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4775U -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4775U
CN212154775U CN202020775077.7U CN202020775077U CN212154775U CN 212154775 U CN212154775 U CN 212154775U CN 202020775077 U CN202020775077 U CN 202020775077U CN 212154775 U CN212154775 U CN 212154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tunneling
oil cylinder
main
upright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50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苗
吴霞
刘治翔
卢进南
董钰峰
张鸿宇
李玉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7750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4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4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4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包括掘进部、行走部、铲运部、主支撑部、副支撑部、侧帮锚固钻孔部及侧帮支护部;行走部设在掘进部机体端下方,铲运部位于掘进部截割端下方且安装在掘进部机体端上;主支撑部对称分布在掘进部左右两侧;副支撑部设在掘进部机体端上方,副支撑部相对于掘进部机体端中线对称分布;侧帮锚固钻孔部和侧帮支护部设在主支撑部上;主副支撑部间设有牵引油缸,牵引油缸通过十字铰链分别与行走部支撑框架及主支撑部滑移式底座相连。使用方法为:主副支撑部及侧帮支护部提供支护;掘进部及铲运部配合进行采煤;掘进部前移且主支撑部及侧帮支护部提供支护;副支撑部提供支护且主支撑部前移同时余煤收集;重复动作实现连续掘进。

Description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掘支护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履带式综掘装备普遍采用一体化结构,支护机构只能与掘进机构进行随动,导致现有的履带式综掘装备的行走灵活性不高,而且对巷道的适应性也较差。再有,现有的履带式综掘装备将掘进机构、临时支护机构和永久支护机构都安装到一个滑道上,由于掘进机构和临时支护机构均设在滑道上,如果井下工作面的粉尘量较大,大量的粉尘堆积极易造成滑道卡死,从而导致无法继续推移的问题。
为此,公告号为CN11054170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掘支锚联合机组及其使用方法,实现了掘进与支护的分离作业,提高综掘装备的行走灵活性和巷道适应性。但是,该专利申请在行走灵活性、巷道适应性、掘进效率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同时横向钢带梁的安装仍采用人工方式,并且不具备巷道边部余煤收集清理能力,侧帮支护方式也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掘支护一体机,结构更加简单,行走灵活性、巷道适应性及掘进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横向钢带梁的安装升级到自动方式,具备了巷道边部余煤收集清理能力,侧帮支护方式实现进一步优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包括掘进部、行走部、铲运部、主支撑部、副支撑部、侧帮锚固钻孔部及侧帮支护部;所述行走部采用履带式行走结构,行走部设置在掘进部的机体端下方,所述铲运部位于掘进部的截割端下方且安装在掘进部的机体端上,掘进部的截割端用于对煤岩进行破碎,通过铲运部对落煤进行收集和运输;所述主支撑部对称分布在掘进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副支撑部设置在掘进部的机体端上方,副支撑部相对于掘进部的机体端中线对称分布;所述侧帮锚固钻孔部设置在主支撑部上;所述侧帮支护部设置在主支撑部上。
所述主支撑部包括滑移式底座、前主升降立柱、后主升降立柱、纵向连接梁、纵向转接梁;所述前主升降立柱和后主升降立柱并列安装在滑移式底座顶部,所述纵向连接梁水平固连在前主升降立柱与后主升降立柱外套筒顶部之间,所述纵向转接梁水平固连在前主升降立柱与后主升降立柱外套筒中部之间,纵向转接梁的下表面为斜面,在纵向转接梁上竖直开设有若干上限位销孔;所述前主升降立柱和后主升降立柱内套筒顶部安装有分段式纵向顶梁;在左右两侧的主支撑部的纵向连接梁之间水平固连有伸缩式横向中间梁,在左右两侧的主支撑部的滑移式底座之间水平固连有伸缩式横向底梁。
所述副支撑部包括固定式底座、前副升降立柱及后副升降立柱;所述固定式底座水平固装在掘进部的机体端,所述前副升降立柱及后副升降立柱并列安装在固定式底座顶部,在固定式底座的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设为斜面,固定式底座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斜面与纵向转接梁下表面斜面对接顶靠配合,在固定式底座左右两侧边部竖直开设有若干下限位销孔,下限位销孔与上限位销孔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在下限位销孔和上限位销孔内配装有可拆卸的限位销;所述固定式底座后侧边沿底部安装有撑地支脚机构;所述前副升降立柱和后副升降立柱内套筒顶部安装有分段式纵向顶梁,在分段式纵向顶梁上设置有横向钢带梁自动铺设装置。
在所述主支撑部与副支撑部之间设置有牵引油缸,牵引油缸一端通过十字铰链与行走部的支撑框架相连,牵引油缸另一端通过十字铰链与主支撑部的滑移式底座相连。
在所述副支撑部的固定式底座左右两侧边部侧面、在所述行走部的支撑框架左右两侧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支撑油缸,辅助支撑油缸水平横向设置,辅助支撑油缸的缸筒底端固连在固定式底座上,辅助支撑油缸的活塞杆顶端竖直固装有支撑板,在所述主支撑部的滑移式底座前端开设有支撑板穿行通道,在支撑板穿行通道上方的底座壁板上开设有直线形开孔,直线形开孔配装有可拆卸的钢板。
在所述主支撑部的滑移式底座前端设置有余煤收集机构,余煤收集机构包括弧形余煤拨板及拨板驱动油缸,弧形余煤拨板一端铰接在滑移式底座上,弧形余煤拨板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拨板驱动油缸一端铰接在滑移式底座上,拨板驱动油缸另一端铰接在弧形余煤拨板外侧面中部。
所述侧帮支护部包括上侧帮支护板、下侧帮支护板、上支护板驱动油缸及下支护板驱动油缸,所述上侧帮支护板的上边沿铰接在分段式纵向顶梁上,上侧帮支护板的下边沿与下侧帮支护板的上边沿相铰接,下侧帮支护板的下边沿为自由端;所述上支护板驱动油缸一端铰接在分段式纵向顶梁上,上支护板驱动油缸另一端铰接在上侧帮支护板内表面,所述下支护板驱动油缸一端铰接在上侧帮支护板内表面,下支护板驱动油缸另一端铰接在下侧帮支护板内表面。
所述伸缩式横向中间梁和伸缩式横向底梁结构相同,均包括外筒体、第一内筒体、第二内筒体、第一伸缩油缸及第二伸缩油缸,所述外筒体的中间设有隔断板,所述第一内筒体插装在外筒体一端,第一内筒体在外筒体内可轴向滑动;所述第二内筒体插装在外筒体另一端,第二内筒体在外筒体内可轴向滑动;所述第一伸缩油缸位于第一内筒体及同侧外筒体内部,第一伸缩油缸的缸筒底端固连在隔断板上,第一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顶端与第一内筒体相固连;所述第二伸缩油缸位于第二内筒体及同侧外筒体内部,第二伸缩油缸的缸筒底端固连在隔断板上,第二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顶端与第二内筒体相固连。
所述的掘支护一体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处于初始状态的掘支护一体机驶入作业现场,在初始状态下,伸缩式横向中间梁和伸缩式横向底梁均处于收缩状态,牵引油缸处于收缩状态,固定式底座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斜面与纵向转接梁下表面斜面处于顶靠对接状态,下限位销孔与上限位销孔中插装有限位销;
步骤二:将下限位销孔与上限位销孔中的限位销移除,控制第一伸缩油缸和第二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同步伸出,以使伸缩式横向中间梁和伸缩式横向底梁同步伸长,并对主支撑部产生向外侧的横向顶推力,直到将主支撑部被顶推到指定位置结束,此时固定式底座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斜面与纵向转接梁下表面斜面处于分离状态;
步骤三:先将事先准备好的若干横向钢带梁均匀的摆放到主支撑部及副支撑部的分段式纵向顶梁上方,然后控制主支撑部的前主升降立柱和后主升降立柱同步升起,同时控制副支撑部的前副升降立柱及后副升降立柱同步升起,使分段式纵向顶梁通过横向钢带梁顶紧到巷道顶板;
步骤四:控制侧帮支护部的上支护板驱动油缸和下支护板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直到上侧帮支护板和下侧帮支护板顶紧到巷道侧帮;控制辅助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直到支撑板顶紧到巷道侧帮;控制撑地支脚机构抵靠在巷道底板上;
步骤五:启动掘进部和铲运部,通过掘进部对煤岩进行截割作业,同时由铲运部对落煤进行收集和运输,并且在截割作业过程中启动侧帮锚固钻孔部同步进行锚固作业;
步骤六:控制辅助支撑油缸的活塞杆回缩,使支撑板脱离巷道侧帮回到初始位置;控制撑地支脚机构脱离巷道底板回到初始位置;控制副支撑部的前副升降立柱及后副升降立柱下降设定距离,然后启动横向钢带梁自动铺设装置,将最后面一根横向钢带梁移动到最前方;
步骤七:启动行走部,使掘进部、铲运部及副支撑部同步向前移动一个设定距离,且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牵引油缸的活塞杆随动伸出,然后控制副支撑部的前副升降立柱及后副升降立柱同步升起,并将移动到最前方的横向钢带梁顶紧到巷道顶板上;
步骤八:控制辅助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直到支撑板顶紧到巷道侧帮;控制撑地支脚机构抵靠在巷道底板上;控制侧帮支护部的上支护板驱动油缸和下支护板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回缩,使上侧帮支护板和下侧帮支护板脱离巷道侧帮回到初始位置;控制主支撑部的前主升降立柱和后主升降立柱同步下降,使分段式纵向顶梁脱离横向钢带梁;
步骤九:控制牵引油缸的活塞杆回缩,将主支撑部的滑移式底座向前拖拽一个设定距离,然后控制拨板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弧形余煤拨板向巷道中间摆转,通过弧形余煤拨板的摆转将巷道边部余煤聚拢到铲运部,进行巷道边部余煤的收集清理;
步骤十:控制主支撑部的前主升降立柱和后主升降立柱同步上升,使分段式纵向顶梁通过横向钢带梁顶紧到巷道顶板;控制侧帮支护部的上支护板驱动油缸和下支护板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直到上侧帮支护板和下侧帮支护板顶紧到巷道侧帮;
步骤十一:重复步骤五至步骤十,实现掘支护一体机的连续向前掘进;
步骤十二:当巷道掘进作业结束后,控制主支撑部的前主升降立柱和后主升降立柱下降到初始位置;控制副支撑部的前副升降立柱及后副升降立柱下降到初始位置;控制辅助支撑油缸的活塞杆回缩,直到支撑板脱离巷道侧帮回到初始位置;控制撑地支脚机构脱离巷道底板回到初始位置;控制侧帮支护部的上支护板驱动油缸和下支护板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回缩,使上侧帮支护板和下侧帮支护板脱离巷道侧帮回到初始位置;将主支撑部及副支撑部的分段式纵向顶梁上方的横向钢带梁全部移除;控制第一伸缩油缸和第二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同步回缩,以使伸缩式横向中间梁和伸缩式横向底梁同步缩短,并对主支撑部产生向内侧的横向牵拉力,直到伸缩式横向中间梁和伸缩式横向底梁恢复到初始状态,固定式底座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斜面与纵向转接梁下表面斜面恢复到顶靠对接状态;然后将限位销插回到下限位销孔与上限位销孔中,使主支撑部与副支撑部刚性连接到一起;最后控制掘支护一体机驶离作业现场。
在掘支护一体机向前掘进过程中,当主支撑部与掘进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或者巷道出现弯道时,控制辅助支撑油缸的活塞杆回缩,使支撑板脱离巷道侧帮并从滑移式底座前端的支撑板穿行通道内回缩到初始位置,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钢板通过直线形开孔***支撑板穿行通道内,重新控制辅助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直到支撑板伸入支撑板穿行通道内并顶靠在钢板上,继续控制辅助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伸出,以对钢板施加顶推力,该顶推力会通过钢板传递给主支撑部,最终通过辅助支撑油缸输出的顶推力对主支撑部的方向和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掘支护一体机,结构更加简单,行走灵活性、巷道适应性及掘进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横向钢带梁的安装升级到自动方式,具备了巷道边部余煤收集清理能力,侧帮支护方式实现进一步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掘支护一体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掘支护一体机(主支撑部等部件未示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支撑部(分段式纵向顶梁未示出)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副支撑部(分段式纵向顶梁未示出)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横向中间梁/伸缩式横向底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帮支护部的立体图;
图中,1—掘进部,2—行走部,3—铲运部,4—主支撑部,5—副支撑部,6—侧帮锚固钻孔部,7—侧帮支护部,8—滑移式底座,9—前主升降立柱,10—后主升降立柱,11—纵向连接梁,12—纵向转接梁,13—上限位销孔,14—固定式底座,15—前副升降立柱,16—后副升降立柱,17—下限位销孔,18—撑地支脚机构,19—伸缩式横向中间梁,20—伸缩式横向底梁,21—牵引油缸,22—辅助支撑油缸,23—支撑板,24—支撑板穿行通道,25—直线形开孔,26—弧形余煤拨板,27—拨板驱动油缸,28—上侧帮支护板,29—下侧帮支护板,30—上支护板驱动油缸,31—下支护板驱动油缸,32—外筒体,33—第一内筒体,34—第二内筒体,35—第一伸缩油缸,36—第二伸缩油缸,37—隔断板,38—横向钢带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包括掘进部1、行走部2、铲运部3、主支撑部4、副支撑部5、侧帮锚固钻孔部6及侧帮支护部7;所述行走部2采用履带式行走结构,行走部2设置在掘进部1的机体端下方,所述铲运部3位于掘进部1的截割端下方且安装在掘进部1的机体端上,掘进部1的截割端用于对煤岩进行破碎,通过铲运部3对落煤进行收集和运输;所述主支撑部4对称分布在掘进部1的左右两侧;所述副支撑部5设置在掘进部1的机体端上方,副支撑部5相对于掘进部1的机体端中线对称分布;所述侧帮锚固钻孔部6设置在主支撑部4上;所述侧帮支护部7设置在主支撑部4上。
所述主支撑部4包括滑移式底座8、前主升降立柱9、后主升降立柱10、纵向连接梁11、纵向转接梁12;所述前主升降立柱9和后主升降立柱10并列安装在滑移式底座8顶部,所述纵向连接梁11水平固连在前主升降立柱9与后主升降立柱10外套筒顶部之间,所述纵向转接梁12水平固连在前主升降立柱9与后主升降立柱10外套筒中部之间,纵向转接梁12的下表面为斜面,在纵向转接梁12上竖直开设有若干上限位销孔13;所述前主升降立柱9和后主升降立柱10内套筒顶部安装有分段式纵向顶梁;在左右两侧的主支撑部4的纵向连接梁11之间水平固连有伸缩式横向中间梁19,在左右两侧的主支撑部4的滑移式底座8之间水平固连有伸缩式横向底梁20。
所述副支撑部5包括固定式底座14、前副升降立柱15及后副升降立柱16;所述固定式底座14水平固装在掘进部1的机体端,所述前副升降立柱15及后副升降立柱16并列安装在固定式底座14顶部,在固定式底座14的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设为斜面,固定式底座14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斜面与纵向转接梁12下表面斜面对接顶靠配合,在固定式底座14左右两侧边部竖直开设有若干下限位销孔17,下限位销孔17与上限位销孔13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在下限位销孔17和上限位销孔13内配装有可拆卸的限位销;所述固定式底座14后侧边沿底部安装有撑地支脚机构18,撑地支脚机构18可采用公告号为CN110541705A的专利申请中同款撑地支脚机构;所述前副升降立柱15和后副升降立柱16内套筒顶部安装有分段式纵向顶梁,在分段式纵向顶梁上设置有横向钢带梁自动铺设装置,横向钢带梁自动铺设装置可采用公告号为CN109707412A的专利申请中同款装置。
在所述主支撑部4与副支撑部5之间设置有牵引油缸21,牵引油缸21一端通过十字铰链与行走部2的支撑框架相连,牵引油缸21另一端通过十字铰链与主支撑部4的滑移式底座8相连。
在所述副支撑部5的固定式底座14左右两侧边部侧面、在所述行走部2的支撑框架左右两侧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支撑油缸22,辅助支撑油缸22水平横向设置,辅助支撑油缸22的缸筒底端固连在固定式底座14上,辅助支撑油缸22的活塞杆顶端竖直固装有支撑板23,在所述主支撑部4的滑移式底座8前端开设有支撑板穿行通道24,在支撑板穿行通道24上方的底座壁板上开设有直线形开孔25,直线形开孔25配装有可拆卸的钢板。
在所述主支撑部4的滑移式底座8前端设置有余煤收集机构,余煤收集机构包括弧形余煤拨板26及拨板驱动油缸27,弧形余煤拨板26一端铰接在滑移式底座8上,弧形余煤拨板26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拨板驱动油缸27一端铰接在滑移式底座8上,拨板驱动油缸27另一端铰接在弧形余煤拨板26外侧面中部。
所述侧帮支护部7包括上侧帮支护板28、下侧帮支护板29、上支护板驱动油缸30及下支护板驱动油缸31,所述上侧帮支护板28的上边沿铰接在分段式纵向顶梁上,上侧帮支护板28的下边沿与下侧帮支护板29的上边沿相铰接,下侧帮支护板29的下边沿为自由端;所述上支护板驱动油缸30一端铰接在分段式纵向顶梁上,上支护板驱动油缸30另一端铰接在上侧帮支护板28内表面,所述下支护板驱动油缸31一端铰接在上侧帮支护板28内表面,下支护板驱动油缸31另一端铰接在下侧帮支护板29内表面。
所述伸缩式横向中间梁19和伸缩式横向底梁20结构相同,均包括外筒体32、第一内筒体33、第二内筒体34、第一伸缩油缸35及第二伸缩油缸36,所述外筒体32的中间设有隔断板37,所述第一内筒体33插装在外筒体32一端,第一内筒体33在外筒体32内可轴向滑动;所述第二内筒体34插装在外筒体32另一端,第二内筒体34在外筒体32内可轴向滑动;所述第一伸缩油缸35位于第一内筒体33及同侧外筒体32内部,第一伸缩油缸35的缸筒底端固连在隔断板37上,第一伸缩油缸35的活塞杆顶端与第一内筒体33相固连;所述第二伸缩油缸36位于第二内筒体34及同侧外筒体32内部,第二伸缩油缸36的缸筒底端固连在隔断板37上,第二伸缩油缸36的活塞杆顶端与第二内筒体34相固连。
所述的掘支护一体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处于初始状态的掘支护一体机驶入作业现场,在初始状态下,伸缩式横向中间梁19和伸缩式横向底梁20均处于收缩状态,牵引油缸21处于收缩状态,固定式底座14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斜面与纵向转接梁12下表面斜面处于顶靠对接状态,下限位销孔17与上限位销孔13中插装有限位销;
步骤二:将下限位销孔17与上限位销孔13中的限位销移除,控制第一伸缩油缸35和第二伸缩油缸36的活塞杆同步伸出,以使伸缩式横向中间梁19和伸缩式横向底梁20同步伸长,并对主支撑部4产生向外侧的横向顶推力,直到将主支撑部4被顶推到指定位置结束,此时固定式底座14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斜面与纵向转接梁12下表面斜面处于分离状态;
步骤三:先将事先准备好的若干横向钢带梁38均匀的摆放到主支撑部4及副支撑部5的分段式纵向顶梁上方,然后控制主支撑部4的前主升降立柱9和后主升降立柱10同步升起,同时控制副支撑部5的前副升降立柱15及后副升降立柱16同步升起,使分段式纵向顶梁通过横向钢带梁38顶紧到巷道顶板;
步骤四:控制侧帮支护部7的上支护板驱动油缸30和下支护板驱动油缸31的活塞杆伸出,直到上侧帮支护板28和下侧帮支护板29顶紧到巷道侧帮;控制辅助支撑油缸22的活塞杆伸出,直到支撑板23顶紧到巷道侧帮;控制撑地支脚机构18抵靠在巷道底板上;
步骤五:启动掘进部1和铲运部3,通过掘进部1对煤岩进行截割作业,同时由铲运部3对落煤进行收集和运输,并且在截割作业过程中启动侧帮锚固钻孔部6同步进行锚固作业;
步骤六:控制辅助支撑油缸22的活塞杆回缩,使支撑板23脱离巷道侧帮回到初始位置;控制撑地支脚机构18脱离巷道底板回到初始位置;控制副支撑部5的前副升降立柱15及后副升降立柱16下降设定距离,然后启动横向钢带梁自动铺设装置,将最后面一根横向钢带梁38移动到最前方;
步骤七:启动行走部2,使掘进部1、铲运部3及副支撑部5同步向前移动一个设定距离,且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牵引油缸21的活塞杆随动伸出,然后控制副支撑部5的前副升降立柱15及后副升降立柱16同步升起,并将移动到最前方的横向钢带梁38顶紧到巷道顶板上;
步骤八:控制辅助支撑油缸22的活塞杆伸出,直到支撑板23顶紧到巷道侧帮;控制撑地支脚机构18抵靠在巷道底板上;控制侧帮支护部7的上支护板驱动油缸30和下支护板驱动油缸31的活塞杆回缩,使上侧帮支护板28和下侧帮支护板29脱离巷道侧帮回到初始位置;控制主支撑部4的前主升降立柱9和后主升降立柱10同步下降,使分段式纵向顶梁脱离横向钢带梁38;
步骤九:控制牵引油缸21的活塞杆回缩,将主支撑部4的滑移式底座8向前拖拽一个设定距离,然后控制拨板驱动油缸27的活塞杆伸出,使弧形余煤拨板26向巷道中间摆转,通过弧形余煤拨板26的摆转将巷道边部余煤聚拢到铲运部3,进行巷道边部余煤的收集清理;
步骤十:控制主支撑部4的前主升降立柱9和后主升降立柱10同步上升,使分段式纵向顶梁通过横向钢带梁38顶紧到巷道顶板;控制侧帮支护部7的上支护板驱动油缸30和下支护板驱动油缸31的活塞杆伸出,直到上侧帮支护板28和下侧帮支护板29顶紧到巷道侧帮;
步骤十一:重复步骤五至步骤十,实现掘支护一体机的连续向前掘进;
步骤十二:当巷道掘进作业结束后,控制主支撑部4的前主升降立柱9和后主升降立柱10下降到初始位置;控制副支撑部5的前副升降立柱15及后副升降立柱16下降到初始位置;控制辅助支撑油缸22的活塞杆回缩,直到支撑板23脱离巷道侧帮回到初始位置;控制撑地支脚机构18脱离巷道底板回到初始位置;控制侧帮支护部7的上支护板驱动油缸30和下支护板驱动油缸31的活塞杆回缩,使上侧帮支护板28和下侧帮支护板29脱离巷道侧帮回到初始位置;将主支撑部4及副支撑部5的分段式纵向顶梁上方的横向钢带梁38全部移除;控制第一伸缩油缸35和第二伸缩油缸36的活塞杆同步回缩,以使伸缩式横向中间梁19和伸缩式横向底梁20同步缩短,并对主支撑部4产生向内侧的横向牵拉力,直到伸缩式横向中间梁19和伸缩式横向底梁20恢复到初始状态,固定式底座14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斜面与纵向转接梁12下表面斜面恢复到顶靠对接状态;然后将限位销插回到下限位销孔17与上限位销孔13中,使主支撑部4与副支撑部5刚性连接到一起;最后控制掘支护一体机驶离作业现场。
在掘支护一体机向前掘进过程中,当主支撑部4与掘进部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或者巷道出现弯道时,控制辅助支撑油缸22的活塞杆回缩,使支撑板23脱离巷道侧帮并从滑移式底座8前端的支撑板穿行通道24内回缩到初始位置,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钢板通过直线形开孔25***支撑板穿行通道24内,重新控制辅助支撑油缸22的活塞杆伸出,直到支撑板23伸入支撑板穿行通道24内并顶靠在钢板上,继续控制辅助支撑油缸22的活塞杆伸出,以对钢板施加顶推力,该顶推力会通过钢板传递给主支撑部4,最终通过辅助支撑油缸22输出的顶推力对主支撑部4的方向和位置进行调节。
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掘进部、行走部、铲运部、主支撑部、副支撑部、侧帮锚固钻孔部及侧帮支护部;所述行走部采用履带式行走结构,行走部设置在掘进部的机体端下方,所述铲运部位于掘进部的截割端下方且安装在掘进部的机体端上,掘进部的截割端用于对煤岩进行破碎,通过铲运部对落煤进行收集和运输;所述主支撑部对称分布在掘进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副支撑部设置在掘进部的机体端上方,副支撑部相对于掘进部的机体端中线对称分布;所述侧帮锚固钻孔部设置在主支撑部上;所述侧帮支护部设置在主支撑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部包括滑移式底座、前主升降立柱、后主升降立柱、纵向连接梁、纵向转接梁;所述前主升降立柱和后主升降立柱并列安装在滑移式底座顶部,所述纵向连接梁水平固连在前主升降立柱与后主升降立柱外套筒顶部之间,所述纵向转接梁水平固连在前主升降立柱与后主升降立柱外套筒中部之间,纵向转接梁的下表面为斜面,在纵向转接梁上竖直开设有若干上限位销孔;所述前主升降立柱和后主升降立柱内套筒顶部安装有分段式纵向顶梁;在左右两侧的主支撑部的纵向连接梁之间水平固连有伸缩式横向中间梁,在左右两侧的主支撑部的滑移式底座之间水平固连有伸缩式横向底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部包括固定式底座、前副升降立柱及后副升降立柱;所述固定式底座水平固装在掘进部的机体端,所述前副升降立柱及后副升降立柱并列安装在固定式底座顶部,在固定式底座的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设为斜面,固定式底座左右两侧边部上表面斜面与纵向转接梁下表面斜面对接顶靠配合,在固定式底座左右两侧边部竖直开设有若干下限位销孔,下限位销孔与上限位销孔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在下限位销孔和上限位销孔内配装有可拆卸的限位销;所述固定式底座后侧边沿底部安装有撑地支脚机构;所述前副升降立柱和后副升降立柱内套筒顶部安装有分段式纵向顶梁,在分段式纵向顶梁上设置有横向钢带梁自动铺设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支撑部与副支撑部之间设置有牵引油缸,牵引油缸一端通过十字铰链与行走部的支撑框架相连,牵引油缸另一端通过十字铰链与主支撑部的滑移式底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副支撑部的固定式底座左右两侧边部侧面、在所述行走部的支撑框架左右两侧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支撑油缸,辅助支撑油缸水平横向设置,辅助支撑油缸的缸筒底端固连在固定式底座上,辅助支撑油缸的活塞杆顶端竖直固装有支撑板,在所述主支撑部的滑移式底座前端开设有支撑板穿行通道,在支撑板穿行通道上方的底座壁板上开设有直线形开孔,直线形开孔配装有可拆卸的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支撑部的滑移式底座前端设置有余煤收集机构,余煤收集机构包括弧形余煤拨板及拨板驱动油缸,弧形余煤拨板一端铰接在滑移式底座上,弧形余煤拨板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拨板驱动油缸一端铰接在滑移式底座上,拨板驱动油缸另一端铰接在弧形余煤拨板外侧面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帮支护部包括上侧帮支护板、下侧帮支护板、上支护板驱动油缸及下支护板驱动油缸,所述上侧帮支护板的上边沿铰接在分段式纵向顶梁上,上侧帮支护板的下边沿与下侧帮支护板的上边沿相铰接,下侧帮支护板的下边沿为自由端;所述上支护板驱动油缸一端铰接在分段式纵向顶梁上,上支护板驱动油缸另一端铰接在上侧帮支护板内表面,所述下支护板驱动油缸一端铰接在上侧帮支护板内表面,下支护板驱动油缸另一端铰接在下侧帮支护板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横向中间梁和伸缩式横向底梁结构相同,均包括外筒体、第一内筒体、第二内筒体、第一伸缩油缸及第二伸缩油缸,所述外筒体的中间设有隔断板,所述第一内筒体插装在外筒体一端,第一内筒体在外筒体内可轴向滑动;所述第二内筒体插装在外筒体另一端,第二内筒体在外筒体内可轴向滑动;所述第一伸缩油缸位于第一内筒体及同侧外筒体内部,第一伸缩油缸的缸筒底端固连在隔断板上,第一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顶端与第一内筒体相固连;所述第二伸缩油缸位于第二内筒体及同侧外筒体内部,第二伸缩油缸的缸筒底端固连在隔断板上,第二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顶端与第二内筒体相固连。
CN202020775077.7U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 Active CN212154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5077.7U CN212154775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5077.7U CN212154775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4775U true CN212154775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5077.7U Active CN212154775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47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6751A (zh) * 2020-05-11 2020-07-2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及使用方法
CN114109463A (zh) * 2021-11-08 2022-03-01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侧帮支护的临时支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6751A (zh) * 2020-05-11 2020-07-2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及使用方法
CN111456751B (zh) * 2020-05-11 2024-07-1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及使用方法
CN114109463A (zh) * 2021-11-08 2022-03-01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侧帮支护的临时支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6751A (zh)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及使用方法
CN102472102B (zh) 长壁开采顶板支撑件
CN212154775U (zh) 一种掘支护一体机
CN109026049B (zh) 一种迈步式掘支锚联合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41705B (zh) 一种履带式掘支锚联合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26050B (zh) 一种综采式掘支锚联合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EP0332799A1 (en) Method for building large span tunnels by means of a cellular arch
CN112302699A (zh) 一种双联多组自移迈步式快掘临时支架
CN105156123B (zh) 一种敞开式盾构掘进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0509159U (zh) 一种履带式掘支锚联合机组
CN112392480A (zh) 一种辅助掘进机大坡度掘进作业的换步自移装置
CN104912554B (zh) 一种带压自移式掘支机组及带压自移方法
CN208777996U (zh) 一种综采式掘支锚联合机组
CN105649619A (zh) 一种多功能钻装机
CN112727520A (zh) 一种侧边回收式掘支锚联合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N210509229U (zh) 一种掘支锚联合机组用循环钢带自动铺设装置
AU570725B2 (en) Circular heading machine
CN112096437A (zh) 掘支锚两体机
CN110486032B (zh) 一种具有横向耙运范围可调节的自进式耙斗装载机
CN214118182U (zh) 一种辅助掘进机大坡度掘进作业的换步自移装置
CN210768752U (zh) 一种前掘后锚的掘进***
CN221144418U (zh) 互相推移的掘锚一体机
CN218716883U (zh) 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层小导洞的临时支护设备
CN219344686U (zh) 一种岩土工程网压拖盾施工装置
CN115478865A (zh) 一种岩土工程网压拖盾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