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2171U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2171U
CN212302171U CN202021272658.5U CN202021272658U CN212302171U CN 212302171 U CN212302171 U CN 212302171U CN 202021272658 U CN202021272658 U CN 202021272658U CN 212302171 U CN212302171 U CN 212302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side edge
supporting me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26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颖
方怡雯
李俊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yi Guangzhou Opto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yi Guangzhou Opto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yi Guangzhou Opto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yi Guangzhou Opto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26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2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2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2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含发光单元、用以接收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导光板、反射片及多个支撑件。反射片具有用以承载导光板的本体部及多个侧边部,侧边部设于本体部的周缘且沿导光板的厚度方向朝向导光板延伸,本体部与侧边部共同围绕出用以承载导光板的容置空间。多个支撑件分别设置于反射片的角隅处,且支撑件的结构强度大于反射片的结构强度。利用反射片的侧边部向上弯折的设计以及设置在反射片的角落处的支撑件,使得反射片可以取代传统的背板与胶框,来实现承载导光板与其他光学元件的功能,有效减轻整体结构的重量,并且反射片的侧边部可以有效防止漏光,并能阻挡灰尘或异物进入背光模组内部。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及使用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已渐渐成为各类显示装置的主流。例如各式面板显示屏、家用平面电视、个人计算机及膝上型计算机的平板型监视器、移动电话及数字相机的显示屏等,均为大量使用显示面板的产品。特别是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市场需求大幅成长,为配合液晶显示装置在功能上及外观上的要求,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背光模组的设计也日趋多元化。
为了应现代行动装置或各类显示装置等产品的窄边框与轻量化趋势,现有的背光模组结构也必须轻薄化。现行的作法是以破孔的方式使背光模组中的金属框架减轻重量,然而,破孔有可能导致漏光或者导致内部的光学元件在破孔处出现凹陷等问题,由此造成产品的不良率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且光学品味佳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包含发光单元、用以接收该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导光板、反射片及多个支撑件。该反射片具有用以承载该导光板的本体部及多个侧边部,该侧边部设于该本体部的周缘且沿该导光板的厚度方向朝向该导光板延伸,该本体部与该侧边部共同围绕出用以承载该导光板的容置空间。多个该支撑件分别设置于该反射片的角隅处,且该支撑件的结构强度大于该反射片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每一支撑件包括顶壁及由该顶壁向下延伸的侧壁,该侧壁与该反射片的侧边部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每一支撑件还包括至少设置于该侧壁上的黏胶层,该黏胶层将该支撑件的侧壁与该反射片的侧边部黏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每一支撑件还包括连接于该侧壁且与该顶壁同向延伸的底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每一支撑件还包括至少设置于该底壁上的黏胶层,该黏胶层将该支撑件的底壁与该反射片的本体部黏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每一支撑件的该侧壁的端缘与该顶壁及该底壁的端缘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发光单元包括灯罩,该灯罩结合于该反射片的未设置该侧边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反射片的本体部具有四边形结构,该侧边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该侧边部与该灯罩共同围绕设置于该本体部周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叠置于该导光板上的多个光学膜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前述的背光模组及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该支撑件用以承载该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叠置于该导光板上且位于该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的多个光学膜片。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过利用反射片的侧边部向上弯折的结构设计再搭配在该反射片的角落处设置支撑件,使得该反射片可以取代传统背板与胶框,以实现承载导光板与其他光学元件的功能,从而有效减轻整体结构的重量,而该反射片的该侧边部可以有效防止漏光,并能够阻挡灰尘或异物进入该背光模组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辅助说明图1的分解态样的立体分解图,为了画面简洁,部分元件未绘出;
图3是示出图2中的框示处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支撑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支撑件与反射片的结合方式的侧视剖示图;
图6是示出包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侧视剖示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示图;
图8是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支撑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及
图9是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支撑件的变化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技术内容,在以下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在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应注意的是,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包含发光单元21、用以接收发光单元21所发出的光线的导光板22、叠置于导光板22上的多个光学膜片23、用以承载导光板22的反射片24及设置于反射片24的角隅处的多个支撑件25。
参阅图2及图3,反射片24具有用以承载导光板22的本体部241及多个侧边部242,侧边部242设于本体部241的周缘且沿导光板22的厚度方向朝向导光板22延伸,本体部241与侧边部242共同围绕出用以承载导光板22的容置空间240。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片24的本体部241呈矩形,支撑件25的数量为四个,这四个支撑件25分别设置于反射片24的本体部241的四个角落处。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反射片24的本体部241呈矩形时,侧边部24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四个,在本实施例中,仅以三个侧边部242为示例进行说明,而反射片24的未设置侧边部242的一侧供发光单元21设置。发光单元21包括灯罩211,其结合于反射片24的未设置侧边部242的侧边,用以确保发光单元21上的光源(例如LED晶粒)不因受到碰撞而损坏,同时也可加强侧边的结构强度。
参阅图4及图5,每一支撑件25包括顶壁251及由顶壁251向下延伸的侧壁25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5通过黏合的方式与反射片24结合。因此,如图5所示,每一支撑件25还包括设置于侧壁252上的黏胶层253,黏胶层253将支撑件25的侧壁252与反射片24的侧边部242进行黏合,由此将支撑件25与反射片24稳固地结合。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黏合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采用插置或锁合等方式来使支撑件25与反射片24结合,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通过上述黏合方式,将四个支撑件25分别结合于反射片24的四个角落后,就能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态样。如图5所示,由于反射片24的侧边部242由本体部241向上弯折而成,支撑件25设置成具有限位作用,并且支撑件25的结构强度大于反射片24的结构强度,因此反射片24与支撑件25的结合可以取代传统的背板与胶框而实现承载功能,用来承载导光板22及光学膜片23,从而能够有效减轻整体结构的重量。同时,免除传统背板与胶框,也可以减少用于将背板、胶框与反射片24结合的胶带的数量,从而能够简化组装程序。另外,反射片24的侧边部242向上弯折的设计,还可以止挡在导光板22及光学膜片23的侧边,由此能够避免侧向漏光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背光模组2的内部。
在支撑件25安装完成后,就可以如图6所示,再安装显示面板3,从而形成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3设置于支撑件25的顶壁251上,由支撑件25的顶壁251共同支撑。
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4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同样包含发光单元(因视角的关系未显示于图中)、用以接收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的导光板42、叠置于导光板42上的多个光学膜片43、用以承载导光板42的反射片44及设置于反射片44的角隅处的多个支撑件45。反射片44具有用以承载导光板42的本体部441及多个侧边部442。
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支撑件45包括顶壁451、由顶壁451向下延伸的侧壁452、连接于侧壁452且与顶壁451同向延伸的底壁453及设置于底壁453上的黏胶层454。黏胶层454用以将支撑件45的底壁453与反射片44的本体部441黏合。借此设计,除了可以达成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功效外,借由支撑件45的底壁453的设计,还可以提升支撑件45对反射片44、导光板42以及光学膜片43的承载作用,从而避免反射片44与支撑件45因为黏胶层454的黏性下降而彼此脱离的可能性。在实际实施时,也可以在侧壁452与底壁453这两者上均设置黏胶层454,以加强反射片44与支撑件45的结合效果。
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支撑件45的侧壁452的端缘与顶壁451及底壁453的端缘齐平。在实际实施时,也可以如图9所示,侧壁452的端缘不与顶壁451及底壁453的端缘齐平,而是向内退缩以形成缺口的态样,由此提供另一种使用形态,以利于其他构件的组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反射片的侧边部向上弯折的结构设计再搭配在该反射片的角落处设置支撑件,使得该反射片可以取代传统背板与胶框,以实现承载该导光板与其他光学元件的功能,从而有效减轻整体结构的重量;此外,该反射片的侧边部可以有效防止漏光,并能够阻挡灰尘或异物进入该背光模组的内部,从而达成光学品味佳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2 背光模组
21 发光单元
211 灯罩
22 导光板
23 光学膜片
24 反射片
240 容置空间
241 本体部
242 侧边部
25 支撑件
251 顶壁
252 侧壁
253 黏胶层
3 显示面板
4 背光模组
42 导光板
43 光学膜片
44 反射片
441 本体部
442 侧边部
45 支撑件
451 顶壁
452 侧壁
453 底壁
454 黏胶层。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发光单元;
导光板,其用以接收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
反射片,其具有用以承载所述导光板的本体部及多个侧边部,所述侧边部设于所述本体部的周缘且沿所述导光板的厚度方向朝所述导光板延伸,所述本体部与所述侧边部共同围绕出用以承载所述导光板的容置空间;及
多个支撑件,其分别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角隅处,所述支撑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反射片的结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件包括顶壁及由所述顶壁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反射片的侧边部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至少设置于所述侧壁上的黏胶层,所述黏胶层将所述支撑件的侧壁与所述反射片的侧边部黏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侧壁且与所述顶壁同向延伸的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至少设置于所述底壁上的黏胶层,所述黏胶层将所述支撑件的底壁与所述反射片的本体部黏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件的所述侧壁的端缘与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的端缘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灯罩,所述灯罩结合于所述反射片的未设置所述侧边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本体部具有四边形结构,所述侧边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侧边部与所述灯罩共同围绕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周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叠置于所述导光板上的多个光学膜片。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
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支撑件用以承载所述显示面板。
CN202021272658.5U 2020-07-02 2020-07-02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302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2658.5U CN212302171U (zh) 2020-07-02 2020-07-02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2658.5U CN212302171U (zh) 2020-07-02 2020-07-02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2171U true CN212302171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6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2658.5U Active CN212302171U (zh) 2020-07-02 2020-07-02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2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9227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0504546C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和使用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模件
KR101515459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209946590U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拼接屏
WO2018126569A1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框架结构以及包括该框架结构的移动终端
CN102655721A (zh) 显示装置和包括该显示装置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CN113625480A (zh) 显示装置
CN110928041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847725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335677A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US10678084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20077972A1 (zh) 显示装置
WO2022116658A1 (zh) 显示装置
TW201944143A (zh) 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
CN110850625B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109507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6206146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15416206U (zh) 显示装置
CN112305798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905195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1061811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666938B (zh) 显示装置
TWI480634B (zh) 平面顯示器
CN212302171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748595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