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0175U - 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0175U
CN212010175U CN202020453774.0U CN202020453774U CN212010175U CN 212010175 U CN212010175 U CN 212010175U CN 202020453774 U CN202020453774 U CN 202020453774U CN 212010175 U CN212010175 U CN 212010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film
optical cove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37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胜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37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0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0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01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光学盖板包括:覆盖层;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相对设置;及光控制膜层,所述光控制膜层设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所述光控制膜层包括多个透光部以及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透光部之间的遮光部,所述透光部用于使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的光线导通,所述遮光部用于阻挡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的光线传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减小光线折射角度,使得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保持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

Description

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显示屏显示信息能够提高显示效果,方便用户查看。因此,显示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显示屏的光线折射角度范围太大会给用户造成困扰。例如,当车辆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应用于车辆***中的显示屏光线会在前挡风玻璃或车辆侧窗上形成倒影,影响驾驶员观察车辆外部环境的情况。或者用户通过设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查看信息时,显示屏上所显示的内容容易被附近的人窥视。因此,如何在满足显示屏厚度要求的前提下使得显示屏的可视区域保持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小光线折射角度的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层;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相对设置;及光控制膜层,所述光控制膜层设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所述光控制膜层包括多个透光部以及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透光部之间的遮光部,所述透光部用于使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的光线导通,所述遮光部用于阻挡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的光线传导。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光学盖板。
通过将光控制膜层集成在光学盖板的覆盖层与支撑层之间,能够避免光学盖板的厚度增大。光线穿过光学盖板时,遮光部的光线被遮挡,而光线在穿过透光部时,垂直射入和部分与覆盖层或支撑层之间的角度较小的光线射出,部分与覆盖层或支撑层角度较大的光线由于相邻的遮光部的阻挡被反射,从而能够减小光线穿过光学盖板后的角度范围,保证光学盖板轻薄性的同时,使得光线穿过光学盖板后处于一定的角度范围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与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面板与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光学盖板设于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显示屏或设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其中,显示屏可以为阴极射线显像管显示屏幕(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屏幕(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屏幕(Light Emitting Diode,LED)、三维显示屏幕(3Dimension,3D)、有机发光显示屏幕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柔性显示屏等。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电子阅读器、手持计算机、电子展示屏、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媒体播放器、手表、项链、眼镜、耳机等具有显示屏的设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还可以为其他设有显示屏的设备。如:设有中控显示屏的车辆,室内或室外设有显示屏的广告牌等。
本申请实施例以显示装置100为柔性显示屏为例进行说明,后续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显示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定义显示装置100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定义显示装置1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其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向。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20和设于显示面板20出光侧的光学盖板10。其中,显示面板20与光学盖板10可弯折,以实现显示装置100可弯曲可变形的特性。
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胶层201、触摸层202、第二胶层203及发光基板204。其中,第一胶层201、触摸层202、第二胶层203及发光基板204均具有柔性。
第一胶层201用于连接光学盖板10和触摸层202。其中,第一胶层201可以是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光敏胶(Ultraviolet Rays,UV)等胶材。
触摸层202可以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超声波等触摸屏。触摸层202上设有触摸检测部件。其中,触摸检测部件可以为金属弹片、导电物、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超声波换能器、触摸传感器等。
第二胶层203用于连接所述触摸层202和所述发光基板204。第二胶层203可以是OCA、PSA、UV等胶材。
发光基板204用于发射光线。具体的,发光基板204包括柔性基板、驱动基板及显示模组。其中,柔性基板可以为塑料基板、金属铝箔、薄玻璃等。驱动基板包括氢化非晶硅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多晶硅TFT、有机TFT、氧化物TFT等。显示模组可以为OLED、LCD、电子纸等。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包括沿Z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光学盖板10、第一胶层201、触摸层202、第二胶层203及发光基板204。发光基板204发射的光线依次经第二胶层203、触摸层202、第一胶层201及光学盖板10射出。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设于第二胶层203与发光基板204之间的偏光片205。偏光片205用于对经发光基板204射出的光线进行偏振。本实施例中,经偏光片205偏振后的光线依次经触摸层202、第一胶层201及光学盖板10射出。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盖板10的结构示意图。光学盖板10包括覆盖层101、支撑层102及光控制膜层103。其中,覆盖层101、支撑层102及光控制膜层103均具有柔性。
具体的,如图5所示,覆盖层101在沿Z轴方向上设于显示面板20上。一实施例中,覆盖层101作为显示面板20的盖板基材。覆盖层101可以为有机玻璃(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涤纶树脂(Polyethylene glycolterephthalate,PET)、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olourless Polyimide film,CPI)等基材。覆盖层101具有较高透光率,以使光线能够经覆盖层101射出。
支撑层102与覆盖层101相对设置。具体的,支撑层102在沿Z轴方向上设于覆盖层101与显示面板20之间。一实施例中,支撑层102也可以作为显示面板20的盖板基材。支撑层102可以为PMMA、PC、PET、CPI等基材。支撑层102与覆盖层101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一实施例中,支撑层102还可以为偏光片205等具有支撑作用功能膜层。
光控制膜层103设于支撑层102与覆盖层101之间。具体的,覆盖层101、光控制膜层103、支撑层102沿Z轴方向依次相对设置。
光控制膜层103包括多个透光部131以及设于相邻的两个透光部131之间的遮光部132。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可以在沿显示装置100的长度方向(X轴)上相邻设置,也可以在沿显示装置100的宽度方向(Y轴)上相邻设置。其中,相邻设置是指当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沿X轴方向相邻设置时,透光部131朝向YZ平面的端面与遮光部132朝向YZ平面的端面重合。当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沿Y轴方向相邻设置时,透光部131朝向XZ平面的端面与遮光部132朝向XZ平面的端面重合。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沿X轴方向上相邻设置。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在XZ平面内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透光部131包括上底面131a、下底面131b。上底面131a与下底面131b沿Z轴反向依次排列,且相对设置。透光部131的上底面131a与下底面131b为透光部131朝向XY平面的端面。透光部131还包括前端面131c与后端面(未图示)。前端面131c与后端面沿Y轴正向依次排列,且相对设置。透光部131的前端面131c与后端面为透光部131朝向XZ平面的端面。透光部131还包括左侧面131e与右侧面131f。左侧面131e与右侧面131f沿X轴正向依次排列,且相对设置。其中,透光部131的左侧面131e与右侧面131f即为透光部131朝向YZ平面的端面。可以理解的,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沿X轴方向上相邻设置,表示透光部131的左侧面131e与位于透光部131朝向X轴反向的遮光部132的侧面重合。透光部131的右侧面131f与位于透光部131朝向X轴正向的遮光部132的侧面重合。以下实施例以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沿X轴方向上相邻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后续不再赘述。
其中,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的数量及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的数量及形状不作限定。举例而言,透光部131朝向XZ平面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菱形、三角形、五边形、平行四边形、六边形、缺角矩形等任意一种或多种。多个透光部131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遮光部132在XZ平面内的截面形状可以与透光部131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遮光部132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
透光部131用于使支撑层102与覆盖层101之间的光线导通。换言之,透光部131为具有较高透光性的材质。其中,透光部131的材质可以与覆盖层101和支撑层102的材质相同。
遮光部132用于阻挡支撑层102与覆盖层101之间的光线传导。遮光部132为低透光或不透光的材质。一实施例中,遮光部132的材质可以是具有低透光率的聚乙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等。
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当发光基板204发射的光线沿直线依次穿过第二胶层203、触摸层202、第一胶层201、支撑层102后,进入光学盖板10。进入光学盖板10的光线大致被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光线大致位于图4中直线A与直线B之间。该部分光线可以经透光部131穿过。另一部分光线位于图4中直线A与直线B之外。如图4中虚线所示,该部分光线射入到遮光部132的表面,被遮光部132反射或吸收。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直线A与直线B所围成的区域由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的形状和大小所确定。
换言之,通过不同的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的形状和透光部131与遮光部132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可以控制经光学盖板10射出的光线的角度θ,使显示装置100的可视区域保持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光学盖板10射出的光线的角度θ不作限定。光学盖板10射出的光线的角度θ范围可以为0°~180°之间。
通过将光控制膜层103集成在光学盖板10的覆盖层101与支撑层102之间,能够避免光学盖板10的厚度增大。光线穿过光学盖板10时,遮光部132的光线被遮挡,而光线在穿过透光部131时,垂直射入和部分与覆盖层101或支撑层102之间的角度较小的光线射出,部分与覆盖层101或支撑层102角度较大的光线由于相邻的遮光部132的阻挡被反射,从而能够减小光线穿过光学盖板10后的角度范围,保证光学盖板10轻薄性的同时,使得光线穿过光学盖板10后处于一定的角度范围内。
一实施例中,经透光部131射出光线的出射角度范围为30°~120°。
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透光部131在XZ平面内的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遮光部132在XZ平面内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此时,可通过选择遮光部132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范围为0.54~3.46,以实现经透光部131射出光线的出射角度θ的范围为30°~120°。举例而言,当需要满足经光学盖板10射出的光线的角度θ大致为60°时,此时,可设置透光部131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大致为1.16。其中,遮光部132的宽度如图6中m所示。遮光部132的高度如图6中n所示。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透光部131在XZ平面内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遮光部132在XZ平面内的截面为与透光部131大小相同的矩形。此时,可通过选择透光部131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范围为0.27~1.73,以实现经透光部131射出光线的出射角度θ范围为30°~120°。举例而言,当需要满足经光学盖板10射出的光线的角度θ大致为30°时,此时,可设置透光部131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大致为0.27。当需要满足经光学盖板10射出的光线的角度θ大致为120°时,此时,可设置透光部131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大致为1.73。其中,透光部131的宽度如图7中p所示。透光部131的高度如图7中q所示。
经透光部131射出光线的出射角度范围为30°~120°,可以避免经透光部131射出光线折射在玻璃等物体上形成倒影,给用户造成不便。
以下实施例对于覆盖层101与支撑层102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本申请覆盖层101与支撑层102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覆盖层101为透光盖板。覆盖层101包括第一透光基板110及设于第一透光基板110上的至少一个涂层112。
其中,第一透光基板110为盖板基材。第一透光基板110的材质可以为有机玻璃PMMA、聚碳酸酯PC、涤纶树脂,PET、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PI等。
涂层112设于第一透光基板110朝向Z轴正向的表面。涂层112可以是抗指纹(Anti-Fingerprint,AF)涂层,抗反射增透(Anti-Reflection,AR)涂层,防炫光(Anti-Glare,AG)涂层或用于提高第一透光基板110的硬度的涂层。
如图8所示,支撑层102为第二透光基板102a。第二透光基板102a的材质可以为PMMA、PC、PET、CPI等。
本实施例中,光学盖板10在沿Z轴方向依次为涂层112、第一透光基板110、光控制膜层103、第二透光基板102a。光线穿过光学盖板10时,依次经第二透光基板102a、光控制膜层103、第一透光基板110及涂层112。
其中,光控制膜层103可以通过压印、贴合、涂布、蚀刻等工艺成型于第一透光基板110与第二透光基板102a之间。
通过将光控制膜层103集成于第一透光基板110与第二透光基板102a之间,在第一透光基板110朝向Z轴正向的表面涂层112,实现盖板的表面特性。在第一透光基板110与第二透光基板102a之间成型光控制膜层103,实现减小光线出射角度,防眩的功能。换言之,该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盖板10即具有盖板的特性,又具有阻挡部分光线通过的光学特性。
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光基板110、光控制膜层103、第二透光基板102a互连为一体。具体的,第一透光基板110与第二透光基板102a为第一盖板上的不同部分。光控制膜层103通过光蚀刻技术成型于第一盖板的内部。换言之,光控制膜层103将第一盖板分隔为朝向Z轴正向的第一透光基板110和朝向Z轴反向的第二透光基板102a。第一盖板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塑胶等。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覆盖层101与上述实施例的覆盖层101结构相同。覆盖层101包括第一透光基板110及设于第一透光基板110上的至少一个涂层112。支撑层102为偏光片205。光控制膜层103位于第一透光基板110与偏光片205之间。偏光片205可以为透射式偏光片、反射式偏光片、半透过半反射式偏光片、补偿型偏光片等。
本实施例中,光学盖板10在沿Z轴方向依次为涂层112、第一透光基板110、光控制膜层103、偏光片205。光线穿过光学盖板10,经偏光片205偏振后的光线依次经光控制膜层103、第一透光基板110及涂层112。
通过将光控制膜层103集成于第一透光基板110与偏光片205之间,在第一透光基板110朝向Z轴正向的表面涂层112,实现盖板的表面特性。在第一透光基板110与偏光片205之间成型光控制膜层103,实现减小光线出射角度,防眩的功能。换言之,该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盖板10具有盖板的特性、阻挡部分光线通过的光学特性及偏光片205的偏光特性。
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偏光片205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膜251、偏振膜252和补偿膜253。
具体的,第一支撑膜251支撑所述光控制膜层103,第一支撑膜251为偏光片205中偏振膜252的保护膜。举例而言,第一支撑膜251可以为三醋酸纤维薄膜(Tri AcetylCellulose,TAC)。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膜251还可以为透明塑料等。
偏振膜252用于对光线进行偏振。偏振膜252可以为金属偏光膜,通过将金、银、铁等金属盐吸附在高分子薄膜上。偏振膜252还可以为碘系偏光膜,包括聚乙烯醇薄膜(polyvinyl alcohol,PVA)与碘分子。偏振膜252还可以为染系偏光膜,将具有二色性的有机染料吸着在PVA上。偏振膜252还可以为聚乙烯偏光膜,使PVA分子中含一定量的乙烯结构,从而使之具有偏光性能。
补偿膜253用于补偿透射的光线强度或增加光线的透射角度。具体的,补偿膜253可以为改变相位的相位差膜、色差补偿膜、视角扩大膜等。
本实施例中,光学盖板10在沿Z轴方向上依次为涂层112、第一透光基板110、光控制膜层103、第一支撑膜251、偏振膜252、补偿膜253。光线依次沿、补偿膜253、偏振膜252、第一支撑膜251、光控制膜层103、第一透光基板110、涂层112射出。
光学盖板10的成型可通过在第一透光基板110朝向Z轴反向的表面通过涂层112技术形成光控制膜与偏光片205。换言之,以第一透光基板110作为基体,在第一透光基板110朝向Z轴反向的表面上依次涂料形成光控制膜层103、第一支撑膜251、偏振膜252及补偿膜253。
通过涂层112技术在第一透光基板110形成光控制膜与偏光片205可以减小光学盖板10的厚度,从而使得柔性显示屏更加轻薄化。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偏光片205还包括第二支撑膜254、第一贴合膜255和第二贴合膜256。
第二支撑膜254设于偏振膜252与补偿膜253之间。具体的,第二支撑膜254位于偏振膜252背离第一支撑膜251的一侧。即偏振膜252朝向Z轴正向的表面具有第一支撑膜251,偏振膜252朝向Z轴反向的表面具有第二支撑膜254,第一支撑膜251和第二支撑膜254在偏振膜252沿Z轴方向的相对两侧保护偏振膜252。其中,第二支撑膜254可以为TAC。
第一贴合膜255位于第二支撑膜254与补偿膜253之间。第一贴合膜255用于连接第二支撑膜254与补偿膜253。其中,第一贴合膜255可以为PSA。
第二贴合膜256位于补偿膜253背离第一支撑膜251的一侧。第二贴合膜256用于保护补偿膜253。一实施例中,第二贴合膜256用于连接补偿膜253与触摸层202(参照图5)。第二贴合膜256可以为PSA。
本实施例中,光学盖板10在沿Z轴方向上依次为涂层112、第一透光基板110、光控制膜层103、第一支撑膜251、偏振膜252、第二支撑膜254、第一贴合膜255、补偿膜253、第二贴合膜256。光线依次沿第二贴合膜256、补偿膜253、第一贴合膜255、第二支撑膜254、偏振膜252、第一支撑膜251、光控制膜层103、第一透光基板110、涂层112射出。
光控制膜层103的成型可在制备偏光片205后。在偏光片205的第一支撑层102的表面形成光控制膜层103。其中,在偏光片205上形成光控制膜层103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压印、贴合、涂布。
通过在偏光片205上形成光控制膜层103的实施方式中,偏光片205的成型不受限制,可以通过多种工艺实现,从而能够提高光学盖板10的加工效率,减少加工时间。
以上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学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覆盖层;
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相对设置;及
光控制膜层,所述光控制膜层设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所述光控制膜层包括多个透光部以及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透光部之间的遮光部,所述透光部用于使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的光线导通,所述遮光部用于阻挡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的光线传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盖板,其特征在于,经所述透光部射出所述光线的出射角度范围为3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为透光覆盖板,所述覆盖层包括第一透光基板及设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上的至少一个涂层,所述涂层用于防止指纹痕迹、防止环境光干扰或抗反射增透,所述透光部和所述遮光部均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与所述支撑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二透光基板,所述光控制膜层通过光蚀刻技术成型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上,所述第一透光基板、所述光控制膜层、所述第二透光基板互连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支撑于所述光控制膜层背离所述第一透光基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膜、偏振膜和补偿膜,所述第一支撑膜支撑所述光控制膜层,所述偏振膜用于对光线进行偏振,所述补偿膜用于补偿透射的光线强度或增加光线的透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第二支撑膜、第一贴合膜和第二贴合膜,所述第二支撑膜、所述第一贴合膜依次层叠设于所述偏振膜与所述补偿膜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膜用于保护所述偏振膜背离所述第一支撑膜的一侧,所述第一贴合膜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膜与所述补偿膜,所述第二贴合膜位于所述补偿膜背离所述第一支撑膜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盖板可弯曲,以覆盖于柔性显示装置。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盖板,所述光学盖板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胶层、触摸层、第二胶层及发光基板,所述第一胶层用于连接所述光学盖板和所述触摸层,所述触摸层上设有触摸检测部件,所述第二胶层用于连接所述触摸层和所述发光基板,所述发光基板用于发射光线,所述光线经所述触摸层、所述支撑层、所述透光部及所述覆盖层射出。
CN202020453774.0U 2020-03-31 2020-03-31 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0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3774.0U CN212010175U (zh) 2020-03-31 2020-03-31 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3774.0U CN212010175U (zh) 2020-03-31 2020-03-31 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0175U true CN212010175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2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377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0175U (zh) 2020-03-31 2020-03-31 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017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6781A (zh) * 2021-09-14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4153086A (zh) * 2021-12-08 2022-03-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160310A1 (zh) * 2022-02-24 2023-08-31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光学成像***的视场控制装置以及光学成像***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6781A (zh) * 2021-09-14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WO2023040726A1 (zh) * 2021-09-14 2023-03-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4153086A (zh) * 2021-12-08 2022-03-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160310A1 (zh) * 2022-02-24 2023-08-31 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光学成像***的视场控制装置以及光学成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6352B (zh)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屏下指纹识别***及电子设备
CN212010175U (zh) 光学盖板及显示装置
US8624876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optical sensing fram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ouch using the same
TWI833792B (zh) 可折疊式顯示裝置
US9830019B2 (en) Touch-sensing LCD panel
US9874967B2 (en) Touch-panel display device
US10964918B1 (en) Display screen and terminal
EP2875415B1 (en) Display arrangement
JP3197142U (ja) ミラー表示パネル
US10095333B2 (en) Touch apparatus
TW201222070A (en) Touch 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ver lens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103838029A (zh) 一种显示装置
TW201419062A (zh) 觸控顯示器
KR20150047800A (ko) Oca를 이용한 방수구조를 구현하는 디스플레이 모듈
CN109031501A (zh) 偏光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606381A (zh) 顯示裝置
WO2020087664A1 (zh) 终端设备
US11762230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14503939U (zh) 一种光栅结构、显示装置
WO2021036731A1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98233B (zh) 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显示装置
KR20080011537A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디스플레이 모듈
US2017035114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169964B1 (ko) 정전기 방전구조를 가진 액정표시소자
TW202219829A (zh) 取像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