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5695U - 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5695U
CN212155695U CN201922486238.0U CN201922486238U CN212155695U CN 212155695 U CN212155695 U CN 212155695U CN 201922486238 U CN201922486238 U CN 201922486238U CN 212155695 U CN212155695 U CN 212155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differential
shell
cross shaft
limiting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62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明君剑
覃作善
储锋
宣晖
林旭华
唐钼桢
甘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GSHENG AXLE (LI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GSHENG AXLE (LI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GSHENG AXLE (LI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GSHENG AXLE (LI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62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5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5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5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涉及一种驱动桥零配件,差速器右壳在右壳壳体内壁上开设有完整的行星齿轮安装球面及四个完整的十字轴孔,在右壳壳体内壁上沿垂直于十字轴孔方向分别开设有贯穿右壳壳体且与十字轴孔垂直相交的限位螺钉孔,该限位螺钉孔以与其相交的十字轴孔为界,靠近右壳壳体安装端面的一端为用于穿过限位螺钉的光孔,限位螺钉孔的另一端为用于与限位螺钉连接的螺纹通孔。轮间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左壳、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十字轴、被动锥齿轮以及上述的差速器右壳。本实用新型的十字轴限位效果较好,工作状态稳定可靠,还具有加工工艺简化、维修工时短、后期维修保养成本低、整体结构紧凑的特点,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桥零配件,特别是一种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驱动桥的轮间差速器壳体多由差速器左壳及右壳组成,十字轴多为整体式的。通常在每个差速器半壳的内壁上开设有半个安装球面,十字轴及行星齿轮的安装球面分别设于两个差速器半壳的内壁面。为保证安装使用需求,需有效保证两半壳球面的同心度,十字轴孔的对称度、同轴度等要求,因此差速器壳总成需合件加工安装球面及十字轴孔等。这种方式加工工艺复杂,且左、右壳必须配对使用,也增加了后期维修保养的成本。
针对以上不足,现有设计也有采用一种一体式球面的差速器半壳型式,即在一侧半壳的内壁上开设有完整的行星齿轮安装球面以及四个完整的十字轴孔,同时为保证十字轴和行星半轴齿轮安装,通常采用“三段式”十字轴,即十字轴由一根长轴以及两根短轴组成。而此种结构为保证十字轴各个轴的不能移动,通常采用定位销或连接螺栓将其限位在差速器半壳上、或者直接用被齿来限位十字轴移动。例如:
授权公告号为CN20333577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驱动桥用差速器,通过单排连接螺栓将差速器左、右半壳、被动锥齿轮的连接孔紧固在一起。考虑整体强度需求连接螺栓规格一般较大,一体式差壳在连接十字轴处壁较薄,整体强度不好。
授权公告号为CN20273287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十字轴结构,通过十字轴内加工孔,用螺栓将长、短轴连接并固定,由于开设较长通孔,对十字轴整体强度有较大影响。
申请公布号为CN107939940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轮间差速器总成,十字轴结构布置长轴、第一行星齿轮半轴、第二行星齿轮半轴,通过其设置通孔和盲孔结构来实现长轴和两短轴整体的固定,其仅对其中第一短轴十字轴限位通过定位销***短轴和差壳定位孔内,其十字轴结构较复杂加工不便,同时定位销配合安装和拆解维修不便。
申请公布号为CN10957855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牢支撑、畅润滑式差速器总成,通过防松螺栓禁锢并穿过差壳,放入十字轴长轴和短轴的盲孔内,并增加四方形固定套,其为保证安装及壳体连接空间的需要,差速器壳体整体尺寸较大,十字轴限位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从而克服现有差速器十字轴限位效果不理想的缺陷,同时在保证壳体强度下,满足布置差速器结构紧凑及轻量化需求。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速器右壳,包括右壳壳体,在右壳壳体内壁上开设有完整的行星齿轮安装球面及四个完整的十字轴孔,在右壳壳体内壁上沿垂直于十字轴孔方向分别开设有贯穿右壳壳体且与十字轴孔垂直相交的限位螺钉孔,该限位螺钉孔以与其相交的十字轴孔为界,靠近右壳壳体安装端面的一端为用于穿过限位螺钉的光孔,限位螺钉孔的另一端为用于与限位螺钉连接的螺纹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右壳壳体在十字轴安装位置设置有四个安装凸台,所述的十字轴孔、限位螺钉孔均贯穿该安装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限位螺钉孔在其光孔的一端端面还设置有限位台阶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右壳壳体上还加工有用于安装差速器左壳和被动齿轮的外圆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右壳壳体上还加工有用于润滑的油孔和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轮间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左壳、差速器右壳、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十字轴、被动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器右壳为上述的差速器右壳,所述的十字轴由一根十字轴长轴和两根十字短轴组成,其安装在差速器右壳内的十字轴孔内,且十字轴在对应差速器右壳的限位螺钉孔位置开设有限位螺钉安装通孔,限位螺钉依次穿过差速器右壳的限位螺钉孔的光孔、十字轴的限位螺钉安装通孔、差速器右壳的限位螺钉孔的螺纹通孔,将十字轴以及差速器右壳紧固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差速器左壳设置有安装止口,差速器左壳通过该安装止口安装在差速器右壳的外圆台阶上,并通过紧固件与差速器右壳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被动锥齿轮设置有与差速器右壳的外圆台阶相配合的安装通孔,被动锥齿轮通过该安装通孔安装在差速器右壳的外圆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差速器左壳与被动锥齿轮或为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分体式结构,或为一体式结构。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十字轴限位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右壳包括右壳壳体,在右壳壳体内壁上开设有完整的行星齿轮安装球面及四个完整的十字轴孔,在右壳壳体内壁上沿垂直于十字轴孔方向分别开设有贯穿右壳壳体且与十字轴孔垂直相交的限位螺钉孔,该限位螺钉孔以与其相交的十字轴孔为界,靠近右壳壳体安装端面的一端为用于穿过限位螺钉的光孔,限位螺钉孔的另一端为用于与限位螺钉连接的螺纹通孔。安装轮间差速器总成时,限位螺钉依次穿过差速器右壳的限位螺钉孔的光孔、十字轴的限位螺钉安装通孔、差速器右壳的限位螺钉孔的螺纹通孔,将十字轴以及差速器右壳紧固连接在一起。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螺钉是依次穿过差速器右壳、十字轴的长轴、短轴后再旋入差速器右壳中,给十字轴的长轴和短轴均增加了牢固的轴向限位,其限位效果较好。
2. 十字轴工作状态稳定可靠
由于本实用新型因限位螺钉的存在使得十字轴的长轴和短轴的轴向限位牢靠,其限位效果较好,使十字轴的工作状态稳定可靠,并避免了因十字轴窜出差速器带来的外部件打碎故障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3.加工工艺简化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右壳包括右壳壳体,在右壳壳体内壁上开设有完整的行星齿轮安装球面及四个完整的十字轴孔,因此,在加工行星齿轮安装球面以及十字轴孔时,不再需要将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合件加工并做配对标识,使加工工艺得以简化。
4.缩短了维修工时,降低后期维修保养的成本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右壳包括右壳壳体,在右壳壳体内壁上开设有完整的行星齿轮安装球面及四个完整的十字轴孔,加工后差速器左、右壳无需配对使用,当一侧的半壳发生损毁时,维修人仅需要对损坏一侧的半壳进行更换即可,大大缩短了维修工时,降低了后期维修保养的成本。
5. 整体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布局结构紧凑,整体刚度较优。同时差速器右壳端部齿结构可集成啮合套作用;差速器左壳可与被齿做成一体式结构,改善结构强度,提升刚性,降低齿轮打齿故障,同时减少齿轮热处理变形和减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一所述差速器右壳的主视剖示图,
图2:实施例一所述差速器右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实施例一所述差速器右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从另一方向看),
图4:实施例二所述轮间差速器总成的主视剖示图,
图5:实施例二所述十字轴的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实施例二所述十字轴的短轴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差速器左壳,
2-差速器右壳,20-右壳壳体,201-行星齿轮安装球面,202-十字轴孔,
203-限位螺钉孔,2031-光孔,2032-螺纹通孔,2033-限位台阶孔,
204-外圆台阶,205-油孔,206-油槽,207-安装凸台,208-右端端部齿,209-限位螺钉,
3-半轴齿轮,301-半轴齿轮垫片,4-行星齿轮,401-行星齿轮垫片,
5-十字轴,501-长轴,502-短轴,6-被动锥齿轮,7-差速器右轴承,8-差速器左轴承,
9-主锥齿轮,10-导向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差速器右壳,包括右壳壳体20,在右壳壳体20内壁上开设有完整的行星齿轮安装球面201及四个完整的十字轴孔202,其中十字轴孔202中心线的交点与行星齿轮安装球面201的球心重合,以保证三段式十字轴安装,同时在十字轴安装位置设置有四个便于操作的安装凸台207,所述的十字轴孔202贯穿该安装凸台207。在右壳壳体20内壁上沿垂直于十字轴孔202方向分别开设有贯穿右壳壳体20且与十字轴孔202垂直相交且通透的限位螺钉孔203,该限位螺钉孔203同样也贯穿安装凸台207;所述的限位螺钉孔203以与其相交的十字轴孔202为界,靠近右壳壳体安装端面的一端为用于穿过限位螺钉的光孔2031,限位螺钉孔203的另一端为用于与限位螺钉连接的螺纹通孔2032;且限位螺钉孔203在其光孔2031的一端端面还设置有限位台阶孔2033。所述的右壳壳体20上还加工有用于安装差速器左壳和被动齿轮的外圆台阶204,还加工有用于润滑的油孔205和油槽206。本差速器右壳的右端端部齿208可集成啮合套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在加工差速器壳体的安装球面以及十字轴孔时,不再需要将差速器壳总成合件加工并做配对标识,加工工艺得以简化,同时加工后差速器左、右半壳无需配对使用,当一侧的半壳发生损毁时,维修人仅需要对损坏一侧的半壳进行更换即可,大大缩短了维修工时,降低了后期维修保养的成本。另一方面差速器右壳上开设有四个限位螺钉孔,通过限位螺钉连接对十字轴进行限位,安装和拆解方面,同时其布置结构紧凑。
实施例二:
一种轮间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左壳1、差速器右壳2、半轴齿轮3、行星齿轮4、十字轴5、被动锥齿轮6、差速器右轴承7、差速器左轴承8。所述的差速器右壳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差速器右壳,即:该差速器右壳2包括右壳壳体20,在右壳壳体20内壁上开设有完整的行星齿轮安装球面201及四个完整的十字轴孔202,以保证三段式十字轴安装,同时在十字轴安装位置设置有四个安装凸台207,所述的十字轴孔202贯穿该安装凸台207。在右壳壳体20内壁上沿垂直于十字轴孔202方向分别开设有贯穿右壳壳体20且与十字轴孔202垂直相交的限位螺钉孔203,该限位螺钉孔203同样也贯穿安装凸台207;所述的限位螺钉孔203以与其相交的十字轴孔202为界,靠近右壳壳体安装端面的一端为用于穿过限位螺钉的光孔2031,限位螺钉孔203的另一端为用于与限位螺钉连接的螺纹通孔2032;且限位螺钉孔203在其光孔2031的一端端面还设置有限位台阶孔2033。所述的右壳壳体20上还加工有用于安装差速器左壳和被动齿轮的外圆台阶204,还加工有用于润滑的油孔205和油槽206。
所述的差速器左壳1设置有安装止口,差速器左壳1通过该安装止口安装在差速器右壳2的外圆台阶204上,并通过紧固件连接螺钉与差速器右壳2连接在一起。
所述半轴齿轮3与行星齿轮4设置于差速器左壳1、差速器右壳2之间,在差速器左壳1、差速器右壳2与半轴齿轮3之间垫设有半轴齿轮垫片301,在差速器右壳2与行星齿轮4之间垫设有行星齿轮垫片401。
所述的十字轴5由一根长轴501以及两根共线的并且与长轴垂直连接的短轴502组成;该十字轴5安装在差速器右壳2内的十字轴孔202内,且十字轴5在对应差速器右壳2的限位螺钉孔203位置开设有限位螺钉安装通孔,限位螺钉209依次穿过差速器右壳2的限位螺钉孔203的光孔2031、十字轴的限位螺钉安装通孔、差速器右壳2的限位螺钉孔203的螺纹通孔2032,将十字轴5以及差速器右壳2紧固连接在一起,该限位螺钉209采用沉头螺钉。
所述的被动锥齿轮6设置有与差速器右壳2的外圆台阶相配合的安装通孔,被动锥齿轮6通过该安装通孔安装在差速器右壳2的外圆台阶204上。所述的差速器左壳1与被动锥齿轮6为分体式结构,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
差速器左轴承7和差速器右轴承8分别安装在差速器左壳1、差速器右壳2的轴承安装位上。另外,在轮间差速器总成其外部主锥齿轮9底部设置有导向轴承10,导向轴承10的安装空间由差速器右壳2的结构来保证。
作为实施例二的一种变换,所述的差速器左壳1与被动锥齿轮6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差速器左壳1、差速器右壳2与被动锥齿轮6之间只通过单排螺栓连接,可减少零件种类,改善结构强度,提升刚性,降低齿轮打齿故障,减少齿轮热处理变形和减重。
工作时,将本轮间差速器总成通过差速器左轴承7和差速器右轴承8装配到驱动桥的主减速器上,在驱动桥装车后,主减速器内会加注足量的齿轮油,这些齿轮油通过差速器左壳1与差速器右壳2壳体上内外相通的油孔流入轮间差速器总成内部,用以对内部相对旋转零件的润滑。当车辆运行时,从动锥齿轮因受到整车输入端及主动锥齿轮传来的扭矩将带动差速器总成整体在差速器左轴承7和差速器右轴承8上旋转,差速器总成将传动扭矩通过十字轴及装在其上的4个行星齿轮4将扭矩传递给半轴齿轮3,再分别将扭矩和转速通过装配在其上的左、右半轴将扭矩和转速传递给左、右两侧车轮,实现了传动系的工作过程。
当车辆左右轮转速完全一样时,差速器总成整体旋转,两半半轴齿轮3与差速器壳体转速相同,二者间无相对转动,此时行星齿轮4在十字轴上相对静止,二者同样无相对转动;而当车辆转弯以致左、右车轮出现速度差时,4个行星齿轮4除了随差速器总成整体公转外,还在十字轴上自传,左、右半轴齿轮3均与差速器壳体间存在了相对转动,并且二者间也因与行星齿轮4的啮合关系致使出现了相对转速差,即进行着差速器的“差速”运行。限位螺钉209的存在使得十字轴的长轴501和短轴502的轴向限位牢靠,让它们的工作状态稳定可靠,并避免了因十字轴窜出差速器带来的外部件打碎故障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Claims (9)

1.一种差速器右壳,包括右壳壳体(20),在右壳壳体(20)内壁上开设有完整的行星齿轮安装球面(201)及四个完整的十字轴孔(202),其特征在于:在右壳壳体(20)内壁上沿垂直于十字轴孔(202)方向分别开设有贯穿右壳壳体(20)且与十字轴孔(202)垂直相交的限位螺钉孔(203),该限位螺钉孔(203)以与其相交的十字轴孔(202)为界,靠近右壳壳体安装端面的一端为用于穿过限位螺钉的光孔(2031),限位螺钉孔(203)的另一端为用于与限位螺钉连接的螺纹通孔(20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右壳,其特征在于:右壳壳体(20)在十字轴安装位置设置有四个安装凸台(207),所述的十字轴孔(202)、限位螺钉孔(203)均贯穿该安装凸台(2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右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螺钉孔(203)在其光孔(2031)的一端端面还设置有限位台阶孔(20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右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壳壳体(20)上还加工有用于安装差速器左壳和被动齿轮的外圆台阶(2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右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壳壳体(20)上还加工有用于润滑的油孔(205)和油槽(206)。
6.一种轮间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左壳(1)、差速器右壳(2)、半轴齿轮(3)、行星齿轮(4)、十字轴(5)、被动锥齿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器右壳(2)为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差速器右壳,所述的十字轴(5)由一根十字轴长轴(501)和两根十字短轴(502)组成,其安装在差速器右壳(2)内的十字轴孔(202)内,且十字轴(5)在对应差速器右壳(2)的限位螺钉孔(203)位置开设有限位螺钉安装通孔,限位螺钉(209)依次穿过差速器右壳(2)的限位螺钉孔(203)的光孔(2031)、十字轴的限位螺钉安装通孔、差速器右壳(2)的限位螺钉孔(203)的螺纹通孔(2032),将十字轴(5)以及差速器右壳(2)紧固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间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器左壳(1)设置有安装止口,差速器左壳(1)通过该安装止口安装在差速器右壳(2)的外圆台阶(204)上,并通过紧固件与差速器右壳(2)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间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锥齿轮(6)设置有与差速器右壳(2)的外圆台阶相配合的安装通孔,被动锥齿轮(6)通过该安装通孔安装在差速器右壳(2)的外圆台阶(204)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轮间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器左壳(1)与被动锥齿轮(6)或为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分体式结构,或为一体式结构。
CN201922486238.0U 2019-12-31 2019-12-31 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 Active CN212155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6238.0U CN212155695U (zh) 2019-12-31 2019-12-31 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6238.0U CN212155695U (zh) 2019-12-31 2019-12-31 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5695U true CN212155695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8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6238.0U Active CN212155695U (zh) 2019-12-31 2019-12-31 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5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6607B (zh) 工业机器人的摆动部分的结构
CN103527719B (zh) 轴承式rv减速器
US9638304B2 (en) Spur differential gear
JP4850129B2 (ja) 最終減速装置
CN108412981B (zh) 一种行星齿轮式差速器
EP3144561A1 (en) Bogie axle assembly
US9797474B2 (en) Series of reduction gears
CN107676432B (zh) 一种内摆线行星减速器
EP3168499A1 (en) Final drive device
CN212155695U (zh) 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
CN210559044U (zh) 一种精密高效电动卷筒
CN103335069B (zh) 筛摆差速减速器
CN114412966B (zh) 基于环面蜗杆传动的折叠机构
CN213685179U (zh) 一种用于车辆减速箱的差速器壳体
JP2015187497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CN210034327U (zh) 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
CN109695664B (zh) 一种直升机用分扭传动减速装置
CN207673795U (zh) 一种减速机及安装有此减速机的垂直循环车库
CN210715883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同轴减速器
CN112780747A (zh) 一种四驱车前桥差速器壳体及前桥差速器
WO2015137470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CN216692033U (zh) Rv减速传动装置和工业机器人
CN219623221U (zh) 立磨齿轮箱输出结构、齿轮箱传动组件、行星齿轮箱和动力总成
CN213685177U (zh) 一种用于车辆减速箱的差速器
CN213711784U (zh) 一种十字轴差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