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4134U - 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4134U
CN212304134U CN202020839494.3U CN202020839494U CN212304134U CN 212304134 U CN212304134 U CN 212304134U CN 202020839494 U CN202020839494 U CN 202020839494U CN 212304134 U CN212304134 U CN 212304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rib
sidewall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394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lip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lip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lip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lip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394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4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4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41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电源插接头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的第一接头本体设有开设于第一接头本体的外端壁的收容槽、分别开设于第一接头本体的相背两侧壁并贯穿外端壁、且呈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和第二定位槽的中心轴相对第一接头本体的中心轴偏移。第一接头的针脚位于收容槽内。第二接头包括第二接头本体、分别连接于第二接头本体的相背两侧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嵌设于第二接头本体并自第二接头本体露出的插接部。与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二接头的第一定位块卡设于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块卡设于第二定位槽,插接部收容于收容槽内且针脚插接于插接部内,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接口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源插接头组件的防呆设计通过在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的表面喷涂或贴附插接标识来指示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的正确插接位置,然而在光亮不足的环境下用户不容易观察到对应的插接标识,如果凭感觉强行插接,则容易导致针脚变形;即便针脚没有变形,在针脚没有插接在配对的插槽的情况下,电源插接头往往不能正常工作,又需要将公连接头拔出母连接头并重新进行插接,导致操作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源插接头组件,电源插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包括第一接头本体以及针脚,第一接头本体设有收容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收容槽开设于第一接头本体的外端壁,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分别开设于第一接头本体的相背两侧壁并贯穿外端壁、且呈相对设置。第一定位槽的中心轴和第二定位槽的中心轴相对第一接头本体的中心轴偏移。针脚位于收容槽内。第二接头包括第二接头本体、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以及插接部,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分别连接于第二接头本体的相背两侧。插接部嵌设于第二接头本体并自第二接头本体露出。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与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二接头的第一定位块卡设于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块卡设于第二定位槽,插接部收容于收容槽内且针脚插接于插接部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头本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围成收容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均与收容槽连通。第一定位槽设于第一侧壁,第一定位槽与第二侧壁的间距大于第一定位槽与第四侧壁的间距。第二定位槽设于第三侧壁,且与第一定位槽的中心轴与第二定位槽的中心轴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头沿第一方向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接头,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贯穿外端壁,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槽沿第二方向的宽度与第一侧壁沿第二方向的宽度之比为a,0.1≤a≤0.2。第二定位槽沿第二方向的宽度与第一定位槽沿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第一侧壁沿第二方向的宽度与第三侧壁沿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头还包括多个第一凸筋对,多个第一凸筋对间隔地固定于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的背离收容槽的表面,第一凸筋对包括第一连接指示部,固定于第一侧壁的第一凸筋对的第一连接指示部指向第一定位槽,固定于第三侧壁的第一凸筋对的第一连接指示部指向第二定位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凸筋对包括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相连并相对倾斜,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的相连处形成第一连接指示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头还包括多个第二凸筋对,多个第二凸筋对间隔地固定于第二接头本体的外表面,第二凸筋对包括第二连接指示部,与第一定位块位于接头本体的同一表面的第二凸筋对的第二连接指示部指向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位于接头本体的同一表面的第二凸筋对指向第二定位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凸筋对包括第三凸筋和第四凸筋,第三凸筋与第四凸筋相连并相对倾斜,第三凸筋与第四凸筋的相连处形成第二连接指示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头本体与第二接头本体均为塑料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灯带装置,灯带装置包括电源、灯带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电源插接头组件,第一接头与电源电连接,第二接头与灯带电连接,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中,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接头的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分别开设于第一接头本体的相背两侧壁并贯穿外端壁、且呈相对设置;第二接头的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分别连接于第二接头本体的相背两侧,且插接部嵌设于第二接头本体并自第二接头本体露出。由于第一定位槽的中心轴和第二定位槽的中心轴相对第一接头本体的中心轴偏移,在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的过程中,不管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以任意角度进行连接,只有在第二接头的第一定位块与第一接头的第一定位槽对准且第二接头的第二定位块与第一接头的第二定位槽对准的情况下,第一定位块才能卡设于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块才能卡设于第二定位槽,从而将插接部收容于收容槽内且针脚插接于插接部内,避免了针脚变形、以及针脚与插接部的插接位置不匹配的情况,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插接头组件的第一接头连接于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源插接头组件的第一接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电源插接头组件的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电源插接头组件的第一接头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电源插接头组件的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源插接头组件100。电源插接头组件100包括第一接头10以及第二接头30,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可拆卸地连接,例如第二接头30可以沿第一方向D1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接头10。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30的中任意一个可以与电源进行电连接且另一可以与灯带等发光装置进行电连接,在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进行连接后,电源可以通过电源插接头组件100将电力输送到发光装置,从而可以为发光装置供电。
请参阅图2,第一接头10包括第一接头本体11以及针脚13,针脚13固定于第一接头本体11内。例如第一接头本体11设有收容槽111,收容槽111开设于第一接头本体11的外端壁117,针脚13位于收容槽111内,有助于对针脚13进行保护。第一接头本体11为塑料件,例如第一接头本体11可以采用聚氯乙烯制成,针脚13以及相关的导线可以嵌设于第一接头本体11内。
收容槽111还可以用于与第二接头30配合来提高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连接的稳定性。在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连接后,外端壁117可以位于第一接头本体11的朝向第二接头30的方向。
请结合图1和图3,第一接头本体11还设有第一定位槽113和第二定位槽115,第一定位槽113与第二定位槽115分别开设于第一接头本体11的相背两侧壁并贯穿外端壁117,并且第一定位槽113与第二定位槽115呈相对设置。例如第一接头本体11包括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4、第三侧壁116和第四侧壁118,第一侧壁112和第三侧壁116相对,第二侧壁114和第四侧壁118相对,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4、第三侧壁116、第四侧壁118和第一侧壁112可以依次首尾连接,第一定位槽113设于第一侧壁112,第二定位槽115设于第三侧壁116且与第一定位槽113相对。第一定位槽113和第二定位槽115用于与第二接头30配合,可以保证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的插接位置的正确对位后才能够进行连接。
此外,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4、第三侧壁116和第四侧壁118还可以围成收容槽111,第一定位槽113可以沿第二方向D2延伸并沿第一方向D1贯穿第一侧壁112,第二定位槽115也可以沿第二方向D2延伸并沿第一方向D1贯穿第三侧壁116,使得第一定位槽113与第二定位槽115均与收容槽111连通。第二方向D2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可以为第二侧壁114朝向第四侧壁118的方向,或者为第四侧壁118朝向第二侧壁114的方向。
请结合图3和图4,第一定位槽113的中心轴1131相对第一接头本体11的中心轴110偏移,例如第一定位槽113与第二侧壁114的间距大于第一定位槽113与第四侧壁118的间距,其中,第一接头本体11的中心轴110垂直于外端壁117,第一定位槽113的中心轴1131垂直于第一侧壁112。
第一定位槽113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与第一侧壁112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之比为a,0.1≤a≤0.2,第一定位槽113的宽度不至于过宽而导致第一侧壁112的强度不足而易变形,从而保证了收容槽111的空间大小不易改变,有助于提高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连接后的稳定性。此外,由于第一接头本体11为塑料件,第一定位槽113的宽度不至于过窄而导致与第一定位槽113配合的结构(例如下文的第一定位块33)的尺寸过小,从而在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的插接位置没有正确对位时,与第一定位槽113配合的结构通过与第一侧壁112相抵而产生明显的阻抗力,使用户通过感知该阻抗力而知晓当前的插接位置没有正确对位而可以及时作出调整。
同样地,第二定位槽115的中心轴1150相对第一接头本体11的中心轴110偏移,例如第二定位槽115与第二侧壁114的间距大于第一定位槽113与第四侧壁118的间距,第二定位槽115的中心轴1150与第一定位槽113的中心轴1131可以重合。第二定位槽115的中心轴1150垂直于第三侧壁116。第二定位槽115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与第一定位槽113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相等,并且第三侧壁116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与第一侧壁112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相等,即第二定位槽115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与第三侧壁116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之比为a。第二定位槽115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的作用与第一定位槽113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相似,既有助于保证收容槽111的空间大小不易改变,提高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连接后的稳定性,又有助于使用户通过感知阻抗力而知晓当前的插接位置没有正确对位而可以及时作出调整。
第一接头1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凸筋对15,多个第一凸筋对15可以增加用户接触第一接头10的摩擦力,增强了用户握紧第一接头10的稳定性,减少了第一接头10连接第二接头30过程中因手滑而导致两者的插接位置错位而导致针脚13变形的情况。
多个第一凸筋对15可以间隔地固定于第一侧壁112的背离收容槽111的表面,以及固定于第三侧壁116的背离收容槽111的表面。固定于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凸筋对15与第一定位槽113间隔,固定于第二侧壁114的第一凸筋对15与第一定位槽113间隔。第一凸筋对15与第一接头本体11可以一体注塑成型。
每个第一凸筋对15包括第一凸筋151和第二凸筋153,第一凸筋151与第二凸筋153相连并相对倾斜,第一凸筋151与第二凸筋153的相连处形成第一连接指示部,固定于第一侧壁112的第一连接指示部指向第一定位槽113,固定于第三侧壁116的第一连接指示部指向第二定位槽115。第一凸筋151与第二凸筋153组成近似箭头的形状,不仅可以指示第一接头10连接第二接头30的方向,而且在用户握紧第一接头10的同时,还有助于用户通过感知第一凸筋对15所在位置而知晓第一定位槽113和第二定位槽115的位置,从而便于用户的对位操作。
请结合图1和图5,第二接头30包括第二接头本体31、插接部37、第一定位块33以及第二定位块35,插接部37、第一定位块33以及第二定位块35均连接于第二接头本体31。例如插接部37嵌设于第二接头本体31并自第二接头本体31露出,第一定位块33与第二定位块35分别连接于第二接头本体31的相背两侧。
第二接头本体31为塑料件,例如第二接头本体31可以采用聚氯乙烯制成。插接部37可以为与针脚13配对的插槽类型。
第一定位块33用于与第一定位槽113配合,第一定位块33的形状、大小等与第一定位槽113的形状、大小等相匹配。对应的,第二定位块35用于与第二定位槽115配合,第二定位块35的形状、大小等与第二定位槽115的形状、大小等相匹配。
在第一定位块33对准第一定位槽113且第二定位块35对准第二定位槽115的情况下,第二接头30才能与第一接头10连接,并在第二接头30与第一接头10连接后,第一定位块33卡设于第一定位槽113,第二定位块35卡设于第二定位槽115,第二接头本体31部分地卡设于第一接头本体11的收容槽111内,插接部37收容于收容槽111内且针脚13插接于插接部37内。
第二接头3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凸筋对39,多个第二凸筋对39可以增加用户接触第二接头30的摩擦力,增强了用户握紧第二接头30的稳定性,减少了第二接头30连接第一接头10过程中因手滑而导致两者的插接位置错位而导致针脚13变形的情况。
多个第二凸筋对39可以间隔地固定于第二接头本体31的外表面,例如一部分的第二凸筋对39与第一定位块33位于接头本体的同一表面,另一部分的第二凸筋对39与第二定位块35位于接头本体的同一表面。第二凸筋对39与第二接头本体31可以一体注塑成型。
每个第二凸筋对39包括第三凸筋391和第四凸筋393,第三凸筋391与第四凸筋393相连并相对倾斜,第三凸筋391与第四凸筋393的相连处形成第二连接指示部,与第一定位块33位于接头本体的同一表面的第二凸筋对39的第二连接指示部指向第一定位块33,与第二定位块35位于接头本体的同一表面的第二凸筋对39的第二连接指示部指向第二定位块35。第三凸筋391与第四凸筋393组成近似箭头的形状,不仅可以指示第二接头30连接第一接头10的方向,而且在用户握紧第二接头30的同时,还有助于用户通过感知第二凸筋对39所在位置而知晓第一定位块33和第二定位块35的位置,再通过配合第一凸筋对15所在位置而感知第一定位槽113和第二定位槽115的位置,有助于用户将第一定位块33准确地对准第一定位槽113且第二定位块35准确地对准第二定位槽115,从而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使用电源插接头组件100时,例如在光亮不足的环境下,左右手可以分别握紧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30,并直接将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30进行不同角度的连接,由于第一定位槽113的中心轴1131和第二定位槽115的中心轴1150相对第一接头本体11的中心轴110偏移,只有在第二接头30的第一定位块33与第一接头10的第一定位槽113对准且第二接头30的第二定位块35与第一接头10的第二定位槽115对准的情况下,第一定位块33才能卡设于第一定位槽113,第二定位块35才能卡设于第二定位槽115,而在第一定位块33和第二定位块35分别正确卡设于第一定位槽113和第二定位槽115后,插接部37也就顺势收容于收容槽111内且针脚13插接于插接部37内,如此,避免了针脚13变形、以及针脚13与插接部37的插接位置不匹配的情况,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此外,在左右手分别握紧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30的过程中,左手通过感知第一凸筋对15中的第一凸筋151与第二凸筋153的相连处形成的第一连接指示部来知晓第一接头10连接于第二接头30的方向,还可以通过第一凸筋对15感知第一定位槽113和第二定位槽115的位置;右手通过感知第二凸筋对39中的第三凸筋391与第四凸筋393的相连处形成的第二连接指示部来知晓第二接头30连接于第一接头10的方向,还可以通过第二凸筋对39感知第一定位块33和第二定位块35的位置,并将第一定位块33的位置对准第一定位槽113的位置,且将第二定位块35的位置对准第二定位槽115的位置,然后将第二插头与第一插头逐渐靠近并使第一定位块33卡设于第一定位槽113,第二定位块35卡设于第二定位槽115,从而将插接部37收容于收容槽111内且针脚13插接于插接部37内,避免了针脚13变形、以及针脚13与插接部37的插接位置不匹配的情况,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灯带装置(图未示),灯带装置包括电源、灯带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电源插接头组件100,第一接头10与电源电连接,第二接头30与灯带电连接,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进行连接后,电源可以通过电源插接头组件100将电力输送到灯带,从而可以为灯带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带装置中,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接头10的第一定位槽113与第二定位槽115分别开设于第一接头本体11的相背两侧壁并贯穿外端壁117、且呈相对设置;第二接头30的第一定位块33与第二定位块35分别连接于第二接头本体31的相背两侧,且插接部37嵌设于第二接头本体31并自第二接头本体31露出。由于第一定位槽113的中心轴1131和第二定位槽115的中心轴1150相对第一接头本体11的中心轴110偏移,在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连接的过程中,不管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30以任意角度进行插接,只有在第二接头30的第一定位块33与第一接头10的第一定位槽113对准且第二接头30的第二定位块35与第一接头10的第二定位槽115对准的情况下,第一定位块33才能卡设于第一定位槽113,第二定位块35才能卡设于第二定位槽115,从而将插接部37收容于收容槽111内且针脚13插接于插接部37内,避免了针脚13变形、以及针脚13与插接部37的插接位置不匹配的情况,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或者通过中间媒介的表面接触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插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接头本体以及针脚,所述第一接头本体设有收容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收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外端壁,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相背两侧壁并贯穿所述外端壁、且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中心轴相对所述第一接头本体的中心轴偏移,所述针脚位于所述收容槽内;以及
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接头本体、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以及插接部,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相背两侧,所述插接部嵌设于所述第二接头本体并自所述第二接头本体露出,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的所述第二接头的所述第一定位块卡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块卡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插接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且所述针脚插接于所述插接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围成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均与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侧壁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四侧壁的间距,所述第二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三侧壁,且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中心轴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插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沿第一方向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外端壁,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之比为a,0.1≤a≤0.2,所述第二定位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三侧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还包括多个第一凸筋对,所述多个第一凸筋对间隔地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背离所述收容槽的表面,所述第一凸筋对包括第一连接指示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第一凸筋对的所述第一连接指示部指向所述第一定位槽,固定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第一凸筋对的所述第一连接指示部指向所述第二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插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凸筋对包括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第二凸筋相连并相对倾斜,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第二凸筋的相连处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指示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多个第二凸筋对,所述多个第二凸筋对间隔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接头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凸筋对包括第二连接指示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接头本体的同一表面的所述第二凸筋对的所述第二连接指示部指向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接头本体的同一表面的所述第二凸筋对指向所述第二定位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插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凸筋对包括第三凸筋和第四凸筋,所述第三凸筋与所述第四凸筋相连并相对倾斜,所述第三凸筋与所述第四凸筋的相连处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指示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与所述第二接头本体均为塑料件。
10.一种灯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
灯带;以及
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插接头组件,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灯带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连接。
CN202020839494.3U 2020-05-19 2020-05-19 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04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9494.3U CN212304134U (zh) 2020-05-19 2020-05-19 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9494.3U CN212304134U (zh) 2020-05-19 2020-05-19 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4134U true CN212304134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8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3949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04134U (zh) 2020-05-19 2020-05-19 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41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1411B1 (en)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108564B2 (en) Convertible plug
TWM504381U (zh) 電連接器
TWM607831U (zh) 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
WO2022135541A1 (zh) Usb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CA1211179A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TWI253216B (en) Combination of the plug and socket electric connector
CN110718785A (zh) 储能连接器
CN212304134U (zh) 电源插接头组件和灯带装置
CN211743475U (zh) 电连接器的舌板补强结构及Type-C连接器
CN210517174U (zh) 一种快插式连接器
TWM569952U (zh) Quick connector
US2001000368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retainer
CN212011459U (zh) 一种配对精准的防呆光伏连接器
CN208738517U (zh) 一种服务器用新型连接器外壳
CN211929737U (zh) 中继连接器
CN210576622U (zh) 一种母头接触件及其连接器
US20200266570A1 (en) Orientation device
CN210866653U (zh) 一种电源插接件
CN216251263U (zh) 插头、插座及连接器组件
CN113597095A (zh)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4100038U (zh) 连接器壳体及电源连接器
CN110932036A (zh) 一种高效轻薄高频连接器
CN220492323U (zh) 连接器及其连接器插头
CN215343224U (zh) 快速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