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7386U -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7386U
CN212117386U CN201922147534.8U CN201922147534U CN212117386U CN 212117386 U CN212117386 U CN 212117386U CN 201922147534 U CN201922147534 U CN 201922147534U CN 212117386 U CN212117386 U CN 212117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uyere
assembly
wind
she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75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75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7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7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7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属于小型家用电器,风嘴组件用以安装在手持吹风机的机头上,所述风嘴组件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出风端和进风端的壳体,所述进风端与机头的出风口对接,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套设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的风嘴风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围设在位于所述风嘴风道的外侧。该风嘴组件通过由外壳体和内壳体形成隔热腔,且将该隔热腔设置在风嘴风道的外侧,以避免风嘴风道内的热风直接接触外壳体的侧壁,在防止热损失的同时,也避免了烫伤。

Description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属于小型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手持吹风机是可以快速使头发风干的个人护理类小家电,可以通过加热丝加热,使风变热,从而使头发更快被吹干。吹风机包括机头、设置在机头上的手柄、设置在机头内的电控组件及与电控组件电连接以控制电控组件开或关的开关组件。机头上通常设置有风嘴组件以将机头内吹出的风导向,但目前的手持吹风机通常存在如下问题:1.使用扩散型的风嘴组件时,侧壁及中间温度较高,且由于此种风嘴组件大多数只有单层壁结构,所以,人体肌肤能够接触的地方温度较高,容易使人烫伤,用户体验不佳;2.扩散型的风嘴组件的出风孔通常布满整个出风内凹区域,从而,造成中间出风较大,周边出风较小,出风口风速也相对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嘴组件,其可避免外部温度过高,可提高吹风风速,使所吹出的风柔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嘴组件,用以安装在手持吹风机的机头上,所述风嘴组件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出风端和进风端的壳体,所述进风端与机头的出风口对接,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套设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的风嘴风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围设在位于所述风嘴风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内套设有导风件,所述风嘴风道由所述导风件与内壳体围设形成的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风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端上的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具有呈内凹状的环形面,所述环形面上开设有若干导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面自所述导风罩的外端面朝所述导风罩的中轴线内凹,所述导风口沿径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罩上突伸形成有若干导风柱,所述导风柱上开设有顶风口,所述导风柱内形成用以将所述顶风口与风道连通的导向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顶风口朝向所述导风罩的中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风嘴风道呈喇叭状,所述导风柱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导风柱呈围绕所述导风罩的中轴线排列的两排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端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对接的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连通所述出风口和风嘴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端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机头实现磁性对接的对接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手持吹风机,包括手柄、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机头、设置在所述机头内的电控组件、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以控制电控组件开或关的开关组件、以及风嘴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风嘴组件通过由外壳体和内壳体形成隔热腔,且将该隔热腔设置在风嘴风道的外侧,以避免风嘴风道内的热风直接接触外壳体的侧壁,在防止热损失的同时,也避免了烫伤。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手持式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手持式吹风机于另一方向上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手柄的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手柄于另一方向上的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风嘴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手持式吹风机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吹风机 10,该手持式吹风机10可用于干发场景;或者,实验室、理疗室及工业生产、美工等方面作局部干燥、加热和理疗的场景,本申请不对手持式吹风机100的应用场景作限定。该手持式吹风机100可以包括以下部件:手柄20、与手柄20 相连的机头30和安装在机头30上的风嘴组件10。
手柄20具有与机头30相连的第一端部201、以及远离机头30且用于进风的第二端部202。第二端部202贯穿有线缆60以为手持式吹风机100整体供电。线缆60远离第二端部202的一端提供有插头(未图示),插头可以提供到主电源或者电池组的电连接。其中,线缆60包括载电导线(火线,live wire)和中性导线(零线,neutral wire)。可选地,线缆60以一股电线贯穿第二端部202 后,在手柄20内部被分成至少两股电线。
请参见图2至图4,手柄20包括握持壳体21,以对手柄20内部的组件进行保护。线缆60穿过位于第二端部202位置处的握持壳体21进入手柄20。线缆60大体定位于第二端部202的中间处,向手柄20的内部中心延伸。示意性地,手柄20整体呈管状结构,且具有基本一致的直径。当然,手柄20也可以为其它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为了保证握持手柄20时稳定性,握持壳体21的握持部分可以设置有防滑组件(未图示);或者,握持壳体21上握持部分的材料为防滑材料。
手柄20内形成有第一风道22,该第一风道22贯穿第一端部201。手柄20 上形成有与第一风道22连通的进风口221和线缆开口222,线缆开口222位于进风口221的下方。线缆开口222贯穿第二端部202。线缆252设置在第一风道 22内,线缆60通过线缆开口222穿入至第一风道22。
手柄20内部设置有吸风组件40,该吸风组件40用于将外部气流从进风口 221吸入并经由第一风道22导向机头30。可选地,吸风组件40为集成风扇的电机,电机可以是交流感应电机、串激式交直两用电机、或者是直流电机等,本实施例不对吸风组件40的类型作限定。具体的,该吸风组件40设置在第一风道22内,以便吸风组件40降温。
手柄20还包括用以与机头30对接的连接件23,第一端部201和第二端部 202形成在连接件23上,为连接件23的相对两端。握持壳体21套接在连接件 23外。第一风道22形成在连接件23内,具体的,连接件为半Half结构,其包括呈对开设置的第一注塑体231和第二注塑体232,第一风道22由第一注塑体 231和第二注塑体232围设形成,第一注塑体231和第二注塑体232通过紧固件或者卡固方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注塑体231和第二注塑体232由紧固件(未标号)连接。
连接件23沿手柄20的纵长方向延伸,以连接件23的功能区域区分,连接件23具有形成第一风道22的连接部233和形成在连接部233底端的底座234,握持壳体21安装在连接部233上,进风口221和线缆开口222位于握持壳体21 下方,通过将进风口221和线缆开口222设置在握持壳体21的下方,以更有效的利用手柄的空间,且布置合理,不会对该手持吹风机使用造成干涉及困扰。进风口221开设在连接部233上,线缆开口222贯通底座234。该底座234所在位置即为第二端部202。
手柄20还包括套接在连接件上的滤网组件25,滤网组件25包括套接在连接件233上的滤网251和套设在滤网251上的通风环252,滤网251覆盖进风口 221和底座234,由该滤网组件25过滤进入进风口221内的外部气流内的粉尘等杂质,从而提高手持吹风机的使用寿命。滤网251底部开设与线缆开口222 对应的通孔253,以使线缆60穿过滤网251以与外部连接。
手柄20上还设置有开关组件50,开关组件50与吸风组件40电连接并控制吸风组件40启动。开关组件50串接在线缆60上。开关组件50包括设置在连接件23上的开关盖(未标号)、设置在开关盖上的触控线路板(未标号)及位于触控线路板一侧且用以与触控线路板接触以形成触发信号的按钮53。本实施例中,开关组件50设置在手柄20上,以方便单手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开关组件50设置在机头30上。
本实施例中,触控线路板和按钮53用以控制手持式吹风机的冷热度,控制加热组件(后续详细说明),故,可将该按钮53称之为冷热按钮。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线路板和按钮53也可以用以控制其他功能,或者触控线路板和按钮53直接总控手持式吹风机。开关组件50还包括设置在开关盖上的电源按钮56及串联在电源按钮56上的插接件57,电源按钮56与触控线路板、冷热按钮53串联。开关组件50未设置在第一风道内,其位于第一风道22的一侧。在握持壳体21上开设有按钮口211用以使冷热按钮53、电源按钮56暴露。
请再次参见图1和图2,机头30包括导风管31、嵌套在导风管31之外的风筒32、安装于导风管31和风筒32后端的端盖组件34、以及包覆导风管31 和风筒32的外筒39。外筒39的两端分别与风嘴组件10和对接端盖组件34对接。导风管31靠近端盖组件34的一侧设置有电控组件,本实施例中,该电控组件为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35。其中,机头30内形成有与第一风道22连通的第二风道36,该第二风道36形成在导风管31与风筒32之间。该第二风道36远离第一风道22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361,第二风道36 内的风通过出风口361向外(风嘴组件10内)吹出。
机头30内设置有与开关组件40电连接的功能组件,其中,功能组件包括加热组件70。加热组件70设置在导风管31上,并安装在导风管31与风筒32 之间的第二风道36内。加热组件70可以实现为电磁加热的电热丝、或者电阻加热的电热丝,本实施例不对加热组件70的实现方式作限定。
吸风组件40、开关组件50、触控组件25和加热组件70均电连接至印制电路板35,其中,开关组件50用以控制印制电路板35开或关,开关组件50通过其上的插接件57(图4所示)与印制电路板35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开关组件50设置在20内,印制电路板35设置在机头30内,开关组件50通过插接件57(图4所示)电连接。详细的,印制电路板35可以实现为环形套设在导风管31上。印制电路板35的层数可以是单层;或者,也可以是多层,本实施例不对印制电路板35的层数作限定。
印制电路板35用于控制手持式吹风机100的工作参数。比如:调节加热组件70的加热功率、吸风组件40的转速等工作参数。相应地,手持式吹风机100 上设置有第二触控组件37和第三触控组件38,第二触控组件37和第三触控组件38均电连接至印制电路板35。其中,第二触控组件37用于接收第二触控操作以使印制电路板35调节加热组件70的加热功率,从而实现调节手持式吹风机100出风温度。第三触控组件38用于接收第三触控操作以使印制电路板35 调节手持式吹风机100吸风组件40的转速,从而实现调节手持式吹风机100的出风速度。可选地,第二触控组件37和第三触控组件38设置在端盖组件34上;当然,在实际实现时,第二触控组件37和第三触控组件38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比如:手柄10上,本实施例不对第二触控组件37和第三触控组件38的设置位置作限定。
另外,本实施例仅以印制电路板35控制加热组件70的加热功率、吸风组件40的转速两种工作参数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实现时,还可以增加控制其它工作参数,相应地,手持式吹风机100上还可以集成更多的触控组件,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第二触控组件37和第三触控组件38可以实现为按钮组件(即基于实体按键实现的触控组件)、或者触控显示屏组件(即,基于虚拟按键实现的触控组件)等,本实施例不对第二触控组件37和第三触控组件38的实现方式作限定。
请结合图3和图4,机头30还包括突伸入第一端部201的对接部38,该对接部38与连接件23卡持连接,对接部38分别与连接件23的第一注塑体231 和第二注塑体23卡持连接后第一注塑体231和第二注塑体232通过紧固件或者卡固方式连接。
请参见图5和图6,风嘴组件10用于将经过加热组件70加热的风从手持式吹风机100输出。风嘴组件10可拆卸地安装在手持式吹风机100上。风嘴组件 10可以改变手持式吹风机100中风的形状和速度,可以将经过加热组件70加热后的风会聚输出至手持式吹风机100之外。
风嘴组件10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出风端102和进风端101的壳体11。进风端101与机头的出风口361对接以使得机头内第二风道36内的风进入至风嘴组件10内。壳体11包括外壳体111和套设在外壳体111内的内壳体112。内壳体 112内形成有连通进风端101和出风端102的风嘴风道113,内壳体112与外壳体111之间形成有隔热腔114,隔热腔114围设在位于风嘴风道113的外侧。隔热腔114呈环形并围设在外壳体111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体111和内壳体112呈喇叭状。具体的,外壳体111包括具有底端面1111和自底端面1111向前延伸形成的喇叭状的环形壳1112。环形壳1112上形成有若干卡块1113,该卡块1113用以与内壳体112上的卡块槽(未标号)实现卡固连接。该底端面 1111形成风嘴组件的进风端101,该底端面1111上开设有与出风口361对接的环形开口1114,环形开口1114连通出风口361和风嘴风道113。
在本实施例中,机头30与风嘴组件10之间通过磁性组件及机械结构连接,详细的,磁性组件包括设置在机头30上的第一对接件(未图示)和设置在底端面1111上用以与第一对接件实现磁性对接的第二对接件12,该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12可均为磁环。通过设置磁性组件有利于提高附接强度,同时也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功能,便于风嘴组件10定位,有利于附接尺寸较大的风嘴组件10,且除风嘴组件10外的其他附件上也同样设置有磁环,则也可同时适用于其它形式的附件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对接件嵌设在机头30内,第二对接件12 嵌设在底端面1111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对接件、第二对接件12置于机头30、风嘴组件10的外侧,以保证外观的各种不同需求,还可以将第一对接件、第二对接件12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注塑在机头30、外壳体 111上,也可通过胶水或塑件之间配合固定的方式挟持在机头30、外壳体111 上。
风嘴组件10还包括设置在出风端102上的导风罩13。导风罩13具有呈内凹状的环形面131和形成在环形面131内的密封部132。环形面131上开设有若干导风口133。该密封部132为导风罩13的中间部分,其不用于出风,且由于其将导风罩13的中间部分密封,所以,从导风口133中吹出的风不会倒流进入风嘴组件10。环形面131自导风罩13的外端面朝导风罩13的中轴线内凹,导风口133沿导风罩13的径向延伸,通过将导风口133设置成沿导风罩13的径向延伸,从而有利于加大出风面积,增大扩散风的效果。又由于环形面131为自导风罩13的外端面朝导风罩13的中轴线内凹,也有助于所吹出的风热度向中间集中。诚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导风口133可以为圆形。
导风罩13上突伸形成有若干导风柱134,导风柱134上开设有顶风口135,导风柱134内形成用以将顶风口135与风嘴风道113连通的导向风道136。顶风口135朝向导风罩13的中轴线。具体的,该顶风口135为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可以为圆形。相对于将顶风口135设置为圆形,设置成长条形可加大出风面积,以达成扩散风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导风柱134 为若干个,若干导风柱134呈围绕导风罩13的中轴线排列的两排环形。通过在导风罩13上设置导风口133、两排导风柱134,且导风柱134的开口朝向中轴线,从而便于所吹出的风热度向中间集中,提高了干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内壳体112内套设有导风件14,风嘴风道113由导风件14 与内壳体112围设形成的环形结构,具体的,风嘴风道113呈喇叭状,通过此种设计,可以将风扩散,降低风嘴组件10中心位置容易烫伤的问题,同时也使得出风更柔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两排导风柱134中位于外排的导风柱134形成在导风罩13上,位于内排的导风柱134形成在密封部132上,而由于导风罩13可以与风嘴风道113直接连通,所以,位于导风罩13上的导风柱134与风嘴风道113直接连通,而形成在密封部132上的导风柱134则需要连接柱141实现导风柱134与风嘴风道113的连通,具体的,导风件14具有漏斗状的导风壳142和自导风壳142的内侧面向上突伸形成的连接柱141,该连接柱141内形成有贯通连接柱141并贯穿导风壳142的外侧面的对接孔143,每个连接柱141对应一个密封部132上的导风柱134并部分***至对应的导风柱134 内。该导风件14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底端面1111上。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机头30内吹出的风的流向。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嘴组件,用以安装在手持吹风机的机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组件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出风端和进风端的壳体,所述进风端与机头的出风口对接,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套设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的风嘴风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围设在位于所述风嘴风道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内套设有导风件,所述风嘴风道由所述导风件与内壳体围设形成的环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端上的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具有呈内凹状的环形面,所述环形面上开设有若干导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面自所述导风罩的外端面朝所述导风罩的中轴线内凹,所述导风口沿径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上突伸形成有若干导风柱,所述导风柱上开设有顶风口,所述导风柱内形成用以将所述顶风口与风道连通的导向风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风口朝向所述导风罩的中轴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风道呈喇叭状,所述导风柱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导风柱呈围绕所述导风罩的中轴线排列的两排环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对接的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连通所述出风口和风嘴风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机头实现磁性对接的对接件。
10.一种手持吹风机,包括手柄、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机头、设置在所述机头内的电控组件及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以控制电控组件开或关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头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嘴组件。
CN201922147534.8U 2019-12-04 2019-12-04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Active CN212117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7534.8U CN212117386U (zh) 2019-12-04 2019-12-04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7534.8U CN212117386U (zh) 2019-12-04 2019-12-04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7386U true CN212117386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7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7534.8U Active CN212117386U (zh) 2019-12-04 2019-12-04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73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04469A1 (it) * 2021-02-25 2022-08-25 Tenacta Group Spa Dispositivo per emettere aria per il trattamento di capelli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04469A1 (it) * 2021-02-25 2022-08-25 Tenacta Group Spa Dispositivo per emettere aria per il trattamento di capelli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3053B2 (en) Digitally controlled hairdryer
US10602826B2 (en) Hand held appliance
CN210901818U (zh) 手持吹风机
US20210289908A1 (en) Hair dryer
CN212117386U (zh)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CN110448028A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111134435A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10581441U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0672439U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0581451U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0726982U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0901815U (zh) 手持吹风机
CN211130021U (zh) 开关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CN210672442U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6983957U (zh) 多功能电吹风设备及其可装设功能配件嘴的风筒
CN207767749U (zh) 一种电吹风导风结构及电吹风
CN216568807U (zh) 毛发护理器
CN212036419U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11794799U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10783275U (zh) 手持吹风设备
WO2021047462A1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1932981U (zh) 干发器
CN110973801A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4711014U (zh) 具有按摩功能的电吹风机
CN210960774U (zh) 手持式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