凹槽211,第二本体31设置了第二凹槽311。
参照图8,第一过渡部223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的宽度,这样可以便于第一连接件22的弯折。同样地,第二过渡部323的宽度小于第三连接部321和第四连接部322的宽度。
图13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电池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5为图14沿线B-B作出的剖视图。图16为图15在方框部分的放大图。
除了第二连接件22的结构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池被形成为等同于或类似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因此,将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等同或类似的结构的描述。
参照图13至图16,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2为平板状结构,无需在电池的成型过程中弯折。第二主体31和极耳13的第二弯折部132分别位于第二连接件22
下面参照图17-18,简要说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的成型过程。图17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和电芯。
图18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和电芯。
参照图17,在装配第一保护板2和电芯1前,第一连接件22大体为平板状且第二连接部222伸出第一主体21。在装配时,将第一保护板2放置到密封部12的上侧,并使第二连接部222贴合到极耳13上,然后焊接第二连接部222和极耳13。
参照图18,将极耳13的端部贴合到第二连接件32,然后再焊接第二连接件32和极耳13。然后,朝向主体部11回折极耳13,以将极耳13弯折为U形结构;随着极耳13的弯折,第一连接件22大体弯折为L形结构,第二主体31也翻折到第一主体21的远离密封部12的一侧,进而形成图13所示的电池2000。
图19为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0为图19的电池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21为图20沿线C-C作出的剖视图。图22为图21在方框部分的放大图。
除了极耳13和第二连接件22的结构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池被形成为等同于或类似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因此,将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等同或类似的结构的描述。
参照图19至图22,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2包括第三连接部321、第四连接部322和第二过渡部323,第三连接部321固定于第二本体31,极耳13的一部分固定于第二连接部222和第四连接部322之间,第二过渡部323弯折并连接第三连接部321和第四连接部322。第二连接件32近似弯折为L形结构,极耳13近似弯折为L形结构。
第三连接部321位于第二本体31的远离第一本体21的一侧。第二本体31设有第二凹槽311,第四连接部322至少部分从第二凹槽311中穿过。通过设置第二凹槽311,可以为第四连接部322预留空间,降低第四连接部322与第二主体31接触的风险。
下面参照图23-24,简要说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池的成型过程。图23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和电芯。图24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池在成型过程中的一示意图,并示出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和电芯。
参照图23,在装配第一保护板2和电芯1前,第一连接件22大体为平板状且第二连接部222伸出第一主体21。在装配时,将第一保护板2放置到密封部12的上侧,并使第二连接部222贴合到极耳13上,然后焊接第二连接部222和极耳13。
参照图24,在装配第二保护板3和电芯1前,第二连接件32大体为平板状且第四连接部322伸出第一主体31。在装配时,将第四连接部322贴合到极耳13上,然后焊接第四连接部322和极耳13。此时,第二连接部222和第四连接部322分别位于极耳13的两侧。
然后,先将极耳13弯折为L形,随着极耳13的弯折,第一连接件22也大体弯折为L形结构。然后再将第二连接件32弯折为L形,随着第二连接件32的弯折,第二主体31也翻折到第一主体21的远离密封部12的一侧,进而形成图19所示的电池2000。

Claims (13)

1.一种电池,包括:
电芯(1),所述电芯(1)包括主体部(11)、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1)的密封部(12)以及从所述密封部(12)伸出的多个极耳(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一保护板(2)和第二保护板(3),各极耳(13)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板(2)和所述第二保护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板(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一连接件(22),所述第一连接件(22)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21)和所述极耳(13);
所述第二保护板(3)包括第二本体(31)和第二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32)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31)和所述极耳(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21)位于所述密封部(12)和所述第二本体(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22)包括第一连接部(221)、第二连接部(222)和第一过渡部(223),所述第一连接部(221)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21),所述极耳(13)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2),所述第一过渡部(223)弯折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221)位于所述密封部(12)和所述第一本体(2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222)位于所述第一本体(21)的远离所述主体部(11)的一侧;
所述第一本体(21)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二连接部(222)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一凹槽(211)中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耳(13)包括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32),所述第一弯折部(131)相对于所述密封部(12)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132)相对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31)朝靠近所述主体部(11)的方向弯折;
所述第一弯折部(13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2),所述第二弯折部(132)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折部(132)位于所述第二本体(31)的远离所述第一本体(21)的一侧;
所述第二本体(31)设有第二凹槽(311),所述极耳(13)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凹槽(311)中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32)包括第三连接部(321)、第四连接部(322)和第二过渡部(323),所述第三连接部(321)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31),所述第四连接部(322)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21)的远离所述第二本体(31)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渡部(323)弯折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21)和所述第四连接部(322);
所述第二弯折部(13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21)和所述第四连接部(322)之间并固定于所述第四连接部(32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32)包括第三连接部(321)、第四连接部(322)和第二过渡部(323),所述第三连接部(321)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31),所述极耳(13)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2)和所述第四连接部(322)之间,所述第二过渡部(323)弯折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21)和所述第四连接部(3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连接部(321)位于所述第二本体(31)的远离所述第一本体(21)的一侧;
所述第二本体(31)设有第二凹槽(311),所述第四连接部(322)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二凹槽(311)中穿过。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电芯(1)的厚度方向,所述主体部(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且所述密封部(12)和所述第一表面(111)的距离大于所述密封部(12)和所述第二表面(112)的距离;
所述第一本体(21)和所述第二本体(31)均位于所述密封部(12)的靠近所述第一表面(111)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板(2)还包括从所述第一本体(21)延伸的第一延伸段(23)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段(23)的第一连接器(24),且所述第一延伸段(23)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一本体(21)的硬度;
所述第二保护板(3)还包括从所述第二本体(31)延伸的第二延伸段(33)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段(33)的第二连接器(34),且所述第二延伸段(33)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二本体(31)的硬度。
13.一种使用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为所述装置提供电能。
CN202021584365.0U 2020-08-03 2020-08-03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Active CN212517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4365.0U CN212517274U (zh) 2020-08-03 2020-08-03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4365.0U CN212517274U (zh) 2020-08-03 2020-08-03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7274U true CN212517274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4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84365.0U Active CN212517274U (zh) 2020-08-03 2020-08-03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727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3307A (zh) * 2021-04-23 2021-07-30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用电设备
CN113690538A (zh) * 2021-07-30 2021-11-23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板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5377617A (zh) * 2021-05-17 2022-11-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板、电池组件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3307A (zh) * 2021-04-23 2021-07-30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用电设备
CN113193307B (zh) * 2021-04-23 2023-04-28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用电设备
CN115377617A (zh) * 2021-05-17 2022-11-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板、电池组件及终端
CN113690538A (zh) * 2021-07-30 2021-11-23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板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1727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US9083028B2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of novel structure
CN112467261B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US921926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of novel structure
JP4276102B2 (ja) パウチ型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EP351200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vehicle
EP2083460B1 (en) Battery pack
US781168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7550227B2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08198989B (zh) 连接构件和充电电池
CN204067465U (zh) 蓄电装置
JP4497372B2 (ja) パウチ形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21267642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EP2058875B1 (en) Secondary battery with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EP4113731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EP398935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module, and device using battery as power source
KR20040066412A (ko) 전지부 유니트와, 이를 채용한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12133876B (zh) 电池及终端设备
WO2023185288A1 (zh) 电池
JP2006344457A (ja) 薄型二次電池とその集合電池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213150965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EP2830140B1 (en) Electrode assembly for a secondary battery
CN212676395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KR20070056426A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16325339A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