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69373U - 一种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69373U
CN211969373U CN202020522272.9U CN202020522272U CN211969373U CN 211969373 U CN211969373 U CN 211969373U CN 202020522272 U CN202020522272 U CN 202020522272U CN 211969373 U CN211969373 U CN 211969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airbag
plate
door
guid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222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弋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222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69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69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69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包括气囊导向框、气囊、气体发生器和引爆器;在所述气囊导向框上设置有气囊导向口,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导向框内;在所述气囊导向口中铰接有前挡侧气囊门和乘员侧气囊门;所述前挡侧气囊门与所述乘员侧气囊门相对布置在所述气囊导向口内;其中,在所述前挡侧气囊门上具有至少一个气囊门凹凸部,在所述乘员侧气囊门对应所述气囊门凹凸部的位置具有气囊门凸凹部;在所述前挡侧气囊门与所述乘员侧气囊门之间形成有弯折延伸的气囊门间隙。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方便安装,可以为气囊的展开提供更好的导向,还可以避让在打开过程中可能撞击到的仪表板表面特征。

Description

一种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作为重要的汽车安全装置,通常由气体发生器、气囊、气囊导向框等零件组成。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气体发生器迅速向气囊内充气,气袋膨胀展开,从而起到保护乘员生命安全的作用。
气囊通过气囊导向框安装在指定位置。气囊导向框与气囊组成气囊模块组装在仪表板的背侧。
现有技术中的气囊模块在气囊充气膨胀时的导向还需要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效果好的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气囊模块,包括气囊导向框、气囊、气体发生器和引爆器;
在所述气囊导向框上设置有气囊导向口,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导向框内,所述气囊在充气时能够从所述气囊导向口向外伸出;
所述气体发生器和所述引爆器分别安装在所述气囊导向框的外侧,所述引爆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连通;
在所述气囊导向口中铰接有前挡侧气囊门和乘员侧气囊门;
所述前挡侧气囊门与所述乘员侧气囊门相对布置在所述气囊导向口内;
其中,在所述前挡侧气囊门上具有至少一个气囊门凹凸部,在所述乘员侧气囊门对应所述气囊门凹凸部的位置具有气囊门凸凹部;
在所述前挡侧气囊门与所述乘员侧气囊门之间形成有弯折延伸的气囊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导向框包括导向框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导向框底板四周的导向框侧板;
所述导向框侧板与所述导向框底板围成有安装腔,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气囊导向口与所述导向框底板相对地布置在所述导向框侧板的两侧;
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导向框底板上;
在所述导向框侧板上安装有支架,所述引爆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向框侧板上还设置有一圈侧板连接板,所述侧板连接板位于所述气囊导向口的四周。
进一步地,在所述侧板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框侧板之间连接有多条加强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向框侧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包括安装板主板和与所述安装板主板连接的安装板耳板;
所述安装板主板从所述导向框底板向所述侧板连接板延伸,所述安装板耳板朝向所述安装板主板的一侧延伸,所述安装板耳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板连接;
在所述安装板主板和所述安装板耳板上分别设置有螺栓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主板与所述导向框侧板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板主板与所述安装板耳板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板耳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板一体成型,所述侧板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框侧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组件,包括仪表板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气囊模块;
所述气囊模块中的所述气囊导向框安装在所述仪表板的背侧;
在所述仪表板上对应所述气囊导向口的位置设置有一圈封闭的仪表板弱化环线;
在所述仪表板弱化环线所围成的弱化区域内还设置有一条与所述气囊门间隙的形状对应匹配的仪表板弱化曲线;
所述仪表板弱化曲线将所述弱化区域分隔为前挡侧弱化气囊门和乘员侧弱化气囊门;
所述前挡侧弱化气囊门与所述前挡侧气囊门对应设置,所述乘员侧弱化气囊门与所述乘员侧气囊门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侧弱化气囊门与所述前挡侧气囊门的形状轮廓一致,所述乘员侧弱化气囊门与所述乘员侧气囊门的形状轮廓一致。
进一步地,在所述仪表板的背侧沿着所述仪表板弱化环线和所述仪表板弱化曲线分别布置有仪表板弱化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仪表板的背侧沿着所述仪表板弱化环线和所述仪表板弱化曲线分别布置有仪表板弱化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通过在气囊导向框上设置有气囊导向口,在气囊导向口中铰接有前挡侧气囊门和乘员侧气囊门,并使的前挡侧气囊门和乘员侧气囊门呈非对称结构,在前挡侧气囊门和乘员侧气囊门之间具有弯折延伸的气囊门间隙,当气囊被充气时,气囊推动前挡侧气囊门和乘员侧气囊门向前转动,前挡侧气囊门和乘员侧气囊门可以快速撞开仪表板上的气囊门,快速打开气囊保护车内人员。
由于前挡侧气囊门和乘员侧气囊门呈非对称结构,可以延长气囊门间隙,而仪表板弱化曲线与气囊门间隙的位置对应、形状匹配,在气囊打开时,可以通过前挡侧气囊门打开前挡侧弱化气囊门,通过乘员侧气囊门打开乘员侧弱化气囊门,可以为气囊的打开提供更好的导向,也利于气囊快速膨胀打开,保护车内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囊模块的前视图;
图2为气囊安装在气囊导向框内的示意图;
图3为气囊模块安装在仪表板上的后视图;
图4为仪表板上设置有仪表板弱化环线和仪表板弱化曲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乘员或乘员侧,一般是指副驾驶员或副驾驶室侧。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囊模块,包括气囊导向框 1、气囊2、气体发生器3和引爆器4。
在气囊导向框1上设置有气囊导向口10,气囊2安装在气囊导向框 1内,气囊2在充气时能够从气囊导向口10向外伸出。
气体发生器3和引爆器4分别安装在气囊导向框1的外侧,引爆器4 与气体发生器3通过导线41连接,气体发生器3的出气口与气囊2连通。
在气囊导向口10中铰接有前挡侧气囊门13和乘员侧气囊门14。
前挡侧气囊门13与乘员侧气囊门14相对布置在气囊导向口10内。
其中,在前挡侧气囊门13上具有至少一个气囊门凹凸部131,在乘员侧气囊门14对应气囊门凹凸部131的位置具有气囊门凸凹部141。
在前挡侧气囊门13与乘员侧气囊门14之间形成有弯折延伸的气囊门间隙15。
该气囊模块主要用于安装在仪表板上,气囊模块主要由气囊导向框 1、气囊2、气体发生器3和引爆器4组成。
气囊导向框1为气囊2的展开或打开提供导向作用。气囊2安装在气囊导向框1内,当气囊2充气时,其能够从气囊导向口10伸出或展出,膨胀为气囊袋,为车内人员提供保护作用。
气体发生器3安装在气囊导向框1的外侧,其出气口与气囊2连通。引爆器4安装在气囊导向框1的外侧,其通过导线41与气体发生器3连接。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如碰撞力达到预设条件,车辆上的控制器或引爆器4中的控制器引导引爆器4通电,引爆器4通过导线41向气体发生器3中的点火器供电。点火器作业,引燃气体气体发生器3中的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经过滤并冷却后进入气囊2,使气囊2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
前挡侧气囊门13为安装在车上后靠近汽车挡风玻璃侧的气囊门,乘员侧气囊门14为安装在车上后靠近乘员侧的气囊门。
前挡侧气囊门13和乘员侧气囊门14分别通过铰链19铰接在气囊导向框1上,从而使得在气囊2充气时,前挡侧气囊门13能够以铰链19 为轴向前挡风玻璃的方向转动,乘员侧气囊门14能够以铰链19为轴向乘员侧的方向转动。
前挡侧气囊门13与乘员侧气囊门14相对布置在气囊导向口10内,在初始状态时,前挡侧气囊门13与乘员侧气囊门14用于遮挡气囊导向口10,以保护内部的气囊2。
在前挡侧气囊门13上具有至少一个气囊门凹凸部131,气囊门凹凸部131为具有凹陷和/或凸起的部位,也即是前挡侧气囊门13面向乘员侧气囊门14的边缘不平整,呈弯折状或波浪状。
在乘员侧气囊门14具有气囊门凸凹部141,其与气囊门凹凸部131 的位置对应。气囊门凸凹部141为具有凸起和/或凹陷的部位,也即是乘员侧气囊门14面向前挡侧气囊门13的边缘不平整,呈弯折状或波浪状。
在气囊门凹凸部131的凸起部位,气囊门凸凹部141为与凸起对应的凹部;在气囊门凹凸部131的凹陷部位,气囊门凸凹部141为与凹陷对应的凸起。
如此设置,使得乘员侧气囊门14与前挡侧气囊门13不对称,呈非对称状,在两者之间形成了弯折延伸的气囊门间隙15,延长了通道。在气囊2充气时,气囊2的边缘可能预先从气囊门间隙15伸出,在充气过程中,气囊2膨胀可以快速打开乘员侧气囊门14与前挡侧气囊门13,同时乘员侧气囊门14与前挡侧气囊门13为气囊2的膨胀展开提供导向作用。乘员侧气囊门14与前挡侧气囊门13在打开的同时还作用在仪表板的气囊门或弱化气囊门上,利于快速打开仪表板上的气囊门,使得气囊2 可以快速向车内展开,为车内人员提供保护。
较佳地,如图2-3所示,气囊导向框1包括导向框底板11和设置在导向框底板11四周的导向框侧板12。
导向框侧板12与导向框底板11围成有安装腔,气囊2安装在安装腔内。
气囊导向口10与导向框底板11相对地布置在导向框侧板12的两侧。
气体发生器3安装在导向框底板11上。在导向框侧板12上安装有支架18,引爆器4安装在支架18上。
导向框侧板12围成筒状,其一端为气囊导向口10,其另一端设置有导向框底板11。气体发生器3固定安装在导向框底板11上,气体发生器 3的出气口位于安装腔内,并与气囊2连通。支架18固定安装在导向框侧板12上,引爆器4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架18上。在导向框侧板12上还设置有夹具122,用于夹持住导线41。
较佳地,如图1-3所示,在导向框侧板12上还设置有一圈侧板连接板16,侧板连接板16位于气囊导向口10的四周。侧板连接板16用于与仪表板连接,方便将气囊模块组装在仪表板的背后。侧板连接板16包围在导向框侧板12的四周,还可以提高导向框侧板12的结构强度。
较佳地,如图2-3所示,在侧板连接板16与导向框侧板12之间连接有多条加强板121,提高侧板连接板16与导向框侧板12的连接稳定性,提高结构强度。
较佳地,如图2-3所示,在导向框侧板1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17。
安装板17包括安装板主板171和与安装板主板171连接的安装板耳板172。
安装板主板171从导向框底板11向侧板连接板16延伸,安装板耳板172朝向安装板主板171的一侧延伸,安装板耳板172与侧板连接板 16连接。
在安装板主板171和安装板耳板172上分别设置有螺栓安装孔173。
安装板17主要由安装板主板171和安装板耳板172组成。安装板主板171呈纵向布置,其在导向框侧板12上从导向框底板11向侧板连接板16延伸。安装板耳板172横向布置,其朝向安装板主板171的一侧延伸。安装板耳板172还连接在侧板连接板16上,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
在安装板主板17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螺栓安装孔173,用于通过螺栓与周围零件连接或固定,方便安装。
在安装板耳板172上设置有一个螺栓安装孔173,用于通过螺栓与仪表板5连接,方便将气囊模块组装在仪表板5的背后。
优选地,安装板主板171与导向框侧板12一体成型,安装板主板171 与安装板耳板172一体成型,安装板耳板172与侧板连接板16一体成型,侧板连接板16与导向框侧板12一体成型,以提高气囊导向框1的结构强度。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仪表板组件,包括仪表板5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囊模块。
气囊模块中的气囊导向框1安装在仪表板5的背侧。
在仪表板5上对应气囊导向口10的位置设置有一圈封闭的仪表板弱化环线51。
在仪表板弱化环线51所围成的弱化区域内还设置有一条与气囊门间隙15的形状对应匹配的仪表板弱化曲线52。
仪表板弱化曲线52将弱化区域分隔为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和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
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与前挡侧气囊门13对应设置,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与乘员侧气囊门14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仪表板组件主要由仪表板5和气囊模块组成。仪表板5为用于安装仪表盘的面板。
有关气囊模块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对气囊模块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气囊模块位于仪表板5的背侧,仪表板5的背侧是指安装后背对驾驶室的一侧或一面。具体地,气囊导向框1的安装板耳板172通过螺栓与仪表板5连接。
气囊导向框1的气囊导向口10朝向仪表板5。
为了方便气囊2能够快速打开仪表板5,从仪表板5的背侧展出,在仪表板5上设置有弱化区域。
具体地,在仪表板5上设置有一圈封闭的仪表板弱化环线51,从而形成弱化区域,弱化区域对应气囊导向口10的位置。也即是说气囊导向口10的四周边缘与仪表板弱化环线51正对或相对应。
在弱化区域内还设置有一条仪表板弱化曲线52,仪表板弱化曲线52 的形状轮廓与气囊门间隙15的形状轮廓对应匹配或一致。也即是说仪表板弱化曲线52与气囊门间隙15的形状基本一样,尺寸基本一样,两者对应或对齐或正对布置。
由此,仪表板弱化曲线52将弱化区域分隔为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 和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并且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与前挡侧气囊门13 的位置对应,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与乘员侧气囊门14的位置对应。
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为安装后靠近汽车前挡风玻璃侧的门,在气囊 2打开时,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朝向汽车前挡风玻璃侧翻转移动。
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为安装后靠近乘员侧的门,在气囊2打开时,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朝向乘员侧翻转移动。
在气囊2打开时,通过前挡侧气囊门13打开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通过乘员侧气囊门14打开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可以为气囊2的打开提供更好的导向,也利于气囊快速膨胀打开,保护车内人员。
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与前挡侧气囊门 13的形状轮廓一致,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与乘员侧气囊门14的形状轮廓一致,利于快速打开仪表板5上的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和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使得气囊快速展开。
优选地,在仪表板5的背侧沿着仪表板弱化环线51和仪表板弱化曲线52分别布置有仪表板弱化槽,以对仪表板5的指定区域或轨迹进行弱化,利于打开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和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
较佳地,在仪表板5的背侧沿着仪表板弱化环线51和仪表板弱化曲线52分别布置有仪表板弱化孔,以对仪表板5的指定区域或轨迹进行弱化,利于打开前挡侧弱化气囊门53和乘员侧弱化气囊门54。
仪表板弱化槽和仪表板弱化孔激光、冷刀等工艺方式,进行切割、打孔等弱化处理,使气囊门在受到气袋冲击时,沿着弱化的轨迹断开,继而向外打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气囊门形式,前挡侧气囊门13与乘员侧气囊门14 之间的气囊门间隙15(分缝线)为非直线型,使得前挡侧气囊门13与乘员侧气囊门14为非对称结构。在气囊门间隙15(分缝线)的角落处增加了非对称过渡区域,以避让在打开过程中可能撞击到的仪表板表面特征。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导向框、气囊、气体发生器和引爆器;
在所述气囊导向框上设置有气囊导向口,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导向框内,所述气囊在充气时能够从所述气囊导向口向外伸出;
所述气体发生器和所述引爆器分别安装在所述气囊导向框的外侧,所述引爆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连通;
在所述气囊导向口中铰接有前挡侧气囊门和乘员侧气囊门;
所述前挡侧气囊门与所述乘员侧气囊门相对布置在所述气囊导向口内;
其中,在所述前挡侧气囊门上具有至少一个气囊门凹凸部,在所述乘员侧气囊门对应所述气囊门凹凸部的位置具有气囊门凸凹部;
在所述前挡侧气囊门与所述乘员侧气囊门之间形成有弯折延伸的气囊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导向框包括导向框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导向框底板四周的导向框侧板;
所述导向框侧板与所述导向框底板围成有安装腔,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气囊导向口与所述导向框底板相对地布置在所述导向框侧板的两侧;
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导向框底板上;
在所述导向框侧板上安装有支架,所述引爆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框侧板上还设置有一圈侧板连接板,所述侧板连接板位于所述气囊导向口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框侧板之间连接有多条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框侧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包括安装板主板和与所述安装板主板连接的安装板耳板;
所述安装板主板从所述导向框底板向所述侧板连接板延伸,所述安装板耳板朝向所述安装板主板的一侧延伸,所述安装板耳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板连接;
在所述安装板主板和所述安装板耳板上分别设置有螺栓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主板与所述导向框侧板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板主板与所述安装板耳板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板耳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板一体成型,所述侧板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框侧板一体成型。
7.一种汽车仪表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板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
所述气囊模块中的所述气囊导向框安装在所述仪表板的背侧;
在所述仪表板上对应所述气囊导向口的位置设置有一圈封闭的仪表板弱化环线;
在所述仪表板弱化环线所围成的弱化区域内还设置有一条与所述气囊门间隙的形状对应匹配的仪表板弱化曲线;
所述仪表板弱化曲线将所述弱化区域分隔为前挡侧弱化气囊门和乘员侧弱化气囊门;
所述前挡侧弱化气囊门与所述前挡侧气囊门对应设置,所述乘员侧弱化气囊门与所述乘员侧气囊门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仪表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侧弱化气囊门与所述前挡侧气囊门的形状轮廓一致,所述乘员侧弱化气囊门与所述乘员侧气囊门的形状轮廓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仪表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仪表板的背侧沿着所述仪表板弱化环线和所述仪表板弱化曲线分别布置有仪表板弱化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仪表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仪表板的背侧沿着所述仪表板弱化环线和所述仪表板弱化曲线分别布置有仪表板弱化孔。
CN202020522272.9U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 Active CN211969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2272.9U CN211969373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2272.9U CN211969373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69373U true CN211969373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5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22272.9U Active CN211969373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69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76730B1 (en) Hood airbag device for use in a vehicle
JP4057526B2 (ja) 頭上で使用するための薄型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デザイン
US6217061B1 (en) Airbag system within impact countermeasures
KR100747909B1 (ko) 조수석 에어백 하우징 구조
CN109383440B (zh) 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
US20030011178A1 (en) Passenger restrai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20040239082A1 (en) Overhead airbag system
JPH10175500A (ja) 側面衝突用の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組立体
CN211969373U (zh) 一种气囊模块及汽车仪表板组件
KR101001507B1 (ko) 차량용 조수석 에어백 하우징
JP3161819B2 (ja) 自動車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627120B1 (ko) 차량용 에어백
US1102768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upport an inflatable airbag cushion
US20150239416A1 (en) Airbag bracket
CN110949308A (zh) 一种汽车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
JP2658790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060092659A (ko) 자동차용 조수석 에어백 도어 구조
CN217917865U (zh) 气囊装置及具有该气囊装置的车辆
JP3263133B2 (ja) 自動車のエアバッグ装置およびエアバッグユニット
JP5426924B2 (ja) 自動車の安全装置
KR100579449B1 (ko) 에어백모듈
KR200158098Y1 (ko) 자동차의 조수석용 에어백의 고정구조
JP202215210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0579451B1 (ko) 차량의 조수석 에어백 장치
KR100420716B1 (ko) 자동차의 에어백 도어 개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