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6892U -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6892U
CN212176892U CN202020243800.7U CN202020243800U CN212176892U CN 212176892 U CN212176892 U CN 212176892U CN 202020243800 U CN202020243800 U CN 202020243800U CN 212176892 U CN212176892 U CN 212176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stay bar
screw
rod
electric st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38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孝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zheng Automobile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zheng Automobil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zheng Automobile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zheng Automobil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38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6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6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6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包括电机组件,与电机组件相连接的丝杆,尾箱门电动撑杆,还包括,套设于丝杆上的滑动螺母,设于滑动螺母上的两个连接部,螺母夹持件;分别与所述螺母夹持件及尾箱门撑杆相连接的尾门撑杆连接组件;螺母夹持件可相对滑动螺母摆动且可防止丝杆在旋转时滑动螺母跟随丝杆转动。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动撑杆两端的连接点距离可以做到非常小,而开关汽车尾箱门所需行程基本不受电动撑杆两端连接点距离的影响,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丝杆长度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在后尾箱空间狭小的车辆内安装,也能适用空间足够的车辆后尾箱,具有适配车型广,匹配范围大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小型车辆上用于自动开启和关闭尾箱门的电动撑杆。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的汽车自动尾箱门执行机构电动撑杆均采用电机带动丝杆旋转,驱动与丝杆配合的丝杆套管伸缩带动汽车尾箱门,从而实现汽车尾箱门自动开启或者关闭。但因丝杆与丝杆套管采用内外套管形式,伸缩总行程不到丝杆加丝杆套管总长度的一半,因为电机还需要占用一定长度。在实际应用当中,特别是在位置狭窄或空间狭小的车型上,所需电动撑杆总长较短,行程相对减小。而开关尾箱门又需较大行程时,即使安装上去,实现了尾箱门完全开启,却会因行程不够,导致关闭尾箱门时无法完全关闭。如减短电动撑杆长度,实现可以完全关闭尾箱门,却又会因行程不够导致开启尾箱门时无法完全开启。
电动撑杆采用丝杆内外套管的结构中,在实际应用会因为安装距离,连接位置,伸缩行程,撑杆长度的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车型无法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包括与车体活动连接的电机组件,与电机组件相连接的丝杆,尾箱门撑杆,还包括,套设于丝杆上且可相对丝杆轴向运动的滑动螺母,设于滑动螺母上的两个连接部,通过两个连接部与滑动螺母相连接的螺母夹持件;分别与所述螺母夹持件及尾箱门撑杆相连接的尾门撑杆连接组件;所述两个连接部关于丝杆轴线对称,螺母夹持件可相对滑动螺母摆动且可防止丝杆在旋转时滑动螺母跟随丝杆转动。所述螺母夹持件与尾门撑杆连接组件相连,尾门撑杆连接组件再与汽车尾箱门撑杆相连接;电机组件带动丝杆旋转,滑动螺母沿丝杆轴向运动,滑动螺母通过螺母夹持件驱动与尾门撑杆连接组件连接的尾箱门撑杆夹角变化,实现汽车尾箱门自动打开或关闭。螺母夹持件在受到外力时,带动滑动螺母沿丝杆轴向受力,也可反推丝杆旋转进行轴向移动实现手动开关汽车尾箱门,避免电动尾箱门在故障或异常时无法使用。丝杆的长度决定滑动螺母的行程,滑动螺母从丝杆与电机组件的连接端开始向自由端运动推动尾箱门完全开启的丝杆行程为所需行程。所需行程的丝杆长度加上电机组件的长度,为实际所需电动撑杆的总长。空间越小,电动撑杆两端的连接点距离越小,所需电动撑杆的总长也越短。电动撑杆的总长越短或撑杆两端连接点距离越小或但行程越大越便于匹配不同空间要求的车辆后尾箱。
优选地,所述两个连接部为两个连接孔,二者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与丝杆轴线垂直并相交,所述两个连接部相对丝杆轴线对称布置。
优选地,所述螺母夹持件包括与尾门撑杆连接组件相连接的连接杆,设于连接杆端部且卡设于滑动螺母外的U形件,U形件用于与滑动螺母的上下表面卡接。
还进一步包括两个插接配合件,所述两个插接配合件内端分别***滑动螺母两个连接部内,外端分别与U形件的两块侧板相连接,螺母夹持件以插接配合件为转轴相对滑动螺母摆动。即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实现螺母夹持件与滑动螺母的连接,而且因为两个连接部设于滑动螺母的对称位置处,因此,螺母夹持件与滑动螺母连接后,滑动螺母及丝杆轴向受力均匀对称。螺母夹持件还可沿丝杆径向夹持滑动螺母,防止丝杆转动时滑动螺母跟随丝杆旋转,从而实现滑动螺母与丝杆轴向运动,螺母夹持件在受到外力时,带动滑动螺母沿丝杆轴向受力,即可反推丝杆旋转并进行轴向移动。
尾门撑杆连接组件用于实现螺母夹持件与尾箱门撑杆的连接,其包括相互平行的前立板、后立板,两个铆接杆;所述铆接杆两端分别与前立板、后立板垂直连接,在铆接杆其中一端设有铆接帽,另一端设有螺母,位于前立板下端设有连接穿孔,即通过尾门撑杆连接组件实现螺母夹持件与尾箱门撑杆的间接连接。
为了便于实现尾门撑杆连接组件与螺母夹持件的连接,在连接杆上还设有与其垂直的档板,挡板面与连接杆垂直,在连接杆上还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位于挡板后方,连接杆、挡板及U形件一体成型。
所述挡板与前立板前表面相贴合,螺纹段的自由端穿过连接穿孔后,螺纹段位于前立板后方,所述螺纹段上设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锁紧后,螺母夹持件以连接杆为转轴相对尾门撑杆连接组件前立板进行旋转。
此处,所述两个插接配合件均为插销,在插销的外端部内设有轴向孔,在U形件的两块侧板的内表面上各设有一个与侧板垂直并同轴的圆形立柱,在滑动螺母上设有两个横向槽,所述两个横向槽的内端分别与两个连接部的开口连通,两个插接配合件分别位于两个连接部内,U形件两个圆形立柱分别与两个插接配合件的外端部内的轴向孔相连接。两个横向槽用途在于,螺母夹持件与滑动螺母装配时,两个立柱分别沿着两个横向槽滑动至连接部的中心处并分别与两个插接配合件外端部内的轴向孔相连接。
或者,所述两个插接配合件均为外螺纹螺钉,螺钉头部设有圆柱形立柱,所述U形件的两侧板上各设有一个同轴对称的内螺纹孔,作为插接配合件的螺钉穿过U形件两侧板的螺纹孔,与U形件两侧板螺纹连接,螺钉头部圆柱形立柱与滑动螺母两个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两个连接部为两个突出的圆形立柱,二者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与丝杆轴线垂直并相交,成型为圆形立柱的两个连接部相对丝杆轴线对称布置;在U形件两侧板内各设有一个轴线与侧板垂直的圆通孔所述两个连接部的外端分别与U形件两侧板内的圆通孔相连接。
进一步在丝杆的自由端设有丝杆止位块,防止滑动螺母沿着丝杆轴向脱离,丝杆外部还设有丝杆护套,保护丝杆。
优选地,以螺母夹持件上的U形件与滑动螺母垂直状态为初始状态,所述螺母夹持件可相对滑动螺母左右摆动,且单侧摆动角度为a,所述0°≥a≥25°。
有益技术效果:目前采用丝杆内外套管结构用于推动尾箱门开关的电动撑杆,由于电动撑杆行程少于总长的一半,对于后尾箱安装位置狭小的车辆,电动撑杆总长较短,行程相对减小;而开关尾箱门又需较大行程时,即使安装上去,实现了尾箱门完全开启,却会因行程不够,导致关闭尾箱门时无法完全关闭。如减短电动撑杆长度,实现可以完全关闭尾箱门,却又会因行程不够导致尾箱门开启时无法完全开启。因此现有技术的内外套管结构的电动撑杆在产品适配时会受到车型安装空间的限制。但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撑杆,因采用丝杆与滑动螺母结构,电动撑杆一侧的连接点位于与螺母夹持件连接的尾门撑杆连接组件上,而螺母夹持件又与滑动螺母连接在一起,滑动螺母可运动到丝杆与电机连接处,所以尾箱门撑杆连接点与车体活动连接点的距离只要稍大于电机组件的长度即可安装,也就是说电动撑杆两端的连接点距离可以做到非常小,而行程基本不受电动撑杆两端连接点距离的影响,加长丝杆长度即可,往往很多车辆后尾箱可用于安装电动撑杆连接点的空间距离就非常小。而在安装位置足够时,也只需增加丝杆长度即可。因此,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在后尾箱空间狭小的车辆内安装,也能适用空间足够的车辆后尾箱,具有适配车型广,匹配范围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撑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第一实施例的螺母夹持件相对滑动螺母摆动示意图;
图6为第一实施例的螺母夹持件相对尾门撑杆连接组件旋转示意图;
图7为第一实施例的滑动螺母与螺母夹持件结构及装配顺序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图9为第二施例的滑动螺母与螺母夹持件结构及装配顺序示意图;
图10为第三施例的滑动螺母与螺母夹持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尾箱门关闭的状态参考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尾箱门打开的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7所示,为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动撑杆包括与车体活动连接的电机组件1,与电机组件相连接的丝杆2,还包括,套设于丝杆上且可相对丝杆轴向运动的滑动螺母3。设于滑动螺母3内的两个连接部301,通过两个连接部与滑动螺母相连接的螺母夹持件4。所述两个连接部301关于丝杆2轴线对称,螺母夹持件4可相对滑动螺母3摆动一定角度,螺母夹持件4可防止滑动螺母3在丝杆2上旋转,所述螺母夹持件4与尾门撑杆连接组件7相连接。
电机组件1包括电机101,与电机101一端相连的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固定球头102,设于电机另一端的轴承座103,设于轴承座内的轴承104,设于轴承座内的卡环106,套设于电机外的电机外管105。所述丝杆2与电机组件1相连接的一端与穿过轴承座及轴承,并以卡环106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连接部301为两个连接孔,二者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与丝杆2轴线垂直相交,两个连接孔关于丝杆对称分布。
所述螺母夹持件4包括与尾门撑杆连接组件7相连接的连接杆401,设于连接杆端部卡设于滑动螺母外的U形件402,U形件402用于与滑动螺母3的上下表面卡接。
还进一步包括两个插接配合件5,所述两个插接配合件5内端分别***两个连接部301内,外端分别与U形件的两块侧板402A相接触,螺母夹持件4以插接配合件5为转轴可相对滑动螺母3摆动一定角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所述两个插接配合件5均为插销,在插销的外端部内设有轴向孔501,在U形件的两块侧板402A的内表面上各设有一个与侧板垂直并同轴的圆形立柱402B。在滑动螺母3上设有两个横向槽302,所述两个横向槽的内端分别与两个连接部301的开口连通,两个插接配合件5分别位于两个连接部301内,两个圆形立柱402B分别与两个插接配合件的外端部内的轴向孔501相连接。两个横向槽302用途在于,螺母夹持件4与滑动螺母3装配时,将插接配合件5装入两个连接部301内,再将U形件402两个圆形立柱402B分别沿着两个横向槽302滑动至连接部301的中心处,再分别与两个插接配合件5外端部内的轴向孔501相连接。
具体装配过程如图7所示,首先将两个插接配合件5装入滑动螺母3的连接部301内,此时,插接配合件5的外端面低于横向槽302的底面,插接配合件5的内端面凸出于滑动螺母3的内孔,然后两个圆形立柱402B分别沿着两个横向槽302滑动至连接部301的中心处。将丝杆2的一端穿过滑动螺母3的内孔,丝杆2会将插接配合件5沿着连接部301往外顶,使插接配合件5的外端部与U形件的两块侧板402A的内表面相接触,插接配合件外端部轴向孔501与圆形立柱402B相配合连接。为了顺利使丝杆2***滑动螺母3并将两个插接配合件5向外顶出,丝杆2的***端可做成圆锥状,也可采用其他工具辅助完成。
采用以上结构实现螺母夹持件4与滑动螺母3的连接,因为两个连接部301设于滑动螺母3的中心对称位置。因此,螺母夹持件4与滑动螺母3连接后,滑动螺母3及丝杆2可均匀对称受力。螺母夹持件4还可沿丝杆2径向夹持滑动螺母3,在丝杆2旋转时防止滑动螺母3跟随转动,从而实现滑动螺母3与丝杆2轴向运动。滑动螺母3的连接部301在承受丝杆轴向外力时,滑动螺母3也可反推丝杆2旋转并进行轴向运动。
尾门撑杆连接组件7用于实现螺母夹持件4与尾箱门撑杆6的连接,其包括相互平行的前立板701、后立板702,两个铆接杆703。所述铆接杆两端分别与前立板、后立板垂直连接,在铆接杆其中一端设有铆接帽703A,另一端设有螺母703B,位于前立板下端设有连接穿孔701A。尾门撑杆连接组件7实现螺母夹持件4与尾箱门撑杆6的间接连接。
为了便于实现尾门撑杆连接组件7与螺母夹持件4的连接配合正常,连接杆401上设有与其垂直的挡板403,连接杆401上还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位于挡板403后方,连接杆401、挡板403及U形件402一体成型。此处的挡板为一个配合装配的配合平面。
装配时,所述挡板403与前立板701前表面相贴合,螺纹段的自由端穿过连接穿孔701A后,螺纹段位于前立板701后方,所述螺纹段上设有紧固螺母8。紧固螺母8锁紧后,螺母夹持件4以连接杆401为转轴,可相对尾门撑杆连接组件7旋转。
进一步在丝杆2的自由端设有丝杆止位块9,防止滑动螺母3沿着丝杆2轴向脱离。为保护丝杆2,丝杆2外部还设有丝杆护套107。
如图8-9所示,为第二实施例,同第一实施例相比,除了插接配合件5采用不同零件,螺母夹持件4、滑动螺母3与插接配合件5配合的结构不同外,其他结构相同,对于相同的部分,本实施例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所述两个插接配合件5均为外螺纹螺钉,螺钉端部设有圆柱形立柱,所述U形件的两块侧板402A上各设有一个与侧板垂直的同轴内螺纹孔402C,插接配合件5穿过U形件的两块侧板402A的螺纹孔402C,利用螺纹连接固定,插接配合件5螺钉端部圆柱形立柱与滑动螺母3两个连接部301连接配合。
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如图9所示,首先将U形件402与滑动螺母3结合在一起,并将螺纹孔402C与连接部301中心对齐,然后将插接配合件5旋入两块侧板402A的螺纹孔402C内,通过插接配合件5端部设有的圆柱形立柱与连接部301连接配合。
如图10所示,为第三实施例,同第一实施例相比,除减少了插接配合件5,螺母夹持件4及滑动螺母3的结构不同外,其他结构相同,对于相同的部分,本实施例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所述U形件的两块侧板402A上各设有一个与侧板垂直的同轴圆通孔402D,所述两个连接部为两个突出的圆形立柱301A,二者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与丝杆轴线垂直并相交,成型为圆形立柱的两个连接部相对丝杆轴线对称布置;装配时先增大U形件开口尺寸,将滑动螺母3上成型为圆形立柱的连接部与圆通孔402D中心对齐,再进行铆压实现滑动螺母3与螺母夹持件4连接配合。
参考图5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螺母夹持件4均可相对滑动螺母3摆动一定幅度,如以螺母夹持件4上的U形件与滑动螺母3垂直状态为初始状态,所述螺母夹持件4则可相对滑动螺母3左右摆动,且单侧摆动角度为a,所述0°≥a≥25°。即螺母夹持件4相对滑动螺母3的摆动幅度为50°。
如图11-12所示,电机组件1带动丝杆2旋转时,滑动螺母3在丝杆2上沿丝杆轴向运动,滑动螺母3通过螺母夹持件4驱动与尾门撑杆连接组件7连接的尾箱门撑杆6相对车体的夹角变化,从而实现汽车尾箱门打开或关闭。丝杆2的长度决定滑动螺母3的行程,滑动螺母3从丝杆2与电机组件1的连接端开始向自由端运动推动尾箱门完全开启的丝杆行程为所需行程。所需行程的丝杆长度加上电机组件1的长度,为实际所需电动撑杆的总长。空间越小,电动撑杆两端的连接点距离越少,所需电动撑杆的总长也越短。电动撑杆两端连接点距离越少或总长越短但行程越大越便于匹配不同空间要求不同型号及行程需求的车辆后尾箱。
实际应用中,需先确定能正常开关汽车尾箱门的两个连接点,如图11所示车体活动连接点11和尾箱门撑杆连接点12,用于安装电动撑杆,此两点距离为所需电动撑杆的总长。如采用图1所示的丝杆2A套管10内外套管结构的电动撑杆,电动撑杆的总长等于电机组件1的长度加LA的长度,丝杆导程PA约等于LA的长度的一半。在安装位置足够时,电动撑杆的总长及LA的长度较长,导程PA相应增加,关闭汽车尾箱门所需行程小于导程PA时,图1的丝杆内外套管结构的电动撑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后尾箱安装位置狭小时,需减少电动撑杆的总长,而电机组件1的长度不能改变,只能减少LA的长度,LA的长度减少导程PA也会相应减少。当开关汽车尾门所需行程一定时,减少电动撑杆长度就会出现导程PA小于开关门所需行程,导致无法完全开启或关闭尾门。但如采用图2所示的丝杆2、滑动螺母3及螺母夹持件4结构的电动撑杆,电动撑杆的总长等于电机组件1的长度加L的长度,而丝杆导程P接近于L的长度。在后尾箱安装位置足够时,增加丝杆长度即可。在后尾箱安装位置狭小时,因滑动螺母3可沿丝杆2轴向运行到丝杆2与电机组件1的连接端,运行到此位置时车体活动连接点11与尾门撑杆连接组件7的距离稍大于电机组件1的长度。因尾门撑杆连接组件7与尾箱门撑杆连接点12连接在一起,也可认为尾箱门撑杆连接点12与车体活动连接点11的距离只要稍大于电机组件1的长度,图2所示的电动撑杆就可安装,而行程不受安装距离的影响,只需加长丝杆长度即可。
现有用于推动尾箱门开关的采用丝杆内外套管结构的电动撑杆,撑杆行程少于撑杆总长的一半。对于尾箱安装位置狭小的车辆,电动撑杆总长较短,行程相对减小。而开关尾箱门又需较大行程时,即使安装上去,实现了尾箱门完全开启,却会因行程不够,导致关闭尾箱门时无法完全关闭。如减短电动撑杆长度,实现可以完全关闭尾箱门,却又会因行程不够导致尾箱门开启时无法完全开启。因此现有技术的内外套管结构的电动撑杆在产品适配时会受到车型安装空间的限制。但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撑杆,因采用丝杆2与滑动螺母3结构,电动撑杆一侧的连接点位于与螺母夹持件连接的尾门撑杆连接组件7上,而螺母夹持件4又与滑动螺母3连接在一起,滑动螺母3可运动到丝杆2与电机连接处,所以尾箱门撑杆连接点与车体活动连接点的距离只要稍大于电机组件1的长度即可安装,也就是说电动撑杆两端的连接点距离可以做到非常小,而行程基本不受电动撑杆两端连接点距离的影响,加长丝杆长度即可,往往很多车辆后尾箱可用于安装电动撑杆连接点的空间距离就非常小。而在安装位置足够时,也只需增加丝杆长度即可。因此,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在后尾箱空间狭小的车辆内安装,也能适用空间足够的车辆后尾箱,具有适配车型广,匹配范围大的优势。
在以上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包括与车体活动连接的电机组件,与电机组件相连接的丝杆,尾箱门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丝杆上且可相对丝杆轴向运动的滑动螺母,设于滑动螺母上的两个连接部,通过两个连接部与滑动螺母相连接的螺母夹持件;分别与所述螺母夹持件及尾箱门撑杆相连接的尾门撑杆连接组件;所述两个连接部关于丝杆轴线对称,螺母夹持件可相对滑动螺母摆动且可防止丝杆在旋转时滑动螺母跟随丝杆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部为两个连接孔,二者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与丝杆轴线垂直并相交,所述两个连接部相对丝杆轴线对称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夹持件包括与尾门撑杆连接组件相连接的连接杆,设于连接杆端部且卡设于滑动螺母外的U形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两个插接配合件,所述两个插接配合件内端分别***滑动螺母两个连接部内,外端分别与U形件的两块侧板相连接,螺母夹持件以插接配合件为转轴相对滑动螺母摆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尾门撑杆连接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前立板、后立板,两个铆接杆;所述铆接杆两端分别与前立板、后立板垂直连接,在铆接杆其中一端设有铆接帽,另一端设有螺母,位于前立板下端设有与螺母夹持件连接杆连接的连接穿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在螺母夹持件连接杆上还设有与其垂直的档板,挡板面与连接杆垂直,在连接杆上还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位于挡板后方,连接杆、挡板及U形件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夹持件挡板面与尾门撑杆连接组件前立板前表面相贴合,并设有配合间隙,连接杆螺纹段的自由端穿过连接穿孔后,螺纹段位于前立板后方,所述螺纹段上设有紧固螺母,螺母夹持件以连接杆为转轴相对尾门撑杆连接组件前立板进行旋转。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插接配合件均为插销,在插销的外端部内设有轴向孔,在U形件的两块侧板的内表面上各设有一个与侧板垂直并同轴的圆形立柱,在滑动螺母上设有两个横向槽,所述两个横向槽的内端分别与两个连接部的开口连通,两个插接配合件分别位于滑动螺母两个连接部内,两个圆形立柱分别与两个插接配合件的外端部内的轴向孔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插接配合件为外螺纹螺钉,螺钉头部设有圆柱形立柱,所述U形件的两侧板上各设有一个同轴对称的内螺纹孔,作为插接配合件的螺钉穿过U形件两侧板的螺纹孔,与U形件两侧板螺纹连接,螺钉头部圆柱形立柱与滑动螺母两个连接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部为两个突出的圆形立柱,二者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与丝杆轴线垂直并相交,成型为圆形立柱的两个连接部相对丝杆轴线对称布置;在U形件两侧板内各设有一个轴线与侧板垂直的圆通孔所述两个连接部的外端分别与U形件两侧板内的圆通孔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在丝杆的自由端设有丝杆止位块。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丝杆外部设有丝杆护套。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以螺母夹持件上的U形件与滑动螺母垂直状态为初始状态,所述螺母夹持件可相对滑动螺母左右摆动,且单侧摆动角度为a,0°≥a≥25°。
CN202020243800.7U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 Active CN212176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3800.7U CN212176892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3800.7U CN212176892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6892U true CN212176892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7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3800.7U Active CN212176892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68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9088A (zh) * 2024-02-18 2024-03-22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尾舱门传动***及无人机尾舱门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9088A (zh) * 2024-02-18 2024-03-22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尾舱门传动***及无人机尾舱门结构
CN117739088B (zh) * 2024-02-18 2024-04-30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尾舱门传动***及无人机尾舱门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76892U (zh)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尾箱门的电动撑杆
EP1859113B1 (fr) Verrou debrayable pour un mecanisme de serrure automobile
CN101155968B (zh) 用于机动车锁定***的可解脱锁具
KR101832079B1 (ko) 도어 또는 플랩용 록킹 장치
JP2000238537A (ja) 自動車用開放リーフ把手
JPH1193938A (ja) ボール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US8756962B2 (en) Key interlock device
US20210101428A1 (en) Latch assembly for pivoting hitch device
US20190283674A1 (en) Quick release mirror mount
WO2015005757A1 (en) Electric friction bicycle drive
US20070181624A1 (en) Apparatus for retention and storage of removable vehicle doors
CN215889666U (zh) 一种电动车尾箱用复合锁
CN112706867A (zh) 一种自锁式折叠接头
CN214607887U (zh) 一种自锁式折叠接头
AU2018205152B2 (en) Arm assembly for a side view mirror
CN209892567U (zh) 拉紧锁以及led显示屏箱体
CN116039823B (zh) 模块化拼装车
US20200063468A1 (en) Latch assembly having integral fastener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CN115749500A (zh) 一种汽车侧门智能开关
CN21019169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鞍座铰链
CN219261989U (zh) 一种防盗锁头
CN211918799U (zh) 一种带有保险结构的折叠童车
CN219197057U (zh) 一种简易的汽车尾门驱动器结构
CN218061909U (zh) 房车门高强度安防锁
CN214697419U (zh) 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