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8956U -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8956U
CN212228956U CN202021239641.XU CN202021239641U CN212228956U CN 212228956 U CN212228956 U CN 212228956U CN 202021239641 U CN202021239641 U CN 202021239641U CN 212228956 U CN212228956 U CN 212228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bile terminal
light guide
intelligent mobile
chromatograph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96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泽
陆锦辉
刘博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uo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iruik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iruik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iruik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96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8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8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8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包括:结果阅读装置,其包括提供光源的暗室、导光基座和带有光传感器的智能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暗室底部设有便于光束通过的通孔,所述导光基座上设置有导光孔,所述光传感器、导光孔及通孔相对应设置且位于同一光路径上;层析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层、结合层、具有层析膜的层析桶及吸水层,所述层析桶与结合层、吸水层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将层析反应后的层析桶置于所述导光基座上。本实用新型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检测装置,将免疫检测过程与智能移动终端相结合,借助智能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实现检测结果的判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检测领域,包括临床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及生物检测等,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公认的金标准之一,原理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 (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通过免疫反应结合到载体上,最终催化酶底物显色,通过仪器测量透过底物液的特定波长光的OD值进行结果判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相对低廉的价格以及较好的稳定性,但其需要专门的仪器及专业人员操作,且检测所需时间较长,一般要2-4个小时。免疫层析试纸条(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ICS)检测技术是近些年来开始广泛使用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原理是将表面修饰有抗体1的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 AuNPs)喷涂在固体纤维(一般为玻纤)上,配对抗体或者抗原固定在硝酸纤维素(Nitrocellulose,NC)膜的测试区域(Test line,T线),二抗固定在NC膜的对照区域(Control line, C线),样品加入后先与金标抗体1结合,再层析作用通过NC膜分别与配对抗体和二抗结合,使AuNPs留在NC膜上特定区域呈现红色线。其相对ELISA而言,检测时间仅需要5-15分钟,且无需专门的操作人员,价格也更低廉,但其灵敏度要低很多,且结果依靠肉眼判断,误差较大。很多情况下,尤其是面对局部爆发的公共安全问题,不仅需要检测的灵敏和特异,还需要更快速、更准确、更低价及更便携,更需要即时反馈检测结果,因此,仅仅是普通的ELISA和ICS经常无法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nano-enzyme linked immunochromatographicassay biosensor, NLICA)是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检测装置,其将免疫检测过程与智能移动终端相结合,可以借助智能移动终端的环境光传感器实现检测结果的判读,无需依赖其他检测设备,也无需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可实现对检测的简易化、便携化及检测分析一体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包括:
结果阅读装置,其包括提供光源的暗室、导光基座和带有光传感器的智能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暗室底部设有便于光束通过的通孔,所述导光基座上设置有导光孔,所述光传感器、导光孔及通孔相对应设置且位于同一光路径上;
层析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层、结合层、具有层析膜的层析桶及吸水层,所述层析桶与结合层、吸水层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将层析反应后的层析桶置于所述导光基座上;
其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用于通过光传感器检测经过所述层析桶内的显色液的光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暗室内设置有光源组件,其用于提供光源;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光源和设置在发光方向的滤光片。
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发光光源优选为激光光源,更优选地,为LED灯珠,如激发光波长为450nm的LED灯珠,但并不局限于此。
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滤光片为滤过450nm光,带宽为20nm的窄带滤光片,但并不局限于此。
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结果阅读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具体地,其包括电池、充电接口、开关、电阻器及导线;其中,所述电池优选但不限定为锂电池,更优选为32mm*26mm*3mm规格,电容量为300mAh的锂电池;所述充电接口规格为Micro-usb;所述电阻器规格优选为阻值范围0-10KΩ,其作用是调节光源的光强。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光源上方还设置有散热器,其优选但不限定为铝基多片式散热器,以便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工作热量及时导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结果阅读装置还包括基座台,其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导光基座的卡槽及其下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侧部的容纳腔,所述基座台开设有贯通孔或贯通槽便于光通过;所述暗室设置在所述卡槽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光基座相对所述卡槽横向移动,如所述导光基座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或者,所述导光基座相对所述卡槽竖向移动,如所述导光基座直接卡接到所述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光孔内设置有光纤。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光基座上设置有若干固桶槽,每一所述固桶槽内设置有所述导光孔。所述导光基座沿所述卡槽横向移动。
如此设计,通过设置多个固桶槽可一次承载多个层析桶,实现连续对多个样本进行现场快速定量检测。上述层析桶可以螺纹方式连接在所述固桶槽内,也可以过盈配合方式连接在所述固桶槽内,还可以通过凹凸结构或卡扣方式连接在所述固桶槽内,并不局限于此。
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光基座优选但不限定为梯形长条,其上部阵列分布所述导光孔,每个导光孔内设有硅胶垫和横穿而过的所述光纤,当导光基座上的定位线移动到指示刻度时,所述光纤与暗室下方的通孔中心点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孔优选为直径9mm,深4mm,两导光孔之间间隔15mm,孔内有剪切螺纹;所述硅胶垫优选为直径9mm,厚2mm,其作用为密封,防止显色液渗出;所述光纤优选为PMMA材质,直径1.2mm,裁切长度为4mm,伸出基座底部1mm。
对应地,所述卡槽设置有长条状卡槽,其槽结构与所述导光基座对应为梯形结构,便于所述导光基座对应及横向方向上滑入所述卡槽内。
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座台侧边和/或所述暗室外侧设置对位部,将智能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对着所述对位部***所述容纳腔内,实现光传感器对应所述光纤底端即可,即满足暗室通孔、光纤及光传感器位于同一光路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结合层表面喷有抗体修饰的铂纳米颗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样层、结合层、具有层析膜的层析桶及吸水层依次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进样层侧设置有加样口。
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样层和加样口作为进样层,位于所述层析装置的底部,所述进样层设置在所述层析装置的底部,所述加样口设置在所述层析装置的底部侧边,所述加样口与所述进样层的样品垫连通;结合层内倾斜设置有结合垫,其底部与所述样品垫连通;所述层析膜固设在所述层析桶的桶壁上,所述层析膜底部与所述结合垫顶部连通;所述吸水层内设置有吸水纸,其与所述层析膜顶部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层析桶内可以设置一平面桶壁,也可以***一平面竖板,便于固设所述层析膜。本实用新型对层析桶的结构并没有特别的限定,满足可固设所述层析膜即可。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层析桶内优选采用D型横截面,其平面一侧用于固设所述层析膜。
其中,在层析装置组装前,样品垫和结合垫预先分别通过样品垫处理液和结合垫处理液中浸泡处理并烘干;检测用抗体先通过中间化合物共价偶联到铂纳米颗粒(platinum nanoparticles,PtNPs)表面;结合垫处理后通过三位喷点平台在表面喷有抗体修饰的PtNPs。往加样口滴加样品溶液后,溶液由加样孔进入样品垫,再通过层析作用进入结合垫,使结合垫上的PtNPs进入溶液并随之一起层析向上,同时溶液中的靶标物与PtNPs表面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形成PtNPs-抗体复合物,再向上层析进入层析膜并与膜上的配对抗体或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使PtNPs留在NC膜上特定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垫处理液配方优选为:10mM PBS,0.5%~2%Triton,0.05%NaN3,PH 7.0~8.5,但并不局限于此。所述结合垫处理液配方优选为:10mM PBS,1%~10%蔗糖,1%~10%海藻糖,0.5%BSA,0.5%Tween-20,0.05% NaN3,PH 7.0~8.0,但并不局限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座台、导光基座、层析桶、进样层、结合层和吸水层承载结构均优选采用3D打印得到,其所用材料为光敏树脂、聚乳酸等,但并不局限于此。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带有环境光传感器的智能终端,优选操作***为Android的智能手机或平板;更优选为操作***为Android 8.0.0以上的智能手机或平板。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原理如下:纳米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最终结果由通过层析桶之后的单色光强度来进行判读,层析桶内层析膜上经过免疫层析反应留下的PtNPs能催化TMB底物液(即显色液)显色,而显色之后对450nm光具有强吸收,打开阅读装置的开关,使LED灯珠(即发光光源)发出的光透过层析桶,再经过导光孔内的光纤传导到智能移动终端顶部的环境光传感器,PtNPs的量的多少与颜色的深度成正比,与最终通过的光强度成反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检测装置,将免疫检测过程与智能手机相结合,既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环境光传感器实现结果判读,同时也能将结果即时上传到网络,借助大数据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分析及反馈;
2、 利用层析过程完成ELISA繁琐的的洗涤及反应步骤,在检测灵敏度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ELISA操作复杂度。
3、本实用新型利用层析后酶催化显色体系,相对普通侧向层析法灵敏度大大提高,而相对ELISA则操作方便,耗时更短;
4、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Au@PtNPs作为纳米酶,具有热稳定性好,合成方便快捷,制备成本低等优势;
5、本实用新型所有支撑结构均由3D打印而成,制作成本极低;
6、本实用新型利用LED灯珠和光纤的配合使用,增加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降低了***复杂度;
7、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外观小巧便于携带,检测花费时间短,与传统检测分析方法相比,更加适合在家庭、基层医疗机构及检测现场使用;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智能手机的纳米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多种检测项目,诸如食品安全检测、环境卫生检测及临床靶标检测等,基本适用于免疫层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检测项目都适用于本实用新型,针对不同的项目,只需更换对应的抗体即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及可塑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纳米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装置的实物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感器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感器装置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其中,灯珠、滤光片、光纤、手机光传感器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感器中层析部分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感器中层析筒与基座结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感器的使用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感器的应用中检测HCV核心抗原标准曲线。
图中:1、顶盖,2、电池,3、可变电阻,4、充电接口,5、开关,6、散热器,7、激发光源,8、滤光片,9、层析桶,10、导光基座,11、卡槽,12、容纳腔,13、光传感器,14、智能手机,15、光纤,16、上盖,17、吸水层,18、结合垫,19、结合层,20、样品垫,21、进样层,22、吸水垫,23、加样口,24、反应区域,25、层析膜,26、定位线,27、硅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基于智能手机14的纳米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结果阅读装置
如图1、2、3所示,所述结果阅读装置包括顶盖1、提供光源的暗室、控制电路、导光基座10及基座台;顶盖1、暗室、导光基座10、基座台从上往下依次排布,顶盖1盖在所述暗室的顶部,所述暗室固设在所述基座台上。其中,所述暗室内的光源部分包括激发光源7(如LED灯珠)、散热器6、滤光片8,其中散热器6位于激发光源7上方,所述滤光片8位于所述激发光源7下方。控制电路包括电池2、充电接口4、开关5、电阻3器及导线,开关5、电阻3器、电池2与激发光源7通过导线构成回路,所述充电接口4与所述电池2连接便于向电池2充电。
导光基座10为梯形长条,其上部阵列分布导光孔,每个导光孔内有硅胶垫27和横穿而过所述硅胶垫27的光纤15,当导光基座10上的定位线26移动到基座台上的指示刻度时,光纤15与暗室底部的通孔中心点重合。所述基座台上开设有贯通槽便于光通过,其上方设置有卡槽11,下方设置有容纳腔12,容纳腔12上设置有对位部,便于将智能移动终端的光传感器13对位放入所述容纳腔12内,放入后,光传感器13与暗室底部通孔相对应,导光基座10移动至指示刻度后,则光传感器13、光纤15及通孔位于同一光路径上。
所述导光基座10上设置有若干固桶槽,每一所述固桶槽底部设置有所述导光孔。具体使用时,每一固桶槽可拆卸连接一个层析桶9,所述导光基座10沿所述卡槽11横向移动,便于滑动逐个检测。
结果阅读装置的制作步骤如下:
(1)主要结构设计及制作:通过Solidworks软件分别设计出基座台、暗室、导光基座10及电路部分结构,将其导出STL文件格式,再将STL文件格式导入3D打印软件中,用FDM类3D打印机打印出各部件;
(2)电路及光路组装:将电池2、开关5、充电接口4、调节电阻3和LED光源用导线焊接成完整电路,LED灯珠的铝基面用导热胶贴到散热器6上并固定到暗室中,再将上述物件按照图示依次组装进打印好的结构中;
(3)导光基座10结构设计及制作:通过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图6所示结构,将其导出STL文件格式,用DLP类3D打印机打印;
(4)导光基座10组装:将硅胶垫27裁成与导光孔一样大小的圆片并在其中间钻0.8mm的孔,塞入导光孔中。再将直径1.2mm的光纤15裁成等长并两端用3000目以上的砂纸打磨并抛光,最终长度为4mm,***硅胶垫27中,一端伸出导光基座10底部约1mm。
结果阅读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1)将层析桶9装入导光基座10,加入显色液避光显色后,并将导光基座10移动至定位线26与指示刻度对齐;
(2)将手机14对位***基座台的容纳腔12,然后打开相关光强度检测软件。
(3)打开开关5启动激发光源7,手机14屏幕上将显示透过层析桶9的光强,并自动记录结果,通过换算可得出待测物的浓度。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光强度检测软件为智能移动终端自行下载安装即可,如光强仪app等,该软件至少实现检测光强度即可,本实施例并未对其进行改进,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2 基于智能手机14的纳米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层析装置
如图4、5所示,层析装置包括:进样层21、结合层19、层析桶9、吸水层17及上盖16,它们依次通过嵌合拼接,层析桶9上部与吸水层17下部通过螺纹连接。其中,进样层21设置在层析装置底部,样品垫20固定在进样层21的底部,加样口23凸出设置在所述进样层21的侧方,加样口23通过加样孔与样品垫20连通;结合垫18斜穿设置在结合层19上;层析桶9内部为D型,层析膜25固定在其水平一边;吸水层17在最顶部,内部设置有圆片状吸水垫22。样品垫20、结合垫18、层析膜25、吸水垫22依次首尾部分贴合连接。其中,在层析装置组装前,样品垫20和结合垫18预先分别在样品垫20处理液和结合垫18处理液中浸泡处理并烘干;抗体先通过中间化合物共价偶联到铂纳米颗粒(platinum nanoparticles,PtNPs)表面;结合垫18浸泡处理后通过三位喷点平台在表面喷有抗体修饰的PtNPs。
所述层析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在加样口23内滴加样品溶液后,溶液由加样孔进入样品垫20,再通过层析作用进入结合垫18,使结合垫18上的PtNPs进入溶液并随之一起层析向前,同时溶液中的靶标物与PtNPs表面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形成PtNPs-抗体复合物,再向上层析进入层析膜25并与层析膜25上的配对抗体或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使PtNPs留在层析膜25上的反应区域24。
所述层析装置的设计制作步骤如下:
(1)通过Solidworks软件分别设计出:进样层21、结合层19、层析桶9、吸水层17及上盖16,将其导出STL文件格式,用DLP类3D打印机打印,所用材料为光敏树脂;所述层析桶9上端外层带螺纹结构,直径9mm,螺距0.32mm,深度2mm。
(2)抗体包被:将抗体1用PBS稀释至0.5mg/ml,再利用三维喷点平台按照2ul/cm的量均匀画在硝酸纤维素膜中部位置。
(3)所述样品垫20材料优选为玻璃纤维膜,更优选为厚度为0.8mm的玻璃纤维膜;所述结合垫18材料优选为玻璃纤维膜,更优选为厚度为0.6mm的玻璃纤维膜;所述层析膜25优选为硝酸纤维素膜(NC膜),更优选为孔径为135um的NC膜;所述吸水纸22优选为纤维素纸,更优选为厚度1mm的纤维素纸。
将样品垫20和结合垫18分别用处理液浸泡1h,然后65℃烘干,再裁切成合适的宽度;
样品垫20处理液:10mM PBS,1% Triton,0.05% NaN3,PH 7.4;
结合垫18处理液:10mM PBS,5%蔗糖,5%海藻糖,0.5%BSA,0.5%Tween-20,0.05%NaN3,PH 7.4。
(4)PtNPs合成:使用维生素C还原氯铂酸法制备PtNPs,100ml纯水搅拌加热至90℃,依次加入1ml 100mM 氯铂酸和1.2ml 100mM 维生素C,维持温度不变,搅拌加热30min即可制备得到粒径约20nm的PtNPs。
(5)抗体标记:取10mlPtNPs溶液,加入0.5ml H3PO3, 10μl 1% tween-20,100μl100mM MPEG-SH,室温旋转反应1h,加入20μl 2 mg/ml的抗HCV-core抗体2,室温旋转反应1h,加入1ml 10%BSA,室温旋转反应1h,13000转/min离心15min,复溶液重悬至1ml,用三维喷点平台均匀喷涂到处理过的结合垫18上。
上述复溶液:10mM PBS,5%蔗糖,0.1%PVP 3W,0.5%BSA,0.5%Tween-20,0.05%NaN3,PH 7.4。
(6)层析装置的组装:将样品垫20、结合垫18、吸水垫22用打孔器裁成与结构对应大小的圆孔,层析膜25用切条机切成4mm宽短条并用油性胶将其背面黏贴到层析桶9的水平壁,最后将各个组分按照图4所示依次组装。
所述传感器用于HCV-core检测的使用步骤如下:
a、将血清滴加入组装好的层析装置的加样口23,常温静置10min,等待层析完成;
b、取出层析桶9,将螺纹口一端旋入导光基座10的固桶槽内,再在层析桶9中加入底物显色液,常温避光静置10min;
c、将导光基座10***基座台的卡槽11,移动导光基座10上定位线26与卡槽11的相应指示刻度重合,此时激发光源7-层析桶9-光纤15-光传感器13位于一条线上,即同一光路径上。
d、将智能手机14对位***容纳腔12内,打开手机14端光强测量软件,通过手机14感光模块检测到透过层析桶9的光强度,从而能换算出血清中HCV-core的浓度(如图6、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结果阅读装置,其包括提供光源的暗室、导光基座和带有光传感器的智能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暗室底部设有便于光束通过的通孔,所述导光基座上设置有导光孔,所述光传感器、导光孔及通孔相对应设置且位于同一光路径上;
层析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层、结合层、具有层析膜的层析桶及吸水层,所述层析桶与结合层、吸水层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将层析反应后的层析桶置于所述导光基座上;
其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用于通过光传感器检测经过所述层析桶内的显色液的光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阅读装置还包括基座台,其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导光基座的卡槽及其下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侧部的容纳腔,所述基座台开设有贯通孔或贯通槽便于光通过;所述暗室设置在所述卡槽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基座相对所述卡槽横向移动,或者,所述导光基座相对所述卡槽竖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内设置有光源组件,其用于提供光源;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光源和设置在发光方向的滤光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孔内设置有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孔内还设置有硅胶垫,所述光纤穿过所述硅胶垫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基座上设置有若干固桶槽,每一所述固桶槽内设置有所述导光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基座沿所述卡槽横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层表面喷有抗体修饰的铂纳米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层、结合层、具有层析膜的层析桶及吸水层依次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进样层侧设置有加样口。
CN202021239641.X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 Active CN212228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9641.XU CN212228956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9641.XU CN212228956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8956U true CN212228956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10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9641.XU Active CN212228956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89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0252A (zh) * 2020-06-30 2020-10-27 广州佰芮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0252A (zh) * 2020-06-30 2020-10-27 广州佰芮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及使用方法
CN111830252B (zh) * 2020-06-30 2023-02-28 广州佰芮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88296B1 (ko) 후크 효과 영역 내에서 검출 능력을 갖는 분석 측정 기구
EP2952897B1 (en) Sensitive immunoassays using coated nanoparticles
KR20090051060A (ko) 전달계 광학 검출 시스템
MX2007011884A (es) Estuches de prueba de diagnostico que emplean un sistema de calibracion interno.
Chen et al. A simple and versatile paper-bas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biosensing platform for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detection
JPWO2004036194A1 (ja) 分析チップおよび分析装置
KR20090089398A (ko) 측방 흐름 검정 소자
WO2005111578A1 (en)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assay devices
JP2012524279A5 (zh)
WO2005111617A1 (en) Transmission-based optical detection systems
CN111751525A (zh) 一种基于有序微纳结构的侧向流免疫试纸条
JP2001174462A (ja) 温度を調整するための検定試験系
CN212228956U (zh)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
JP6373191B2 (ja) 免疫学的検定用試験スライド
CN111830252B (zh)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及使用方法
CN101305282A (zh) 凝集分析法
JPS61502420A (ja) 化学的検査方法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7786903U (zh) 用于纳米等离子共振检测的芯片试纸条、检测卡和分子检测分析***
EP2700449B1 (en) Immunochromatographic Device
CN117741137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捷式酶联免疫分析***及其应用
CN220773073U (zh) 一种检测试剂卡及检测试剂盒
CN211785570U (zh) 一种检测氯霉素胶体金试纸条
CN220690951U (zh) 一种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的试剂盒
US20040077104A1 (en) Antigen detection device
CN115290602A (zh) 用于纳米等离子共振检测的芯片试纸条、检测卡和分子检测分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4

Address after: Room 301, building a, No. 18, rongshuzhao Industrial Zone, Tongxin community, Baolo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IRACLE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3, building A5, No.3, Kexue Road, Scienc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AIRUIKANG BIO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3

Address after: Building 6, 201, Yinxing Life and Health Science Park, No. 19 Linhui Road, Jinsha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Jianguo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building a, No. 18, rongshuzhao Industrial Zone, Tongxin community, Baolo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IRACLE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